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144-02

科技的进步在给高校毕业生更大选择空间的同时,也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选择优秀人才的机会,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为了更好地帮助毕业生获得工作机会,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发挥科技的作用,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但如何优化信息,建立科学的就业信息体系,成为当前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也迅速地建立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2003年正式开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008年打造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这些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国家也对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网络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不仅促进了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改进、完善,还使各大高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二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正确的引导

虽然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据2013年的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在进行求职时,多数都是通过海投的方式在找工作,因此会存在很多在找工作的学生同时答应很多家面试企业的邀约,然后选择自己最心仪的企业去面试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且综合性非常强的庞大系统,高校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帮助毕业生获得求职的机会,而且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不难发现,当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在进行就业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待就业缺乏正确的心态,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工作期望成反比,使很多高校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与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缺少对毕业生的正确指引是有一定关系的。虽然一些高校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教育手段单一等原因,使其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还需对其进行调整、改进。

2.缺乏系统的管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增加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就业信息越来越丰富。虽然就业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为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也突显出一个问题,即缺少对就业信息的有效利用与管理。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都是较为独立的,缺少系统的联系与统一的管理,这就使得各大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信息资源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也高低不一的现象,使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大高校相关负责人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3.工作缺少专业性

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想有效发挥其作用,仍需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对计算机等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就当前情况来看,高校在进行毕业生信息化建设时,专业人才紧缺,并且缺乏对软件系统的重视。不仅如此,高校还存在缺少对专业人员的长期培养机制,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缺少后期的维修、保养等。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长期进行调整、完善,并且根据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升级等,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化建设。

三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在毕业生和招聘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双方各取所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招聘单位可以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及时了解所需人才的信息,而且招聘单位也可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网络上通过招聘信息吸引人才,降低企业招聘的成本,节约企业招聘的时间,一举三得。此外,毕业生也可以根据招聘单位在网上的消息,第一时间获得招聘信息,从而帮助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招聘单位和毕业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优化了市场机制,而且有助于招聘单位找到所需人才,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也是时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首先,政府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促使高校也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因此,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高校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效,因此为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也是必然的。

四 实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建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队伍

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学校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丰富的软件资源以及专业的建设人员。因此,高校要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就业网,促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对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进行调整,在就业咨询、组织学校招聘会、办理学生就业手续等方面进行完善,实现其思想观念、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第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时,可以对工作中出现的技术等问题进行高效的解决,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因此,建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队伍,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保证。

2.建立高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体系

建立高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体系,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具体做法为:第一,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对其进行记录。学院可以对每个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如可以以五人为一组,每组选举一个负责人,对组内成员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掌握,及时反馈其就业情况。第二,对学校的整体就业情况进行掌握,然后对学生进行大方向的指导,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校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此外,学校也要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第三,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档案记录。在学校情况允许条件下,实行单独的就业指导,对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价值观等进行调整,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传统的就业观念等也是影响大学生找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其正确对待就业,在就业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第二,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网络中有很多不良信息及思想,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其对不良思想的抵制;第三,鼓励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很多大学生都有去基层或者边远地区的愿望,但由于怕未来被人瞧不起等原因,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为此,要鼓励毕业生敢于去追求自身的理想,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

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毕业生就业以及招聘单位招收人才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其的重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毋彩虹、赵杰文.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焦作大学学报,2012(1):127~129

[2]薛童.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2(22):57~58

[3]席红岩.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8):130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挫折 归因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21-02

就业挫折归因是指在遭遇就业挫折时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而不同的情感反应对后续行为又有不同的动力作用。如果归因积极,则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己充满自信,提高动机水平,增强行为效能感;如果归因消极,无疑会产生消极情绪,产生自卑,降低动机水平,减轻行为效能感。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对就业挫折进行归因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情感以及心理健康。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力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陕西省某高校,以班级为单位在本科生毕业班和研究生毕业班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其中男生166人,女生304人;本科生300人,研究生170人;平均年龄(23±1.9)岁。

2.方法

第一,自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采用自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此问卷是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并经过测试、信度、效度检验以及修订后完成,该问卷共12个条目,5级评分,共分为两个维度,即外部力量归因和自我力量归因。外部力量归因维度指把就业挫折问题归因于个人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外在力量,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资源、用人单位的喜好、基本就业方向和状况等;自我力量归因指把就业挫折问题归因于个人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内在力量,主要包括个人努力程度、能力等。两个维度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介于0.5~0.8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且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703。

第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该问卷由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六个分量表组成,5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906。

3.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现状

由表1可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归因上整体倾向于自我力量归因,并且在受教育程度上,本科生的自我力量归因显著高于研究生;就业挫折归因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力量归因t=-1.391,P=0.165>0.05;外部力量归因t=1.947,P=0.052>0.05)。

2.高校毕业生就业成败归因各因素与心理健康各因素之间的相关

由表2可知,高校毕业生的外部力量归因维度与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心理健康总分均有显著相关;其自我力量归因维度与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相关。

三 讨论

1.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进行就业挫折归因时,更倾向于做出内部自我力量归因,这与湖南师范学院李成齐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表明,倾向于内部归因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归因模式,说明他们勇于正视自己内在的不足之处,勇于自己承担责任,对于今后奋发上进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两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北京师范大学王树涛的研究相一致,究其原因,在于当今高校,女高校毕业生在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男女高校毕业生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女性自主地位逐渐上升,因此女高校毕业生同男高校毕业生一样都能从各方面分析问题并做出解释;在受教育程度上,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在自我力量归因倾向上弱于本科生,而在外在力量归因倾向上,研究生与本科生相当,归其原因,在于研究生虽然在就业挫折归因中也是倾向于内部因素,然而研究生由于阅历、经验都比本科生要多,因此,他们在对就业挫折做出归因的时候会显得更加客观,能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做出理性解释。

2.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从研究结果看,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挫折的外部力量归因因素上得分越高,则越感到就业挫折的原因在于家庭社会资源等外在的不可控力量,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挫折的内部力量归因因素上得分越高,则越感到就业挫折的原因在于自身等内在的可控因素,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会高一些。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归因上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归因,但部分毕业生还是会将就业挫折归因到外在家庭社会等不可控力量上。因此,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挫折归因训练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学校要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归因倾向,指导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就业挫折归因,提高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使其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倾向,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要自觉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以促进心理健康。第三,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展挫折教育。就业挫折是大多数大学生都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况,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并从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平台搭建等多方面进行就业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除此以外,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让大学生首先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引导大学生认识挫折中包含的积极含义,并学会深入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龚丽、杨秋、李丹.大学生就业挫折归因及应对特征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154~158

[2]汪小明.归因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145~146

[3]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2004

[4]王树涛.西南地区大学生归因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079~1081

[5]袁贵勇.归因理论在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8):125~126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概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结构设计理论,然后归纳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四个具体的组织结构模型,最后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继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里讨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毕业生资源配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为用人单位荐才、选才,使就业市场各项管理工作力求做到职能分工、权责明确,从而使就业市场统一、公平、开放、高效、有序、竞争、固定地发展的一种组织。如何组织设计规范有序的就业市场体系,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需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尽快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是我们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设计理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是就业市场内全体员工为实现就业市场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工作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形成的结构体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设计就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以便从就业市场的结构上确保有效实现就业市场的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同其他组织结构一样,也分为两种:机械式结构和有机式结构。机械式结构主要有僵化的部门制、高度正规化、自上而下的明确的命令链、集权化程度高等特点,而有机式结构的特点则多表现为结构扁平、工作多运用多功能、跨等级的团队、正规化程度低、分权程度高等。当组织部门执行一项稳定的、明确的工作时或当组织成员每天有规律的工作使其感到更安全,也愿意其他成员提供指导时,该组织更适合于选用机械式结构。当组织任务不明确或组织员工喜欢多样化的、不稳定的、冒险性的工作时,该组织更适合于选用有机式结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机械式结构和有机式结构实际上是一个连续、渐进、变化的组织结构统一体的两个极端,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它们中间还存在无数的中间过渡状态,可以有多种变异和具体形式,这也是现实中管理组织结构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设计形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很多,比如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型结构、官僚结构、矩阵型结构、团队结构、无边界组织、学习型组织、虚拟结构,等等,这些形式都各有利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不等,环境复杂,技术多样,究竟该采取哪种结构形式,应根据战略、规模、技术和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设计。鉴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我们认为适合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职能型结构

职能型结构是指以相似的技能、技术和资源应用为基础,并将各种人员组合成部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这种基于职能的结构中,职能部门是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权向下命令和指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职能单一,双向选择洽谈会或供需见面会是许多就业市场的唯一职能,既缺乏强有力的、平等的、开放的、有序的竞争机制,又显得市场的职能服务延伸力薄弱,因此,设计职能多元化的就业市场结构势在必行。在这种职能型结构中,就业市场可以将任务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就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来共同完成任务。下面是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职能型结构的一个初步设计:

从图1可以发现,就业市场的第二级机构是按照不同的职能实行专业分工,如行政、HR、财务等。如果就业市场选取这种形式的结构设计,将会使得各部门职责明确,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并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也便于高层管理者对整个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将有利于整个就业市场的长期稳定。但这种形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高度部门化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较少,不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高层领导负担过重等,这也就要求高层领导系,必须扮演最终决策者的角色,才能保证就业市场各部门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矩阵型结构

矩阵型结构是指从各职能部门中抽调有关专家,把他们分派在一个或多个项目组中工作、并受项目组负责人领导的一种结构形式。包含双重领导关系的矩阵型结构是职能型结构和事业部型结构的融合体,它通常适用于环境复杂、中等规模的组织。近几年,我国每年有约百万的毕业生初次就业,而且要在短短几个月内落实就业去向,具有群体性、规模性、时效性的特点,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证大规模的学生群体能够充分合理地就业,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人才浪费,这就对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矩阵型结构能在较大程度上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矩阵型结构初步设计如下:

由图2可见,就业市场最高管理层扮演着双重角色,既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又管理各个项目小组。同样,作业区的员工受双重指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项目小组的指导,例如,一位参加招聘工作的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既受招聘组组长的指导又受人力资源部部长的指导。当然,这些项目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随时变动,可以长期设置,也可以短期设置。

这种结构可以把专业人员集中在项目组中,便于集思广益,而且层次缩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这种形式可能非常有效,因为这时就业市场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由于管理跨度过宽,管理者不能对每个员工提供指导和支持,这就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且作业区的员工要接受职能部门管理者和项目组管理者的双重领导,如果这两个管理者不能很好地沟通、协调的话,就很可能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工作。为此,我们认为,职能部门管理者和项目组管理者应经常沟通,共同商讨、协调,才能解决他们所负责的相关员工的问题。

(3)流程式组织

现在许多组织正逐渐摆脱过去沉重的职能式结构而转向基于流程的结构。流程式结构具有“围绕工作流程建立结构、纵向的层级组织扁平化、管理任务委托到更低的层级、顾客驱动发展”等鲜明的特征,因此它比较适用于环境复杂、中小规模的组织。目前,基于流程的组织结构在施乐公司、昆腾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组织内都予以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针对当前组织结构模式研究的不足,对成功实施流程式结构的组织进行考察并及时总结经验,从得到操作性较强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基于流程的组织结构模式。相应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而言,如果是中小规模,环境复杂,那么可以选择基于流程的组织结构形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流程式结构图如下:

从图3可以看出,就业市场的工作被分为多个流程,其中列举的三个流程分别是:信息采集和过程、人才选拔过程、就业指导和培训过程。每一个流程都是由自我管理团队组成的。自我管理团队通常负责一种整体作业流程,并在作业流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员工在流程中工作,执行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并被授予了决策权,自主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流程式结构可以使市场结构趋于扁平化,减少市场内部冲突,增强凝聚力,而且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可以使高校更加重视毕业生培训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但就业市场有别于企事业单位,它要求全体员工首先把“让上级满意”的意识转变为“让用人单位满意”的理念。此外,还需认真完善流程的各个环节,使复杂流程变为简化流程,使灰色流程变为规范流程,使模糊流程变为明确流程。

(4)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组织,它将员工与工作结合起来,使个人、团体、整个组织共同发展,形成“学习一持续改进一建立竞争优势’’的一个良性循环。在这种组织中,员工通过不断获取和共享新知识,参加到组织的知识管理中来,也愿意将其知识用于制定决策或做好他们的工作。学习型组织具有六个特征:以促进组织有效学习,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管理目标;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学习及反馈评价系统;形成知识共享、工作互动、系统思考的组织文化;以实现共同愿景作为组织学习的永久动力;以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感悟生命的意义;以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学习型组织把学习自觉导入到组织管理中来,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不断增强组织竞争力为目的,通过确立团队自觉学习、自我超越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学习教育体系,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组织。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设计成学习型组织,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并创立一个扁平化的、有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结构。这就要求员工的知识背景要多样化或知识广度大,要求员工相互学习,知识共享,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业市场结构扁平化使管理跨度大而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改善和加强横纵向的沟通联系,达成共识,团结一致,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经济体制和就业制度的转变要求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就业制度也由从前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就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也应当予以相应地变化和调整。传统就业市场的组织结构游离于直线职能型结构和事业部型结构之间,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基于行政化的组织结构跟不上经济体制和就业制度转变的步伐。组织结构的设计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就业市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直线职能与虚拟工作小组相结合的矩阵式结构。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的权变因素要与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相一致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维系高校与社会的纽带,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由于不同的就业市场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创办者要根据市场战略、规模、拥有的技术和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选择设计符合其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或者综合采用多种结构形式,糅合运用,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4

2014年,这样的局面即将画上“句号”。

高校将首发“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2013年11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高校要编制和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要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内容。

《通知》明确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在2014年2月底前、其他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本科高校应在2014年年底前、高职院校应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此后高校应在每年年底前当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这是教育部第一次有明确文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也是继教育部要求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之后的新要求,不仅包括本科生,还包括研究生、高职生,范围更加广泛。

对此,社会舆论给予了积极回应,认为此举是教育主管部门与时俱进、主动回应民众呼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举措,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具有很大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客观而言,相对于此前高校只统计公布就业率数据来说,统计并就业质量报告,是一种进步”。国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向社会公布,这是政府宏观管理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对于来临的2014年有媒体已经发出了“更难就业季”的判断。据教育管理部门数据,2014年全国将有大学毕业生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留学归来参加就业的将近3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背后就是千万个家庭。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而政府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促进大学生就业,首先就需要有权威准确的就业数据作为参考,否则就无法制定科学而有针对性的政策,而政策的实施过程也无从监控,实施效果也无从准准确评价。以往,就业质量信息的一直不理想,信息的“权威性”饱受舆论质疑,直接妨碍了高校就业政策的制定,也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以至于麦可思公司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因其数据翔实而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被许多机构和研究者广泛参考和引用。

此外,教育部要求高校在校园网、就业网、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使过去只有学校自己知道的“家务事”,成为学生和家长都能看到的公开信息,将进一步增加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透明化。

高校就业工作有了“标尺”

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在国外发达国家也是较为通行的做法。许多国家不仅公布毕业生就业率,还常常对某个专业跟踪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如许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将MBA毕业生的就业公司、就业岗位、年薪、社会地位等,作为学校专业学术水平、毕业生竞争能力、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程度的具体指标,并以此来评判学校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的排名和地位。

相比之下,尽管我国高校毕业生走向市场已经十多年,但系统性的、常态化的就业统计制度还相对缺失,不利于家长学生专业报考不说,学校专业设置、调整也缺乏准确的“标尺”。

长期以来,高校很少对公众公布就业信息,甚至讳莫如深。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学校,更是把就业率当作秘密,担心公布出来会影响招生。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学生、家长不敢全然相信各高校在招生时宣布的统计数字。而且,目前单纯的就业率数据只能反映学生就业的量,却无法反映就业的质,对学生家长而言,这样的数据可能加剧对就业的担忧,对高校教育教学而言,也缺少参考价值。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1999年教育部首次公布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社会持普遍支持态度,被认为是“动真格的”行为,但由于当时的就业环境相对宽松,公众并不像各高校那样重视它的排序。几年后,广东、江苏等省份公布本省高校就业率后,社会公众的重视程度已显著提高。

但从2004年开始,教育主管部门不再公布具体学校的就业率,而是每年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总的初次就业率,一些高校因“虚假就业率”问题遭受公众的质疑。《通知》的下发,无疑将有效解决这一顽症。

实际上,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要体现在文件上、口头上,更应该体现在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简称“三到位”),这是教育部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要求。根据“三到位”要求,高校除应设立独立建制的就业工作机构外,就业指导人员与毕业生比例达到1:500,就业经费达到年度学费的1%。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要求多年,目前高校的“三到位”程度较低,有的高校的就业工作和其他工作合在一起,有些将就业工作职能设在学生处(科),有些与招生工作结合配备人员;就业工作人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院校就业工作专项经费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比例;部分高校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设施简单,工作人员能力有限,人手不够,谈不上专业化水平,就业指导中心甚至被看做是安排人的地方……

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依靠外力推动,有助于各高校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提高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

“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评价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的事情不归学校管,高校只考虑学生的培养。至于毕业生的去向如何、发展状况如何、社会接受程度如何,则很少过问。

到了市场经济年代,人才资源按市场需求配置,大学生再也不是“皇帝的姑娘不愁嫁”,而是要看市场的脸色。学校要千方百计进行产、供、销的链接,培养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人才。倘若一所高校自诩为名牌,它的毕业生却在就业市场上无人问津,这样的名牌将大打折扣。

中国高校不论是办学模式、管理理念还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还很重,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致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严重脱节。公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无疑对高校办学有了“预警”作用,能提醒高校把“生产”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校的社会适应度,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教育部力促各高校面向市场,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程度被看做是推进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两者互动的长效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利用“就业”这根指挥棒来引导高校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使办学更加面向市场。如同《通知》中所要求的: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信息,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不断加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当然,在看到就业质量报告对高校教学改革发挥“正”效应的时候,还应该充分估量高校在开展这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毕竟就业统计是一项繁杂、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的高校多,如何确立统计标准、如何规划统计方案、如何监督实施等,显然不是一纸文件所能够解决的。

仅就就业率而言,公布的是初次就业率、二次就业率还是三次就业率,是否公布分专业就业率,是否公布就业率构成,其他如是否公布就业层次、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区域流向、薪酬水平、学生满意度等。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通知》明确: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在2014年2月底前、其他本科高校应在2014年年底前、高职院校应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这样教育部直属高校完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后,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阶段性的总结、评估,根据前段工作情况和社会反应,细化指标,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对后面的本科、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指导。一轮工作结束后,再总结、评估,在工作进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

就业质量报告不仅仅是就业数据的统计,也是对高校管理评估手段。对此,也有学者担心,如果不进行科学设计与监督,一些高校考虑经费划拨、招生计划、教学评估等因素,是否会出现以前的“被就业”“虚假就业率”等问题,如此,公布就业质量报告的积极意义不仅丧失,还无端增加了高校的负担。从这个角度看,须对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进行监督,除了社会监督外,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谁签字谁负责”,让真实的就业情况晒在阳光下。

从眼下情况看,要让就业质量报告“达标”,各级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能撒手,至少从标准设计、工作流程和监督监管方面予以“把关”。另外,考虑到学校人力资源限制及统计工作的专业性,还应该重视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根据《通知》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可委托第三方来评价就业工作,这样给类似麦可思这种有一定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的第三方机构也有了发挥的空间。

另外,目前的就业统计普遍是“静态”性的,只针对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状况,而缺乏对学生毕业后发展的动态追踪机制。市场是动态的,这样的统计显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缺乏实质性指导作用,因此需要更长时间周期的数据,这都是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中需要完善的问题。

可以想见,如果全国“一盘棋”,各高校能够将就业统计工作做好做实,那么,就为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链接

美国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情况

美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除就业率之外,通常还包括就业途径、就业层次、就业环境、单位性质、薪酬水平、工作稳定性、满意度以及与专业的相关程度。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一项名为“从学士到就业”的调查中,关于就业率的附加指标主要有工作稳定性(包括毕业后工作变更次数、失业比例以及工作的平均时间等)、工作收益(主要包括工作的薪金福利)和工作满意度(包括工作安全性、晋升机会、同事及工作条件)等,同时还对这些指标分专业、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进行更为精细的统计。由此可见,美国的毕业生就业评估指标关注内容广泛、全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不仅重视就业的“量”,而且还关注就业的“质”。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产业结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就业容量的扩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在现实的经济产业结构条件下的社会写照,包括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地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作为毕业生就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类型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横向结构,是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1]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入手进行实证研究,把握产业结构变化对于毕业生就业存量和增量影响的趋势,并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策略,探索既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的对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0~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分别为:107万(70%)、114万(70%)、145万(74%)、212万(75%)、280万(73%)、330万(72.6%)、413万(72%)、495万(71%)、559万(73%)、611万(74%)、639万(76.6%)、660万(7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基数逐年扩大,而初次就业率增幅不明显,失业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大。目前毕业生就业难表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供需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导致供过于求,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与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一些市场需求弱化的人才类型仍在进行大量培养,不少大学生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造成了高校的人才供给超出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才总量不足,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紧缺,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失业毕业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性失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才市场职位空缺与大量失业现象的并存。[2]

二、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不同,所需劳动力的数量、规模不同。这就要求培养劳动后备军的高等教育部门按各经济部门、产业发展设置各种学校、专业,并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的比例相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要求教育部门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新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科结构不仅能够反映出科技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分野,也能够反映出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并且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结构,对于分析毕业生人力资本使用效率问题意义重大。有鉴于此,分析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科结构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直接指标,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度。

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我们选择江苏省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江苏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研究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关于专业分类,在研究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将各个专业分为五个学科门类,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章分别考察5大学科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各层次就业人数分别以XK(研究生)、BK(本科生)、CK(专科生)表示。产业数据以gdp、age、sec、ter来表示,对应标签分别为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文中的高校毕业生是指纳入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之内的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公开的《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的《江苏省高校就业状况白皮书》,选择毕业当年就业人数以及毕业生就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①

2.各指标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尤其是2002-2010年增幅更为明显。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江苏省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增长缓慢,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7-2008年获得跨越式发展,专科生就业人数连续多年增长不明显;农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5年出现峰值之后缓慢减少,专科生就业人数存在小幅度增长;医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起速度变缓,本科生亦然,专科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未出现波动;工程与技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于2009年开始下降,本科生就业人数呈现曲折上升态势,专科生就业人数自2002年起直线上升;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自2007年起逐年减少,本科和专科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不同学科的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相关,但是存在3-4年的滞后,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医药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就业人数总体上比较稳定,较少出现波动。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式向大众化发展,各学科的招生和就业人数在1992-2001年阶段逐年增长,2002年以后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急需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应用型学科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就业人数都会逐年增大,而基础型学科比例会逐年减小。关于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由下面的相关系数矩阵表格来验证。

3.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分别研究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通过对比研究,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研究生、本科生中农业科学就业人数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见表1、表2),医药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见表1、表2、表3)。这说明,以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小,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第二、三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高。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较多的是应用型学科,所以近年来高校招生构成比例就出现了基础学科型人数相对下降,应用型学科毕业生人数相对上升的现象。而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是否长期稳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4.各指标ADF检验

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第一产业数据不平稳。这说明第一产业是江苏省的劳动力转出产业,正在走向小部门化,对高学历人才需求非常有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据相对平稳是因为第二产业是主要的经济产出产业,是江苏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很有潜力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吸纳产业,是解决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产业。

三、总结与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联动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同时,学科结构也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的就业学科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良好的发展。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如果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如果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二者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发展既受内力的作用又受外力的作用,内力指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当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要依托国家的教育政策、财政投入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源。充足的生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最关键一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得学生在入学时越来越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根据现实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脚步,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顺利接轨,更好适应经济发展。

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也是企业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器。各种学科专业相互渗透和发展,往往会促成新科技成果的诞生。这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方向。当前高效低耗的经济形势使得某些产业逐渐萎缩,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某些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受科学技术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技术革新速度,尽快发展壮大这些急需人才的新兴学科,以满足国际社会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要通过提前培养人才对已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起导向作用。

高校毕业生是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比区域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更明显。结合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二五”),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以更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照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江苏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测算,到2020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8%。政府提出的这一目标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应以此为契机,科学做好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并以此来决定培养人才的规格与不同学科专业在不同学校中的规模比例,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

目前江苏高等院校专业种类完备,覆盖面较广,但是与产业发展脱节,存在划分过细和急需科类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增加其就业难度。首先,针对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现实状况和“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要结合实际,重点培养有利于推进农林、港口、海洋、交通等行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苏北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其次,江苏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特别是苏中地区,要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在保证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医药等专业人才数量的同时,要按照江苏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对于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学科,要进行重点扶持,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并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苏南地区除了要继续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所需人才之外,还要积极寻找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力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等专业,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不能单纯迎合市场需求,要平衡长线学科与短线专业的关系。

总之,在当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和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任务引领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能够带动毕业生就业增长与人才合理流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调整也要能够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服务,建设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人才支撑体系,根据产业结构的演进主动调整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应注意,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协调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应该适时、合理地进行调整,以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注释:

① 基于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原始数据,首先进行预抽样。采用Stata10.0软件,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2008、2009、2010年江苏省毕业生就业样本中抽取1%的样本量,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考察“专业”和“就业单位名称”两个变量分别在对应一、二、三产业中是否有相关性。结果显示为高度相关,二者与对应分析结果一致。在总体样本中采用直接抽选法对样本分学历层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共抽取样本5000份。运用SPSS17.0软件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进行crosstabs分析,选择“专业”变量作为行变量,“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作为列变量。选中“Chi-square复选框”,考察二者是否对应。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样本所学专业对应的产业与就业单位所对应的产业一致,即进入非本专业就业部门的毕业生人数少,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选择用各样本的专业变量对产业结构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师范生 就业 动态监测体系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市场化以及国家师范生就业政策的相关变化,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调查显示:毕业生能否动态掌握并知晓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信息情况,是推动就业工作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此外,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与调查,并进行交流和反馈也成为做好该项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本课题以湖州师范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校招生就业网、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系统、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及教育质量分析系统等媒介平台,对毕业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一、近两年来我校师范生就业及监测的现状与问题

1.就业现状

根据校招生就业处的数据、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系统数据、学院就业辅导员采集的一手实时就业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结果为:2013年、2014年该校师范类的毕业生总数分别为1010和1008人,师范专业也基本保持稳定。如下图所示:

通过图1发现:近两年湖州师范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人数基本呈稳定状态,但是公办教师(幼儿园、小学初高中、高校之和)考编比例却呈下降趋势,由2013的57%下降至45.57%;师范生毕业后从事教书工作的人数也在呈下降的趋势,由2013年79.1%下降至2014年75.6%,说明教师并不是师范生毕业后的唯一选择,就业呈多元化趋势;毕业生在企业从事工作的人数有97人增加到156人,环比增长60.8%。

与2013年相比,2014年待就业率较低的师范类专业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物理学、教育技术等。换言之,以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绝对就业就业率较高;相对而言,英语、音乐学、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待就业率较高,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进一步观察发现: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物理学等专业毕业生在幼儿园、中初等单位的数量较大,且与13年相比有一定的增幅;而英语、音乐学、美术学等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交分散且以企业为主,为此,在解决英语、音乐学、美术学专业学生待就业率较高的问题上,不仅需要解决毕业生的纵向增量问题,还需要拓展横向上的就业空间,从而扩增签约的力度,降低待就业率。

2.目前我校就业监测的现状与问题

自1999年起,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始实施监测,我校也在加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力度、拓宽就业面等工作,新的统计方法较统计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统计指标和操作方法上部分项目依然存有一定不足。依据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系统显示,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上报期限为:2014年底至2015年5月(每月1次)。

由此可知:(1)监测时间设置不合理。相对而言,每年分别做一次校(下半年)、省级(上半年)就业问卷的跟踪调查和一次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上半年)相对合理。然而,该校就业统计监测时间设置基本上在毕业生离校前半年实行每月一报制度。据笔者所知,在毕业离校后的3个月内,基本上实行每月两次报审制度。

(2)监测指标不完善[2]。监测指标不仅在数量维度上有所体现,在质量维度更应有严格的标准。通过图1发现,在就业统计中,将“考取研究生”、“出国”的毕业生归为已就业人员,这显然和就业的定义不符;再如“隐性就业”人员未列入就业范围这一缺陷,如部分同学毕业后可能从事第三产业,因客观现实原因决定其不能及时签订合同协议书,从而影响了该班级就业率的计算,最终导致就业采集的数据不够客观、科学。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该类统计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一定考量监测指标――质量维度,缺少对就业稳定情况、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质量维度评价标准,从而使就业状况的监测效果不尽如人意。

(3)监测主体不科学。原因如下:首先就业监测、统计的数据主要来源高校自己,个别专业为了提高影响力和提升自身信誉,存在受外界因素的人为干扰,对数据缺乏有力监控,有待验证真实性;其次,就业率的统计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对于话语权较弱且人手相对缺乏的二级学院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为此,监测主体可参照时间点的变换而发生转变。

(4)数据难采集。由于监测主体的不科学,导致毕业生离校后数据难采集,也就更不易核实。量多点散,学生、企业不配合等情况,信息的有效性不易核实。因此,就高校对毕业生是否就业,以毕业生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合同)为唯一鉴定标准,值得商榷。建议:只要毕业生向就业监测主体提供一定的劳动报酬作为经济收入证明,就可以视作其已经就业。毕业生离校之后应当回归社会,其监管主体也可发生转变,如政府相关的人事劳动保障部门。

二、就业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1.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模型的建构

针对以上提出的监测指标模糊,监测主体复杂这一境况,我们引入一种新型的综合评价法,来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得到一个定量的结果。该法是评估信息综合处理方法中的一种,即在模糊环境的条件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作出综合决策的方法[3]。我们采用模糊数学技术和理论,对这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监测主体进行综合处理[4],从而解得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数。由于在监测信息的采集、监测指标的选择以及指标权重的制定都需要汇聚高校就业工作者、毕业生、用人单位、专家,因此,本文构建的运算模型和指标体系得出的结果较为客观,能够准确地反映监测主体的就业状况,归纳其特征[5]。

根据上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的指标内容和监测指标系统的构建方法,可以大致研究并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模型(见图2)。

2. 该模型的优点及不足

该模型以湖师院师范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前期基础:生源监测。统计得出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之和,或者是根据其生源地,划分出各地区师范类毕业生人数之和(便于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好每年生源异动(包括:专业调换、专业分流等)的摸底情况,根据生源异动的情况可以间接显示就业是市场的趋向性,即所谓的专业“热门度”。其次,中期考核:签约监测,即毕业生签约人数、用人单位性质等统计与分析。此阶段往往是备受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期管理:反馈监测。通过中期考核的洗礼,各项数据的相继出炉,此时更需做好毕业生的后期跟踪调查工作,可持续2-3年(不稳定期时常)。除此之外,该阶段的监测主体可转变为政府有关部门。

该模型可最大化挖掘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监测的过程中隐藏的信息,提高有关就业方面的分析和决策力,转变以往“中间重,两头轻”的不合理观念,重塑三者兼顾、监测主体动态转变论等观点;其次,该模型还能用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监管,如就业情况的归类总结;就业信息的归类、分群及排列,方便于监测主体对就业情况的知晓、研究和利用。其次,可对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探索各指标间背后的信息、找出规律,准确把握分析相关性特点,加大特定时间的指导和服务[6];最后,还可进行就业危机预警,预测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就业情况,并依据警戒线预警信息。不足之处在于该模型的监测主体较复杂,需要多部门的联动配合,时间周期较长。

三、结语

在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动态监测过程中,涉及海量数据,一方面要界定就业监测数据的范围,包括监测和评价的指标与维度。如,毕业生的生源信息汇总、用人单位性质分类汇总、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调查(含调查结果和调查频率)等,从以上信息中筛选我们需要的数据进行监测,从而对将来进行指导和预测;另一方面,明确并落实就业监测工作的主体,施行动态转变论,对不同类型、层次、区域的高校、专业就业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郑雪静.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54-57

[2].春英.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2,(32).124-126

[3].石声波,吕何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11-15

[4].刘海滨,徐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分析与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