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1

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

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至少包含“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两层含义。纵观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大学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诸如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诸多功能,但相对于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等其它社会组织,培养人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就是要在受教育者年轻而又最具可塑性的时候教育他们,塑造他们。

通常,国外将大学功能概括为“Teaching、Research、Service”,其实三者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简单地视“Teaching”为“人才培养”极不妥当,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等量齐观,更是错上加错。三种功能绝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是“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是“体”,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和核心功能中派生出来的“两翼”,体之不存,翼将焉附?

我们不能在教育功能多元化中,迷失育人这一本然价值。现在,论及大学办学理念者,几乎言必称洪堡。殊不知,以强调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而著称的他,并不是就学术论学术,而是围绕培养学生而提出。洪堡认为,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高尚品格。当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演说时,开宗明义地宣告:“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显然,三事实为一事,就是育人。

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H・萨默尔斯亦深刻指出,“对一所大学来说,再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使命。假如大学都不能承载这一使命,我看不出社会上还有哪家机构能堪当此任。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

然而,诚如《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作者哈瑞・刘易斯指出的那样,实际运行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学术追求替代了大学教育。现在,大学里高深研究和教书育人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上,究其原因,前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一语道破:前者是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后者却或多或少地成为大学不愿承担的负荷,只是用来维持其存在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过去常常忽视本科生教育,现在依然如此,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等倾向,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以谁为本?

人本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需要探究“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这两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深究,“以什么人为本”又需要回答: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是以全体学生为本,还是以某些或某一(几)类学生为本?

长期以来,大学的焦点从学生转到了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各大学引以为傲的,是拥有世界知名的教授和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即便宣称是以学生为本或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教育资源也未能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以牺牲普通学生的正常教育为代价,换取一些所谓优异学生的超常教育和过度教育并非个案。

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有的生命个体,在先天禀赋、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知识掌握、兴趣爱好、主观努力、学业成绩、专业技能等方面客观存在各种差异,学校要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差别,恪守、秉持并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梦想的机会。

关于“以人的什么为本”,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随着商业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教育活动的不懈追求,以“专业技能”为本,便顺理成章并大行其道。

通识教育应以“完善人格”为本,即以“精神成人”而非“专业成才”为本,亦即以人的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心灵攀登和全面发展为本,着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个人修养、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有全球视野的完整人。

早在古罗马时期,思想家西塞罗就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具有某些专门技能的人,教育的崇高目标,应当是培养使其他德行相形见绌的真正的至善人格的人。1945年,哈佛委员会在著名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同样提出,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潘光旦先生也曾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先生亦论述到:“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可以说,强调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是古今中外前辈先贤们深邃的通识教育思想精要所在。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当时,博雅指称人类心灵中的成就,同时包括艺术及知识。而博雅教育就是广博知识及洞察力的教育,是真正能抓得住真理及美的教育,是造就谦谦君子的教育。

1828年,耶鲁大学在其发表的报告中提出,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训练和教养,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教育家纽曼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不仅系统论述了自由教育思想,而且明确提出,对受教育者而言,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

现代通识教育以适应社会要求、满足学生兴趣和维系文化传承为其内核,其要义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它鼓励反省求真,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在真正的学习和探究中,展现个体的潜能,体悟生命的意义,个体藉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从而获得真正自由。

从词源角度讲,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由教育中liberal一词的认知大相径庭,但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其解释为“自由的”,如康德、汉娜・阿伦特、罗伯特・赫钦斯等,或解释为“使人自由的”,如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等。

实际上,自由一直是西方居支配性地位的一种观念。在西方传统中,自由具有最高价值,是一切人文科学和教育的核心。自由不仅是民主、科学、理性、正义、良知、宽容等普遍价值的元价值,也是人文学科最基本的价值支点。

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就是对“不自由毋宁死”的明证。

德国哲学家、诠释学创始人、时任柏林大学校长施莱尔马赫曾言:“大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在于为其养成科学的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无法靠强制,只能在自由中产生。”1987年时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在迎新典礼上说:“一所大学似乎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自由的探求才会及时更正谬误,代替愚昧,才能改变偶尔因我们感情用事而认为世界是分离的、虚构的和骗人的偏见。”而我国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西方的这种传统和倡导也遥相呼应。

批判的自由

自由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大鲜明特征,不仅体现为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追求,还体现为对批判性思维的崇尚。

在新韦氏词典里,批判性思维是指“以审慎分析判断为特点,并在最严格意义上隐含着客观判断的尝试而定褒贬优劣”。人类的思考有其内在缺陷,经常陷于偏颇、笼统、歧义、自欺、僵化和促狭之中,不自觉地倾向自我(和社会)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或某某中心主义。

既有的知识系统,不管创造它们的先贤圣哲多么睿智,其中的片面、寡陋、扭曲、非理性、傲慢、甚至偏见都在所难免。通识教育并非共识教育或认同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反思、检讨、追问、解构乃至颠覆,不仅从学理逻辑的角度审视,还要关切知识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善意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此外,批判性思维还要体现苏格拉底“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的原则,秉持古希腊“自省生活”的理想,不断提高个体自我感悟和向内反省的智慧。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自由教育的前提。

通识教育作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由自主之人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是“自由教育”的要点。

潘光旦认为,人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以自我为对象。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不是“受”和“施”的,教师只应当有一个责任,就是在学生自求的过程中加以辅助,而不是喧宾夺主。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进入“自我”状态,学生才能通过“自求”至“自得”进而成为“自由的人”,也就是 “至善”境界中的完整人。纪伯伦也说:“真正有智慧的老师不会仅仅传授知识给任何学生,他会传授更珍贵的东西:信念和热忱。真正的智者不会手把手地带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只会带学生走向自身能够理解的那扇门”。

自由、自在、自觉地阅读经典,是通识教育的良方。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十分重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研读。深入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等西方经典和儒家等华夏经典,以及《可兰经》、《源氏物语》等非西方经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健全有力的人格。

在现实教育中,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却体现得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从基础教育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原本应是“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变成为“开发”教育,被开发、被培养、被教育、被教化、被塑造、被拔尖等,学生消极被动地参与其中,几乎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针对这些情形,教育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激情、兴趣、好奇心和探索冲动,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能想、能干、能看、能谈,不受任何禁锢地学习和发展。

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

“用”可分为“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在很多人看来,所谓有用就是可产生功利的、现实的、物质的、实在的和直接的效用、功用或好处。由于深受经世致用思维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和需求导向,过分追求学以致用和实用理性,过分信奉使用价值而非价值本身,过度渲染只有过得“富有”才有可能“富有价值”,过分注重工具理性,严重忽视价值理性,人被“物化”已是当今不争的事实。

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实用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也不直接以职业作准备为依归。基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似乎无用,然而,相对于“有用有所难用”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却“无用无所不用”。其“无用之用”主要体现为:

一是彰显人的目的性,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强调培养的是全人而不是工具人、手段人。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上,使人活得更明白、更高贵和更有尊严。

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一命题深刻表达了人的价值与尊严。现在经常讲“这个有什么用”,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手段,谋求市场上能有(效)用。通识教育更看重“学以致知”和“学以致省”。

大学是理想的存在,是道德高地,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教育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侧重于价值观的塑造,更突出精神品格和价值诉求,关切所做每件事情背后的动机、价值和意义,思考专业知识层面之上的超越性问题和事关立命安身的终极性问题,对伦理失落、精神颓废、生活浮华和自我自利保持起码的警觉和反省能力;对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无边消费主义等种种时弊,以及低俗、庸俗和媚俗等现象,保持清醒的认知和足够的张力,自觉抵制浑浑噩噩的市侩生活。

二是有助于打好人生底色,完善人格,滋养成为合格公民的素养。通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学生获得对世界与人生的本质意义广泛而全面的理解,形成于己于国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培养诚信、善良、质朴、感恩、求真、务实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崇尚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和自律,养成开阔的视野、阳光的心态、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

通识教育还帮助学生思考生态环境与生命伦理问题,促进学生树立善待环境、敬畏生命、推己及人、服务社会的理念,构建生命与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通识教育突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程序、等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合格公民的素质。同时,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找到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爱好和兴趣,有助于锤炼在多元化社会和全球化环境生活的能力,为即将展开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根基。

三是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和通透感。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和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是把有关人类共同生活最深刻、最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要素的教育,恰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

通识教育致力于破除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贯通中西,融会古今,综合全面地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机关联,实现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的素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避免因过早偏执于某一学科而导致的学术视角狭隘,力图博学多识,通情达理。

那些响彻人间千百年的箴言,无不说明通识教育中“通”(通晓、通解、明白、贯通)和“识”(智慧、见识、器识)的极端重要性,“博闻,择其善而从之”,但博学不能“杂而无统”(朱熹),教育应当将博与专统一起来,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无助于学生形成通透、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是有助于发展智能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纽曼认为,自由(通识)教育之所以胜过任何专业教育,是因为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接受过良好通识教育的学生,其理智水平足以其胜任任何一种职业。

通识教育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陶冶性情,崇尚真理,发展学生的理性、良知和美德。通过向学生展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知识及其演化流变、陈述阐发、分析范式和价值表达,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进而转识成智,提升学生的洞察、选择、整合、迁移和集成创新能力,尤其能提升学生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的能力、作出明确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这些比掌握一门具体的专业技能更本质更重要,并能产生最大的溢出效应。

“通”、“专”之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尽管通识和专业、教育理想和社会需求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在认知理念和培养原则上应该明确,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很重要,不能简单地讲孰重孰轻,更不能将它们对立和割裂。这二者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是传承与创新、坚守与应变的关系,下分述之。

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不可或缺,它们作为一对范畴,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一方面,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之必须。因为从科技演化趋势层面看,当今知识和科技发展表现出两个鲜明的向度:一是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强,综合集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另一趋势则是学科学术越来越专,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知识和资讯爆发性增长,客观上要求从“广而泛”转向“专而精”,若术无专攻,则难以立足。

从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看,中国作为一个后发新兴经济体,建设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亟需大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服务于富国强民的国家战略。从教育机构义务角度看,当大学接受一名学生时,就当然地负有为学生提升能力的责任。当今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大众教育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市场需求。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在较短时间内习得具有胜任力的专业知识。从学生最现实的角度考量,通过专业教育学生掌握安身立命的谋生技能和本领。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之必然。上文已谈及,现代科技发展两个向度之一,就是知识领域或专业领域间的融通贯通。然而,专业教育容易使人单一片面,甚或成为局限在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中的工作机器,米兰・昆德拉说,“专门化训练的发展,容易使人进入一个隧道,越往里走就越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也不了解他自己。”更糟糕的是,一直以来专业教育深受工具理性支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促进人心灵成长的价值几近泯灭。通识教育强调价值性、广博性与贯通性,正好可以纠偏矫正,观照专业教育。

此外,如前所述,通识教育的“通”不仅指称在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的“通”,更是为人和为学的“通”。恰如小威廉姆・多尔所言,就是要确立科学(逻辑、推理)、艺术(文化、人文)和精神(伦理、价值观、生命、情感等)三大基石,并在科学、艺术和精神之间进行关键性整合互动,还要在更大的时空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生命价值。为人为学之通,既是通识教育的题中之义,更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第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通识与专业,或广博与专精,抑或古人眼里的“博”与“约”是辩证关系,专而不通则盲,通而不专则空。不通,则知识狭窄,胸襟狭隘,思路不广,头脑闭塞,往往就事论事,盲目不知其所以。同时,缺乏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启迪与支撑,“专”也没有基础;反之,不专,则博杂不精,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空泛浅薄。因此既要遵循学术自有的分类和流变,又要注重整体关联和宏观把握,在掌握各种专门技能和领域知识的同时,拥有宽厚的基础和综合的素质。

在培养学生上,宜采用“通―专―通”的动态模式,即学生刚入学时不分专业,先进入文理学院或书院接受通识教育;接下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之后,他们接受更高一个层次的通识教育,在新的起点和更厚实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聚焦专业学习,如此循环往复,螺旋推进。

第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前面已经指出,通识教育是关乎人的根本问题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发挥天赋良能和生命潜能。有鉴于此,通识教育具有基础性、本体性和深刻性,故应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同时,通识教育又是人格养成和悟道的教育,涵养人格知、情、志三维度中的“情”和“志”,以及领悟万术之源、众妙之门的“道”,要仰仗生活底蕴和文化自觉的培植,而通识教育正是培植这种底蕴和自觉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坚守与应变(或罗盘与地图)的关系。统计研究揭示,最近十年内科学技术的成就,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以往所有成就的总和,十年间知识已翻了一番。抽样调查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离校五年以后,其所学知识一半已经陈旧,十年以后可能大部分陈旧。文献计量研究亦表明,一些基础学科文献的半衰期为8~10年,而工程技术和新兴学科的半衰期约3~5年。实际上,早在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的1949~1965年间,美国已有八千种职业消失,同时又出现了六千种新的职业。

通识教育范文2

1.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内涵丰富的历史和地域概念,就像小孩手中的万花筒,多姿多彩、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仔细梳理,也不难发现一些本质相同的东西。要全面地领悟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它。首先,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既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次,它也指教育内容。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就是从实践内容的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诠释;最后,它还指一种教育模式,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并有相关政策支撑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在高校试行的大类招生就是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和制度保障。因此,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思想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古希腊时期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影响深远而广泛,亚里士多德曾说:“父辈对于诸子应该乐意他们受到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含美善的教育。”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发展理性、完善德行。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所需知识种类的日益增加,人们在思想上有陷入专业主义的危险,所以自由教育就有了一个新面孔———“通识教育”。19世纪的教育家赫胥黎(HuxleyT.H.)认为,真正的自由教育“是在自然规律方面的智力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的力量,而且也包括了人类以及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例如把感情和意志转化成与那些规律协调一致的真诚热爱的愿望”。自由教育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精神”,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精神的完善和自由,重视理智、德性和审美的修养。到了20世纪,对美国大学思想有重大影响的赫钦斯(RobertM.Hutchins)极力倡导通识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不管他是否进大学继续深造,它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赫钦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实施,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如果没有普通教育,我们绝不能办好一所大学。如果学生和教授缺乏共同的理智训练,一个大学必定仍旧是一系列不相关联的学院和系科……”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曾引发美国社会对通识教育的广泛讨论。这场通识教育运动,不仅所有的高校都卷入其中,而且整个社会及各种学术团体都对通识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出现了以哈佛大学首先倡导并实施的“核心课程”,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适应现代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广泛实施。这两个地区高校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环境和文化传统,构建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3.通识教育的特征

虽然对于通识教育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界定,但总的来说,对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特征是有共识的,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一个完全的人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具有清晰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融汇不同学科,了解不同文化,用开阔的视野省察社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关心人类及所处的环境,富有社会责任感等。第二,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非职业性的。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专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教育,是我们在社会上实现阶层提升的手段。另一方面,提供协调、平衡力量的通识教育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明智有序,让我们每一个人也更加完全和富有责任感。第三,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文史哲等社会科学课程,学生必须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纵观国外著名大学的通识课程及相关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课程建设与研究对象紧密围绕经典学者及其作品,基础性学科的内容,如哲学、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研究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强调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文化视角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第四,其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获取知识应该是对旧有认知结构进行否定、存疑、修正与完善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提出有意义的、创新的问题。只有真正以批判性思维方式,才能完成知识的可选性及动态性的个性化建构。

二、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海量的英语信息而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被“西化”;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仍然是以训练听、说、读、写为主,缺乏经典阅读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课题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通识教育的理念为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启示。

1.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附属在英语之上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们的语言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信息的导入,忽视了对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一直把语言作为一种纯粹的信息传递工具,忽视其介入社会过程,干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维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和批判性语言意识已迫在眉睫。国内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我国英语教育中不能缺失批判视野,如唐丽萍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在中国高等英语教育中融入批判教育,条件是成熟的,需要是迫切的。”[8]因为英语教育的客体“是世界上享有文化输出霸权的英语,英语教育是权力、意志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的英语教育如果不深入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就无法争取到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更新传统的知识观,对过去忽视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纯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以反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倡导“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是要在教学中削弱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在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之上融入批判的视角。“批判性语言能力”建立在将语言和文化看作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不平等分布的跨文化语境中建构的观点之上,是一种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并且超越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识别语言中隐含运作的权力,使他们从西方霸权话语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的一种能力。这样,英语学习者就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批判地接收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信息和话语,并且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环境。这与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完全吻合的。

2.在课程建设上要开设蕴含经典名著、优秀文化的核心课程我国高等英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解读为:语言技能+实用知识。在市场化的今天,这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也许在短期内会初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从根本上削弱了外语教育的本质:人文主义的教育。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都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从而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深度和分析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实际上,英语教育无法摆脱其“人文性”和人文教育的本质,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言:“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的专业及知识结构也许并不直接符合职业生涯的需要,但他们在高等教育中所获得的学术修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神感悟的境界,能使他们形成较为博大的见识、宽广的胸怀和聚散自如的思考。因此,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亟待补充人文经典、文明文化类课程。复旦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经开始模仿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出了淡化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突出的思辨能力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在复旦大学公共平台上开出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西方文明文化类课程有:圣经与西方宗教、荷马史诗导读、欧洲文明现代历程、文艺复兴史、基督教文明史、比较西方政治制度、英美电影思想解读等等。同时,一所大学也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民族的良知所系,大学要成为一个民族价值体系的守护者。外语专业在完成介绍外国语言、文化和文明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实现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继承,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接受和价值理念的确立过程。因此,开设诸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和大学古代汉语等民族文化课程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

3.英语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把英语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学生。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思维空间和时间,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情境和心理情境,给学生提供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环境的主人、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同时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他们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并创造性地思考。因而这一理念是外语教学人性化的体现,更深刻地揭示了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的课堂班容量大,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呢?中国推动通识教育的代表人物甘阳指出,落实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之一就是小班讨论制。小班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乍看似乎并不可行,因为学生多,分小班困难很大。甘阳认为,我国大学有一笔很大的人力资源没有开发,这就是研究生。众所周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采用小班讨论制,其前提就是大量使用研究生做助教来带领本科的小班讨论,但中国的研究生基本上都不参与本科教学。因此,中国大学同样应该建立研究生做助教的制度,来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小班讨论课。同时,也应该把助教制度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打工或增加了他们的额外负担。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已经开始采取以研究生做助教带领小班讨论的制度,不仅加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课堂教学的建构,诱发学生主动思辨、积极交流、踊跃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文化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主持讨论班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授课等综合能力,希望这种一举两得的举措能够得到实施和推广。

三、结语

通识教育范文3

1、通识教育的定义及起源

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1973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HenryRosovsky说:“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之前,这个学生必须先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有能力而且明事理的人”。

2、美国通识教育的本质

美国通识教育是践行于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心智”的开发,其终极目的指向人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原本意义。通识教育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本质上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第二,教育目的上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第三,教育内容上是个人生活领域知识和技能以及心智的培养。通识教育,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用以提供一定知识并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教育方式。它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旨在从诸多对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以求人的健全发展。美国学者认为,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能与学科知识可以融会贯通,贯通到“何以为生”和“为何而生”两大领域,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其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识”不仅指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能力等。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培育主客体关系和情景构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经过由“通”到“识”的整合,达到受教育者主体的“觉醒”或“解放”。它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起点和理想目标的,是对过早划分专业界限的一种矫正。

3、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特征

(1)非职业性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弥补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利益分化加剧及社会人的人文素质显得不足的缺陷,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得到发展,很好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与此同时,通识教育的课程有别于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具备通才智力和完整人格的健全公民,是关注大学生“为何而生”的教育,突出了教育对象的人本价值和意义。

(2)有机整体性通识教育是一种整体性教育,但并非否定专业教育,而是对技术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做出的呼唤,呼唤“人本意识”的回归和复兴。它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3)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来完成的。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中,这些课程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名著课程”的教学,以讨论课为主;“核心课程”的教学,要求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必须是学术知识深厚且能通融知识的优秀教师,特点是讨论与研究并重。另外,各大学注重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强调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情景构建,进而启发学生再思考,形成正确的判断。

4、美国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美国高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效地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极大地体现出德育功能。其中,显性课程涵盖了社会类课程、公民科课程、历史科课程以及其他人文科课程;而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及宗教、俱乐部活动等。渗透式德育是美国高校育人的主要特色。

(2)国家认同感的灌输美国各个大学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中的美国历史以及文明史的教育。美国文明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国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民族文化中宗教的约束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虔诚、忠诚和团结的精神。这种基督教的教义,成为约束美国公民行为的道德规范。同样,这种价值观也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得以渗透。

(4)榜样的激励作用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榜样教育法一直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那些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以此激励世人,引导青少年效法。这种榜样激励的模式被纳入到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以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二、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的重要意义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针对的只是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绝不是去造就空想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通识教育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不排斥通识教育。

2、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肤浅的理解,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拓宽知识面,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必须了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将人文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

通识教育范文4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经济学

教育肩负两个使命: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个性化的生活;二是让受教育者适应公共生活,作为公民与他人共同分享文化传统。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是教育的两个类别。专业教育是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而存在的教育,旨在传授学生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通识教育贯穿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对自身、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与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人类无穷欲望的学科。它既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又具备通识教育的特征。归宿专业教育的经济学要求我们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预测经济未来,提出宏观政策建议或微观经济对策;作为通识教育的经济学要求我们作为社会的人,能够具备经济学的智慧,把握事务的内在逻辑,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经济学充当这两类不同教育的课程时,既存在着分歧,也需要融合。

一、经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分歧

1.现实地位分歧。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教育的专业主义,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选择一类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阶层提升的重要手段。作为专业教育的经济学一直都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试图涉足经济类专业的第一步。因此,无论从课程安排、教师配备,还是教学考核上,经济学都受到经管专业学院的高度重视。当经济学扮演的是通识教育课程时,它往往被设定为学生跨专业选择的素质课。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才参与课堂,授课老师也只有想方设法把经济学与学生所在专业紧密挂钩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教育配置扭曲了两类教育的关系,不利于传统智慧的传递。2.社会力量分歧。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在专业教育通过提高人们能力进而创造财富的同时,让每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只懂该领域的语言,缺乏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复杂性的能力,甚至使一个原本流动的世界变得僵化。任何事物都要求人们能够适应不同局势,具备管理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这需要通识教育来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来弥补专业教育的局限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经济学能够帮助经济社会的人明白自身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联系,看懂经济现象、读懂经济政策并顺利地参与经济活动。3.教学环节分歧。作为专业教育与作为通识教育的经济学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从教学目的而言,经济学专业教育旨在培养能够在企业、政府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效用。经济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非职业化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理解经济学逻辑,具备经济学智慧,做一个经济社会中完整的人。专业教育关注的是经济学的实用价值,通识教育关注的是经济学的思想与智慧。其次,从教学内容而言,经济学专业教育要细致化、深入化,注重学生经济学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经济学通识教育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学框架的构建、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剖析、经济学思想和智慧的传递。教师切忌把经济学专业课程直接嫁接到通识教育课堂上。最后,从教学手段上讲,专业教育无论是否借助互联网平台,其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手段依然是教师讲授的传统模式。而通识教育课堂因为其内容不在于深与多,而在于学生智慧的增长,而智慧的增长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因此,课堂的互动、课堂的翻转在通识教育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予以灵活运用。例如课后作业环节,专业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借助习题反复强化知识内容,通过锻炼熟悉经济学的推导与分析方法。而通识教育的课后作业应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主动收集经济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之应是主要的方法。

二、经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的训练,在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在他准备工作之时就已经变得不再有用。因此,教育在使学生掌握特定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肩负培养有适应能力的完整人的使命。两种教育对于现代人而言缺一不可。1.有机体的融合。通识教育是完整的有机体,专业教育是有机体的功能器官。专业教育旨在教会受教育者做什么与怎样去做,通识教育旨在教会受教育者判断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而只有明白做的价值之后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去做。经济学专业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经济原理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未来,提供政策建议,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是职业化的、功能性的。而通识教育不仅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足够的根基,而且还为学生充分发展其专业潜质提供了环境。经济学通识教育是对经济事务有机联系的认识和判断,专业教育只有在更广阔的通识环境下才能实现其职业化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具备专业才能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通识教育应当渗透到所有的专业教育中去,或者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本身就应该包括通识教育的思想。2.现实判断的融合。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谋生,必须接受专业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让受教育者有能力在相应岗位上谋生,但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领域,很多时候人们必须信任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一种智慧,即能判断谁是该领域的专家,辨析不同专家的水平。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外判断出优等品与劣等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明晰社会经济关系,参与经济活动,作出经济决策。通识教育并不应限于学生为了从事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专业学习而去完成的一些课程,它应是一套课程要求,对在学院求学的学生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教学环节的融合从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从广义上讲都是一致的,即培养出既具备个性特征,又能顺畅参与公共活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经济学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的经济人才不能仅仅是社会功能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两类教育目标的同时实现,才能真正彰显教育的意义。虽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专业教育重视的技巧方法,还是通识教育重视的思想传递都是经济学的范畴,都在经济学的系统框架下,它们相辅相成,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分离。

作者:梁媛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

[2]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3]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2.3.

通识教育范文5

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是重要的内容,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只有将通识教育提高到重要位置上,此能够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得到真正的重视,进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就通识教育理论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通识教育理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好高素质、全面性的人才。通识教育理论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为公共教育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为学生传授公共艺术方面的知识与内容,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的意义

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强化人们的艺术修养以及鉴赏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涉及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其创新性思维,[1]促使其更加全面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价值取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身心都健康发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健全的课程体系,并且内容设置上标准不统一,与通识教育理论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要求不相适应。各地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时,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强的功利性,没有对教学内容科学的安排。此外,课程容量比较小,学生选择少,不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次高校的艺术实践性内容比较少。当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是近些年来,高校艺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艺术教育只是艺术理论的教育,没有为大学生搭建艺术性的实践平台,缺少专门的艺术教育部门。[2]最后,公共艺术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我国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各种方案、规程等也逐渐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平还是比较薄弱的,学校在人员、资金以及设备等投入不足,艺术教育缺乏实用性,与学生的就业没有直接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有些学校对于艺术教育的投入很少,设备、活动场地等严重不足,影响了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通识教育理论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策略

1、强化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教学的重要支撑,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化的教育和艺术理论知识的教育,需要将艺术作为载体,加深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更好的体验文化内涵。[3]所以高校要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的重视,科学的设置教学形式,促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得到提升。丰富课程教育的形式,通过文理、选修以及必修等方式使高校学生的艺术爱好得以满足,课程设置过程中还应明确是针对少数学生,还是全体艺术爱好者的。使得高校中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公共艺术教育,使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课的同时完成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借鉴知名高校的办学经验,将公共艺术活动等业务爱好纳入到正式的公共艺术教育中,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建设艺术团体,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学校的艺术氛围,营造具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使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展现其才华。学生在表演以及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校园艺术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安排的,需要组织协调相关工作人员,这也能够充分强化学生管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以及想象力,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团体是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中应注重学生的特点以爱好,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艺术团体的建设使得一些有艺术爱好的和专长的人集中到一起,对于艺术教育的开展以及艺术文化的传播是极为有利的。当前很多高校都纷纷建立艺术团队,为学生搭建自由的艺术实践平台,吸收每一位热爱艺术、具有艺术思想的人,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实现更好地发展。

3、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我国从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应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与标准,[4]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学分制管理,并且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中。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当前高校都基本上都将公共艺术教育课作为选修课,学生需要选修两门以上的艺术类课程并修满学分,同时在选修课中国选择艺术类课程修满学分才能够顺利毕业,这样就能够使所有大学生都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中。为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选修学时不能少于72学时,使得学习任务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目标。此外,在考核方式上也需要做到多样化,并严格执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应积极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将人文、科学以及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中的人文以及科学精神,凸显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加强艺术课程以及社团实践活动等开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能够在通识教育理论下促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顺利、高效推进。

作者:刘秉一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团委艺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刘英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103+105.

[2]莫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11,31:101-103.

通识教育范文6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文化素质

我国通识教育概念的正式提出大约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不过早在北大初创时,教育前辈们就有这种教育理念的追求。今天提出的直接原因,是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某些缺陷而采取的亡羊补牢之措施。缺陷可归结为二: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为适应当时国家的形势而设置的,但随着历史的进程的发展,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总体来说综合素质不高,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色彩太浓。二是工作在一般社会岗位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仅表现出来他的实用性和技能性,知识面狭窄,不具有创新思维的知识基础和工作习惯。总之,发现我们现行教育模式不具有把中华民族培养成创新型民族的特征。

目前中国的职教模式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在于消化就业人员的过剩,而将来的就业岗位是世界性的,我们狭隘的专业技能是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所以,首先我们必须从宏观上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仅是打下一个宽泛的科学文化基础,是告诉他们掌握各种技能应该具备什么基础知识,不是传授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宏观的、浅层次的把握和了解。最重要的是要从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上考虑两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从专业的纵向上说,把专业知识“通”到什么深度,从基础知识面上把它扩展到什么广度。我们现在提出的所教知识应是“必需”的和“够用”的原则太急功近利,太不可操作,概念含糊不清。以上从国民素质和文化教育的大范畴谈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下面再从具体方面分析通识教育的作用和必要性。

一、职业人的社会生存和发展

我们首先站在职业人的角度,来认识所谓“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的利弊。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考虑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问题,然后是创业发展问题。我们知道,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是职业人在找生存的工作岗位,不是工作岗位在等职业人挑选,即是说你要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你。所以每个人都应有多方面生存能力的基础知识储备,以便适时调整,应对各种生存环境。那么你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取决你的基本知识信息的储备,这就凸现出两种知识能力:一是不变的基本知识,另一种即是其价值随时可变的专业技能。对于更高层次的创业需求发展,它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更进一步说决定于一个时期的行业兴衰。即是说创业的成功由市场走向决定,而不是你的专业技能决定。所以一个基本知识全面的人,创业的机会相对要多,成功率也要高。

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方式和目的

我曾多次考察人才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往往考察的是人文知识,观察的是综合素质,而很少或几乎没有考察专业知识。用人单位的考察方式体现出的就是你知识面的“宽度”,或者说侧重横向考察,而对专业知识的考察也往往是看你对行业宏观把握的程度,这体现的是专业知识的“深度”。其真正目的是看你作为他们的一个“工具”的多功能性和作为一个“材料”的可塑性。这不正说明“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吗?要注意的是如何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有限的教育时间内把握两者的关系和“度”的问题。

三、工作中“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体现

目前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性行业,一是服务性行业,无论哪一类,他们所要的人才,都不是只要求能够熟练工作程序的“机器人”。一个工作结果的优劣,甚至说能否有创造性的工作,不仅是一个固定形式的技术程序运用,它还包括人的理智、道德文化、甚至还有宗教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影响工作结果的两个因素――技能和情感所起作用的程度也不同,一个好的知识性劳动者首先也必须是一个有健全性格的人,所以,无论任何类型的教育机构,基础知识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是教育工作的两项基本任务。

四、专业技能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我一直从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学生的接受能力,表面上是职教学生的智力问题,追根溯源是他们的文化基础太差,不能用联系的方法考虑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一旦把问题所涉及的常识再重新给他们讲解,就会恍然大悟。在这个知识爆炸,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领域各行业相互渗透交融,已经分不清学科边界,也可叫做知识一体化,我们的专业课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专业了,学生和老师也必须有较宽的知识面,才能传授和学习当今的专业知识。

五、专业技术培训方法的合理性

自古有句话:“秀才改大夫,如同打豆腐。”它清楚地说明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从认识到实践都是有问题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并不难,难的是要具有掌握专业技能的基本功。课堂上一个原理讲半天,因果关系分不清,限定性词看不出,学生分析问题时从来没有使用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的哲学思维习惯,头脑中没有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怎能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训课只知道练一个熟练动作,没有对问题追问的习惯,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能造就一个有创造精神的民族的,至多教出一个世界级的打工民族。

六、高职通识教育模式探讨

通识教育通的是“常识”,不是培养万能的通才。所以,我们在形式上就应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教材内容要适合高职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其次,课时安排不妨借鉴本科通识教育的模式,即每周或两周进行一次交叉学科知识讲座,要深入浅出,名家开讲;最后,要求专业课老师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讲授的习惯和能力。这样三位一体的立体化通识教育,就能逐步实现我们的职教通识教育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惠敏,黄明东.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实施策略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9).

[2]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