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传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范文1

关键词: 网络传媒广告 情感化设计 重要性

一、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发展为核心的当代信息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空间(cyberspace)”[1]。作为一种崭新的沟通模式,网络传媒广告已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并成为商品经营者与服务提供者进行宣传的重要媒介和手段。

二、网络传媒广告与情感化设计

1.何为网络传媒广告。

网络传媒广告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网络传媒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广告。

2.关于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一方面是指设计师自身的情感在广告作品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指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以人为本,即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性需求并给予满足,同时体现设计价值,并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3.情感化设计与网络传媒广告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网络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网络拉近了商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现在,人们在家中点击着鼠标,面对的是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同类商品,商品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差别,也没有人了解所有商品的质量,于是大多数顾客在面对新商品或未使用过的商品时就会凭情感直觉购物。

在以情感为主的网络购物时代,谁会成为幸运的宠儿?这时的竞争或许就将是一个另外的内容:网络传媒广告。

由此可见情感将在网络传媒广告设计里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未来的网络传媒广告必须给人以愉悦感。通过情感化设计,可以将自然与文化资源转变为人性化的观赏过程,转变为具有吸引力、可使受众兴奋的作品,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三、以网络传媒广告为基础分析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1.从网络传媒广告的目的、营销、策划等方面分析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网络传媒广告的目的是“以销售者为中心”的销售,即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行为提供合理的指引[2]。网络传媒广告的目的是销售目标的前提之一,在与受众的精神意志较量中获胜是达成交易和形成忠诚的基础条件,也是真正务实和彻底的广告观念。销售目的本身应该适应消费者,这是营销手段的独特性质。

消费者的心理是营销的终极市场。人们消费心理的多维性和差异性决定了网络传媒广告必须有多维的情感诉求才能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网络传媒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是非常逻辑化的促销创意,它不仅要从视觉上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更要从心理上捕捉消费者的兴奋点与购买欲。

网络传媒广告的策划是实用性和新颖性的创造性结合[4]。成功的策划是生产者的意念心理、创作者的思维心理和购买者的需求心理的共鸣。

由此可见,广告的情感设计必须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好的广告设计随时把消费者的情感放在第一位,而且为了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和接受,网络传媒广告的情感设计要直接和外露。许多成功的实例表明,富有情感色彩或人情味的网络传媒广告更有感染力,更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接受。

2.从人的社会文化方面在网络传媒广告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情感化设计探究。

社会文化是指所有为生存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对“外显”和“内隐”的生活样式而进行的设计。社会文化的“外显”是一种动作或行为,“内隐”则包括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方面。社会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设计师和使用者达到协调、融合的互动关系,取得认知、操作及心理上的认同的基础条件。

网络传媒广告其本身承载着文化外在和内在的意义,同时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社会状况、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消费者对网络传媒广告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功能的满足,更强调它的人性化、情趣化和个性化。“情感化设计”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具有人情味的网络传媒广告,已经成为现代广告设计的必然趋势。

3.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马斯洛(1918―1970)提出了需求层次论,对设计来说,揭示了为什么我们要对设计中所包含的情感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敬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3]。人类一开始的设计由简单实用到实用之外还蕴含有各种精神因素,作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要素,网络传媒广告设计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在网络传媒广告的设计中对情感更多地倾注决不仅仅是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唐德・A・诺曼把设计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层(visceral)、行为层(behavior)、反思层(reflective)。所谓本能层,就是能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活色生香。而行为层是指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技能,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最高的层次就是反思层,这个层次实际上是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而在消费者中产生的更深的情感、意识、理解、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5]。

所以,满足情感需求的网络传媒广告首先应该是与人们的审美趣味相符的。可以说情感的对象化过程就是“按美的规律塑造”的过程,“对象化的情感”就是“美”。情感化设计,作为“对象化的情感”,是“按美的规律塑造”的过程,符合情感需求和符合审美是相一致的。其次,随着物质均质化的结束,个性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设计师要充分认清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将情感化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最后,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情感化设计在更深层面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体贴,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诠释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设计师应把对情感需求的充分关注融入网络传媒广告的设计之中,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愉悦和感动的设计作品,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丰富多彩。

四、结论

总之,现代社会网络传媒广告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从物质社会向非物质社会转变,设计师要考虑到今天这个社会人们更注重情感和精神,因而网络传媒广告作品的情感化设计是极其重要的。情感化设计将是网络传媒广告设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华新,徐慈华.符号学视野中的网络互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

[2]陈瑛,潘俊鲜.广告策划与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胡海晓.设计以人为本――论工业设计的人性化[OL].中国工业设计协会.http://省略/detail.php?articleid=406.

网络传媒范文2

一、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析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DCF)的中心思想是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该项资产未来特定期间内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主观评价方法,分析结果取决于现金流和折现率两个指标,而这两个变量所需信息完全需要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模型的应用前提是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做出合理的预测,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未来各时期现金流量的可靠计量。此外,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也就是评估人员对企业未来经营风险的判断。由于企业未来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把握和判断至关重要。

(二)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P/E)又称为收益倍数法,其实质是把目标企业的财务比率或指标与市场上相似企业的比率或指标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市盈率法是基于成熟有效市场的客观评价方法,适用于有可比对象的成熟市场企业,因此,市场法的核心在于确定合适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市盈率法将股票价格与企业效益联系起来,能直观反映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是企业价值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估值方法,市盈率法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未来现金流和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三)经济附加值法 经济附加值(EVA)是一个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即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差。经济附加值法对企业进行价值分析的核心点是企业的内在价值由当前市场价值(COV)和未来增长价值(FGV)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对企业当前业务市场价值的度量,后者是企业未来期望增长值的贴现值。如果可以确定企业的当前营运价值,就能进一步估算出未来的增长价值,而一旦这两者的价值都能确定的话,就可以推算出企业未来的收入增长率,通过判断企业能否实现该增长率来确定企业目前的市场价值是否合理。

(四)实物期权法 实物期权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视为若干项实物期权的组合,企业的整体价值由现有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前者运用一般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估值,后者则采用期权思想对企业的未来获利机会和潜在价值进行评估,两者相加即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实物期权法主要借助于金融期权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对企业未来经营过程中的选择权、投资机会等不确定性价值和经营灵活性价值进行量化,从而更好的评估决策的风险性和不确定的投资机会价值。

二、网络传媒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DCF)是企业内在价值评估体系中最成熟、最根本的评估方法,然而在对某些网络传媒企业进行评估时却遭到了质疑。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有两个指标至关重要,即自由现金流和折现率。由于网络传媒企业大多是高科技型企业,这两个指标的确定难度较大,同时,网络传媒企业现阶段多数处于成长阶段,净现金流量多为负数,从而导致评估者无法按一般做法,即根据企业的历史业绩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此外,网络传媒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不同评估者对同一网络传媒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率判断差别较大,从而导致折现率的显著差异。

(二)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中较为经典的模型之一,在网络传媒行业的评估中应用广泛,市盈率法可以直观地将企业的盈利情况和股票价格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企业价值的未来预期。但是,市盈率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对于亏损企业来说,市盈率根本毫无意义,即使通过将每股收益正常化也无法消除根本问题。其次,对周期性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往往会呈现出较大偏差。最后,对于大多数非上市网络传媒企业来说,找到技术、规模等相似的可比企业,选择合理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存在诸多困难。

(三)经济附加值法 经济附加值法(EVA)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相比,可以更为准确的衡量股东价值,因为前者是在扣除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的基础上来衡量企业收益的,而后者仅考虑了债务成本。经济附加值法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共同思想精髓都取决于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企业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值是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经济附加值法对网络传媒企业进行价值分析时,同样无法克服网络传媒企业的净现金流为负的障碍,无法根据历史业绩来预测未来现金流。

(四)实物期权法 实物期权法对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以及连续性有较好的体现,能对网络传媒企业的内在价值提供另一种解释,适用于那些未来面临潜在机会、战略决策等选择权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网络传媒企业价值分析方面,实物期权法由于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合理、适用的通用模型,而且实物期权的种类繁多,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受阻。

三、网络传媒企业价值分析方法的修正及应用

(一)理论盈利倍数模型——对市盈率法的修正 鉴于对网络股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良好预期,著名投行BT Alex Brown. INC的证券分析师Shaun G.Anderikopo- ulos通过对网络股的长期研究分析,在市盈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heoretical Earning Multiple Analysis,TEMA)即P/E/G定价模型。

TEMA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市盈率(P/E)的值由企业未来的预期盈利增长率(G)决定,通过乘数因子(G)把企业的市盈率和成长性直观联系起来,使得该模型的分析结果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在增长性,从而更为准确的反映网络企业的内在价值。

其定价公式:P/E/G=K

即:P/E=G×K

其中:P—每股价格;E—每股收益;G—预期盈利增长率; K—市盈率对增长率的比率。

TEMA模型适用于那些相对成熟、可持续经营和高速成长的网络传媒企业。在确定企业的盈利增长率(G)时,必须认清该指标为复合增长率,需要综合考虑收入增长和净利润增长两方面因素。K值用于衡量相比于企业增长率的市盈率水平的相对数,一般情况下,K值越小说明相对于预期增长率而言,市盈率就越被低估,则股票价格就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二)网络传媒企业“电广传媒”实例分析 根据上述网络传媒企业价值分析理论可知,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附加值法以及实物期权法等绝对估值法的理论精髓都是将被评估企业的预计未来收益通过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到当前,得出被评估企业的理论评估价值,虽然绝对估值法可以通过计算、推测出目标企业绝对性、精确性理论价值。但由于在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中所采用的折现率、资本成本率、预测增长率等指标都带有评估者主观判断的成分,对不同的风险补偿率、利率、预测增长率所作出的估值差异往往造成分析结果的显著不同。此外,在网络传媒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多变的形势下,预测目标企业未来5-10年的盈利情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网络传媒企业“电广传媒”采用相对估值法中的市盈率法(P/E)以及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EMA)进行价值分析。

(1)市盈率法的应用分析。一是“电广传媒”每股收益预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电广传媒”2011~2013年各年每股收益预测值,本文取各金融机构每股收益预测值的均值,计算得出“电广传媒”2011~2013年每股收益预测值分别为1.556、1.628、1.738。

二是网络传媒行业平均市盈率(P/E)预测,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上述7家网络传媒企业在2012年3月30日的平均市盈率在42倍左右,而此时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17.99,相比较而言,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全部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53.62。根据对“电广传媒”每股收益预测可知,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556、1.628、1.738,这里取网络传媒行业的平均市盈率41.664,上交所平均市盈率17.99,深交所平均市盈率53.62三者的平均值37.758作为“电广传媒”的预测市盈率。可以得出“电广传媒”的合理价格区间为58.75元~65.62元之间。与当时“电广传媒”市价29.12相比,说明“电广传媒”的企业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极具投资价值。

(2)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EMA)的应用分析。运用市盈率法来分析网络传媒企业的股票价值时,有时会遇到一些极端情况,从而凸显了市盈率法的操作局限性。现实中,有许多企业的市盈率远高于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甚至有个股的市盈率高达几百倍,例如国恒铁路(000594)的市盈率就高达1642.76,此时就无法运用市盈率法来预测这些股票的价值。但是,如果这些公司市盈率和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比较,就可以对这些超高市盈率的股票做出合理解释,投资者就不会再认为这类股票的风险太大了。TEMA模型正是基于市盈率与增长率之比(P/E/G),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成长性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分析。

TEMA的定价公式:P/E/G=K,当股票估计合理时,K=1;当K1时,说明该股票的市盈率大于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则该股票可能被高估了。

根据前文对“电广传媒”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预测知,“电广传媒”的每股预测收益分别为1.556、1.628、1.738。根据“电广传媒”2010、2009、2008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可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3.11%,综合考虑“电广传媒”发展情况,假设“电广传媒”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4%,当K=1时,则“电广传媒”对应的股票价格区间为52.9元到59.1元之间。

综合市盈率法(P/E)和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EMA)的分析结果可知,“电广传媒”极具投资价值,其合理价格区间为52.9-65.62元之间。

参考文献:

[1]曹中:《企业价值评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2](英)布里金肖著,周金泉等译:《网络公司价值评估——前沿观点》,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3]孙继信、李明勇:《网络企业价值评估》,《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年第2期。

[4]刘长昕:《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讨》,《时代金融》2011年第6期。

[5]孟丽莎:《实物期权法对网络企业投资评估的适用性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期。

网络传媒范文3

正处于知识学习积累期,思维最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和网络传媒有着天然的缘分。网络传媒带来的网络文化,使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同时也为思政课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一、发挥网络传媒的优势,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度,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往往要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场景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评判,进而得出结论,深化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学是传授理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选择的案例是否足够典型,与社会实际的贴合度是否紧密,学生和社会的关注度是否高。案例的选择一般应具备典型性、完整性、时效性等特点,典型性要求案例应是对大量真实信息的筛选和提取的过程,完整性要求对案例有个动态的跟踪过程,时效性则要求案例必须紧贴社会生活实际,反映当前社会生活和当前学生思想实际。

但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觉得案例难选,且不知所选案例的社会关注度如何。有的案例陈旧,一个案例重复讲述几年的情况很普遍,这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网络传媒的特点,恰恰在几方面都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网络传媒的开放性及其信息共享度,使其所承载的信息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征,在空间上,网络媒体所容纳的信息资源是海量的;在时间上,网络所传递的信息是即时而无限的。在案例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一般都能从大量信息中选取典型、合适的案例,且能对案例进行动态跟踪,随时了解社会与学生对案例的关注度与反应,从而使案例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作为理论的传播者的教师和作为理论的接收者的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一种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式。作为接受方的大学生,没有充分选择信息内容的自由;而作为传播方的教师,一般也很难从学生处得到真实而及时的信息反馈。网络传媒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种单向的传播关系,网上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交互性的特点,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网络将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也可让学生按教学要求自己从网上寻找材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网上在线的讨论交流,并撰写小论文。一般来说,只要教学内容真正是贴紧社会现实,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大学生往往会比较积极地利用网络去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也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行交流讨论。网络传媒带来的这一教学形式的改变,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中那种单调、沉闷的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同时,也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更多的实际思想动态,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由于思政课要让大学生接受的是理论,而理论本身是抽象的、枯燥的,因此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网络传媒在思政课上的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网络传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是文本、图像或声音。互联网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的传播优势,使用起来不仅更高效、便捷,而且更形象、生动。网络所提供的集文字、图像和音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使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由于多媒体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逻辑命题情景化,理论阐述形象化,增强了思政课的趣味性,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能动反应,使学生在一种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现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已日益成为思政课教师乐于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

二、思政课应用网络传媒亟待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对网络信息的辩证分析和全面了解。在高校思政课应用网络传媒提高思政课效果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网络传媒所天生具有的无序化、自由化倾向。在作为一个信息宝库的同时,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无穷的信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无所不有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学生的杂音噪声。因此,在将网络传媒引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信息的辩证分析和科学证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积极健康的有益信息予以肯定,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消极有害的垃圾信息及时清理,作为反面材料充实教学内容。通过正面引导,将思政课教学所要传播的主流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其次,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手段的关系。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用屏幕代替了黑板,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课速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集中过多的信息量,以致教师无形中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者,学生也往往缺少思考的过程,从而不利于理论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运用网络传媒进行教学必须坚持适度、实用、科学、高效的原则,避免简单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时间,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网络教学手段的长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思政课的实际效果。

网络传媒范文4

[关键词]网络文化 牧区学生 思想政治

网络文化的出现将牧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利用好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做好牧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牧业区教育教学工作者探究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蕴含与牧业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在现今社会是一个很“热”的概念,对它没有确切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在牧业区依然如此。网络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网络物质文化,例如网络硬件产品,网络系统等;网络制度文化,例如上网规则,网络流程等;网络精神文化,例如网络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等。毋庸置疑网络精神文化的影响较为广泛。作为新兴技术的普遍消费者,他们的思想政治颇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为新型牧业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袤的空间,新颖的材料,先进的思想。所以对于我们牧业区中小学校来说,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务之急。而思想教育只有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时刻掌握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才能永葆自己的生命力。

二、网络文化特征对牧业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自网络文化形成以来,中外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探讨。首先,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上的时空和环境都具有虚拟性,人们甚至可以脱离现实的环境条件去体验某种经验,例如网络上各种社区的出现。而且,对于网民来说,在网络的运用方面上具有相当大的自由权,他们能随时随地上网,在网络交往上可以采用匿名等,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网民的自由权。其次,网络文化具有象征性和交互性。从历史上可以发现,一定时代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生产力,往往成为该时代文化的标志或象征,比如石器时代以石斧等石头制成的工具为标志。因此,信息时代的标志可以说是网络。作为时代的产物,它传播的重要形式就是网络信息的沟通和互动,网民可以自由的选择图、文、音等形式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网络文化还具有平等性和透明性。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穷富的界限,没有学历的审查,没有等级的悬殊等等,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网络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向全球传播。

网络作为一个大平台,它所提供的信息良莠复杂,真伪难辨,中小学生正是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这就意味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旧要坚持的指导地位,在思想交流频繁突出的背景下,在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网络文化对牧业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领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引导作用

网络文化自产生以来,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甚至是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通过网络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不同时代的联系和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这些信息里吸取精华,找出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的新观念,新思想。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大量的未经过滤的信息充斥着网络,其中夹杂的一些个人言论或者是不好的信息同样也会带给学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确立开放式的教育观念,充分的把握住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二)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近年来,牧业区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很明显,他们早已不再以“牛羊为伍、大山为家”的传统牧人,而是逐渐转变为重视学以致用,积极创新的新一代牧业人。因此有学者总结道:学生思想变化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及育人环境的发展。这种新的育人环境便是一个校园现实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密切联系的环境,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和文化沟通的环境。面对一个全新的境况,学生尤其是牧业区的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方式、个性、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情况和新规律,所以说网络文化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以便教育者及时调整方案,紧跟时代步伐。

网络传媒范文5

关键词:网络时代 传媒行业 财务核算 财务管理

当前,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媒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财务会计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工具,在传媒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行业的深刻变革,传媒企业纷纷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实施变革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传媒企业财务核算与管理需要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及时建立新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有效控制,创新KPI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促进传媒企业持续发展。

一、网络时代加强传媒行业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传媒企业基础管理的必然选择

财务核算是反应与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手段。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逐步加深,传统媒体在逐步向新媒体转型,这其中既包括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也包括媒体与其他产业的多远发展,而且这样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传媒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盈利点也悄然发生质的变化。加强传媒行业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有助于全面反应传媒企业的变革成果,帮助传媒企业夯实基础管理,及时把握发展方向。

(二)加强传媒企业风险管控的必然选择

财务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如前文所述,传媒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传媒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实施对传媒企业自身财务情况的纵向财务分析和对传媒同业发展情况的横向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传媒企业及时把准行业发展脉搏,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与目标,识别评估风险,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有效控制风险,实现稳健发展。

(三)加强传媒企业绩效管理的必然选择

财务核算与管理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抓手。加强传媒行业财务核算与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加工分析,准确把握传媒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全面预算与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激发传媒行业发展活力,提升传媒企业创效获利能力,实现传媒行业绩效的整体提升。

二、网络时代加强传媒企业财务核算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会计基础管理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财务基础规章制度学习。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尤其对原始凭证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深入解读,切实提高会计工作标准。加强业务应用指导,从实际业务出发,梳理每类经济业务的操作规范,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附件规范及审核要点进行明确细化,严把原始凭证质量关,从源头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使得各项业务的流程更加规范合理。加强日常工作稽核。在日常核算工作中,注重沟通交流,对业务前端提供的原始凭证、资料严格把关,对已发生和实时发生的业务进行专项稽核,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分析整改,防微杜渐。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全业态、全流程、从业务到财务”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体系,引导企业管理精细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发展战略具体化、经营风险最小化、公司价值最大化。首先,强化企业内部协同,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全面预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上多下的模式,使企业所有层级的管理者、关键业务人员和一般员工都参与到预算的编制中来,有效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增强了行动和决策与企业目标的和谐性,实现了全员融入企业发展和全员关心企业发展,促进了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第二,预算管理与项目责任成本机制有效结合,强化公司对项目的管控力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平台,落实项目责任成本机制,公司可以在流程中控制和监督各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并确定偏差的大小,并及时制定纠偏措施,实现过程控制,保证企业稳健发展。第三,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自动预警,提升传媒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的能力。通过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预算,企业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分析。同时,依托信息化系统的实时自动预警,让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保证企业在变动的环境下也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最后,通过管理数据沉淀,为企业管理规划、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了一套从市场预测、计划、定额等到业务预算的逻辑。通过多维预算分析模型、情景预测和沉淀的历史数据,提前预测未来,并进行相应的规划,真正为领导决策提供管理依据,使得财务人员成为企业决策者的伙伴,发挥好参谋作用。

网络传媒范文6

重创新,轻传承,结构失衡。文化载体的创新引发了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言:网络社会的第一特点就是分散权力。网络文化的权力结构扁平化,大众媒介不再是少数人的地盘。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性,网络对文化传播形态的影响彻底改变了这一点,网络传播拒绝等级与秩序,赋予了公众最大的话语自,淡化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文化交流变成了快餐式的盛会。网络社会的文化生产成为初级产品的大生产,缺少精英的聚会,创建文化品牌的基础就会缺失,打造传统文化世界品牌也只能是梦想。

虚实失据,文化心态浮躁。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地缘性的禁锢,形成了数字化、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置于虚拟情景下的精神生活过程,网络生存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不会影响现实社会,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现实与虚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由虚拟的人物角色,虚拟的城市社区和虚拟的财富建构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最直接的挑战,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域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文化心理智能。网络激愤的情绪宣泄与文化深沉的本质格格不入,文化的生产流于表浅的形式,肤浅的产品显然难以承续文化的庄重,试想,文化大气象的浮躁怎么能够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脉呢。

商业文化盛行,主体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进,主体文化的商业色彩日渐浓厚,网络社会市民文化兴起,功利价值盛行,注定了现实文化缺乏深远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思想自由和行动严谨的精神洗礼,而网络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市民的口味,网络社会市民呼啸聚集,没有行动的一致目标,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谓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时空关系,个人的意志不断被强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兴起,追求经济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成为主导价值观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难以流行,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经营

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的逐步扩张给中国的文化经营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网络拥有技术创新和媒介整合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理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条件。强国的文化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大气象,要有强势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大片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本动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韩剧,无不承载着一个强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品牌战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空间拓展扫除了障碍,不仅如此,文化产品的推广拓宽了市场渠道,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精神性与物质性二位一体,强势的渗透力岂能小觑,其影响的深度、远度当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须坚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作为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积极交流,勇于吸纳,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网络传播下的文化的经营充满挑战,但也是重要的机遇,网络媒体在全球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力量竞争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网络传播的长远战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网络媒体成为先进文化最为直接的创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促进政治清明,引导民众乐观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

其次,做强媒介品牌,为文化品牌成长构建战略支点。媒介与文化相互依存,中国的网络媒体要树立全球意识,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视野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传媒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市场的改革,从大局出发,以我为主,稳步推动。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展开文化营销,把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做强媒介品牌,我国的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否则,让国外媒体为我国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陷入被动混乱的局面。

第三,文化载体创新。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技术手段和包装样式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但网络媒体仍大量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的传统传播技术与思想,独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媒,理应在传播理念上大胆创新,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新技术文化的特点,整合各媒体的优势,发挥合力效应。近年来,流媒体、动漫、博客(微博)、网游和论坛等技术成为网络媒体的新时尚,遗憾的是这些技术目前仍只停留在商业和娱乐领域,其文化含量不高。反观国外的情况,新媒体技术被赋予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意义,在意识形态的传播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我国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的经营者对网络的文化战略价值认识不足。

上一篇经济学院

下一篇分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