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1

    因为沉迷于网游导致学业无法过关,是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引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也十分的关注。而据调查报告显示,仅北京市有近22万中学生在玩网络游戏,而中学生上网成瘾者的比例达14.8%,其中初中生达11.8%,高中生达15.97%。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北京90余万中学生中,上网成瘾者约超过13万人。

    青少年网络成瘾,按照国际上标准的说法,叫做“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IAD)。它的基本“症状”,就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他们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仍会继续。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着名网络成瘾诊治专家和心理专家格桑泽仁教授介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好奇心与沟通需要的驱使,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青少年正处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之中,加之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他们在学校以外就很难找到沟通与交流的对象,而网络这一虚拟世界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二是缓解压力的需要,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导致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考试的重压之下,可以说是不堪重负,导致厌学情绪,而网络正好成了孩子们舒缓压力的渠道;三是由于青少年大多缺乏自制力,网络的神奇魅力让他们难以自拔。

    专家同时指出,糟糕的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大诱因。而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家长和学校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方面不要片面地把网络当做洪水猛兽;另一方面要变堵为疏,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完成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如帮助孩子制定网络学习计划、教孩子通过网络查资料、学习知识、制作亲情贺卡等,从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网络变成工具而不是玩具。同时,政府要加大净化网络环境的力度,全社会都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解读;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CNNIC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03-05

自2008年3月开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年都会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上年年底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针对6~24岁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目前已经发表了五份报告。这些《报告》提供了青少年网民上网的基本数据,是我们深入研究“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基础和背景。本文基于CNNIC五年《报告》数据,描述了中国青少年最近五年的上网行为发展变化的情况,并丰富了原报告对数据的背景解读和分析纬度,有助于相关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一、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

在2007年底,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人数是1.07亿,到了2011年底,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32亿,占总体网民的45.1%,是所有青少年人口的64.4%。这里所说的青少年包括处于该年龄段的非学生青少年。

从图1可以看出青少年网民人数逐年上升,相对于全国网民上升趋势而趋于平缓,仍是主要的网民群体。城乡青少年上网人数增长的幅度在2008~2009年度曾经有所接近,但最近两年又拉开了距离(见图2),且有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不知道是否与农村集中在县城办中学有关。对照图3地区青少年网民比例图,可以看到最近两年中西部青少年网民比例有明显提升,这也许与国家重视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关。青少年网民的男女性别比例五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51:48左右。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最近几年里,低龄网民人数在增加,尤以十几岁的网民增加为多。截至2011年底,12岁以上的青少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比例的92.8%(见图4)。因此,了解青少年在哪里上网,花多少时间上网,以及在网上都在做什么,对于学校和家庭的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分析

随着宽带入户等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可以在家上网了,加上国家要求网吧不允许接受未成年人上网,导致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逐年有明显的减少(见图6),但是仍旧有39.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且网吧始终是农村青少年第一上网场所。

2007年的调查数据揭示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只有14.5%,在2010年达到42.9%,其增幅明显超过在家上网的增幅,这表明最近几年学校信息化环境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地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有接近九成的青少年使用台式机上网,同时有近五成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2009年因为3G技术的发展,手机变成了中国青少年第一上网工具,2011年底有80%的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中学生(12~18岁)手机网民占47.5%,大学生(19~24岁)有49%。相对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农村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城镇青少年,从2008年的51.9%到2011年的81.6%,都领先城镇青少年网民2.2个百分点。2011年的报告比较了各地区青少年上网的设备,发现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接近或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的人。

2010年苹果iPad,随后不少厂家都推出了平板电脑类产品,图7中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也在提高,这大概是平板电脑普及的缘故。

从每周上网时长来看,小学生基本上在6小时左右,中学生在10小时左右,大学生在19小时左右,非学生的青少年上网时间较多,在22小时左右,五年数据变化不大,也就是2小时/周的增量,这大概与学生学习压力有关,能够支配的上网时间是有限的。

三、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青少年在网上主要做些什么事情?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网上参与的活动是否具有明显的成长阶段特征?城乡青少年网民以及中西部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行为方面有什么差异吗?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的网络应用,这些青少年网民的吸纳普及速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1.小学生网民的网络行为特点

CNNIC2007年的《报告》没有单列小学生,而是将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归为一个群体进行分析。在2008年后开始将小学生单列。

几年来,小学生排名第一的网上活动都是玩游戏(86.3%),明显超过中学生和大学生(见图8)。这点也容易理解:许多低龄儿童对计算机的认识就是从玩游戏开始的,特别是iPad普及后。另外,不少中小学生平时上网会受到限制,上网打游戏往往是家长对其辛苦学习的奖励。

对于小学生网民来说,排列第二位的活动是搜索信息(76%)。使用搜索引擎在大中小学生网民中都是排列在第二的网络活动。从图9中可以看到,中小学生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例上升很快,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要求,而且中学似乎先于小学两年左右。

小学生网民排名第三的网络活动是使用即时通讯(74.3%),近七成的小学生都是即时通讯用户,有个人空间/博客的小学生网民达到五成,三分之一的人会上社交网站,使用电子邮件的人逐年减少,在论坛发帖的比例变化不大,一成左右(见图10)。

比较意外的是有近一成的小学生网民会在网上购物,有3%有网上银行,5%有网络支付行为。考虑到CNNIC的调查数据有一些来自网络用户自愿填写,也许其中有人乱填?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 在给中小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危害。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这个社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出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真正戒除网瘾,以促进我市中小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伊宁市第七中学、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310份,有效回收288份。访谈的对象为上述三所学校的部分学生。

2.研究方法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调查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在研究中主要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开展了集体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等。

二、调查内容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以访谈作为补充,就课题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家长隔阂;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上网情况;上网对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影响;网络成瘾的特征。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问卷经过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1.被调查青少年的基本信息

(1)性别

在本次调查的288人中(按有效收回的调查问卷人数统计),初中生(男生)84人,初中生(女生)110人,高中生(男生)46人,高中生(女生)48人,上网人数率91.6%。初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8%,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高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9%,高中生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9%,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上网成瘾。

(2)父母的文化程度

调查表明,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0.35%,初中的占40.3%,高中的占37.6%,大专的占14.4%,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3.3%。相对比而言,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6.5%,初中的占38.6%,高中的占33.0%,大专的占9.1%,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8%。上网同学和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别,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上网的比例也就越高。

(3)家庭收入

在家庭收入上,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500~1000元和1000~2000元,有效比例分别为8%和8.7%,而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200~500元和500~1000元,比例都是16%。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明显高于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

2.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1)上网青少年家中的电脑和联网情况

在家里已经配电脑的青少年人数率较多,其中家里配置了联网的青少年较少,而在家里未配电脑的青少年的人数率较多。

(2)上网时间

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多集中在一小时左右和两到三小时,每次上网时间非常长和非常短的青少年比例都不超过10%。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少年上网的时间比较合理。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两到三小时。

(3)上网地点

被调查的青少年中,11.3%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45.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9.2%的同学在学校上网,在同学家上网的占5.2%。可见网吧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它对青少年接受影响产生作用,因此如何处理网吧建设和网吧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家庭排在青少年上网的第二场所,证明家庭也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网络状况以及家长对网络的认识会对青少年接受网络的影响发挥一定作用。主要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比例较小,说明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作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为青少年提供网络资源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4)青少年上网的目的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依次为娱乐放松、查询信息、与人交往、辅助学习、了解社会和学习电脑技术。这反映出被调查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寻找信息。

五、讨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健康心理日趋成为二十一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作为时代的新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进而能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越发重要。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仍不成熟,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不稳定,甚至有的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表现得要小于他们的生理年龄。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和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对于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中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狭窄,涉世不深、阅历较浅,鉴别力、选择力、自控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事物缺乏免疫力,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在变化万千的各种社会环境中,容易受到诱惑,容易上当受骗,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根据2008年5月伊宁市3所民族中学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集中在角色扮演、游戏、信息聊天上。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使用上的内容有显著差异。男孩们更喜欢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而女孩们更喜欢在网上和朋友聊天,发e-mail。

从整体情况看,中学生的网络应用情况较好,主要表现为:学生上网的时间较为合理;多数人能正确对待网上交友;善于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从调查数据看,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共24人,成瘾率为9.4%。

中学生在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状况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角色差异。

上网时间、上网动机、上网地点与网络成瘾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在上网活动方面,与非网瘾群体相比,网瘾群体的活动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网瘾群体上网活动更倾向于娱乐性。

网络成瘾学生与未成瘾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差异。网络成瘾学生主要表现出高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敏感,有明显的敌对倾向。成瘾者的这些心理障碍使他们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很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由于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或压力时,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少得到家人、同学、教师和朋友的关照和帮助,因此就转而求助于宽松、匿名、互动、开放的网络。在网上可以轻松、随意地与他人交谈,建立自己的网络人际关系,这种宽松、互动、开放的网络成为网络成瘾者建立网上人际关系,逃避现实,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场所。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复杂的,有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从自身原因看,很多是因为心理因素引发的,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教育要求也形成了矛盾,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困扰,以上问题都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其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启发学生认识信息时代的特点,使学生站在立志做时代新人的高度,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网上行为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使教师不能仅仅依赖简单的说教,只有通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我们可以通过认真授课,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与学生谈心,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并走向成熟。但学习是中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是他们最为敏感、最易于受到良性或非良性刺激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效应的重要的生活内容。教师应抓住解决有关学习的心理问题,通过帮助他们体验战胜学习困难,缓解学习压力,进而获取良好的成绩,促使学生体会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从中悟其规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总之,网络是信息的基础,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打破网络的神秘,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趋利避害,掌握上网的正确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信息,就能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使网络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全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创造。同时,开展各种科技兴趣活动、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会将一部分青少年从网络中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其充分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对青少年教师及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及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网络成瘾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尽早帮助其摆脱网瘾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林绚群.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3-0004-04

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表明,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3%,网民规模达到6.88亿。毫无疑问,互联网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模式。尽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需要为一系列新生的负面行为买单。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用网络接受教育、工作、社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实施攻击行为。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网络攻击行为得到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即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设备,故意、反复地伤害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个体的一种攻击行为[1]。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解释,评述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制定有效的网络欺凌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异同

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甚至可以用“新瓶装旧酒”来形容[2]。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确实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是有意而为之的攻击行为;其次,二者都发生在力量不平衡的个人或团体之间。就传统欺凌而言,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力量悬殊,而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在网络欺凌中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的使用技巧上。此外,网络行为的匿名性也为网络受欺凌者带来了无能为力感,也可看作力量不平衡的表现之一[3-5];再者,二者都有重复发生的特点[5]。

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欺凌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二者除了有相似之处以外,也有不同。为了把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区分开来,研究者描述了网络欺凌的七个特征:

(1)网络欺凌行为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知识。

(2)网络欺凌行为主要是一种间接的欺凌行为,而不是面对面的欺凌,是匿名的,因而很多人在感知到匿名性的情况下会做出许多去个性化行为,即在匿名的环境下说出和做出在传统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敢说的话和不敢做的事[6-7]。

(3)在网络欺凌中,由于时空距离较远,实施网络欺凌者不能以直接的方式马上知晓自己的行为给网络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因而减少了对网络受欺凌者的歉意及移情[8];而在传统欺凌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欺凌者往往能够直接观察到自己的行为给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并可能会因此停止后续的欺凌行为[5]。

(4)网络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比传统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更加复杂。

(5)传统欺凌者的欺凌动机是通过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在同伴中的地位,而网络欺凌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6)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的潜在观众比传统欺凌要多得多,任何网民上网都有可能会看到网络欺凌事件,而在传统欺凌中,可能只有十来个人旁观欺凌行为[5]。

(7)网络受欺凌者很难摆脱网络欺凌,因为网络行为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不管他们在哪里,欺凌者都可以给他们的手机或电脑发送消息或者在网上对其进行负面评论。而对传统欺凌而言,Smith等人称“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欺凌”[9],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上学日的学校或者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10],而对网络欺凌而言,由于网络行为不受时空限制,网络欺凌行为在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11]。

综上,网络欺凌和传统欺凌间存在着差异,教育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网络欺凌的干预措施,不可与传统欺凌混为一谈。

二、网络欺凌的发生率

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尽管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不及传统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但还是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欺凌,并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欺凌行为也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12]。

有研究表明,有大约19%的10~17岁的青少年参与过网络欺凌[13]。以过去两个月为时间段的研究发现,有4%的青少年实施过网络欺凌,11%的青少年遭受过来自他人的网络欺凌,7%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受欺凌者[14] ;在过去6个月内,有24.2%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网络受欺凌经历[15] ;在以中国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有34.84%曾是网络欺凌者,56.88%曾遭受过网络欺凌,26.84%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网络受欺凌者[16] ;对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网络欺凌大约有10%~40%的发生率[5]。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研究者们对网络欺凌的定义不同,被试群体不同,测量问卷的差异及考察时间段不一致,因而网络欺凌行为在已有的各个研究中的流行率变化幅度较大,但所有研究均表明网络欺凌确实是现如今青少年群体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5]。

三、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与传统欺凌一样,个体的年龄与性别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年龄、性别与网络欺凌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以五、八和十一年级的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年龄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呈倒U曲线的关系,五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最低,八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达到12.9%,到十一年级,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又下降为9.9%[17]。

一些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角色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3-17]。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间接欺凌的一种形式,因此女孩比男孩更多地参与网络欺凌[14]。而更多研究者认为与现实欺凌一样,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大多数为男生[18-19],而女生在网络欺凌中的角色更多的是网络受欺凌者[20]。

除了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外,人格特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会负向预测其网络欺凌行为,随着移情的降低,相应的网络欺凌行为就会增加[21]。不论是情感移情还是认知移情,对网络欺凌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2-23]。自恋也是研究者在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中广泛关注的人格特征之一,自恋与网络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4]。网络为自恋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自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线上活动,因而也就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及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25]。此外,道德推脱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网络欺凌者与网络欺凌/受欺凌者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网络受欺凌者和未参与网络欺凌者[26]。另外,个体的自尊、归因方式等特征也是网络欺凌的重要预测因素[27-28]。

2.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对人的身心及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强的青少年,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们也很少会做出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因而其参与不良行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弱的青少年,其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则相对较高[29]。研究者们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直接相关,是青少年风险性上网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风险性上网行为越少[13,30]。还有研究者表示,父母对青少年上网活动的规定越严格,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监督越频繁,惩罚越严厉,则青少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13,31]。此外,在家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预测因素,研究发现,在家中的私人区域上网的机会越大,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越大[31]。

3.社会环境因素

除了个体自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因素还有社会环境。例如,校园氛围可能会预测学生之间的网络欺凌行为,消极冷漠的校园氛围可能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冷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可能会采取网络欺凌行为来攻击他人[5],那些与学校情感联结紧密,感知到公平、公正、和平、愉快的校园氛围的青少年参与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都比较低[32]。另外,研究者还认为同伴支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同伴支持越少的青少年,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几率也越大[32-34]。

因此,在网络欺凌行为的干预活动中,不仅需要注意个体差异,还不能忽视父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应该探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

四、研究展望

国内外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就被试而言,目前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都是以青少年为被试群体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群体只占网民群体的21.4%,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对其他群体的研究以扩大网络欺凌的研究范围。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来进行收集,可能存在社会期许效应,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教师评定、家长问卷等更客观的调查方式来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另外,在有关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是横断研究的方法,很难确立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

第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很多研究未对传统欺凌进行统计控制,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可能具有协同发生的现象[5]。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测量网络欺凌的同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并在统计分析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统计控制,以考察各因素对网络欺凌的纯净效应。

第四,就研究内容而言,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阶段,较少考虑背后的行为机制。只有深刻地了解了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制定相关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计划,从而减少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何丹.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凌:移情与自恋的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3] Vandebosch H, Cleemput K V. Cyberbullying among youngsters: Profiles of bullies and victims[J]. New Media & Society, 2009, 11(8): 1349-1371.

[4]Dooley J J, Pyalski J, Cross D. Cyberbullying Versus Face-to-Face Bullying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009, 217(4): 182-188.

[5]Kowalski R M, Giumetti G W.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 1073-1137.

[6]Smith P K (2012). Cyberbullying and cyber aggression. In S R Jimerson, A B Nickerson, M J Mayer, & M J Furlong (Eds.), Handbook of School Violence and School Safe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pp. 93-103). New York, NY: Routledge.

[7]Postmes T, Spears R. Deindividuation and antinormativ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3(3): 238-259.

[8]Sourander A, Brunstein K A M, Lindroos J,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 720-728.

[9] Smith P K, Morita Y E, Junger J E.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J]. Tas, 1999.

[10] Nansel T R, Overpeck M, Pilla R S, et al.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16): 2094-2100.

[11]许路. 暴力视频游戏使用、道德推脱对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12]Hinduja S, Patchin J W. Bullying, cyberbullying, and suicide[J].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Suicide Research, 2010, 14(3): 206-221.

[13]Ybarra M L, Mitchell K J.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2004, 45(7): 1308-1316.

[14]Kowalski R M, Limber S P. Electronic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8, 41(6 Suppl 1): S22-30.

[15]Navarro R, Yubero S, Larraaga E, et al. Children’s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ssociations with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a Spanish Sample[J].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2012, 5(2): 281-295.

[16]Zhou Z, Tang H, Tian Y, et al. Cyber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4(6): 630-647.

[17]Williams K R, Guerra N G.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7, 41(1): 14-21.

[18] Festl R, Quandt T. Social Relations and Cyberbullying: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on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 via the Internet[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3, 39(1): 101-236.

[19] Calvete E, Orue I, Estévez A, et al.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ts: Modalities and aggressors’ profi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1128-1135.

[20] Sourander A, Brunstein K A M, Lindroos J,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 720-728.

[21] Brewer G, Kerslake J. Cyberbullying, self-esteem, empathy and loneline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48(C): 255-260.

[22] Topcu C, Erdur-Baker O.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y as mediator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yber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2, 33(5): 550-561.

[23] Casas J A, Rey R D, Ortega-Ruiz R.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redictor variabl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3): 580-587.

[24] Pabian S, Backer C J S D, Vandebosch H.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dolescent cyber-aggression[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75: 41-46.

[25] Eksi F. Examination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ing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 Bullying through Path Analysis[J].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2012, 12(3): 1694-1706.

[26] Renati R, Berrone C, Zanetti M A. Morally disengaged and unempathic: do cyberbullies fit these defini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2, 15(8): 391-8.

[27]Kowalski R M, Limber S P.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of Cyber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 53(1 Suppl): S13-20.

[28]Pornari C D, Wood J. Peer and cyber aggression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and outcome expectancies[J]. Aggressive Behavior, 2010, 36(2): 81C94.

[29]Hinduja S, Patchin J W. Social Influences on Cyber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013, 42(5): 711-722.

[30]Leung L, Lee P S N. The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arenting styles on internet risks[J]. New Media & Society, 2012, 14(1): 117-136.

[31]Zhou Z, Tang H, Tian Y, et al. Cyber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4(6): 630-647.

[32]Williams K R, Guerra N G.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7, 41(1): 14-21.

[33]Calvete E, Orue I, Estévez A, et al.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ts: Modalities and aggressors’ profi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1128-1135.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5

天长地久太难,缠缠绵绵太累,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合适的温度,相当于“减排”。

――有人这样概括低碳时代的低碳爱情

上海 华之 荐

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康奈尔・范德纳特博士对2650名成年人调查后发现:每天坐在电脑前超过5小时的人比不使用电脑的人其患上肥胖的概率超出2.5倍。研究人员建议这类人群每周至少应锻炼150分钟,想减肥的人每周锻炼250分钟。

男人赚钱最好能赚到养一个家略有盈余,养两个家又差一点点的份儿上。

――有钱男人的新标准

四川 文文 荐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显示,经过对北京、上海和武汉的1200名小学生调查后发现,其中6~9岁就开始上网的学生占上网人数总量的63.9%;更有18.0%的孩子在1~5岁时就早早地使用过互联网了。

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收藏名家王世襄先生的名言

吉林 阿荣 荐

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副教授托马斯・麦克达德对美国和菲律宾3300多个当地家庭跟踪研究长达20余年,结果显示人在婴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如果过于洁净,可能导致成年后更易发炎,从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生命是厨房的;收入是商场的;奖金是化妆品的;财产是没有的;成绩是上司的;身体是男人的;只有雀斑和皱纹是自己的。

――女人请不要过得如此悲哀

湖南 周明 荐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对约5万名成年人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无论是传统“工作丈夫、主妇妻子”家庭模式还是新兴“工作妻子、主夫丈夫”模式,都不如“分享型”夫妻幸福感强烈,“分享型”夫妻在分享工作和家务后,生活更加和谐。因为不论是做家务还是照顾孩子,都将在夫妻之间创造一条纽带,促进夫妻之间的互信感。

谈情说爱拥着走,结婚之后并排走,有了孩子匆忙走,进入中年前后走,退休之后各自走,生病之时搀着走。

――夫妻之间的“行走定律”

江西 非非 荐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6

4月4日,东校区新校海报栏醒目地张贴出了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学生的"倡导网络文明,共建绿色家园--致山东大学全体学生倡议书",倡议书号召我校全体学生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倡导网络文明,共建山东大学绿色家园。此活动拉开了"山东大学网络文明宣传月"的序幕。

4月5日-10日,学生工作部学生信息中心各校区信息员进行了大学生网络文明现状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与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全校6个校园展开了专题调研,约930名学生参加了调查。此外,"学生在线"网站也开设了网上专题调研,有216人参加了网上调查。广大学生对我校网络文明的现状以及如何倡导网络文明,建设绿色网络家园提出了自己意见和建议。4月13日,学生信息中心综合两方面的调查,形成了《我校大学生网络文明调查报告》。

4月14日下午,由团委主办,学生工作部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三十一期小树林文化论坛在东区新校小树林举行,众多师生齐聚小树林,参加到这期题为"绿色网络,文化家园--网络文明大家谈"的论坛。论坛上大家分别就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情况、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广大学生如何进行道德自律,学校应如何采取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为网络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如何占据优秀的网络文化坚强阵地,利用网络教育、服务学生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4月20日中午,由学生工作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做文明网民,树网络新风"大型签名活动在新校综合服务楼前举行。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在横幅上签名留言,同时信息学院的学生们还特别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他们在展板前驻足观看,深受启发。

4月22日,由学生工作部制作的网络文明宣传材料在东校区新校宣传橱窗中展出。宣传材料分网络文明倡议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山东大学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国家以及学校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规节选等几部分内容,从多个方面向广大学生宣传网络文明知识,每天都有不少学生驻足观看,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