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通识教育 英语专业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许卓(1975-),女,吉林吉林人,长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英美社会与文化研究。(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103-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中英语专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张绍杰等在《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中就指出至2008年全国各类院校兴办的本科英语专业已达一千余家。这表明英语专业经历了一个“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历程,随着具有较强英语教学背景的经管、外交、法律、新闻等专业的独立发展壮大,英语专业自身的定位问题成为该专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人们开始从更广的视角思考和讨论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问题。其中胡文仲在《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就针对如何加强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如何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如何拓展英语专业的学术研究领域、如何界定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平衡外语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如何规划英语专业的师资发展、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高层次英语人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识教育自19世纪在西方出现,如李曼丽在《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所指出,该教育理念突出“非功利性、非职业性”教育,致力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将就通识教育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借鉴作用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二、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 通识教育的起源。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伯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著名的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领导者,他指出“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太学。教育的目的在培养人类的智慧,由此发扬人性,以成“完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中国著名学者甘阳在推广中国通识教育过程中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指出哈佛的学生不管学哪一个专业,都必须接触到自然科学、历史分析、文学音乐艺术、道德推理、外国文化这五个范围的知识。美国通识教育虽然科目很多,但人文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最核心的内涵。

2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及问题。中国的通识教育的起点是1995年国家教委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素质教育会议(在我国通常把通识教育叫做素质教育),到2009年全国已经有一百多所院校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具体操作上,大部分高校是把通识课程等同为素质课或选修课,学生在本科四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10~16分)即可。甘阳对国内外通识教育考察后认为目前中国通识教育有几个主要问题,如通识教育课程太多,在很多学校被等同于选修课,很多学生是混学分来完成;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没有合理地建立起来,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没有理顺,不能持续发展,通识课程没有相应的深度等等。为了不让通识教育流于形式,他建议在有限的学分和时间的限制下,把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几门“共同核心课程”作为第一步,建议文理科可开设不同的核心课程,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有两门核心课程――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都应该是必修的,而且要严格要求,必须要进行经典阅读,要尽可能采取小班讨论和撰写论文的方式。

三、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为适应21世纪国际化经济时代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4月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即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三种类型,《大纲》建议这三类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总学时分配的比例分别是67%、15%和18%。

现在《大纲》实施已十年有余,英语专业的现状总体问题较多,如胡文仲等所指出的: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语言技能类课偏多,文学文化类课偏少;课程内容低水平重复,深度广度不够;教材的选材偏重日常生活,口语化明显,文化内涵偏低;阅读量远远不够,写作练习不足;选修课繁杂,学分普遍下调;教师任务过重,科研压力过大。尤其在实践层面,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另外,郝红梅在其《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研究》的论文中也指出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较集中于经贸方面,其他方面课程则普遍较受“冷落”;学生的选课普遍偏重教育类和经贸类课程。英语专业四年的专业课程总学时比《大纲》最低要求普遍少100~300学时,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学时则与《大纲》要求相去甚远。

语言本身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我国外语尤其英语专业教育严重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究其原因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功利主义成为教育的指导原则,实用性、应用性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哲学的主流。以此功利主义哲学为主导必然导致教育的偏差,如李林等人从通识教育视角审视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指出现在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上就是将技能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各类文学和文化类课程被太幅度削减,课时大幅度压缩。结果导致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人文基础薄弱。对西方文化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学生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立判断,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相去甚远,所以英语专业改革的重点是迫切需要通识教育的融入。

四、通识教育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1 达成外语专业人文性的共识。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他(她)个人的发展需要,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无论在国内还是西方国家,人文主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之本。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文主义体现在大学理想上。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曾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他强调文法、古典文学和哲学等传统人文课程,认

为这些课程应为训练智力服务。鉴于此,在当代西方的很多大学(包括理工科大学)里除了重视专业教育之外,还强调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里,文学、艺术等是其中必修课程。语言具有人文性,正如胡文仲所言,语言是一种文化代码,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美籍华裔教育专家高燕定在观察研究美国教育二十余年之后指出,在美国的大学,外语专业的学习不仅仅关注语言本身如词汇、语法和文章结构、翻译等,而是把语言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该国的文化、文学、艺术、政治、历史、宗教、社会和经济等。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外语教育,其培养目的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的传承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现在关于英语专业学科定位也有很多讨论,如虞建华在《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中就指出,不同院校英语专业层次不同,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有的将自己定位为“应用英语专业”,有的定位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但笔者认为无论如何定位,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即任何英语专业都绝不能受语言工具论及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兼具,当然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专业定位有相对的专业侧重,如“应用英语专业”可以以语言应用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则可以凸显外语优势的人文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 完善课程设置。鉴于英语专业要注重人文性的共识,对待现行课程设置不合理之处就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是《大纲》建议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三类课程在总学时分配的比例(67%、15%和18%)应重新调整,尤其是专业技能和英语专业课程比例差距太大,在不增加现有总课时的前提下,降低技能课课时而提高英语专业课程的比例势在必行。

另外是课程设置的阶段问题。目前《大纲》建议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周学时是14~15,但专业课程只有在二年级才开始开设,而且两个学期各仅有每周2学时,专业课程到三四年级才增加,到四年级达到最多,两个学期为每周6学时。但具体实施起来专业课程学时很难保证,近年来受考研和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从大四上学期开始很多学生就难以踏实学习,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四下学期就不安排课程,把整个学期都留给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所以前面郝红梅文提到英语专业四年的专业课程总学时比《大纲》最低要求普遍少100~300学时,被挤压掉的往往就是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课时。鉴于此,笔者认为,专业知识基础课程从大一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应该开设,如《大纲》所列的“西方文化入门”就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北外从1980年开始开设,设置在二年级,每周2学时,开设一年。但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的现状是,在很多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就从没有开设过,这种忽视专业知识课程的现状亟待解决。

3 摸索通识教育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的融合模式。随着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英语专业领域也在摸索英语专业和通识教育的融合模式,比如王正胜等人撰文强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改革原有《大纲》三大类课程分法,提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开设通识教育类和实践实习类的五大类课程分法。笔者认为在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的当下,英语专业和通识教育的融合亦可灵活应变,无须把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或通才教育)进行对立。如前文建议对所有专业开设的两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对英语专业而言这两门课程在《大纲》中均已有体现。和中国文明相关的“中国文化概论”属于相关专业知识类课程,而和外国文明相关的“西方文化入门”属于专业知识类课程,可见通识教育和英语专业教育并不对立,二者是相通的。具体实施方面也可因校而异,在通识教育开展好的综合性大学,以上两门课程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和文史哲类的其他文科专业学生以通识类课程在一、二年级同修,而对于没有大力开展通识教育院校的英语专业来说,这两门课一定要在专业课程体系里在一、二年级尽早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开设。具体模式上应摒弃概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经典研读、小班讨论和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明的兼容并蓄,训练英语专业学生长期以来欠缺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必须要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以英美文学课为例,现在很多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非常有限的“英美文学”的课时内接触的只是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不要说文学课上。就是四年之内文学原著的阅读也极其有限,这和吴宓先生所说的“博雅之士;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是大相径庭的。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的要求之外,英语专业其他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数量也要相应增加,比如开设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国际关系史、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中西文明鉴赏与比较等。但要注意一定要掌握度,课程的增加不要盲目,要根据各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和师资力量量力而行。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也并非对立,完全可以将二者融合起来。所以胡文仲等在谈到英语专业加强人文教育时提出要提倡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不能依靠简单增加课时的方法来实现人文通识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全面整合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来构建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2、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这些人们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四、余论部分——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会给予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3

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发展,上海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窗口,不断吸引着西方同行的目光。但这种学习,将依旧是在保持各自独特性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中国学校带有典型的生态型特征,以班级为学校细胞,以高密度的生生和师生交往为载体,以班主任为教师团队领导者,以教研组活动为学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根基,以高质量的教学领导和综合变革为学校领导特征,再加上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中国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教育政策执行的高效率,和以上海等发达地区为代表的教育经费保障等,都使得中国教育卓然独立于全球教育发展之中。

西方国家教育变革中,高度关注教学领导力问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关注学校的综合变革问题。正是在这类主题上,中国校长的内行领导,中国的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中的高效率,中国独特的教研活动类型,中国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综合互动关系,中国文化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保障等,能给西方同行强烈的冲击。

但不可否认,西方同行的到来,会促成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尽管也存在着被虚幻的自豪感冲昏头脑的危险。身在中国、上海教育之中,我们难道发现不了和感受不到依然比较普遍存在着的沉闷的课堂、单调的学校生活、繁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压力、极高的近视眼率?我们难道不清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遇到的诸多障碍?难道我们真的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

西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关注,对于学生学习的矢志不移的聚焦,对于不断探索适合本国需要的教育系统的努力,也同样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主要西方国家的小班额,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校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对教育公平的敬畏,也许也是我们当前很难学到的――因为这源于他们的文化、社会与传统。还有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欧美国家教育系统内部的高度分化,使得其精英教育依旧在教育系统内保持其独立性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例如美国在参加PISA测试中,成绩不佳,引发一系列的政策变革与学校改革。但即便是在美国内部,他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不同的州、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其教育特别发达的州、郡,成绩依然是卓著的。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美国瑶族;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作 者】玉时阶,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3-0132-005

American Ya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Yu Shijie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American Ya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analyzes the features about them.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Ya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average American and other ethnic identity on development process. American Yao’s identity process did not follow the law development likes “cultural identity-ethnic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but from national identity to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American Yao;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瑶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跨境民族。20世纪70年代,一部分东南亚瑶族因避战乱,被联合国难民署作为难民安置到美国居住生活,并实现了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但和许多美国人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不同,美国瑶族人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国籍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却表现为一种多元的文化认同,它既有美国的主流文化内涵,又有瑶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一、 认同的理论视角

“认同”一词来源于英语“identity”,用于表示身份、属性等方面的确认或同一性,其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后来,经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的引入,成为心理学中分析自我同一性的核心范畴。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个体对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有时则指对某个群体的理智和特征的内心趋同等。[1]认同一词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后,常被用于表示某个特定主体与特定客体之间的关系。在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中,“认同”一词一般用来表示个体对自己与特定的群体、组织或政治单位之间同一性或一致性的确认。[2]

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环境不断发展变异,人们不得不思考自己是谁及自己属于什么群体的问题,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难题。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同样,民族认同也可以在这个定义框架中得到演绎。[3]而文化认同则是指民族群体或个体对本民族价值的笃信,对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族群关系的认识等。[4]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和某一特定的国家。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文化认同先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一个国家的原住民族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一个国家的移民,特别是移民中的难民来说,究竟是文化认同促进了国家认同,还是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却很少有人研究,特别是像美国瑶族这样一个从东南亚逃难到美国的族群,他们对美国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应和别的民族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 生存第一――美国瑶族的国家认同

20世纪70年代,由于老挝政局动乱,大批瑶族人“逃离老挝,翻山越岭,穿过湄公河,来到泰国不断壮大的难民营。”[5]后来,这些瑶族人被联合国难民署分期、分批安置于欧美的一些国家。被安置于美国的瑶族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2002年约有3万人;其余的分布在蒙大拿、阿肯色、伊利诺伊、德克萨斯、亚拉巴马、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州,2002年约有5000余人,形成“大分散、小杂居”的分布格局。

一般说来,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先于国家认同,但美国瑶族作为从东南亚迁入美国的难民,其对美国的国家认同却先于文化认同。最初,瑶族人从东南亚迁入美国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他们既不再是老挝人,也不是美国人,他们是难民,是为了生存而逃难到美国的难民。所以,瑶族从东南亚进入美国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即必须尽快获得绿卡,得到美国国家(或政府)的认同,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美国政府将他们安置于难民营中暂时居住、生活时,派人到难民营中教他们学习英语与生产技能,介绍美国的国情、社会,让他们尽快地了解美国、熟悉美国、认可美国。经过难民营的学习培训,绝大部分瑶族人都学会了英语和一门劳动技能,对美国有了一定的了解,找到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获得了绿卡,成为了美国公民,完成了“东南亚难民”向“美国公民”的转变过程。这意味着美国瑶族人已确认自己属于这个国家,已与美国这个国家形成一种契约,即作为美国公民,他们既可享受美国公民应有的权利,亦应承担美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其国家认同的过程通过国籍的认同得以实现。对于他们这些流落异国他乡的难民来说,“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与首要标志是“国籍认同”,没有国籍认同,也就没法实现国家认同。所以,东南亚瑶族难民取得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既是他们对美国“国家认同”过程的开始,也是他们对美国“国家认同”的继续。经过30余年的努力,现在的美国瑶族人不仅加入了美国国籍、获得了绿卡,成为美国公民,而且都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生活方式已经接近当地的主流社会。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改信了基督教,一部分青年人开始与当地人通婚,为了生存,他们已经放弃了对原住国的认同。据美国瑶族协会负责人赵富明、赵召山、赵贵财等人介绍,瑶族刚进入美国时,多从事一些以出卖体力为主的工作,如超市售货员、酒店服务员、加油站工人、农场工人、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勤杂人员,少数人受雇于政府机构的管理部门工作。现在,除有部分中年人仍在各种工厂、农场、公司、服务行业从事体力劳动外,许多年轻人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成为政府公务员、教师、律师、医生等,部分人还自己注册公司,创办企业,成为小业主。这些企业多为旅店、洗衣店、餐馆、加油站、农场、超市、汽车维修点。如李文凤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经营一家超市,同时还担任美国西部瑶族华文学校的董事长。赵有财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经营一家旅馆,并投资音像业。赵召山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经营一个银行储蓄所、一家汽车旅馆、两个汽车加油站。赵富明在俄勒冈州政府担任公务员,盘文凯在萨克拉门托市任公务员,邓有官在西雅图当小学教师,邓金田在西雅图市任公务员。对于许多美国瑶族人来说,老挝只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国家,是他们千百年来迁徙过程中的一个驿站,他们不会忘记她,但他们不会再回去,因为他们已经是美国人了。正如桑•科埃•萨乔说:“我对优勉瑶人文化很感兴趣,但我知道它对我没什么益处;我必须去学习和懂得美国文化,否则将一事无成,因为我生活在美国。”[6]波特兰市赵金先林对笔者说;“战争迫使我们逃离老挝,是美国收留了我们,除了美国,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不加入美国你怎么办?”费•芬•萨乔也说:“我认为我的生活是属于这里的,老挝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怀念我的国家,但我不想回去,在老挝工作太辛苦了,不像在这里,我真的喜欢美国。”[7]莱•普•萨利亦说:“我于1979年来到美国……我很怀念老挝,但我现在也在这里住了好多年,我不想回去了……这个国家非常好,非常的美丽。”[8]不仅一般的美国瑶族人这样说,就连像赵富明这些美国瑶族的精英也认为:我们已经是美国人了,所以,我们就得按美国的规矩去做事。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国作为他们的“家”。经过近30年的努力,他们不仅已经成为美国公民,而且开始在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中逐渐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瑶族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据萨克拉门托市瑶族协会主席盘文凯先生说:该市所处的加利福尼亚州共有亚裔人成立的民间社会组织3000多个。2002年,加州政府通过媒体和社会对这3000多个社会组织进行评估,根据各个社会组织的业绩和作用,从中推出5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为加州社会组织的精英,结果,加州萨克拉门托市瑶族协会主席盘文凯先生被推选为加州社会组织精英之一。在萨克拉门托市瑶族人为笔者等人举行的宴会上,我们看到了盘文凯先生所获得的证书及奖杯。波特兰市的赵富明先生担任全美瑶族协会主席期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多次邀请中国国家民委和中国瑶族组团访美,并就增强中美瑶族文化交流问题撰写文章,发表于华盛顿大学学报上。赵召山先生在里土满市难民安置指导中心工作期间,深入瑶族社区调查,撰写了“在美国再定居的瑶人的影响”一文,参加在越南召开的“国际瑶族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该文被收入大会论文集《瑶族社会及文化的发展:现在与未来》。这部分瑶族精英的出现及他们在美国与世界各国所做的贡献,不仅提高了美国瑶族的地位和形象,为美国政府赢得了荣誉,而且也改变了美国社会对瑶族的看法,客观上强化了美国瑶族人的国家观念,推动了美国瑶族人对美国的认同。

三、“半个优勉人和半个美国人”――迷茫的美国瑶族文化认同

瑶族从东南亚进入美国后,为了生存下去,首先实现了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但国家认同并不等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虽然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但又有区别。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其变化的速度与程度历来落于政治、经济之后,故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历程也比国家认同的历程要艰难。

瑶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跨境民族。明清之后,一部分瑶族人就开始离开中国,进入东南亚国家居住生活,但他们一直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基本上与中国瑶族相差不大。[9]30多年前,一批瑶族人又以难民的身份从东南亚移民美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成功地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实现了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但对他们来说,美国毕竟是个新的国家,许多事情完全是陌生的新鲜事物。他们在从难民向公民,山地民族向都市民族,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在西方与本土化之间游移不定,从而使其文化认同难以一朝完成,西方文化的传播与移入遭到了瑶族传统文化的顽强抵抗,从而使其文化认同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自称是个政治民主、自由的国家,所以,瑶族从东南亚移民美国后,“总是尝试接受美国文化的神话,这个神话相信所有人都拥有完全的自由和民主,我们可以干任何我们想要做的事,可以成名、可以变富。”[10]但正如美国瑶人福•乔伊所说:“美国的生活就像年轻一代的梦想,在他们心中就像到了‘天堂’似的。他们都说美国是一个充满自由与机会的国度。但与此同时,许多人在这里却难以找到属于他们的社会感情世界。”[11]即使是年轻一代的美国瑶人,他们也“总是迷失在两种文化之间,他们想要融入美国的青少年族群当中,但却力不从心;有许多远大的理想,他们追逐财富与名利,但是他们对美国社会的观点却是不完全理解和不现实的。”[12]他们既追求美国的现代文化与民主自由,但又怀念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信仰;他们既不可能保持瑶族的传统文化,又不能完全融入美国社会。正如桑•科埃•萨乔说:“我认为自己是半个优勉人,半个美国人。我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文化里,我称其为过渡文化。我感觉在两个文化之间有一个伟大的使命,因此我要保留我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学习新文化――美国文化。”[13]这种文化的迷茫主要表现为:

1、语言认同的差异。瑶族从东南亚进入美国后,经过在美国难民营的强化学习及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绝大部分人都学会了英语,不会说英语的美国瑶族人微乎其微。特别是在美国出生的瑶族人,不仅会说英语,不少的人甚至已不会说瑶语。这种语言文化认同的英语化趋势使美国瑶族社会中的老人和精英深感不安。历史上,瑶族是个迁徙不定的山地游耕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他们曾借用汉字及其模仿汉字发明的土俗字来记载历代祖先曾定居过的地方或历史,沟通感情,抄写经书,瑶族中长期流传的《祖图》、《信歌》、《家先单》、《盘王大歌》、《过山榜》等,都是用汉字和瑶族土俗字抄写的,然后用瑶语喃念。如果不会瑶语和中文,就不会读这些民间传统古籍,就不懂瑶族的传统文化。于是,全美瑶族协会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瑶族人在家里和民族节日聚会时必须说瑶语,并且与中国瑶族及有关专家联系,将中国瑶族地区试行的瑶文引入美国瑶族社会,在瑶族地区开办瑶文培训班,编印瑶文课本,教美国瑶族人学瑶文、讲瑶话。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的广播电台还为美国瑶族人创办瑶语节目,每周安排15分钟的瑶语广播栏目。即使是已改信基督教的美国瑶族人,亦可用瑶语在教堂中念圣经,做祷告。现在美国瑶族社会中瑶语和英语并存,美国瑶族人在与主流社会交流时,用的是英语;在本民族社会内部和家庭中则用瑶语。正如桑•科埃•萨乔说:“我对生活在Halsey Sguare 感到很满意,因为我有机会与周围生活的优勉瑶人讲同一种语言。我认为让年轻人生活在自己民族的文化里,讲自己的语言是一件很好的事。”[14]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来看,英语在美国瑶族社会中的传播与普及,增加了美国瑶族与其他民族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对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但在英语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又使美国瑶族人不断感受到瑶语濒临失传的危机,从而产生对外来语言文化一体化的抵抗情绪。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力图把自己的语言文化在尽可能广泛的意义上传输给全体美国公民,企图实现全体国民的文化认同,但这种理想在中央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边缘地区或弱势族群中却是那样难以实现。

2、的差异。历史上瑶族主要信仰自然宗教与道教。瑶族在东南亚国家居住时,亦有极少数信基督教。[15]但自从进入美国后,受美国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瑶族人改信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瑶族人的家庭中不再设祖先神龛,改贴耶稣画像;有瑶族经书、神像、法器的人家,均将其送人或烧毁,逢星期天到教堂念圣经、做祷告。而大部分美国瑶族仍保持传统,祭祖先,敬盘王,崇敬三请三元等道教神;家中厅堂仍设有神龛,加州奥克兰市的瑶族协会还购置土地建盘王庙,供全美瑶族人每年到此祭盘王。平时的小型祭祀活动有架桥、解煞、续魂、送堆、做秋、收惊等,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有还盘王愿、度戒、挂灯、发童、祈保丰收、祈保人丁等。[16]笔者在访美期间,曾参加过加州瑶族的解煞、续魂和为死者超度灵魂的宗教祭祀活动。在许多美国瑶族人的心目中,虽然他们已经是美国人,在美国居住生活,但死以后还是要回到“扬州”去与祖先团聚的,而不是到天堂去见上帝。所以,死者的后裔要为死者做道场,请师公念经,祭神,超度死者亡灵,让他早日到祖先的身旁。道场做得越热闹的越好,如家庭经济一时不允许,也可以以后补做。正如桑•科埃•萨乔所说:“我们有宗教仪式,那对我们的族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几个月前,我们举行了挂灯(实际是男孩的成丁礼)。我父亲已去世很久。我们认为,如果我们不举行这种仪式,我已故的父亲在天国神灵世界就会生活不如别人。这个仪式就是为了让我父亲在天国有着受人尊敬的地位。”[17]这种对宗教文化的认同差异,不仅反映了美国瑶族人对美国主流宗教文化的认同差异,而且也反映了美国瑶族人对美国文化认同的差别。

3、生活习俗文化认同的差异。瑶族人到美国后,受美国生活习俗的影响,也开始吃西餐,穿时装,部分瑶族,特别是青少年喜欢唱流行歌曲,跳现代舞蹈,过情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基督教信徒还过复活节、圣诞节。他们正在逐渐适应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文化。但大部分瑶族人仍保留传统生活习俗,他们虽然也喝牛奶、吃面包,但平常主要还是吃大米饭,肉、菜或煮或炒。除过西方节日外,还过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盘王节,每逢传统节日,各家各户亲人团聚,备办酒肉,请师公喃诵经文,祭祀祖先,然后共同聚餐。特别是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的盘王节,各州、市的瑶族聚集在一起,穿瑶族传统服饰,唱瑶歌,跳瑶舞;请师公设坛请圣,奉供品,祭盘王。尽管已有少数青年男女与外族人恋爱,但传统的民族内婚习俗仍对美国瑶族人有很大的限制,通婚范围仍限定在本民族内部。除信仰基督教的瑶族人按基督教礼仪到教堂举行婚礼外,大部分男女青年相爱后,仍须托媒求亲、合八字,如命不相克,方能订婚下聘礼。成亲之日,男方家要派接亲队伍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入门时要请师公举行祭仪,然后才拜堂、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婚后生育子女,凡满月、对岁都要宴请亲友。10岁以上的男孩要举行挂灯仪式,成年后要依传统习俗进行度戒。正如福•乔伊•萨利所说:“保留我们民族的特征,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和亲戚之间的亲密联系。这是我们保留文化传统的唯一方法。如果我们的子孙太过于美国化,他们不会关心自己是谁,也不会关心亲戚间的联系,这样,将来我们可能会完全迷失自己。我们会成为美国人,但我们的肤色不会改变。我们不属于美国。假如我们不属于优勉瑶族,那我们什么也不是。”[18]

四、余 论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自身认同和集体认同问题都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所有的认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系统中人们历史活动的过程和产物。”[19]时代变了,人们的生存境遇变了,人的认同也会随之变化。

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早在现代民族国家诞生,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建立之前,人类社会就已经形成了各种形式的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共同体最稳固而长久的黏合剂。在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原始的氏族、部落认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民族国家认同”。[20]大多数人与民族都经历了这种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认同发展过程。但这种发展过程并不是唯一的。从美国瑶族人的认同发展过程来看,当瑶族从东南亚作为难民进入美国时,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美国国籍的问题,即国家认同问题。在国家认同问题获得解决后,在国家认同的推动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美国瑶族人的传统文化发生变异,形成新的多元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美〕简•卢文格著,李维译.自我的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

[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3]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4]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

[5][6][7][8][10][11][12][13][14][17]〔美〕艾•乔伊•萨利(大卫•特•李)等著,李筱文、盘小梅译.移动的山岭――美国优勉瑶人的迁徙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6.60.74.71.13.12.13.62.60.62.

[9]玉时阶.明清时期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的迁徙[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玉时阶.中泰瑶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J].首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广西民族学院赴泰国瑶族考察组编著.泰国瑶族考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294-295.

[16]黄钰、黄方平.国际瑶族概述[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366.

[18]〔美〕艾•乔伊•萨利(大卫•特•李)等著,李筱文、盘小梅译.移动的山岭――美国优勉瑶人的迁徙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5.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5

在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中,金融控股公司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快速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金融控股公司也不例外。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控股的破产不仅对美国的经济部门造成灾难性的冲击,还引发了连锁效应导致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这一深重的教训不仅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前车之鉴,更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充满了警示作用!公司治理作为一项经营与控制公司的核心制度安排,不仅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运作效率与经营效益,也是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与源泉。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有效的公司治理更是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公本司治理的弊病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二)股东大会虚置

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国有主体常常缺位,国有股权实际上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代为履行出资人角色——在金融领域,该职责由财政部、人民银行、中央金融工委和发改委等众多部门共同行使。但是这些部门同时又是公司的监管者,“自己人管理自己人”的方式往往造成角色重叠、职责不清与暗箱操作。股东大会本应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所有股东共同决策共同行使权力的场所。但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大股东执牛耳现象相当普遍。于是,股东大会实质上成为“大股东会”。

(三)董事会结构设置不合理

股东大会的特点,决定了董事会成员的组成。在许多国有股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其董事会成员主要由控股公司指派。控股公司一般将上市公司改制前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派进董事会。这种安排的结果直接导致董事与经营班子高度重叠,也决定了董事会不可能对股东大会负责,而只能对大股东负责。同时这种安排也导致了董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的职能混乱。虽然从2002年6月起,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设 2名独立董事,到2003年6月之前,要求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为1/3,主要的关联交易必须获得独立董事的认可。但是,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是,在目前的股权结构和法律框架下,独立董事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四)对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现阶段,金融控股公司的大多数的经理人员并不是经过竞争而上岗的,含混不清的股权机制导致了行政性的任命与委派大行其道,于是任人唯亲、暗箱操作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我国目前的经理人市场尚不成熟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之一。

从薪酬激励上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薪酬结构不合理。如国有商业银行的报酬激励并未能按照岗位重要性、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对其给予相对应的收入回报,这是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思想在作祟。这不但不能体现公平,更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否定。以高管的薪酬为例。其二,薪酬与股价表现脱钩。到目前为止,薪酬激励手段只是短期激励,还没有普遍实行类似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的长期激励机制。此外,精神激励的主旨作

用不明确。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向钱看”的思想常常成为左右人们各种行为的直接杠杆,而集体荣誉感、回报社会的反哺精神却日趋淡化。

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公司治理的对策

(一)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而国有股股权人的实际缺位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要想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系统,可以借鉴德国全能银行的成功经验,采取以下做法:

大力发展民间机构投资者,扩大民间机构投资者在股权中的比重,发挥民间机构投资者参与决策、共同管理的优势。

3、 通过引进外资,允许其持有一定比例的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权,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形成一定的外来监督和约束机制并起到一定的市场导向作用,从而有利于内部管理的良好实施。

(二)明确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职责,维护董事会的独立性

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股东大会才能真正代表最广泛的利益并表现出活力。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雷曼”和“两房”等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从事一些高风险的商业行为,最后落到破产或被接管的地步,与其奉行的董事会主义或CEO中心主义不无关系。鉴于美国的教训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国家控股的特性,重新确立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思路尤为重要。

在股东大会真正行使了决策权、选举权等核心权力之后,构建董事会的框架与健全董事会的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许多董事其实是个虚职,也没有设置必要的常设机构,两职兼任现象普遍。这样的董事会无法对经理阶层形成必要的制约,致使企业普遍发生内控失效、经营不善的现象。因此,如何强化虚弱的董事会是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可以借鉴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对现有的董事会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减少内部董事,相应增设外部董事,特别是要充实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并且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要尽量杜绝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担任的情况发生,若特殊情况需兼任的,还应考虑设立首席独立董事,由其协调外部董事发挥制衡作用。

(三)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价值观;不同;根源;表现;启示

1. 两部作品的简述

1.1 《饮食男女》简述

    故事的主人公朱先生是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但妻子去世后他便要肩负起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女儿们的逐渐成熟,想法时常会与朱先生起冲突。每周日的晚饭也就成为全家团聚沟通的唯一时刻。但每次聚餐时,都充满了意外。第一次是家倩宣布她买了房子想要搬出去住,第二次是家倩的买房投资失败,第三次是家宁宣布她怀孕了,要搬出去和男友一起住,第四次是家珍宣布和刚交往的男友结婚,最后一次是朱先生宣布和女儿的同学结婚。几乎每次家宴都象征着一位家庭成员要脱离这个大家庭。

1.2 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简述

    此篇小说是关于53岁的主人公Rebecca突然觉得对现有生活不满想要做改变而努力的故事。Rebecca20岁时嫁给大她十三岁半的Joe。结婚6年后,Joe在一场交通事故里丧生。二十多年来,Rebecca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独自抚养三个继女以和自己的女儿, Rebecca为这个家庭几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然而她认为子女们根本不珍惜她做出的牺牲。所以她时常思考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首先她想在感情上拾回过去的美好。其次,她想继续写完在大学里未完成的论文。经过两方面的尝试,她发现自己真正的生活就是在自己的家庭里。

2. 中美家庭观念不同的根源

2.1 历史制度

    中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中国历代王朝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封建王朝长期延续的“保甲制度”致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民族心态。于是中国家庭大多是成员众多的扩展型家庭。然而,美国最初作为一个被殖民的国家,清教徒给美国带去了重商主义,实利主义。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之前,垦荒,放牧和家庭手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如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长途跋涉使他们远离家庭,久而久之,由父母和孩子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美国的家庭模式。

2.2 文化

   中国深受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关系可靠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由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中国社会人人都要接受规范的约束,必须遵守各自在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里的角色身份,不可以有任何逾越。美国则主张个人主义,重视独立平等思想和重商主义文化。于是他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个人主义已经在美国人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美国主张的则是酒神文化,看重及时享受。

3. 中美家庭观念不同的表现

3.1 对婚姻的看法

   中国过去对婚姻的看法十分保守。现代中国的年轻男女们拥有了婚姻自由,由于受到美国以及欧洲外向婚姻观的影响,如今中国人面对婚姻十分自主,会主动追求婚姻的幸福。但封建婚姻观仍潜在地影响人们的观念。例如在《饮食男女》中,30岁的家珍仍未嫁人,梁伯母说她会在家陪朱先生一辈子。并对小女儿家宁说,20岁了该找对象了,别像她姐姐那样耽误了。然而未婚女性在美国是断不会受到这般言语待遇的。美国人将婚姻自由贯彻的十分彻底,他们认为婚姻自由不仅仅是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利,还有是否结婚的权利。在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中,Nono35岁才进入婚姻殿堂,书中却完全没有出现过她家人催促她嫁人的只言片语。

3.2 对孝道的看法

    在中国,人们把“孝”视为人伦之首,中国的宗法制度赋予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权威。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说话,即孝不仅包括顺从长辈,还包括赡养父母。例如在《饮食男女》中,当家倩问姐姐家珍,她是否想永远困在家中,家珍却答,这里是家,是爸的全部。然而在美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独立的基础上。如在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 里Rebecca并非是受到子女的照顾,反而是帮助女儿在家的餐饮事业。

3.3 对教育的看法

    中国家庭教育大多是强制式教育。如在《饮食男女》里,朱先生觉得为厨师这一职业不能成为女儿的未来。美国家庭教育却更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如在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里,Rebecca的大女儿Biddy从事的工作就是家倩梦寐以求的厨师职业。由此可见中美教育观念的巨大差别。

4. 总结

    中国人认为家是人伦之始,有家才有国。由于历史上农本文化求整体求大局,宗法制的长期存在以及孔子儒家重“礼”,“和”的思想,扩展家庭是中国人生活的重心所在。而美国,由于早先西欧殖民者带来的重商主义、个人主义打下的深刻烙印和自由的联邦制度,美国人并不时刻将家庭放在首位。本文通过《饮食男女》和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两部作品中的实例分析中美婚姻观念,孝道观念,教育观念的不同,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别显得更加直观、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