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1
1.1消防警力资源严重不足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到万分之零点九,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均在万分之十以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万分之三至五以上左右,我们现有消防警力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发展中国家的五分之一。尤其是基层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警力资源严重不足,笔者所在的县级消防监督机构,一般只有3名消防监督员,除了日常对消防安全重点位的监督抽查工作以外,还要担负建设工程的审核验收、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等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难以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1.2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干部整体业务素质还有待加强
当前各地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干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安消防部队基层消防战斗单位的指挥员;二是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第一部分在当前阶段相对占大多数,他们一般是战士出身,考学提干后先在中队任职,受消防部队是现役体制的制约,达到一定年限和级别后直接到防火工作,起点较低、业务不熟。第二部分人员随着近年来消防部队接收地方院校大学生干部数量的逐渐增多,所在比例逐年增大。地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干部虽然素质文化较高,但消防专业知识较少,且从事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欠缺,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干部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很难适应当前日益繁重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
1.3消防技术人才缺乏
消防工作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电力、建筑、治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需要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全国培养消防专业人才的院校大多是本科学历教育,,难以培养和造就消防工作需要的更高层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2.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消防科技建设
这是消防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消防工作发展的持续动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硬件建设。配备“九机”和“三仪”,即: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机、电视机、放像机、照相机、摄像机和可燃气体测量仪、检漏仪、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检测仪器等设施,同时还应配有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进一步提高消防机构办公条件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强消防信息科技手段的研发和应用;三是大力发展高科技消防检查仪器和检测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消防安全检查设备、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设备等,尽快改变目前消防监督检查只凭目测、手量等方式进行消防检查的落后局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时准确地发现火险隐患和火灾预防中的问题,使消防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在选择高科技技术手段及设备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需要,选择适用性强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可一味追求科技含量和档次,否则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浪费。
2.2加强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狠抓自我改革,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高效、快捷的专业消防队伍;二是要狠抓社会单位治理改革,加强单位规范化自我治理体系建设;三是要狠抓公安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督治理机制建设,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管职能。
2.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消防监督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要大力加强在职干部的素质培训。要建立消防监督员定期专项业务集中培训制度,分别在各总队、支队进行培训,或者在全国现有的消防院校开设消防监督及执法的短期培训班进行业务轮训,或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消防监督培训的远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干部自学,其自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要加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培训、考核、聘任。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三是要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引入非消防体系的专业人才有助于消防监督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使监督工作与被监督工作更为有效地结合。要不断引进消防部队急需法律、信息、计算机、工民建、化学等方面的人才,经培训后将其放在他们所专长的一部分消防监督工作岗位上,发挥其带头作用,推动消防事业发展。论文参考。四是要培养高学历、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我国目前的消防教育体制存在着高学历教育比例偏低,办学力量过于分散等问题。要加快发展消防教育事业,设置高学历消防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消防技术干部,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消防工作的新要求。
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场所,在校期间,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同时学生公寓是高校人群最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夜间,就将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后果不堪设想。近些年来,大学生公寓起火事件屡见不鲜,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将试从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严峻现实与原因谈起,对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途径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参照。当然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并不是消除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的唯一办法,要消除这一安全隐患,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严峻现实与原因
1.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严峻现实
先看下列几组数据和案例:2011年1月4日,武汉语言文化职院14栋4楼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及时疏散被困师生,未造成人员伤亡。2010年11月19日上午,江汉大学张湾学生公寓发生火灾,所幸大火被及时扑灭,无人员伤亡。“2009年3月16日上午,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两层楼的学生简易宿舍起火,40分钟后,大火被消防员扑灭。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中山西路校区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慌不择路从6楼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2008年12月7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女生宿舍801房间突然失火;同日下午南京江宁大学城的金陵科技学院一间男生宿舍又发生火灾;2003年2月19日,武汉大学测绘校区学生公寓4号楼发生火灾,着火面积达450平方米左右,30多间寝室均遭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2002年11月7日,浙江万里学院一女生宿舍发生火警,扑救及时,未造成损失;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寝室内所有物品全部焚毁;据网上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48人死亡,79人受伤。”
2.高校学生公寓起火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电脑、电视、饮水机、充电器等电器进入公寓。学生学习生活用品不断增多,可燃物也随着增多,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安全隐患增多,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也在增大。高校虽然进行安全教育,但有些学校仅是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中,雷声大雨点小,学生也并没有把其当一回事,照样在宿舍里违章用电,有的甚至与管理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根本没有树立起灾难意识和做好防范灾难的准备。
(1)大学生在公寓内违章用电。大学生在公寓内使用劣质电器和大功率电器。包括劣质应急灯、充电器、电吹风、电热杯、电水壶、热得快、电褥子等器具。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同时又缺乏社会经验,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电器在宿舍使用,还有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有时几人同时使用,使电线超负荷,很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情。
“热得快”的使用在各校区学生公寓是普遍现象,但屡禁不止。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把消防安全当回事,存在侥幸心理,总以为火烧不到自己头上,不愿到开水房打水,为了图方便,就在宿舍使用“热得快”。虽然学生公寓安装了超负荷断电装置,但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断电后,未及时拔下插头,待下次送电后,可能会引起火灾事故。
大学生在公寓内私拉乱接电线。一些学生为图方便,忽视用电安全,私拉乱接电线,情况严重。例如:在床上使用床头灯、电褥子,把正在充电的手机放在被子上,离开宿舍后忘记切断宿舍电源,在宿舍熄灯后从楼道灯或安全出口处私接电线为宿舍照明,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发热短路,从而引起火灾。
(2)大学生在公寓内乱抽烟。男同学中有许多人抽烟,有的抽完后不掐灭烟头,随手扔掉。烟头的内部温度高达几百度,一旦未熄灭,随意扔掉,落在易燃物上,就很容易引发火灾。据统计,许多高校均有因香烟未熄灭从窗口或阳台扔出掉在楼下晒的被子上而引发火情的事故发生。
(3)高校基础设施落后。大多高校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建校初期大部分高校校址都选在城郊结合部,其供水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是按照当时办学规模、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设计和建设的,电力配备落后,电力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承受现在用电器增多和学生人数增多的使用压力。老式建筑多,火灾隐患相对就会多一些。
从高校学生公寓发生火灾的原因中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公寓起火大部分是由学生违规用电和抽烟造成的,学生是造成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公寓起火大部分是学生造成的
从高校学生公寓发生火灾的原因中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公寓起火大部分是由学生违规用电和抽烟造成的,学生是造成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主要原因。因此让起火者主动参与到防火安全管理中,维护切身利益,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还能逐渐消减学生对被管理的抵触心理,维护其主人翁感。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将会更高质高效。这是让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现实原因。
2.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学生缺位
从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和以社会为主体的管理。“学校为主体的公寓管理模式是学生公寓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共同管理。其分工形式是: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行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以及学生宿舍的内部卫生检查和评比。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公寓的物业、安全、水电管理和其他服务工作。学校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仍是普遍采用的很成功的管理模式。社会管理模式主要由投资者负责管理,也有极少数由学校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经过招、投标形式委托社会进行物业管理。其分工形式是:社会企业全面负责学生公寓的物业、安全以及其他所有配套服务;学校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对物业管理和服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以协议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学校委派学生工作等部门负责学生的组织工作、管理队伍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并对社会企业的物业管理和服务进行检查、评估、监督。从目前看,效果不尽如人意,物业管理和服务多数达不到学校的要求,结果是学校利益、学生利益与社会管理企业的利益经常发生冲撞而产生矛盾,使管理、服务、质量、效益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防火安全管理则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之一。
在以学校为主体的公寓管理模式中,由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公寓的物业、安全和水电管理等其他服务工作;在社会管理模式下,则由社会企业全面负责学生公寓的物业、安全以及其他所有配套服务。可以看出在这两种管理模式的主导下,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没有学生的正式参与。管理的客体没有参与到管理中,这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和“善治”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一个人数众多的学生之家时,不但需要一个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规范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系统,也需要管理的客体——大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否则将不利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
其次,学生是公寓的居住者,对公寓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公寓管理者,他们最清楚公寓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传达防火信息,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学生缺位则是管理资源的浪费。仅用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单一的上传下达的直线式垂直化公寓管理模式是不明智的,也是对学生安全的一种不负责。
3.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主要受害者
高等教育扩招后,每个班级一个教室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复返了,而图书馆自习室的容量相对有限,因此宿舍就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消费时间最长、互动交际最集中的一个主要区域。从某种程度上讲,宿舍实际上是学生课堂的延续。学生呆在宿舍里的时间一般要长于课堂的时间。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获取思想交流的渠道和娱乐的天地。
因此,高校学生公寓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是学生的“家”,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场所,是大学生离开父母外出求学的一个主要居住场所。这里一旦发生火灾,学生的生命财产将会受到威胁,失去“家”,学生是精神和物质上的直接最大受害者。若让学生参与到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来,学生则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这样既能做到全面掌握情况,代表和维护居住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公寓防火安全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公寓的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又能依靠他们严格落实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引导其他学生安全用电,并约束其违规用电行为,培养其自律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途径
1.建立公开竞聘学生防火安全管理员制度
每一个学生宿舍都设一名防火安全管理助手,他(她)是宿舍楼层长的助手,学生管理员的召集人。每个楼层二名防火安全管理员,其职责是:对自己所在层的学生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召集每两周一次的全层防火安全管理助手会议,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层学生防火安全活动,这种活动的内容由管理员自己决定,内容越丰富越好,可以是关于防火的一些知识教育,也可以让大家在一起尽情自炊,让大家在一起安全的使用大功率电器,丰富大家的用电生活;督促这一层的学生遵守学校和宿舍的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受理本层学生提出的各种防火安全管理意见和问题。上述楼层学生管理员除了完成各自分管的工作,都还要参加前台值班及宿舍楼内外的防火安全巡逻。这些学生管理员的选拔一般都采用公开招聘的方法,先自愿报名,再进行面试,选拔对象是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获得岗位者任期一年,且不得连任,这样做是为了给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和行之有效的普及落实高校防火安全管理教育。
2.学生民主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公寓是大家共同的家园,维护家园安全,人人有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认识和了解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参与到宿舍防火安全管理中来,起到参谋、助手和监督的作用,自选有责任心的值得大家信赖的学生干部管理。
学生公寓的学生干部要在民主选举中产生,作为公寓的学生干部一定要有责任心。他(她)既是学生的带头人,又是管理工作的好助手,是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干部生活在学生中,能直接地从学生中了解动向,获得代表学生心声的良好意见,反映同学的呼声和要求。同时,参与管理可使他们在正确认识如何管理别人的同时,懂得如何管理自己,自觉维护宿舍利益,自我成长。
3.建立宿舍管理制
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宿舍管理自律队伍是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宿舍管理制就是以单个宿舍为单位,在宿舍长的带领下,在不违反学校作息制度和用电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宿舍具体作息情况制定本宿舍安全用电规章制度,权责具体到个人,每位室员相互协作、互相监督,本着对本宿舍成员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做好本宿舍的安全防火工作。使安全用电成为每个宿舍每天都要落实的工作之一。
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将很大的管理模块,缩小成以宿舍为单位的小模块,以便减轻管理负担,强化宿舍及其宿舍长的管理作用。
4.成立学生自管会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管理的关键,学生既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高校应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公寓管理活动,成立学生自管会。学生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能够对自己负责。学生自管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锻炼、自我教育,承担部分治安、消防安全等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是一个由一群有责任心、有毅力、喜欢自我挑战锻炼的学生组成的年轻有活力团队。
学生的自治管理历来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形式,他们所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意志,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它可以克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对立的现象,大大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作用。高校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管会在学生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加强学生的自觉能力。可以在每幢公寓楼组建一支任务明确、素质较高的学生消防安全小组。学生安全员在经过培训的基础上,应担负起发现、制止、处理和报告火情隐患及扑灭初起火险的任务。这是一支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的重要力量。它能使广大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在行动上能逐步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学生自管将会是学生公寓防火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3
首先,班主任要做好“咨询导师”的角色,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各种资讯和帮助。在学校教育和生活中,班主任仅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导者,他们需要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不断得到成长和历练。对于这种成长和历练,班主任前期能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资讯,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一些历练。而在他们历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专业上给予他们帮助,精神上给予他们鼓舞,方向上给予他们指导,而最后的规划和成果则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来定夺和把握。
其次,有所侧重,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第一阶段(第一学年)是学生建设、志向建设。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的重点应放在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上。班主任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观摩专业团体演出等艺术类活动,以开阔其专业视野。同时,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本阶段就可以找机会参加高级别的赛事和展演了。第三阶段(第三学年)是第二阶段的延续,班主任要专注于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准备考研的学生要启动考研科目的学习。第四阶段(第四学年),几个任务:考研、毕业晚会、毕业论文、找工作。因篇幅有限,现笔者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做一详细论述。
针对刚入校的新生,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两方面:第一,抓学风;第二,树理想。我们要用纪律去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让目标去引导学生提高自觉性。
大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样的背景情况决定了他们对大学生活、对广州这座城市、对专业见识等方面都有着不同层面和角度的认识,而要让他们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则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引导。而在他们的过去经验与现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缝隙最小的就是专业学习,因此短期内将他们最有效凝聚起来的办法就是抓学习。所以班主任要把这个阶段一切工作的重心和关键点都放在抓他们的专业学习上。
在第一学期初,我重点督促他们(舞蹈专业学生)练早功和晚功。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是普通高中的艺术生,他们并没有练早功和晚功的习惯,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跟不上大学专业学习的训练量。所以,通过练习早功和晚功,迅速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在为学生讲明白练习早功和晚功的重要性之后,我没有硬性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练功,而是鼓励几位原来是舞蹈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带头练功,并给予了他们一些鼓励和指导,他们提高得非常快。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练功的学生开始着急了,也加入了练早功的行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习惯养成和毅力的锻炼方法。我在学期末大力表扬了学生这种行为,并且鼓励学生坚持刻苦训练的精神,在假期自学一个舞蹈剧目。之后,第二学期初,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假期作业的展示。通过这次集中展示,学生对彼此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平时上课默默无闻的同学,竟然一个假期就可以把一个舞蹈剧目演绎得如此精彩,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了!
通过两个学期的专业考试,教师对他们的成长赞许有加,而且他们也基本没有出现思想问题。由此可见,学风建设好了,这个班的基础算是打好了,相信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切都会顺畅、平稳。
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事故原因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职称论文。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2、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他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以重庆市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4所高职院校中按男女生各50%的比例,随机抽样并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8份,回收率为95.80%。剔除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1.70%,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该样本具有代表性。
1.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课程落实不到位
在被调查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具体到院系或年级)中,没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占43%,每学期只开设1次安全教育课程的占40%,每学期开设3次以上安全教育课程的只占14%。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甚至根本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列为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
2.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单调
在为数不多的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学校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其安全教育内容的安排情况,从学生问卷统计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内容单调、涉及面狭窄,仅仅局限于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几个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心理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
3.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4%的学生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接受安全教育的,而且受教育的课时少得可怜。更令人担忧的是,大概5%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任何方式的安全教育。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当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低下,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的原因了。
4.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
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自然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但是安全教学又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教学。其他的课程教学,学生可通过自身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地质灾害、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学生要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实践才能掌握,所以,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只有不到20%是通过教师传授的,其余则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保障学校安全,保护人才资源
加强高职院校在校生的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身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化,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的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
2.满足在校学生的安全需要
加强高职院校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防灾抗变的能力。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而且也不会去伤害他人,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经受得住挫折,是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考验。当学生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往往会表现出无知与无奈,不知道怎么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劳动保护、劳动争议仲裁等。加强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终身受益。
三、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一是要在高职院校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党政领导要站在“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给予高度重视。二是作为高职院校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保卫机构,既要抓安全管理,又要抓安全教育,要以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管理。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辅导员以及全体教师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2.突出安全教育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对于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必须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其中安全知识的课程教学应当是主渠道。要根据高职学生可塑性和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切实做好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一是将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从师资、教材、课时等方面给予保证。特别是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实用知识的教学。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以及召开案件事故分析会、办学习班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三是把握时机,突出重点。如与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相结合,以树立大学生对公共安全的信心;与侦破案件、处理案犯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防范教育为主,着力提高安全素质
高职学生安全素质的提高,重在实践锻炼。针对高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常见安全防范能力训练。对高职学生进行常规安全防范训练重点是进行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劫、防侵害、防自然灾害事故等常规安全防范训练,教给他们一些解决安全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丰富他们的间接经验,提高他们防范安全事故的自觉性和实际应对能力。二是高职学生自律能力训练。引导高职学生分析因自身缺乏安全防范知识和能力而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例,增强他们健康成长、遵纪守法、保证安全、珍视生命、预防犯罪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应急能力训练。采用实战模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临灾应急心理、防护技术的训练,提升应急能力。使其在面对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主动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四是安全管理能力训练。采取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让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端正安全态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4.加大投入,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模式
必须把安全教育理论的内容逐步充实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增加投入,改善设施,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切实做好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大力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使学生从小就接受较为系统的安全教育。这对高职学生安全意识与技能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1.加强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重要保障。
2.加强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措施。
3.加强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志伟,燕国瑞.《大学生安全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6
从学生工作二级管理角度而言,我院学生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院系权责不明晰,哪些应该有学生处、团委等院一级管,哪些应该系部管理,界限不清,权限不明;管理重心未真正下移,以致造成学校会议多、职能部门下达任务多、系部请示多的现象。(2)学生管理体制存在结构条块分割,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有的部门甚至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对发生的问题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处理;有的事情大家都管,有的事情谁都不管或者不愿意管(3)学生工作的观念较陈旧,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4)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渠道和途径的探索缺乏力度;(5)缺乏规范的两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已有的目标考核制度,或不够科学合理、或奖罚不明、或责任追究不力,结果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激励竞争机制,没有打破以往的管理定势,从而影响了学校学生工作水平,管理效益有待增强。为此,就明确院系权责,逐步构建学生工作的二级管理体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院系学生工作二级管理体改革的基本原则
1.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学院既要规范管理行为,又要进行有效监督,更要进一步明晰学校、职能部门、系部的管理及工作职责,充分调动系部和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系部办学自,简化办事程序,将日常工作管理重心切实下移,做到职能、责任、权利相一致。同时,要加强校系两级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建设,要把下放的责任权限规定在这些制度中,并具体落实到位,以利于规范和操作。组织机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其在组织中的权力应该紧密关联,要求其承担一定的职责,就应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只交责任,不交权力,责任也将落空。
2.明确目标、分级管理原则。要明确学院学生工作总体目标,明晰分级管理层次,实行学院目标管理、系部过程管理,使学院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制订规章制度、履行服务职责、加强目标检查、监督和调查研究上来,逐步实现学校的管理模式由过程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学生处是学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系部学生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系部工作要根据学校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决策,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具体计划,做好具体工作。在机构上,系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可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以集中力量开展工作;对于较大的系部,可以按照专业分为2-3个学生工作办公室,从而便于对学生进行日常检查、开展评奖评优。
3.突出绩效考核、强化目标管理的原则。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旨在提高管理效率,激发办学活力,调动教职员工尤其系部办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此,要重新调整其静态组织机构和动态运行功能,建立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实施目标管理。学校确立学生工作总体目标,各系部也根据系部特点,确立二级子目标。学校要制定目标考核细则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系部学生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能科学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不能科学量化的,则要有具体的定性分析,以体现公平公正,并且做到将考核结果与晋级、评优、奖金分配等挂钩。
4.建立配套制度、保证管理到位原则。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要重视改革的配套性和系统性。凡属于学校部门的职能不能强加于系部,而系部的职能也不能随意上推。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等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有关的管理经验,使传统的学生工作中诸如宿舍管理、就餐管理、治安管理等能形成一个新的运行机制。这样既可调动后勤等部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减轻系部学生工作的压力。同时,学院应全面梳理办事程序,明确工作规程,并落实职责部门负责解释和协调两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和工作督查力度,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两级管理体系,并使之制度化。加强对全局的宏观管理和科学调控,要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如制订院系两级管理办法,界定管理范围,确立总体框架,对系部的职能、机构、决策机制和权限、责任予以明确。制订校系两级学生工作实施办法,并建立起对系部学生工作的监督、制约、保障和奖惩机制及相关体系。
(二)构建院系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的主要建议
1.更新管理理念,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1)更新管理理念
首先是学院管理层要管理观念。学院管理层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学院权力重心逐渐下移,变直接领导为目标管理,变管理中心为决策中心和监督中心,从而扩大系部办学自。要增强系部的适应能力,激发自主寻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系部的工作,学校要加快校园基本建设,制定学生工作的总体规划等等,从而为系部的各项工作做好指导、服务以及监督。
其次,学校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实现“五个转变,五个加强,五个提高”。实行科学的层级管理,理顺管理主体间的关系,强化系部在学院里的管理主体地位,这是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系的发展服务,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校部职能部门要实现“五个转变,五个加强,五个提高”,即由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加强信息收集、统计,提高指挥、协调能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由主要抓日常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检查、指导能力;由主要抓过程管理向过程控制、结果验收、督察、评估转变,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水平;由指令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转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决策能力。
另外,系部和整个学生工作队伍要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工作理念。要端正学生工作队伍的指导思想,强化精品意识和责任荣誉意识。
(2)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1)学生处和系部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学生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系两级管理,以系部为主体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学生工作部(处)代表学校对学生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在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稳定、日常管理、学生资助等方面履行计划、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和考核等职责。系部是学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根据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安排,全面负责本系部的学生工作。
2)学生处和团委、保卫、教务、就业之间的权责划分。(1)学生违纪处分,由学生处负责。其中:系部查处的违纪行为,给予记过(含记过)由系部自行处理,报学生处备案即可外;学生处查处的违纪行为、跨部门的违纪,留校察看及以上由学生处负责,报违纪处分委员会审批即可;教务处等部门有权就考试违纪等违纪行为进行事实认定和提出处分建议,学生处根据建议做出处分。(2)除新生的入学教育外,学生活动由团委负责。因此,团委负责对校学生会的指导,学生第二课堂和学生素质拓展等学生活动的开展指导。(3)校园安全,由保卫处负总责。其中学生宿舍的进出安全,晚归不归的安全检查,违章用电的检查,由学生处(望舒)负责,但宿舍中其他的如物的安全,消防安全等以及宿舍外安全由保卫处负责。宿舍内发生的重大打架斗殴事件由系部,保卫处,学生处一块负责。
2.构建学生工作新模式——以指导、服务为主的管理型体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诸如,高校如何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搞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如何加大对贫困生的帮困、助学力度等等,都成了学生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
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增强,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为此,将现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学生辅导员)实行分流,选派一部分理论素质高、研究能力强、踏实肯干的教师与心理咨询教师组成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以起到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咨询引导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3.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二级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进行高校学生工作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实际上是对系部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和认识,是评定优劣并以此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可以衡量系部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状况,同时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保证考评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1)对于学生工作的定性评价指标(对象为各系部学生)。1)政治表现;2)文明守纪;3)学习态度;4)社会工作;5)实践公益;6)团队精神;7)科研创新;8)文体特长;9)技能素质;10)特殊经历。对这些定性指标可以确定A,B,C,D四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等级参数,如:1,0.7,0.5,0.1加以评分。为了保证公正公平,可采用系部互评和学校学生处(学工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各算出平均分,两者之间确定权值比例,得到学生工作定性指标得分。
(2)对于学生工作定量指标(对象为各系部学生)。1)德育考核合格率、优秀率;2)党团员人数比例;3)青年志愿者人数比例;4)受违纪处分学生比例;5)专业知识考试合格率;6)国家统一考试达标率;7)各技能证书获得率;8)毕业生就业率;9)获奖学金及荣誉奖情况;10)学生发表科研论文数量、质量评价;等等。对这些指标设置权值比例,由学生处对系部进行统计并打分。然后在以上定性、定量指标两者之间确定权值比例,从而得到学生工作绩效最终评议得分。通过制订和实施对系部学生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来加强评估考核工作,抓住关键、掌握动态。建立起对系部学生工作的监督、制约、保障和奖惩机制。
4.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对学生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之后,应采取有力的激励措施,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手段,达到鼓励、调动系部学生工作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同时将系部的工作绩效与对辅导员激励相挂钩。修订辅导员工作条例,设立“优秀工作奖”、“特色工作奖”等若干奖项,对于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加大工作中的争优创新意识,提升工作水平。相反,对于学生工作绩效不明显甚至落后的系部,应采取扣除奖金、不给予年度考核优秀指标等惩罚措施。
二、强化安全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就校园安全而言,主要涉及的有:心理安全、人身安全、交往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灾难逃生以及财产安全等。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1.心理安全隐患较大,心理问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不到位,不及时;2.学生在恋爱或与人交往中防骗意识,防抢意识,人身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意识较差,寝室的火灾和去年图书馆事件就是例证。3.是学生宿舍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被盗后是否赔偿,如何赔偿,谁来负责,是说不清,道不明。
(一)强化心理安全管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通过强化三支队伍、实施七个结合、做好八项工作,一如既往的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强化三支队伍:即心理咨询和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以总支书记、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队伍(心理健康部、班级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2.实施七个结合:即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与心理热线相结合、虚拟网络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专题讲座与长期工作相结合、面向全体与两头并重相结合、咨询中心的主动出击与学生的主动求助相结合、心理普查与心理动态调研相结合;3.做好九项工作:每年一次新生心理普查、一个心理健康宣传周(5.25)、一份心理健康宣传册、一个宣传橱窗、同时做好心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建设好心理咨询室、维护好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指导好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二)强化宿舍安全管理
1.要加强宿舍硬件、学生生活设施和安全物品等的建设,保证开水房、澡堂能提供足够的热开水或者实行热开水进宿舍,以减少热得快的使用,防止火灾的发生,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2.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严查违章用电和学生晚归不归,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保卫和人财物的进出登记工作,开展电脑等贵重物品的保险箱业务,建立和健全学生宿舍的安全保卫网络,完善宿舍火灾等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3.加强宿管队伍建设,优化组合辅导员与宿舍管理员,选聘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辅导员在宿舍内担任政治辅导员,加强业务培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要加强对栋长、层长的工作指导,拓宽学院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对话渠道,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场所。
4.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宿舍挂牌、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和下寝室工作机制,建立政治辅导员进行宿舍卫生、纪律、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
5.做好消防安全和地震灾害的演习和加强安全教育,谨防学生上当受骗。
三、多措并举,优化资助服务,构建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
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努力成才,不仅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院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我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先后二次获得了省教育厅的奖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一是目标不明确,资助制度不健全。二是学生资助的理念较落后,科学化水平较低。三是受助学生范围有待扩大、资助的资金来源和助学的手段、途径有待拓展。为此,就如何多措并举,优化学生资助服务,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提点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目标---济困助学、育人成才
资助工作的目标简单说就是济困助学,不让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更高一点就是与育人成才,让每一位受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使受助学生不仅能顺利上学,还能安心乐学、成功择业、发展事业。
目前,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目标应定得低一点,才切合实际。近年,有不少学生中途退学,都多多少少与家庭经济困难有关系。因此,我们的目标如果定为:以学生为本,坚持资助的“公开、公平、公正”,全方位服务学生,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失学,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造成学习、心理、行为和就业困难,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生活有保障,学习有动力,发展有平台”,可能更为合适。
当然,这一目标还比较的虚,不具体。因此,我建议将其具体为“四个百分百”一是学生应助尽助率基本达到100%,二是受助学生资助充足率基本达到100%,三是受助学生满意度基本达到100%,四是受助学生就业率基本达到100%,做到“学生有需求,学校有响应”,从而实现助学成才。
(二)创新理念——以学生为本、精细化服务
资助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服好务的一项工作。而贫困生往往又是心理自卑、性格内向、为人老实的学生,同时,每一个学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和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因此,要提倡以学生为本,着眼人性化、人本化,推进精细化服务。要区别差异,分类实施,满足资助对象的个性化要求,切实吸引资助对象参与学校重大资助事务的讨论、决策。注重学生资助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差异化资助方法,找准资助工作所要求的“知情权扩张与受助学生隐私权保护”的边界,实施学生资助的“显形资助、隐性资助”的结合,凸显人本化、人性化。
在资助过程中,要坚持“三公开、三保密”,保障学生权利、保护学生隐私和维护学生自尊。“三公开”:1.公开各类奖助学金和资助项目的资助数额、资助方式、资助来源,确保每一名在校生都了解相关资助政策,使每一名学生受助权利得到维护;2.公开受助学生的学院和姓名,接受师生监督;3.公开学校资助工作咨询电话、投诉方式,畅通咨询和投诉渠道。“三保密”:1.要求班级、院系贫困生认定小组严格保密申请学生的隐私,不在公开场合谈论;2.要求在资助项目评审过程中,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为学生家庭信息保密,不对外公布;3.要求在公示阶段,只公示到受助学生的姓名和所在学院,为个人的其他信息保密。在资助工作中既做到公开,又做到保密,实现过程人文关怀和结果公平公正的有机统一,体现资助工作“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构建体系----“奖、贷、勤、助、免”,一个也不能少
首先要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勤工助学为基础帮困手段,以奖学金为主要激励方式,以校友和社会捐助为重要筹款手段,以‘减、免、补’为重要辅助措施”的立体、多元、混合的学生资助体系。“奖、贷、勤、助、免”一个也不能少。要转变资助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整合社会资助资源,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促使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
目前,我院的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是比较到位的,但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学生补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要改变校内奖学金评选条件,增加校内奖学金的评奖项目和中奖面,不能仅因为学习好就获奖;2.要大力挖掘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特别是挖掘校内家教家政、保洁和校内门店的兼职岗位,条件成熟时,要让贫困学生参与到助教、助管和助研的工作中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激励、维护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创业,开设立足校园内外、为同学服务的经营性勤工助学基地,例如,资源回收、二手市场、爱心超市、特色书屋、报刊亭、图书馆管理、食堂服务等,由勤工助学部门管理,贫困生协助经营,所获得的资金作为助困资金发放给参与经营的勤工俭学学生,并能为尽可能多的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同时,通过促进助学基地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创业有成“反哺”助学基地等形式,实现资助资金自我产生、发展和循环,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岗位和资助。3.要通过勤工助学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4.要增设“大病学生生活补助”、“残疾学生生活补贴”、“学费减免”和“为困难学生送寒衣”等资助项目。5.要简化绿色通道的手续,让每一个新生一进校门就能吃上饭、拿上书、住上房、上上课。
(四)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首先,要尽快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勤工助学管理、学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相关制度;要修订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评奖评优制度,国家助学金评定等制度,使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要购置或开发相关软件,向广大学生提供资助工作在线认定、申请、审核、查询、投诉和反馈等一体化服务,规范学生资助流程,有效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互动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探索模式---狠抓“四项教育”,实施“五关服务”
学生资助的重要功能是教育。要狠抓“四项教育”,即受奖助学生的自强(“自强之星”评选)、诚信、感恩、责任等四项教育。实施“五关服务”,即关爱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关心学习困难学生送辅导,关怀心理困难学生送疏导,关照行为困难学生送引导,关注就业困难学生送指导,将经济资助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就业指导相结合,着力构建“经济资助、能力支持和精神关怀”三位一体的立体贫困生资助体系,深入推进资助助人和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和造就“正德厚生、经世济用”的高素质人才。
四、多管齐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目前,尽管我院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年我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学生工作处,但与本科院校的要求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年2起学生意外死亡事件,就很说明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就是这种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部分政工人员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无从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加强,但从做的方面看却相去甚远的现象。
(一)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稳定---前提
参照本科院校的做法,要健全的机构有2个,一是在学生处应设立学生思想教育科,负责学生的宏观的全校性学生思想教育。二是系部应根据情况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系部学生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确保稳定,一是要解决辅导员的出路,例如:实行辅导员的岗位职务,如从事辅导员工作3年可晋升为副科,享受副科级待遇,工作6年,可晋升为正科等;又如对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校的需要,优先从辅导员中挑选人才,从事相关行政工作和教育工作,如副书记的工作。二是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实行专业化和专职化,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一年一聘辅导员尽快转为三年一聘或使其具有正式编制。三是要落实辅导员实施细则,加大辅导员的考核,改革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应严格与评奖评优,晋级和聘用挂钩。四是要通过辅导员沙龙、学生工作论文评选、工作研讨或座谈辅导员外出考察,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将辅导员的培训长期化和固定化,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将思政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这有二个问题:一是好学或有文体特长的学生,如何引导的问题;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心理抑郁和异常学生、网络成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因违纪受过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预防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抓两头,放中间的问题。
对于好学生和特长生,关键是如何满足其学习和文娱活动的需要和正面引导的问题。对好学的学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协会,开展外语、计算机等的学习;利用学校教授、博士,开展专业讲座和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对于特长生,可通过完善文娱或学生活动设施,组织相关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其参加。要通过素质拓展项目和学习创新或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向上发展。
对于第二类问题学生,学校可根据学生特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心理抑郁和异常学生、网络成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因违纪受过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教育、管理。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一”,即为他们当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档案,确定一名朋辈学习伙伴,制定一份成长计划,进行逐个指导与教育,并对这些信息严格保密。同时,对第二类问题学生要定期排查,动态跟踪,建立相关的学业预警机制和严格的奖惩机制,从而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要运用学生工作例会这个工作平台,组织有关方面专家、领导、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分析问题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革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1.要通过网上和网下,课内与课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等渠道,动员学校、家庭和朋辈一起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2.要引进学生工作软件系统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飞信、博客、Q电子邮件)等进行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亲和力,提高工作效率。
3.要充分发挥榜样和党员的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评选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校园十佳等,发挥学生中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用充分调动学生自治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支持学生自治组织的活动和工作开展,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