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1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系统的科学素质行动,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列入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确定一位副局长分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局办公室为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和职业与成人教育处为责任处室,负责布置和开展具体工作。基教处要有一名干部为兼职联络员,负责与各部门、学校联系协调工作。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和教师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增强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任务的教师队伍,建立教育系统科学教育与培训和科技辅导员的骨干教师队伍,表彰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组织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上岗培训,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合作开展*市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不断创新提高,争取在国家、省级相关比赛中获奖。
4.加强中小学生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重视新课程改革实验、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内容、教法改革,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科技、环保、安全等宣传教育,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科技传播活动,让科普知识进家庭、进社区。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和科普基地的科普宣传作用。实现全市中小学科普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活动。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组织举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小学生航模锦标赛、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论文评选活动,不断开拓,不断提高,争取在国家、省级相关比赛中获奖。
6.形成科技方面办学特色。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宣传,逐步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各县(区)争创1至2所科技方面的特色学校。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有其特殊性。思想上,与普通高校学生从求知欲望、求知理念到求知目的都有本质上的区别;方法上,与普通高校学生从学习时间安排、学习途径选择和学习手段的采用上有显著差别。本文从成人学习的特征和成人学习的目的阐述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应该采取的改革措施。
现代远程教育从产生时就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在职人员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卓越的教育手段。但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其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必须要尽快改革,以适应成人学习的需要。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在设置目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各方面都不相同。多年来,我们却一直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育技术试图采用几乎完全相同的课程、课本、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达到培养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才的目的。结果是,贯穿于现代远程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矛盾,使教师和学员都常常感觉到无所适从。
首先,外语课程必须取消。学以致用是学习最根本的目的,远程教育专科培养的是低端的人才,这些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几乎不会接触到外语,即使真得需要用到外语时,我们学的外语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学员的需要,因为学员遇到的外语专业性太强,而我们现在设置的外语课程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性。
本科学生在知识的现代化建设中,固然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科技知识,但不要企望每位同学、每位工作人员都要通过学习,尤其是不脱产的成人教育先学好英语,并且可以熟练掌握英语。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知识,并不需要人人成为外语专家,也不可能人人成为外语专家,与其通过自己一知半解的外语水平学习借鉴外国法律知识,倒不如通过专业化分工方式,那些有外语天赋的外语尖子培养成为职业的翻译人员,将国外先进的知识准确的翻译成为汉语文章,供工作一线的每一位人员参考、借鉴。
其次,专业课程数量应该减少,而增加学分和学时。第一,
课程数量的设置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培养的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在固有单位发挥自己专长的基础人才,它是一种大众化教育,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已经有稳定职业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另部分还有稳定职业的毕业生也将成为基层人员。它不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更不追求毕业生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所以,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置应区别于普通高校课程设置。第二,课程数量和深度的设置要与学员求知状况和基础相适应。现代远程教育专、本科学员中不仅有在职人员,还有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为了调整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甚至是为了解决就业,选择了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内容个别化的学习方式继续其学业。这个群体,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要成为国家高级人才,而是要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有用人才;这个群体,他们在选择专业时是有的放矢,并不盲目的,他们几乎全部是有过工作实践的人员。鉴于现代远程教育面对的群体自身的条件和追求的目标,以及中央电大的培养目标是“各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就应该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课程数量以“必需、够用” 为原则。课程深度以能完全、彻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被学员掌握、应用为原则。再次,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提供视频和授课讲义,同步播放自主学习课件。课程讲解是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由教师讲解部分(教师讲课的声音和图像)与讲解相对的文字素材以及大量多媒体资料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学习,它具有虚拟性、兼容性、开放性、支持协作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创新性,在教学手段上倡导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大力推动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教师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所有的这些方式和技术,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教师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学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远程教学工具将日益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也将逐渐丰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多样化、层次化、专业化,万金油式的基层工作者将会被社会彻底淘汰。真正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才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终极教学目的。只有对现在的远程课程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二、论文撰写与答辩应当取消
现在远程教育学员的毕业论文其实已经形同虚设或者说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了一种取得毕业证书的形式。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要采用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程式要有严格的区别。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学位教育中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程式。从严谨的角度去理解毕业论文的意义,要从毕业论文的定义、概念、设置目的和毕业论文的特点分析。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设置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效的指导性、二是充足的习作性、三是鲜明的层次性。
从目的上看,成人学员大多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撰写过论文,部分学员还参与了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攻关。学员撰写论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的收集、材料的取舍、文章结构的设计等等能力都远远超出现代远程教育指导教师所能达到的目标。据此,对学员的知识能力进行考核没有实质意义。而现代远程教育仅仅以本科课程、甚至专科课程内容是否可以被学员应用论文的形式来解决具体问题,以此来总结和检阅学员的学习成果,显然略失偏颇。
从条件上看,第一,指导性做不好。远程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学员的论文质量,甚至有些指导教师自己撰写论文都存在很大的困难。部分指导教师根本没有在正规大学教育中参加过论文撰写和答辩,甚至没有在正规国内刊物上发表过独著的论文。第二,习作性没必要,前面说了,好多学员已经写了不少的论文,个别学员公开发表的论文无论其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强于指导教师的论文。第三,层次性做不到,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学员在工作、学习之余,利于很少的时间要完成学校布置的论文撰写工作。绝大部门学员论文只能采用拿来主义从网上拼凑,还有一部门论文干脆就是指导教师已经发表或者尚未发表的习作。个别学员在答辩席上竟公开说,论文来没来得及看,是指导教师的。并不是学员没有能力撰写论文,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论文布置太仓促,选题太狭窄,所以虽然部分学员已经发表了不少论文,或者是正在撰写论文,甚至是正在岗位上搞科技公关,却写不好我们需要的毕业论文。所有这些都说明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撰写和答辩的形式主义没有必要搞,也是搞不好的。
三、增加非学历教育 减少学历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职人员,在职人员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再教育的过程,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同时成人学习具有自我教育的特点。通常全日制在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以至高等教育,都不过是阶段性的,不是教育的终结。无论是体力、脑力劳动者,不论其文化基础如何,当他走向社会以后,都需要进行持续性教育,即从“一次性教育”转向“二次性教育”,以至“多次性教育”,最终实现终身不间断教育。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产生、更新是无限的,人们的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不仅尚未受过基础文明教育的人,要补习必要文化科学知识,获得基本读、写、算能力和至少一种专业技能,即使已经受过中等乃至高等教育的人,也要进行不断“充电”,进行科技业务知识的补充,完善与更新,不断提高其适应性和开拓性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是最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的教育形式,它非适时的教育方法,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海量的教育资源,以及开放的课程内容。都是为了适应工作中的人员设置的。但是,在体现其优势的同时,劣势也暴露无遗。比如,由于不能和老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弊端致使学员理论能力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学员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我们不能奢望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研究能力,应该着力于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远程教育能达到的目标不是提供给学员系统的学历教育和完整的大学知识灌输,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提高和更新在业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能力;提高在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解决实际能力的水平;提高在业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所以如果我们将现代远程教育的力量集中于学位教育无疑于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如果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派发学位的工厂,那更是对学术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现代远程教育不应该建构为与普通高校教育目的和方法重合,进而与普通高校形成竞争态势,而空空耗费社会资源的普通高校的翻版和影子。现代远程教育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到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养上,与普通高校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为在职人员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各种各类人员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采用的是新的教育方法,所以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事实上,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同时,我国唯学位论、学位本位主义严重。所以,但凡教育唯学历教育、唯学位获取为终极目标。现代远程教育也没有能脱离这种思想。从现代远程教育伊始,学历教育就成为其主体,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对学历的盲目追求,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设置上盲从普通高等教育,使得学员被动应付各种教育形式,而将真正提高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却置于形式之后。最能体现现代远程教育优势的非学历教育,实用技术教育却一直没有能够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在学历教育中,现代远程教育也一再照搬传统普通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用自己的优势技术去适应别人的目标任务,导致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弊端越来越明显,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参考文献
[1]《成人教育心理学》冀鼎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3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训练成绩与各项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挂钩。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进行训练成绩评定,单项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学生通过规定的各项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缺乏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不适应产学研合作的要求;缺乏具有工学结合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是: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抓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材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的服务能力和机制建设;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河北平泉人,副教授,从事电工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多数院校并未取得理想的实质性进展,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一、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虽然我国于2004年在国家层面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但还没有建立具体的执行或工作机构,地方层面的相应协调和执行机构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还没有得到相关的财政、税务、产业和科技等部门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几乎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的唯一领导者和推动者。教育主管部门与财政和税务等部门在制定或执行政策和法规方面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由于政府指导或调控的缺位,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必要的桥梁和外力的推动。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一系列鼓励高校工学结合的政策,但是现有政策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其主要问题是这些规定比较宏观,不具体和不明确,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2.缺乏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
工学结合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与学是密切关联的,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仍沿用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固有的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只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职业技能教学。习惯于传统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对产业及相关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不够,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课程建设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随着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提出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之间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教材整体应该由高职院校的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师熟悉教学基本规律,了解学生学习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而拥有行业背景的企业技术人员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和新规定,由这两类主体参编高职教材,才能保证在教材编制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工学结合。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多是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教材,编写的课程教材往往是由不懂生产实践、缺乏职业技能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单独完成,其内容往往是套用多年来使用的普通专科院校教材的知识,其特点是学问化、著作化,强调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其思维定式是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应用。这样的教材脱离生产实际,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起不到培养职业技能的作用。
3.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不适应产学研合作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与工学结合完全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制度。第一,大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的管理部门,一般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兼管。由于教学管理部门功能的设定和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内,所以,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工作和有效实施过程管理。第二,在人员结构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缺乏“双师结构”的管理队伍,这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核心问题。第三,在教学制度方面,我国高职院校还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到企业实习受到一定的限制。第四,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整体水平不高,学生作为“非职业人”在企业的实习活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干扰。
4.缺乏具有工学结合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职业教育的专业师资来自工科大学,接受的是与培养工程师同样的教育;即使是毕业于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类学院的职业教育师资,也只接受了普通教育论的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或是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于缺乏基本的专业教学论的学习,一些教师不能进行相关的职业劳动过程、职业工作环境和职业活动空间一致性教学的开拓和实践,也不能针对职业变化进行教学研究,而据此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情景设计,更是力不从心,因此,也就无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现工学结合。
另一方面,工学结合要求高职教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必须适应企业的职业实践,但是,目前高职教师在专业课上常常是纸上谈兵,与企业工作实际相去甚远。
二、相应对策
1.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是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单位合作,涉及教育、产业(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保障合作能够持续深入开展,必须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尤其是法律保障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工学结合工作。
要深入开展我国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应重视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和发展中的统筹和协调作用,可由政府牵头,建立由行业主管、行业协会、教育、财政、税务、劳动和科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从中央到省、市(地)的各级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及其具体工作或执行的机构(隶属于政府综合部门),统一协调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并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工学结合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负责执法检查,分析和实用性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和需求趋势,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促进工学结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抓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材建设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的前提是学习领域课程或项目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体现职业工作过程特征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必须有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为保障。课程教材建设主持人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职业实践和教学实践,懂得课程开发技术。教材
编写需要把握两个原理和三个核心技术。两个原理即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和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三个核心技术即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知识负载均匀化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典型工作过程的选择要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
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应由原来的“应用模式”,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模式”。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不仅要考虑工作(或项目)过程在学习现场较好地实现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要求,也必须考虑适应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知识、技能基础。学习情境排序要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知识学习优先主要是指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专业系统化深入知识。教材的运用要有利于激励学生争取成功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享受智慧开启的经历,享受成功,增强自信。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合理安排过程导向课程中必要的学科教学内容及必要的学科性理论辅助教材;要加强多元媒体组合教材的建设,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和性质,选用不同的媒体进行教学,包括文字教材、视听媒体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学习资源等。在诸多媒体中,文字教材应作为主体教材。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必须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建构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达到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技术水平。
3.提高高职院校的工学合作的服务能力和机制建设
(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研究与开发。
高职院校要以科研作为产学合作的媒介,在服务中争取企业的支持,尤其是技术性较强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支持和参与。通过技术开发研究活动,使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企业的产品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从而达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互动效果。高职院校还应建立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委员会并发挥其作用。
(2)改革工学结合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
一是实行弹性学制和三至四个学期的学年制度。要采用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分组轮换上课的课程安排,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要采用完全学分制和模块式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教学内容许可和职业需求的范围内进行自我选择课程。三是借鉴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地方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将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这样可有效减轻企业的负担。四是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改革。这样可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与用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
适应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不仅涉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且还包括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和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分配制度等。
4.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的有力执行者。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在世界职业教育界,德国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给予了高度重视,集中了大批专家、教授,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并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有两个阶段,即大学学习阶段和教师见习阶段,专业教学论都是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的内容。在高职教育师资进修方面,一是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定期到
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二是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这些措施会有力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3]邵庆龙.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中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4]欧阳丽.高职工学结合的基本问题、现状与趋势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5
杜时忠教授在其著作《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1]扩展到人文教育,既可以代表文、史、哲等具体的学科教育内容,也可以代表一种教育改革举措,比如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且目标都是完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1]。与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科学(职业)教育。进行科学(职业)教育,目的是传授给人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使其获得具备社会生产的能力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如果我们简单把人文教育概括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完善“三观”的教育,是不断追求“善”的教育;那么,科学(职业)教育就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
2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职业技能与人文教育二者统一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应“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和革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面向生产和劳动世界。”[2]高职的人文教育受到各国教育家的日益关注,使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不仅只是传授某种技能或生存手段,为就业服务,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在于它对人的人格心灵的“唤醒”。[3]因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才会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2.2加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避免人才单一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应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也应具有敏锐的思维力和观察力,强烈的团队精神以及一定的创造力。而这些素质的养成不是通过技能培训本身就能实现的。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前高职教育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人才发展失衡现象,有利于培养对象向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一种社会公民的养成教育,旨在培育人的精神世界,陶冶其性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加强职业人文教育是避免人才片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显然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器”向“人”的转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焕发人文关怀的教育本质的应然选择[4]。
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受到功利主义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人文课程课时数偏少且分布不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修业年限都是3年,而且大三的大部分时间还都用于实习、写毕业论文或者做课程设计、考证、找工作、专升本等其他事情。但是,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依然很高,要求毕业生具有“双证”———即毕业证以及某岗位从业资格证。因此,大量的课程被压缩至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内修完。以我校机械工程系机制专业某班2012-2013年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为例,这个班在一个学期内要修完8门课程(不含选修课),最多一周要上36节课,甚至在周末还有课。在这36节课即36学时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相当难度的专业课,涉及人文修养教育的课程只有2~4个学时(课程分单双周)。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把学生的课堂时间排得非常满,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在钻研专业课的问题,需要花大量时间真正吃透专业知识。很少有学生在有限的课外时间还会自觉地学习人文知识,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之一。
3.2教师队伍整体的人文素质制约人文教育的实施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双师型”教师,基本每年都会资助这些老师进修;而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因而人文、基础类教师相应的培训与进修易被忽视。长此以往,难免造成这部分教师的懈怠,在教学上缺乏激情,在科研上缺少动力。此外,专业课教师多出身于人文基础较为薄弱的理工科大学或者因自身知识结构所限,要么对人文知识不重视,要么,即使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力不从心,无法更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即使有部分文理双全的老师有此意向,也往往因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而被迫放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欠缺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瓶颈。
3.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与本科院校的在校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客观上高考分数较低,而且心态较为功利与浮躁。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报考目的都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专业课上,而对公共课和人文课则不太用功。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热衷考取各种证书,比如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各种从业资格证等,而疏忽对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业余时间也都热衷于上网玩游戏、打工挣钱。在心理素质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的比例也居高不下。“据抽样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不健康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30%,这些带着不完善人格的学生走入社会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整体水平偏低的因素有很多,但学校人文教育内容缺失、措施不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自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4.1明确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过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教育理念。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才素质的关键举措。技能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核心是要求学生把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统一起来,课堂与课外统一起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般来讲,科学的知识技能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人文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集体主义、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等。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着眼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致力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情感、人性等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4.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突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人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当的高,真知、真信、真行、真情这“四个真”,是通识课教师的必备条件[5]。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比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可加入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在岗多年的老教师,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其制订适宜的人文素养学习计划,采取自学、培训、同行交流等形式,并把人文教育纳入人才考核和培养计划,最终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人文教育。第二,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把人文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其中,可以有效地推动人文教育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6]。
4.3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知识储备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映形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真正成为教育者的自觉责任和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不仅要考核学生人文课程的成绩,还应把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相关人文课程考评体系,通过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化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其次,加强学生人文素养评价建设,搭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合统一的评价组织系统,建立科学灵活的职业人文素质评价机制。学生在不同场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素养更具有真实性,更能说明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实际水平;再次,实施素质拓展证书制度的评价方式。培养拥有毕业证、从业技能证书、素质拓展证书的“三证”人才,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持有素质拓展证书走向职场。
4.4加强学校第二课堂建设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实现途径
Abstract:Collegeteacher''''sinformationbehaviorreferstotheteachingbehaviorthatthecollegeteacherappliesinformationmeanstocollect,arrange,organize,analyze,use,manageandappraiseinformationresourceseffectively.Thevalidityofcollegeteacher''''sinformationbehaviorhassomefeatures:requestingmultifariousinformation,havingadvancinginformationconsciousness,usingadvancingmeanstogetinformation,andanalyzingandjudginginformation.Thereareseveralapproachestocarryoutcollegeteacher''''sinformationbehavior:strengtheningthetrainingofthetheoryofeducationalinformation;enhancingthevalidityofinformationbehaviorinteachingpractice;improvingthevalidityofinformationbehaviorthroughtheself.reconsidering,anddevelopingcollegeteacher''''sITknowledge.
Keywords:collegeteacher;informationbehavior;validity;realizingapproach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教育。高校作为知识信息的聚集地与生产中心,其信息及相关的活动成为高校师生的生活载体与教学内容。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信息权威的象征,其信息行为及其有效性成为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行为素养。它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信息的拓展和延伸,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本文从高校教师信息行为的内涵及其有效性特点出发,探讨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一
信息引为有效性成为高校教师之必需,因为:
1.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
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扩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通畅和广泛,基本上打破了国别和地区的限制,在知识的获取与利用上逐渐实现走向教育平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有效收集、评价、组织和综合利用的能力等尤显重要。无论是从宏观上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还是从微观上搞好本职工作,高校教师都需要提高信息行为有效性。
2.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是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关键
人类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继而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过程中,主要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劳动工具便由“锄头”向“机器”过渡,继而由“网络”取代。与社会存在互为促进的人类思维形式也便由“宗教理性”向“科学理性”继而向“拟像理性”转变。这些决定性的转变,使教育的社会角色及自身的教学范式发生了或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近几年来,虽然高校教师采用较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通畅和深入,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也没有真正实现。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行为素养,从传统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迎接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3.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加工、传播与评价行为,这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基础,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进入信息社会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教材多媒体化、教学网络化、学习个性化等。所有这些特点都说明高校的教学活动将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师生之间交流的障碍和壁垒将被打破,跨时空交流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身份平等、信息共享的平台,形成了一种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新模式。因而,高校教师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信息行为有效性,是顺利进行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保证。
二
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内涵、特点及要求如下:
1.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内涵
对信息行为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过许多不同的看法。T.D.Wilson认为信息行为至少包含三个部分:信息需求与其驱动力,也就是引发个人认知到有所需求的各种要素;回应信息需求的历程与行为;影响个人回应上述需求的因素。陈见龙认为,所谓信息行为就是人们自觉地解决问题而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各种活动[2]。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是指高校教师应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整理、组织、分析、使用、管理和评价的教学行为。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为指导,通过网络、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收集、整理、组织、分析、使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教学目的。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信息行为有效性不仅有技术层面上的要求,而且还能够“通过比较、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扩展、增值”,“使新信息的生产与个体、社会信息的重组”统一整合起来,构建多通道、跨时空、非实时的强调协调与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塑成以信息意识、信息价值观以及信息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为主要元素的和谐的信息文化。因此,教师的信息行为有效性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并且具有层次性,不同层面又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是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统一[3]。
2.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特点
一是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即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流向变得丰富而复杂,信息需求频率加快,且日趋个性化和特殊化,信息需求类型更加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将向无限给予与无限需求的层次迈进。二是信息意识的超前性。由于信息是快节奏式的服务方式,对高校教师捕捉信息来说,重要的是其分析、研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科前沿信息的敏感性。三是信息获取手段的先进性。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提高使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手段呈现出非常便捷与先进的特点,他们可以在校内信息资源部门检索、查询到国外大型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料,甚至能查询尚未出版的图书和即将发行的期刊等。四是信息分析的批判性。由于虚假信息与无用信息的大量涌现,高校教师必须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与鉴别,其信息分析的批判性就成为信息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4]。
3.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
(1)必备的信息科学知识,包括应有的信息意识和观念,通晓信息原理,掌握信息工具使用的方法和技巧等。(2)较强的信息教学行为能力:一是基本信息教学行为能力。如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主要是指对大批量信息的识别与鉴别及获取的能力)、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主要是指对大批量信息的综合处理及拓展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主要指进行信息互动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能力)等;二是学科信息教学行为能力。即教师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必须具备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的选择、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等;三是教育科研信息行为能力,即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中应具备的信息行为能力。(3)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能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负面影响;了解并遵守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或污染;能有责任地使用信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意识,平时能主动和学生进行多渠道信息沟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课外辅导、思想教育;主动参与理想的信息社会的创建,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积极主动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信息等[5]。
三
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实现,大致包括如下途径:
1.加强高校教师教育信息理论培训
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教育信息理论知识(如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等)的学习,使高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自身信息行为有效性的培养和提高,自觉用教育信息理论指导自己的信息教学行为,少走弯路,使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加强高校教师教育信息理论培训,必须做到:(1)高校要制定教师信息行为培养计划,完善教师信息行为素养培养制度,如规定一门课的信息化程度或标准,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公开课,根据学科特点,在各自学科教学中开展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等,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使教师信息行为素养培养走上规范化轨道;(2)要选择既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又善于把理论运用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和授课,确保教学质量;(3)要因材施教。由于教师之间存在诸如地区、年龄、性别、能力、学科教学等差异,讲授的内容不应完全按照一种模式,应有所侧重,有目的性,要与教师的具体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4)要把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短期培训与学位进修、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等方式结合起来,使每位教师都参与进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信息行为素养水平。
2.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
(1)转变观念,增强教师信息行为的自觉性。首先,应确立现代人才观。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以往培养“知识型”、“应用型”人才向“创新型”、“创造型”人才转变,要求教师必须认同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及各方面的能力,以促使他们全面地发展。其次,应树立全新的师生观。即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观。再次,应转变传统教育技术观。目前,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在高校教师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技术恐惧症,即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感觉学习使用技术很吃力,为此不愿意用,不想用;一种是技术依赖症,只看到教育技术手段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的功能,把学校、教师的职能理解为和机器一样,仅仅是传授知识信息,而没有认识到其承担的多种社会责任和角色职能。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在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的同时,克服技术成分的消极作用[6]。(2)高校教师应在“六化”上下功夫,精心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其信息行为的有效性。所谓“六化”是指高校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确保其设计人性化、形式生动化、内容丰富化、结构条理化、媒体多样化、表达简洁化,使多媒体教学课件既体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教材核心,又能广集教学素材,并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对素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编。这种课件的优点能以学生为本,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生动形象,思路清晰,简洁明了,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潜能。(3)高校教师应把现代信息教学行为与传统教学行为结合起来,确保其信息行为的可行性。如在信息行为过程中,善于利用肢体语言与黑板的教学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良好。(4)高校教师应广开渠道,广辟思路,以点带面,开展协作讨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媒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性协作讨论,也可在学生中广泛征集素材,适时挑选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展开讨论,从而使被动的教学主动化,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方法。(5)高校还应经常性地、有目的地举办各种活动,如信息教育论文评比、课件制作比赛、网页制作大赛等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其信息行为的针对性。
3.通过自我反思提高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
(1)要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因为教师信息行为素养的提高主要靠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指导教师制订一个贯穿终身的学习计划,确立各阶段的目标,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技能及相关理论,并自觉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2)要鼓励教师多在网络上阅读与写作,尽量用多媒体上课,用网络处理日常教学事务。(3)充分发挥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作用。图书馆是每个学校的信息中心,在教师信息行为素养的培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让图书馆的这种信息主导作用体现出来,要通过邀请学者、名家举办各种讲座和培训班的方式,多渠道地培养教师的信息行为素养。同时还可为教师开放专业的阅览室,为教师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提高自己的信息行为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4.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网络技术素养
(1)熟练运用网络技术。高校教师必须熟练使用网络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等,如能利用浏览器搜集与下载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公用软件,能设立网页上载个人资料,能在网上收发E.mail等。(2)增强利用网络获取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高校教师要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多途径地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感知等获取信息的方法,高质量地履行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3)培养高校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处理、生成、创造、运用信息的能力。即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能与外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促进自己的教学科研[7]。
[参考文献]
[1]唐松林.范式、范式类型及其转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5.
[2]杜西红.高校教师利用外文文献的信息行为与心理[J].农业网络信息,2006,(10):68.
[3]王婧.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J].江苏高教,2004,(4):110.
[4]何晓丽.IT环境中的教师信息行为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6.127.
[5]程正彪,赵江平,陈跃辉.跟进网络社会化教师信息的素养[J].求索,2004,(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