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类范文1
【关键词】经济学;人类学;经济发展;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理论主导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和生态日趋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文化冲突、社会矛盾日趋加剧,人类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和文化体系正在逐渐消失,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经济学、人类学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一)传统经济学及其缺陷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增加产出和财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经济学有三大基本假设,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完全竞争。即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商品都是同质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然而竞争强化优胜劣汰意识,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2、完全理性。认为每个人都能理性的预期未来,以最小的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实践证明,并非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完全理性的,一些地区的居民是按照宗教、风俗或者传统习惯而并非理性来进行决策,因此导致某些自上而下的援助项目的失败。
3、完全信息。在完全信息假设下,交易双方能够准确做出最优决策。然而贫困地区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很难满足完全信息假设,往往导致市场缺陷,将导致拥有信息优势一方侵占他人利益。
(二)经济发展与国际援助项目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如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收入分配结构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援助项目试图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的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生活。
(三)发展人类学
发展人类学指将人类学观点应用于发展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国际发展与国际援助,通过实地调研,解决、缓解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或者通过探讨本土文化,以提高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信息和建议。
发展人类学家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应用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发展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演变具有工具理性的机器,利用政府和国际组织所赋予的权力,随心所欲地渗透和干预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从而对本土文化、社会结构和关系带来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二、传统经济理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量的国际援助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下,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城市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农业技术、法制、理性等。然而,实践表明,这种发展思路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民族冲突、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等。西方一厢情愿的输入发展,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不是消除贫困,反而毁坏了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发展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运作过程,其中所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不合。实践表明,项目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强权的管制者并不总是能够迫使被管制者服从规则。斯科特指出,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发展项目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项目过于标准化和与简单化。
(二)忽略了地方知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知识指某一个特定社会或文化的一种特有文化。“一种文化只有在它自身的背景中才可能被正确认识,因此一个文化的成员就不能要求另一个文化的成员应该怎么做”:
地方知识存在于某个特定地点,是当地居民创造出来的,是他们长期经验的总结。一个地方的传统知识并不一定在其他地方也适用,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本土知识依靠口头、模仿和演示的方式来传承。传统知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断地变化、创造和发掘,是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传统知识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并代代相传,因而被称作“人民的科学”。但知识分布不均衡,社区精英、宗教领导和社区领导可能成为传统知识的化身。
本土文化和传统知识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强烈冲击下承载传统知识的传统工艺和民间文艺正在被遗弃。面对现实社会中的贫困、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族群差异等问题,我们应当关注地方性知识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在援助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经济、技术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影响深远,技术和物资的援助仍是发展援助的核心,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则较少被关注,或者带有明显功利性和工具性,导致人们缺乏对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研究,忽视了对当地人价值观层面的地方性文化逻辑的探询。
(三)扩大了收入和社会福利的不平等
商品经济鼓励竞争,一部分精英率先掌握先进技术,能力较强而先富起来,而大部分农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他们没有能力积累资金,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这些都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增长的“滴漏效应”越来越受到人类学家的质疑。同时随着技术日益进步,妇女逐渐从生产中脱离出来,进入生活部门,男人在商品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另外,人们在获得发展项目所提供资源的机会时,并不能平等的获取这些资源,某些群体对资源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促使了不平等的扩大。
三、发展人类学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技术进步、工业化的愿望进一步遭到质疑,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和商品价格上涨,使得最贫困人群依旧缺衣少食,得不到良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不仅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提高其合法权利、表达的自由和生活质量”。人类学家应当积极参与发展当中并对发展的问题和发展方式提出建议,最终使其转变为更合理的发展,把争论的焦点从“发展”转向产生贫困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原因上来。
(一)给被发展者更多的发言权,自下而上的发展项目
发展人类学的核心在于发展,人类学家以有能力改善被殖民者的生活状况为由,为人类学家参与殖民地管理的行为辩护。人类学家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援助,利用国外资金与专家修建基础设施,并培训技术人员和官僚,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为“经济起飞”创造必要条件。
人类学家对发展规划的批评主要针对发展项目的“自上而下”方式,这些规划是由来自远方的项目官员制定,这些官员对当地的状况、需要一无所知,他们把所指定的项目强加到社区而不让社区参与到决策过程,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而人类学家应当改进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通过田野调查了解本土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的权力不平等,倡导自下而上的参与发展模式。
由于发展倚重科学与“理性”知识,这使外国专家成为主导,而当地人则是被动的、无知的。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群都满足经济学假设的完全理性。因此人类学家必须重点研究那些被发展的人的实际状况,对发展项目的态度。发展人类学家可以帮助被发展者在发展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为减小区域旅游规划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在规划时必须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具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以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主体权;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保护与发展。钱伯斯在《农村发展:将穷人放在首位》(R.Chambers,1983)指出,规划者没有认识农村贫困的本质,项目永远不能成功,应当将穷人放在首位,让农民自己参与到项目设计与评估中。刘易斯(Oscar Lewis)在20实际50年代在墨西哥的一个贫民区做调查时发现,当地穷人不能够代表他们自己发言,而是由外来者代表处于弱势的群体发表意见。特别是在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之间的民主决策过程中,被发展者的意愿和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二)倡导多元的发展模式
二战以来,“发展”的思想指导着新兴国家前进的方向,他们认为,北半球的现代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先进的”。但实际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最优的发展模式,许多发展项目将发展理论权威化,而忽视了发展实践的多样性,最终结果并不理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错觉与失望、失败与罪恶始终伴随着发展,“发展并不管用”。发展具有“种族中心主义与暴力的性质”,使北半球继续对南半球进行殖民统治的机制(Sachs,1992)。
发展经济学认为,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产生这种“滴漏效应”,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GDP的提高可能会改变穷人、文盲或无家可归者的处境,但并不能根除这些社会病症,市场竞争的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
(三)重视经济变迁的社会文化影响
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增长导致工业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与部落组织的解体。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产量下降(A.Richards,1939)与文化的衰落(Schapera,1947)。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Eades,1987)。而默里(Colin Murray)认为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带来了经济的不安全、家庭的不稳定,以及传统亲属关系的破坏。换句话说,城市中心资本的积累是以牺牲周边农村地区利益为代价(Murray,1981)。
四、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人类学对发展的反思与批判精神灌注于始终。“虽然许多关于发展的假设与研究是有缺陷的,然而仅仅批评他们而不设法提供任何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做毫无价值。发展人类学家应当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其他选择方案,以克服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之间存在的障碍,充分而批评性地讨论真正反映了观点多样性的发展”,虽然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不发展也不能消除贫困,而发展只是出现了相对与发达国家的贫困,因此不能认为发展方法和模式出现问题就否定发展。我们相信人类学家与发展者可以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为提高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而工作。
【参考文献】
[1]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陈安国,饶会林.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5(1).
经济学类范文2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1998年教育部举行的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和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计量经济学从30年前的几乎无人知晓,到今天近乎50%的经济学文章使用计量经济学实证技术以及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均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然而,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相较于其它专业课程,计量经济学因其强调数理基础的特点,一直以来被诸多学生称为“最有难度的课程”,教学效果也很难有保证。本文以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影响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诸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1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它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等工具用于经济现象定量分析,相较于其它经济类专业课程,其自身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数理基础,强调逻辑推导。在经济类专业的培养大纲中,一般先行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类与数理统计,再设置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估计及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这两者的实现,本质是数理推导。如果学生未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相关知识,就难以理解OLS和高斯-马尔科夫定理,也无法学习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
第二,理论教学和实验上机并重。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包括两方面:理论教学和软件运用,即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实现估计结果,这两者缺一不可。在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如果不讲授理论,只讲解软件操作,学生会看不懂计量结果、一头雾水;如果只学习理论,而不进行计量软件操作,学生则体会不到计量经济学的实用性,不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即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熟悉计量软件操作与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或由于尚未理解理论推导,或由于上机环境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学生觉得计量经济学课程晦涩难懂。
2 对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随堂调查
本文采取计量经济学课程结束时发放随堂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湖北工业大学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3个专业的260名学生为分析样本。在3个专业260名学生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115名,其中75名为文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为65%;金融学专业学生149名,其中52名为文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为35%;保险学专业学生26名,其中5名为文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为20%。
2.1 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调查分析
51%的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不感兴趣,38%的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一般,仅有11%的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十分感兴趣。
32%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学习对将来的学习或就业没有用处,51%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学习对将来学习或就业帮助一般,仅有17%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将来学习或工作意义重大。
结合平时和学生的交流,“学习兴趣”“有助于就业”这两者的调查结果反映了,有部分学生对待大学课程学习的实用主义倾向较严重:学生对将来就业有直接帮助的课程感兴趣,而对将来就业没有直接帮助的课程不感兴趣。比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这门课程与将来就业紧密相关;而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没有多大帮助,也没有多大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
2.2 计量经济学学习难度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较难,23%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难易程度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较简单。
虽然高达72%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偏难,但在学习方法上,36%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前预习,64%的学生偶尔会在课前预习,几乎没有学生在每次课前预习。结合在计量经济学课堂上,有小部分学生从不完成课后作业,甚至在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的现象,这说明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虽然有难度,但是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课程难度给自己学习带来的障碍。
2.3 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初级计量经济学》,54%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合适,而46%的学生认为教材不合适,究其原因,绝对多数学生认为教材晦涩难懂。
计量经济学教学学时设置是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上机学时12学时。对于这样的学时设置,只有21%的学生认为合理,35%的学生认为上机学时偏少,15%的学生认为理论学时偏少,也有15%的学生认为上机学时偏多,14%的学生认为理论学时偏少。计量经济学学时设置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但其中较为突出的是1/3的学生认为,上机学时偏少。
教学手段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更好,19%的学生认为仅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好,16%的学生认为仅使用黑板板书教学更好。
2.4 计量经济学课堂讲授效果的调查分析
5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一般,20%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十分好,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该结果和前面各项调查指标的结果基本吻合。可见,学生普遍对这门课程较畏惧。即使一些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并最终取得不错考试成绩的学生,也对所学内容体系觉得不知所以然。
3 提高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纠正实用主义学习态度。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学习更加以就业为导向,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即对将来就业有用的课程,就认真学习;对将来就业用处不大的课程,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除了准备继续教育的学生,经济类本科生毕业后几乎都从事实务性工作,因此他们认为作为研究工具的计量经济学“不重要”或者“没有用处”。针对部分学生有失偏颇的实用主义学习倾向,要求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难度之后,教育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包括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小组讨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和锻炼,这将是其受用一生的技能。
(3)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学时设置上,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学时设置不应少于54学时,其中上机实验学时至少占三分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并用,黑板板书有助于讲解数理推导,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课堂信息量。结合本科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数理基础偏弱的特点,重点讲授一元回归的OLS估计,证明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让学生明白其中原理,对于多元回归可以依此类推,让学生自学,重点以软件操作为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体体现在计量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运用。这样一来,只懂数理推导的老师就无法很好地讲解这门课程。这就要求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同时参加科研工作,长期地进行教学与科研实践,才能对课程准确把握,才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进行计量经济学教学。
(5)创新考核方法。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充分发挥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作用。改革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可以采取上机操作、分组撰写科技论文的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发跃,王娅.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
[2] 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经济学类范文3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15-02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普遍将《宏观经济学》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宏观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学生缺乏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而该课程的理论性、发展性、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的多变性、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等都表明了学习的难度,使得以传统“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此,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要做好一门课程的教学,首先必须搞清楚其主要特点。从整体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特点很鲜明的课程。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脉络来看,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发展性的特点。概括地说,《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如何采取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并涉及到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理论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这都会给初学者带来疑问与困惑。
2.抽象化的理论与数理化的模型并存。首先,《宏观经济学》较多地运用了抽象分析方法,它通过适当的假设,从社会经济现象中提炼和选择主要因素,并抽象为概念,创造了一个纯粹、简化的逻辑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因此,给社会经验和实践有限的学生带来了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的困难。其次,《宏观经济学》大量运用了数理模型和数学推导。通过引入数学工具,利用数学符号表示概念,并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理模型去演绎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从而构建了数理化、模型化的宏观经济理论系统。这些把数学工具运用到逻辑推理的分析方法对于初学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的确令人费解,尤其对于数学基础欠佳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3.《宏观经济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从发展历程来看,《宏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对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由此形成了学派林立的局面,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其涉及面较广,仅近现代就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更为重要的是,诸多学派间的理论既有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由此使得内容更为丰富复杂。从实践意义上说,《宏观经济学》理论以社会经济总体和总量作为研究对象,把就业、利息、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增长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纳入研究体系,进而分析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不仅是对社会经济实践的提炼与总结,更是能用于指导经济实践活动,使得其理论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既是与其他社会学科迥异之处,更是学习中的难点。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体会
为解决以上难点,开展教学改革极为必要。具体就财经类院校而言,应根据主要专业的要求、学生情况,基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及其特点,从教学方法、模式以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1.基于财经专业特点,优选教材、参考书。考虑到《宏观经济学》的教材版本在内容框架和结构体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及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要求和生源情况,基于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基础教材的选择应以“我”为主,即有条件的学校最好采用本校教师团队自己编写的教材,使之更切合实际要求。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应选择合适的国内外参考书若干本。就财经类院校的特点而言,人大版高鸿业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多恩布什等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是比较适用的。这些参考书的显著特色是将《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超长期分版块论述,直观地展示出了《宏观经济学》的模型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模型的特点、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2.基于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开展教学。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学生们已经系统学习了《微观经济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考虑到学生已具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教师应从比较的角度去介绍《宏观经济学》,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更为清晰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一方面,基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无缝连接,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将《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均衡分析与《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AS-AD模型的均衡分析联系起来;将《微观经济学》中的预算约束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消费理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基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认识新课程的内容,并形成与之相适合的方法论体系。在教学中,一是要从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角度讲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框架的特点;二是要结合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来考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宏观经济学》涉及和解释的核心问题与《微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理解宏观经济理论。
3.把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脉络和思维趋势开展教学。在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关系到经济学理论的掌握,还关系到财经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财经类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很多知名的教师都提出了经济学的学习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为主要目的。其中,阮守武(2007)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方福前(2004)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成新华(2008)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经济学思维。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整个课程的思路和逻辑给学生讲授清楚,并强调《宏观经济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先考察国民收入的核算,才有基于此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而后才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其次,要强调宏观经济理论学习的循序渐进。《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分析过程,其实是逐渐放松假设,增加内生变量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讲授时注重逻辑顺序,把握思维趋势,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梳理各个流派之间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强化学生多元化经济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强调不同流派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深入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
4.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宏观经济学》的优美之处不仅在于其规范、严谨的理论分析,还在于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是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的。这对于财经类院校尤其重要,因为从案例教学的渊源而言,上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首创时的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为做好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案例教学:需要将理论与经济热点问题相结合,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让学生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可将国外成熟、先进的宏观经济实践以案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以增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感。通过国内案例的引入,将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方福前.有针对性地讲好西方经济学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
经济学类范文4
关键词:高校西方经济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9;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西方在高校教育上对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差别,更好地将中西方的财经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就业时的竞争力。然而,当前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上仍存在不足,要求高校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有利的改革策略,以提高我国财经类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
一、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上,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1]。在对财经类专业课程学习时,更注重对传统学科的学习。因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在专业技能培养上的重要性,也对其在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国内财经领域的用处不大,对日后的工作并无益处。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科学,导致高校学生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上效果不显著。
二、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财经类高校竞争力的提高
鉴于目前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实施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2]。对西方经济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财经类高校竞争力的提高,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与改革,使高校学生摆脱传统观念上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财经类高校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资源,有利于财经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财经类高校竞争力。
(二)有利于财经类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也有利于财经类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升学生专业素养。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使中西方文化得到有效的融合,在掌握传统技能知识的同时,融入西方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为日后在财经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打好基础,以此达到财经类高校的教学目标。
三、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认识
为促进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需强化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提高学生财经类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3]。教师可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穿插西方经济学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概念讲解时,要引入与此概念相关的经济学常识或经济学领域对此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中西方对该概念的不同解释。通过对相关应用的理解,使课堂内容更加多元化,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化,加深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概念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中西方教学内容的对比,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有利。
(二)改革教学方法
除加强高校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外,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上不断改革,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由于高校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为硕士学位,在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上及知识量上的掌握水平较高,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对此进行改革。教师可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例如,在对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找出西方经济学与中方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别以及优缺点,通过学生小组间的讨论,各抒己见,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对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也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在教育理论上的差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4-5]。
四、结论
总之,高校在培养人才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财经类高校教师教学质水平的挑战。针对当前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的不足,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思考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3,14(04):165-166.
[2]徐若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01):189-190.
[3]朱平安,李冲,范嘉毅.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02(16):154-155.
经济学类范文5
【摘要】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性,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强调的是实用性,因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型途径。截止2009年,全国已经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近190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5%,覆盖了全国的30个省,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现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不少独立学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这些院校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设立特色专业吸引生源,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等热门专业;在招生上主要面向的是二本线以下,专科线以上的学生,目标定位在本科教育的末梢和专科教育的前端,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应用性人才。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由于目标定位和普通高校、专科高职学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首先,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独立学院学生高中基础知识的系统性较差,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部分科目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其次,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弱,自我要求较低,这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80年后或者90后的独生子女有关,这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多的自我主张,团队合作意识弱;最后,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入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部分学生还接受过特长教育,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并在文艺表演方面的能力出众。
三、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独立学院开设的热门类专业之一。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上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上则要求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兴趣。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通过文字理论、图形、数学模型等形式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进行抽象概括,对于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直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科目。
四、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授西方经济学的要求
经济学类范文6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现存问题;解决路径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后,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克莱茵所说:“计量经济学已在经济学科中居最重要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中具有权威的一部分”。虽然经济计量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却是惊人的。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后,在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应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利用相应理论和方法探索新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计量经济学作为经管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核心基础课在财经类高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虽然计量经济学理论性强,具有严谨的数理逻辑体系,但其本质属性是一门实证性的经济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经管类教学环节中实验部分较为突出的专业课程。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在面向经管类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开始逐步增加讲授相关软件操作等实验内容或开设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建模与EViews应用或计量经济建模与STATA应用等独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对提升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创新能力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面向经管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必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受限于课时,相关课程仍以讲授理论方法为主,对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讨论较少,计量经济学软件的使用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存在明显的“重理论轻实验”的特征,即使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教师也只是加以简单的软件演示,学生在课堂上少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完各种模型的理论方法之后,仍然不知如何应用,对相关软件的计算结果不能做出准确合理的解释,准确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有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层次不明确,教学内容重数学推导,与经济理论结合不紧密。目前,笔者所在学校面向经管类各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初级计量经济学在教学内容及讲授方式上基本一致,教学层次不明确。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与其他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经济学科相比,具有更为严谨的数理逻辑体系,其理论方法中涉及许多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因此,多数计量经济教课书偏重与相关数学方法介绍而经济案例应用较少,教学内容重数学推导弱经济理论将使数学基础并不深厚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对计量经济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提升大打折扣。
(三)教学方式以老师单向讲授为主,教与学互动性差,且多为验证式实验为教学重点。目前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项讲授方式。并且,已有的计量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多数以验证式实验为教学重点,实验内容是教材中的习题和案例,教与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验证课堂教学内容”方面。直观的验证式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抽象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处理经济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验证式实验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而非深化,部分学生只要“照猫画虎”重复老师演示的软件操作过程,便可得到相应的实验案例结果,进而使其在实验课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从而大大制约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现存问题的解决路径
针对笔者多年来在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过程加以改进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经管类卓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一)科学组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精心选择实验内容,科学组织实验教学,注意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时间上的合理衔接,是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实践性强、训练内容多的特点,在有限的学时内只有精选内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选题应遵循加强基础、突出综合、注重能力等基本原则。加强基础内容的学习训练,有助于实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为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打下基础,案例实验内容设计注重计量理论内与经济理论的密切融合,使学生准确把握相应计量模型理论的适用条件,确保通过案例实验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模型理论的能力。同时,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应注意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应在理论内容讲授之后及时地配以相应的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学过的经济计量理论,有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促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明确教学层次,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模型理论与经济案例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明确教学层次,注重课程定位,优化相应教学内容。总体上看,本科经济计量学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经济计量人才的培养,而非学术性或研究型,因此,作为本科阶段的教学,应以传统经典经济计量学模型为主,主要向学生介绍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讲授内容应该适当精选和优化,切忌贪多求全,课堂教学中只讲常用方法,尽量简少或简化繁琐的数学推导,将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介绍安排到研究生阶段的“中级经济计量学”教学中去。而对以学术型、科研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博士生经济计量学课程应该提升讲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课堂讲授应弱化技术细节,侧重前沿理论方法的系统性介绍,提升课堂有限时间内的信息量,并适当增加理论前沿应用的课堂专题讨论。
同时,在各层次教学中,对不同专业要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例如对统计、金融等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可适当高些,本科生的讲授内容可在经典计量经济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常用的时间序列方面的内容,如平稳性检验、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而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中级或高级经济计量学中可适当多些关于多元统计方法或ARCH、GARCH模型的应用案例讨论。而对国际贸易、产业经济等存在文理混合招生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可适当降低,特别是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更强调经济计量学的应用性,在讲授理论内容时应注重与经济理论和具体经济问题的结合,避免学生感觉经济计量学是一门数学课。
(三)引入“探索式案例教学模式”,侧重启发、引导,增强教学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促进经济计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经济计量学课程在讲授中应该侧重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改单向讲授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启发式。
首先,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到结论。例如在讲解异方差这一概念之前,可以先请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储蓄额的波动程度是否相同?”多数同学都可以得到不相同的答案。此时,再在“建立储蓄函数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异方差的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异方差的概念。
其次,在课堂讲授中淡化繁琐的数学推导,放弃数学过程的系统性,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强化定性的理论分析,突出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对于每一个重要概念,在介绍其严格定义后,将讲授的重心放在对概念直观的或经济学背景的解释上,尽量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背后的经济学意义。在数学推导前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懂得“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性质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而具体的推导过程应尽可能简洁。例如,在讲解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时应侧重讲解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而对最终最小二乘估计量具体形式的推导过程可适当简化。
第三,应在课程理论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应用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增强课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结合相应案例讲授理论方法,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经济计量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案例可选择计量经济研究工作的实例模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和感受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畏难情绪,增加他们对理论概念的直观理解,有助于经济计量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四,虽然验证式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得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但由于本质上其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效果相对有限。而探索式实验是基于验证式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选题、收集并整理数据、文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检验结论、解释实验结果等,最后把实验结果转化为实验报告或论文提交的过程。探索式实验案例教學方法的主要特色在于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能动性,充分引发学生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探索性实验案例的讲解和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经管类学生跳出计量经济学的纯理论学习,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和软件实现过程的学习,准确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计量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实践操作,顺利地从计量理论过渡到计量方法的准确熟练应用和实现,进而有效提升其学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聂红隆,沈友华.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12).
[2] 罗知.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9).
[3] 窦祥胜.计量经济学深层次教学中“形”和“神”的内在统一性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0).
[4] 贺书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J].梧州学院学报,2017(08).
[5] 王新华,杜江,王锐.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02).
[6] 李芝倩.经管专业研究生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