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1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2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思考
一、分析基础教育的现状,分别从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点和不足来分析,因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质性”和“量化”的失衡问题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点分析,即分析基础教育的某些成功经验:
①师资力量不断扩大。国家曾经在各地建立了教育学院和师专,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为国家基础教育岗位培养了大量的教师和教学行政干部,充实了师资力量。对此国家在大部分的省市创建了新型的师范类本科学校,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更新、更高水平的新型人才,以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大量高等师范院校的建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教师,从根本上保证了基础教育的顺利进行。
②基础教学工作中的办学力量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国家也逐年加大对教育的人办、物办、财力等的投入,加之社会力量时办学的大力支持,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来,为众多的莘莘学子创造了良好的学校环境。
③国家和社会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拥有大量的投入,才使得基础教育的落后面貌大为改观。从联合国的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受教育人数不断上升,居于世界首位。
④基础教育的受教育人数迅速增加。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迅速扫除了大量的文盲,为众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了就学和读书的机会。众多学校和招生人数的扩大也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⑤基础教育的质量日益上升,取得了各项的成果。师资力量和办学力量的不断壮大,使得基础教育水平不断上升,壮大了教育基础能力。与此同时,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2、关于基础教育中的缺点分析,即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
①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等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由于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及教学投入较大,各项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另外一些大城市的基础教育业相对不错。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西部某些欠发达的地区及偏僻山区,教师缺乏,设施落后,校舍简陋,基础教育水平的效果相对较低。
②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相对来说,东部地区及大城市的教育水平最高,中小城市次之,偏远农村最差。优质教育资源大部分分布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而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则由于投入不足而水平太低。
③对教育的投入略是不足。我们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但由于面太广,有时候就如杯水车薪,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受教育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④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冲突。传统的应试教育关注学生的理念水平,忽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不关注孩子们的思想成长与精神问题。
⑤大部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经济水平较低,饮食及其它原因,我们国家人民的平均身高比西方人低一些,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素质的差异,尤其体现在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方面,这也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某些不足。
二、分析基础教育现状背后存在原因:
1、现代基础教育理念贯彻不够深入。传统的教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造就了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或者说有些方面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为达到教育目标不惜体罚学生,这种方法和理念必须有所改变。
2、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巨大影响。许多学校为了升学,为了迎接考试,给学生增加了许多压力。而且为了迎接考试,学校不惜提前分科,更有甚者直接去掉他们认为不重要的科目而安排将要考试的科目。
3、教育体制不够公平。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学校大多处于城市地区,对外来人员,有户籍限制。
4、课外实践能力差,反映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漠视,许多劳动技术课被耽误或取消,学生的学校脱离日常生活,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三、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教学教育体制。涉及到体制的问题是最根本,也是最难触动的,而体制的问题则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
2、促进教育公平。使教育资源能够相对公平的分布,取消某些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城镇差别限制,使得广大受教育儿童能够公平的享有到相对高水平的教育资源。此外国家必须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使落后地区早点摆脱落后面貌。
3、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基础教育结合起来。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资源并非都是糟粕,里面的许多文化遗产对于现代教育仍有积极意义。
4、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不仅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更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动力实践能力。身体发育期的孩子们必须要参加足够的体育锻炼,并且需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明白社会实践与教育知识的关系。
5、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孩子们教育不仅是知识,更是创新和思维的培养,这也正如“钱学森之问”一样,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创新是重中之重。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做好基础教育改革工作是一个关键和迫切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关注教育,关注改革,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尊民:《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引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4卷,第1期.
[2]高延涛:《关于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引自《教育研究》,2011年.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3
1.1对农村基础教育认识陈旧
当前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仍然抱有偏见,认为城乡间的基础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当地教育部门更注重城区学校建设,大量的教育经费、优质的师资力量用来打造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重点学校。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农村教育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生源锐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依旧把升学看做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这种教育忽视了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形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1.2资金投入不足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资金短缺,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全,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瓶颈。农村学校在教学设备、条件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学校教室不够,大班现象仍然存在。显然,设立用于经常性经费的规范的专项教育财政支付制度,是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重要的一环。
1.3农村基础教育搞成了“应试教育”
部分农村学校在学生入学前就安排考试,学校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到相应的“快、慢”班中。教学上,考试考什么上课上什么,重文化课轻德育体育,重解题效率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考试排名轻健康人格养成。整个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满堂灌到死记硬背再到题海战术,学生的精神枷锁愈加沉重。也许学生的考试分数是上来了,学校的升学指标是完成了,但这背后往往是学生课堂的神情紧绷和课后闲暇时光的牺牲。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培养一个“高分低能”的解题机器。
1.4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唯城市化”的价值倾向,这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繁、杂、偏、旧”;2)课程内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难以培养社会所需新型人才;4)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性。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少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情况,这就造成许多家长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想法,不愿意将孩子送去上学而是让他们去打工;当地干部和群众鲜能从基础教育改革中获益,认为这和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多大联系,这就严重降低了他们投资办学的热情。
1.5农村师资队伍令人担忧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这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着很大关联。农村教师工资低、教学质量不达标、师资队伍流动大,极大地影响了改革的水平和质量。教师稳则教育稳,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对教改的热情和参与度对整个教改能否取得最终胜利意义深重。基础教育改革能否在农村取得成功,关键一条就是如何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农村教师从思想到实践上都能积极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在农村开展。
2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出路
2.1转变农村基础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农村需要发展,教育需要创新,促进基础教育完善发展需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对提升国民素质意义重大。所以,改革农村的基础教育并不在于它能为学生谋多少福利,而在于它是否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要逐渐认识到农村基础的本体目标在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观念是行动的思想指南,只有从各个方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达成观念上的共识,才能解决行动上的困惑。
2.2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教育经费投入
基础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因此,政府往往是教育投资的主体。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投资力度决定着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能否正常运转。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看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部分西方国家,来自政府的公共教育经费均占基础教育投资总额的85%以上,部分西欧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基础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超过了95%。政府投资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政府公共资源再分配,祛除了贫富差距等诸多不利因素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干扰,有力保障国家范围内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较为平等的机会。
2.3完善课程结构,使农村基础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个学校得以正常运转需要合理的课程结构,“治贫先治愚”,我们必须从农村孩子们的利益出发,从维护农村孩子们受教育权利,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质量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并落实到政策的制订和调整及具体的行动中去。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城镇教育能够最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尝试新的教育行动。因此,无论是全国性的社会改革还是地区性的农村发展,都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调整必须与城镇教育接轨。
2.4改革基础教育体制,立足培养新型农村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清晰,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实际现状,因此首先要树立教育的农村意识,实质上就是要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客观现实出发,树立教育要为广大农村服务的意识,并在此思想指导基础上办好教育。其次要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强调学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开设一些劳动技术必修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务农本领和劳动致富的一技之长,还应该增加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都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成为本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2.5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4
关键词: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引领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师范院校一方面应抓住机会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研究基础教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培养能够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教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和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要求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并于2005年全面展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止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2009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透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要求之高,对主要承担培养中小学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
高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撑基础教育的重任,在一定意义上说,高师院校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高师院校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投身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中,努力为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广提供强劲动力,尤其要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高师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勇于探索,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成为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要明确办学定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教师教育改革不仅要强调适应性、服务性,更要注重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因为教育的超越性是比其适应性更重要的品质,教师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应具有更为突出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指引基础教育的前进和提升,过于强调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会使高校功利色彩变得越来越浓,失去大学所应具备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特有品质。因此,按照高等学校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应该适应而且还应当承担起促进和引导素质教育的责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应对措施
在全国教师教育呈现开放性、多元性的背景下,省属师范院校面临着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的双重挤压。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不但办学水平较高,资源丰富,受到国家重点扶持,从2007年开始享受师范生免交学费的优惠政策,其师范生源良好,这对省属师范院校造成了很大冲击。河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同样面临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社会对教师需求从数量满足到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及其他省属师范院校迅速发展造成的巨大挑战。我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和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加强综合化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改革思路及应对措施,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为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四年学制不延长、教师教育重心不后移前提下,在学分制管理框架下,全面加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积极建立“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双专业”培养模式,拓宽教师教育专业口径,构建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即将学科专业教育定为教师教育的“第一专业”,规定四年学制内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并参加教学实践环节,作为教师教育的“第二专业”,完成两篇毕业论文(学科专业毕业论文和教育学毕业论文),获得相应学分后取得教师职业资格。
2.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必须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高师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拓展课程类型,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课程,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化需要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专业化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课程设置应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基础课,增加选修课、实践课和教师教育课程比重,各类课程实现平台化、模块化,使学生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建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鉴于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学时少、课程结构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老化等问题,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类“3+1”的课程体系,并增设教师教育选修课,提高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构建由“教育理论课、教育实践课、现代教育技术课、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五个亚平台组成的教师教育必修课课程体系和由“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材、教师生涯”五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课程体系。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行研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开放灵活的课程教学制度,培养高师学生具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广大教师要根据研究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电子教材和电子课程,使纸介教材和纸介课程难以展现的理论知识探究过程得以模拟;教师们在强调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过程中将学科概念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要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加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提高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和教育实习期间至少制作10个学时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建设,使部分学生掌握了高技术含量的课件制作思路和方法。第二,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室,加强对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培训和管理力度,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受和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三,教师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一体化,开发网络课程供学生使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变革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发展,促使学生掌握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基本技能。
4.加强教学实践、实习环节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强、专业化的职业,因此教师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导向。高师院校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只有实践性强,培养的教师才能更接近教学实际。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多样发展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因此高师院校要通过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刻、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关注教育现场、注重教育实践中的体验与反省,在学习与训练、体验与反思、研究与创新中领悟教育的真正内涵,形成教育机制和专业能力;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环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和实习基地,适当延长实习时间,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反思实习,探索顶岗实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教育下乡,组建支教团到贫困地区支教,有组织地开展家教活动等,提高实习效果和学生从教技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胜任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
5.促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补、互动
高等师范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更要重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的互补、互动。树立起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整体设计、一体化发展理念,将职后培训学员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建议要求反馈到职前培养教学改革中,丰富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使其更具示范性和操作性,缩短新教师入职后过渡期;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与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为职后培训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有效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职后培训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借鉴美国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学校”经验,高等师范院校还要积极扩展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内涵,将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建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协作基地”和“教师发展服务基地”三位一体;聘任来自实习基地学校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作兼职教授、兼职导师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联系,与中学形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基础教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不尽源泉,教师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二者形成双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6.探索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借鉴国际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经验,积极探索高师教育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发展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实施“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将教师教育重心后移,向高层次、综合化、专业化发展;积极试行“4+X”模式,包括“4+2”模式、“4+3”模式等,前4年学习专业知识,后面的X时间专门学习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4+2”模式,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本科4年进行学科教育,之后经过选拔进入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主要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并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毕业后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4+3”模式,其培养对象是经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的本科毕业生,经过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及一学期基础教育实践,毕业后授予教育学硕士,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通过以上多方面改革措施使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到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9-11-02.
[2]“陈小娅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指出师范大学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中国教育报,2006-06-28-1.
[3]肖自明.高等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5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困境;《天那边》
影片开头出现的两个年轻人,许小萌和江可可,一个带着年轻人敢于挑战旧体制的勇气和韧劲,一个却是带着城市的自有的格格不入的气息。他们的出现为这个原本平静的小山村仿佛带来了一场暴雨,在多年的与世隔绝之后,终于也要掀开遮住自欺欺人的幕布。许小萌和江可可在农村的新鲜劲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看到这个貌似祥和的学校背后其实有着农村地区多年来久为诟病的极度不规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于是他们下定决心,要做些改变。照理说,有年轻人来为孩子们上课该是极好的,让同学们开阔眼界,不应该是每一位老师企图让学生们达到的终极目标吗?但是以罗老师为首的农村坚守派却极力反对这种改革,即使最后勉强同意,也绝对不在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上有所让步。后来,是在许小萌一再的坚持下,才勉强成功。但是影片最后,许小萌的坚守、江可可的放弃以及罗老师的不幸身亡无疑宣布了这种改革的前途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把影片的内容隐去,我们就可以发现,影片中所描写的改革阻力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所遭遇的困境。
1教师的学习滞后和素质不高
首先是教师的的不适应与压力(一如影片中的罗老师),先进的课程模式必然需要更高的教学水平,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即使是在一个学校里,教师的素质都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很可能就会变成疲于应付的牺牲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课程改革成功的例子,远近驰名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成功也让后来者前赴后继,勇于尝试。但是试问又有多少学校成功地复制了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呢。连像罗老师这样的教育前沿者,像他一样的正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都不一定欣喜这样的改变。课程改革对于那些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年轻的老师或许还可以较快地适应这种模式的突然改变,但是如果是年纪稍长一点的教师,他们已无精力去应对这样的改变,可能在他们之中还不乏“名师,那面对这种情况,该把他们置于何种境地呢?
2传统式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阻碍
其次,家长的质疑。(同样是罗老师,他同时也是春秀的监护人)。在影片中,许小萌鼓励春秀外出打工,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但却因此爆发了一场与罗老师的激烈争吵。现实中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传统的中国式家长,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所谓素质教育。他们只知道如果别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都在做题。我的孩子不这么做,就一定会落后,落后了之后,高考怎么办。我们说高考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这绝无贬低之意,因为我们发现高考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头等大事,多少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也不怪家长们把分数看得如此之重了。但是我们的传统经验是,向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都无法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所以让很多家长都误以为教育改革一定会牺牲掉学生们的分数。如何扭转家长们的这种观念也是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3改革体系的深水区
最后,是改革体系本身的不成熟。改革者开始的满腔热情,却并不可以拿来解决现实问题。其实罗老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他认为像许小萌、江可可这样的实习老师,所带来的先进的方法,是没法在水咕噜小学永远延续下去的,与其留下伤害,不如不要开始。改革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是若是改革失败就会留下千古骂名。这也就成为了许多教育者不敢啃这个“硬骨头”的重要原因。没有一套可行的教育改革的体系,教育改革始终都是纸上谈兵,即使改了,也只涉及到皮毛,无法往深水区前进;再来,即使在试点学校成功,各个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全面推广,又成为了新的难题。又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即使山东杜郎口中学改革成功,后继者也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始终不曾有杜郎口第二、第三呢,原因也在于此。像是河南西峡教改14年终于大放异彩;但河北涿鹿教改不到三年就折戟沉沙,成为了“千夫指”。
结束语
江可可的逃离和罗老师的逝世一方面代表了旧的教育体制必然会随着时间崩溃,另一方面也表示新的教育体制一时之间还无法建立。但是,好在最后许小萌的回归,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些许的希望。即使教改前路漫漫,但是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谢娟.从电影《天那边》看我国的农村学校教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59.
[2]陈继荣.《天那边》:无法释怀的牵挂[J].电影文学,2012,(03):165-166.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6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础教育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1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2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3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基础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2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
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3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4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三、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2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3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结束语
终身发展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着眼未来,服务终身,’奠定基础”为归宿。及时反映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最新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可预测性发展趋势,有意识的充实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前沿性、动态性、发展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