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1
关键词: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36-02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历史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理论的道理所在”。
一、马克思“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基本内涵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命题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时提出来的。应当指出,机器的使用并无资本主义使用与社会主义使用之分,这里,马克思只是从资本主义剥削,资本增值价值的角度阐述资本主义积累对无产阶级影响时而采用的一种提法。
资本家把获取的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因此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同时也就是增加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生产方法,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即资本积累的形成要素。因此,这些方法同时也就是资本生产资本或加速资本积累的方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使较小量的劳动能够生产出较大量的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们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从而使资本技术构成得以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不变资本靠减少它的可变资本而增加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通过个别资本量的增大而实现的。个别资本量的增大有两个途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由扩大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逐渐扩大的积累,即资本积聚,同资本集中相比,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资本集中凭借自己能够迅速扩大资本经营规模的优势,可以加强和加速资本积累。从而使企业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而减少可变资本来增加不变资本,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在有些部门或企业,对劳动的需求还会绝对地减少。特别是当旧资本全部以新的技术装备更新时,“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多量的机器和原料,由此必然引起对劳动需求的绝对减少。”
二、马克思“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理论再探
马克思在阐述机器排斥工人的同时,也认识到其吸纳劳动的另一面。关于另一面,马克思重点阐述“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所导致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
(1)机器的大规模生产必然引起原料、材料和生产资料的大量消耗,从而引起这些生产原料、材料和生产资料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这些部门的就业人数的增加。(2)机器应用于生产中会引起生产的产前、产后部门的发展,产前、产后部门的发展也使产前、产后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3)机器的应用使社会分工扩大,社会分工扩大将会出现新的生产部门,新的生产部门将提供新的就业机会。(4)机器的应用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大规模生产使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大幅度增加,既极大地刺激了需求,又引起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产生新的就业机会。(5)机器的应用,也加速了资本的积累进程,使原来投资时间长,周转较慢,所需资金巨大而又无力投资的部门,现在也有能力投资了,这些新投资的部门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6)机器的应用,大工业的发展,将会引起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劳动。”在这里,马克思虽然没有指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实际上已涉及到第三产业的问题。
在马克思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应用一方面排斥劳动,产生机器、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另一方面,机器的应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需求的扩大、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又促进了市场的扩大,市场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消费的扩大。只看到机器对劳动的排斥的一面,看不到机器对劳动的吸纳的一面是不够的,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间的竞争体现为劳动生产率高低的竞争,而劳动生产率高低的竞争最终体现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同时也为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业问题提供了物质前提,提供了一种可能。
三、由再探引发的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关于机器的使用不仅仅是局限于马克思当年所阐述的机器使用,机器的使用可以扩大为技术进步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各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些方法的采用都是为了增加社会的物质产品和各种服务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方法的采用都在客观上使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但同时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又为增加对劳动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可能,这里出现了劳动内容的变化,即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比如马克思时代商店店员的劳动就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劳动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生产劳动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劳动内容,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可以用比以前少得多的劳动量把人们需要的比以前多得多的物质产品生产出来,使人们有可能更大范围的从事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的非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马克思所说的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主要限于生产劳动部门,被排挤的主要是生产劳动的工人,被排挤掉的生产部门的劳动,转而为非生产劳动所吸纳从事非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或第三产业的劳动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体现,或者可以这样说被排挤的劳动,或者因其他原因而无业可就者,比如农业剩余劳动都可以通过非生产劳动部门的发展而被吸纳。在美国有一种叫做无就业增长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反而导致了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就是弹性系数)。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把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就业增加而是依靠资本投入和技术水平提高来拉动,因此出现了无就业增长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现了无就业增长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劳动成本下降,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公进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以我国经济发展为例,目前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一直是最基本的决定性变量,中国二十多年的持续高经济增长是中国就业问题解决的强大支撑。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下面几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
1.1979―1990年,中国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44,而1996―2000年,平均就业弹性系数降到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