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陷阱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陷阱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陷阱论文

消费陷阱论文范文1

[关键词] 理发行业 服务满意 顾客忠诚 顾客满意陷阱 曲线拟合

一、引言

Zeithaml,Berry与Parasuraman(1996)的研究发现,忠诚顾客不但会重复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还会向别人宣传和推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Fornell(1992)的研究发现,忠诚顾客的维系成本要远低于新顾客的获得成本。可见,忠诚顾客不但是企业稳定市场占有的保证,也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正因为如此,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所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环境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顾客忠诚度便成了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工作之一。

Oliver(1999)及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一个重要前置因素.尽管现有的研究结果已证明: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二者间究竟是何种形式的函数关系,目前各学者间存在较大争议,这给企业在管理实践上从事营销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困惑,进而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旨在对理发行业满意和忠诚间关系进行一个实证研究,以其对这方面的研究一点贡献,从而更好的指导理发业的营销活动。

二、文献探讨

1.满意与忠诚之间的关系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存在正向的影响,这一结论各学者的研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但是二者究竟是何种形式函数的关系目前各学者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以下两种结论:(1)线性关系,Olive(1980)及Fornell(1996)等人的研究把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假设为简单的线性关系,认为高水平的满意会导致高水平的忠诚。早期的研究都是基于这一假设的。(2)非线性观点, Bennett和Rundle(2005)的调查发现,高水的满意并不一定导致高水平的忠诚。Mittal(2001)及Fullerton等(2002)的研究证实了顾客满意和忠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Oliva(1992)的研究还进一步验了在餐饮服务行业顾客忠诚和满意呈现反S曲线关系。国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涂荣庭等(2008)为了验证顾客满意与忠诚的反S曲线关系,对产品服务一体化的空调行业进行了研究,但数据分析结论并没有支持他们的假设。

2.满意陷阱理论

由于顾客满意和忠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存在,所以高水平的满意不一定就会导致高水平的忠诚。基于此学者们提出著名的“满意陷阱”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低满意水平区域,顾客的忠诚度会随着满意度的提高而缓慢提高,但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而到达中等满意水平的范围内,顾客满意度的提高,不会引起忠诚度的显著提高,即忠诚对满意的加速度几乎为0,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为“满意不敏感区域”;当顾客满意突破这一区域继续提高时,顾客忠诚会急剧提高,即忠诚对满意的加速度是递增的。也就是说从顾客的角度看,一般满意和高度满意之间有天壤之别,高水平满意的贡献强度高于低水平满意。Homburg等(2005)的研究也验证了在服务行业满意度与顾客支付意愿之间呈反S形关系。

关于“满意陷阱”的一种比较公认的解释是,顾客期望分为基本期望和潜在期望。基本期望是低层次的需求,当顾客基本期望的满意水比较低时,顾客忠诚就会随着满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这种满意水平对顾客忠诚的边际贡献是递减的,尤其是在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平均水平附近时,不论企业如何来提高满意度,忠诚度的变化都不大。而潜在期望是高层次的,不为顾客事前预想到的期望,其满意水平对顾客忠诚的边际贡献是递增的,原因是顾客从中获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价值,为了体验这种感觉顾客在下次购买时很可能还选择这一品牌。

三、研究问题与框架

从上面的文献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关于顾客满意和忠诚关系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虽然 Oliva等(1992)的研究证明了在一些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和忠诚间呈反S型曲线关系,但后续相关的实证研究很少,国内更是几乎没有针对服务行业的实证研究。着眼于以上研究的局限性,在“满意陷阱”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将对理发这一服务行业满意和忠诚间关系进行一个实证研究,以其对这方面系统结论的形成和推广以及理发行业的管理实践活动做出一些贡献。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一个简单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四、研究模型和假设

根据“满意陷阱”观点,高水平满意的贡献强度高于低水平满意,顾客满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顾客忠诚会急剧提高;而在中等满意水平的范围内则存在“满意不敏感区域”。当顾客基本期望的满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顾客忠诚就会随着满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这种满意水平对顾客忠诚的边际贡献是递减的,尤其是在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平均水平附近时,不论企业如何来提高满意度,忠诚度的变化都不大。而潜在期望是高层次的,不为顾客事前预想到的期望,其满意水平对顾客忠诚的边际贡献是递增的。因此顾客满意和忠诚间的关系最有可能呈现反S型曲线。由此得到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模型及相关假设:

模型:(其中:)

假设:服务满意度与顾客忠诚的关系呈反S形。

五、研究方法

1.测量指标的构建与量表的设计

我们采用里克特7级量表来测量被访者对每个问题的同意程度(1非常符合,7非常不符合,要求被访者就每个问题项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产品和服务满意度的测量主要借鉴Fornell等(1996)开发的顾客满意度测量量表,共设计了3个题项;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的测量参照Kristensen等(2002)开发的顾客忠诚度测量量表,态度忠诚设计了3个题项,行为忠诚设计了2个题项。

2.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调查的被访者全部来自随机抽查到的市民,为了不失一般性,样本范围覆盖了整个昆明市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63%。回收问卷中男性占51.9%,女性占48.1%。

3.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文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通过内部一致法来检验观测变量的信度,现将分析结果整合在表1中。由表1可以看出,每个潜在变量下观测变量的Cronbach'sAlpha信度系数远大于0.7。因此测量量表具有较好信度。

本论文所采用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测量量表是借鉴国外Fornell等(1996)和Kristensen等(2002)开发的,以被多次使用并验证为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另外本文应用结构方程软件AMOS7.0,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1。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各个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都远大于0.55,两个潜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87,p=.000)。因此可以说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进一步分析。

六、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服务满意与顾客忠诚反S形曲线关系的拟合

以服务满意度均值为自变量,顾客忠诚度均值为因变量,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采用三次曲线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如表3和表4。虽然表3显示三次模型的RSquare值大于0.7,适合进行样本数据拟合,但从表4中可以看出除常数项外,各次项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t检验,因此产品满意与忠诚间的三次反S形曲线关系并不显著,研究假设没有得到验证。这与Oliva等(992)所认为的服务行业顾客满意与忠诚间呈反S曲线关系的观点是相悖的。

2.服务满意与顾客忠诚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为了进一步寻求服务满意与顾客忠诚间的系形式,我们又分别对二者进行了直线和二次曲线的拟合。结果发现,服务满意与忠诚间更趋向二次曲线关系。拟合结果见表5和表6。表5显示二次模型的R Square值大于0.7,适合进行样本数据拟合;从表6可以看出,常数项和二次项都通过了显著性t检验。图2为拟合散点图。

七、结果讨论

基于满意与忠诚间关系形式的诸多争议,在“满意陷阱”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对理发行业满意和忠诚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数据处理结果并不支持满意与忠诚间关系呈反S形的假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理发行业满意与忠诚间更接近二次曲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理发行业并不存在“满意不敏感区域”或“满意陷阱”问题。这与Oliva等所主张的服务行业顾客满意与忠诚间呈反S曲线关系的观点是不相符的。这可能是由于国内外情况不同或行业具体情况不同所致。

我们知道理发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它不像其他行业一样,一旦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还可以退换,顾客还有回旋的余地。而在理发行业,一旦头发理掉,就不能退换,等到恢复原状也得耗费很长时间,加之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型也成为了消费者展示自我个性的一面,对头发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消费者在消费这一服务时,显得非常谨慎,尽量回避更换服务所带来的风险。这就使得一定程度的满意就会使他们达到较高的忠诚,满意和忠诚间呈现二次曲线关系。当然本文所得结论还需进一步的、更多的研究予以检验。

本论文的理论贡献在于对顾客满意与忠诚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例证,从而更方便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实践意义在于发现理发行业并不存在“满意陷阱”问题,从而对培养和维护客户关系方面的营销活动和资源配置提供了一个依据,而不导致盲目的资源投入。

本论文的不做之处在于样本范围太小,只选取在校学生和周边市民,测量结果可能有所偏离更一般的情况。同时只对理发这一服务行业进行了研究,而没有对其他服务行业进行究,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涂荣庭 朱华伟 余 波:产品满意与服务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双维模型[J].营销科学学报,2008,(4):89~90

[2]谭荣波 梅晓人:SPSS统计分析适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5~171,209~217

[3]邱皓政 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91~170

[4]Mittal,Vikas,William T.Ross, and Patirck M.Baldasare.The Asymmetric lmpact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Attribute-Level Performance on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Repurchase lntentions [J].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January):33~47

[5]Anderson,Eugene W.,Claes Fonrell.Customer satisfaction,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 Findings from Sweden [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 (July),53~66

消费陷阱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居住建筑将有大的发展。当前,销售清水房由住户自行装修的住房消费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随着人们居住消费水平的提高,房市的发展成熟,市场呼唤成品房。住宅建筑设计要与时俱进,把握住房消费的导向,搞好更完善的住宅设计,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成品房居住建筑住宅装修毛坯房

国民生活整体进入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有了大幅下降之后,生活消费的热点已从吃、穿、用,开始转向了住房、汽车和旅游。以住房消费来说,城镇居民住宅走上商品化、市场化的轨道之后,促进了住房消费逐步向较高的水平、较高的标准发展。住宅建筑设计,应该顺应发展的形势,不断推出好的设计作品,满足市场的需要。当前各地积压的一些“陈量房”,销售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位置不好,也不会是房价过高,其主要的原因还在市场营销策划及设计标准的定位跟不上住房消费水平提高对市场发展的要求。住宅建筑设计师(包括各相关专业设计师)有义务和责任为消费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引导现代化居住的消费发展,及时改进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病,使AtN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毛坯房由住户自行装修存在许多问题

在房市发展初期,毛坯房由住户自行装修的模式,适应了开发商压低售价和购房者惧怕装修价格陷阱的心理,以及对所谓“个性化装修”这个论点理解的误区,很大程度上被人们(买卖双方)所接受,这种模式下的住宅设计,从内容到深度都是不尽人意的。实际上,这种住房消费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已暴露出不少问题,不仅有价格高昂、为装修而奔波劳累之苦,而且其中还可能留下不少的遗憾,甚至产生不少涉及安全、损害公众利益和消费者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购买这样的半成品商品房来自己操办装修,并不如人意,许多反成为了“伤心房”。空壳房交给住户自行装修,除乱拆乱改影响结构安全、影响外部立面之外,变更排水系统不慎漏水,影响楼下住户;装修人员(包括装修公司的许多设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如不懂电气设计,用电安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还有施工噪声扰民,影响邻里关系……甚至由此引发法律纠纷的事,也时有所闻。

2.市场呼唤成品房

由于住户自行组织住房装修存在重大的弊端,政府自去年以来,在加强对装修市场管理的同时,出台了住宅装修的一系列管理文件,积极推广装修一次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建设部第110号令<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对于杜绝乱拆乱建、影响外立面观瞻,杜绝损坏承重结构和防水设施、影响结构安全或漏水、影响相邻住户的正常使用,限制装修施工时间以免噪声扰邻……以及对装修从业单位的资质、合同管理、质量及验收、质保和保修等,都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法规,无疑对于新旧房屋的二次及反复装修,都会起到规范管理的作用。但是,从大量存在的问题来看,还是实施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由开发商提供成品房,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建设部早在2001年就发文,要求各地停止销售毛坯房或成品房;2002年6月18El又出台<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以下称“实施细则”)可说是对半成品房、毛坯房的全面封杀。

消费陷阱论文范文3

移情,文艺审美中的情感移置。从最初心理学话语范畴移植到美学土壤中,指的是审美主客体在审美观照中的双向建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中充满生命力的因素的情感投射。

在电视审美媒介中,传者(审美生产者)、媒介及其负载的媒介内容(审美文本,审美代码,审美语境等)和受众(审美消费者)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将这种情感投射分化在两个系统中,即:审美文本在审美生产者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生成;审美文本在审美消费者的艺术体验中对的审美价值实现。前者,作为审美客体生产者的审美主体,在审美创作中的重点指向在审美文本构造和审美语境的营造上,把审美客体即其创造出来的审美产品放在第一位置上,通过对声音、画面的编辑创造出“与天地之往来”视听语言、审美代码。

“煽情”,从电视审美传播的角度看,它是“审美”创作者在审美消费者文本意义建构的阅读行为中逾越文本科学意义上的政治化的霸权行为,它是在诱惑或压迫下的超越了道德底线的对观众的欺骗或不尊重。从电视审美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看,它与上述移情大相径庭。电视传媒生来就携带着消费社会的商品化属性,正如王一川先生进行的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对大众的影响的描述:“文化产业包括其巨大的影像产业通过商品化和传播媒介,对大众有一种压迫性……”

在几近疯狂的非理性形式重压下的对文本美学意义的重要性弱化过程中,“艺术创造者们”将“审美消费者”当成中弹即倒的靶子,携带着“隐藏”起来的商业味很强的药剂对电视观众进行不负责任的“皮下注射”,用极度夸张的视听手段刺激或是麻醉审美消费者的情感,人类共通的情感承担了负载在原有文本意义之上的超负荷的弹壳,对电视观众进行肆无忌惮的轰炸,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脆弱的观众,悲哀的倒下, “电视审美生产者”“以虚拟的现实来侵蚀并取消人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这无疑是一种胜利,但对电视审美消费者来讲,却是一种极大的欺骗与伤害!

二、在审美体验中看移情与煽情的效果性差异

心理学的试验和我们的经验都表明,刺激动机的变化最易于导致刺激场的刺激情境的变化。

移情所能够达到审美自由的体验是“煽情”不可能企及的,煽情只能将审美消费者的情感引向其预设好“情感”或是“道德”陷阱之中。

移情的审美知觉最终将知觉主体的心灵导入自由的境界,“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移情的魅力就在于让读者(电视观众)在建构电视文本意义的阅读行为中能够与作者(电视艺术的创作者)进行沟通,这种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不只是原生态的情感的展示,而是编织了作者艺术情思的新颖的创造性的个性表现,使读者(观众)聚焦于自我情感与作者传达的自然情感的共通之上产生的共鸣,在回忆与沉思之后达到一种自我情感的超越后的审美情感的自由。“煽情”则不然,由于创作者刺激动机的功利化,他总是企图设计一个情感的陷阱,并极尽所能的将审美消费者导向到自己的“道德目标”的情感中,让观众根本获得不了闲暇安逸时的自由的享受,反而在回忆与沉思之后获得更多的是一种被玩弄的欺骗感和被奴役的压迫感。

“艺术的天才特征在于移情,它的敏锐度可以轻易决定一部作品的好坏,在优秀的作品中,移情是真实的,在差的作品中移情是虚伪的,在拙劣的作品中移情是失败的。” 煽情不仅仅不会让观众获得真实感,反而必然导向到一种失败的虚伪感中。当下电视荧屏中不少曾经被认为艺术品格很高的电视栏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长时间的播放后为什么也被盖上“煽情”的头衔,抛开《艺术人生》文本中的情感本身的假与真,但就固化的修辞手法我们就能一目明了,艺术体验是一个自由的王国,修辞手法没有任何创新的个性,终将导致作品“自我表现”缺失,“尽管题材怎样好,怎样实有其事……但如果他没有在作者的情绪里溶解,凝晶,那你就不可能把握它,也不可能表现它……客观事物只有通过主观精神的燃烧才能使杂质成灰,是精英更亮,而凝成浑然的艺术生命。”创作风格地一致化,电视产品的叙事语调的同质化必将大大的消溶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陌生化效应,自由是无拘无束的游弋的体验,体验是一种建立在对陌生感征服之上的,审美体验的惟一性和一次性要求创作者在审美创作中注入新形式,新意蕴的创造和发现,才可能创造流畅的审美感兴!

三、结语

“煽情”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电视艺术批评话语之中,但关于“煽情”的科学界定和系统研究的资料却寻查不到,本人在开题之时,本打算从“煽情”的概念,“煽情”产生的原因及过程与“移情”做一个比较,但是,因为本人学识尚浅价值时间有限,也感到这篇论文很多问题没讲清楚,希望在以后的时间中,我们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以期能够给电视一线的工作着一点点启示,为中国荧屏的进步做一点点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消费陷阱论文范文4

【 论文 关键词】

如果说《寂静之城》、《来看天觉》这样的乌托邦要表达的是以科技为工具的极权制度对个人的遏制和摧残的话,那么发表于2006年的科幻小说《审判》和《镜予》则是从人类道德缺陷方面论证了“乌托邦”存在的不可能性。《审判》和《镜子》中都有一个类似最终审判的评测人的道德装置,但两篇文章各有其着重点:前者的道德装置被道德恶劣的人改造并占有,从而因无法验证自身的道德性而宣告失败;后者的道德装置的确消除了人类道德中所有“恶”的一面,却导致了人类创造力的丧失最终使人类社会走向死寂。这两篇小说都表达了对 现代 社会人类道德的失望态度,正如刘慈欣在《科幻世界》长篇连载小说《三体》中所写到的:“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把这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反乌托邦小说之所以显示出这种失望,原因在于,现代工具理性所关心的主要是行动的效果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对手段和行为后果的算计,现代:具理性的扩张,导致了一个无(道德)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秩序,道德上的善恶价值被抹杀。可以说,反乌托邦小说在解构现性的秩序化社会的同时,也解构了现性的价值观。正如王晋康所说:“的确,现代文明、现代科技造就了太多太多精致的规则,它们构成了庄严的陷阱,使我们陷身其中而不自觉”“科幻文学理应在阐述大智慧上多做一点事。”“在现代性的社会背景下,科幻文学所阐述的“大智慧”是值得现代人深思的。

三、未完成的现代性

科幻小说对于它所描述的社会报有深深的忧虑,而它所描述的那个社会又或多或少地反映着现实之中的那个现代社会。科幻文学的人文关怀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波德莱尔曾这样为现代性下定义:“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现代性的这一特征使现代人在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随着市场、货币、消费、科技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传统的超越性价值秩序和道德优先性的价值观念已然瓦解。面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科幻创作者并非视而不见,他们试在小说创作中建立起一个道德完善的幻想世界,树立一些古典的道德楷模。

消费陷阱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加深,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外贸依存度偏高,商品结构过于集中,贸易摩擦加剧,科技含量偏低等问题。本文从科技角度出发,分析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对解决我国付外贸易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作用。

不论是从总贸易量的大小,还是从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范围来看,中国在贸易数量上是贸易大国的事实不容质疑,但是从贸易质量上衡量.中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反映在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下面从科技角度分析高技术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

一、发展高技术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发展中大国的定位,以及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思维的影响,我国一直把“劳动力成本优势”作为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并相应地大力发展诸如纺织、服装等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忽视了对传统高科技产业、生物制药等新兴朝阳产业和未来世界性主导产业的重视和培育,从而导致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具有“比较优势陷阱”的特征:出口过于集中于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明显,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2000年之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不到巧%。直到2007年,这一比例才仅到30.1%,也就是还有约70%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偏低。因此,出于对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的考虑,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巫待优化。通过提高我国在在新兴朝阳产业、未来世界性主导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增强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增加我国出口商品中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例,实现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二、发展高技术有利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由一系列技术标准、公证检验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有关商品包装、标签等的规定组成的,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TBT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却更多的成为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对进口商品质量复杂苛刻的限定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它是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实施手段发生相应的变化的产物,是非关税壁垒逐步取代传统的以高关税为特征的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我国是外贸出口大国,出口商品集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而受到TBT限制尤为明显,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直接跨越TBT的限制。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真正将TBT消化掉,掌握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才是发展的王道。虽然这种跨越需要付出代价,但是通过了充满艰辛的成长之路,才能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获得在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发展高技术有利于取得国家竞争优势

消费陷阱论文范文6

这两位学者(F. Kydland和E. Prescott),是因为在“时间不一致问题”和“真实商业周期理论”上作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的。也就是说,今年这个奖,颁给了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作出有力批判的学者。

宏观经济学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凯恩斯。他研究一些全社会的汇总量之间的关系,这些汇总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政府开支”、“市场利率”、“储蓄量”、“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这些汇总量之间有因果关系,所以可以由政府调控某些汇总量,从而改善另外一些汇总量。最著名的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这两个汇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此消彼长。有了这层关系,要降低“失业率”就简单了,提高“通货膨胀率”就行了。

而今年两位获奖人指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有多重“滞后”,包括从察觉问题到提出解决方案之间的滞后、从提出方案到得到审批的滞后、从得到批准到执行之间的滞后、还有从执行到开始见效之间的滞后。而就在产生这些多重滞后期间,其他的因素并未停止作用。

以通胀为例。政府若打算用通胀来刺激就业,就必然会经历上述四重滞后,也就是慢了四拍,而市场并不会停下来等。人们一旦察觉政府的举措就会作出理性预期,调整中长期合约,于是导致尚未实施的通胀政策失效。结果,政府只好采取更猛烈的措施。这样恶性循环,就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滞胀”埋下了祸根。

两位获奖人见解独到,但由于凯恩斯理论错得浅,所以对凯恩斯的批评虽然对,但也对得浅。经典的凯恩斯理论之所以流行,诸如乘数理论、通胀与失业关系、菜单成本、流动性陷阱,是因为政府要干预经济而被选中的缘故。

学术上,有人从事“破”,有人从事“立”,都是贡献。但“破”的价值,往往不如“立”,就算把别人“立”的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它也未必会被抛弃,除非你“立”一个更好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