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提高高中 生物教学质量掌握方法做好拓展及时梳理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生物,怎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能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方法,梳理如下:
一、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的。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大纲中对知识点掌握的层次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高中生物第一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主要介绍细胞内的一些细胞器功能。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是应用,是属于知识点掌握的最高层次。教学实践证明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掌握这样一些知识点。那教师们就应该注意,改变教学方法,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对学生们相对比较生疏的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在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构建一个细胞的模型,并让学生将各种细胞器放到细胞内来。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全盘来掌握一个细胞内大概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细胞器。知道了有些什么内容了,接下来就是了解这些细胞器分别是做什么的,它们的结构又是怎样的。这学习这点的时候我喜欢让学生用逆推法。一般来说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我在教学中用的方法是由功能推导结构特征。例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线粒体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代谢场所。那么作为一个独立的代谢场所,首先它是独立的,所以它就是一个膜包被的系统。由于它是一个能量代谢的场所,所以其中肯定有很多参与能连代谢的酶,这些酶需要一些固定介质,而包被线粒体的膜就充当了这一介质。由于酶的种类很多,并且酶催化反应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所以线粒体的膜内陷成为了嵴。这样的一种逆推发让学生很快就熟悉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方法比传统的灌输法的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教师教一些只要学生了解的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来讲授这些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小节的时候,我通常会让学生自己来来讲。这一小节的知识点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学生一般一看就能懂。同时癌症这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讨论。一般我会让学生提前一周去准备这节课,等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来向大家展示他在关于癌症这个主题上的一些认识,以及现在科学在研究癌变上面的一些紧张。这样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也能够扩充一下学生们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二、根据教学内容,做好知识扩展
高中生物教学中对知识的扩展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高考生物中很多知识点都不是书上现成的知识点,很多知识点都是一些书本上知识点的扩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适当的扩展知识是使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的第二节激素调节中,课本上只是介绍了激素调节的发现以及一些很简单的激素调节的例子。然而,在考试的时候,关于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不仅仅是书本上介绍的那些简单的激素调节事例。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一节的时候就应该适当的扩充学生的知识点。给学生讲授一下我们人体内的一些激素,并且选择比较重要的几种激素来主要讲解。讲解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些激素产生的部位、作用、这些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人体的反应以及当人体出现这些激素紊乱的时候的一些主要措施。第二,适当的扩充知识点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对一些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知识他们能够自己读懂,所以教师如果只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根本就不能调动其他们的兴趣。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喜出望外,让学生知道生物学的博大精深,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根据教学板块,及时总结梳理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2
2016年福建省将重新使用全国卷,分析近五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Ⅰ与福建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共性和不同之处,从“教”的角度,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适应高考试题的变革;从“学”的角度,有助于学生了解高考形势,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增强备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 两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共性
1.1 两卷难度均设置为中等偏易
近五年全国生物卷和福建生物卷中关于必修三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及难度设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卷和福建卷近五年必修三选择题的题量偏多,难度设置在0.60~0.70的居多,少数题目的难度设置在0.50,考查难度属于中等偏易。
1.2 均关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学科理念的考查
对比近五年的福建卷和全国卷可以看到:两卷均注重考查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学科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学科方法有:实验观察法、比较归纳法、建立模型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问题探究法等;学科思想有: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等;学科理念有:关注社会、生产应用、生态保护等。
(1) 有关学科方法的考查:
【例1】 (2012・福建卷)“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内容是( )
【例2】 (2013・全国卷)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以上试题均是对实验观察法的考查,通过考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目的。
(2) 有关学科思想的考查。
分析近五年的高考试卷,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福建卷,均注重考查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的学科思想,考查的知识点落在内环境稳态和生态平衡等高频考点上。例如:全国卷2011年第5题,2012年第3题,2013年第5题,2014年第3题,2015年第3题和福建卷2011年第4题,2013年第3题,2014年第2题,2015年第4题,都涉及这些高频考点的考查。
(3) 有关学科理念的考查。
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核心概念。这种关注社会、生产应用、生态保护的学科理念在生物高考全国卷和福建必修三部分选择题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全国卷2013年第4题,2014年第6题,2015年第2题和3题和福建卷2012年第3题,2013年第4题,2015年第2题和4题,都涉及学科理念的考查。
1.3 考查的知识点均集中在若干高频考点上
对比分析近五年的全国卷和福建卷可以发现,试卷必修三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大多落在一些知识点,如内环境稳态、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神经调节、动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五年来上述高频考点部分选择题考查的分值见表2。
2 两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差异
2.1 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两份试卷必修三选择题的呈现形式,即采用的情境有很大的不同。
(1) 福建卷通常弱化知识内容的记忆,而强调考查科学方法、学科思维、信息获取能力,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题干部分文字量大,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或者以曲线、表格、图形的形式呈现,如2014年福建卷第2、3题。
(2) 全国卷通常依托教材,注重识记、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在呈现方式上,题干简洁,文字量少,出现的曲线、表格、图形也相对简单,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3、4题。
2.2 试题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上的不同
(1) 与福建卷相比,在考查内容上,全国卷更加重视对重要概念的考查。
(2) 全国卷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以理解能力为首, 获取信息、推理、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辅,福建卷则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表3)。
2.3 试题素材的来源不同
(1) 全国卷的命题素材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教材内容原句或有简单加工,试题的情境及测量方式与学生平常学习的材料非常相似,其测量的认知水平基本属于识记水平,考生一般可通过辨认或回忆作答。另一部分试题则重视考查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较高层次认知水平。测量高层次认知水平要求的试题情境必须是“新材料”,以保证考生不能以记忆来答题。所谓的新材料是指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过的材料。
(2) 福建卷命题素材则来源于大学教材或科技论文等,试题提供适宜且新颖的试题情境,关注考生利用题干提供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合加工、重组认知结构方面的思维表现,测量其思维能力,确保试题能对学生的发展潜质即创新性学习能力进行测量。试题往往也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3 应对全国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复习建议
3.1 重视大纲、教材,而不是教辅,真正回归教材
针对高考新课标卷选择题的命题特点,高三复习应做到:
(1) 研读大纲,把握方向,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习的深度,对《考试大纲》中没有的内容,不能无意义的拓展和延伸。
(2) 真正做到回归教材,分析近几年生物高考必修三选择题特点,很多是教材知识,甚至是教材原文在考卷上的重现。
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读透教材,注重基础,切不可用教辅替代教材,建议教师整理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督促学生背诵。
3.2 重视重要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背诵
高考新课标卷中的选择题特别重视概念考查,通常以知识内容,特别是重要概念为平台,着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复习重要概念时,许多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进行类似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简单记忆,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建议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举例应用。教师做到亲自动手编制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举例应用的习题以及变式训练题,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在遇到形式多变的考题时,学生才能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充分利用概念图导入,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概念图是美国学者诺瓦克根据心理学家奥苏伯文的学习理论,在20世纪60年明的一种教学工具。它通常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三部分组成。节点由圆圈或方框组成;连线是直线或带箭头直线;连接词位于直线上,是对下一个节点起重要启发和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在复习课上,教师充分利用概念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学完核酸的组成、结构、种类与功能后,我设计了如下图1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并口述空白处的概念。最后我通过图2,用大屏幕展示总结给学生。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完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从基因到蛋白质”后,我设计了如图3的卡片,并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把图3卡片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卡片空白处填上最合适的概念,使概念图完整。不同小组对知识掌握不同,因此完成的速度不同。我在教室里巡回组织教学,督促学生翻阅教材,让学生填写修改,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升华理论知识的过程。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复习课的质量。
三、构建章节知识体系,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章节知识体系,以提高其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此时,教师若合理利用概念图,就能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完必修2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前三节内容后,我设计了前三节知识的概念图(如图4)。对每一知识点,我让学生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去探究,讨论染色体、DNA、基因等基本概念图的联系,以及DNA的复制、结构、中心法则。我再进一步地总结归纳,从而深化了学生对生物学“双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生物复习课中,教师无论是以概念图导入,还是让学生自主构建及利用章节间的概念图,均能使教材中知识点通过概念图连成知识链,知识链连成知识网,进而使教材中的知识连成既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的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教学,2008.5.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 皮影客 中学生物教学 动画制作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视觉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视觉文化已逐渐取代语言文字的传播,成为目前呈现信息的主要方式。有关《初中二年级学生有无插图课文的眼动研究》表明,在学生阅读成绩、阅读时间、阅读速度几项的比较中,有插图组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无插图组学生,且阅读时间更短、阅读速度更快。这表明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要比文字快,而皮影客刚好提供一种教学途径,它将知识运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配音、有趣的画面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皮影客”是胥克谦创立的一个帮助普通人快速制作动画的平台。它依靠动画云技术和庞大的素材库将动画制作的过程模块化、组合化,包括选择场景、添加人物、添加动作、录音和配字幕几大模块,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拖拽组合就可以快速制作一部动画片。这种简单的动画制作方式为许多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普通人解决了技术难题,使普通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动画成为了可能。
1 “皮影客”平台界面
教师可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操作。若在手机上操作,需先免费下载安装皮影客官方软件,注册完成并登陆;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只需要在皮影客官网进行注册登陆就可使用,手机上使用的账号和电脑上使用的账号可通用。
以电脑操作为例,在皮影客官网注册并登陆后,点击开始制作动画,进入制作页面如图1所示。
左侧由上至下分别为选择场景、添加人物、道具和镜头。右侧从上至下分别表示添加动作、字幕、配音、远近图标;中间是动画创作舞台;下方是进度条和播放按钮,通过进度条可以控制修改每一步制作。
以手机操作为例,在手机皮影客软件上注册登陆后,在页面点击“+”,进入制作动画页面,如图2所示。
在页面最上方是动画创作舞台,舞台下方是进度条和播放按钮。进度条下方从左至右依次为添加镜头、配字幕、录音、添加背景音乐。舞台下方从左至右依次为主题、场景、形象、道具、气泡,制作者可以依次从相应的素材库里进行选择。在手机上动画制作完成后,可点击制作页面右上方“”,可将动画在动画圈里面,自己和好友都可看到的动画并能重新进行翻拍,也可将动画分享给微信、QQ好友。
2 制作步骤
使用“皮影客”制作动画的步骤简单,分为选择场景、选择人物、添加动作、添加字幕、配音、添加标题及简介和导出视频。详情可扫描图3二维码中的《皮影客:普通教师制作专业动画型微课利器》文章,或扫描图4“皮影客”制作步骤教程视频网页链接的二维码进行学习。
3 皮影客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 皮影客用于微课制作
3.1.1 皮影客用于微课导入
教师可将一节生物课的导入用“皮影客”做成动画型视频。教师在设计剧本时,要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趣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中的知识应用等吸引学生心理指向的内容,或者与以往学习基础联系的“先行组织者”等内容,帮助学生找到新概念与已有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观看动画视频时,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提问,指明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的思考方向,促进学生的思维,为其学习新的内容做准备。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为例。本节教材上的“问题探讨”内容是斯帕兰扎尼的消化实验,这是一个科学史素材,多数教师都以此作为本节内容的导入,但因网上无相关视频,教师只能通过口述讲解。若利用皮影客制作动画,由唐僧、八戒以对话的形式阐述物理性消化,引出斯帕兰扎尼表演魔术:让鹰吞下放入金属笼中的肉块,再次取出金属笼时,肉块消失。八戒存疑:为什么肉块在金属笼里不能进行物理性消化的前提下还会消失?唐僧分析此魔术应是化学性消化。提出问题:消化肉块的物质是什么?通过上述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作为此节内容的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
图5为以人教版必修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为例,使用皮影客制作的动画所在二维码。
3.1.2 “皮影客”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皮影客”是一种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新颖手段,可以集合视频、音频等各媒体,形式变化多样,新奇生动,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教师可利用皮影客将重难点内容做成动画,并将其插入微课中。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为例,外界环境尤其是光照强度、CO2的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亦是难点,是高考实验探究题常考内容。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用“皮影客”将此内容做成动画。选三个人物,一个是原料供应商,提供光能、CO2;另外两个是光合作用工厂的光反应、暗反应部门的负责人。通过设计原料供应商的原料供应变化,探讨对该工厂光、暗两个部门产生的影响。例如,当原料供应商减少光能的供应,光反应部门水的光解受阻,其ATP、[H]的生成量减少,直接影响了整个光反应部门;同时,输送到暗反应部门的ATP、[H]就减少,使得暗反应部门的三碳化合物还原减少,三碳化合物堆积,糖类有机物、ADP、Pi生成量减少,暗反应部门因此受到间接影响;ADP、Pi生成量减少,输送给光反应部门的量也就减少,因此,光反应部门腹背受敌。同理,当供应商恢复其光能的供应,减少CO2的供应,分析其对光合作用工厂光、暗反应的影响。
上述动画,把外界环境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再次进行精细加工,把此部分内容碎片化,学生对该内容再次进行学习、强化,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图6为以人教版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为例,使用“皮影客”制作的动画所在二维码。
3.1.3 “皮影客”用于微课总结
在一个知识点讲完之后,教师也可以用“皮影客”来做一个动画进行知识总结,由不同的角色讲述整节微课的内容。例如,以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增殖”一节为例,选唐僧师徒四人作人物形象,唐僧提问有丝分裂分裂期四个时期的特点,由孙悟空、八戒、沙僧以聊天的形式说出四个时期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动画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系统化,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图7为以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增殖”一节为例,使用“皮影客”制作的动画所在二维码。
3.2 “皮影客”用于学生学习
“皮影客”不仅可以用于微课制作,更主要是交给学生用于学习的各个过程中。
3.2.1 “皮影客”用于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示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用“皮影客”制作动画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学习。例如上面外界环境变化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探讨,教师只需用“皮影客”做出光照强度的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即可,CO2供应变化的影响可留给学生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制作动画来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皮影客”的使用方法。其次为了对学生制作的动画进行指导和评价,教师应建立一个行为量规表,从以下几个要素来进行指导:① 科学性:即学生制作的动画应符合主题、内容准确。② 趣味性,包括角色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想象力;画面美观,色彩和谐;情节人物、语言等设计有一定创新等。③ 创造性,主题的表达形式新颖,内容结构设计独到。④ 后期制作连接合理,各种衔接操作流畅,视听效果好。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如编写剧本、制作动画、配字幕、配音等。最后,W生作品反馈回来以后,可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观看讨论,教师再根据量规表进行点评总结。
3.2.2 “皮影客”用于学生“成长记录”的电子档案
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倡导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教师可制作一个电子档案库,将学生的“皮影客”作品存在里面,在电子档案库里面写上学生的姓名、所在班级、制作的动画、动画分数、制作动画时在小组内担任的职务(导演、编剧、制作人或配音等)。分阶段展览学生的电子档案,教师和学生根据每次动画的评分和评语,结合学生发展变化的情况,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2.3 “皮影客”用于学生教学反馈、检验手段
教师可把一个知识点用“皮影客”做成动画,在做的过程中可把问题部分留白,即不录音和配字幕,把动画做成题目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配音和配字幕。例如,教师在讲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之后,可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多肽链中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等计算问题做成动画,在动画里面把这些问题部分留白,即不配字幕、配音。将动画发给学生,学生做完之后再交给教师。教师通过在课后观看学生做的动画可准确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这种活泼的检验手段比让学生进行纸笔测验更直接。而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可以缓解其对做作业的排斥心理,增强其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4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使用前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的时候,应清楚地解释制作动画的目的,以让学生知道做的目的以及这个过程在认识和记忆知识的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性。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选定队长,确定展示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工作。
4.2 使用过程中注意制作动画的技术
“皮影客”制作动画简单,但是做得十分完美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每制作一个步骤,都需要点击保存;选对场景,选择与剧本匹配的场景;添加动作时必须选到相应的进度点,否则动作会还匹配画面;在选择人物动作的时候,需要根据讲话的时间来选择动作,若时间过短,人物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话说完,就会造成对话与动作不匹配的情况。
4.3 使用后注意总结提升
在学生观看动画后,教师要注意总结和讨论的方式。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① 让制作动画的小组讲述他们在制作动画过程中的感受,如遇到的问题等。② 让观察者提问一些有关动画的问题,谈谈自己对动画的理解,在这个提问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获取信息上,批评性评论应尽量减少。教师总结的时候应先充分肯定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应重视制作动画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动画里面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准确。
参考文献:
[1] 陶云.图画背景中词图认知的无意识激活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48-152.
[2] 郝德秀.动画制作平台““皮影客””[J].创业邦,2015(5):32-33.
[3] 刘勇,袁瑾.皮影客:普通教师制作专业动画型微课利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10):59-61.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5
(一)在把握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新教材。
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有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高中的生物知识体系的把握已经相当到位,这是我很羡慕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和我一样是从初中教学半路出家的,或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我们才刚刚步入高中的教学,虽然我们的理念是全新的,但对高中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性不够,这是我们欠缺的。旧的高中教材三本书(必修一、二,选修全一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体系是相当完善的,应该是备课时要参考借鉴的书。因此我认为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新课标,还要把旧教材拿来做一个对比,对教学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修改。
如必修二开篇的《减数分裂》,新教材对整个减数分裂过程的阐述与以往完全不同,并不是按照的形成过程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两条线来叙述的,而是先在第1课时介绍两次分裂的时期和特点,第2课时再出现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各时期的细胞名称,并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没有图示,也没强调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学生们补充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解,让学生自己发现与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再以图表归纳总结。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这个环节也要补充到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研究题目,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授课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也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学,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课程的教学最后的终结性评价还是高二非选修班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选修班学生的高考,平时学得再轻松,考试不能通过,这样的教学还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手上只有一本课程标准,当然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核心依据,但我经常在想这两次考试怎么考?我现在任教三个班,一个非选班,两个选修班,对于非选班我的教学依据就是课程标准,不再增加任何多余的教学内容,但选修班我适时的补充一些知识,到底什么样的知识需要补充?我充分地研究了课本配套的两本练习册《学习评价手册》和《实验》。在备课时,研究教材后,我会先把两本习题册做一遍,如果发现一些知识点课本上没有涉及,但习题上却出现了,对于这样的知识点,在选修班我是进行补充的。
如必修三《人体的稳态》中有关“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在新教材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并未强调感应阶段、效应阶段、反应阶段。而《实验》P8的第4题填图题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很多课外的习题书上也有不少题目和三个阶段相关,所以针对选修班我在课堂上仍然做了适当的补充。
(三)更新对教材的认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强的新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更新“相对老化的知识结构”。高中生物增加了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比如必修一第五章中提到的“细胞凋亡”、必修二第五章生物进化中有关分子进化速率的计算、必修三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还有一些内容原本只出现在老教材的“课外阅读”部分,现在课本中教在正文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如必修二第五章生物进化中的“中性突变”学说,必修三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我的做法是首先阅读课本、教学指南,吃透教材内容,研究题目,发现其蕴含的知识点,并借助网络进行知识扩展与储备。如在“细胞凋亡”一节中书上提供了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DNA电泳图。我在对DNA分子的电泳作资料收集时,在网上获得了三种细胞的DNA电泳的动态图,于是收集下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知识,从而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四)设计教学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
我们这一类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极易分神,更不愿意做笔记,所以我在进行必修二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了教学案的设计。我们玄武区从去年起就开展了“四边”活动,即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我的教学案设计的主旨就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边听课边思考,边学边练。在“教学互动”环节中我尝试配套教材的“积极思维”、“放眼社会等栏目设计一些填空题、图表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阅读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过程中,针对“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一个自学阅读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间存在的关系,并充分理解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图解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再如对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我设计了具体的题目,把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叙述转变成遗传图解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填写,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图解的书写原则,又构建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
(五)注意练习和测检的分层设计。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
摘 要: 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现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差。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在生物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联系生活实际 强化实验 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一门实验性学科。现如今初高中生物教学却处于尴尬的地位:生物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和冷落,很多学生都认为生物学科就是文科,就是靠死记硬背,对于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差,学生不愿意学。在这种境况下,我个人觉得生物老师要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入手,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此我个人提出几点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好学的观点:
一、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这一门学科,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生物的一门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跟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把书本上的知识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之中,这样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抽象的生物原理生物知识,同是又能够利用学习的生物知识来解决生物钟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多运用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或者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从中可以培养他们对生物的热爱,让他们喜欢上生物。比如说在学习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蛋白质》这节内容时,利用三鹿奶粉事件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蛋白质对生物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讲解脂肪的功能时以胖子和瘦子谁更怕热?杀鸡杀鸭时能够看到鸡鸭的内脏器官外包裹一层脂肪,从生活实际来理解脂肪的功能。不但联系实际生活便于理解而且使得学生思维活跃,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 注重学科间联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高中理科采用分科教学,在教学中一贯以来都是将学科知识划分,虽然这样能促进人们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但是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反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产生了片面性和局限性,缺乏对学科知识间的连接理解贯通,从而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说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物质鉴定试验中,还原糖利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要求A液氢氧化钠和B液硫酸铜先混合之后再用于还原糖鉴定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一点在化学上就是直接用新制氢氧化铜于还原糖反应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充分体现学科知识局限于分割后的条块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强,在教学中中注重学科间的知识迁移,能够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突破学科的封闭性进行开放式教学,解决问题时联系类比相关学科,使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这样学生才会更喜欢生物,更乐于学习生物。比如说刚提到的关于还原糖鉴定试验可以将其化学反应原理讲明,就是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定还原糖的醛基。便于学生还原糖鉴定及蛋白质鉴定的区别。在比如说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探究光合作用有关色素的吸收光谱,温室栽培蔬菜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产量更高。这些都涉及到物理中光的色散,物理的颜色等。都可用来启发学生回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的同学,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 将课本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的时代,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高新技术都是与生物知识息息相关,比如基因工程培养工程菌进行生物制药、克隆技术培养器官移植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所以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生物科学的前沿技术,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物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与兴趣。
四、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高中生物知识换换相扣,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必修一第二章元素和化合物就是为候命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等都打下了伏笔。生物学科前后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尤为的重要。例如李良老师在《高中生物基本概念教学》一文中运用概念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建构的以染色体这一概念为核心,构建的“染色体相关的概念图:[1]
〖XC傅媛琳1.TIF〗〖TS(〗 〖HT7.H〗
运用概念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帮助学生整理生物知识点的同时对不容易理清的各种概念和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让零散的知识体系化。同是也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是能够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在简单有效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五、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生物学科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必修一中的细胞呼吸、光 合作用、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二中的减数分裂,这些内容都是大部分学生反映说比较难以理解过于抽象的内容,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单纯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起来掌握起来都很费解,学生解答问题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学习这一部分抽象晦涩的知识时我都采用一些动画和视频的模拟细胞的呼吸、光合作用,在讲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结合动画演示和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动脑、动手的机会,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的展现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贯通。
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所以很多东西都与生活实际相关,相关的素材、图片等都很多。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采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动画等等,课堂容量相对较大,而且寓教于乐,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大收获。这样从根本上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自然而然的愿意学生物,也愿意花时间自主的学习生物。
当然,要让学生乐学,好学,除了以上的几点之外,作为教师本身,应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生物感兴趣了,他们的才会自主的学习,乐于学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