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内涵范文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97-01
摘要:
“敬”是孔子非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态度,孔子所称道的“敬”适用于所有人之间,是为人处世成功的妙道,更是个人修养的必要因素,敬与中庸之道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敬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孔子;敬;态度;修养
《说文?苟部》:“敬,肃也。”《玉篇?苟部》:“敬,恭也。”恭、敬词义相近,恭注重于外表,敬则关乎内心。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敬是一种无形的物质,一种态度,孔子强调的敬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表现在子女孝,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父母,更应是精神层面的虔敬的态度,即使父母去世,在祭祀的时候仍然应抱着犹如父母未逝时伺候的恭敬的方式展开祭祀的礼仪活动。《中庸》第十九章中孔子说:“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此外当子游问孝时,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把敬甚至作为区别动物和人的一条标准。《礼记》的祭义篇中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孔子本身具有高度的孝的美德,他用他的敬爱父母的感情教育他的学生——孝的礼仪是必须的。
《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在国家机构中,臣之于君,依然需要敬的态度,犹如子女对待父母。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对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孝经》也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孝经?士章》)天子与臣民的相互关系中,敬的态度可以成为一种衡量的尺度,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君主以臣民是否尊敬他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则可以使国家稳定繁荣,对国家的发展十分有利。在全社会中传播一种敬的态度,就像孟子说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达成如张载所说的万物一体,把一切人当作自己的兄弟,人与人之间相互尊敬、关爱,那么社会的和谐、和睦会使每个人都内心充满温馨,个人内心舒适感增强。
孔子活动的春秋时代,“敬”的文化内涵从先前的恭敬有所扩大,不仅是下对上应具有的或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是为人处世的一种行为准则,解释为庄重认真,包括普通的臣民,也包括君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敬事,即是做事认真,也即认真做事。孔子又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认真办事的举止行为被孔子与他最推举的仁联系起来,给予了“敬”以高度的肯定,樊迟问仁,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秉持恭敬认真积极谨慎之心做事,是取得他人信任、令他人放心的必要条件,是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推行的必要因素。只要能认真庄重做事,就会不犯错误,就能得到别人的友爱,孔子弟子司马牛不无担忧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子夏安慰司马牛的理由与愿望是希望司马牛能成为孔子称颂的君子,孔子教育子张的话是认真严肃做每一件事,即使蛮貊之地也能施行个人的主张,做事达到“敬”,人就能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成功,有更多的朋友与发展的机会。
孔子认为“敬”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子路问君子,孔子曰:“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修己以敬”,即是敬修,或曰修敬,要使自身达到孔子所说的“敬”,有了“敬”的因素,就迈出了个人的修养的第一步。宋代的程颐认识到“敬”的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氏遗书》卷十八)程颐认为,只是一个“敬”最重要,个人修养与学习知识分开而论。《大学》之目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要达到善,我们一定要学会“敬”。朱熹所定义的“敬”是这样的:“敬是戒慎恐惧之义”(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九);“身心收敛”,“不敢放纵”,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卷十二)。敬即保持庄重,剔除放浪不羁的妄想和妄为,达到的是一种自觉状态。孔子对颜渊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达到这种修养的功夫,其实贯穿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敬”。《中庸》倡导“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即是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此慎独,即是修养,完完全全的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修养自己。这修养功夫,亦只是一个“敬”。《大学》认为,治理国家经由八个步骤,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简称为“八条目”,个人修养高了,才能使治理国家伟业得以顺利实施。
孔子所说的“敬”有利于达成儒家所谓的善,缔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稳重、谦逊的性格,“敬”合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礼教,《礼记?内则》说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身终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敬”的态度是让我们按照上级的,长辈的意愿进行活动,不同意上级或长辈也不能当面强烈地指出,最多在上级或长辈愉悦时稍稍说明自己的观点意图,但千万不要企图说服和改变。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敬重已在其位的人,尊重他们的决定,维护他们的统治,有利于封建统治。敬,教会我们庄重认真;敬,教会我们约束冲动、邪念;敬,教会我们保守、不走极端,于是敬教会我们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顾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中庸》)孔子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谓之庸,中华民族“敬”人,敬事,取向中庸的行事风格,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注重小我的修养,注重小我的社会,服从国家的统治,从一而终的文化。
我们尊敬君主、祖先,自然的伟大力量,古代我们敬畏不可知的自然,我们首先想到从祖先的经验中取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尊敬,我们保存并传递发扬古代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孔子的“敬”有利于人际的交往,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意义,但“敬”的思想控制我们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和进取心,我们不敢打破传统,不仅是舆论的力量,还有我们自身对“敬”文化的接受,20世纪的鲁迅是伟大的,他打开宥于传统桎梏的铁屋,他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传承下来各个部分,喊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愤怒的声音。我们的视野在扩大,我们的文化受到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多元化,“敬”的文化涵义已经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但请辩证思考我们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朱熹. 四书集注.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
[2]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4]任继愈.把儒教放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来观察——序李申著《中国儒教论》岳阳:云梦学刊2005年02期第7~9页.
文化内涵范文2
医院文化就是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文环境谈等。在内部具有共性化;在外部又具有个性化。
医院的服务是以“定制服务”为特点的,不同医生对于病人的服务是难以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的,每个病人有自己的不同点,每个医生由于经历、学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对于疾病的理解往往不同,与病人交流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医院就需要一种统一的东西来规范大家的行为模式,精神高于技术,或者说医院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第一位的
医院要建立指导员工行为规范的文化氛围。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来说明文化的重要性: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的座右铭是“绝对隔夜送到”,由于这个理念的指导,一位员工在大街上取邮箱时打不开,他没有将邮箱置于大街上不管,而是将邮箱拆下来。运回公司打开,以保证邮件的准时送到。这就是文化指导工作的事例。
医院文化同样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医生护士的工作是定制服务,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自。这样,许多规章制度就无法限定具体的工作,那么,文化的导向就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以便形成自己的理念系统和行为准则。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一些患者从市级省级大医院回来后向我们诉说,还是我们医院好,从主任到下面的医生护士,对病人都真诚备至,态度热情,相反在上级大医院,从进院到出院,自己都仿佛是被冷落在一边的。不是说在大医院人文建设跟不上,而是摊子越大,杂乱琐事就越多,是他们的居高自傲也好、忙得不可开交无暇应对也罢,确实给人冰冷心寒的感觉。
我们区医院在近几年间的发展也大大加快了,病人数量也逐年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各种各样以前没出现过的事件也渐渐浮现,让我们防不胜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思想松懈下来就容易顾此失彼。
我们主任常常说:我们不同于上级医院,在上面的医院,即使治不好病那也是你应该的;而在我们这级医院,屁大点事病人就会投诉,整得你鸡犬不宁。
所以医院文化建设在我们这级医院就更加应该重视起来。
我们的院训是:爱院、团结、优质、奉献、进取。
爱院就是维护医院声誉,以院为家,珍惜爱护医院财物,医院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平台,有好的医院形象、好的设备、好的环境,我们的工作才会更舒心、效率才会更高。
只有我们职工团结一致,才能更好战胜困难、化解各种压力。
文化内涵范文3
摘要: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外延扩展建设之后,职业学校的天空应该迎来内涵的发展,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德育文化的锤炼,专业文化的打造,构成独具特色的职校育人文化。
P键词:文化内涵;校园环境;德育文化;专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26-02
学校内涵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支撑一所学校未来能走得更长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营造适合职校生学习和成长的文化氛围是目前职业学校在完成了基本建设后应该关注的重点。校园文化由校园环境、德育文化和专业文化共同作用而成。
学校生产并传承着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知识、思想、技能。学校的天空应如圣殿皇宫般神圣美好,她笼罩人的心灵,洗礼人的灵魂。好的校园文化是教育的沃土,自觉促成学生健康成长。职业学校应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时间短,且平时基本文化课程少,重在技能训练与养成,所以更要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渗透功能,让其无形中去滋养学生的身心。本文将从校园环境、德育文化、专业文化入手,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建设静、净、雅、美的校园环境
静、净、雅、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衣。
静:静思,校园的氛围里有静的元素。面对浮躁的社会现状,面对不爱读书的职校生,在校园里,营造静的氛围非常必要,安静的阅览室,安静的图书馆,安静的教室,安静的校园食堂,安静的寝室,静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修养,在静中,学生可以静下来思考,静下来阅读,静下来上课,老师可以静心教学,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归根结底,人类的智慧来自于静,静是人的本性回归。在喧嚣的世界里,校园里还可以找到一处静地,让心安静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净: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是对校园环境最基本的要求。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是要能从小事、从身边事、从简单事做起。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学生首要的应该懂得打扫庭院,保持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干净整洁。关于校园干净整洁的环境建设,可以学习上海市群益职业学校的做法:“老生养成,老生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老生帮助新生准备好一切。每一间宿舍,每一个洗手间,具体到每一双鞋,每一条毛巾怎么摆放,都做好了示范,他们的口号是“做细、做透、做到极致”。他们的寝室文化是干净、整齐、有序。校园不留死角,每一处都应是净土。育人的工作,首先从育人的环境开始着手,没有实实在在的、经得起推敲的育人环境,无论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多么先进,培养目标是多么科学,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雅:校园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场所的地方,她是精神的家园,是知识的殿堂,是铸造灵魂的地方,校园除了静和净,还应该有其高雅之处,展现书香校园的优雅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校园因为她的教书育人功能,自然更彰显校园的书香文化,折射出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美:校园的美,来自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屋一舍,静之美,和谐之美,优雅之美,整体上感觉美丽的校园,给人愉悦的心情,走在校园里,动静和谐,校园的文化,应该处处是育人,时时是育人。
二、弘扬爱、诚、善、勤的德育文化
爱、诚、善、勤的德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德育是关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文化素养,人文关怀与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中职学校,每学期都开设了至少一门的德育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德育的全部教育任务。在师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是德育的延伸,营造春风化雨的师德文化,开启启迪心智的社团文化,美善相谐的体艺文化,明德修身的公寓文化,饮水思源的感恩文化。在德育教育强化的今天,将爱、诚、善、勤的品德作为学校德育具体到行为教育中来。德育渗透在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每一堂课里。
爱:爱心的培养。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创设人文关怀的传统,领导要关爱教师,老师关爱学生,学生相互关爱。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最有效的教育是感动,是触及灵魂。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在校园里,自觉播下爱的种子,自会有爱的成长。
诚:诚信教育。诚信做人,是每一个人立足的基本点。人无信而不立。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一个社会没有诚信会令人恐慌,我们已经深有感触,食品你不再放心,医生你不敢轻信,律师你不敢相信,当前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改良社会风气,是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荀子・修身》:“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实是做人之根本,道德之基础。
善:保持善良之心。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人才会越来越美。教育中渗透善良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善良的种子,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勤:勤奋是至高的美德。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学校大力弘扬勤奋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勤奋备课,勤奋教研,以认真勤奋的态度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学生勤奋学习,勤奋锻炼,勤奋打扫校园,树立人生理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校风,张扬勤奋是美德的正气。
三、打造精、深、厚、浓的专业文化
精、深、厚、浓的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筋骨。
专业文化可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于专业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专业文化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所折射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能够引导和管理专业建设的管理体系。②专业文化的核心是专业的价值理念,专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应当是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③专业文化的载体既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等理论载体,还包括实验实训设备和场所等实践载体。其四,专业文化体现在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具有的精神风貌。综上所述,专业文化是由专业价值理念及其理论载体和实践载体以及专业内部全体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等组成的文化体系和管理体系。
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体现职业的特点,学校的专业是直接与职业对接的,因此打造专业文化的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结合我校专业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要将专业文化的专业性较明显地凸显出来,专业文化要具备精、深、厚、浓的特点。
精: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精湛。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的职业岗位的教育,输送到岗位的职业能手,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准。因此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齐全的设备,让学生反复实践操作、训练,只有过硬的技术,职教的学生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深:深是对学生理论的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技术之外,对自己专业的理论也要掌握到一定的深度,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查阅相关书籍,有能力解决问题。
厚、浓:专业文化的建设,不是有了实训场地就是专业文化的载体了,基于职业学校的特点,专业文化要成为学校的主旋律,浓厚的专业文化方能凸显出职业特色,更好地彰显专业的特点,只有浓厚的文化范围才能深入人心,感化心灵。而这种氛围要养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为了营造厚浓的专业文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建设齐备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学校确保开足实训课时,保证学生的实训时间,建设实训基地文化,形成“能力本位、实践主线”的育人文化,突出职教特色定期进行实训成果展示,或者开展竞赛活动,校园有专门的宣传栏,定期展示学生的专业成果。实训基地文化是职业院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
2.融企业文化入校园。企业都有自己自发生成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群体认同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无论什么学校,文化一定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生命力,优美静谧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心灵愉悦成长的保障,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是培养高尚人格的基础,浓厚的专业文化是学生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条件。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打造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因此,职业学校的发展终究要回归到文化的建设上来,一代合格的职业人,不仅仅是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用思想引领自己的人生。
⒖嘉南祝
文化内涵范文4
【关键词】医院文化内涵根本性整体性层次性
医院文化是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医院全体职工所共同遵循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总称,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是一种价值观,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实上是一种人化的产物和结果。就文化本质而言,医院文化同样具有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等基本属性,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文化内涵具有根本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三个特征。
1医院文化具有根本性
文化代表着基本的价值观念,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在医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只有那些具有服膺万众的医院文化的医院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凸显出医院文化具有根本性。
随着WTO的加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医疗市场的竞争正面临着全面的开放式的高强度竞争,而医院间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
优秀的医院文化是比设备、资产更重要的医院财富,是医院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医院文化决定了医院与病人、医院与社会、医院与环境、医院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调。医院文化的根本性表达在医院内部形成的基本价值观上,而这基本价值观的确立应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模仿性。正如老子所言“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因为,只有独特的医院文化才是最不容易被克隆,最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
2医院文化具有层次性
作为医院无形资产的医院文化必须通过有形载体来表达和实现。杨曾宪等国内大多数学者根据文化的不同性质,将医院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医院文化具有层次性。医院文化建设应在三个不同、依次递进又相互重叠的层次上展开。
2.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中最为表浅的第一个层次,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最直观的载体,是医院文化的表象,如医院的院徽、院容院貌、院歌等能在外部直接表达的医院特征,是医院外在形象。
医院环境和建筑是医院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地体现出医院文化特征。如协和医院的琉璃瓦建筑结构所透出的那份凝重与协和医院一向稳重严谨的风格十分吻合,体现出了协和医院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绵长。良好的医院表象文化可以起到展示医院个性、熏陶和培育职工精神文化的作用。
2.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制度文化是医院精神文化的体现和外化。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疗活动的流程程序、各种操作规范、医院管理和运作制度等均是医院制度文化。医院员工的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制度文化来表述,通过制度文化来培养,医院运作的高效、有序与成功的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
2.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也是医院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两个有形文化的升华。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形成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核心价值观以员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是医院主导思想。在多元化日趋明显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凝炼医院精神,培育共同价值观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培育员工的服务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医院精神文化是不能直接触摸到的,但可以在每时每刻、在每件事、每个角落中和每个职工身上感受和体验到。转医院文化的层次性对实施医院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医院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医院文化建设的阶段性。表象文化作为一个低层次文化较容易达到,但是制度文化是需要长期和艰苦的坚持和不断地完善来实现的,而高层的医院精神文化则是长期传统的传承和经久的文化积淀的结果。通常来讲,医院文化需要分阶段实施,根据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作用和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事实上是不能绝然分开的,是互为交叉、互为重叠和相互支撑和影响的。因此,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统筹兼顾,既分步实施,又主题明确,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使精神文化最终成为医院的灵魂。
3医院文化具有整体性
医院文化是通过医院员工这个载体来发挥作用的,而绝大多数的医疗服务活动是一个整体的团队活动。因此,医院文化具有整体性。医院文化的整体性是由三个方面所决定的。
医院文化的整体性由文化的载体特征所决定。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有形的特定载体来传承和实施,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融合在医疗活动和医院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医院经营管理要受到医院文化的指导和制约,医院文化也必须服从和服务医院的经营管理,否则,皮之不存,毛之所存焉?
医院文化的整体性由文化的导向作用所决定。文化代表着基本的价值观,医院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在医院员工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为医院发展铺垫思想基础。文化对人们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导向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文化的训导和教化,使医院员工形成和固化医院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引导全体员工达成清楚和明了的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形成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增强医院内部凝聚力和使员工认知共同的行为规范。
医院文化的整体性由文化的流行特征所决定。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心理活动的本能。文化的流行特征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表象文化和制度文化更趋流行性。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只有医院文化与环境、社会和主流文化实现了融合,医院文化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所以,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整体考量社会、环境和文化多元性等要素。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创建成熟的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医院文化已是医院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中,必须认真考虑医院文化的根本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以医院文化内涵的深度理解来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经久不衰的医院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二),1987,824.
[2]吕进.巅峰管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51.
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文化苦旅;文化内涵;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的体会我国文化的韵味,余秋雨辞去职位,走出书房,开始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看过长江,去过黄河,走过文明的废墟,他边游历边记录边思考,最终成就了这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文化苦旅》。
1.自然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通过游历我国的自然景观,借助山水自然寻找中国文人的脚印,探寻中国的文化走向。他到过苍茫的沙漠,去过敦煌的莫高窟,壮观的石洞、屹立的石像、神秘的壁画,他静静的观看着敦煌近千年来的变化。他看过莫高窟的辉煌,也看过王道士将千年的艺术瑰宝交与外人,致使无数文物流向国外,历史的深邃苍凉可感而知。他也去过江南的小镇,江南的自然景观不同,温文尔雅,润物细无声,江南小镇不仅是大自然孕育出的自然山水,它更融于华夏的古老文化之中。它自然的亲和力收容了许多仕途不得志的文人,也孕育了别有风味的隐逸文化。作者并非单纯的游历祖国的自然景观,而更多的是体味自然景观下的文化内涵,不仅观察着自然景观,也思考着人文情怀,将自己对祖国自然景观之下孕育的文化内涵记录到了这部作品之中。当作者站在古人所站过的地方,他认真地注视着这些自然景观,感受着千年来文化的变迁。这些自然景观下孕育的都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借助自然景观寻找着千年沉淀的文化内涵。
2.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与我国的历史背景也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游历祖国的河山,余秋雨也回忆并探寻着历史。《文化苦旅》包含着借鉴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的意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思考历史,探寻文化与历史的发展和走向。他站在历史的道路上,寻找文化的走向和民族精神文明的出路,他的作品中描绘的大多是苍凉和悲壮的事物,因此为他的作品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在《道士塔》这篇文章中,作者就记叙了王道士将藏经洞中的经卷卖给了外国人的故事。这篇文章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腐败的清政府十分无能,根本不重视这些经卷,虽然王道士多次向官府报告,求助官府予以重视,但是却没有人理睬他。而外国探险家却极为重视这些经卷,视之为无价之宝,在万般恳求后,王道士终于被他感动,答应将经卷卖给他。衰弱的国家,无能的政府,根本无法保护它自己的文化瑰宝,也意识不到去保护它们。既然自己都不重视,与其让这些经卷烂掉,为何不卖给珍视它们的外国人呢?或许这就是王道士当时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我们的文化被无情的践踏和破坏,无能的清政府根本不去保护我们的文化财产,致使大量的文化瑰宝流入国外,这是多么的可悲!
余秋雨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拂去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展现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和各种人文景象、艺术现象,带我们走进那个被我们忘记的历史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苦与乐。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他还寻找着中国文化的出路,他深刻的意识到,历来我国的知识分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心,是文人、知识分子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余秋雨在这部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中国古代文人及作品的思索和考察,通过他们来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走向。在《柳侯祠》这篇文章中,余秋雨叙述了柳宗元两度被贬的经历,一次次的被贬黜到荒蛮之地,深深的伤害了柳宗元在政治上的鸿鹄之志,然而贬黜却使他静下心来专心写作,达到他人生中最佳的写作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大多数的中国文人都是孤独的,而孤独却让他们能够潜心做学问,著书立作,影响后世,感染后人,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丰功伟绩。
3.哲学思考下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在对民族文化的探寻之后,进行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崇尚安居乐业、质朴平和,不管外界如何喧嚣,人们总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人们总能使自己平静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就像古代的文人,他们在被贬黜后或寄情山水,或投身文学创作,将自己的感情宣泄到文字之中,来排遣自己的抑郁与愤怒,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我国大多数的文人都是在获得内心的平和后,才创作出了无数的文学佳作,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学财富。虽然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都遭遇过贬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萎靡消沉,相反,他们在整理好心情后会重拾生活的信心,要么在自己管辖的小天地里勤勤恳恳,为百姓做贡献,要么就专心于文学创作。总之,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自己无愧于心。
4.结语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寻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也体现了余秋雨自己对文化的思索和追求,展示了他超凡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郭佳颖.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J].山花,2011.
[2] 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文化内涵范文6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比较多的,每个节日对于人们来说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说冬至这个节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冬至节气文化内涵,欢迎大家来阅读。
"冬至"文化内涵的真正意义1、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古人认为从冬至的那一天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都会选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2、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它既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都是十分的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的活动。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到今天。
3、冬至是养生的最佳时间,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从而转向动。这个时候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以此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适合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的食品。
4、各地在冬至的时候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传统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的意思。
冬至对中国的意义冬至的寓意是寒冷即将到来,这就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的民谚更形象地说明冬至以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冬至,不仅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和“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的具体时间,它是24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就排在了24个节气的首位。
人们认为从冬至的这一天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新的循环开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皇帝要在这个时候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贺。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成为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冬至为何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的这天,不论贫穷还是富贵,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古语有云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流传至今的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写了一本书《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经担任长沙的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然毅然决然的选择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的时候,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快要冻烂了。于是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百姓的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一起熬煮,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都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以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就变得暖和起来,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者是“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