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1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缺乏实践性的课程,教师把教材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巧妙地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在提高教学能力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性。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培养、岗位胜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充分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授“幼儿德育”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但要讲授到幼儿德育的培养方法,如多参加劳动,增进与劳动人们的感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还可以把这些方法正确地应用到对中职生的德育培养中去,让学生在接受幼儿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就达到了教材授课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目标,最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一是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二是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回顾。总结和回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但要总结案例,而且还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差异性。在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回顾,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知识的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是开展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实训教学却充满生机活力。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需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也可以让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充分想象幼儿的特点去模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表情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内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广泛联系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开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个体差异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确定选定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
4、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一小节的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合作型的作业,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针对教学中教师留下的问题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予以总结、探索,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性。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实训课 德育渗透
学生德育工作的加强,是当今中职学校的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基础教学的普及和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法律道德观念与行为举止与学校的预期水平在近期内会有较大的差距,这是不可避免的。又由于招生政策倾向,社会歧视,家长误解,中职生源素质逐年下降,职教学生往往被视为“差等生”,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要针对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在学科教学各环节中德育渗透,全方位育人。多数中职学校以往把德育渗透的重点放在主题班会、德育专题报告等“正式”场合中,这种传统的做法并没能在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中取得好的结果。相反,随着生源的下降,这种传统的德育渗透方式日益显得捉襟见肘。而实训课作为中职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的德育渗透阵地的地位也日益明显。可以说,在实训课中蕴藏着大量的德育渗透的空间,而把这些空间都加以利用,可以成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当然,在实训课进行德育渗透毕竟与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简单地在动手操作的学生当中输灌道德观念是难以奏效的。在实训课进行德育渗透必须从实训课的特点出发,从另外的视角思考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笔者在中职学校从事二十余年的实训教学,涉及的课程跨度大,在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有所总结,下面就几方面尝试浅谈这个问题。
一、挖掘实训教学哲理性内容,向学生渗透世界观教育
以《钳工》实训课为例。在中职学校实训课中,钳工实训应该是最简单的课程之一。但是从这些简单的钳工操作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内容。从一个个手工制作样品看,不作细致的观察和测量是看不出它们有多大的区别的,但是这些样品却体现着不同的操作水平,而这些操作水平往往就决定一个学生的诸多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优劣。在指导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进而教育他们人生的成与败往往来源于日常小事中的粗与细,再进而教育他们学会慢慢克服当今普遍的浮躁的心态,成就人生。在指导学生进行样品检测时,通过样品的肉眼看不到的内在区别,教育学生评价事物不能光凭感觉,而要凭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这样一来,许多人生哲理就可以渗透在这些具体的操作之中,这比在班会上或集会报告中的人生观教育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
二、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现状,实施立志成才教育
在中职学校中,《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实训课是周期最长的实训课程之一,从培养土配制到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到后来的追肥修剪,经历数月才能完成。而在数月的时间里,学生可以看到一棵幼苗从他的手中发芽开花生长。实训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中可以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一棵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培养土的配制与消毒、换盆和翻盆、园林植物播种育苗、园林植物扦插繁殖、 园林植物分生繁殖、园林植物高枝压条繁殖、仙人掌类植物嫁接、盆花追施液肥、草坪修剪等环节,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结合这些环节在当前园林市场中的产业现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新的爱好,立志成某一方面的人才。在操作时,适时进行一些比赛,更能使学生从感性上感受到其操作所带来的劳动价值和市场潜力。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各种专业知识学习,他们的一些思想问题(诸如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和专业思想等)总会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为此在专业课实训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介绍专业领域的现状、发展动态以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使他们熟悉自己的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者列举往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所做出的成绩和爱岗敬业的感人事迹,激励他们热爱专业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并使他们懂得只有学好各科知识技能、做到德才兼备,将来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在操作中让学生充分合作和竞争,培养新型职业关系
学生在繁忙的共同工作学习中易于培养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当今中职学生尤其需要的,因为竞争往往被学生理解为对抗性,与和谐的关系不是一个方向。但在实训课中,竞争和合作的同学关系可以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培养。以《数控车床》实训课为例,这种用于应对日新月异的数控技术的操作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针对当今学生存在的比较浮躁的缺点,教师可以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接着教师可以请获胜的组谈谈他们的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在实训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实训,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否则,你争我抢,不互相配合,实验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结合实训环节的严格要求,渗透规章纪律教育
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职生多数人的纪律意识和做事作风与当今职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平时的上课中,很多学生并不把迟到当作多严重的事,玩手机、扎推摆龙门阵、频繁上厕所等行为在上课的时候比较普遍。现在企业需要的员工是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遵守生产作业纪律的有较强敬业精神的员工。针对这种情况,专业课教学中应特别强调纪律教育,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组织纪律与规章制度、强制手段与自觉遵守的关系,从而增强纪律和法制意识。在实训课中,课堂的环境与企业比较相似,在其中渗透规章纪律教育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提出一定的技术要求后,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内部协商,想出两三种快速、准确拆装的办法,每个小组成员在短短几分钟内积极思考、计划、献计献策,这不仅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也使学生在一定的合作环境中自觉约束自己,遵从集体的规章纪律。接着进行小组间的速度与精确度的竞争,学生在无形中就培养了为集体出力的意识。在中职各类实训课程中,实训教师往往都能以比赛的方式培养良性竞争意识,以分组的方式培养合作精神,以协作的方式培养纪律观念。从这方面看,在实训课中渗透规章纪律教育其实比理论课或主题班会上的说教方式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当前实训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让实训课堂承担一定的德育教育,是有必要的,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所以在中职教学设计与指导中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德育与实践教育无端分割的状况,在学生的实训操作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实践中学会能更好适应职场要求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林幸福,陈惠娥. 审视与建构: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培训体系的思考 [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3
德育课考核评价目标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德育课考核评价中“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功利性目标,更多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
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体现在:1.具备正确的导向功能
考核的目的有两个:(1)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2)为了促进教师的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真功夫。
2.具备有效的激励功能。中职政治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关注学生学习态度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考核评价激励学生对照中职德育课的考核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指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包括理论知识水平、思想道德觉悟、道德行为表现三个方面。找差距、定措施,自觉加强学习,强化实践锻炼,促进德育素质的不断提高。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发展变化的,是以多种体系呈现出来的,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单纯地考核人的某一种智能和学习状态都不符合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职学校的考试改革必须基于上述理论在思路与方向上有所突破。
一、变单一的笔试为多样化考试
针对不同的课程,考试体系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和见解等体系。课堂评价也是重要体系,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小论文等体系考察和评价学生。
二、考试内容要侧重学生能力的考核
考试不仅要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要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要减少以考学生记忆能力和知识量的多少为主的客观性题目,相应增加综合性、分析性、应用性等以考查学生基本能力为目的的主观性题目。凡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一定要增加动手能力的测试。文科类课程要重点测试写作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类的课程侧重编程能力、操作能力,使用主流软件的能力;实践性课程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试不仅从知识点出题,还要从课程的目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出题。
三、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评价体系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专 美术 德育教育
一、把爱心宽容当作系紧师生间强烈情感的纽带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在他的《教育者的灵魂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一书中曾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作为塑造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充满爱的灵魂,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工作,爱生如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作为准则;同时还要具备奉献爱心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价值,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如果爱是一条小河,那么宽容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做路灯,以扎实的才智做护栏。这样,学生才能站在坚固的师德桥面上,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正视人生,对学生产生积极而强烈的情感要求,系紧师生心灵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二、在教学活动中捕捉实施德育的契机
美术教学中艺术形象的直观性、具体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胜过空洞的理论说教,艺术形象的审美性与情感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画面上展现的思想情感教育。所以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其独特的优势。美术教学中美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对中专生的审美艺术素养和品质的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如在上“POP字体设计”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解了很多书体的特点让学生先总结黑体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然后告诉学生做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堂堂正正,稳稳当当,踏踏实实,不干坏事儿;在“POP海报设计”一课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旅游海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的,为了更加幸福、灿烂的明天,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未来。
在设计课中,教师要巧传基本技能,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灵活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大胆创新的品质。在上“包装设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设计、包装的重要作用,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某山区出产丰富的土特产,那里的野生蘑菇质量很好。以前是用麻袋来装的,卖得很便宜,由于外观不美,还卖不出去,那里的农民很穷。后来,有一个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他把野生蘑菇改成250克一袋的小包装,还专门设计了漂亮的图案和商标。由于商品的外观很美,蘑菇的销路很好,而且比原来的价格提高了不少,山区的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大家都感谢这位大学生。”学生受到了启发,然后出示几件商品的包装和有关的图片资料。我又适时地放上音乐。欣赏完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同样的蘑菇,有了美观的包装后,不但价钱卖得贵,而且人们反而要争着买?有的同学说:“漂亮的包装人人喜欢,看到这么好的商品当然要买喽。”还有的同学说:“要感谢这位大学生,知识就是能创造财富。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学习,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也要为家乡出力。”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较好地完成了德育的渗透。
欣赏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在美术综合实训课中渗透德育
美术综合实训课中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的教学具有育人功能。教师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
例如,在上“标志设计”课时,我让学生为学校设计校徽,为班级设计班标,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组标。这有助于改正现代学生眼高手低、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毛病,培养学生踏实勤劳的品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学生切实体验到动手动脑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又如,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新年贺卡送给可敬可爱的人,还让他们画家乡的小桥流水。这样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寓教育于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5
坚持办学方向 拓宽就业渠道
坐落在讷谟尔河南岸的讷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有着雄厚办学实力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先后兴建了雄伟壮观的教学楼、装备一流的实验楼和现代前沿的科技楼,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了与专业同步配套的30余个国内一流、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学校资产总价值3000余万元。根据社会需要,他们相继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11个专业。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现代农艺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和财会专业,被确定为齐齐哈尔市级重点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13人,各类在籍生3065人,其中包括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735人,每年各类培训达6000余人。
讷河市职教中心提出了“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服务区域发展,扩大辐射功能”的办学理念。学校形成了“爱校、爱岗、爱生”的良好工作氛围,努力为每位学生创造最好发展空间和找到满意工作,是全校教工坚定不移的思想共识。
学校把社会需求作为办学的第一信号,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先后与讷河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海江机械厂、讷河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黑龙江斯达特兽药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联合办学,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双方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订单培养协议、相关专业教学计划、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等制度和协议。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成立“专家指导咨询委员会”,参与学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对专业建设、实习实训、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学校还积极创办企业,实施产教结合,有电器维修部、庄稼医院、汽车4S店等校办产业,在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实训示范功能。采用定期请企业领导或专家学者来校讲课,让企业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近企业,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为了加大就业安置的力度,学校先后派专人多次外出考察基地,参观考察了近百家企业,主要考察企业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户口迁入、工作条件、管理模式等方面,经过认真比对,从中筛选出十二家企业成为学校的就业基地,先后与北京海淀计算机学校、北京图书馆计算机学校、青岛黄埔学校、瓦房店机械中专学校等联合办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这些就业基地已安置就业班学生500多人,安置劳动力转移学员1万多人。现在,这所学校招生就是招工,就是就业,真正做到了出口畅,入口旺。
强化内涵建设 提升就业能力
打造精品教师队伍,是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保证。讷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本着“以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原则,对家长郑重承诺:“交我一个学生,还你一个人才”。他们努力培养学生向技能型、应用型、素质高、就业高的“两型两高”发展。这一承诺,也对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学校的内涵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在教师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学校采取了自修、进修、走出去、请进来等立体、多元方式,全方位推进,使师资队伍建设达到了上级的要求标准。现在,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了50%以上,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10人,县级15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3人,县级3人;省级教学能手15人,市级教学能手10人。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学校教学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文化课实施了目标教学;专业课实施了模块教学,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讷河职教中心已经连续八年高考成绩名列齐市地区首位。
讷河市职教中心紧紧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指导方案》实施课程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为主线、以项目课程模块化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努力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黑龙江省2008年出版发行的《专业指导方案》是中职学校教学指导性文件,其中种植专业部分由这个学校制定。在此引领下,学校制定了各专业的专业能力体系标准及考核标准,大胆改革了传统教学方法,本着“理论够用、实践管用”的原则,减少理论课的课时数,加大专业技能操作课的比例,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强化现代行业管理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运用“项目引领”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坚持“学生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把握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润物无声”作用,加大环境卫生管理,让环境会“说话”;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凸现学科课堂教学中德育因素;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组建了音、体、美、球类、棋类等九大社团,发展学生个性空间,从而展示了学生风采,促进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量化管理,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坚持周班主任例会;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学生会和学生干部进行工作岗位培训,同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辐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立体化、全方位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他们把短板补齐,把优势放大,实现多样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保证绿色升学率。
优化育人载体 夯实就业基础
讷河市职业教育中心不断积极强化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努力为学生实践教学开辟绿色通道。
几年来,学校共争取上级资金及投资近千万元兴建了六大实习实训基地:一是兴建了焊接实训基地,拥有各种型号焊机80多台。二是兴建了汽修实训基地,兴建了4S店、出租车公司、汽车修配厂及汽修实训四位一体、规模宏大的汽修实训基地。三是兴建了数控实训基地,拥有数控车床2台、数控铣床2台、普通车床10台、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考核系统。四是兴建了电工电子实训基地,拥有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台30套。五是兴建了计算机实训基地,拥有高配置计算机350台,组建了7个微机室。六是兴建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拥有综合实验室和土肥室、天平室、普通温室2栋、日光温室3栋,总面积2200平方米,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
讷河市职教中心教学围绕经济转,培养学生围绕市场转,教学质量围绕技能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文化课实施了目标教学;专业课实施了模块教学,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2011年,马德祥、刘真龙同学,在齐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大赛中,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刘真龙同学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安百岩、李世龙同学,在齐市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优秀奖;安百岩同学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2年,刘丽君同学,荣获黑龙江省种植专业二等奖,并且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刘春辉、刘杨荣同学获齐齐哈尔市汽修专业三等奖;王留莉荣获齐齐哈尔市电子专业三等奖;白黎明荣获齐齐哈尔市计算机专业三等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
让每一名在校生就业、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择业,是职教中心始终坚持的办学导向。为了让学生一入学就有就业保障,学校主动寻求与市场的“焊接点”,创建了工学结合、校企联办、校校联合的办学模式,先后与石家庄天使护士学校、山东诸城高级技工学校、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青岛海川商务学院等6所学校和20余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和对口就业关系,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打破关门办学的僵局,学校实行了“以技能为主体,以实习为手段”的办学宗旨,强化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教学,保证就业安置,拓宽了就业渠道,使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8%。
坚定服务意识 构筑高端引领
讷河是一个有着74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化农民,是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讷河市职教中心一直把送教下乡,服务“三农”放在首位。第一,实施村村办学,帮助村民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把课堂送到村头,把技术送到田间。能让农民在学到技术的同时,还能交流田间耕作经验。第二,为贫困农民无偿送去特色作物及瓜菜种子、种苗,并详实细致地为村民讲解特色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第三,学校科研人员还亲自到农民家中指导栽培技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进温室大棚。第四,建立种子扩繁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与科研所、植保站、园林处等单位合作,成立学校种植专业教科研小组,在名优特产品的引进开发、专业科研、教学改革上大胆探索,总结出《大豆标准化种植技术》、《农药“两降一加”喷洒新技术》等,具有指导作用的经验总结25项。成功培育出职研一号茄子、职研3411旱黄瓜等特色蔬菜。学校精心培育的良种,连续两次参加全国种子交易会,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和客户的欢迎与好评。
讷河市职教中心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扶贫办和黑龙江省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学校把阳光培训和创业培训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外出致富,他们对农民工培训采取零收费,并投资兴建了农艺、汽修、电焊、微机四个专业基地,根据订单所需、市场所需、农民所需,学校先后开设农艺、服装、电焊、保安、家政、汽车驾驶、汽车维修、餐饮、编织、家电、砌筑、微机等专业。为了加大就业安置的力度,避免回流现象发生,他们派主管劳转的校长,同市劳务经济局领导到北京、天津等地考察,先后有农民6000余人参加培训后,安置到南方大企业工作。2010年,学校被认定为黑龙江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2012年学校承担了讷河、克山两地120人的农村创业培训,省劳转办领导亲自参加的开班仪式,并得到了省劳转办领导对此次培训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学校邀请我省创业培训专家孙永军,来校为学员授课。通过培训,学员创业意愿增强,纷纷策划自己创业计划,学校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问效。同时,协助讷河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努力争取创业一家,带动一村。2012年,学校劳动力转移涉农培训750人,技能培训1000人,其他各类培训3000余人。他们“升学保质量,在岗保技能,就业保出路”,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多功能、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
德育实训劳动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理念;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76-02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树立观念、学会方法、规范行为”,使学生珍惜学生生涯,珍惜在校时光,为其他几门德育课程的开设做好铺垫。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理念及课程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应当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适应新形势,面向学生、面向个体、面向素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必须从我国目前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面向中职生的当前生活、学习状况;面向中职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面向中职生个体的差异;面向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刚性和弹性,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形成综合职业竞争力及自我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面向所有的中职学生。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理念,传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建立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地开始和发展职业生涯。
课程设计目标
课程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终身幸福;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做出自己初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不断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其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的准备。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做好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要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帮助学生珍惜在校生活,珍惜学生生涯;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方向,成功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意义。总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在整个人生中都得到教益。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实施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大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结合中职生的具体特点和毕业后职业生涯发展的状况,依据模块理论将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可将教材分为六大模块:认识职业、认识专业、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在每个模块中又可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子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基本能力模块及拓展训练模块。
课程考核与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评价应以各规划环节产出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整体质量和相应的调查报告、总结等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大纲》,笔者将考核评价分为两部分,即学习过程考核 (占60%)和总结性考核(占40%)。学习过程考核分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占10%)、出勤率(占10%)、作业(占20%)、实训活动(占20%);总结性考核以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为依据,分为学生自评(占10%)、学生集体评价(占10%)、教师评价(占20%)。每一部分又分为四个等级:优秀(典范)、良好(完成)、合格(初步)、不及格。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对于中职学生了解专业、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我认识,明确人生目标,珍惜学生生涯,珍惜在校时光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能仅靠《职业生涯规划》一门课程完成,还需要后续课程的跟进,在不同的学期都应有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第一学期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为主,第二学期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主,第三学期以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训为主,第四学期以就业指导为主,第五学期的实习实训以职业咨询和就业辅导为主;第一学期以课程教学的形式进行,后四个学期以讲座辅导的形式进行,从而形成“以课程为基础,以讲座为辅助”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