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景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景观范文1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要素;人文元素;探讨

1 生态景观要素研究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部分。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注重强调城市建设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工生态因素,使城市景观建设在发挥娱乐观光、休闲游憩等作用外,还能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处在平衡状态,让景观设计不再单纯地仅仅满足于小部分人的精神愉悦,二是通过生态景观的设计,有意识地塑造自然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达到预期效果。这种设计主要是通过土地的使用以及物质能量的流动来联系自然与人类的纽带,发挥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归根结底,景观的生态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及其整体功能。所以,我们在生态景观设计要素进行研究时,要按照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两部分来进行探讨。

2 生态景观设计中的生物组成要素

2.1 植物要素

植物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多样化的植物系统能够使自然生态更具稳定性,同时极大地降低维持费用,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首先,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同时兼顾城市的景观作用和观赏性。其次,在植物的配置方式上,应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及自身的生长。在植物配置方面,除了一些别具风格的景观外,大部分都应以群落为基本单位,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特征,合理地将乔、草、灌等因地制宜地配置在植物群落中,从而形成功能健全、科学合理的复层群落结构,使不同的物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最后,搭配不同特性的植物种类,形成垂直的空间环境差异和不同生境的镶嵌,从而产生适宜不同种类动物生存的环境。营造多样的生物环境,加强特殊栖息地以及微栖息地的保护,对实现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3 动物、微生物要素

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使动物的区系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人既可以有效控制有害野生动物的数量,又能够保护野生动物;二是外来野生动物进入人类的居住范围;三是将家养动物带入城市;四是城市内的动物会逐渐形成新的食物链。微生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有效地将许多废弃物处理成可利用的资源,此外,它们也是许多流行疾病的元凶。

车流、水流等生态流都是城市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信息的条件流,他们主要集中在绿地中,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生物之间的运动,特别是各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的迁移。两块绿地之间的高速公路会对生物的迁移活动造成较大的抑制作用。宏观上来讲,“绿廊”连接了各块绿地,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证横向生物流的发展。此外,清扫公园中的落叶是对纵向生物流的切除,也切断了植物自然条件下的营养流,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4 生态景观设计中的非生物组成要素

4.1 地形

通过对不同地形的设计,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特定的小气候,从而为动植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而湿地这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景观类型,正在大面积的减小。目前受城市发展的影响,湿地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滨水过渡地区破坏严重;二是水流被限制;三是捕食者动物物种数量的下降;四是废物与大量污染物的集聚。不可否认,湿地在保护城市环境,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4.2 气候

通过生态景观的构建,不断完善水体生态气候交换空间、气候交换空间和城市不同形体空间,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使城市的各项空气、水体标准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从而妥善解决城市热岛等气候问题。

4.3 人工建筑废料

人工建筑废料的不合理处理势必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建筑废料,降低生产成本是我们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人工建筑废料,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废弃物的补偿作用,比如:垃圾山。我们可以在垃圾山的基础上覆土种草,这样不仅可以使该地形发生变化,发挥其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起到了补偿作用。

4.4 水与声音

城市除了给人们提供了温馨、惬意、舒适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外,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和噪声,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和废弃尘埃。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负效应的存在。例如栽种植物可以阻碍尘埃、降低噪音,同时瀑布、水帘等的水流声也能抵消一部分噪声,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生态景观范文2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低碳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社会低碳发展理念提出并被广泛接受,如何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共同追求。生态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对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净化以及城市发展品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很多城市将生态景观设计作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式,并且已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生态景观是城市建筑与规划景观的统一整体,而从细观层面,生态景观包含植物层次结构的规划,植物与环境的协调设计以及植物颜色等的搭配协调等。因此在进行有效的生态景观设计时,必须根据生态景观的设计原则开展工作,从而达到设计效果的最优化。

2 传统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是伴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景观生态规划决策的做出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合作;第二,景观生态规划是在全面和综合分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各种条件下对景观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从生态景观学层面分析,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景观设计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的将景观设计融入到整体环境设计中。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已经逐渐从实际的景观融合转化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因此,传统的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应当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而这种设计原则的意义更多的应当是从人与自然两个层面出发。

3 生态景观的设计创新原则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及出发点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当然设计的原则还是要建立在传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但是,它所突出的是生态与景观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共同的融合。

3.1 和谐性原则

随着国家“和谐社会”构建理念的提出,和谐一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并且对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产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景观设计应当体现和谐性原则。具体而言,生态景观在结构及内容的规划构架层面,不能局限于景观设计本身,而更应该注重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发展的需要等层面进行设计。生态景观的和谐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人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从设计应用层次分析,和谐性原则是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主旋律。例如,东营市广利河东段生态自然区景观概念设计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将生态景观设计完全的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形成了和谐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局面。

3.2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与生态景观设计传统原则中的综合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它是建立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将生态景观有效的融合到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中,使之形成统一有效的整体。具体而言,在景观设计时,要将多种原则综合考虑,景观搭配有效的融合到居民小区建设、城市规划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娱乐场所中,使得生态景观从形式以及内容上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元素。

3.3 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也是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原则是摒弃了景观本身的植物、景物等组成部分,而是将生态景观中的各个元素与城市中的建筑、产业、人文思想、物种等各个元素重新搭配,然后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的具有层次性、结构多样性的规划系统。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这种多样性原则主要包括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建筑多样性、交通多样性、选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内容。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内容,使得景观设计形成有效的多层次、多目标群的结构。国外很多城市,如巴黎、纽约等一些郊区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利用物种及建筑的多样性形成一定区域的生态农田庄园,非常适合居民生活。这种方式当前在我国武汉、北京等地区已经被采用,利用当地的优良自然资源,形成多样性的生态设计结构,能够更好的达到生态景观设计的效果。

3.4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景观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居民的健康安全生活出发,保证生态景观的设计安全性。从具体出发,安全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材料的安全性。材料的安全性是景观设计安全性原则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些建筑型材料,景观设计一定要选择安全性的材料,特别注意例如有害气体挥发性等材料的选择;第二,景观规划的安全性。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生态景观不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例如,不能影响正常的交通,侵占人们生活的必要场所等;第三,生态景观设计的心理安全性。生态景观设计安全性原则不仅仅是实际生活上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当前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态景观设计作品。

3.5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当前低碳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生态景观设计时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一原则与生态景观设计传统的理念是相同的,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所以来的根本性问题。具体而言,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在生态景观设计能够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满足城市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生态景观设计应当从以下几个展开。第一,自然优先原则。要保证可持续性的目标,必须要合理利用原有的自然基本条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态景观设计,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降低整体设计的成本;第二,材料的合理利用。在景观设计中,选择的材料必须是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从而减少材料的一次性使用浪费,形成了有效的循环利用模式;第三,选择节能技术。当前很多先进的技能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为社会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当选择有效的技能技术,例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利用等,从循环的能源利用过程中达到设计的要求。

4 结语

生态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并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生态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时间约束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也在发生变化。文章从当前社会发展出发,重新定义了五个基本原则,能够为实际的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顺英,张勇浅析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性与乡土化[J]. 山西建筑,2009,26

[2] 金章利,刘高鹏,夏振尧. 随州绕城公路生态修复中的景观设计[J]. 中国水土保持,20098,7

生态景观范文3

关键词:生态景观;公园;山石设计;方法理念;研究论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石是建筑活动中所必须运用到的基础材料,对于建筑发展存在着重要的作用,山石自身具有着固有的纹理形态及硬度质感等表现特征,在东方建筑范畴内,尤其是园林建造层面,存在着深厚的美学文化意蕴。近年来,经济发展之下,城市景观及居住区景观营建中,皆就山石小品特性做出了借鉴运用,大量作品随之产生,但是综合而言如若不能深度领会到园林山石景观的设计精髓,那么山石小品的构建意义也难以良性体现出来,因此这也即笔者就本案论述的原因所在。在本案中笔者通过对山石造型的方式方法研究,系统阐述了新时期景观园林中山石造景设计的理念原则,以图为现代景观设计及实践提供借鉴思考。

1对山石景观的概念类别研究

在我国山石景观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能够追溯至夏商时期,对于山石造景,其具体的概念是指,通过各类形态、规格的山石设计,达到同周边环境的融合,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空间整体,达到视觉层面的和谐美感诉求,彰显出山石景观的艺术特性。从类别实用性层面而言山石景观能够分化为假山与置石两种。首先假山又演化为土石混合山与叠石山和堆土山三种,具体是通过以土、石为基础材料,以自然的山水作为蓝本,施以艺术的创造提炼与夸张表现,以垫、挑、缀、压等技法,把山石等相关材料进行堆砌成为自然山水类型的假山,以达到观赏游览与环境美化的效果。依据假山的材料石质形成的机理,能够将假山进一步分为原生态型石山及人工塑造性山石和二者混合型假山。石山是园林假山最常见表现的形式之一。而置石则是将山石作为基本材料,展开独立及附属性的园林造景设置,其体量大小皆可,在环境中布置比较分散,能依据园林造景的现实需要,统筹相关功能作用,进行山石个体美感及局部组合美感的突出,所以置石不具备完整山形。对于单块的山石来讲,其要求很高,需要以配景形式呈现,抑或以局部主景进行呈现,是特殊性较为明显的独立景观。

2生态公园山石造景设计中的技术要求

因为现代公园景观的构成趋于多元化的发展,其具体的展开需要专注于多层次方位的角度考虑,其技术性的要求及体现于,运用合理恰当的技术方式就景观艺术性做出完美的体现。

2.1首先需要就自然资源做出科学的利用:在此范畴所指的自然资源即是统筹区域内的气候以及地形和土壤、山石及动植物等资源,共同展开设计,就动植物群落和山水景色与岩石等相关自然界的资源,统一恰当的运用于景观范畴之内,更好的体现出自然的和谐美感,而非随意的进行安置搭配。

2.2尽可能的进行人文环境的考虑:此方面是就公园周边的交通情况和原有的建筑主体及人们的生活习性与材料的整体供应情况,做出详细的了解,在全面了解这类因素的形势下,在展开对于山石景观的设计。诸如交通层面的便捷能够促使景观层面的使用效率提升,而交通的拥挤则会锐减山石景观的鲜明个性。因此结合原有道路展开对交通线路的合理设计,能够自根本促使山石景观的欣赏功能。又比如不同地域名族习性,对于山石质地及材料和色彩层面的爱好禁忌各不相同,所以在展开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就此作出理解。

2.3就使用功能需求予以满足:自山石景观的欣赏需求层面考虑,对于山石景观的设计,必须保证其各项设施良性满足大众化与人性化的要求,依据使用者性别年龄及数量职业和生活兴趣习惯等,设计出场地充盈能为多数人群使用的空间设施。同时还需进行特殊要求的考虑,如水池的辅助衬托,提升山石的观赏性同时兼顾消防作用。

2.4合理就景观材料进行选择

景观材料方面具体细分为软质材料及硬质材料两类,硬质的景观材料是指墙体、扶栏及建筑物层面所使用的缸砖及山石等,而软质的景观材料具体是指草地树木、水体及阳光细雨等。通常而言,硬质材料比较适用于市政场所,而软质材料则比较适合于大众所需要的生活化景观。故而在山石设计层面应当尽可能考虑多进行软质景观材料的辅助运用,在绿化层面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植物品种营造良好的外在姿态及景观主题色彩,达到就山石小品的遥相呼应,增强区域内的艺术氛围。

2.5经济性考虑:对于山石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客观经济性,首先需要考虑其花费是否合理,如材料选择尽可能选择相近区域材料,减少运输费用。其次是在空间布局上,对于空间的设计,应多提供活动观赏的场地,选择适合安排山石小品的区域进行设计,并适当借助自然景色打造,做到空间层面的拓展,强化空间的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设计错误,产生资源层面的浪费,能够运用新型的假山设计计算机辅助程序展开,先进行于电脑之中模拟山石的叠放,观看假山的合成效果,促进设计更具标准化。

3生态公园山石造景的设计理念研究

3.1专注假山与置石的结合

从现实出发来讲,生态园林中所设置的假山,其体量较为自由,能够以盆景的较小形式存在,也能够以丈许高度出现。它最主要的目的即是营造良好的欣赏观赏效果,其以土石为基本材料,以自然山水作为参照,加以设计再现出人为的山水景观。而置石则是独立性的造景布置为根本,进行山石个体与组合美得体现。通常来讲假山形体大且集中,可观赏可游玩,能带给游客融入自然的感觉,而置石即是以静置欣赏为主,体小且分散。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做好二者的协调配合,达到组合造景,使二者趋于紧密协调,蒋会直接影响到山石小品的风格与效果。笔者认为在设计中能够将大体形的假山,作为部分存在,在假山周围进行设置置石,发挥余脉作用,在格调上发挥过渡的美感,创造出趋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呈现给观者质朴野趣的感受。

3.2山石造景需同水体相匹配

山水,从古至今皆是大自然的定律及不变轨迹,山水相依,方能体现出活力与灵气。因此在现代生态公园的建设中,对于叠造山石的设计,其主山与主峰中必须有水系相伴,哪怕仅是小的激流也可。很多时候设计师均想设计大型瀑布来美观山石,但这种做法无疑不明智,因为不同区域情况不同,所处地域环境及体量与效果也各有差异。且大型瀑布在比例上若不协调,也难以体现出自然美感,对于电能资源耗费也会很大,难以正常的启用。笔者认为对于公园叠山工程的设计,需要以小型的激流涌泉作为主要形式,以涓涓溪水进行环绕,达到源头分明,彰显自然质朴的野趣。

3.3山石造景需依托花草植物的掩映相成

植物的绿色体现着蓬勃的生机感,山体因为草木的存在而生机盎然。在叠山设计的时候应当协同种植池一同设计。对于池体的大小、位置分布能够依据山体大小及植物品种来确定。以此保证山石小品建成后、花草树木同在,彰显出山清水秀的美感。另外因为植物的存在,即使叠石的水平位置不高,也能在根本上做出弥补,提升假山的视觉赏析效果。

3.4山石造景需同建筑切实结合

古有“山得亭榭而媚”之词,并非空穴来风,山石造景同建筑的一体化构建,能够使得山石如一副山水画卷呈现。在设计中对小型的建筑能够在假山中进行点缀,较大型建筑能够附绕叠石边相衬,达到古朴自然的效果,促使人工造型更具自然和谐的秩序美感。

3.5统筹地域人文设计山石造景

人们常通过山水寄情、抒情,求同人与自然的共存意境,所以在山石造景范畴必须要通过刻石及书法、文学、楹联、音乐等因素进行营造景观意蕴,使得山石构建更富思想内涵及生态厚度。促使山石小品外在视觉意境张力满足的前提下,富有更为深邃的内在韵味,彰显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自然在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要统筹生态公园所处地域的人文特性而展开设计,以避免因文化禁忌,而造成地域文化冲突,结果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肖坚.园林工程假山景观施工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2] 林海涛.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假山景观的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3] 蒙士斋.现代园林塑石假山设计理论探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4] 蒙士斋,刘桂林.人工塑石假山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1,(3):104-106.

生态景观范文4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1.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②地方性原则:顺应基地的自然条件。③保留原生态性原则:充分应用自然原生状态,避免过分人工雕刻的痕迹。④整体性原则:旅游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做到全面融合。⑤环境舒适的原则:舒适性的基本要求是:安静、空气、和绿化。

2.技术方案:

对仙缘村景观生态类型所适宜的最佳人为活动、最适宜的人为活动类型做出判断,采取引新替旧的方法,用新的更适宜的功能类型在空间上替代原有的景观生态类型。

3.居住区各景观要素的生态设计

水体;道路、台阶;小品;座椅;铺装;植被是生态绿色景观组成元素,这些元素的设计是否得当是表达设计思想,方便游客观赏,享受的关键所在。

桂林市漓江天目湖仙缘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实例分析

1.区位分析

①桂林市漓江天目湖景区位于灵川县大圩古镇,镇属底丘陵地带。②景区交通便利。③景区周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2.基地现状

①景区位于大圩镇南部,现状主要以山林地为主,入口处分布有少量农田、果园和牧草地。景区中分布有湖泊、溪谷等自然景观。地形基本特征为两侧高山相连,中间为山谷小平原。地势南高北低。

②天目湖景区的现状还是没有被开发的一个山谷,总规划用地为64.3公顷,景区还保持着原生态的一个生物系统,可开发性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仙缘村用地面积1.0公顷,建筑面积1180,地邻湖泊山林。

3.景区现状特点

①地理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质量肥沃。②交通便利,景区临近高速公路、国道。③景区周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环境优美。

4.设计理念

仙缘村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创造思路,也力图把仙缘村景点打造成为景区特有的活动以及人文景观,让整个水系、自然和人和谐共处,让人们得到返璞归真之感。在规划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生态环境为优先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整体设计。尽可能完善了人们居住、健康、工作、观赏、娱乐、休闲、集会、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主题。

5.总平面布置

总体布局在规划红线以内,整个景区的游览类型定位养生休闲的旅游。经过人工修饰使其更有文化内涵,可以使游客达到缓解压力,修心养性有可以锻炼身体的效果。仙缘村的入口广场中设置了篝火广场,入口景观更注重社区性和参与性,采用材质和色彩富于变化的硬质铺装地面,主入口搭配代表乡土形象的雕塑来增添入口景观的活力。以水景与广场为主要游览娱乐区,可以更加亲近大自然,按照空间的开放―私密性以及浏览路线的合理安排,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个人或团体的休闲之地。

6.功能分析

仙缘村四大景区(篝火广场、休闲广场、农家乐休闲区、交流休憩小广场)主要适应养生度假主题为目的,各主体区分别提供了不同的景观特色,丰富养生、健身的拧一个层次,各住宅组团分散布置在周边因地制宜,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景区内的绿地系统。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篝火广场和水景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健身等场所,也是人们的交流区、生态区,"人-居住-休闲-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

亭廊是游客们休息、观光、纳凉、避雨的公共设施。观光亭的柱子上雕刻有关历史文化,使观光亭多点趣味性和文化内涵。篝火广场景观以水的动态和植物的静态丰富人们交往、集会、休闲、娱乐的趣味性。

7.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主干道路宽度3m;次干道路宽度1.5m;景区的主要道路系统贯穿全区,景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相连一体,并通过步行系统将小区内的若干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

8.绿化景观规划

以生态为主,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并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人越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住宅组团区域:亲子乐园、文化长廊、中心广场,休闲区域、运动区域、树阵休闲区,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

总结

人居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出现了以景观、环保、文化、休闲、智能、绿色等为主题的人居、旅游景观设计理念。以更多的满足居民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突出 “以人为核心”,创造出和谐融洽的人居环境。

生态景观范文5

关键词:景观;生态;人文;河道

Abstract: The "garden of water, first in the source, passive water will become stagnant water" [1]. Water reflects a city’s aura, is showing a city ecological spir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the original river into the city garbage centralized sewage gully, governance city river, it is the thing that a modernized city must do. In this paper, taking Wangdu Jiulong River and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in upgrading in Jiulong River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principle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humanism; river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望都又名庆都,是尧母故里,千年古县。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出灿烂的尧母文化、辣椒文化和拳文化,为望都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工作的开展,望都县的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九龙河是望都的母亲河,是望都悠久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望都九龙河的治理及景观改造工程是望都县委县政府继新城区城市综合体建设之后,又一鸿篇巨制,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必将为望都人民的生活带来新的飞跃,同时也将为我们在推进城市建设工作中遇到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注重自然生态、打造人文生态景观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从而更好地把彰显文化个性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以此增加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

九龙河人文生态景观改造的原则

(1)生态设计原则,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保护原则,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新形象[2]。陈从周先生说:“把中国人的感情在具体的东西上体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园林了不起的地方” [3];

(3)自然美学原则,保持自然线形,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鼓励平易质朴,反对铺张奢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的艺术境界;

(4)多目标兼顾原则城市河道治理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机会,提高滨河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则对城市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河道景观设计必须能够为此提供多样性的结构、功能组合,以满足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要求。

二、九龙河人文生态景观改造的措施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5]。人文生态景观的改造同样离不开这些园林要素的设置。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基于现有生态系统适当调整、改造,以乡土植物物种为主,同时引进部分观赏性强、生长表现好、有经济效益的适生树种和品种,丰富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景观观赏性;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绿化;(2)调整乔、灌、藤、草比重: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增加水生植物的数量与种类,提高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3)突出重点景区装饰,加强以望都拳文化、辣椒文化以及尧母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的设计和展示。

三、九龙河人文生态景观改造的实施方案

1.设计构思

九龙河是望都县主要的行洪河道,横贯望都全县。河道县城段西起西环、东至东环,全长6.4公里,从西环至107国道东侧植物园高差为5.6米。大部分河道两侧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商业区垃圾胡乱投放到河道内,形成水质差,垃圾多,环境脏的状况,河道两侧有民建,堤顶道路不通。根据现状,本方案构思结合望都县文化及生态需求对九龙河进行以下景观治理:

增大绿量,增加水生植物,建设休闲场所及点缀望都文化小品,提升河道景观;清理加固河道,建设橡胶坝蓄水,使整个河道都有水面,形成跌水景观;修建堤顶路,使城区内整个堤顶贯通,为人们出行、观景和休闲提供方便;改造现状河道内雨污合流盖板涵,形成雨污分流,建设污水排放管道,两岸污水排入污水管道、纳入污水管网,雨水就近排入九龙河。

2.方案设计

根据现状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城区内市政路网交叉所形成的区域,进行了四个景区的设计,分别是:河畔诗意、掠影闻芳、珠光灵动、古庆含韵。

(1)河畔诗意。河畔诗意的起点是西外环,终点是枫叶鞋厂,这个景区的特点是河道两侧农田较多,建筑较少,属于望都县城的郊区范围。根据这种特点,准备做生态自然河道,保留现有河道护坡上的杨树,并种植红叶碧桃以及樱花进行点缀,采用卵石入水护坡的形式进行驳岸设计,沿河道种植芦苇、千屈菜、香蒲等水生植物,并在河道北岸建设3.5米宽的曲折不定的木栈道,形成自然、生态的河道景观。在驻足休息的广场或者草地里布置打太极拳的人物造型雕塑小品来展现望都拳文化。

(2)掠影闻芳。掠影闻芳景区的起点是枫叶鞋厂,终点是复兴路,这个景区的现状特点是河道两侧居民较多,河道护坡有大量成型杨树。本着美观生态、经济合理的原则,在这个景区结合堤顶路布置休闲座椅、种植池以及小广场,从而为河道两侧居民创造一个旅游、观赏、休闲、休息的空间。并以河道南岸民居做背景墙,进行以尧母文化为主题的墙壁彩绘,同时在广场处布置雕塑小品,一方面美化河道环境,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望都的民俗民风。

(3)珠光灵动。珠光灵动景区是本案中景观特征最复杂、改造难度最大的一个景区。该景区位于望都县城最繁华的区域,河道穿商业区而过,景观类型包括河道景观、街角绿地、街心公园、商业步行街等多种形式。在该景区的设计改造中,坚持生态和文化的设计主线,沿河道两侧种植行道树美化岸上绿化景观,并适当种植花灌木以及地被植物进行点缀,河道中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美化河道景观;选择“龙”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进行景观立意,同时对“九龙河”进行点题,具体表现有九龙柱、九龙壁、九龙喷水雕塑等;设施上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休闲休息的空间和场所,在美化、保护环境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方便。商业街的装饰装修以望都的辣椒文化为主题,寓意商业经济繁荣昌盛,红红火火。

(4)古庆含韵。古庆含韵景区的景观特征与第二个景区“掠影闻芳”相似,起点是京广铁路,终点是107国道。该路段河道两侧为居民区,河道两侧有成型杨树林,在保证6米堤顶路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根据现场情况适时布置休闲广场,满足游人的休息休闲需要。古庆含韵景区多采用以浮雕墙的形式来展现望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迹,以突出当代望都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行雕塑的设计与摆放。

对九龙河的治理及景观提升改造是改变望都县城精神面貌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是造福子孙的民心工程。河道的建设,对于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对河道的生态环境的治理,景观的建设,都是势在必行的。随着人文生态河道的建设,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陈从周·园林谈丛[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J.O.西蒙兹著程里尧译 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陈从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C],惟有园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生态景观范文6

关键词:生态景观;生态保护;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based on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for exampl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work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o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work.

Key words: ecological landsca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引言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传统生态景观的开发所凸显出来的种种问题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其实,对于生态景观的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非常多。国际上,肯尼亚采取的生态景观旅游发展模式,根据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居民利益分享的同时,营造出多树种的植物群落景观,即保障了植被的生态环境,还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国内,九寨沟风景区,在对生态景观开发利用时,不盲目建设,而是因地制宜,以保护环境为根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对于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利用时,要改变传统的破坏性开发观念,借鉴以往生态景观开发案例的成功措施,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生态景观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观念落后,资源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然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所有的这些资源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被财富包围的我们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富有,不但不予以保护,反而大肆破坏,无休止的掠夺。由于缺乏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一些非常珍贵的野生茶树因为大量砍伐而濒临灭绝;大肆建设的水电站,无休止的矿藏开挖使得常年清澈见底的溪流变得浑浊不堪;仅仅因为图一时的经济效益,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使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名单日益增长等等。殊不知,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如果开发得当,是一个可以持续为我们提供财富的巨大宝藏。

2.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以旅游为目的的生态景观开发,首先要有与其相应的基础设施。例如,云南省金平县以丰富的生态资源而出名,各式各样的蘑菇房,种类繁多的蝴蝶群。但是如此珍贵的生态资源却无法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得以目睹。因为该县某些行政村距离昆河高速公路没有畅通的公路,纵使所谓的“中华蝴蝶谷”再引人入胜,风景旖旎,也无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生态景观的开发利用,在保证生态资源不被破坏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

2.3产品结构不平衡

生态景观开发利用在保证生态资源得到保护的同时,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是值得人们思考的。生态景观开发要保证产品结构的平衡性,合理性。以桂林为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让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世人所知,但是目前桂林市针对生态景观的开发还过于单一,基本上以观光为主。据统计,2010年桂林市以观光为目的的游客占总入境游客的80%左右。在这部分人的消费结构上,尽管景点门票和购物占据较大的比例约35%,但是仍然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于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对生态景观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结构的平衡性,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完善产品结构,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

2.4存在建设性破坏现象

加强生态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以生态资源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众多具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地区确保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在生态景观开发与利用方面,建设性破坏非常严重。为了方便游客观赏,有些景区对原有景观进行大面积改造,看似方便了游客,实则破坏了环境,这种开发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些景区,仅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不注重生态景观的环境卫生建设,垃圾箱设置不合理,废弃物收集不及时等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农村生态景观的开发,建设性破坏现象更为突出。农民脱贫致富的心情比较迫切,这就与落后的基础设施形成极大地矛盾,于是各种柏油马路,高架桥,人工阶梯开始出现在景区,不但破坏了自然景区,而且与原始建筑风格也极为不协调,使得生态景观的开发适得其反。

生态景观开发利用的建议及措施

大自然鬼斧神工让我们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自然生态资源如果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再恢复,这是“吃祖先饭,断子孙路”。因此政府要在生态景观开发中起到主导作用,以保护环境为根本,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根据当地的资源特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态景观。

3.1建立自然景观和生态保护区

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生物网,其中某一个生物链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生物网的不稳定,甚至被破坏。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生产活动的范围也急剧扩张,从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更为严重。生态景观的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保护区,先保护后利用。建议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定数目的自然生态景观保护区,在保证自然生态资源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予以开发利用。

3.2 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发策略

各个地区,因为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不尽相同,其自然生态资源的种类、特点也各有差异。因此在对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利用时,就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发策略。再以云南省金平县为例,该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植被保存较好,而且生产种类繁多的蝴蝶。金平县南面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约一百五十千米。根据当地的特点,金平县建立了跨国生态景观旅游走廊,重点打造“中华蝴蝶谷”项目,让游客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有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3.3注重效益性开发

生态景观开发与利用,其首要责任是保护环境。但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经济效益的开发也是不可忽视的。生态景观的开发就需要经济投入,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然要考虑产出。生态景观开发和利用同样讲究以较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但其前提是生态自然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在生态景观开发上,要择优发展,对于景观独特、观赏效果好、投资见效快的景观优先开发。同时,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结合,制定长远的总体规划,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3.4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策略

生态景观的开发尤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许多珍贵的生态自然资源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因此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在制定开发措施时,要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要保证经济发展,同时又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后代,能否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蔚蓝的天空,一汪清澈的溪水,其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结语

合理的生态景观开发与利用,对于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转变传统的对于生态资源不够重视的观念,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发策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保护环境为根本,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是实现生态景观合理开发的重要途径及措施。政府要在生态景观开发中起到主导作用,加大宣传,不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相信,随着生态景观的合理开发利用,人们与环境的结合会更为完美。

参考文献

[1] 张贞华. 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保护[J]. 科技通报,2010年05期.

[2] 胡跃中. 浅议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J]. 旅游学刊,2011年03期.

[3] 李春平. 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