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习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习俗范文1
关于土族族源的讨论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但关于族源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起来竟有六、七种之多,一是“不可知论”,二是“羌人为始族说”,三是“蒙古族说”,四是“蒙古族变异说”,五是“白鞑靼说”,六是“沙陀人说”,七是“吐谷浑说”等等,这些关于土族族源的争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但从学术界目前的探索讨论看,多数土族史研究者倾向于吐谷浑说,同时也被多数土族人所接受,不过吐谷浑只是现今土族这个共同体的主体而已。考据证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多个其他民族不断融合到以吐谷浑为主体的土族共同体中,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土族。土族学者桑吉仁谦先生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认为本文前面列举的六种土族族源说为假说,他强调指出:“我之所以要把它们确定为假说,是因为这六种说法都缺乏坚实的社会和历史的基础,没有普遍性,更没有可信性。”从而以大量的历史考据,来证明现在的土族就是吐谷浑的后裔。不过我们说过,吐谷浑只是土族共同体中的主体成分,除了这个主体成分,尚有其他民族成分。桑吉仁谦先生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考证,从远古开始融合到吐谷浑的后裔土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其他民族成分有氐、羌、鲜卑、阻卜、蒙古、沙陀、维吾尔、汉、藏、回等,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蒙古尔孔”。毫无疑问,这些民族的先后融合形成了土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们了解了今天土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和其民族成分,就同样不难理解土族在丧葬问题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说,其多样复杂的葬俗礼仪的形成,是由于多个民族成分融合,多种文化形态大积淀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相处的民族发展历史。本文仅就土族的丧葬习俗作一简略介绍。
土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其先民从事畜牧业经济,居无定所,过着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生活。后来因为迂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开始了牧农兼营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因受其他民族特别是汉藏民族文化的影响,土族的丧葬方式有了由此到彼的改革,曾先后实行过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有趣的是在现今的土族葬俗中,这四种丧葬方式依然并存,成为整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丧葬制度。不过死者的身份和死因不同,其丧葬方式亦有区别。
天葬。近现代土族实行的天葬,其对象主要是因疾病而夭折的婴幼儿。当婴幼儿夭折后,不作任何祭祀和葬仪活动,因为他们尚未长大成人,所以不能给予成年亡人一样规格的丧荣葬礼。婴幼儿死亡后,无论贵贱贫富,不用棺材和灵轿,均用他生前穿过的衣物包裹尸体,再用麦草捆扎起来,请族中男人,在傍晚或黎明时分,将尸体背送到荒山野凹,不解体分尸,等待鹫鹰来啄食,故又称之为鸟葬。
除了婴幼儿一律实行天葬外,也有老人在临终时要求采用天葬的,但这为数极少。家人根据老人的遗愿,将尸体抬送到山上选定的临时天葬台,在喇嘛高声诵经超度的同时,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将亡人尸体肢解开,抛撒在天葬台周围,让秃鹫连骨头带肉吞下去。吃饱了的秃鹫高高翱翔于蓝天,表示亡人灵魂已升上天国。
水葬。实行水葬的是居住在大河之滨的土族人,如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居住在黄河北岸,为水葬提供了优越条件。居住在这里的土族大多数实行土葬和火葬,而水葬是个补充性的葬俗,因为水葬的对象是因病早逝的少男少女,或者因无子嗣而进不了祖坟的成年人。未成年的少年男女和无子嗣的成年人去世后,一般不举行葬礼,只是给死者换一套新衣,外面用白布裹住尸体,然后移放到铺有胡麻草或柳梢的木板上,由四到八人抬到黄河岸边,将尸体推入水中,让尸体随波逐流,向黄河下游漂流而去。
火葬。土族实行火葬,是继承了远古先民的葬俗礼仪,因为其先民占据辽阔的草原逐水草而牧,居无定所,采取火葬的形式处理死者的遗体是再合适不过的。到了明代以后,土族由畜牧业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开始定居下来,但火葬习俗并没有因自理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认为人的形体是要消亡的,但灵魂永存,并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反复流转,循环三界。因此认为,人死后实行火化,才能投胎于长寿无烦恼,福报极大的天道、人道和阿修罗道,免坠于饥渴、愚痴、苦难的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而反复轮回。鉴于这种的思想理念,火葬习俗更加盛行不辍,更加巩固流行。
土族的火葬,要视死者的身份和死亡原因加以区别对待,比如对高寿正常病故的老人举行极为隆重的火葬礼仪,其宗教色彩极为浓郁,而对非正常死亡者和青少年早逝者则采取最为简便的火葬程序。正常病故老人的火葬礼仪隆重肃穆,火葬程序繁缛。当老人病故后,乘体温未凉,迅速脱去身上的所有衣服,将遗体扶起,使其蹲坐状,双手向前上举合十,两拇指撑住下颌骨,面朝前方,用白布条自下而上地捆绑起来,以防变形。然后身披白布和哈达,小心安放在堂屋的灵床上,为防倾倒,周围用土坏、麻和纸团围固起来。灵床前设供案,供奉各类祭奠物品,至亲子女在灵床两侧守灵。
接下来派人到寺庙请喇嘛占卜火葬吉日,请本族各户家长商议治丧事宜,请能工巧匠赶制灵轿(也有提前做好的)。土族的灵轿,用柏木制作,制作精美,形状就像一座金壁辉煌的宫殿,其正面雕刻悬梁吊柱,花卉图案,有绘“龙串云”的,也有绘“海水朝阳”的,顶部刻有日月图型,其余部分精心图色绘画,修饰华丽,其做工可谓美轮美奂,堪称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受。
到了第三天,一番祭奠之后,虔心将遗体移下灵床入殓。首先解开固形的白布条,再用左拧黄布条在每个关节处绾一绣球,然后披上黄布外套后殓入灵轿内,关好轿门,在家停放到出殡火葬之日。
老人病故后,请藏传佛教僧侣到家诵经超度亡灵,并做长达数日的经事活动。邀请喇嘛的人数,经事规模和时间长短,根据家境情况而定。喇嘛所诵经卷都是藏文经文,其内容宗教色彩浓厚,都是祝告神佛引领亡魂往趋佛国,投生天道。
举行葬礼的前一天,是集体祭奠日,土语称“日格”。届时本族所有成员,亲戚朋友,庄园友好等前来吊唁祭奠。其间由舅舅以“摆歪”(摊不是)的形式,对亡者子孙的孝道给予褒贬。其后请同村本家到提前选定的吉祥幽静的火葬场砌建火化炉。炉呈圆锥形,周围留有若干风火口,顶端留有烟囱,炉内下方设有放置亡者遗体的灶台。火化仪式一般在早晨五六点钟进行,由亲子和侄子们将灵轿抬到炉旁,儿子或侄子把亡者遗体从轿内抱出,面朝西方从炉缺口移入炉内,再把缺口封住。这时,大丧官叩头祝告道:“不要牵挂家事,踩着红色的阳光一直往前走吧!”孝子们哭诉道:“恩重如山的父亲啊,请您像蜡烛一样地燃烧,像黄表一样地化去,像佛灯一样地息灭吧!”随后从烟囱将烧化的酥油倒下去,用柏树枝从风火口将炉内柴禾点燃,不断向炉内添油加柴,投放五色粮食和祭奠物,直到遗体化为灰烬。过去是隔日或三天后、拣拾骨灰,现在于当日下午就拣拾起来,装入有尺许长的形似棺材的柏木匣内,外用五彩丝线捆扎起来,暂时埋在选定的风水宝地,待到第二年的清明节挖出来葬入祖坟。
土族对于青少年早逝者和自杀身亡、暴死、横死者或因患恶疾死亡和难产亡命的妇女等也采取火葬,但其葬礼简单,程序简便,棺材简陋,不设灵堂,不做正规的法事道场,只举行禳解祛邪的迷信仪式,然后入殓,抬到远离村庄的山间沟壑火化了事。其骨灰装入木匣,埋在野外,不入祖茔。
土葬。土族受汉族的影响,葬俗中也实行土葬。土族崇信今生来世说,认为人是这个世间的匆匆过客,躯体是灵魂暂附之所。寿命是短暂的一瞬,死后才是永生。荣华富贵只是过眼烟云,金钱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粪土。人的寿命有限,死亡乃是必然。所以,人年过半百,就开始准备丧葬用品,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寿材,寿材通常选用柏木。经过长期积攒,买来上好的柏木,请来能工巧匠制作棺材,土族人把它称做“大房”。寿材造就后,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前来贺材,主人家设盛宴答谢。过一段时间后,又请来画匠绘画棺材,男棺画蛟龙,女棺绘凤凰,棺材正前方两侧画执壶掌盘的童男童女,书写挽联:“金童送上西天路,玉女引进极乐界”。
老人病殁后,迅速闭合亡人双目,口中含珠粒等洁物后闭合。紧接着请夫妻健在,儿孙满堂与亡人同性别的老者来给亡人穿寿衣。在穿寿衣前,先脱去生前所穿衣服,用柏香水清洗遗体,解下金银首饰,穿好生前准备好的所有寿衣,并在衣袖中塞进七个“打狗饼”。然后使亡人面朝上,双手并拢在躯体两侧,双腿并拢申直,暂时停放在炕上,等灵堂布置好后,再移到灵堂里。
灵堂设在正房堂屋,正中央设灵床,或在地上垫一层干净细土,将亡人头朝外仰卧于上面,身上用黄纸或被面等覆盖,用黄纸或专门缝制的护面巾遮盖面部。灵床前放一木桌,桌上放有香炉,点燃佛灯,供献各类祭奠物品。桌前放一火盆,焚烧纸钱。灵床两侧铺麦草,供守灵男女孝子坐卧,孝子们在整个治丧期间,要披麻带孝,男柱丧棍,女带长孝布。亡人遗体脚前点一盏常明面灯,以免亡人往趋极乐世界时迷路。
停放遗体和治丧事宜同时进行,经家族主事成员研究后,邀请一位德高望重,办事干练的人当丧官,来主持整个治丧活动。然后分别派人到寺庙请喇嘛或汉族老师傅(念经人)前来念经,人数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家庭富有的人,汉土结合,喇嘛、法师都请来各自作道场诵经,土族叫做“四门两道”。请阴阳先生前来测算出殡日期:向在外的家人、亲戚、来往密切的朋友家中报丧;特派一稳重的人到“外家”报丧;请乐人前来吹哀乐唢呐;男本家在所有门柱和大门上贴白纸挽联,女本家准备丧宴。
治丧期间属吊唁最为繁忙,吊唁者络绎不绝,每当吊唁祭奠者来到大门口时,坐在屋顶上的乐人吹响喇叭,通知治丧人员接客。吊唁者走进家门先将所带赙仪交到收礼处登记,主持人给一顶白布孝帽戴上,然后烧纸祭奠亡人,孝男孝女哭丧。祭奠完毕后,由本家安排席位吃丧宴。在前来祭奠的宾客中,外家人地位至尊,被称为“骨头之主”的舅舅在整个治丧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影响着丧事的进程和成功与否。
喇嘛或阴阳老师傅的诵经活动,大体与火葬经事相同,其内容反反复复歌颂佛陀,赞颂佛国乐土,超度亡灵,指引亡灵往趋天国成佛。到了遗体入殓之日,其经事规模大到高朝,入殓仪式肃静庄严。入殓时将死者遗体从灵床轻轻抬起,慎重放入棺材,仰面停放,覆盖被面,用柏树枝、干花瓣袋、纸团等将空隙挤紧,然后盖棺盖,用木楔钉紧,这就算是盖棺论定了。
文化习俗范文2
【关键词】儒家;孝道;婚嫁;习俗;渗透;发扬
一、儒家以孝为德之本,孝也是沂蒙文化的重要内容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传统儒家文化是伦理文化。伦理文化认为人伦很重要,父慈子孝是其中关键。儒家把“孝”作为诸德之本,百行之首,教化之源,要求其它的道德规范都应该围绕孝道展开,“百善孝为先”。在儒家文化中,往往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那这个人是不可能忠于君,也不可能忠于事的,更失去了做学问的资格,失去了人的本性。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
在孝的内涵上,儒家认为孝不仅仅是供养,还包括孝敬、孝顺。也就是尊敬和顺从老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意思是如果仅仅是用粮食养活老人,那是犬马也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不尊敬,那怎么能算孝呢?孝在实践上就是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它体现了感恩,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沂蒙孝文化源远流长,元朝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沂蒙地区就占了七孝,孝亲敬老蔚成风气。并且这七位孝子分布历史时间长,上至周朝,下至三国;分布范围广,涵盖地方包括今天的兰山、蒙阴、费县、郯城,平邑五地,可以说,历史上沂蒙大地到处都有感人至深的孝亲故事。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沂蒙地区孝亲文化的魅力。同时,沂蒙地区民风淳朴,百姓世代以耕种为主,生产力落后,子女如果不孝,老人就难以安度晚年。为了使老有所养,人们往往是一大家生活在一个村庄里,笔者在走访临沂各地时候发现例如莒南、临沭、郯城等地大多数村庄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主要姓氏,这里我以莒南县坊前镇王家坊前村为例,该村75%住户都姓王,考据历史是清朝嘉庆年间由江海县迁入该地,除王姓外史姓占11%,其余姓氏只占14%。这样的历史传统和沂蒙地区的淳朴民风使孝成了当地居民的一种伦理精神,为孝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临沂地区的婚嫁习俗中的孝道
1、临沂地区的婚嫁流程
临沂地区的婚嫁流程相似度很高,为86%,不会出现“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的现象,笔者概括该地区统一的婚嫁流程为:定亲――送日子――下催妆――发嫁――婚礼――上喜坟――回门这七个流程。虽在不同的县区或者乡镇稍有不同,例如兰山区部分街区有磕喜头这个习俗,而蒙阴县部分乡镇没有上喜坟这一习俗,但出入不大。在每个流程的细节上,临沂地区的各个县区乡镇差别也不是很大。如新郎新娘回门都是在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在婚礼举行过程中的流程都是拜高堂――敬茶――改口。
2、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对父母的感恩之孝
谈论孝道,如果孤立出来,只是高喊我们应该怎么照顾我们的父母,那是我们的责任,则是空洞的。我们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讲孝道,古诗《游子吟》中描述了游子临行前的画面“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面对曾经如此关爱照顾我们的父母,我们怎能不“报得三春晖”。可以说感恩是孝的前提,进一步推演,儿女对父母能够感恩也是一种孝。
临沂地区婚嫁习俗的几个流程中,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之情,就拿新娘发嫁这个流程来说,新郎、新娘因地域的不同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其中以新娘哭嫁形式(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的占20%;发嫁时,新郎新娘(或单方)跪拜女方父母,感恩抚养女儿之恩占39%;发嫁时,新郎新娘向女方父母行鞠躬礼的占4%;另有大量的新郎或者新郎亲属向女方父母诉说感谢之情。在婚礼举行过程中,也有一对新人用行动或者语言表达对养育之恩的感谢。另外,在婚宴酒席上,一对新人会向父母敬酒,为父母操劳而感恩。
3、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对父母的尊敬之孝
孝不仅在于奉养,更在于内心的尊敬,“善事父母”不只要让父母吃饱穿暖,还应让父母有“养心”之悦。这是比养亲要求更高的孝道,即子女不仅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同时要搞好精神赡养,在精神和情感上尊敬、爱戴、关心父母。孟子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在临沂地区调查期间,我看到很多乡镇老人带着孩子,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子女才从城市赶回家里团聚,大部分老人盼望的不是子女带来的金钱和城里带来的衣服电器,而是能够经常接到子女平安的电话,而往往这也是奢望,面对这种现象“老吾老”、“幼吾幼”都没有做到,更何谈孝道。真的孝道,是从“养”进到“敬”。由“养身”升至“暖心”。
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以下几处表达了一对新人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首先,婚礼仪式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堂,这一仪式中,有新郎新娘向男方父母敬茶或敬酒这一习俗的占整个调查对象总量的55%,这一环节,让新郎新娘懂得婚后要尊敬父母。其次,在订亲、婚宴过程中,座次位置的安排也显示了婚礼过程中对父母的尊敬;再次,发嫁时,女方父母一般会嘱咐新娘“要敬重公婆敬重丈夫”等等。可以说,婚礼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的每一个环境都体现着对双方父母的尊敬。
4、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对父母的顺从之孝
临沂地区说对父母的孝,一般不说孝敬,而说孝顺。孝顺,即遵照、顺从父母的意旨行事。孔子说一个人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谈起孝顺,很多人误解就是父母对于子女的干涉,甚至误认为就是封建家长制,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更多的是父母用自己走过漫长人生路的经验在引导启发自己的子女,让子女少走一些弯路。
在传统婚嫁习俗中,特别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姻决定上,老人的经验丰富,阅人更多。家中父母在考虑婚姻时候,首先会从对方人品上考察,人品好的年轻人,婚后不会亏待自己子女,也便于婚后生活美满。其次是年轻人双方感情,本次问卷调查中,让笔者感到非常震惊的是父母在考虑子女婚姻时,是否把年轻人双方的感情作为重要因素这一项,竟然是100%照顾到年轻人之间的感情,这让笔者感动异常,沂蒙地区的淳朴的人民在对待儿女的婚姻问题上,都能照顾到孩子本身的情感,让人受到到父母对于子女浓浓的爱护之意。再次,父母考虑双方家庭经济状态,这样做是考虑到双方结合后,生活是否拮据。在临沂地区的婚俗调查中,有72%的受调查对象认为男女双方在决定婚姻时,把双方的家庭经济状况作为重要因素。所谓当局者迷,青年男女在判断婚姻是否合适往往从感性出发,缺乏对长期生活问题的考虑。对于单纯一些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刚好弥补一下因缺乏阅历与识人能力的不足。所以对于婚俗中对于父母意见的顺从,是孝,也更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笔者调查中,临沂地区有51%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姻由父母决定或者在思想上认为父母应该在儿女婚姻上起决定作用。而婚期日子的决定,由父母决定的比率高达95%。在所有的调查选项中,临沂地区的婚俗中反映子女孝顺父母的各项比例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沂蒙地区孝的传统根深蒂固的表现。
三、传统婚俗的流失和婚俗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婚俗受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影响,也发生了很多改变。
1、婚嫁流程往简化方向发展
儒家的礼节繁多的婚嫁环节以及在定亲、发嫁、婚礼,上喜坟上的诸多禁忌已经鲜少被人提起,例如,相同或者同宗的不同姓氏之间不通婚,这种习俗已经完全不存在,甚至在调查过程中,有数例新郎新娘同姓而且名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发音相同的情况。另外,在定亲过程中,只有极少调查情况显示在定亲当天不能说“重”和“再”字的口忌。另有部分问卷显示在婚嫁流程中,要求回避与新人属相相克者,或者佩戴青龙回避。其它则无禁忌。另外婚嫁环节也在减少,不少地方下催妆,回门礼和上喜坟已经省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是年轻人的大多无法说出传统婚礼的流程,传统的婚俗在慢慢的被简化,而一部分婚俗在消失。
2、西方婚嫁风俗融入现代婚嫁过程,婚礼呈现多元化
现在的婚礼习俗,特别是在城市越来越多的融入西方的风俗,如拍摄婚纱照、赠送结婚的戒指,新娘婚礼过程中不穿红色嫁衣而穿白色婚纱、新郎着西服,新郎跪地求婚、举行集体婚礼,举办婚礼舞会,进行旅行结婚等等,婚俗里面增加了许多西方习俗和当代流行元素,呈现多元化,即使在农村,也是旧俗和新俗融合,婚礼现场既有中国传统的婚礼流程,也有西方的服饰,音乐和习俗。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传统婚嫁习俗是被渐渐淡化的,婚嫁由家族事务向新郎新娘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时尚元素和“浪漫”气氛增加,同时孝道的元素也在减少。这种情况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临沂地区的婚嫁状况与此相同。
3、婚嫁风俗中排场增大,金钱占的比重增大
随着新闻资讯的发达,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了解到,某明星或者企业家在哪个国家举行婚礼,期间共用了多少辆名牌轿车,新郎的求婚戒指是多少克拉的,甚至新娘的婚纱是多么的价值连城,到世界哪个著名风景点度过蜜月。不仅明星如此,临沂地区的城镇乡村的婚礼仪式排场也在逐年增大,并且具有攀比心理,互相攀比场面的大小,酒店的高档和迎亲车队的豪华,这对于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家庭来说是一项比较重的负担,而这与孝的文化是背道而驰的。另外,在婚嫁各环节中,金钱参与的次数越来越多,且数量也越来越大。比如定亲礼中,有见面钱这一环节的,在调查的几十份问卷中,没有一份是低于一万元的。另外在婚礼举行过程中拜高堂――敬茶环节,父母所给予新人的红包数字也很大。并且在结婚房屋、家具家电和交通工具的购置上,对于双方父母来说也是一项沉重负担,更有年轻人之间相互攀比,不顾双方家庭的经济条件,这样的婚嫁过程就与孝道无关了。
四、继承和发展传统婚嫁文化,传承孝道之风
临沂地区民俗的形成是儒家文化和本地区地域文化相融合而成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应该被继承的,古代亚特兰蒂斯的消失并不是因为亚特兰蒂斯沉入地中海,而是随亚特兰蒂斯的语言,文化,习俗的消失而永远消失在人间。一个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最珍重的财产。作为儒家文化精髓的“孝”更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临沂地区婚俗文化中对于父母的感恩之孝、尊敬之孝和顺从之孝应该在本地区的婚嫁文化中被好好的保存。当然这种保存方式不是通过对传统仪式的完整保存,而是要保留那些在婚俗文化中体现对父母孝道的习俗。特别是对于能够让新郎新娘感恩父母,表达对父母孝敬之情的习俗要保留,让父母在这个喜庆的仪式中感受到子女的成长,而一对新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父母的辛苦和对晚辈的关爱。当然对于传统婚嫁习俗的继承也不是盲目的,部分习俗已经不适应时代,或者已经被曲解的习俗是需要改变的,比如不少年轻人在闹洞房时候,举止过分,行为轻佻,甚至有恶搞和伤害新郎新娘身体和心理的行为,这是应该被革除的,在继承热闹喜庆的同时,保持文明的婚俗文化。
文化习俗范文3
1、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2、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3、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4、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化习俗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76-02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表达方式也有所相同,每种文化背景都有一定的语言规约或称之为习惯,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假设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欠缺了解,此时双方的交际就可能引起文化冲突或交际障碍,比较严重的话,会引起双方的误解和误会。比如说,交际中的礼貌行为,种文化认可,而另一种文化很有可能不认可,甚至认为是无礼、冒犯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是心怀好意的安慰话语,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会被认为是讽刺、侮辱的话语。故要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并设身处地地理解文化的不同,以分析和研究在人与人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凸显的文化冲突,避免交际时双方出现的尴尬,现实的意义尤其重要。
一、文化异同于话语之中
Penny:培训机构外籍英语教师;莉:语文老师。
场景:路上,两人碰见。两人之间对话:
Penny:“Hi,Miss Li,you look so beautiful!What a beautiful sweater you have on!”
彭妮说:“莉,你好,这件毛衣好漂亮,你穿上真好看。”
Li:“Oh,no,no,no. It is just an old one I have had for ages.”
莉说:“哦,不,不,这件毛衣我已经穿了好久了。”
Penny:“It’s really very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彭妮说:“真的很漂亮,我非常喜欢它。”
Li:“No,it’s really very ordinary. ”
莉说:“不,它真的太一般了。”
在此对话中,我们发现Penny认为莉觉得自己的审美好像不怎么样。究其这一文化碰撞的真正原因是两个人生活的国家背景不同,都有不一样的风俗,都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思考和琢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在中国,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谦虚始终是美德。因此,当中国人听到有人称赞、表扬、夸奖自己时,会非常谦逊地用“没有,没有”、“不敢当,不敢当”等这样的词汇来回答他人的恭维。而西方社会的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尊重个人权利,在与人交际时,面对他人的表扬或称赞,会欣然接受并微笑回答“Thank you”或“Thanks”。因此,在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时,只需面带微笑地道一句“Thank you”或“Thanks”来回应他人的赞美就可以了。
二、文化异同于时间观念之中
詹妮来自美国,目前在一所大学的外语学院任教。她因事与学院院长要谈,故双方约定于本周五早上10点在院长办公室会面。詹妮按时到达学院院长的办公室,此时学院院长正在跟另外一位老师谈话。詹妮有点吃惊。学院院长看见詹妮,点了点头,示意她坐下。10分钟后,学院院长结束了他们的谈话。遂后他向詹妮表示歉意,并开始与詹妮的谈话。正当詹妮与院长交谈时,走进了另一位老师,他手里拿着张表等待院长签字。院长对詹妮笑笑并说抱歉。然后就和那位老师用中文谈了起来,詹妮此时感觉有点烦躁,心里想着,他都已经约定好时间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来打扰他们的谈话呢。尽管最后他们的谈话还是继续谈完了,但詹妮对此事深感气愤和恼怒。此例正是一个由于时间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单向性时间模式(monochronic-time)和多样性时间模式(polychronic-time)。他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是属于单向性时间模式,而亚非拉等国家是属于多样性时间模式。顾名思义,单向性时间习惯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习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即一次只干一件事,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不论完成与否必须停止,不影响下一项安排或让下一个人等候。对美国人而言,约定就是承诺。詹妮来自美国,因此对于他来说,约定者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如果因故不能准时到达,应通过电话告知对方,并要详细告知对方大约晚到多长时间。而中国是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多向时间习惯对计时、用时更具随意性。对中国人来说,守时虽然重要,但并不严格。持多样性时间观念的人常常同时与几个人谈话或同时办几件事情。这个例子中,由于学院院长与詹妮有约在先,他就应该信守承诺,在这期间,应尽一切努力,保持他们的谈话时间完整,不要受到任何形式的干扰和打断。
三、文化异同于教育理念之中
德国家庭的教育理念:出生的小婴儿有自己的婴儿房,一出生后就单独住在那里,不跟父母住。如果孩子半夜哭闹,是无人管辖的。当然,喂奶和更换尿布是定时有母亲前去负责的。在婴儿还未满月之时,父母就会带着他外出散步。中国家庭教育理念:孩子一出生之时,和父母产生了捆绑模式,几乎寸步不离,一般孩子只要一哭闹,父母会立马跑过来,抱起他,这样做促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强烈的依赖性。在中国,孩子一般过了百天才会抱出户外散步而且包裹严实。中国的父母会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并一直帮助子女到他结婚成家立业后才算基本尽完做父母的义务。有时甚至还会帮忙带孙子孙女,并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做的,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看出,德国家庭对孩子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的。
如:一对美国夫妇第一次作为外语教师前来北京工作和生活。丈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妻子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他们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由于夫妻两人都要工作,故雇佣了一位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中国保姆。她的工作之一是早晨送小男孩去幼儿园,下午接他回家。这位保姆感觉这个接送任务是她所有工作中最难的。每天早晨当到了该送小男孩去幼儿园的时候,必定会有一次争吵。她坚持要把小男孩挽在她的怀里,或者至少拉着他的手,但是小男孩从来都不喜欢这样。他哭诉要独立。他更喜欢自己走。几天以后,她再也不能忍受了,她害怕这样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自己也变得很紧张和担忧。她辞去了工作。
中西方对待子女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了上例中的中国保姆和美国小男孩之间的文化差异及文化冲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培养小孩的“独立性”是相当受关注和重视的。西方国家,长辈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鼓励孩子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不能做的也要去尝试,对独立性的培养很是注重。而且父母一般也不会干涉孩子们的自由和隐私。他们的这些做法为孩子在18岁左右能成为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并对自我行为负责的独立的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强调集体价值,且受群体取向的价值观的影响,在孩子抚养的问题上与美国人刚好意见相左。因此,这样的做法带来了强烈的对父母或长辈的依赖感,相对而言,独立能力稍弱,更不用说独自生活能力了。本例中的中国保姆,作为中国人,拥有中国人的特质,用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来教育和看待那位美国小男孩,不言而喻地会干涉到美国小男孩的自由和独立。退一步而言,如果她对中西方的文化异同有些许了解,她就会把保姆这份工作干得得心应手,不会因为紧张担忧和对文化异同的无知而放弃工作。
四、差异于饮食文化
来自英国的Mike来某中学做外教。一个周末,他收到某校校长的邀请,前去某中学为学生开设一次讲座课。某校校长为了表示感谢之情,宴请Mike,还邀请了几位喜爱喝酒的同事一起。酒席上,校长为他点了啤酒,并多次劝Mike喝酒,以表达谢意。Mike性情直爽,只要碰杯就喝光。看着情形,校长及同事们认为Mike的酒量很大,便不停地与他喝酒,碰杯,Mike是只要碰杯就喝,直到醉成烂泥,吐的不省人事。事后,当Mike与别人谈到此事,他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感到可怕。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餐饮习惯,所以产生了这种饮食文化的冲突。热情好客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尤其在社交场合和酒席上,中国人会举杯祝酒,有时会出现劝酒现象,即要求对方喝干,为了显示“够朋友”,对方会把酒喝干。而个人的权益和个人隐私,对于西方国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他们不会强人所难。酒席时,他们不会想尽办法来劝客人喝酒,他们只是将饮料放在靠近客人的地方,以便由客人自己掌握喝多少。所以,他们的常用语是“Help yourself to?”。假如你在英美人家里做客的话,千万不要客气,倘若你推就,主人是不会再一次请你了,即使你是假装推辞,实际很饿或者很想吃,那也只有眼巴巴地看着主人自己品尝美味佳肴了。此例中,校长对于西方的饮食习俗以及接人待客了解的不多,因此给Mike对中国饮食文化留下了“可怕”的感觉。
因此,对比中西方文化,以便发现文化差异并挖掘文化冲突的根源。在学习外语及平时生活中,人们会时常接触到或碰到一些由于文化背景、社会规范、社会习俗的不同而发生的种种文化冲突现象。以上这些小事例,使我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要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以及社会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及不同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发现性和灵敏性,并时刻注意多方面塑造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由此在与遇到不同的文化的人时,在交际过程中才能占据主动地位并创造友好、双方可接受的轻松愉悦的氛围。
参考文献:
文化习俗范文5
植树节的习俗文化战国时期的孟子曾经向梁惠王献策说,五亩大的宅地,如果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何愁没有衣服穿?(《孟子·梁惠王上》)司马迁说:“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史记·货殖列传》)最后一句话,太史公说得很明白——拥有很多树木的人,财富可以与千户侯相比。
在古代,有“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的谚语,就是说,如果你在某地仅住三两年,种种粮食就可以了,如果要长住,那就要考虑种点树了。当然,这个树多是指经济林木,如太史公所说的枣树、栗树、橘树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三》引《襄阳记》载,吴国丹阳太守李衡,生前种柑橘树千余株,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们家很穷,但我种有千株柑橘树,就像一千个木奴,不吃你的喝你的穿你的,却可以替你纳税,补贴你用度。后来,李衡种的柑橘树长成了,“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一直到东晋成帝咸康年间(335-342年),其宅周围尚存所种之树的枯株。
历史上,许多王朝都特别重视植树。唐代沿袭北齐和隋制,王公以下皆有永业田。什么是永业田呢?即私有田(现代曾称“自留地”),免税,但是按要求在永业田里必须种上一定数量的榆、枣、桑树,或其他适宜的树木(《新唐书·食货一》)。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重申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的法令:“课民种树,定民籍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百,每等减二十为差,桑枣半之。”太宗即位,规定“两京、诸路许民共推练土地之宜、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宋史·食货上一》)这就是说,不光是会种田的,会种树的同样可以做农师,足见朝廷对种树的重视。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一登基就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栽桑以四年起科。不种桑,出绢一疋。”(《明史·食货二》)种桑树者四年之后再纳税,如果不种,就要接受“罚款”了。
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或靠“惠农政策”引导、鼓励人民多植树,一方面能够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在林木消费上不至匮乏,老百姓也能从种树中得到实惠。据贾思勰记载,有些地方的人生儿育女了,要给每个婴儿栽上二十株树。当然,这也是出于经济考虑,等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树也成材了,可以做车轮,按一棵树可做三副车轮,一副值三疋绢计算,二十棵树共值一百八十疋绢,足够结婚的费用了。
不过也有种树是为了绿化环境的,西汉政府就曾规定:“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汉书·食货志下》)住宅周围要种树,否则就视为不毛之地,要受罚的。这显然是为了美化居住环境,至于种么树则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柳树,也可以是其他的树种。
外国的植树文化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它正式成立由J.SterlingMorton(J.斯特林莫顿)在1872年的内布拉斯加州。到20世纪20xx年代每个美国公众已通过国家法律,宣布某一天为植树节或植树节和伯德日纪念活动。
由于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据气候和适当的种植时间。植树节是一个假期,有一个国际遵守和很多国家的认同。在美国,是全国植树节庆祝4月第四个星期五。有些州庆祝选择在不同的日期对应的最佳时机植树地区植树节。
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各国植树节风俗1.南斯拉夫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 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2.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
3.日本
添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这是因为,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树木银行,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凡施工单位,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4.波兰
家庭树,波兰的一些地方规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树3株,称之为“家庭树”。
5.坦桑尼亚
添丁种树,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许多地方,有一种“添丁植树”的风俗,即谁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盘埋在门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种上一棵树,表示希望孩子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文化习俗范文6
关键词:文化习俗;建筑艺术设计;联系;影响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了增加建筑工程的艺术文化气息和内涵,建筑设计人员开始联系文化习俗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我国的文化习俗是我国五千年来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国家民族气息。在建筑工程中加入文化习俗这一元素,不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艺术气息,还可增加城市中具有艺术特性的建筑,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及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习俗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1、艺术来源于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不仅仅是遮风避雨,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所以传统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外观还是形式上的设计,都要能直接反映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习俗。将传统保留下来的文化习俗运用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中,不仅是人们对文化习俗的传承,也是文化习俗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表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也是人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得来的,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人们切实生活的直观反映。
2、文化习俗可以为建筑艺术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
将文化习俗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中,每项不同的建筑工程就有其不同的艺术内涵,它是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同时也是人们精神文明的享受。将不同的文化习俗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文化习俗,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欣赏水平。在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建筑本身蕴含的文化习俗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将文化习俗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会促使人们对于该建筑的投资购买。这样不仅提升了我国建筑的文化内涵,还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可观的经济来源,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习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建筑艺术设计会受到文化习俗差异的影响
由于各地文化习俗的不同,对各地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建筑艺术都有着天壤之别,最为明显的就是东方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差异。从古代建筑来讲,由于西方思想比较开放,体现在建筑上就是比较大胆张扬的风格,具有很明显的个性特征,没有一丝一毫的思想束缚,使人看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东方建筑恰好相反,中国古代的建筑依据的文化思想大部分来源于儒家,自古崇尚中庸的思想理念,因此东方建筑大多是中规中矩,建筑艺术单调,没有过多的个性体现。从建筑材料方面分析,西方国家善于用砖石等材料,例如埃及金字塔、欧洲传统的教堂等;但中国古代的建筑主要以木头为主,这点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故宫等建筑。可见,文化习俗的差异会导致建筑艺术设计明显的差异。从建筑格局方面分析,西方国家的建筑空间格局大多是向高空发展,建筑风格恢弘大气,十分壮观;中国古代建筑格局都类似于北京四合院式的封闭格局,例如北京明清宫殿、典型的四合院。
2、文化习俗差异导致建筑艺术上容易产生歧义
由于发展的时期和地域文化的不同,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建筑艺术上难免会有一些分歧,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利益观的不同,每个建筑设计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设计思想,对于建筑自身的利益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建筑艺术的不同源于利益观的不同;第二个原因是对建筑艺术的理解程度不同,审美也不同,所以在看待建筑物的观点也有所不同。这两个原因导致文化习俗的差异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接受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建筑艺术审美,并开始文化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建筑艺术设计也逐渐开始吸取各种文化习俗,取长补短,使我国的建筑艺术更上一层楼。
3、文化的逐渐融合使建筑艺术内容更丰富
众所周知我国文化习俗有许多种形式,为了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升华,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将不同的文化习俗融合起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进行融合和筛选,然后将其加入建筑艺术设计中,从而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还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建筑设计师还可以参考国外的文化习俗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如借鉴西方国家建筑文化的恢弘大气和创新性,并将其融入到我们国家的建筑特色里,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促使我国的建筑更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
三、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来越高,将文化习俗巧妙地融入到建筑艺术设计中,使我国的建筑艺术更加具有艺术特征。文化习俗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艺术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虽然文化习俗的差异会导致建筑艺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样更能突出我国建筑艺术的特色,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建筑艺术的差异,只要我们取长补短,将文化习俗融合后再体现到建筑艺术中去,将会体现出我国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孙英明.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88.
[2]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5:151-152.
[3]周驰.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建筑遗产,2013,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