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计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计策略范文1
关键词:WPF 控件设计 控件模板
1、引言
WPF的出现为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带来一次新的革命,因为新的架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使得界面的显示和代码得到更好的分离。界面的显示和代码的分离,使界面设计起来更加简单,更加绚丽和惊艳。
当你需要一个表现丰富的控件时,而已经存在的控件又不能满足需要,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发一个定制的控件了。WPF提供了创建控件的通用模式,为控件的定制提供了灵活性,因此我们在定制一个控件时,我们必须了解其本身的特性,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更绚丽的UI界面。
2、设计策略
2.1 WPF中的Content
WPF中关于Content[3]的概念就是指控件需要所显示的内容,显示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不再是单纯的字符串。你可以将其设置为图片,文字和控件的组合形式,显示形式是多变的。
许多标准的WPF控件是支持丰富的内容显示,比如在一个Label的Content里面可以设置图片,文字,和其他一些控件像Button,CheckBox等等。
Content里面设置的效果可以说是很丰富的,控件的Content里面可以设置为一些动画效果和触发事件,达到绚丽界面的效果。总的来说,WPF控件本身可以包含各种可视界面和任何的数据形式,所以一般来说没有必要达到用户的一个复杂的界面,而去创建或者是修改控件。
2.2样式(Style)
在WPF中我们通过Style来设置控件的一些属性,实际上样式是对控件属性的展示。通过设置样式,我们可以对控件的显示效果和行为进行重用,并可以使该设置影响到指定范围内的所有该控件或者是指定的某一控件,这样就达到了套用样式避免重写控件的效果。比如说我们想把窗口中的每一个TextBox都显示为同一种风格,我们可以设置一个Style,而不必分别去设置每一个TextBox,其中Style被作为一种资源来调用。
用Setter是用来设置TextBox类的属性的,可以对字体颜色属性(Foreground),背景颜色属性(Background)以及显示内容属性(Text)等等进行设置,当然你可以进行更多的属性设置,只要它具备该属性。以后每定义一个TextBox,都是这种风格的,即使里在定义的时候又重新设置了上述属性是对TextBox的外观是没有改变的,还是在资源里面定义的那种样式,除非有明确的指明。当然可以设置Style中没有设置的属性,这种属性设置是有效的,是可以对TextBox的外观进行更改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愿意把所有的某一类控件都使用成同一种风格,可能某一区域使用一种风格,另外一个区域使用不同的一种风格。上述的TextBox的风格都要受到Style的影响,要想把定义的Style影响到指定的TextBox类,而其他的TextBox不受到影响,只需要在Style中加上了x:Key="TxbStyle",然后对需要引用的类中加上Style="{StaticResource TxbStyle}, 对于Style的设置,我们也可以在里面添加Trigger(触发器)[4]来对界面的交互做出改变,具体的应用会在后面的触发器里面提到。
2.3WPF中的控件模板(ControlTemplate)
其实WPF的每一个控件都有一个默认的模板,该模板描述了控件的外观以及外观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模板来替换掉控件的默认模板以便打造个性化的控件。
前面已经讲过了关于控件的Style的设置,Style的设置只能在控件已有的属性上进行设置,但是要想改变控件的内部结构就必须通过改变控件模板来实现,控件模板可以改变控件的内部结构,极大程度地改变控件的外观。要替换控件模板,我们只需声明控件模板对象,然后对控件模板对象做相应的定义,然后把定义好的控件模板对象赋值给Template就行了。
控件模板包含两个重要的属性:
(1)VisualTree,该模板的视觉树,其实我们就是使用这个属性来描述控件的外观的。
(2)Triggers,触发器列表,里面包含一些触发器Trigger,我们可以定制这个触发器列表来使控件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应。
2.4数据模板(DataTemplate)
WPF中的数据模板(DataTemplate)为数据的表现方式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WPF控件具有支持自定义数据表示的内置功能。通过对数据模板得到设置,我们可以改变数据的显示风格,通过对数据模板的更改我们可以对同一个控件里面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显示风格,显示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来达到改变控件的目的。利用数据模板,您可以声明性地指定某个数据片断的可视化方式。您可以将问题换个方向,让数据来确定将要创建的显示内容,而无需创建可绑定到数据的自定义用户界面。WPF中数据模板同样对数据的绑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WPF的出现为控件的设计提供了很绚丽的平台,掌握控件的设计策略使我们在自定义控件时,变得更加灵活。我们必须很好地掌握控件的属性,这点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控件的属性才能有合理的决策,才能设计出更好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Chris Sells, Ian Griffiths. Programming WPF[M]. O’Reill Media,Inc,2008.56-78.
设计策略范文2
关键词:现代企业;设计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也变得日趋严酷,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仅仅依靠科学技术已经不能保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好的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设计对产品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企业来说,设计则需要与管理结合,把设计管理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企业的总体观念出发,才能构筑企业竞争的新方向。
一、设计策略概述
现代企业的设计策略是企业设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产品设计获取竞争优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设计的角色一直在变化,起初大部分的管理者总是认为设计是微不足道的,设计师的工作只不过是决定产品的色彩及外观,设计与事业的成功似乎是没有任何关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已经把设计看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忽视设计的战略价值与意义是一种肤浅的行为。设计的重点不是产品华丽的外表而是如何经营、为顾客服务和创造价值。设计策略是企业随市场、技术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制定设计目标与方向,评估设计因素与资源的综合运用,它不仅反映未来市场营销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视为是针对企业发展所做出的设计理念与规划,其目的在于为企业设计师或设计产品时进行指导,并协助产品、传达、环境、设别设计的标准。
产品的开发不仅需要设计,更涉及成本、资源、消费者、市场、服务、组织、技术、制造等多个方面。优秀的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的努力,更需要有前瞻性的设计策略,有效的分配与协调设计资源与行动以完成公司的目标。例如,韩国三星公司曾是一个以工程技术为核心的二流消费电子制造商,早在1996年就在公司内部进行“设计革命”,对设计部门进行改革,使之成为公司的中心,并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把“设计”定为三星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在金融危机期间,仍坚持走设计为重的发展道路,为了加强产品实际与宣传形象的统一性,公司又进一步完善了“设计为先”的管理策略。为了避免造成消费者视觉上的混乱,先后终止与全球五十四个广告公司的合作,仅保留纽约FCB一家国际广告公司,其目的就在于保证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在内部设计管理上,先后在世界各地成立了产品设计中心,极力的表现三星“理智与情感平衡”的设计原则,最终使企业转变成以市场为主导、崇尚设计风格的企业。
二、设计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设计策略分析
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即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又有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科学的策略分析是必要且现实的。首先,外部环境中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等都是直接的决定因素。其次,产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企业的生产活动既要面向消费者,又要面对行业对手的竞争。面对竞争对手时,设计策略并非一成不变,当其改变设计策略的时候,要及时的分析这种变化可能引起的后果,加以预测并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科学的分析扬长避短。面对消费者,要分析产品的价格、性能、外观以及消费习惯等,任何一个细微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优秀的设计是在充分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基础上,兼顾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同时又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目前,国际上许多知名公司都采用一种“观察实验室”的方法,设计人员可以透过透明的玻璃观察消费者挑选产品的一切行为与反应,并记录相关的消费行为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这不仅是设计师设计灵感的源泉,更是企业制定正确设计策略的保证。与此同时,企业内环环境中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设备等因素同样是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对企业内部能力的分析,了解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具备的创造以及维持竞争力的各种能力,制定出适合自身能力的设计策略。科学合理的策略分析是设计策略的先决条件。
(二)设计策略的制定
制定设计策略,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并不像设计策略一样具有较强的显现性,它是一种隐形力量,贯穿在所有工作组织与基础的每一个设计过程中,始终影响着设计策略的方向。优秀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形成有效的设计策略,更是设计策略的驱动力和重要支柱。现代社会注重人的本体地位,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目标均是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设计首先应当考虑到使用的舒适度与安全性,从管理的角度看,管理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此,不难看出,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还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荷兰飞利浦公司提出的“一个设计”的理念,是指一切服务与设计相连,通过把管理者置于商业环境中,使其对产品设计与服务有切身的体验,并做出深刻的认识与评价,进而与设计师共同探讨设计的可行性方案,能够成功的将项目引入设计渠道。理念先于设计,在清晰的设计理念基础上,设计策略才能走的更远。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效的价值设计机制,更需要有优秀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创造出卓越的设计力。其次是产品方针。过去那种以价格为手段的恶性竞争方式已经逐渐淘汰,而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与发展方向。市场上任何取胜的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名称上还是产品的“个性化”研发上都做的相当出色。现代社会,从产品到服务,无论是制造还是分销,都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发展“个性化”特质。“个性化”设计就是要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市场的一个份额,要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在设计上独具匠心,适应单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目标消费人群为导向,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时丰富产品线,随着市场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更新产品线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也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设计策略的实施
设计策略的实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管理是发挥设计力量与价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管理好,设计策略才能真正落实。首先,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产品及设计,还包括其他全部生产及销售活动。设计策略的管理始终是围绕设计师、设计管理人员、经营者及消费者进行。设计不仅涉及设计师,更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微小细胞,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因此,设计策略的实施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设计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的决策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设计管理工作,其工作的重心在于协调涉及设计活动的各个部门。承担这项工作的人不仅要懂得设计,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需要明白并重视设计的价值,才能让设计真正成为设计策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努力把设计策略转变为企业视觉形象。同时,营销人员需要进行相关设计知识普及,使其关注产品的整个生产及销售过程。这就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设计管理小组,管理日常的设计活动,保证设计以最大限度的交流,将设计策略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设计策略指导手册,也是企业促进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的手段之一。设计策略指导手册应当是一套标准的设计手册,用来控制一切与设计相关的活动,全面、准确的传达企业设计理念、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等。指导手册不仅包括企业的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等平面视觉要素,还包括企业的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指导原则,并保证其持续性,打造一个统一的企业形象。第三,在设计策略的实施与执行过程中,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与评价系统必不可少。产品投入市场以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跟踪调查来检验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是否满意,满意程度如何。信息反馈系统数据的充分性与正确程度直接影响企业设计策略的调整与制定方向。不能因产品的畅销与否而忽视信息反馈工作,没有严谨的流程和根本性的认识,设计即使能命中市场,也不能持续成功。
三、结语
设计策略是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的差距之一就是对于设计理念与管理的忽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加强对设计的认识、重视设计、完善设计管理,在分析与管理的基础上提升设计水平,构筑科学的设计策略,开发以设计为导向的产品。要想缩短差距,就必须将设计策略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设计策略提升产品的内涵,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将企业引向成功的发展道路上。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设计策略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快餐社会,人文关怀,
Abstract: Through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y cit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mpared. This paper, som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disappeared in China the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status on,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explore a set of new building design strategie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fast food; social, humanistic ca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全世界唯有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在以最为迅速的状态不断的进步着,城市膨胀加剧,新建筑物迅速涌现,大数量的被创建,将一个个历经千百年岁月的古老建筑一一代之。
2照搬西方设计策略是正确的吗?
在外国西方的国土上,从现代主义取代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人们逐渐慢慢的开始进行反思和批判。为此,解构主义、地域主义相继展现出来,形成一部较为完整的批判和创新史,在宽泛的西方国土上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展望中国建筑史,其实,现代主义历史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当中,为此,后现代主义就没有了任何批判的根据,对于以后的发展更无法说起。一段历史的进步是因果相连的,就像中国之前的“拿来主义”的状况对自身造成的负面作用是很大的,市场形式主义与吹嘘拼贴情况非常严重。
3关于自己的设计策略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环境。建筑师应该以怎样的心情,挑选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面对在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上由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的一个个需要深切思索和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伟大的设计师们发挥一切可以运用的智慧,去不断的尝试,总结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设计策略。纵使目前我们还处于发展的状态之下,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一起努力、不断创新必然会创造出独具中国特别的设计策略。
3.1关于具体设计之前的思考
据了解不少的人在拿到有关设计题目后就开始进入了埋头作业的工作当中去,却完全忽略了进行设计之前的思考是非常关键的,这些仅仅知道去做却没有想的,所创造出来的设计师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是没有灵魂的设计。为此,一定要先确定自己的建筑价值观念,确定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极为关键的,在确定目标之后通常会进入一个自问自答的情景之下,伴随着丰富多彩的经历和理论知识的影响,我们就会找到那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建筑的意义是既能够承载过去,又可以启导未来。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我非常认同拉菲尔·莫内欧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不根植过去,不根植历史和传统,想要建立一个有着坚实基础的未来,或是一个能真正保证人类文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相同的道理,作为建筑师,你的责任就是不仅仅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鉴定文化,并且对它们进行创新创造。展望改革开放以来,多少的建筑可以跟开国十大建筑如人民大会堂等相媲美,又有多少建筑能够在一百年之后的历史中承载了中国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想必最终思索的结果每个人都心有余悸。
当下我们见到的一些传统建筑都是由仙人经过几几代代的不断改进发展留下来的,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仅仅是在外在的形式上的表面上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的行程是由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决定的,形制风格的成熟表明这种建筑适应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这是对‘建筑是哲学的末班车,永恒的建筑形式一定会符合人类的哲学理念’的诠释,同样,向人们展现了那些隐藏在建筑背后中让人们所感受到的建筑发散的永恒性的魅力。
在确立设计目标之后,相关的事项就可以开展了,本人习惯于将设计过程划分为建筑生成的逻辑和场所对建筑造成的影响两个方面。
3.2建筑生成的逻辑的研究
场地是在创建一个建筑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每个地区都会有专属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对于建筑师来讲是极为关键的。作为一名建筑师,就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了解,了解其发展史、其根源所在。此时,我们需要对该地区传统建筑中性能临近的空间对进行详细的探究和浅析。在此过程当中,很多的人仅仅是对传统空间中一些元素进行提取,最终拼接出所谓的“仿古式”现代建筑。固然,这种方法是对传统建筑的重复复制。这种复制仅仅会给人的感官造成麻痹,是最为愚蠢的做法。那我们该怎样处理传统建筑和文化背景问题呢?
传统建筑形制是经过人们长时间的抉择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应运而生的,建筑从这里承载了相关文化,这就是上述所说的 “集体无意识”层面,它会包含一种特殊的意象,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入的共鸣,然而这种精神在建筑上展现在具象的空间品质当中。而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探究人们的心理和文化,抓取其中的精神性内涵,而后通过建筑形式展现出来。
“精神”找到之后,就该是如何去创造空间的问题了,有关方面的知识在学校都会系统的了解到,譬如,怎样掌控光线,怎样把握好有关比例等等,这都是手法上的问题,本文不对此进行相关过多的论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虽然是一种含有‘传统’的设计但这并不是说必须包含所有的传统元素,运用现代化的方法也能够创造出古典意味的空间,不要被一些传统的方式所束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建筑当中呈现给人们的那种传统精神。
3.3场所对建筑的影响的思考
强调与重视场所对建筑的影响意义。拉菲尔·莫内欧曾经说过:“场址是一种有期待的实体,它总是等待着它所期待的建筑建于其上,通过这个建筑物来表现它隐藏着的特征。”是的,在我的认识中,场所是包含有一定的情感和特点的,作为建筑师就一定要静静的去聆听场地所发出的声音。
在我的认识中,每一个场所都有着特定的意义,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当地的场地内部和场地周遭氛围共同创造出来的,假设对场地不重视的话,所创造出来的设计就会与环境部协调,或者如“国际主义”式一般,处处皆行,建筑就丧失了自身独特的意义。正是由于场地之间的相异性,才能够在相同类别的建筑中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4实例说明
法国国家图书馆建在巴黎东部赛纳河左岸巨大的再开发地区,在长方形中庭的四周,有4栋L形高层,玻璃幕墙建筑,佩罗在设计图书馆内的读书空间时,参考并研究了法国传统阅读空间,并把这种传统的空间品质引入到现代图书馆之中。
首先他抓取了十八世纪修道院的空间感受当做阅览室的设计定位,将阅览室的各方面元素都用上现代化的样式,但是空间比例和光线及家具的陈放却会给人一种浓厚的修道院那种寂静的空间效果。
其次,他认为国家图书馆是一种公共性的建筑,不仅仅需要的是一个封闭化的空间,更应该具备交流性质,所以,他创造了十九世纪独具交流意义的传统空间图书馆。佩罗在图书馆的中心建造了一个巨型的下沉庭院,围绕着庭院是具有交流意义的传统廊道空间,这一块儿是较为巧妙的,下沉庭院种植高耸入云浓密的树木,使每一层空间廊道都可以分享同一个庭院,事实意义上,每一层剖面关系跟十九世纪交流空间是完全统一的。
针对建筑应对场地的策略,佩罗展现出其良好的理论修养,在他1989年赢得“法国图书馆设计竞赛”等奖的时候,基地所处在的那个空间基本山峰什么都没有,不存在大型空城,仅仅是一个 “虚”的场地—待建的场所。面对将来周遭环境的未知情况,佩罗在建筑中设计了一个内向的“虚空间”,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虚环境”中的一个“虚空间”,随着时间的流动,周围的“虚环境”开始转变出现新的东西,新的大型建筑,这样,到最后这个地区就只剩下图书馆中的“虚空间”。这个“虚空间”不是单纯对图书馆的读者而言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巨大的“虚空间”对于城市的意义。
5结束语
其实,在现实的建筑设计中,仅仅有策略是不足够的,更为关键的是需要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上的深切理解,我坚信建筑师的修养直接关乎着建筑的品质。处于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需要我们静静的沉下心来,对过去和未来进行深入的思索,抓取独具时代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齐康.空间·时间·建筑.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39(5):821—824
设计策略范文4
(1)普及宣传多,个体引导少。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涯设计工作一般由就业指导部门或者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开展,采取的往往是普及教育层面上的方式,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供择业咨询服务、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生涯设计大赛等方法。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引导学生树立规划意识、激发学生为未来负责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即使将辅导员和班主任纳入生涯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仍然很难真正做到个体层面的指导,或者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督促和反馈。使得大学生涯设计的效果容易止于表面,无法深入和持久。(2)理论教育多,心理体验少。大学生涯设计一般包括兴趣探索、性格探索、能力探索、价值观探索、工作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与行动计划、求职准备模拟面试、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等内容。[3]目前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知识宣传、专家讲座等形式来传达给学生,基本停留在知识层面。但生涯问题具有情境性、问题性、个体性的特点,只有学习者亲历、参与之后才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4]这些并不是单纯通过听课就可得出结论,应通过一定的体验方式深入内心。目前,虽然有些学校在教学中穿插心理测验、心理训练、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方法,但因为课堂教学的场地和授课人数的局限,效果并不理想。(3)计划方案多,执行修订少。进行大学生涯设计时,高校比较注重学生制定和撰写方案。一些高校在入学教育时进行了专业教育,要求大一新生通过自我分析,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制定并撰写大学生涯设计方案。还有一些高校定期举办生涯设计大赛,选出优秀生涯设计方案予以宣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和撰写生涯设计方案,确实起到了指明方向和确定目标的作用。但这些方案是否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是否进行修订、修订后又是否继续执行,却成为了生涯设计活动的盲区,使得一些学生的生涯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达不到最初的设想。综上所述,“三多”和“三少”的主要根源在于大学生涯设计由学校和教师唱主角,没有突破知识传授的固有模式,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和自我督促的功能。
体验式大学生涯设计策略研究
目前,一些高校尝试着采用体验式生涯辅导方式,如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心理测验、心理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很多学校在体验式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面做出了尝试和努力。[5]但这些体验式模式基本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并未完全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我们认为,应多采用以学生为导向的深化学生体验、强化自主参与的体验式大学生涯设计策略。
1.生涯探索之团体辅导
生涯设计团体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自我探索、生涯探索、生涯规划等。通过“生涯十字路口”、“价值观大考验”、“价值观大拍卖”、“工作的世界”、“职业大访谈”、“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活动环节,相互沟通交流,协助成员了解自我的兴趣、人格特质,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发挥潜能,规划个人蓝图,最终实现自我成长。与普通课堂讲授相比,团体辅导没有枯燥乏味甚至脱离实际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游戏、活动、交流、分享等方式,达到自我认知和价值澄清等目的。生涯设计团体辅导比普及教育针对性强、灵活高效,比个体教育效率高、省时省力,成员相互间的启发与借鉴,更能触及个体自我的深思与感悟,达到课堂上无法触及的体验层面。团体辅导强调成员的参与和体验经验,促使他们变被动规划为主动规划,帮助成员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规划。因此,是重要的、以学生为主导的体验式策略。
2.生涯设计之主题班会
大学生主题班会是在一定环境和背景下,围绕一定主题或针对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日常行为和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6]相比团体训练而言,生涯探索主题班会具有参与者同质性更高、指导教师专业背景更强的特点。参与主题班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同质性——他们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有着相同的学习任务,并且在大学中要完成的其他任务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因此,在生涯设计主题班会中容易放松和投入地讨论分享,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共鸣,所讨论的话题、使用的方法和规划的路径适合于本班的广大学生。班会的指导教师一般是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他们对于学生较为了解,对学生所学专业较为熟悉,在个体指导方面能进行有效地工作。
设计策略范文5
1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
1.1商业建筑的内部设计商业建筑内部设计应注意动线设计,动线是人、车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接起来就成为动线。动线是商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影响商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内部主动线设计要清晰,动线要回流,动线要有弧度,平面动线与垂直动线相结合。商圈的商业建筑内部分为:购物空间、餐饮娱乐空间、停车场、办公空间、公共空间和仓储设备空间。1.1.1商业建筑内部功能空间设计(1)购物空间:是商圈中人流、货流量最大,公共性最强的部分,是商业建筑空间的核心。购物空间的设计应做到:①设计要符合商业市场“双三角“的规律。即商铺面积越大,盈利能力越低;商铺面积越小,盈利能力越高。在营业面积有限的购物空间,零售店面面积不宜超过12平方米,店铺形状最好是正方形或者是沿走道方向的扁长形。②交通设计合理: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交通方向和购物目标,避免人流、货流交叉阻塞;③舒适的购物环境:既包括内部空间场所、商品陈列用具、休息设备、卫生间、电梯等,也包括为了更好的商业效果而设计的舒适、艺术、新颖的人文环境。(2)餐饮,娱乐空间餐饮,娱乐空间设计在购物空间的上部,与购物空间形成功能互补,吸引消费者。也可跟一般商铺一样,作为营业面积直接设计在购物空间中,方便消费者使用。(3)办公空间:办公空间设计要具有独立性,一般与客服中心位置相邻,设计在商业价值最低的地方。(4)仓储和设备空间根据商业性质、规模设计库房。位置一般在地下室或者商业价值最低的地方。一般的商圈不会有大量的库房设计,只是作为货物中转储存的一个地方。(5)停车场停车场一般位于商圈的地下,中小型的商圈也可以不设计地下车库。结合附近停车场配套设施或者城市停车场进行合理设计,节约空间和成本。1.1.2商业建筑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商业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城市外部空间衔接,是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骨架。商业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门厅、过厅、中厅;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设计这部分时,要尽量给消费者提供方便、舒适、人文的环境,让消费者有家的感觉。1.2商业空间组合的设计商业空间的复杂性带来了其空间组合的多样化。根据商圈的商业性质和规模进行商业空间的组合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方式:(1)线性式:由一条路径将各种功能空间联系在一起,消费者路线简单,适合规模面积较小的商业建筑;(2)环绕式:消费者路线是一个圆环,圆环内部是各种功能空间;(3)聚合式:以一个功能空间为主,其他功能空间在其周围聚集;(4)辐射式:以一个功能空间为中心,其他功能空间沿其辐射性展开;(5)网络式:网络式设计在现代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中最为普遍,这是由现代商业建筑特点决定的。这种设计适合并列空间较多,规模较大的商业空间;(6)综合式:这种设计常见一些面积较大或者由特殊要求的商业建筑中,多种组合方式在一起,购物路径变化丰富,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设计综合式的组合时,要注意避免购物路线过于复杂。1.3商业建筑的业种设计规划在商圈开发前要明确各种业种的组合,规划每一种商业业种的分布和分配比例,如:服装、百货、数码电子等产品具体在那个楼层,哪个位子,各产品品种需要多少商铺,每个商铺需要多大面积。大型的商业建筑业种规划一般购物、餐饮、休闲的比例是52∶18∶30.商业建筑的业种规划要以各业种每平方米能产生的租金作为参考,还应该以当地的整体经济环境为基础。设计规划出一个合理的商业业种分布,营造出商圈的人文特色,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体验,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2总结
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符合商圈理论。要注意外观设计及动线设计为消费者提供方便、舒服、艺术、文化的购物,休闲环境。所以也可以说商业建筑的设计策略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所产生的结果。在商圈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不段探索商圈和商业建筑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商业建筑的设计水平,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国清 单位:福建联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策略范文6
【关键词】BIM技术;酒店设计;策略分析;设计实践
1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并发展的时代背景
BIM(英文全称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引入以来,因其建设施工管理一体化的优势被广泛推广,是在设计管理、设计过程、设计施工等环节全生命周期内生产和管理工程数据的过程。借用BIM模型以及标准化的应用模式,使各个环节信息沟通直观高效,使项目更可控,因此开发商、设计院等单位争相把BIM列为转型的发力点或作为核心竞争力。BIM技术中协同工作流程,使设计过程更能贴近施工,减少二维图纸带来的失误,优化流程,缩短工期。应用BIM技术,各方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项目设计,可实现设计三维可视,更直观的暴露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大大减少图纸质量问题,提高效率。基本BIM技术,还可实现设计成果量化,通过数据分析为概算提供可量化的数据依据。
2BIM技术在酒店项目中的应用
2.1基于BIM技术的酒店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文举例的四星酒店(诺富特)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47.63米,主要功能为客房,以及宴会厅、全日餐厅、游泳池等附属功能用房,立面造型为传统的苏派中式风格,是以粉墙黛瓦,木构飞檐为特点的坡屋顶建筑。本文案例四星酒店(诺富特)属于有一定品质要求的经济酒店,由于业主对项目的严格要求,包括成本、工程量、新中式墙身节点细节、管道碰撞检查、主要空间的净高要求,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要求项目高效并标准化。因此将BIM技术运用到项目中,可有效发挥技术优势,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平台。
2.2基于BIM技术的酒店设计流程
2.2.1BIM工作流程
BIM工作流程中(图1)协同设计非常重要,是BIM实现提升工程建设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质量和效率终极目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协同设计是针对设计院专业内,专业间进行数据和文件交互、沟通交流等的协同工作。协同设计可实现专业内以及各专业间的数据交换共享。项目组成员通过服务器上的中心文件进行设计,每个人的设计内容都可以同步到文件服务器上的项目中心文件中,成员间还可以借用本专业其他成员的某些图元进行交叉设计,从而实现项目成员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各专业间的协同设计可通过外部链接的方式,在专业模型间进行管线综合设计等。除了这两种模式,协同设计还包括不同设计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如在Revit系列、AutoCAD、Navisworks、3dsmax、SketchUp、Rhino等工具间的数据交互,都可以通过专用的导入导出工具,导成适当的数据格式进行交互。2.2.2BIM土建及机电模型基于Revit的全专业建模,在服务器端设中心文件,各专业远程协同作业。整个项目模型分为建筑结构模型、机电模型(暖通空调、给排水、消防系统、电气桥架)和场地模型(图2、图3、图4)。BIM作为一种崭新的设计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AutoCAD的二维模式,AutoCAD中需设计师自己校对图纸一致性,而BIM模型通过协同作业实现各模型之间的实时信息更新,可避免二维图纸中各专业独立作业带来的图纸对不上,结构梁与管井洞口、门窗洞口的冲突等问题,减少图纸失误。四星酒店(诺富特)设计时,各专业自行设计建模,在关键时间节点或者需要时外部链接其他专业图纸进行检查,并进行管综设计。酒店需要的太阳能、卫星天线等外置于屋面的设施,是否影响立面观感,屋面构架是否对相关设施有遮挡,通过模型,可以比较直观的得出结论。由于本案为新中式坡屋顶,BIM模型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互相配合,对避免结构与外立面及结构与坡屋顶的冲突等有显著的帮助。2.2.3碰撞检测碰撞检测运用是BIM技术在酒店设计中的一个有效助力。传统二维图纸的管线综合设计是绘制关键部位剖面图,协调各专业,难以实现面面俱到,管线综合能避免一些管线交叉碰撞,但较难杜绝此现象。而BIM模型中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来进行碰撞检测,进而解决各专业的冲突,明确管线标高及辅助确认施工顺序,因此可实现优化管线、减少碰撞,实现成本控制。酒店设计中有大量的机电管线,地下室各设备用房、地下室走道、公共区域(大堂、餐厅、宴会厅、游泳池等)、客房走道、屋顶设备层等,均存在各专业交叉碰撞的易发区域(图5),四星酒店(诺富特)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层高有一定限制,但又需要在上述区域中保证净高来满足品质要求,因为需要各专业紧密配合,精确设计,有效结合建筑BIM模型、机电模型,以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的净高。BIM技术下的碰撞检测可以利用三难可视特点及时发现碰撞,设计师可及时调整,在施工前解决此类问题。这点应用在项目中是尤为有效的。2.2.4工程量统计BIM技术下三维信息将面积用来估算土建成本,外表皮来估算立面成本,体积来估算设备成本,更直观的空间成果,以及BIM对造假的零容忍,因此概算师可向建设方提供更精准的成本数据,以便建设方实现成本控制。对于建筑专业来说,BIM模型用来统计门窗表,统计楼层面积及房间面积也是非常便捷的。
3BIM技术在项目应用中的难点
3.1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
传统的二维CAD图纸与BIM模型在设计与制图上存在巨大差异,要求设计人员二维思维到三维思维的工作模型,因此很多新晋BIM设计师抱怨BIM软件设计效率低。当然BIM软件由国外引入,本身在功能性和本地化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工作思维方式的转变,适应了这个转变,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会更得心应手。(图5:碰撞检测断面)
3.2工作界面的划分、知识产权保护
BIM模型为业主、设计院、各专项设计单位、施工方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同时也因为各方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界面的划分、知识产权的保护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外立面设计中,如外立面为幕墙结构,设计院仅需示意连接构件,具体由幕墙公司二次深化设计,在BIM模型中,由于是三维立体模型,因此土建设计院是否要做一些不属于本工作范围内的模型设计,是需要进一步摸索的。同样的,消耗了人力、物力的BIM模型如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不被盗用、剽窃也是一个问题。这些都是BIM技术推广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3BIM软件功能性需改进
BIM技术从国外引入,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功能性、易用性及本地化方面均存在改进的空间。比如,插入表格功能、多段线功能(查询长度等)、标注尺寸功能等,因此国内BIM技术的推广,软件功能还需要改进和优化,以更适用于项目具体操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