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化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化工论文

能源化工论文范文1

1.1企业能源审计类型

我国现在开展能源审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监管的能源审计,即国家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是我国开展能源审计的主要类型;二是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相关机构,该机构具有规范性,以保证审计方案、采用数据和审计结果更加科学,提出的建议更加有效;三是企业内部设立能源管理体系,依照国家能源相关规定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审计。

1.2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物料平衡原理、能源平衡、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对企业的能耗、物耗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审计、诊断和评价[3]。相关依据参考表2。

1.3能源审计程序

1.3.1编写能源审计方案首先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并分工,其次,明确能源审计目标,审计期和审计内容,最后根据前两块内容制订能源审计方案。

1.3.2了解企业能源利用情况针对能源审计内容,通过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初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购销、能源转换输送等等。召开能源审计动员会,向相关人员介绍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随后布置数据资料收集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能源管理资料、能源统计报表、各分系统和主要用能设备的数据资料等等。

1.3.3现场调查测试进入企业生产内部,了解主要的生产系统、能源转化输送和能源利用系统的详细情况,必要时对重点用能设备和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另外,可通过现场核查、盘点、查账等手段来判断、分析收集数据的真实性。

1.3.4召开交流会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之后,就发现的相关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得可行性措施以及可达到的初步成果。

1.3.5编写能源审计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有关事项的说明(如:技术标准)、企业概况、能源审计结果、重点耗能设备的测试结果和对标评价、企业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和能源审计总体评价和结论。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问题

随着能源审计规范不断地完善,我国企业能源审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化工厂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和回报期,时间如果是两三个月则会比较积极,若为3~5年甚至更久的话,往往会扔到一边。现将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2.1企业对能源审计的需求意识淡薄相关文献报道指出,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能源形势,各重点耗能企业被迫与各地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被动地接受能源审计。很多省份的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能源审计太过麻烦,需要增加新的投入,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所以管理人员对能源审计并不持支持态度[4]。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部分能源也是生产原料,对企业内部进行能源审计,从管理到设备及能源的分配都需投入一笔较大的资金,而且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的利润,故企业自主进行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不高。

2.2能源审计部门存在限制性能源审计的主体包括审计单位和专业性人才。目前我们国家能源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很少有企业自主设立专门的能源审计部门。而政府部门由于业务繁多,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及时处理各企业的能源审计需求,因此会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时拿到相关审计材料。另一方面,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掌握财务方面的知识,对于企业单位能源计量和统计、社会节能量的认定和换算方面也需要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大多是财务科班出身,对能源审计业务不熟,“不会审”现象时有出现[4],且审计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能源审计失去其包含的重要意义。

2.3企业能源管理基础薄弱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制到能源数据的计量和统计工作,都无专人负责。日常能源运行情况的记录,直接影响到能源审计的进行,数据的真实性与实施能源审计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3能源审计面临问题对策的思考

3.1“强制性”和“鼓励性”措施并举首先,政府部门可根据自己在能源审计中的主导地位,结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管理规范和管辖范围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下发政策文件,政策中可规定新老企业需进行能源审计的的方法、步骤和审计内容等。其次,政府部门可积极出台相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奖励进行能源审计较好的企业,带动其他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最后,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能源审计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明白能源审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企业,使企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本钱”,最大化企业利益。

3.2充分发挥能源审计中介机构的作用能源审计需要既懂财务和审计,又懂工程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政府部门可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对其在专业方面进行考核,然后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实践,最后可根据各地需求成立第三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各地石油化工企业。对企业内部从事能源管理的人员可阶段性地进行培训,总结出节能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展开能源审计工作。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能源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内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能源管理的合理化,安全化,能及时掌握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为企业实施能源审计和节能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企业内部成立能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企业在进行能源审计或申请新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消耗数据,可以为企业省去一系列的行政成本。

4结语

能源化工论文范文2

在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主题公园被看做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强有力的工具。漪汾公园在整合优化地形土壤、水、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时,主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造园中引进海棠、玉兰、银杏、山楂、竹子、牡丹等上百种珍稀树种及花卉。公园遵循自然的原则,从起伏的景观山丘,到疏林草地,均以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植物结合,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创造出一座上、中、下(乔、灌、草控制面积比例约为5:3:2)相得益彰的城市生态型绿地[1]。公园不断栽种、补种应季树种及花卉,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观花的观赏景观。

公园的规划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力争打造成一个通俗化、适应大众、能解除人们生活压力、展示社区形象的场所。公园更多的倾向于“动”,倾向于“娱乐性”。公园中设置很多开敞的大空间,人们在公园中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大,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满足居民娱乐、享受、休憩的要求,使得他们有家可居,有园可游。为了使市民在园内观赏植物的同时增加一些树木知识,公园中各种乔木、灌木的枝条上绑有标签,上面注明该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所属科类及其主要习性[1],增加了市民的园林树木、花卉知识。

功能分区及分析:

(一)功能分区

公园的建设满足了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不仅起到文化继承的作用,还提高公园的内涵与品位,树立社区形象与特色,为周围居民展开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大舞台。公园规划设计以方便周边居民休闲、健身、娱乐、教育为主导,将公园划分为休闲、观赏、活动三个功能区。北区在设计上以体现晋商文化为主题形成休闲区;中区结合亭、台、廊、桥等园林小品构建成公园的主要观赏区;南区设计则体现资源共享特色,社会与学校共享的体育场所构成了活动区。

1.休闲区

休闲区则是公园北区,以幽雅自然为设计理念。休闲区的入口为次入口,因此入口处不需要宏大的气势。此处以不锈钢火柴雕塑为中心(如图1),辅以观光广场、环形花坛的布置、太阳能“科普画廊”及其他园林小品作为序幕。广场周围分别设置花卉带、景墙、玉兰园、泡桐园等景点,简洁明快的步行道穿流于疏林草地之中,或坐、或行、或观棋、或读书,怡然自得,幽雅、平和。其中种植泡桐、玉兰观赏林,配以灌木、草坪及长椅,创造出安静幽雅的空间。在这个圆形的平台上,附近居民早上在这里跳广场舞、打太极,下午在这里跳交谊舞、戏曲演唱、踢毽子等,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2.观赏区

观赏区为公园主景区,主出入口设置在千峰北路处,位于公园南北距离的中段。入口南侧设置一处小型停车场,方便远处的市民驾车来游玩。规则式布局、敞开式入口,配以小型假山、景亭点缀,创造出大气而不失华丽的广场(如图2、3)。区域北侧结合地形落差设置一座高4m的山丘地形,山丘按摩步道贯穿南北。山丘后面则是望景高层小区,以草坪、围栏分割,并与小区内的绿地建筑相结合,整体形成高低错落有致、住宅与园景相融合的景色。山丘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形式配置,园林小径蜿蜒在草坪绿地之中,配以木椅、徐继畬的雕塑和纪念亭(如图4),形成自然、安静又有内涵的氛围。山下设计水面及小栈道、木廊桥(如图5),以小段木桥将水面分隔为北静水和南部动感假山水景相结合。北侧水面用卵石滩形成自然的驳岸形式(如图6),水面上架起木廊桥、水上栈桥形成一系列的亲水空间;南侧水面则设置喷泉,自由式不规则叠石的池岸方式(如图7)设计得很自然,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小型动感瀑布主要是利用山丘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潺潺流水及水帘后若隐若现的景观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赏。有了水这一生命的母体,有利于公园及其附近城市区域生态微气候的形成。

3.活动区

活动区入口处以小型雕塑遮挡视线,绕过雕塑,则豁然开朗,占地7630m2的运动场尽现眼前。该运动场实属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的运动场,其铺设400米标准塑胶跑道,6对标准篮球架及其场地。运动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健身运动的场所,也解决了太原市外国语学校运动场的难题,实现了社会与学校资源共享的目标。运动场的北出口处,是供游人休息活动的运动器材区,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可谓老少皆宜,方便了附近居民来此健身,充分体现了社区公园的功能。

(二)设计分析

1.地形设计

公园设计对地形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公园西侧靠近城市干道,设计师采用大片绿地与松柏林及高大乔木的种植,巧妙地将道路的喧嚣与公园的静谧隔离,从园外望园内也起到隐约可见、诱人入园的效果。公园东侧与高层住宅建筑紧邻,设计师进行了适当的土方调整,填土成丘,并设计下沉草坪与住宅区连接,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配合植物群落的强化作用,将住宅与园景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公园的立面景观效果和空间层次。

2.园路及空间设计

公园中优美的园路曲线,形式多样的路面铺装,与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形成一幅完整的风景图,给人一种不是“因景设路”,而是“因路得景”的感觉。园路的设计主次分明,主干道将各个景区融洽地贯穿起来,既保证了高峰期人群流动的通畅,又增添了公园空间变化的趣味性。次干道及散步道均铺有鹅卵石,起到按摩健身的作用,同时根据地形的起伏,构造出不同坡度、弯曲度的园路,给那些喜欢晨练、通过散步来进行锻炼的人以多种选择。公园中的步道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路边摆设供人们休憩的坐凳或辟出一块舒适、和谐的活动场地,周围适当配以小灌木、草坪和观赏树木,尺度宜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公园园路设计时,注重两侧空间的变化,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融洽地结合,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起到了兼顾游园路线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

3.绿化

公园十分强调绿色景观的打造,将大面积绿地展示给居民,植被覆盖率达80%,并通过密林、草地等多种表现形式来体现这种自然式园林的手法,从密林小径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同时通过树阵、几何形园路、规则草坪来分割、展现高低层次不同的绿色景观,两种绿色景观相辅相成,形成对比的同时,也给游人丰富变化的视觉感觉;在引入绿色的同时,又体现着一种自然与规整的融合。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设计注入了“四季有景”的设计理念,按照上层乔木、中层乔灌木、下层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和缀花草地三层设计模拟自然的生态群落,以保证夏景的浓荫与冬季有景可观。公园绿化的后期养护与重建的管理工作相当及时、到位,养护人员会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管理公园中的植被,并重建或更换一些不适合的植物。

4.水体、小品及其他设计

水体是公园的灵魂,公园内水体设计由动态水体如喷泉、瀑布和静态水体相结合,形成了动静鲜明的对比,充实空间艺术气氛,满足了游人亲水、近水的需求。景观小品是独立设置的,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小巧,起到点缀装饰、隔断空间、美化强化景观、休憩和观赏的作用。公园内可见的景观小品有亭、池、廊、桥、花坛、喷泉、瀑布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作为社区公园,还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器材和公共活动的设施,不仅增添园趣,丰富景观,又能给人一种亲切宜人的感觉。

5.设计不足之处

能源化工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校园街舞健身价值文化功能

街舞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是美国黑人“嘻哈文化”(Hip-Hop)的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街舞文化登陆亚洲,劲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80年代中期凭借一部美国电影《霹雳舞》在我国内地也掀起了一股街舞的时尚浪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成为一种时尚健身运动。近些年随着街舞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大中城市,几乎所有的健身中心都开设了街舞运动课程,各种街舞协会、团体应运而生,并且街舞运动在校园也渗透得很快,目前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街舞,大学生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终身体育观,对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对街舞运动的健心价值和文化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求更好地促进校园街舞在高校蓬勃发展,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和参与街舞运动。

1.校园街舞的健身价值

1.1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健身街舞以小肌肉群、小关节运动为主,它强调全身协调配合,尤其是胸、腰、膝、踝等部位小动作的配合,既要注意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要注意各部分动作的独立运动,并且街舞动作灵活多变、步伐多种多样,练习者往往需要在一个音乐节拍里完成多个组合动作,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1.2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街舞练习的环境气氛轻松自然,可以让参加者变成一个整体,提高参加者与人相处的能力,使性格变得随和,同时减缓社会生活带来的压力,消除紧张、激动、易怒、神经质等不良情绪,把不快宣泄出来,使参加者在心理上得到放松。随着街舞动作的不断完善和完美,大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1.3丰富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想象,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街舞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练习者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练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随意发挥情绪,尽情欢跳。一套街舞动作编排要求很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也与动作性质、节奏和人的性格情绪统一,经常进行整套街舞动作的编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身体耐受力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从未接触过舞蹈、体操的大学生来说,刚开始训练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动作不协调,柔韧性差,动作不到位,体力跟不上等。但街舞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练习者去咬紧牙关,克服困难。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和学习中形成的。街舞动作到位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即量变到质变,因此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

1.5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街舞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培养着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优美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动作,矫健匀称的体型,独特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美的图画。大学生在街舞练习中不仅会心情愉快,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会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美的心灵,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

2.校园街舞的文化功能

2.1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校园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人在学校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学习,从而达到所有社会化的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社会化。校园街舞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第二,树立价值观念,教导社会规范;第三,传授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第四,教导基本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第五,形成同龄群体,体验团体生活。

2.2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体育和艺术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伴侣,艺术是以人类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来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有时它需要肢体语言来表达,体育也是把人类情感和力量通过动作来表达的,两者有着和谐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不仅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而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殊效果,是别的课程无法取代的。校园街舞文化的深化与生命力就在于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进一步提高其艺术素质,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品位。

2.3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发展

通过校园街舞文化的建设,高校能搭建更多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熏染和人格重塑的平台与载体,这是因为校园街舞文化中包含了“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包含了“塑造‘公平’的竞争意识和精神”,还包含了“塑造集体主结协作精神”。良好的校园街舞文化氛围,无疑将使校园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与延伸。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街舞氛围中进行街舞的学习,能够形成良好的精神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发展。

2.4促进校园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高校体育要为大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大学生实施个性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这是高校为大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街舞在我国高校中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使大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街舞是最适宜于作为培养大学生形成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习惯的运动项目之一。从街舞运动的特征来看,它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年龄、性别、种族、国籍等限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比较容易开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街舞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扩大交往,增进友谊,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使人们在展现美的同时享受美。它的这些独特功能有利于促进校园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2.5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街舞作为当前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校园内大学生因为热爱街舞而参与街舞和享受街舞,从而锻炼身体、放松精神、释放压力、娱悦自我、表现自我,同时也扩大交际面,结交更多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团结互助,彼此分享自己的成功、快乐和希望,为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因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加奎.浅析HIP-HOP街舞文化的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31-32.

[2]沈听平,王海燕.街舞与体育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3,4:82.

能源化工论文范文4

续和补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范围以及功能和定位,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将来应以成为数字化、人文化、多功能化学校的文献与信息中心、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活动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教师基本素质训练与学术交流的中心为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多功能图书馆 校园文化 特色构建

1.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图书馆的作用是将各种书刊、杂志等各种书籍资料,进行收集、整合,按照严格的分类标准,将其进行归纳,然后加以利用,以满足学生对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这个知识阵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师生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古人的智慧,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对外界信息进行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不仅仅依靠强硬的校园制度,需要在日常行为习惯中慢慢培养,高职院校的师生,利用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功能,在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体现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

1.2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查找课堂教学所用到的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详细、全面,能够使学生更加简单的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老师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能够更加熟悉教学内容,进而可以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完善教学方案中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图书馆更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场所,当学生遇到疑惑的时候,可以到图书查阅相关资料,从书籍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可以说,书籍便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书籍上的内容远比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对课堂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完善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1.3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地方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能够传授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以图书馆阅读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活动,在扩充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以及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其他延伸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会发生转变,以积极、先进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图书馆为载体,将校园文化进行传播,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校园风貌,将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对自己进行内省,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2.高职院校多功能图书馆与定位

2.1高职院校多功能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既隶属于教育领域, 又属于文化领域,它承担着文献整序、信息传递、开发资源、教育培训、保存重点学科文化遗产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在辅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中起作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关于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科学研究工作及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的发展建设应与学校的发展建设相匹配, 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一种体现, 这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在这一种理念下,要紧紧把握高职院校的办学中心思想、办学理念、教学目标和科研需要。明确其定位及功能,围绕该地区的发展状态,体现高职院校的导向性、职业性、技能性和就业性, 进一步明确其特色性质的服务。

2.2高职院校图书馆办馆定位与功能

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出能够适应本行业各领域的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其图书馆办馆的建立及定位应符合这些需要。现今,依靠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图书馆的模式及作用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指导图书馆服务及管理,更加快速的良性发展。图书馆应该利用最前沿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 向高速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围绕这几个“中心”进行发展建设:①专业化的教育资源中心;②本校的信息文献中心;③教职工的学术交流与素质训练中心;④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心。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这种定位,使其各项工作必须迎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 淘汰以往落后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思想将, 迎头赶上创新竞争的时代。

3.构建校园文化特色

3.1创新机构设置

基于图书馆人文化、数字化、多功能的职能定位,可将原来的图书馆与网络中心合并, 成立图文信息中心,使传统图书馆迅速转型为数字化图书馆,同时使数字图书馆能更多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现如今,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是校园建设数字网络化的重要体现, 网络中心与图书馆合署, 使传统图书馆迅速转型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很方便。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中心肩负着本校网络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重任,这一点在图书馆弱电系统的项目建设上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极为集中, 所以各项弱电系统建设项目应得到足够充分的重视,列入校园学院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建设一个“智能化图书馆”大楼打下了坚实基础。

3.2教师资源中心的建设

教师资源中心应该是为教师提供资源服务的一站式中心。教师资源中可以在为教师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使其在图书馆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及自助式制作电子教学方案获得极大便利, 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以及新教师的培训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负责对教师的先进教学技能进行提升,开拓了图书馆的使用功能,让图书馆更加利于教学,满足教职工的需要。

3.3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专业化

图书馆中心人员配置应该以相关专业为主, 以其他专业人员为辅, 使图书馆员工能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图书馆应该具有专业的图书馆员工制度, 这样才能图书馆中心的服务达到专业化。目前, 学院正以具有特色名牌效应的专业建设为先导,来完成对教学资源库的专业化建设工作, 图书馆在本次工作中表现极为积极负责,使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稳固。

3.4创新服务模式

为充分体现“多功能图书馆”的创办理念,更加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服务,使图书馆体现以下这些功能: 体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体现信息交流图书馆的功能、体现网络图书馆功能、体现文化传递图书馆的功能、体现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功能、体现多媒体图书馆的功能、体现综合化图书馆的功能。

3.5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化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应实现网络共享化,使馆与馆之间能同时进行访问及编辑,在共同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建立馆藏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功能,为用户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快速的文献信息传递方法,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从网上得到更充分、准确的参考资料。

能源化工论文范文5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园林艺术;审美性;当代性;文化功能

江浙地区的文人私家园林最为集中,这些物质富足且有文化素养的士阶层营建私家宅园,是他们的宅居和社交之所,受儒释道的思想及传统艺术的影响,园中反映出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境界,凝聚了中国文人和匠师的艺术智慧。

一、苏州古典园林的传统审美性及传统文化功能

私家园林中遗存数量最多、艺术性最高的苏州,在社会条件上,历代富庶、未受战乱。从唐宋以来是丝织品、各种美术工艺品的集中地,入明清又是科举登第者最多。自然条件上,苏州的地理位置决定其随处可得泉可引水,花草繁多,当地产石。[2]在如此条件下营造出的苏州古典园林有其独到的艺术风格,即文人山水园是山池、建筑、园艺、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成为一种兼具居住功能和多种文化艺术功能的休憩生活空间。苏州古典园林的私人性和选址于市井之中,决定了它在功能上与私人居住紧密相连,其传统文化功能集中在园主个人兼得城市生活的物质享受和自然山林的情趣陶冶。

由于是私家宅园,园中会集中体现主人的审美情趣,它是园主在长期生活中培养形成并始终遵从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在审美方式上,中国传统美学的三大范式“比德”“缘情”和“畅神”[3]中,前两者是物我的往来:“比德”所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物之间道德的比附中实现的,是道德感的满足。园主在园中布置不同的景物,在植物世界寻找“德”的品质,不同于道德教训,是在对“物”的发现中得到快乐,是物我的合一。如拙政园中部的梧竹幽居,亭子边上梧竹构景,梧桐被视为圣洁之树,竹子有高洁之意;狮子里双香仙馆的“双香”指冬梅夏荷,“梅”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荷”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些植物都是用于园主自我勉励与标榜。“缘情”是人在外在景物的感触之下发出的自然之情。它是“物感人,故摇荡性情”的人与物的相互活动,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就体现为“融情入境,寄景于情”。园林布局构成可行、可居、可观、可游的整体空间。园景空间环环相扣、庭院布局层层叠叠,屋宇山池花木互为借景,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和无穷的景趣变化。“畅神”则是天人之间的往来,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最高追求。园主幽坐园林,伏笔诗画、斟茶鸣琴、观山景流水,人与外物的对立感弱化后,那种虽居市井,却获得山林之想的自由感与超越感。

二、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现代性

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表述过“在人类生活中, 较少的东西建筑在自然支配的基础上, 较多的东西建立在由文化所塑造的形式和惯例的基础上。” [4] 如是,人是文化的存在,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上文简试析过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的传统审美性是以园主的趣味为立足点,使园主在生活和休憩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时代不同,今天的苏州园林已不再作为私家宅园由个人把玩,而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览者的旅游之所,由此审美主体就由园主个人变为大众消费群体。参观者的审美活动由体验性、自律性扩展出了消费性与泛娱乐化。

苏州古典园林在营造时倾注了园主的主观理想、感情和生活情趣外,同时园林的呈现也是客观艺术规律性的反映,对于艺术的共同感,在园林之中,一个合格的游赏者是可能有在情感或心智上有所触动的,但感受的强度则与游赏者对自然和生活的不同体验、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对园林艺术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能忽视这种审美的无功利性,从而提高实践艺术审美的自觉性与体验性。当代,作为旅游形式的苏州园林实地游赏或是通过现代传播的书刊、图像和影像等形式感受苏州古典园林的风光。这一变革为传统审美活动增添了消费性和泛娱乐化的变革。现代旅游是商业行为,那么对于游赏者就是消费行为。消费和娱乐有本质上的联系。由于当代消费群体的旅游目的大众化与多样化,对于苏州古典园林中高雅文化的解读体现为世俗化,重视感官放松的视听愉悦,或休闲放松与陶冶情操交织于一体。

从本质上看,当代人对于苏州园林的审美活动在于它是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整体生活态度与生活观念的培养, 进而造就一种健全、完美的人格。把以上审美特征广泛地渗透到园林游赏之中, 可以使游赏过程更具有艺术性, 增强在其中培养性情、志趣、休闲的功能。

三、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化功能之当代转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它的文化功能是由它的审美本质和时代特征所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特征变化会引起文化功能与以往相比有所发展。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苏州古典园林作为艺术品,它的审美功能不会褪色。苏州古典园林的审美功能上文已详,在此就不做赘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它的审美功能渗透在以下将详述的各文化功能之中。首先,它渗透于游园赏景之中,同时此功能会通过园林的图像、影视及书刊传播得到更好的发挥。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与园主生活状态密切相关,不论是游赏者的实地体验还是通过媒体形式体验,苏州园林所体现的文人人生态度和生活志趣会给文化主体(当代游赏者)提供行为模式上的参考,这为当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有助于理想人格塑造。其次,苏州古典园林有休闲功能。林诺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认为,艺术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感官的需要, 其次是满足于社会组织、科学技术发展、礼仪、宗教、自尊心等需要。面对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园林艺术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娱乐和丰富闲暇生活的低层次需求, 也能满足人抒感、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全面提升的高层次需求。最后,苏州古典园林有符号功能。苏州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当代,它除了是有形的文化实体外也是江南文化的象征符号。正如台湾社会学家龙冠海所揭示的“ 一个民族的特征, 文化所表明的比人类皮肤的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明的更为有意义和合乎科学。它供给研究社会的人作为辨别各民族的一个根据, 比地域与政治的疆界及所谓民族特征更为合乎现实”。作为有形的文化实体,亭台竹草、墨香诗画往往都是江南文人士族,特别是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化标记, 象征着江浙的文明和繁荣。营建私家宅园这种于市井中的独与天地相往来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情趣作为无形的文化无处不在地起着确定人群类型、文明程度的符号象征功能。这些文化符号都会形象的在中外游园者的头脑中形成文化印象。

【参考文献】

[1]陈从周.园林谈丛[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4.

能源化工论文范文6

【关键词】循环经济 优势 策略 开发区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命名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总投资600多亿元。

一、发展优势分析

(一)地理优势。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部,环渤海湾的中间地带,西距沧州60公里,东距黄骅港口20公里,北距北京23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处于北京2小时经济圈和天津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显著。

(二)交通优势。开发区交通便利,交通网四通八达,境内及周边有2条国道、8条铁路、8条高速。200公里半径内有京、津、冀、鲁4个国际机场。同时距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黄骅港很近,地理位置优越,具备管道、铁路、高速公路、海运等各种运输条件。

(三)资源上的优势。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拥有“海、地、盐、煤、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开发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可得性较强。

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尚不完善。当前在开发区,除化学工业发展较早外,工业中其他行业的比重较小、起步较晚。虽然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和规模均很大,但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尚不成熟,未形成规模集群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方面,大部分仅各有一两个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

(二)关联配套较少。企业分散布局,配套服务能力较弱,未能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关联效应。目前开发区主要形成了化工、电力能源、钢铁及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但相互之间关联较少,除化工产业发展历史较长外,其余两大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另外,基础化工企业较多,开发区整体产业链不够长,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企业之间缺乏产品链联系。

(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增项目不断增多,开发区节能压力有增无减。据统计,石油化工产业、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电力能源产业能耗占开发区总能耗的90%以上,其中化工产业所占比例最大且节能空间相对较小。另外,各产业以及所含企业间产品、副产品关联度一般,互惠互利的情况不多,资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与国内先进的开发区相比,目前开发区内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产品的原料技术路线陈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有待提高,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能满足生产与市场的要求。能够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还比较缺乏,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还需要加强。

三、发展策略研究

(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开发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钢铁及装备制造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氯、氢综合利用的两条特色产业链。依托现有基础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以石油和化工产业为例,要重点考虑油、煤、盐等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以旭阳化工、东阳化工和沧州大化等大型石化项目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提供更为丰富的化工轻油资源,形成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完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引进配套项目,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利用港口优势和临港区域内广阔的建设空间、丰富的神华煤炭资源、充沛的海水和海面风能,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能源集团,在保持和增强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与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相结合,利用其提供的原料资源进行合理延伸,发展其他精细化工产业,增强产业聚集规模,形成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三)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通过对开发区的产业与工艺分析,识别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企业和工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升级,节能技术改造。依托钢铁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着力延伸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特钢产业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园区,降低产品平均能耗。

(四)寻求人才技术合作,打好京津冀对接牌。开发区不仅要承接京津重工业项目的转移和城市功能的拓展与疏解,还要在承接京津科技创新成果辐射方面大做文章。以物流带动人才流、信息流的汇聚与扩散。鼓励和引导开发区企业与京津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联合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同时,以产业攻关和科技合作等项目为载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优秀人才落户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程艳芳.开发沧州沿海文化资源促进渤海新区发展应遵循 的几个原则[期刊论文]-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4)2

[2]曹敏然.沧州渤海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期刊论文]-环渤 海经济t望.2009(8)

[3]环渤海投资最佳地、京津冀新的增长极沧州渤海新区抢抓 机遇加快发展[期刊论文]-上海化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