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亚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亚文化范文1
第一个利用网络视频做营销的案例似乎已经不可考,但百度的“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视频宣传片,则应该属于早期非常有名的视频营销案之一。
这个视频的完成和开始传播的时间大致是在2005年的第三季度,在那个时间点,即使是Youtube也是刚刚成立一年不到(这家网站成立于2005年的2月,并在之后的一年多后,才声名鹊起),更遑论中文的视频网站。但这段视频流传得很广,当时主要的传播渠道是通过BBS。
这是一段非常草根的视频短片,主角是一个模仿周星驰路数的人,并且同样以唐伯虎作为装扮,笑声也极尽模仿星爷的那个招牌笑声。这位在视频中有点模糊不清(早期网络视频的显示通常都很模糊)而看上去甚像星爷版的唐伯虎,利用中国经典断句难题“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狠狠地嘲弄了那个只晓得“我知道”的老外,最后把老外的女朋友都勾到了手边,尼姑也动了凡心,老外当然就如同星爷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对子王那样吐血倒地,从而引发出关键命题:百度,更懂中文。
这段视频,稍微接触过两大搜索引擎的人都可以看出对google的嘲弄。
百度从来没有在正式的传播渠道(比如电视)中推广过这部广告片,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广告所宣称的“百度更懂中文”有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嫌疑,这在中国的广告法中是不允许的。更何况,百度也很难拿出简明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事实上,百度当时的宣传片并不只有这个,还有一部“百度流量最大”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广告片,但它的传播范围,远远比不上先前提到的那一部。
既然百度自身没有发力去推广这部视频,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百度的这部仿星爷作品会有这样大的传播量,而它的另外一部,却显得相对弱小,更进一步,一年后,雅虎中国连做三部网络视频宣传片都无法企及这样的传播高度呢?
这和中国的网络UGC文化非常有关联。
两种“冲突”的文化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大致可以看成是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一个部分不妨称为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的锻造是由各种背后有组织的水平或垂直类网站缔造的,这里最大的主力军是门户网站和垂直类网站中的排头兵。另外一个部分不妨称为亚文化,则是由上亿网民自己打造的。在web2.0概念出现之后,这个部分被称为UGC(users generatecontent用户产生内容)。而在web2.0概念出现之前,这个亚文化则弥漫于各种类型的BBS之中。
这两种文化,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冲突之中的。主流文化不断“结构”着网络世界,有意无意地去制定网络秩序或规范或标准,但亚文化则在不断“解构”着网络世界,不自觉地在试图冲破前者努力打造的秩序、规范或标准。这种解构的动作,某种具象表现形式就是:恶搞。
这也正是恶搞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特别是在那个亚文化盛行的互联网上极其容易传播的原因。比如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可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恶搞型视频中的巅峰之作。
虽然恶搞是一种所谓“用滑稽、搞笑整蛊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的手法,但恶搞作品能否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和恶搞对象本身的名气很有些关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对象是大片《无极》,后者本来就是重金推广的电影,因此这部恶搞作品的影响范围如此广袤并不奇怪。但同样也是胡戈出品,同样是恶搞作品,《乌龙山剿匪记》便反响平平,甚至有人认为胡氏已江郎才尽。但归根到底,《乌龙山剿匪记》并没有什么太实在的有名的恶搞对象。
所以,中国互联网的解构式亚文化有着和国外非常不同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它依托于那个已经被结构了的主流文化。结构得越强,解构后的传播力度就越大。凭空制造一个恶搞作品,在中国的UGC江湖里,是传播不了多远的。
比如说雅虎中国的推广片。雅虎找来了中国的顶尖导演陈凯歌、冯小刚以及张纪中,拍摄了三段广告片,陈凯歌的《阿虎》走的是找一条忠诚的狗的动情路线,张纪中的《前生今世》则用一种奇幻加武侠的手法来表达雅虎的“找到就是快乐”,只有冯小刚的《跪族》使用了“恶搞”的手法,在讽刺暴发户的同时,也试图表达雅虎搜索的强大。在百度的视频搜索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结果冯小刚的《跪族》视频不仅排在前列,而且搜索结果也更多(可见网民们是多么喜欢去传恶搞的视频)。但比起2005年的百度广告片,它的传播效果就等而次之了。
百度的这个宣传片,同时也捧红了一个人:陈格雷,这个今天发明了“张小盒”这一卡通形象的营销人士。陈氏后来透露说,雅虎的三大广告片的投入是3000万(请动这样的大牌导演以及范冰冰范伟这样的名角,这个数字并不夸张),而百度的唐伯虎和孟姜女加在一起不过数十万,考虑到后者并没有什么大牌演员和导演,这个数字也是可信的。从市场推广的ROI角度来讲,百度的确技高一筹。
这吊诡的恶搞
我不知道陈格雷和百度是不是吃准了中国互联网盛行一种恶搞文化而去操刀唐伯虎式的宣传片,但显然这个视频是暗合中国BBS文化特征的,也正因为如此,成千上万的网民自发地去贴这个视频为百度无偿打工。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百度并没有吃准这种恶搞文化的背后还是对主流文化的模仿这一特征,不然它就不会去推出孟姜女篇。虽然孟姜女本身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但她的故事并非是BBS人群中喜欢关注的主角,孟姜女本身也从来没有成为互联网主流文化的关注点。
以Flash技术为核心的视频网站的盛行,将“视频”这个其实蛮古老的网络产物变成了UGC江湖中的一个:视频网站。也正是因为进入了亚文化之中,主流文化中的视频制作手法,是不能起到在主流文化中的作用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能在电视里播放的广告,投放到视频中,效果会很不尽如人意。不过,也许是成本的因素,也许是理念的问题,今天,在视频网站中出现的视频广告,大多都是TVC的文件形式转化而已:无非就是把电视里播放的广告,格式改一下,投放到互联网中。这种做法,失败是常态,成功了才是变态。
随着UGC的不断深入,web2.0开始风起云涌。除了早期的BBS这一UGC阵地外,又出现了Blog这样的UGC产物。不过,利用Blog进行视频宣传片的推广,和利用BBS的,还不太一样。
相对于Blog,BBS的草根性更重,也更喜欢玩“无厘头”风格。这和BBS本身的澡堂传播模式是有关联的:你可以听到很多人说话,但这些人却面容模糊。除了版主和论坛中的大虾级人物,大多数BBS中的用户只是一个ID罢了,并不代表什么。但Blog不同,Blog带有很强的个人网络自
我代入性。
当我不喜欢一个BBS时,我可以迅速地离开它:当我这个ID在这个BBS中不方便再使用的时候,我可以迅速地换一个ID。但我恐怕很难去换一个Blog,这太麻烦。以Blogger自身为核心的长期的Blog书写,所谓文如其人,自我代入性(或者说,自我披露性)是互联网诸形式中最强烈的。而自我一旦代入,所谓的“品位”就被提升了出来。因为品位这两个字,从来是和“我”希望在别人面前所展示的“我”有关。
恶搞这个东西,虽然很好玩,也很好笑,但品位却是缺乏的。同样一个人,他/她可以去BBS里张贴一个恶搞作品,但却不太会在自己的Blog里张贴同样的恶搞作品。在Btog里所能出现的广告推广片,要么和创意有关,要么和幽默有关。而这两者,统统可以代表Blogger自身的品位。
在一些Blog上,我见过这样一段视频宣传片,这是一部推广ariston洗衣机的视频,但在视频一开始,你却看到的是蓝色的海洋,和游来游去的海底生物。随着镜头的不断推进,以及影像的不断清晰,你终于发现,这些游来游去的东西,原来全部是在一台滚筒式洗衣机中的衣物:衣服、裤子和袜子。镜头在你看清的那一刹那忽然拉了回来,赫然,你看到的便是一台洗衣机。
这是一部相当有创意,画面也相当唯美的视频宣传片。在自己的Blog上张贴这样的广告视频,不仅没有那种浓重的商业气息,也可以给自己的浏览者一种美的享受以及对自身品位的肯定。组织可以利用这种blogger的特性,制作网络视频宣传片,让UGC来帮助自己完成推广。
不过,另外一种网络视频,则更容易获得Blogger的青睐,那就是幽默。百事可乐曾经做过很多这样的广告片,比如一部广告片里描述一个小孩,因为在饮料机面前无法够到最高处的百事可乐的按钮,就投币买了两罐可口可乐拿来做垫脚石。最幽默(或者玩阴谋式)的是,这个小孩够到了百事可乐的按钮而投币买走一罐后,那两罐倒霉的可口可乐被留在了那里,小孩正眼都不瞧一下。
这种有些阴谋诡计式的幽默,在正统的宣传渠道里是不能被接受的(百事这部广告片是被禁的),但在互联网的海洋里,却可以畅行无阻。因为这已经很难说是一种广告了:组织制作了视频之后,并没有证据表明用来做“广告投放”。
网络视频和电视广告非常不同的一点在于,后者的投放是组织自己的行为(也不能期望受众帮你推广,因为他们根本开不了电视台),但前者的投放,却完全可以仰仗视频观看的受众。如果足够有创意的话,只需要进行小范围的投放后,自会有大批的受众跟进,成为你的传播者。但“足够有创意”这五个字的背后,就是组织对中国互联网亚文化的一种把握,对UGC的U(user)的心态的了解。模仿主流文化的恶搞行为、极具创意的唯美行为、有点搞坏的幽默行为,都是组织制作视频时可以采纳的理念。
互动式视频广告
亚文化范文2
游古城,探海丝
古城文化游:开元寺-西湖公园-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九日山景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少林禅寺-伊斯兰教圣墓-郑成功主题公园-真武庙(文兴渡、美山渡)-蟳埔民俗渔村
古城老街游:富美宫-青龙巷-聚宝街-李贽故居-德济门遗址-天后宫-花桥慈济宫-中山路-泉南教堂-西街-旧馆驿-开元寺-府文庙-东观西台-清净寺-关帝庙
海上丝路史迹游线路一:开元寺(东西塔、古船馆)-九日山景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灵山圣墓-洛阳桥-真武庙(文兴渡、美山渡)-后渚港-德化屈斗宫古窑址-陶瓷博物馆
海上丝路史迹游线路二:府文庙-清净寺-德济门遗址-天后宫-陈埭丁氏祠堂-草庵摩尼教遗址-石狮六胜塔-姑嫂塔
亚文化范文3
给力,最初是北方年轻人私底下关于“好”的一种说法,去年出现了一个名为“给力网”的热点资讯网站,专门评点网络热门话题和雷人现象。随着各种论坛上的频繁使用,你没听说过“给力”可能就落伍了。它的涵义不断延展,现在可以涵盖够朋友、起作用、给面子……听到一首好歌时可以说它给力,年底老板给你加薪也可以说他很给力。
不给力,说的是某事与你的预期相差甚远。比如国内字幕组翻译的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剧中唐僧师徒历经重重磨难到达天竺,却发现所谓终点只是一面写有“天竺”二字的小旗子,大师兄孙悟空对唐僧的一番抱怨被日语动漫迷们因地制宜地译成了“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老师)”。
亚文化是一个小群体里共同创造和共享的边缘文化,昨天的亚文化可能就是今天的主流文化。网络工业的强势和易传播性使得越来越多亚文化轻易见诸主流人群,比如人们戏称新浪正在举办的“微小说”(微博段子)大赛“被腐女攻陷”,还有娱乐性媒体即时地做了一个专题《献给腐女:娱乐圈的亲密兄弟》,而《赵氏孤儿》上映前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腐女眼中的程婴和韩厥。
“腐女”源自日语,由同音的“妇女子”转化而来,是指对动漫和影视作品中男男主角的爱情或者暧昧有幻想的女性,和女同性恋并没有必然联系。在日本由于她们消费能力高,而且对男男恋爱的情节又需求甚殷,于是日本动漫中的BL(Boy’s Love)市场因她们的爱好而不断成长,这些热爱BL作品的女子也因此自嘲“腐女”。
现在国内影视圈也意识到了腐女的力量,从创作之初到演员选角再到最后的宣传阶段都刻意投其所好,比如双生再加上多位男配角的戏码越来越多,经纪公司也非常愿意拿旗下的男艺人之间的关系来做文章,俗称“麦麸(卖腐)”。
就像“腐女”慢慢浮上水面,还有一些动漫和游戏中的热词也逐渐流行。这两年有一个“控”,最让人心潮澎湃的就是“中国控”,你懂的。还有两个最当红的用法就是“围脖控”和“单反控”。
“控”,就是具有某种共同爱好的人群的统称,源于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首音节,日本人借用过去,按照日语语法形成“某某控”的说法,比如动漫和游戏迷中常见的“女王控”(对剧别强势的有女王气质的女性角色十分喜欢的粉丝)。
既然提到了女王控,其实国内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热词“伪娘”。湖南卫视“快乐男声”选手刘著的出现使得这个词天下皆知,让一种“小小众文化”迅速大众化。
“伪娘”源自动漫和游戏,大本营在日本,日语里的“娘”其实是年轻女孩的意思。按“伪娘控”的自我解释,伪娘更多的是指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并不是跷兰花指和穿高跟鞋,也并不是易装癖,伪娘也可能穿男装,只是穿上女装后有很强的“萌”属性。
“萌”和“控”几乎同时出现在国内网络语言中,萌是御宅族的术语,做形容词解意思就是“很可爱的”,做动词则是“极度喜爱”。萌,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当时好几部动漫作品女主角名字里都带有一个“萌”字,于是年轻人慢慢将它挪用为一种爱慕之情。
一部面向宅男的动漫作品想要高收视率,往往需要包括各种性格的女性角色,御姐、女王、萝莉、女神、伪娘、软妹等等缺一不可,最好再来个眼镜娘,正太倒是可有可无,最重要的是男主角千万不能是流川枫,必须得是废柴男。反过来,面向宅女的动漫作品最标准的就是《薄樱鬼》和《会长是女仆大人》等,一水的美形男。
上述热词并非近年新出,只是随着网络一代即将三十而立,踏上主流社会舞台,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变得越来越公开化。但是今年国内还真有一个和日本同期出现的新词“中二病”,最早是由艺人伊集院光在电视节目《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形容那些由于想让自己得到他人的承认而无意义地摆酷,或者借否定他人和社会以保护自身的人。
亚文化范文4
关键词:亚文化;产品设计;案例分析;设计方法
1亚文化与产品设计
1.1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要理解“亚文化”一词,重点在于“亚”字。根据现代汉语正误词典的解释,“亚”的第一意思是“次一等的、次于”。当然,“亚”也有“亚洲”等意思。本文所要论述的亚文化与文化的关系类似于亚健康与健康的关系。大多数人能理解的文化为主流文化。追溯上面两种文化的定义,回顾人类的文化发展史,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界限远非想象的那般泾渭分明。在美学领域,所谓“主流文化”,其实就是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文化。只要有合适的契机和足够的动力,必将展露锋芒,获得发展动力。因而在时间的长河中,主流审美在各种契机下不断变化。前一代人的亚文化,也许就是下一代的主流文化;反之亦然。前一代人的流行音乐已逐渐成为主流,而更早一代的京剧则正在从主流文化的舞台上黯然退场。一种亚文化能否成为主流文化,从短期看,关键在于其核心人群能否展现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从长期看,则在于这种文化在难以被外人接受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以被主流认同的精神内核。产品设计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主流文化,有助于清晰产品定位,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有较强针对性和感知力以及独特眼光的优秀产品,避免落入俗套。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也许就被划进了某个亚文化圈。研究亚文化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社群用户的感性需求和隐形知识,在产品设计前期,帮助设计者寻找到某类用户产品应该具备的产品气质。
1.2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处理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以理想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阶段,其本质是一个基于既有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在产品设计领域,大约70%的产品设计为形态设计,并且在新产品设计时,60%以上的工作需要以往经验的支撑。因此,设计者的知识重用模式以及相应的个性化知识更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种不足直接导致了设计知识重用时产生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也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过于宽泛或普遍,难以吸引用户群体。换言之,难以激发社群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基于亚文化进行产品设计,一方面是真切知道某类社群用户的喜好,另一方面是对未来主流文化的前瞻探知。
2基于亚文化的产品案例分析
在如今的消费社会中,产品设计的趋势已由功能主义逐渐转变为产品语意。因此,将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作为产品设计阶段的重要关注点,通过对集体无意识感性下的亚文化衍生出来的产品进行案例分析,为当下产品设计认知和方法提供有效模拟和借鉴。
2.1小米系列产品——跨界即连接
小米产品最初完全是由“米粉”群体的号召力得以发展的。雷军洞察到了这一群体的力量,在小米手机研发初期紧跟群体内部一些主要极客的需求,没有在全球手机制造领域严重的信息过载中迷失方向。现在除了对手机产品准确独到的定位和设计以外,小米公司又看到了跨界的奥秘。在场景化的电商结构里,任何两个产品,哪怕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只要在同一场景被使用,就有机会找到彼此的接触点,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形成互补的品牌链。同时,就每个产品而言,小米产品在造型、色彩、材质等基础设计方面也始终保持着对“米粉”文化人群需求的高度统一,没有做出脱离群体,迎合普通价值观念的大众设计。
2.2锤子科技坚果手机
文青版坚果手机一共有8种颜色版本,分别是远州鼠、落栗、苏芳、石竹、枯草、柳煤竹茶、锖青磁、鸠羽紫,名字非常文艺,并且采用繁体字。在外观设计上,锤子标准版与文青版相同,变化主要体现在颜色方面。除了明显的后盖以外,正面的玻璃和侧边边框都并非纯白,偏暗的色调选择从细节处散发着文艺青年对纸张品质(上乘纸张多为乳白色)的考究。
2.3“miAdidas”个性化自定义配色
在设计、研发之初,市场效应使得阿迪达斯的每双鞋都面临这样的困扰——经过了长达1年多的设计和制造后,市场有可能已经变化,善变的消费者不再青睐当时的流行元素和款式。尽管如今制造流程已经非常高效了,但仍需改善流程中的其他环节。消费品生产企业更需要像高新技术企业那样采用“领先用户方法(lead-usermethod)”。这种方法鼓励成熟用户积极参与产品的开发过程,从流程上的创新设计也能看到众多亚文化的势头和需求。这种创新设计使得阿迪达斯产品更深入人心。
3结束语
本文初步对亚文化进行了探究,以产品设计者的思维对市场最新产品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总结得出以下两点结论:①产品设计者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取反馈以及产品定制方法抓住某类亚文化人群,创建一个同类聚集的场景和社群动力基站;②通过跨界完成深度连接,通过对其他相关社群用户进行直接、灵活的跨界连接,设计出更有针对性和市场需求力的产品,避免制造出大而广却无人问津的“尴尬”产品。
参考文献
[1]郝佳.产品设计知识管理与重用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4.
亚文化范文5
“好想赢,就算赢一次也好”。
当我瘫在沙发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颓废与进取的属性同时存在我身上,但我并不想去具象化某一种状态,这只是我生活的又一次小确丧。
这就是丧文化的二相性。拖延以上,颓废未满。
丧文化几乎是所有典型负能量的集合,拖延症,运势差,不想学习不想上班等等。它伴随着动荡的外部环境与挥之不去的内心压力蔓延开来,而“葛优躺”的横空出世,将这样的“暗物质”第一次放置于主流文化的观察下。
不同于另一种青年亚文化的类宗教属性,丧文化虽然也有代表形象与语言体系,却更具网络文化的快速消费属性。
一个葛优站起来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懒蛋蛋和咸鱼躺下。而“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也一定会被更丧的话语代替。
传统的鸡汤告诉你“生活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们还是要追求梦想努力生活”。丧文化的主旨却永远都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也不要太难过,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很丧。”
这种升级版的鸡汤习惯被称为马汤。
鸡汤和马汤是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即人生本元气还是人生本就丧。后者更多带有一种认清生活本质后的无力感,接受生活和自己的不完美,并尝试用自嘲来和解。
压力与负面情绪总要有一个出口,我每天假装热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已经够累了,就让我丧个五分钟,再自习两小时。
丧文化的兴起还表现在影视作品的日渐颓丧上。
《马男波杰克》便是这种致郁系作品的代表。这部系列动画片如今深受各大营销号的喜爱,因为随手截句台词就是反鸡汤的。生活本身太沉重了,看得太透彻未必就有光明的未来,还不如丧一会儿继续滚去上班。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美国日本到英国法国,丧文化真的不是偶然。
日本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自然不用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不求上进的玉子》光听片名就很丧。《百元之恋》中大龄女青年被被劈腿,生活如烂泥浑浑噩噩了三十几年,突然想要学拳击了,到最后还是一场都没赢。但生活仍旧得继续下去啊。
最近很火的英剧《伦敦生活》,所有人都选择装糊涂来维持表面上的岁月安稳静好的时候,女主却无法假装闺蜜的死与自己无关。最后的善意竟是来自一个陌生人。
这的确是一种在全世界都存在的青年亚文化,但还不至于上升到“垮掉的一代”这种历史专有名词的高度。因为丧文化具有颓废进取二相性。
小确丧就是这种二相性的典型体现,一种微小而确定的颓丧。
微小而确定让人不至于太焦虑,反而有种可控甚至可改进的期许。
不管丧的姿态如何负能量,它都是困在生活中的一种无奈的自我疏导。毕竟如果你真的超脱了,也就没有必要丧了。
亚文化范文6
网络亚文化的出现与影响日渐凸显,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与广泛的影响力,逐步被主流文化认同并与主流文化融合。作为大学文化主体之一的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的接受与传播势必影响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同时,网络亚文化对于当代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多重影响,把握其形式与内容中的合理因素,对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大学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4-0061-04
一、网络亚文化
(一)概念界定:什么是网络亚文化
所谓亚文化(subculture),是相对于主流文化,正规文化而言。亚文化又被称作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形式,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可看作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背离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综合体。网络亚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因借助网络媒体的特有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等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亚文化又是在网络主流文化或者称作网络综合文化背景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网络亚文化必然蕴含着与网络主文化相通相融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彰显着网络主流文化的某种内涵,又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介于种种网络主文化之间。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涵盖多种模式,由多种模式建构、整合而成。一种文化具有统一性,有其自身代表特性,这种带有自身特性的文化统一性并非简单的各部分之和,而是构成一个新的实体。从新实体角度出发,考察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应注意在此概念关照下的各种行为和思考方法。
(二)网络亚文化的表现样态
作为网络亚文化载体的互联网,为网络亚文化营造出宽广的平台,各种ID背后传播的、被影响的都与网络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尼葛洛庞帝说:“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推’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1]这一特性也促使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首先,体现在网络符号的丰富异样。网络符号包含各种语言与特殊符号所组成的、旨在传达个人意愿的网络流行语中。例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童鞋”、“盆友”、GG(哥哥)、BS(鄙视)、跟帖、汗、等,又如“沙发”“板凳”“强势围观”“抢站票”“占座”“火前留名”“占位,广告位招租”“前排兜售瓜子汽水”等盖楼常用语出现在奥巴马微博中,形成了极具国人特色的网络亚文化,而外国媒体对于这些语言的翻译招来中国网民的调侃。而各种“火星文”的出现,尤其是当代90后大学生对于“火星文”的热衷应用,使得文字在网络中的表达更为多样,其传达的涵义更为广泛,体现了一种价值认同。
其次,各种网络炒作事件此起彼伏。“小月月”、“犀利哥”、“凤姐”、“章鱼哥”、“淡定派”等等,无论何种网络人物、网络事件,都与网络息息相关。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主体,也通过这些表征,带来网络中一次又一次讨论浪潮,这些人物、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像一场又一场的思想狂欢,触动着每个人的思维神经。
最后,网络亚文化的表现与传播主体多样,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类人群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他们被称为“鼠标一代”,“90后”的价值体系中,“绝对利他精神”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体、寻求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他们推崇的是互惠;他们眼中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战,而是一种在当前社会下如何互相协调,彼此借鉴互补,从而将自己的优势和利益最大化。而这一理念与价值观念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的接受与认同更为容易。
二、网络亚文化对大学文化建构的影响
对于大学文化的界定,可以从不同角度剖析与定义,但归根结底,可将大学文化定义为大学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构造。文化影响力,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大学应当在文化回归中表达、坚守和捍卫自己的文化身份[2]。而大学文化的建构,也是思想、制度与精神的不断建构的过程;是社会的精神家园,大学文化通过思想的启蒙、人格的重塑与心灵的洗涤,不仅对于大学之中的学生实现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与熏陶,更应该影响并能引导大学外的人的精神启蒙,引领社会的文化方向。在这种表达、坚守和捍卫大学文化身份的进程中,有着各种显性与隐形的因素作用着这一领域,而网络亚文化即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大学文化的建构与整合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可忽视的是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网民,对于各种网络亚文化有着迅速的接受力与理解力,同时又作为媒介之一推动与传播着种种网络文化现象与价值观。而作为大学文化主体的他们,其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中渗透的网络亚文化因素,势必对于当代大学文化的构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随时、随处可见、可感的。
从网络亚文化的起源来看,本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自由与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的观念与情感通过网络虚拟社会而得以表达与传播,由此形成网络社会中网络亚文化的繁荣。反之,这种表达与传播进一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作为大学文化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必然在整个大学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引进网络亚文化的词语、理念与其特有的精神,逐步构成了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而随着大学的开放度与包容度日益加强,很多开始被视为异类、无厘头的网络亚文化逐步被大学文化所接纳,当网络亚文化以形式多元化的方式融合到主流文化之中的时候,大学生顺其自然的接受主流文化、尤其是大学主流文化的熏陶。这一融合的过程,网络亚文化与大学文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于大学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以及其内涵的丰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网络亚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与内容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就其本质来说,网络社会是一种数字化的社会结构、关系和资源整合环境,其关系网具有虚拟特征。 网络虚拟共同体并不是一种物理的空间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成员可能散步于世界各地、以旨趣认同的形式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3]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必然受到这些特性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在当今90后大学生标榜主体价值尊重,以学生为本的大学文化理念的重构过程中,网络亚文化的影响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90后的大学生,更加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与认同,强调个体的与众不同,而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作与评价都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这恰恰迎合了大学生对于前卫、创新的追求;而个体价值的实现,又使得他们希望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将自己认为满意与快乐的元素得到表达与传播,让更多人来分享。回到现实的、真实的大学文化中来,这种亚文化的存在样态势必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与传播,从而对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文化源自于生活,同时又引领着生活;大学文化的建构不仅担负着大学校园 文化建设的任务,更间接的影响着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发展方向,这种间接的影响力正是通过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得以传播。由此,合理、积极的网络亚文化元素的借鉴与引入,不仅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也为整个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增添了新的内涵。
三、网络亚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网络亚文化对于大学文化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良好的教育是帮助人达到一个道德完善的有效途径。大学文化的建构,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影响,无疑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对于大学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影响深远。康德的伦理学认为人实践道德的前提条件就是“无动于衷”,也就是通过内心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控制、驾驭人的感性,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平衡,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承载者,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这一群体正处于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对于新鲜事物接受最快的阶段。网络亚文化的表现样态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传播与认同,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亚文化的形式表达个性思想与主张,是对于人性本心的真实情感的表达。如今的大学文化建设,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现实表现形式上,或多或少都离不开网络亚文化的因素,这一现象表明大学文化在逐渐吸收网络亚文化的积极因素。“任何时期的大学文化一定是来源于历史并借助于现实社会大环境成长起来的文明成果,其开放性和交流性显而易见,大学文化只有在与社会文化的不断传承交融中汲取营养,才能始终处于先进文化的前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同时需要提起注意的是,网络亚文化虽然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构的元素之一,但是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并客观分析其对大学文化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仍然是有必要的。
再者,合理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网络的虚拟性为大学生的个性彰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构筑了一个带有大学气质又具有网络文化性格的情境,这种开放、自由、宽容的文化元素为网络亚文化提供了其生存与繁殖的土壤。在网络亚文化中孕育的新的文化因子又反作用着大学的主流文化样态。大学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并存的文化范式,大学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文化来源的多样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由此,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本身就是在不同文化样态的交融与碰撞中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这种多元化是在核心的一元价值理念指导下的“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建构。当代互联网与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的影响更为突出。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对于网络亚文化现象与网络亚文化事件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与判断;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合理因素,就是将其积极因子引入大学文化的构建中来,利用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接受网络流行元素这一特点,在推进大学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通过网络亚文化形式的整合,使得大学文化更具有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与其现实社会有着密切关联,网络亚文化也不例外,它是社会的历史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网络亚文化与大学文化在不断的对话与磨合、碰撞与交融中发展。尽管一种文化样态的产生开始时会与主流文化有着对抗与排斥,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对于新生事物的消化与谅解,曾经引起的种种恐慌渐渐被社会接纳,成为大文化的一部分。同理,网络亚文化对于大学文化的冲击,会伴随着二者的交流与对话,逐渐彼此适应与接收,从而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语言和交往的方式,同时又给我们的认知设置了新的障碍。在网络时代,青年比过去更深入地认识社会,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介入社会。 网络社会依然集中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价值冲突,广大青年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信仰意义的缺失和核心价值观整合等一系列问题,在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泛滥的时代寻找不到其最根本的支撑点。 因此,网络不应只是一种技术拓展或工具创新,更应成为一种人文价值负载,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命的张扬,在自由顺畅的交流氛围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诗意的栖居。”[3]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多重影响,因此把握住其形式与内容中的合理因素,对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美]尼葛罗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03.
[2]樊浩.文化是一种大学性格――“文化传承创新”与现代大学的身份认同[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