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的来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节的来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节的来历

青年节的来历范文1

大家好!

我是一位来自XXX的面试者,xx大学毕业,我学习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我加入到了一家广告媒体公司,担任品牌的广告策划工作,并负责文案策划,这份一年半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与实际操作经验,有效的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流程想结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也成为我求职面试的最大优势。

另外,自我介绍本人的优点还表现在:

1、学习能力强:

虽然是一位应届毕业生,但是我很快的融入了团队中去,并且在年中举办的一次广告创意征集中,荣获了“最佳创意奖”奖杯,并得等到了200元的物质奖励,赞扬我的学习能力强,能力提升快。

2、积极主动:

我性格开朗,并且富有上进心,在公司积极主动,不管日常的值日打扫,还是公司的文艺活动,我都首当其中,特别是五四青年节的时候,主动策划表演了原创小品,为活跃团体气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3、有团队精神:

这也是我的优点之一,我相信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优秀的个人,所以身为企业的一员,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团队目标为准则,与其他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沟通,才能借团队的力量更好的发挥个人优势。

但是人无完人,有优点同样也不可避免的会有缺点,我也不例外,我的缺点就是工作经验不够丰富,虽然我在上家公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一定的业绩,但是相比较同行业的资深人士,肯定远远不足,所以我迫切的想加入本公司,来历练成长自己,并且用我的热情,努力,为公司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即使高效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相信假以时日,我的缺点一定也会被克服,并且转化为我的优点。

希望各位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

青年节的来历范文2

一、学生自身信息就是最好的写作题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经历,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内心感受。每个学生的经历、爱好、内心体验等自身信息都是学生作文的最好题材,比如学生的衣着、爱好、优点、特长,以及学生的生病、迟到、请假、苦恼、快乐等。其实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对自己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加深对自己的理性认识,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这也是让学生写作的初衷。

二、备受学生关注的时政新闻或明星偶像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最佳题材

面对新鲜有趣的时政新闻、青春影视、流行歌曲、各种明星偶像等,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探求欲和好奇心,总希望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他们的看法。而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网络中总能看到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诸如利比亚战争、本・拉登之死、奥运会、世界杯、超级女生、周杰伦等等题材。教师可让学生将所看到、听到的有趣新闻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题材,让学生写写对时政的看法,对明星偶像的认识,学生也会感到“有话可说”,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增强了对周围事物的分析认识能力。

三、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等是永不枯竭的写作题材

学生同父母的相处,与同学、朋友的友谊、矛盾等都会在他们的内心留下深深的印痕,父母、同学、朋友的快乐、痛苦,甚至一颦一笑都与他们休戚相关,都会在他们的情感世界掀起轩然大波。因此,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看到父母、同学、朋友的身影。而教师的学生时代、轶趣爱好、快乐苦恼等往往也是学生最喜欢了解的内容,教师在与学生的亲密接触中,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最“可亲可敬”的人,因而也经常成为他们作文中的“主角”。所以,凡那些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写作对象。

四、对学习的反思是既训练了写作又促进调整科学学习方法的最好题材

经历了单元、半期或一学期等学段之后,学生总体有一些学习上的收获、烦恼或快乐等体会,学生也希望将内心的郁积通过写作宣泄出来。教师可让学生写写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些学科最有收获,这段时间最苦恼的事是什么,如何来调整心态,如何制定更好的学习计划等等。这样不仅训练了写作,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通过反思、写作帮助学生对学习状况有一个更为清楚、理性的认识,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

五、节假日见闻是学生最乐意写作的题材

学生经历了一个假期的生活往往都有很多新鲜见闻,他们希望与同学分享,这时也是最有写作欲望的好时机,如春节、国庆长假、寒暑假等归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写他们假期里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开心的事,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等等。学生通过思考、写作,就能深刻感受到生活的善、恶、美、丑,从而体会出生活的丰富多彩。

青年节的来历范文3

关键词:历史课堂;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堂上老师的绝对权威,刻板主观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和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的历史课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的尤为重要。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不创新,就灭亡”。的确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果历史课堂上不创新,不注重培养学上的创新意识,那么历史新课改也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当下一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之一。

一、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良好的创新环境

语言学家、教学家周海中教授说过“没有思想自由,就不能有学术创新”。在历史课堂上也是如此。没有民主、和谐的气氛就不可能有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智力活动不受压抑,让学生可以放开眼界,多元地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历史发展,大胆的探讨历史问题,尽情的思考,尽情的提问。

在课堂评价时不只是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勇敢的表达,并对此给以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回答不正确,也不批评、指责,让学生感受到自由、民主和安全的和谐氛围,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在教师的保护和鼓励中慢慢萌芽成长,同时也要注意师生在课堂互动的方式与方法。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良好的氛围是师生互相鼓励的催化剂。表现活泼、行动一致、齐心协力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如果课堂变成“群言堂”,则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因次在课堂中拿出小部分时间让同学们通过小型的甚至三四人的座谈会进行讨论交流,可以互相启迪,互相鼓励,互相修正,互相补充,可以使创造性设想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启示和诱发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直到获得创造性设想。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培养求知欲,学而创,创而学,是历史创新课堂的根本途径。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精彩的课前导入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有求知欲,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学习的创新。例如讲《和爱国运动》时,先在课前播放了一段巴黎和会的视频,让学生知道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再次被出让宰割,从而引起学生极大的爱国热情,学生会急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会在巴黎和会上出现外交失败的情形?此时可向同学提问: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和设问,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急切地想了解新课的内容,然后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学生们各自独到的一些见解一下子精彩纷呈,课堂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打破思维定势,不要对学生的新想法进行绝对评价

在历史课堂上也不要轻易下历史结论,不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对或不对,让他们自己讨论、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尽力了解学生的历史思想倾向。真正富有想象力的工作是需要长时间酝酿的,评价的时间应该靠后。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可以对学生的某一个观点或见解进行评价,而是说不要对对学生运用的想象力进行评价。也不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过度表扬,因为他会妨碍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提高。如果学生提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那么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积极寻找各种办法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

如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有位同学发表了新航路开辟对中国思想解放引发了巨大的影响的观点,没想到观点一出就被历史老师批判的一无是处,从此这位同学再没在历史课堂上主动发过言。

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保护孩子们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想象和联想,发展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如果轻易就否定孩子的新想法,很可能扼杀学生比较脆弱的发散思维。上面例子中老师扼杀的正是孩子的自信心和想象力。

因此,老师要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不能一笑置之或随意地加以批驳甚至是指责,而应正确的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幻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寻求答案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