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作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作文 指导思想 命题 解题 写作兴趣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考虑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1、端正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把作文教学与塑造一代新人相结合。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作文教学中要始终把为祖国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作好记录:一是解放前村庄的村民生活怎样;二是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后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结合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命题。命题就是确定题目,命题作文即按确定的题目作文。它是作文训练中经常运用的重要形式。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犹如火种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烧。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米下锅。为此,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学生布局谋篇时,突破一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思想端正、目的明确,在教学前要想出好题,以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为出发点,不要在命题上为难学生。②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里,学生有家庭状况的差异,如有的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为此,我们可以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此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及时性。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喜好,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熟悉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征,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

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摘要: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熟悉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熟悉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喜好入手,开辟两种渠道,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练习,使小学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练习过程,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内容

(一)激发作文喜好,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喜好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喜好。”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喜好,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喜好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熟悉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喜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喜好,“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第四,创设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练习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五年级四班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摘要: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们见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有的同学以《希奇,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奇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练习的两种渠道是摘要: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四周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摘要:(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练习重点,统一要求,严格练习。(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练习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熟悉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三)分清三个阶段,遵循作文练习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摘要:小学阶段的作文练习,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练习”,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摘要:即低年级说写提早练习,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练习课,以词句练习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练习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练习,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练习,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突出三个练习,提高作文能力

在作文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练习。

观察是人们熟悉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练习摘要:(1)细致地观察;(2)有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反映出了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真实的体现出了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写好作文对于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怎样写好作文,怎样做好作文教学一直是很多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困惑的事情。

一、注意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激发其写作的欲望

在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学生的兴趣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学生对其真正产生了兴趣,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真正的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会努力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下自己以前参加过的活动,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回想活动的经过,让一两个学生起来叙述以下活动的整个经过,在活动讲述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逻辑语言,并且对其口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这样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会注意,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选定作文的题材,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惑,对学生进行一些恰当的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其写话的练习

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仅是注意课堂教学,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观察事物开始,努力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在其学习中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努力的抓住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然后再进行相关作文的写作。比如说,老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可以带一只小兔子和一个胡萝卜,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兔子进食的过程,见到实物,学生的兴趣往往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在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的时候,便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进行,学生构思完毕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讲述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且还要分析其他学生的评价。长此以往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观察方面的能力,还能够拓宽学生写作的具体思路。

对于书面语言而言,口头上的表述是其最基础的部分,还有一些学生在说的时候,说的很好,但是真正进行写作的时候,便会不知从何下笔。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写话,比如说写一些句子,整理一些句子或者是进行句子的扩写,学生只有句子写的好了,书面表达的能力才会真正的增强。但是写句子的效果可能在短期之内很少体现出来,所以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到的以句子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正。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日记的写作,并且学生写日记的时候,老师还应该对其提纲和方向做一些要求,学生在写完之后,可以以周为单位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在进行批阅的时候,必须态度认真,真正的做到对学生负责,对于学生在日记中犯的一些语言上的小错误应该给予修改。在修改的时候必须认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日记的重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注重日记的写作。

三、对阅读鉴赏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

在很多的科目中,阅读鉴赏都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这种优势更加的明显。鉴赏教学的办法,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著,积累大量的素材,还可以通过名著的阅读来学习一些名家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此外,阅读一些美文还能够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美。

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老师一般会采取两种办法,让学生进行阅读鉴赏。首先是让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一定的鉴赏,语文课本在编写的时候,是严格根基小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的,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鉴赏,可以提高学生感知方面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更好的了解课本的内涵,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鉴赏课文,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技巧进行一定的提高,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进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其次,老师可以让学生鉴赏一些学生自己找到的优秀作文,通过对其鉴赏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作文课开始之前,老师便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比较优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并且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读出来,让大家一起鉴赏,并且让学生说出这篇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在其写作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哪些词语运用的比较好,鉴赏完之后,老师还应该让学生把自己写出的作文和这些优秀作文进行一定的对比,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然后在让学生根据优秀作文改正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水平。

结语:

想要小学生更好的写好作文,老师便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不断培养小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冬娜.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1(03)

[2]郑丽妹.对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路径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

[3]张利玲.对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4]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4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五结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谈常新的千古难题,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没有公式可套,没有捷径可走。作文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生活积蓄,表达技巧等,缺一不可。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完成任务的。很多学生或者苦于无话可说;或者胡乱拼凑文题不对、词不达意;或者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空洞,缺乏新意、创意;或者文风不正,编造故事情节,嫁接人物形象。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我把小学作文教学总结为“五结合”以飨读者。

一、写作与观察相结合,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

小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事物,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写作的内容,关键在于作者能否发现和用心去感受、体悟。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也是儿童语言表达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探究者和发现者。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亲近自然和生活,观察社会与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和表达生活。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东西写下来。我们知道,儿童认识世界,总是从生活开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指出“美是生活”。的确,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进行思考,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心童趣,从而实现孩子们的写作梦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学校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自己的同学站在了赛台上。此时,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老师和同学们又以怎样的目光望着他,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等等,这些都应该引导儿童观察体验。

二、写作与积累相结合,日积月累,丰富写作词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而好词佳句又能为文章增色不少。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和背诵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学标准规定:“要重视背诵”。这完全符合儿童精力旺盛,时间充裕,模仿性强,记忆力好的特点。见于此,我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词汇、佳句、名段、名篇。既要整理好课文里的,又要搜集好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要求学生无论课内课外,只要阅读就要做好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段,积累写作素材。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经过挑选的好文章,我充分利用早读课,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且要求在家每天必读。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两篇好作文,并进行摘录整理。每次作文之前要先读范文,再进行写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渐养成了自觉诵读的习惯,几年下来学生的词汇量自然丰富了。

三、写作与阅读相结合,范文引路,激发写作激情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把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写的能力要在读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就写论写,越写越难;以读促写,大有可写。通过一定量的阅读,熟记语言点,扩大知识面,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有关写作技巧,以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和引领学生从阅读的“范文”中,读出自己生活中的类似情景和感受。并告诉他们只要积极参加阅读,在阅读中就能学到写作方法,并能写出好文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以各种文体和课文为范例,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写作技巧,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毅力。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许多文章更能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他们也能从阅读中汲取写作技巧,体会到表达方法。相同体裁的篇目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力,使他们能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美,体悟美。在阅读中学生讨论所读的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是自己又该怎么写,写什么。“阅读引路”会让学生更迅速地进入写作角色,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激情。

四、写作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感知,引起创作冲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野炊,踏青,游戏,访问,科技观察,比赛等。并组织学生写成文章,编成相声,话剧,小品等,并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积累写作素材。比如,让学生跟爸爸妈妈一同参加秋收劳动,要求他们观察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体会挥汗秋收的情景。一位同学在《秋收》一文中这样写:秋天的田野,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你看,玉米地里,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绽开了笑脸,爸爸正在忙着收玉米,汗水从爸爸紫红色的脸上流淌下来,脊背上流下来的汗,把爸爸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他却顾不得擦一把。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疲惫的身影,我才真正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这段文字内容丰富,情真意切,这正是小作者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的艰辛劳动,才产生了这真挚的情感。

五、写作与讲评相结合,深情赞美,品尝成功喜悦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作文评讲重在鼓励,要着重表扬肯定。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老师的作文指导,及时的赞扬、鼓励,学生会增强作文的信心,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讲评中,在指出存在的不足、问题之后,总是大加赞美之辞,深情的表扬,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把激情冲动的表达欲望深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激起他们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也许只是一句话,正是他们内心的激情冲动,孩子们就会迈上创作之路,翱翔在语言的天空里。

总之,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坚持“五个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系统写作练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努力创造写作的环境和写作实例,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学生一定能写出文法正确,语言优美,语感地道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2011.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5

一、尊重作文教学规律,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小学生作文教学始终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要求过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作文是教师教会的,而不是学生学会的。因此,每次作文前,教师总是要大讲特讲,开头照应啦,中心突出啦,层次分明啦,等等,结果学生还没有动笔,就被一些死框框束缚住。这种按部就班过于苛刻的要求,最终导致要求愈高,成绩愈差,欲速则不达;二是封闭太死。目前,我国小学采取的还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学习,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教学体系是按照语言的要素训练为序进行编排的,从构成的要素上分,有词、句、段、篇。即分成三个阶段,低年级训练写话,中年级训练片断练习,高年级训练篇章。这个序列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但在很多地方它又强调了为文而文,忽视了作文的情感因素。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只要课文学好了,学生就能写出好作文来。因此,一味地钻进课本里,唯本独尊,大讲特讲写作方法、艺术特色。对于一个认知结构还处于初识状态的小学生来说难以接受。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是用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语文的,通过课本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作文是一种倾诉,一种情感的表达,因此必须改弦易辙,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我们要遵循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降低作文要求,使学生懂得作文就是一种练笔,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用自已的语言尽情地描述出来。

二、变封闭式作文教学为开放式作文教学,让学生“主宰”自己

所谓的开放式作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1.情景式作文教学;2.随机性作文教学。

情景式作文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想说,想写,始终处于思维的积极状态。情景式作文教学模式一般按照“情景设置(激情引趣)――点拨指导――快速构思――动笔写作――典型评点――修改润色――定稿誉清”这七个步骤进行。以三年级的作文《吹泡泡》为例。教师首先和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吹泡泡,并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别人是怎样吹的,通过比、看、吹,气氛十分热烈。几分钟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十几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快速构思,如“嘿!看我的。”“我骑上了泡泡。”“唉,都是为了泡泡”等。接着,教师又相机指导,及时点拨,经过短暂的酝酿,学生下笔写文。二十分钟后,基本上完成二百字左右的草稿,当堂又进行了典型评点、自改互评等,四十分钟的作文课,非常成功,学生笔下的泡泡是那样有趣、顽皮,简直妙不可言。这样,通过具体的语境,使学生有了感受,“情动而辞发”。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渲染气氛,还可以运用音乐、图片、幻灯等电教设备来辅助教学。此外,还可以“演一演”,演一段小品,讲一个小故事等;“做一做”,手工小制作,图画小粘贴等;还可“唱一唱”,“玩一玩”,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或悲或喜,或乐或忧,用自已的笔再现心中的情感。

随机性作文教学就是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随情入境式地将生活中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教材的限制,随时随地地进行作文训练,如一次大队活动,升旗仪式,郊游,四季交替,景物变化,风霜雨雪;春描花草,夏绘鱼虫,秋颂瓜果,冬赋风雪……鼓励学生自由地写,自由地表达,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并与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密切结合,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动笔、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

作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学生的作文能力,而能力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提高,而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提练、概括、描述等能力,还要教会学生积累,包括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等,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习惯、记日记的习惯等。这里略谈一下观察与积累。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而实际上做的怎么样呢?为什么有的小学生一拿起笔就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写不出东西呢?关键是缺少生活上的积累。因此,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感知觉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就等于教会了观察,这是一种偏狭的理解。要教会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写得丰富生动,鲜活有趣。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会积累,“厚积而薄发”,积累是提高的基础,没有肥沃的泥土,长不出参天的大树。要多读多写。新大纲要求阅读总量要大于一百五十万字,学生的阅读面广了,积累的素材丰富了,写文章时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6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语文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真实的体现“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理论,促进学生思想和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另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带给自己的感受,提高对生活事物的认知。最后,要在生活交流中锻炼表达方式和经验,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脱离生活小圈子的禁锢,体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氛围,让作文课堂成为社会课堂。让学生的作文写作不仅可以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界,还可以自由抒发感受和感悟。只有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对生活的体会与体验,才能让学生在写作中言之有物,抒发真正的感情。比如,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带领学生欣赏校园、城市不同的特点和美好;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将自己交朋友的经历或者与父母相处的趣事讲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作文素材和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作文写作最为丰富和真实的素材,教师应该在作文写作中引导学生在缤纷的生活中发现和总结写作素材,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课文《课堂十分钟》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阅读和了解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属于自己的《课堂十分钟》。另外,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作文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教师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立足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作文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生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自身成长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的写作内容。比如,小学生天性好玩,在玩耍中也可以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做家务、小创作、团队游戏都属于玩的范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描写出“玩”的经验和技巧,“玩”的痛快与妙趣,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生活,在作文中描绘出真实多彩的生活世界。

3.写作动机生活化

学习动力可以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相对于外部动力而言更加具有主动性、自觉性以及目的性。写作动机生活化是指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唤起学生作文写作的内在需要,变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实现写作动机生活化,就要做到以下两点。创设生活化情景,促进学生的亲身体验。教育学家卢梭认为,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比被动接受成人的说教或者是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更加具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实现课堂教学接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校园活动新闻作品的作文写作中,可以以“成语接龙比赛”活动为采访对象,将全班学生分为活动参加者与新闻采访者,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中直接体会新闻采访的过程,找到写作的重点,同时也加强对各个人物性格的了解,提高写作水平。创设对话氛围,促使学生思考。生活化教学不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有时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创设对话情景,通过沟通和交流引发学生对于生活体验的思考。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保护学生的自由意识,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起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