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范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0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文化研究范文2

关键词:清朝;孝文化;研究

一、清朝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之一

中国在历史上就对孝有深的研究,也对孝的行为一直推崇。不仅只看到德性,也注重孝的行为。在古代选拔官吏孝是放在首要位置的。从我国的汉代开始,就有过举孝廉。直至发展到清朝,清朝把它发展为科制,孝廉方正科是清朝科举的一个重要科目。顺治皇帝统治时期,举孝子授官的事情就发生过。而孝廉方正科是从康熙六十一年开始的,皇帝当时把孝的行为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能够获得推荐资格的因素。在清朝统治期间,利用孝悌来考察朝廷官员,还有通过孝悌察举当官的人不在少数。尽管这种方式不是主流选拔官员的方式,也是选拔官员比较常见的方式。如果通过孝悌选任的官员,为官后会传播孝道。对孝行进行宣传和褒奖,并且能够言传身教。利用孝这种文化来教化百姓,能够联合统治者,不仅敦化民风,还能够配合统治者进行管理。

二、清朝统治者以身作则

践行孝文化在我们国家的清朝时期,统治天下的思想是孝文化。清朝的皇帝也亲自示范,给国家的臣民做出了榜样。汉族的先进文化对清朝的统治者有很大影响,他们比较倾慕。清朝满足入主中原以后,对先进的儒家文化以及道德等都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在我国古代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里面,孝应该是最核心的内容。孝不仅让统治者所学,同样为他们所用,他们在统治国家的时候利用孝作为思想武器。让社会都学习孝,并形成孝文化,形成一定的氛围有助于国家的统治。儒家文化思想中有很深的理解,尤其是对孝文化的理解,它更是当时社会中主流的认识。清朝的清世祖和清世宗都对孝经做了注释,并颁布天下。在清王朝统治的时期对孝十分重视,让整个社会对孝都直观了解。就连皇非常重视孝,延伸到大臣和子民,他们把孝形成一种风气,让大家都去准守,这样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下过关于孝的圣谕,来倡导孝的风气,因为统治者非常清楚孝对于他们统治国家的重要性。让大家做个有孝行的人,能够忠于国家和皇帝,能让老百姓成为顺民。

三、清朝对孝行的褒奖方式

清朝统治期间,对民间百姓如果在孝上面做的比较卓著,朝廷会对他加以表彰和奖励,不仅给他们建立牌坊,还会给他修祠宇,对他还会以银两赏赐的形式给予奖励,还会有段匹等形式的奖励。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都能够效仿他,都能够行孝尽孝,让孝义风气倡行。清朝的顺治皇帝就曾给孝子建立牌坊之事,而且在形成定制,用来鼓励后人。给孝子赏赐银两是对孝行为的鼓励。皇帝不仅对百姓这样,对宗室内也是一样。如果孝的人生活上有困难,不能够生存,清朝当时的制度还存在赐予口粮,让他能够生活下去。孝子在清朝的朝廷中表彰,渠道很多,比如赐予匾额,还有制词章等等,以及题名方式进行奖励。这些行为的目的性都是想弘扬孝的行为所做的措施。在生活当中不断树立典型,树立模范,用这些孝的模范进行对人的教化,对民众的教化。而且在清朝注重养老,以及敬老的风气,对老人比较尊重。康熙皇帝举办过千叟宴,这一行为正表示清朝对养老敬老的重视。

四、清朝对“不孝”的法律约束

我国清朝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不仅倡导孝文化的发展,鼓励孝行为的开展,而且还对孝进行了法律上保护。对于不孝的人和行为作出相应的制裁,从清朝的法律上面就作出了规定。如果不孝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惩罚,能够真正让父母以及长辈的权益得以维护和保障。例如:孝经中所说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这都是对不孝的行为作出鄙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不孝是多大的罪过,在清朝法律中规定十恶不赦就有不孝行为。尽管在清朝法律对不孝有很多惩罚,法律也是相当严格的,如果法律与孝之间发生冲突,那么法律会让孝先行。孝道的地位是第一的,法律也是为维护孝道地位而设立的关于孝的法律。清朝对不孝的法律约束有助于孝文化的推行,更利于国家稳定。

五、清朝对于“孝”的伦理

约束孝在清朝不仅有法律的约束,也有它的伦理要求。而伦理和道德是不同于法律,它没有强制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精神力量,它的形式更多是以舆论和教育完成。从教育观念上清朝把孝文化深深根植于国民教育当中。如把《孝经》作为学校的讲授内容之一,而且清朝不仅是学文的,包括武生都要学习《孝经》。认识到了孝是做人的根本,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在扩大它的影响力度,让孝走进每一个家庭,在社会当中形成孝的风气,让社会舆论对孝进行传播,不仅利于孝的传播,还有助于国家的稳定。因为人们受到孝文化的影响,相继效仿,能够引导人们改的坏毛病。让人们自己内心都有有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让社会局面趋于稳定化发展。

六、结束语

清朝统治期间,对孝文化不仅有很多研究,更对孝文化非常推崇。选官上面以孝为一个考核条件,并且统治者也亲自践行孝的行为,做出表率。在朝廷和民间都对孝行为做出褒奖,奖励方法甚多。孝行为可以说在当时及其盛行,如果不孝会有相关法律制裁。社会需要孝行为存在,更是清朝时期对孝伦理的呼唤。

参考文献

[1]孟森著.清史讲义[M].中华书局,2006

[2][(春秋)孔丘著],耿葆贞注释.孝经[M].新华出版社,2003

[3]肖群忠著.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4]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6]谢宝耿编著.中国孝道精华[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文化研究范文3

艺术内在的结构性传播取向分析

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经济自觉

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消费比较研究

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研究

我国文化消费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

转型与挑战:信息时代的出版业发展

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文化品牌建设

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关键问题

创意众筹融资模式的动力机制研究

作为文化议题的创意经济与创意城市

最美乡村空间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文化资本对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的影响

城市居民本土戏曲文化消费提升研究

消费社会学视域中的动漫景观解析

农业创意品的价值估计及其产业前景

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

沿海城市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推进江苏文化科技融合的路径与政策举措

中国省级旅游产业效率现状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新时期的路径选择

财政补贴对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

长三角区域文化市场融合及一体化发展研究

城市群文化产业非均衡增长与区域协同研究

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文化折扣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日本创意产业贸易结构与竞争力演变研究

网络视频版权资源的增值模式——以乐视网为例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GRA视角下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效应研究

国际镜鉴中我国文化产业财政支持理念革新思辨

中国对外文化产品出口结构研究与调整策略

江苏对外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文化财产返还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规则探析

从艺术税法视角剖析中国画廊业困境及解决之道

大数据时代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机制与模式:电影艺术如何影响城市创意产业

甘肃省区域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DEA-Malmuqist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研究

国际文化贸易制度环境研究:宏观政策与微观态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与全球化战略路径研究

融合:制造业与文化产业高质快速发展的可行路径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与我国文化产业开放发展对策研究

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兼与中部省域比较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资源、文化势能及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误区探析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三大表征”与“五大关系”

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会计文化 成果 局限 展望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eaning and methods of accounting culture study as well as 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functions and contents of accounting culture through looking back the literature of accounting culture in China thoroughly. The paper comments that accounting culture study is in the elemental level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culture. It can neither explain the accounting phenomena well nor direct accounting working effectively. We should study it deeply in order to make accounting culture study worthy.

Key words accounting culture, achievement, limination, outlook

一、会计文化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般认为关于会计文化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以“会计与文化”为主题的年会。1990年刘开瑞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会计文化”的概念。通过检索,至2005年,以会计文化为题公开发表的论文有70篇,关键词含有会计文化的论文有90篇,与会计文化相关的著作和译著有6部,分别为:《会计伦理》([英]杰克莫瑞斯 编著 ; 桂江生译)、会计伦理学概论》( 劳秦汉著)、《会计伦理概论》( 叶陈刚等编著)、《会计伦理学》( [ 美]罗纳德F.杜斯卡 著 ; 范宁,李朝霞译)等理论著作,朱平壤总编的“《财务与会计》新世纪会计文化系列丛书” 《以诚信的名义:会计诚信的诉说与会计人的心灵图存》与《走进会计的日子:中国当代会计人的心路历程》是记录基层会计人员在转型期的一些故事的书,对会计文化研究有一定意义。另外,以“会计职业道德”为题的专著有40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以“会计文化”为题的专著公开发表。

国内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两个阶段,从刘开瑞发表“会计文化初探”一文开始到1993年毛伯林在《会计研究》上发表“关于会计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一文为止,是会计文化研究的发起阶段,从1993年至今是第二阶段,学界开始从社会文化与会计文化的关系、会计文化的构成等方面较广泛地进行了研究,涉及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是会计文化研究的展开阶段,其间各类刊物发表了大量会计文化论文,同时也有一批与会计文化有关的著作问世,但研究没有大的突破。

二、会计文化研究的主要方面

综合这十多年对会计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了会计文化概念揭示了会计文化的特征

一般认为会计文化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定义,从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毛伯林 1993)。刘开瑞、刘峻、冯乔根、杨红全、袁冰等基本都使用相同的会计文化概念。应该说这种会计文化的定义深受社会文化概念的影响。

关于会计文化的特征,有不同的看法,综合起来一般有如下共同特征:

1、时代性(适应性)

会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应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内容和形式体现着特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征。

2、服务性

会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会计对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系统、连续地进行核算,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和检查,都是为最终目的服务的,因而,服务性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刘开瑞、王兴武 1993,刘峻 1992,肖艳梅 1995,龙云飞 2001)。有的学者提出的能动性(龙云飞 2001)似也可归入这个特征。

3、特殊性(差异性)

认为会计文化存在着民族和国别的差异(毛伯林 1993),也存在着行业和部门的差异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会计文化(刘峻 1992,刘开瑞等 1993)。

4、融合性

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总是要继承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总要汲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总是要继承、汲收一切营养来与自己本国会计文化融为一体,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先进。会计文化的融合就其来源不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宏观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从不同行业的微观文化中汲取营养;三是从各基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会计管理实践中汲取营养。比如中国古代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的措施和形成的制度;比如西方电算化成果,都可以通过汲收、继承与我国的会计文化相融合,从而构建中国的现代会计文化(毛伯林 1993)。

还有严谨性(刘峻 1992)、习得性、连续性、综合性、群体性(黄孙明 1996)等特征,至于是否有强制性(毛伯林 1993)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有学者从会计文化形态角度出发认为具有层次性、延变性、整体性、离散性和介质性的特征(王宁郎 2005),也是一种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刘开瑞还就中国传统和现代会计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传统会计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环境是政治文化、重心是人事文化、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2000);认为中国现代会计文化有如下特点:广泛的社会性、鲜明的政策性和时代性、思维的超前性、竞争性、多维性、个性与共性共存性、主体性、团体协作性、国际性、防范性等(2001)。

(二)关于会计文化的内容和要素组成

毛伯林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应包括会计活动过程要素、会计活动结果要素、会计精神现象要素、会计精神本质要素等四要素。从微观角度看包括种子(或核心)要素、催化要素、品质化要素、物质化要素、习俗化要素五个基本要素,其中种子(或核心)要素,主要是指会计价值观念、精神境界与理想追求,它们决定着会计文化的内容和方向;催化要素,是指会计方面的教育培养、科技文艺和规章制度等,这些内容又可分别称为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科学文化、会计艺术文化、会计制度文化等等;品质化要素,是指普遍存在于会计职业者身上的各种修养和意识;物质化要素,主要是指会计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咨询,以及会计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的各级、各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等等;习俗化要素,主要是指会计的风俗、习惯与信条,以及会计职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等等(毛伯林 1993)。一般认为广义的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三大部分。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各种会计物质生活资料、会计工作环境、生活设施,文教卫生等基本设施设备构成,体现会计文化的发达程度,是会计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是会计文化中有形的物质财富(龙云飞 2001)。会计制度文化,有的认为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工作规范、会计法制(何勇 2000);有的认为包括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并受到会计管理部门监督、实施的法律化制度和行政化制度;实行上述制度的各种具有物质载体和特定权力的机构设施;社会主体对会计事务的参与组织形式。会计精神文化,有的认为是指广泛的会计意识形态,如会计信念、会计价值观、会计道德观、会计法律观、会计教育观、会计人才观、会计经济观、会计社会观、会计美学观以及作为人类社会智慧结晶的会计科学、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等等(毛伯林 1993);有的认为包括会计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会计反映和监督哲学、审美观念等(刘峻 1992),表述不一,但都包括会计的是意识和观念方面的内容。

(三)关于会计文化的研究意义及会计文化的功能

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符号 象征 实践

一、文化符号的形成及其弊端

文化符号是在集体中形成的,反映的是集体权威:符号作为社会共识,由于对个人意识的整合而产生了集体对个人的权威;而集体对个人的权威则通过符号传播和继承下去。符号从来都不只是一个记号问题,而是“嵌在语言中的思维模式”(阿萨德,2008)。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体系,并在相互之间产生并不对等的影响。这些符号体系塑造并适应着相对应的生活,因而研究这些符号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在符号的范畴之内进行研究却会带来许多麻烦。

第一个麻烦在于因符号的迥异而将不同阶层的文化截然分开,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以文化符号代替文化,并将目光局限在某一种文化之中。以此方式进行研究的人往往自认为自己所选择的研究领域要优于其他,因为他们实质上都认为文化符号高于文化,于是只要能从文化事象中抽取出文化符号,他们就胜利了。如果是从文化出发找到文化符号、再回到文化,还不失为一种稳妥的研究路径;而从文化符号出发来研究文化符号就等而下之了,因为这是在一个业已形成且非常值得怀疑的框架之中来研究问题的――这就是顺次而来的第二个麻烦。

文化符号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在的生存框架(赵越胜,2011),尽管它看起来、也常常被认为是深深扎根于文化中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但由于符号代表的是一种集体权威而并非个人体验,因此“必须让陌生变为熟稔,与此同时又保留它的陌生性”(克拉潘扎诺,2008),这不仅仅是人类学者的悖论,也是每一个研究文化的人所要面临的分裂感。一旦使用了符号,便不得不服从于集体所共享的伦理、规范、制度和思潮,但这是否就是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尚值得怀疑;另一方面,处于某种文化符号当中的人会被这些符号形塑,而被文化符号而不是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是缺乏内在平衡力的,他们经常感到自己的经历并不属于自己;而建立在此之上的研究也将无法平衡理论与现实。

二、去象以尽意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在不受文化符号的限制之下进行文化研究?中国文化有着极深的人文传统,但问题在于,我们首先对于高雅文化符号更多地是进行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成为了高雅文化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民俗符号也不能保证对这些符号意义的准确理解,包含在其中的心路历程我们并不知晓。我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文化符号带来的象征感,这些象征感就是激发起来的一种情绪,至于这些情绪确切的激发者是什么,却不尽相同。尽管有这么多的不同,尽管不如文化符号那样系统完善,却都是人类的情怀或精神。如果一味地用文化符号来理解文化,势必是对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不尊重,是一种经验对多种经验的专制,因为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体悟被忽视了,而这恰恰是文化得以建立的根基。

文化不是用符号建立起来的,符号也并不胜过文化。说到底,人和文化本是一体,却被文化符号给隔开了,而且人身上的符号特性越来越多,文化特性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很容易陷入两种困境:

一种是预示论的倾向。预示论是对科学思想或学术思想早期各种各样表述的全力的、有目的的探寻(默顿,2006)。正是由于中国文化中通过符号暗示的东西几乎是无穷的,此种观点视中国古代思想为一切思想之源泉,仿佛任何东西都是“古已有之”的,这使得研究者无法真正领会新思想和西方思想的意蕴,也无法真正明白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另一种是希望古人的思想足以解决现实问题,一旦无法解决便视这些思想为糟粕。中国式的学问固然能带给人许多启示,但无法给出答案。任何无视古人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思想精髓,而希望将那些具体的方案加以推行的想法都是难以成功的。将现实问题和过去的思想混淆起来只是一种“缺席审判”,这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也浪费了古人的智力资源。

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研究之所以会依附于西方学术体系,或是陷入中国自己的符号体系之中却还认为这是“文化自觉”,原因就在于此。只有去除掩盖在精神实质之上的文化符号,而代之以实践体悟才能找到出路:思想和文化是建立在实践体悟的基础上的,文化符号只是它的一种表现方式,可以通过它来认识文化,但它永远都不能代替文化本身,代替不了在文化中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阿萨德.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概念.谢元媛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克利福德,马库斯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克拉潘扎诺.赫尔墨斯的困境:民族志描述中对颠覆因素的掩饰.杨春宇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克利福德,马库斯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 潮汕地区 @ @文化词语

前言

潮汕地区位于我国东南丘陵边缘,因其颇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社会文化,被誉为“南国明珠”。潮汕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貌落差较大,但其平原面积却占总面积的三成多,比例高于全省水平,是广东第二大平原。这里土地肥沃,农产丰富,由农作物制成的农食杂粮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中占据最明显位置的当属潮汕地区的@。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人生礼俗,其中所用到的祭品或食物大都包括“@”(guǒ)。

在潮汕方言中,“@”字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其涉及的@类词语复杂而又模糊。到底潮汕地区@的名称与何物有关?@食物中哪些名词属于祭品,哪些名词属于小吃?同一种@类在潮汕地区是否仅有一个名称?同一个@词语在潮汕地区是否指向同一种@类?

为解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潮州市区、潮州潮安县、汕头潮南区、汕头潮阳区、揭阳揭东县、揭阳普宁市,收集到了一些关于@文化的词语,并对此作出一定的解释。

一、@名称与其原料

《潮州府志・清・康熙》一书中讲道:“潮中霜雪失威,土膏震动,草木蕃殖宜矣。”[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潮汕地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春冬暖和,优质的地理环境成为当地农作物丰富旺盛的决定性条件。潮汕@食正是在这样一种优越的环境下被演绎得多姿多彩。

在@食中,许多@类的皮是由当地一年两收的粳米加工后的粳米粉制成的,粳米粉被当地人称为尖米粉或粞[coi3]。此外,潮人还用当地所种植的糯米、番薯加工成粉末以制@皮,并将这些粉分别取名为糯米粉和薯粉。

潮人所食用的@食一般含有@馅,这些@馅基本上由当地农作物经加工配料制成,许多@类的名称也源于这些农作物的俗称。例如,以春菜为馅的叫春菜@,以菜头(即白萝卜)为馅的叫菜头@,以厚合菜(即厚叶菜)为馅的叫厚合@,以韭菜为馅的叫韭菜@,以米饭为馅的叫饭@,以马铃薯为馅的叫冈同[gang1dang5]@,以绿豆为馅的叫[a3]@等。由于各种馅料的名称蕴含了不同的吉祥寓意,因此这些@食具备了珍贵的人文意识价值,如厚合菜取意天合人,韭菜寓意长长久久。潮人多会在一定时节内选择各种@类,以寄托他们美好的人生愿望。

另外,由于潮汕地区地处卑湿,天气湿热,瘴气较多,换季之时易于上火,因此,自古以来潮人大多注重食疗药膳,@食也不例外,一些@食之料取材于当地寒凉性或平性之中药,并以此类中药命名。如以栀子为原料的栀@,用鼠曲草做原料加尖米粉制成@皮的鼠曲@。此二类@食,潮人多食之以祛体内瘴气。清明节前后,潮汕地区的朴树叶幼嫩可食,潮人则采朴子叶以制朴子@,吃后有消食之功效。再如,仙草一物在潮汕地区被称为草@草,潮人多采摘此草加生粉熬成草@,食之以清体内火气。

二、@与潮汕风俗

(一)@与岁时节日

潮汕地区诸神崇拜风气浓厚,潮汕俗语中“时年八节”概括了潮汕地区祭拜节日: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在这祭拜节日中,@类食物均是不可或缺的祭拜之物。调查发现,在潮汕地区,此节虽无不同之处,但是各个地方所需的@类祭品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凸显了地方特色。情况大体如下:

除夕夜:潮人大多根据日期将此节日称为二九夜或三十夜,一般是从下午三四点以祭拜祖先作为这一节日的开始仪式,大多以红桃@、鼠曲@作为@类祭品。而汕头潮阳区则用拜肉丸子、龟@和一种两面都印有“福”字的福桃@。汕头潮南区还要多加菜头@,揭阳则需菜@。

正月初一:一般情况下,@类祭品大多与除夕夜所拜之物相同,而潮州则有些农村地区还需梭罗[so1lo5]包。

元宵节:一般多祭用桃@,然而汕头潮阳与潮南二区颇具地方特色。汕头潮阳区须有灯火@、石榴@、肚兜@和龟仔@,并将其称之为“吉祥四件@”。这些@类之名多取决于本身的形状,依次呈灯火状、石榴状、肚兜状和龟仔状。另外,一些养猪的人家还会做猪仔@,表示“饲养顺利”;一些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家会做田头@,来祈愿一年的收成好。

清明节:在清明这一天,潮汕地区多选用薯粉@、鼠曲@、红桃@等为祭品。然而潮州农村则喜用朴子@祭拜神明。揭阳大部分地区不兴在此节日祭拜@品,除非是大型的祭祖活动才供拜酵@、红@等。

端午节:在潮汕方言中,端午节被称为“五月节”或“五月初五”。潮人将这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时间定为中午及下午。在这一天,潮人除用粽子祭拜外,大多数地方还需一种类似于年糕的粘性@类,叫做栀@。有些地方则取其名为“棕”。因为“棕”在潮汕话中与“壮”同音,寓意吃了栀@后会身体强壮。

中元节:在潮汕地区,中元节被称为“七月半”。这一天的@类制品比较随意,可凭个人喜好决定。不过有些地区也比较讲究,如汕头潮阳区需一种铜钱状的钱仔@,以取意七月半过后能秋收丰盛;汕头潮南区则是制作一种在当地被称为秀才@的@品。

中秋节:潮人将这一节日称为“八月中秋”或是“八月十五”。在这一天夜晚,家中妇女都会准备祭品进行祭月活动,在当地称为“拜月娘”。这一天的@类祭品以红桃@为主,唯汕头潮南区拜之以红桃@、酵@、油@。

冬至:这一节日的@类祭品相对而言比较随意,除潮州部分农村以朴子@祭拜外,汕头潮南区则需菜头@,取其“彩头”之意。

另外,潮汕地区还有一颇具地方特色的活动,称为“游神赛会”或“营老爷”,而这一天则被当地人称为“老热”[lao5 riêg8]。在这一天的祭品中,有一种特色@食,被当地人称之为甜@。甜@一般呈米白色或棕褐色,取糯米粉与白糖浆放入锅中蒸上十个小时左右,期间须不断加水以防锅烧焦。由于甜@制作工序繁琐,耗时较大,所以仅被用于比较隆重的祭拜节日。

(二)@与其它民俗

在探讨潮汕地区@文化现象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潮人不论婚丧嫁娶还是生老病死,又或是各种传统节日,都与@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不仅反映了@在潮汕礼俗中的一种象征地位,而且表明了@在潮人心目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1.婚俗

潮汕地区传统婚嫁礼俗历史悠久,所用到的礼品种类多具潮汕色彩,其中@品则成为其显著的地方礼品。通常举行婚庆时,新娘家的人都会用吉祥四@品(即灯火@、石榴@、肚兜@和龟仔@)送给女儿;这四种@类的名字大多取吉祥之意:灯火是指“后代”的意思,祈愿女儿能为夫家延续香火;石榴最大的特点便是多籽,因此取其“多子多孙”之意;肚兜@和龟仔@则是民间吉祥@品。

2.喜庆

(1)吊灯。在去年元宵后家中有男子娶亲或生儿育孙的,将于今年元宵节去祠堂或庙宇挂灯,以祭拜神明,同时还要准备油@分给亲戚朋友,分享喜悦的心情。

(2)出花园。潮汕地区有为孩子“出花园”这一成人礼俗。孩子长至十五岁时,家中父母就为其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需拜司生殖的神,谓之“公婆”,供品是12个石榴@,还有红桃@、酵@(发@)等。

3.丧葬

在潮汕地区,人死之后逢七设奠以为“头七”,期间所用之祭品颇为讲究,@类祭品甚为明显,为的是与其它喜庆之意的人生礼俗有所区别。如白色的桃@,以与平时所吃的红桃@区分开来。揭阳有一些地区则是制作一种叫做豆纳@的@品,@胚做成小碟子状,上面放几颗豆。这种@一般是在往生的人过世五年后,其家人用这种@来祭拜的。潮州庵埠则制作一种类似与揭阳豆纳@的@食,称之为龟@,祭拜后由生者食之以求平安。

三、@与潮汕小吃

潮汕地区的小吃可以说是名满天下,种类繁多,款式多样,色彩鲜艳,而当中有许多的小吃都与@分不开。

潮汕小吃中的@类食用方式主要有蒸、炸和煮三类。

(一)蒸的@类小吃

蒸的@类小吃品种繁多,可以分为圆形状、长方体、饺子状和一些特殊的不规则形状。圆形状的@类小吃有麦@(也称麦包)、无米@和乒乓@。乒乓@又名槟醅@,是由鼠曲@演变而来的,其@馅主要是槟醅麸,槟醅麸用糯米谷制作而成,把糯米谷炒热后,谷壳膨胀发出“劈啪”的声音,人们便依此声将该@命名为“乒乓@”。1997年12月,“揭阳乒乓@”在由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长方体的@类小吃有菜头@(即萝卜@)、芋@、粉瓜@(即番薯@),这种@类小吃都是将其原材料切成丝,与糯米粉加水搅拌蒸成长方体形状,食用时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放到鼎中煎熟。饺子状的@类小吃有冈同@、厚合@、韭菜@、菜头@和芋@等,此种@类小吃都是用糯米粉做成皮,将各种原料切成颗粒包成饺子状。

此外一些@类小吃具有自身独特的形状,如咸水果,它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一种上大下小的圆柱形状,中间挖空,放入一些菜脯丁。朴仔[puan2 zi2]@是一种由朴仔煮成的汁加糯米粉搅拌烹成的底部呈圆形,上部如花瓣状的小吃。糕@,是一种多层的@条,呈三角形状,与咖喱粉拌在一起,呈黄色。另外,草@是一种清热解暑的小吃,潮人多在夏季食之。这种小吃没有固定的形状,蒸煮成为一整锅,食用时将其放至碗中加上白糖搅拌即可。@条是一种用糯米粉加水蒸制而呈纸张形状的小吃。此外还有一种@条卷,它是用@条包卷竹笋、菜脯丁或萝卜等原料蒸熟。

(二)炸的@类小吃

炸的@类小吃有油炸@,它是潮汕人早餐的常备小吃。与油条相似,只是比之小很多,只有大拇指大小,较为厚实。薯粉@与麦@这两种@类都是用其原材料加糯米粉煎炸成扁圆柱状的小吃。油@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皮的,用芋泥加马蹄做成甜陷,咸豆沙做成咸馅的@类。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它主要是在韩江以东地区出现。潮州庵埠特色小吃炒@则是一种用大约高1.5厘米的三角形@煎炒,最后洒上卤汤与糖、菜脯等。

(三)煮的@类小吃

煮的@类小吃有@汁、@条汤和沙茶@等。@汁是一种为潮人所喜爱的早点,它是用糯米粉加水调制,放入鼎中烧制成一张张圆形的薄膜,再将薄膜切成三角形,再加水、味精和盐等煮成粘糊状,最后在上面加少许葱花。@条汤,一种用@条加上肉丸、猪肉、牛肉等配料煮制而成的小吃。沙茶@是将@条煮熟后直接加上沙茶酱和芝麻酱搅拌成的。

四、@词语的分歧

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各地语音语调不尽相同。调查发现,同一种@在不同地方的名称存在差异,同一个@名词在不同地方也不一定是指向同一种@。如下表所示:

(一)同一种@在不同地方的名称词语

注:表中同一横行的名称表示同一@类,空格表示在该地方不存在这一类@。

(二)同一种@名称在不同地方所指的@类

五、@与其制作工具

在潮汕地区,做@工序较为繁琐,制@的工具更是别具一格,不仅形状各异、花样繁多,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专门性、系统化的工艺制品。

从传统意义上讲,做@的工具主要有木制类与陶类两种。

木制的@工具种类较多,用途广泛,几乎贯穿整个制@过程。而在这当中,要数木制的@印最具艺术特色,它将篆刻、绘图等民间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木制的@印一般呈寿桃横截面状,旧时以桃木制之,然而由于桃木@印比较笨重,@印上的印痕不耐摩擦,现今多用塑料@印代替。这类@印的底面向来颇为讲究,不同的@类食物所用到的@印不尽相同。如寿桃状的桃@、龟@所用到的桃形@印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印之名也取决于其所制作的@食名称,如做桃@的称为“桃@印”,是一种印纹全是图案化的篆体寿字的桃形印模;制作龟@的被称为“龟@印”,其印模则呈椭圆龟背形,底面刻着图案化的寿字。在一般潮汕家庭中,所用到的@印则是底面雕刻桃形图案及其他花纹,中间雕一篆体“寿”字,以图吉祥长寿之意。

另外,木制的@工具还有用于固定甜@形状的“棱[sen]”,在有些地方被称为“做@椅箍”;铺放@食以便蒸制的“[king1]头笼椅”;蒸@时将@隔层的“@架”;用于冷却及存放@食的“@”;给@点红用的“@点”。

至于陶类的制@工具则相对简单些,一般无任何雕刻,多以无图案类为主。

占据陶类@工具最主要位置的是“[qi7]@钵”,或直接称为“[buah4]”,[qi7]这一叫法主要是来源于揉搓粉末的这一动作在潮汕话中被称为[qi7]。这种皿器主要用于揉搓粉团。

陶类的@工具还有用于潮汕名小吃鲎[hao7]@的@印,是一种呈寿桃横截面状,底面无任何花纹的陶器;用于蒸制破击@的“落碗”,又称“落层纸”,是一种碗底为五边形,碗边呈五片花瓣状的陶碗;用于盛草@的“鸡碗”等。

此外,除了木制与陶类的@工具,在传统的做@过程中,还有一种石制工具“石臼”,由一个圆形凹状的小石窟和一根小石棒组成,主要用于捣碎材料,如将鼠壳草这一植物放入当中捣碎,以取其汁做鼠壳@。

六、@与潮汕方言谚语

菜头@热单边:比喻做事情时只有一方有热情,另一方却不把事情当回事。多用于形容男女双方的关系,一方对另一方有热情,另一方却无动于衷。

肚困吃甜@:在常温下,甜@可以存放较长的时间。以前的人“过番”(即到外国谋生)坐船时,基本上以甜@为干粮,因此留下这句俗语。

赢过吃无米@:比喻对某事某物热情程度之深。

做@师仔印@师父:指做@只是小事,能够把@做得漂亮才是真功夫。

时节做时@,时人说时话:指不同时节做不同的@,不同年代的人说不同的话。

软过菜@:比喻人软弱无能。

结语

综上所述,潮汕@文化词语极为丰富,这些词语来源渠道繁多且内容相当广泛。透过潮汕@文化词语,我们可以在研究潮汕方言词汇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潮汕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

参考文献:

[1]林杭学.潮州府志・清・康熙[M].潮州: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1982:463.

[2]林伦伦.闽方言在广东的分布及其音韵特征的异同[J].中国语文,1994,(02).

[3]詹伯慧.汉语方言调查与汉语规范化[J].语文建设,1995,(10).

[4]詹伯慧.略论闽语研究的“西进”[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5]马重奇.粤东潮汕五种闽南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上一篇美德教育

下一篇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