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1
大家下午好!
我是___社工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2
以下是整理的论文答辩问题及解决办法。
1、答辩程序有哪些?
自考论文答辩程序跟普通高校毕业生答辩要求相同。在考生论文写作完成后,由主考校统一安排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进行答辩。一个学生答辩的时间,通常在30—40分钟。进入答辩现场,答辩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考生陈述。由考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论文梗概,以及写作论文的构思和过程,对观点做简要陈述。第二步:老师提问。答辩之前,评审老师已经详细读过接受答辩者的论文和指导教师的评语,而且拟定了要提的问题。评审老师可以根据事先拟定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听取考生的自述时想到的题目,向学生提问。提问的问题可以是两三个,也可以是三四个,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数量,因不同的论文、考生的陈述而异。老师提问后,会给考生留出准备时间。第三步:考生回答提问。准备完毕,考生需针对老师的提问,一一作答。当学生回答问题完毕,被告知答辩结束,即可告退离席。最后在考生回避的情况下,由答辩小组集体商议,给成成绩。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2、答辩应注意哪些问题?
(1)毕业论文及其答辩在评分中各占一定比例,虽然论文本身的分数高于答辩的分数,但如果答辩不及格则论文分数无论多高也不能及格,由此可见答辩的重要性。因此,努力掌握答辩的方法和技巧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2)进入答辩现场,给主持答辩的教师留下的直观印象十分重要。答辩者应从保持良好的仪态开始,保持态度谦虚,言辞简洁,神情镇静,回答问题自信,行为举止礼貌而得体。答辩者的仪态不在答辩的内容之中,但属于答辩形式的一部分,对答辩质量会产生影响,答辩者不得对此掉以轻心。因为答辩者的仪态不仅反映了其人对答辩的重视程度,而且能反映他的人生修养和学养,以致对主持答辩教师的评判发生影响。(3)开始答辩时,要掌握好节奏,评审老师提出问题后,可以稍作停顿,考虑一下再作答。一定要明白老师提问的准确含义,不要造成歧义的理解,如果不清楚,宁可再问一次,也不贸然作答。(4)开始回答问题时,层次感要强,要有逻辑条理,言语要简明流畅。对于自己熟悉的问题要详细地回答,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要谨慎地回答,对于自己不求甚解的问题如能回避最好,不能回避则应明言,不能不懂装懂。如果论文有遗漏,经老师提问有所触动,自己又知其原理,应敏捷地用言语做补充。(5)答辩结束时,主持答辩的老师通常会对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做一小结,对论文及其答辩给予肯定、补充和纠谬,答辩者应虚心听取。(6)最后,答辩者表示感谢后离席。当然,在毕业论文的答辩中要重视答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也不要过多依赖技巧,最重要的是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和做好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做研究的基本功好了,自然很容易从容应对论文答辩,而不必过多考虑繁复的答辩技巧。3、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标准是什么?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主要标准,包括几个方面,即: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论文观点的正确性和创新意义,引用材料的权威性及材料的合理应用和铺排,论文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论文结构和语言表述能力等。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3
毕业答辩开场白范文: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C/S的图书销售管理系统》,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毕业答辩结束语: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4
一、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护理系XX届毕业实习由护理系负责具体组织落实和实施,并成立相应实习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实习指导教师:
二、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工作及要求
1.学习相关文件和材料,参加实习动员大会,与负责具体指导的学生见面,确定联系方式。
2.指导和督促学生按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实习调查报告)的撰写,学生的实习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必须经过指导老师指导和批改。(可以邮件方式联系,但要保留相关记录)
4.在实习期间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实习岗位及变动情况。在实习期间至少安排三次对学生实习的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5.认真填写《实习指导工作记录》,具体与学生的联系,指导和检查工作必须有记录,作为完成工作量的重要依据。
6.认真做好毕业实习调查报告综合成绩的评定。
7.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含就业协议书的签定)。
三、实习方式及具体时间安排
1.实习班级:09护理(1)
2.实习方式:为使实习与就业更好地结合,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应出具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纸张要求为a4纸),并将材料于5月14日前交到指导老师处。
3.实习时间:XX年5月10日至XX年5月30日。
四、实习期间的有关要求(注意事项)
1.实习是高职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实习期间,实习学生既是在校生,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者,必须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
2.注意维护学校和自身形象,不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任何事情。
3.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必须在5月14日前向指导教师通报实习岗位和联系方式
4.实习岗位变动应及时通报指导教师,随时保持与老师和学校的联系。
5.不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和不通报实习岗位视为未完成实习任务。
6.认真填写《实习笔记》和完成实习调查报告,未提供《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者,不得给定实习成绩。
7. 需由实习单位在毕业生实习鉴定单上加盖公章,否则实习成绩不合格。
8. 按时完成实习期间的其它各项工作。
五、毕业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提高实习报告的质量,做到实习调查报告在内容和格式上进一步规范化与统一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XX-3000)
实习报告的内容至少包括:
1.所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2.对自己实习内容的简单介绍。
3.实习中发现的涉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4.实习的收获。
(二)格式要求
1.纸张规格: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一式两份。
2.版面规格:
页边距: 上,左,右的边距均为2.5厘米;下边距为2.0厘米。
排版:从左到右横排
装订线:左侧装订
3.字体规格:
文章题目:华文中宋小2号
一级标题:宋体3 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小3 号,加粗
三级标题号,宋体4 号,加粗
文章正文和参考文献部分:宋体小4号。
段落标题应分行拟写,标题后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4.段落层次
段落层次一般不 超过四层,层次序号应使用下列数字标识:
一级标题(第一层):一、二、三、……
二级标题(第二层):(一)(二)(三)……
三级标题(第三层):1.、2、3 ……
四级标题(第四层):(1)(2)(3)……
5.题目一般在一行内写完。如果论文题目带有副标题的,应当写明副标题,副标题写在标题的下一行,一般也要在一行内写完。
6.正文的写作要求
(a )对正文内容的要求。要求文章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章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结合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文章结构要清晰明了,内容安排得当;对理论论述的深度把握恰当;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能整投地或大量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观点。
(b)正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c)文章的每一部分用“一”、“二”等表示,每一部分的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
(d)正文需要用宋体小四号字a4纸打印成文,每页28行,每行33个字。需提交论文一式两份。
7.参考文献的要求
(a)学生应当在论文的正文后面列示本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和利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b)列示的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靠,有明确的来源依据。
(c)列示参考文献时应当写明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和资料来源。
8.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必须提交电子版给指导。
六、毕业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由系具体组织,并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程序如下:
1.确定答辩名单。名单产生有以下几种形式:a、学生申请;b、指导教师确定(每个指导教师至少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公开答辩);c、建议成绩为优等。
2.答辩的学生在10-16分钟内向答辩小组进行自述。
3.答辩小组成员向学生提问。
4.学生回答提问。
5.答辩小组成员评议答辩成绩。
七、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范文5
林小发1968年生于瑞士比尔,曾在中国生活超过25年,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专业,导师是楼含松教授。
翻译了17年,被认为像《魔戒》
引起更多中国读者关注的是,译林出版社的编辑王蕾将德语版《西游记》的开头部分回译成现代汉语,发在微博上:“有一首诗说:太初混沌不分/天地晦暗地混淆在一起/万物模糊,横无际涯/谁都没有见过那时的景象……”
中文版《西游记》的原文是“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不小心当了网红”,王蕾说,微博里的这篇回译之作,浏览量高得不同寻常。很多读者看回译,觉得是类似《魔戒》的史诗。
王蕾认为,回译的《西游记》,有些像《魔戒》作者托尔金的作品《精灵宝钻》。
学者李天飞也被王蕾的回译触动。在他眼中,《西游记》本有市井小说的特征,带着戏谑。德译,再回译,文本带有了西方文学的壮美和悲剧感。
中国读者的反应,林小发根本没料到,“但现在想想当然也不奇怪”。
林小发翻译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足足花了17年。对她来说,漫长翻译过程中的成长与挫折,恰恰应和了《西游记》的主题――取经。
在自述中,林小发写道,她在翻译过程中尽量读了一些构成明代文人常识的经典,包括四书五经、佛经,还有与《西游记》相关的一些道教经典,如此一边阅读一边调查研究,“翻译过程也就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取真经’的过程。”
她还到处走访寺庙、道观,向大德高僧请教书中一些深层涵义的解释;大量阅读18和19世纪的德国文学,从歌德等人的诗歌中感悟修辞技巧。
“与其说牺牲了长达17年的时间,不如说是在不知不觉地挖掘一个莫大的宝藏,一个不朽的精神世界。”林小发写道,“译本出版了之后,我从许多读者的反馈得知,小说在这些方面的寓意得到了有效的传达,对此我深感欣慰。”
在浙江大学的硕士论文写的是《西游记》
林小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来得很突然。1983年,中国广西的一个杂技团访问比尔,林小发被介绍册上的中国字迷住,开始自学中文。
有网友激动地认出了她:“这是我读研究生时的老师呀,瑞士人,年她是坐着火车哐哧哐哧穿越欧亚大陆来到中国。读的是中国美院版画系。特别淳朴,特别不物质,我们经常看她骑着那种后座带娃的二轮上下班,眼神特别干净。”
上世纪90年代,林小发来到中国,在中国美院书法系和版画系学习。偶然的机会,她在上海古籍书店读到了《西游记》,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世界观深深吸引了她。
1999年,读过原著和两种德文译本的林小发自己动手翻译《西游记》。
翻译越深入,林小发越察觉自己的不足。她特地去浙江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硕士论文主题是《西游记》的“正路”思想。
林小发在浙大的导师楼含松说,林小发其实还有一个中文名,叫林观殊:“她读研究生的目的也是很强的,就是为了做好《西游记》的翻译工作。”
因为楼含松写过《西游记》的研究文章,林小发拜他为师。楼含松回忆,林小发的中文水平很好,完全称得上是中国通。“我不懂德文,跟她都是汉语交流,我们讨论《西游记》多一点。她毕业论文探讨《西游记》的主题,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老师们对她评价都蛮高的。”
“她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真的非常了不起!我为她感到高兴和骄傲!”楼含松说。
林小发非常低调,对获奖之事不愿多说。对于《西游记》又翻回中文一事,远在瑞士的林小发表示:“若能激起中国人重读原版兴趣的话,我很开心。译回中文有趣,能读原著是福!”
在德语国家文坛,《西游记》原来是不存在的
因为不懂德文,楼含松还没看过《西游记》的德文版。
德语世界原来有《西游记》的两种译本。一种是1962年翻译出版的《西方朝圣》,依据是中文原版及一百回俄文译本,但采取总结性的翻译方式,诸多的诗词、回目、对话等均被删除。另一种转译自1942年出版的英文节译本《猴子:中国民间小说》。《猴子》由英国汉学家阿瑟・韦理英译,作序,翻译了原书100回中的30回。英译本主角名叫“猴子”,没有回目,也未翻译诗词。
因此,在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林小发曾对媒体说,“我所翻译的是完全未删减的,因此可以算是第一本完整的德译本。我用的中文原版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游记》,这个版本以清代的《西游证道书》为底本。相对于更常见的明版本,这个版本经过了一些文笔润色,也删掉了一些描述性的诗歌。比如,师徒三人取经路上遇到一座山,这座山怎样怎样。如果把这种描述性的诗全都翻译成德语,会占很大的篇幅,而且也不太符合德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亚马逊上,林小发译的《西游记》定价88欧元。据悉,德国图书普遍在20多欧元。
“在德国,知道《西游记》的人非常少。练气功,学太极拳,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可能听说过《西游记》的一些片段。”林小发说,“但是,作为文学作品却鲜为人知。对于这么伟大的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实在是非常可惜。”
所以,在林小发的印象里,“在德语国家的文坛,这本书原来是不存在的。”
书里的神仙鬼怪有了德文名字
《西游记》人物繁多,同一人物还可能有别名。主角孙悟空,就另有美猴王、齐天大圣和行者等诸多称谓。林小发的处理是:孙悟空音译,其余意译。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毕业生告诉记者,在林小发翻译的《西游记》里,行者、悟空、大圣间隔出现。而书中出现的南海观音,是用梵语里的菩萨概念+中文拼音(Guanyin)翻译的。
“唐僧”怎样译,林小发犹豫好久,先用汉语拼音“Tangseng”,后来改译为“来自中国的高僧”。原文里的“唐”,她翻译成“China”,这样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古代中国。
神灵和妖精名的译法,需要想象力,比如,麒麟山小妖有来有去,译为“又来又去的那个”。
“出现在回目和诗词中的一些道教术语,如金公木母、婴儿姹女等,直接字面翻译成德语很容易,但这不是我的翻译方式。”林小l认为,翻译之前必须理解透彻,否则无法把真正含义传达给读者。
人名、习语之外,小说涉及的专有名词,是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的最大困难。
最初译出了10回后,林小发曾把译稿和小说简介寄给几家出版社,都遭婉拒。大约有10年,她都没找到愿意出版德译《西游记》的机构。是否继续翻译,她也踌躇过,但终究没有放弃。在林小发的印象里,除个别人略知一二,德国人与瑞士人对《西游记》几乎一无所知。
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林小发译《西游记》首发,黄色封面,封面上美猴王手搭凉棚眺望。
小说有50多页后记,其中18页是详细的神仙列表。林小发还介绍了神仙的世界、《西游记》故事的形成等。
Eva Lüdi Kong received Leipzig Book Fair Prize for Translation in 2016. Her translation in German was (Travel into the West). It is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an at least 400 year old Chinese novel known as .
The translator’s honor was made widely known to Chinese people by a re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German book back to Chinese, done by Wang Lei, na editor with Yilin Books specialized in translated foreign literary books. The retranslation went virile in Chinese social media. Many commented that it read like by English author and scholar Tolkien. The original Chinese story, its authors unknown, entertained grassroots people living in cities across China during its slow evolution into a classical novel. It offers fun and satire. When it was translated back from the German version, the text offered a touch of magnificence of western classics and tragedies, commented Li Yunfei, a scholar specialized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masterpiece.
Eva Lüdi Kong wasn’t prepared for this kind of response from Chinese readers. But on second thought, she didn’t find it surprising.
It had taken her a good 17 years to translate the Chinese novel. The translating is somewhat aptly compared the journey of hardships and trials the four pilgrims takes in the novel.
In China, the translator is known as Lin Xiaofa, her Chinese name, with her real name largely unknown. Her Chinese name is easy to read and remember.
She is a citizen of Switzerland.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1983 when a troupe of Chinese acrobats from Guangxi, China visited her hometown. The Chinese words printed on a show program took her fancy. The 15-year-old girl began to study Chinese.
She has spent 25 years in China and a big part of the 25 years she spent in Hangzhou, the capital city of Zhejiang, a province south of Shanghai. In the 1990s, she studied calligraphy and printmaking at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the city. She ran into in a bookstore in Shanghai. The ancient Chinese worldview as revealed in the novel fascinated her.
In 1999, she began to translate the book after reading the Chinese original and the two German translations. Pretty soon she ran into problems she wasn’t able to solve. She enrolled into a graduate course at Zhejiang University where she studied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he knew exactly what she wanted from the graduate course. She wanted to get her translation right,” recalls Lou Songhan, the graduate supervisor at the university. Her graduation paper was about the Chinese novel.
Lou recalls that Lin Xiaofa was pretty good at Chinese. “I don’t know a word of German. I communicated with her in Chinese. We mainly talked about . Teachers thought highly of her at her defense of the graduation paper,” remembers Lou. “I feel proud of her. She is great! The work she did was extremely challenging.”
Before Eva Lüdi Kong’s translation, there had been two abridged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book in German. One was done in 1962 based on the Chinese original and a 100-chapter Russian version. The other was translated from a 1942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rthur Waley (1889-1966). There are only 30 chapters in this English translation titled . Eva Lüdi Kong’s translation was based on a Chi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 This somewhat “sanitized” edition, based on a text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is shorter than the most popular edition created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with the deletion of some poems that describe landscape and with the removal of some vulgar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fore Eva Lüdi Kong’s translation, very few people in Germany knew about . In Germany, Chinese Qigong or Taiji enjoyed better popularity; those who took interes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y have heard of some excerpts from the novel. It was a pity that such a great literary masterpiece was so little known in the world of the German language, commented the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