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稽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稽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稽核范文1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稽核监督,有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稽核是人民银行稽核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对人民银行各级行及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及内部管理进行检查、审核、评价的再监督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司(局)、各分支行和行属企事业单位的稽核监督。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实行行长负责制,稽核部门对本行行长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稽核业务上接受上级行稽核部门的领导。

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稽核原则上实行“分级管理、下查一级”,各级行稽核部门对所辖分支机构及行属企事业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核监督。根据需要,也可对同级业务部门实际内部稽核监督。

第二章内部稽核的内容

第六条对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及金融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的情况进行稽核监督。

第七条对金融机构管理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辖区内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章程、资本金、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的审核或审批的情况;

(二)辖区内金融机构实行年检考核及日常监管情况;

(三)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业务经营活动的管理与检查情况;

(四)对辖区内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发行的审核和管理情况;

(五)对辖区内非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和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的报告及查处情况;

(六)辖区内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的收集、核对、分析情况;

(七)辖区内金融机构业务及法定代表人档案资料的建立审核情况。

第八条对货币市场管理及利率管理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对辖区内信贷总量、贷款投向及资产负债比例的监督情况;

(二)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办理再贴现业务情况;

(三)调剂金融机构横向资金管理和办理短期融资业务情况;

(四)对同业拆借市场实施监管情况;

(五)对金融机构划缴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和邮政储蓄的监管情况;

(六)对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的监管情况;

(七)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利率政策和规定的监管情况;

(八)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的管理情况;

(九)对现金和工资基金的管理情况;

(十)对辖区内金融机构执行《贷款通则》的监管情况。

第九条对调查统计工作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布的《金融统计管理规定》情况;

(二)严格执行有关金融统计保密法规制度情况;

(三)对辖区内收集、整理提供的经济统计调查数据的及时、准确、有效、全面情况;

(四)对辖区内金融机构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查处情况;

(五)对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中突发性、倾向性的重大动态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反馈情况;

(六)对上级行布置的经济、金融调查课题的完成以及建立日常监测、分析制度情况。

第十条对外汇管理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对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的审批和监督检查情况;

(二)对外债借款、担保条件的审查和对外投资的审批管理情况;

(三)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帐户的审查管理情况;

(四)对资本项目下外汇收支的监控情况;

(五)对外汇调剂业务及外汇调剂资金的管理情况;

(六)对外债统计监测和短期外债的管理情况;

(七)对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查处情况;

(八)对国家外汇储备和抵押外汇集中管理情况。

第十一条对国际资金业务管理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对国际资金业务的管理,办理有关国际金融组织间资金结算情况;

(二)对国际金融组织在华贷款项目和技术援助项目的管理情况;

(三)对外事活动经费的预算和管理情况。

第十二条对会计、联行、结算管理工作的稽核包括:

(一)对金融机构执行统一会计制度及支付结算、联行清算制度的管理情况;

(二)人民银行各项会计帐务的组织、核算管理情况;

(三)对金融机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结算纪律的监督检查情况;

(四)组织同城票据清算,支付结算的情况;

(五)人民银行办理手工联行、电子联行业务的管理情况;

(六)对会计档案、重要空白凭证及联行印、押、证的管理情况;

(七)对编制会计决算报表的真实、合规情况。

第十三条对财务管理的稽核包括:

(一)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的情况。

(二)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各项收入是否及时到位、如实支出,支出是否合法、合规情况。

(三)经费开支的合法、合规情况。

(四)盈亏解缴真实、合规情况。

(五)对各项资金及财产的安全、完整情况。

第十四条对货币发行、金银管理工作的稽核包括:

(一)执行货币发行、出纳业务及金银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发行基金、业务库存现金、金银、外币、贵重物品、有价证券的管理情况;

(三)办理人民币发行基金的保管、调运、销毁及核算业务情况;

(四)金银收购,配售与金银市场的管理情况;

(五)组织开展反假人民币工作情况;

(六)金融机构现金出纳业务的监督、检查和协调情况。

第十五条对经理国家金库和发行政府债券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执行各项国家金库规章制度情况;

(二)库款的收纳、报解及其调拨监督管理情况;

(三)中央与地方财政预算收支的会计帐务核算情况;

(四)退库款项的审查与监督情况;

(五)对国库经收处的管理监督情况;

(六)政府债券的发行、兑付及反假国库券工作情况。

第十六条对人民银行基本建设项目情况的稽核包括:

(一)遵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中国人民银行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情况;

(二)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手续的合规、合法性;

(三)基本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合规、合法性;

(四)建筑规模和投资是否超过经批准有关文件的标准;

(五)建设费用支出的经济性、合理性。

第十七条对履行稽核监督职能情况进行再监督包括:

(一)完成上级行和本行行长布置的稽核任务情况;

(二)对金融机构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查处情况;

(三)对辖区内金融机构实施稽核、检查的反馈情况;

(四)执行各项稽核法规制度情况;

(五)对下一级行稽核工作的监督考核情况;

(六)稽核的基础工作情况。

第十八条对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情况的稽核。

第十九条开展对行属院校、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的稽核包括:

(一)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

(二)经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

(三)组织安排各项收入、支出的真实合规情况;

(四)国家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单位资产管理的情况;

(五)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六)其他需要稽核的事项。

第二十条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属院校、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离任稽核(制度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办理上级行和本行行长交办的内部稽核事项。

第三章内部稽核的机构和人员

第二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省、地(市)分行均应在稽核部门配备一定数量和相应级别的专职内部稽核人员。

第二十三条内部稽核人员执行稽核任务时有下列职权:

(一)检查被稽核单位有关帐簿、报表、凭证,参阅有关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等,必要时可以复制有关证明材料;

(二)检查被稽核单位的财产、物资及保管的发行基金、现金、金银、外币、有价证券、贵重物品、契约合同等,必要时可以采用先封后查的措施;

(三)针对被稽核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和处理意见;

(四)制止正在进行损害国家利益,违反经济、金融法规、政策的行为,制止无效时,建议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对稽核中的涉嫌问题,可以向被稽核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质询调查,索取有关证明材料,有关人员应如实提供情况,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六)组织召开有关座谈会或到有关单位进行外部调查;

(七)对被稽核单位的工作和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作出评价,提供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内部稽核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稽核、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守机密、遵守职业道德。

第二十五条对在内部稽核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稽核纪律的内部稽核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章内部稽核程序和方式

第二十六条内部稽核程序参照《中国人民银行稽核程序》办理。

第二十七条根据上级行稽核部门和本行行长布置的稽核事项,可采取常规稽核、专项稽核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对被稽核单位执行稽核结论和处理决定的整改情况进行后续稽核。

第二十八条对分支机构业务活动的常规稽核,其周期一般按下列要求实施,有条件的可以缩短其稽核周期。

(一)总行对省级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的稽核,每五年为一周期;

(二)省级分行对省会城市分行、地(市)二级分行的稽核,每四年为一周期;

(三)计划单列城市分行、省会城市分行、地(市)二级分行对县级支行的稽核,每三年为一周期。

第二十九条专项稽核由上级行稽核部门和本行行长安排布置。

第三十条各分支行的内部稽核工作要根据上级行稽核部门和本行行长的要求,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周期工作计划,经本行行长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行稽核部门备案,内部稽核年度工作总结要报上级行稽核部门。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被稽核单位,除责令其限期纠正外,可根据其行为性质及情节轻重,并依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分别给予下列处罚:

(一)警告;

(二)通报批评;

(三)罚款;

(四)没收非法所得。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三十二条对于违反金融法规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分和建议有关部门追究行政责任;对涉及党纪、政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移交监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阻挠内部稽核工作,抗拒稽核检查和打击报复稽核人员者要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内部稽核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稽核

内部的稽核就是为了银行自身而服务的,是对银行进行内部的控制系统和经营质量所做的一项自查项目,具有独立的评估内容,它可以客观地进行检查、进行评估最后报告银行的内部控制,看看是否能够获得满足,这会确保银行内部资源的高效使用。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之中,内部的稽核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经营的风险不断加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之中有很多的问题,甚至会爆发出一些案件,这些都是与商业银行内部的控制缺陷有关的。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需要更多的去分析银行内部的控制及其缺陷,商业银行的内部一般会发生稽核有效性可以被称为一个重要的“病源”。需要自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以及运行的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一、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缺陷

1.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及其缺陷分析

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有大致三种,分行直设式,总行――分行派驻式以及总行――片区派驻式,这些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陷。分行直设式的缺陷体现在,分行的独立性极差,职能的作用根本不到位。一般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员都是由分行来任命,因而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比较易受到分行的影响和制约;个别稽核的部门还会发现职责混淆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稽核职能发挥正常作用。总行――由分行派驻式。商业银行总行直接向辖区内的分行派驻人,因而派驻做稽核的分部或是总行的审计成立特派办公,由总行稽核的总部进行相对的垂直管理。该模式也是有缺陷的具体体现在垂直的管理做不到彻底。总行仍将内部的稽核总部设置在经营层之内,不能真正的实现决策、经营以及监督工作完全的分离;这些也都将会影响到内部的稽核工作进行是否能够有独立性。总行――片区派的驻式。这种入驻的形式是商业银行的总行设置一个内部的稽核总部,总部按区域来设置内部稽核来进行片区派驻,进行完全的垂直管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这个稽核部门的独立性比较强,但是会出现由于派驻的人员明显不够所导致的检查的效率降低的情况,以及外部监管的关系由于不够明确也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

2.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所存在的缺陷浅析

稽核运行的机制是制约商业银行的内部核查有效性的关键的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实施机制程序、机制实施人员的工作方法、内部稽核频率等各个方面。人员的配备若出现问题的表现则是人员总量发生不足。

(1)在实施程序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漏洞。稽核的检查计划是不是不够缜密,这是对于稽核的对象综合能力进行分析以及对稽查对象所进行的总体分析评价,问题是,对于稽核的对象所出现重点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把控。对于稽核的检查方案以及各项流程都未明确,标准化的程度要求都不够高,这样的做法会会出现人员在进行核查时候出现操作的风险。稽核的检查报告上报的途径达不到非常的通畅。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分行建设制度未能完善,未健全上报制,上报的相关材料以及报送的内容必须经分行的负责进行审查、签字之后,才能上报,这做法会制约稽核报告所具备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2)运用方法欠科学,稽核的深度以及广度都需要提高。稽核检查比较偏重事后监督的方法,和对结果的检查。很多商业银行分行没有建立起与银行业务系统相连接的非现场稽核系统,这样的情况出现,就是对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之中所发现的风险识别综合判断能力会略微显出不够充足。稽核检查之中一般情况会选择传统抽样的方法,而这抽样的基础主要是根据稽核人员的经验所选定的抽样范围以及重点,这种方法的弊端主观性强,随意性也较大,稽核的人员很容易发生错误的判断造成重大的事项遗漏。

二、内部稽核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内部稽核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总行的层面,分行的层面,以及监管的层面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总行的层面,分行的层面,以及监管的层面等。

1.总行的层面,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比较容易偏袒,会发生弱化银行完善的内控机制。在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各个商业银行都在进入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因而,就存在着“重业绩而轻风险”“重发展而轻控制”、“重激励、轻约束”的状态,这些状态都导致了内部控制稽核的手段实施起来缺乏力度,内部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也显示出不足。现有内部的稽核模式改革的力度还不到位,进程缓慢。

2.在商业银行分行的角度看,传统稽核的理念所引导的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方法和程序,一般都会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在市场经济接轨国际化的大环境,结合了现代的审计理论来看,稽核的检查必须要注重对于银行内部的业务的程序以及内控的系统分析。

3、在监管的层面来说,外部监管一般作为一种软约束,极大地削弱了银行进行的增强内部稽核应该具有的有效性的外在压力。这些情况都是由内部的稽核监管法规到目前还都未能完善所造成的。基层监管的机构则也会显出力不从心的感觉。

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缺陷的对策建议

1.再造内部的稽核体系,这样的做法会提升商业银行内部的稽核运行的效率,同时要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稽核方法以及制定完善的程序。还需要建立起内部稽核之中的非现场的信息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对于传统的稽核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进行一定的补救堵漏,因而,作为商业银行,必须要把事后的稽核转化成为事前的稽核。这是需要在商业银行的内部大力推广的审计方式,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内的稽核检查的范围同时还包括检测方案。具体实施稽核检查的方案标准化管理规范,要能够检查统一稽核检查的方法以及程序,最大可能的防止稽核检查人员造成的操作风险。完善内部稽核报告制度,针对报告制度还可以设置一个构建基层的稽核机构的绿色通道,使稽核的工作能够真正的起纠错的作用。

2.必须强化稽核体系和强化外部的监管,推动内部的核改革的进程。要完善商业银行业内部的稽核规章和各项制度。建立起内部的稽核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标准,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的稽核体系问责制度,对于各项工作具体的落实责任,要明确处罚的办法。还需监督商业银行能够制定具体内部稽核的建设目标。银行的监管部分必须监督并且催促商业银行的分行必须尽快把控制相关稽核体系的建设纳入进具体的经营的发展规划当中去,制定稽核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明确稽查体中各个时间段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要落实到每一个步骤中去,使商业银行内部有一个较为严谨的稽核体系,这个体系能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结构以及符合商业银行在管理中的各项要求,充分的发挥出内部监管的对后道防线的保卫作用,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志远,熊正德.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制度的思考[J].金融经济, 2007,(02).

内部稽核范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对策

Abstrac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the internal audit is credit cooperatives audit department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law, business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of credit cooperatives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t is responsible for decision makers and to ensure that policymakers leadership duties fully, and by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more detached audit department to perform the a and supervision; It i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effective way.

Key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internal audi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稽核是相对于监管部门的外部稽核而言的,是指农村信用社的稽核机构和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对本联社及所辖各业务经营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真实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农村信用社在完善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消化历史包袱、加强内部管理和改进为农服务等方面对内部稽核监督的需要日益突出。本文将对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稽核监督工作发表一些个人想法 。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建立,特别是省级联社成立以后,建立起了相对独立的稽核监督体系,从组织上为稽核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证。但从目前工作开展情况看,仍存在内部稽核审计质量控制欠缺,制约日常监督作用发挥的问题。

(一)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一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稽核人员的平均年龄约40岁,年龄偏大,电脑基本操作技能较缺乏,稽核思维比较守旧,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稽核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稽核质量的提高;二是随着农村信用社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业务不断拓展与延伸,各种金融业务操作软件不断深入到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中,如综合业务操作系统、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稽核管理系统等。但是稽核人员自己对各项软件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都不了解、基本操作都不会, 这样就很难保证稽核质量;三是有的稽核人员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记录或行为,因此恪守稽核职业道德规定也就成了空文。

(二)稽核前准备不充分

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局限于上级安排的内容,稽核人员凭着以往的稽核经验应付所有稽核项目,不愿做稽核前的准备工作,或者只是做些皮毛式的准备, 如起草简单的稽核方案、设计一些稽核检查表格等,并不采取任何发展思路来作好稽核前的准备工作,以致稽核检点不突出、针对性差,从而严重影响了稽核质量。

(三)稽核实施过程管理差

首先,稽核人员内部相互沟通不够。这容易造成稽核人员对稽核项目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对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掌握不够熟练或根本就未掌握,容易产生对同一稽核项目侧重点不同,对同一性质的问题判断标准也不同, 故容易导致遗漏稽核内容形成稽核风险;其次,因为农村信用社是“家族”式较严重的单位, 稽核人员在稽核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关系的亲戚、朋友。 因此, 稽核人员难以进行深层次稽核,也就无法真实反映稽核信息;最后,稽核人员责任心不够强,对各种稽核仅流于形式、应付差事,到处做老好人,甚至有的稽核人员把稽核科当作离退休前的过渡的科室,如此的稽核态度能查出什么问题,又能够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稽核意见。

(四)稽核处理力度弱

一是农村信用社关系网络较严重,处理人员往往会产生“处一而牵百”的效应,即处理一个人就有多个人来说情,甚至处理一人可能得罪一批同事或多个领导,致使稽核人员在执行处理决定时总有所顾忌;二是信用社主任跟稽核科科长同等级别,所以有的信用社主任对一般稽核人员根本不屑一顾;另外,有的信用社主任跟联社领导走得近。因此, 稽核的权威性没有较好发挥,致使一些违规、违纪问题屡审屡犯,制度的刚性得不到体现,稽核部门和稽核人员的形象大打折扣。

(五)后续稽核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稽核往往是重形式轻实质,每次稽核都以简单的稽核报告而结束,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及责任的追究就不了了之,每个稽核项目 严重缺乏时间上的延续性及追溯性。由此,也为稽核人员提供了逃避责任追究的机会。

二、提高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质量的对策及政策建议(一)提升稽核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稽核人员对各种业务操作系统进行培训,保证每个稽核人员能掌握各种业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其功能;同时,加强对稽核人员的电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培训计划的制订与落实实行上挂一级制度, 结合下级人员实际,由上一级负责制订和落实培训计划。二是加强对稽核人员的考核。对现有稽核审计从业人员按年度进行考核,重点考评从业道德和专业技能, 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二)充分做好稽核前准备工作

每个稽核项目实施之前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准备工作:一是做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工作。要做好一个稽核项目,除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对被稽核单位的相关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外,还必须加强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就被稽核单位的安全保卫、财务会计、信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分别向其主管职能部门发送征询意见书,请他们对该单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近年来各部门对该单位的检查情况、该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等情况提出具体意见,这样可以有助于稽核部门对被稽核单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开展稽核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做好与稽核对象的客户信息沟通。在稽核前,加强与被稽核单位广大客户的信息沟通也有助于稽核项目更好地开展。加强与客户的信息沟通可以采取张贴审前公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在审前公示上要写明开展稽核项目 的具体内容、稽核期限、联系人名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方面的情况, 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群众来电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分析。在调查问卷上要列明所稽核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所列问题要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同时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发放面和回收率。三是做好稽核前的培训工作。稽核人员要对稽核项目充分了解,全面掌握相关的稽核制度及内控制度,并且要摸清稽核对象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所掌握的所有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稽核重点, 对稽核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科学、合理、全面的估测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减少稽核随意性。

(三)强化稽核审计质量管理

稽核审计实施过程是确保稽核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稽核人员必须有约束:一是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责任感,具有职业敏锐性和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 二是按照稽核审计程序的要求和规定,真实、完整地记录编制稽核底稿,着重做好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统计和查实,理清责任。三是做好行之有效的复核制度, 若在后续稽核过程中发现前期稽核中存在问题,必须严格追究前期稽核人员的相关责任。

(四)加大稽核查处力度

针对农村信用社这种“家族”式较为严重的单位,要加大稽核查处力度就必须让稽核人员往上一级挂靠。各项工作不在本联社考评、考核,这样就能使稽核人员敢于查出问题、处理问题、追究责任,也就能树立稽核制度的刚性、权威性。

(五)强化稽核后续工作

内部稽核范文4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和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2)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指单位建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做到:

①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作出适当的分类。

②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

③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④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3)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的审计,是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部门,其目的是协调单位人员有效履行责任,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为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各部门、各行业都相继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1)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虽然存在着独立性不够充分的局限性,但它具有对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取证比较容易的优点,因而,容易收到审计效果。再者,我国幅员辽阔,被审单位众多,审计任务繁重,单靠外部审计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重要补充。最后,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广泛,包括财政,财务收支、财经法纪和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显而易见,建立内部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2)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其职能和国家审计一样,通过检查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以减少差错和失误,杜绝损失浪费,堵塞管理中的漏洞,保证经营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对单位的经营情况、经济效果、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鉴证,为单位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以利于改进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的职能。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执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论点:一种论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存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由于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大控制系统。无论是内部会计控制,还是内部管理控制,都是作为管理手段而存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而内部审计则是指部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其目的是协助单位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监督各项管理措施地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在经济组织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业务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超脱性。就二者的关系,有以下观点:

1.两者相互渗透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属于环境控制要素范围,是单位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它按照内部控制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制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及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协助单位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

2.两者相互促进

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协助单位上层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维护内部控制的建设。反过来,内部控制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更有助于扩大审计领域,加速现代审计方法的变革。

3.两者相互需要,缺一不可

内部审计需要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素质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决定审计的形式。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基础,审计就无法开展;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会计、财务信息会出现失真,管理人员责任会不明确,管理会出现混乱现象等,不仅会加重内部审计工作量,而且会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同理,内部控制需要内部审计。没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的评审和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造成与现实不符,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或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三、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参与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

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始是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过程包括确立企业的目标,识别目标相关的风险,评估识别出风险的后果和可能性,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适当的控制活动。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只有评估了风险点,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控制程序。大多数人认为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一个组织的成功已越来越重要。外部审计人员尽管具有丰富的衡量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盈利能力及企业流畅的经验,也有设计企业会计计量系统的经验,但他们对评估未来风险方面的经验不如内部审计人员,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2001年,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促成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提供纠正错弊、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来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进而有效的促进组织的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组织的经营环境在变化,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这种变化并相应进行调整。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发现管理中是否存在的错弊,因而着重于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入手进行审计,这更容易发现其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改善的建议。

(2)组织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诸如内部审计参与合同的评审、工程预决算的审计、费用支出报销前的审签等,就是其例证。一旦公司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内部审计本身作用发挥的程度,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各方面、各环节的参与度,就决定或至少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性程度。

(3)在企业执行分权分层管理的情况下,伴随分权,企业的部分财产相对独立地受托于企业内的分公司或部门使用。此时这些财产所有权属于企业,

而分公司或部门拥有这部分资产的经营权。为了了解这些分公司或部门履行经济责任或受托责任的情况,独立的内部审计会担当此职,行使监督职能,对其职责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使内部控制的组织保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内部审计有效防止了内部控制失效

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中的监控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能有效防止内部控制失效。

(1)在企业内部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线的监控机制,对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不同程度与方式的监控措施,将内部审计监督行为扩展到组织运营的具体业务中。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结合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专项审计等“查”的方式。在不同层次实施内部监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防范和消解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该工作由内审部门牵头并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来定期执行对内部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测评工作。对于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应与今后职务升迁挂钩。进而有效增强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内部稽核范文5

【关键词】 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正确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而设置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是科学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虚拟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系统所面临的环境也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如何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就成了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会计核算范围扩大

网络时代,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人员和计算机操作员、网络系统维护员、网络系统管理员等组成。第二,会计业务处理范围变大,除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网络会计同时还集成了许多与管理及财务相关的功能。第三,网络会计提供在线办公等服务,从而使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方法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

(二)会计信息储存方式和媒介发生变化

网络会计采用高度电子化的交易方式,对数据的正确性、交易及其轨迹均带来新的变化。电子符号取代了财务数据,信息的载体已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对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其保存的数据资料易于丢失,因此,网络财务环境下,会计数据资料面临不完整和易于失效的风险。

(三)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加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单据、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使原始凭证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再加上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黑客的恶意攻击、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给网络会计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内部稽核和审计难度加大

在网络环境中,财务数据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传统的审计控制制度及组织控制功能的效力弱化,而会计系统设计又主要强调会计核算的要求,对审计工作的需要考虑得很少,导致系统留下的审计线索很少,稽核与审计必须运用更复杂的审核技术。这就要求内部稽核和审计人员必须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要精通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大大的增加了稽核与审计的技术难度。

(五)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网络会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远远超出了现有法律体系的规范,电子交易可能引发的法律争端,如证据、合同的履行以及可靠性问题等,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不得不关注的又一问题。

(六)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今天,滥用计算机技术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网络财务环境下,除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及网络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财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之外,还对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制定新型的内部控制制度

1. 严格岗位设置,进行有效的职责分离

在网络会计系统中,由于计算机具有自动高效的特点,许多不相容的工作都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这样很容易形成内部隐患。为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网络会计系统中分别设置系统设计、系统操作、数据录入、数据审核、系统监控、系统维护等岗位,各个岗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还应对每一笔业务进行多方备份。当会计人员利用电算化系统进行账务处理时,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并由监控人员进行及时备份,定期审查。重要的会计资料、会计报表都应采用书面纸化形式保管。

2. 实行严格的网络会计系统授权制度

系统软件应设置有关操作人员的姓名、操作权限、相应人员的密码和电子签名。对一些需严格控制操作的环节,设 “双口令”,只有“双口令”同时到位才能进行该操作。“双口令”由分管该权限的两个人各自按照规定设置,不得告知他人。对“双口令”进行“并钥”处理后,方可执行相应的操作。同时要按操作权限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和修改。为了防止非法修改软件,必须对软件的修改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

(二)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与管理

1. 建立完善的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预警报告制度

会计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预警报告制度,依托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及各大杀毒软件公司雄厚的实力,及时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及计算机病毒疫情,从而切实有效地防范网络会计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2. 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动态会计信息在传输中被截取等问题,防止非法入侵者窃取会计信息和非授权者越权操作数据。应采用有效的安全密钥技术,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加密;使用防火墙技术,执行安全管理措施;使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既保护内部网络敏感的数据不被偷窃和破坏,又能实时记录网内外通讯的有关状态信息;做好经常性的病毒检测工作,进行杀毒、护理和动态的防范。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抵抗来自系统内外的各种干扰和威协,做到该开放的放开共享,该封闭的要让黑客无奈。

3.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做好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防范工作

针对目前企业和财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措施不落实的现状,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网络安全宣传和培训,并加大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检查的力度,以真正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尤其应避免密码泄露,防止非法用户以假冒身份对网络进行破坏,并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查。

4. 形成网上公证的由第三方牵制的安全机制

网络环境下原始凭证用数字方式进行存储,应利用网络所特有的实时传输功能和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项目,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即网上公证)。

(三)建立新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在网络经济下,内审部门要对网络会计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协调好各级管理部门的关系,使其有效地履行职责,保证网络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内审人员要根据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的特点,改进和创新审计程序和方法。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更新知识结构,除了精通会计、审计、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更好的为单位服务。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 在教育领域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进网络化进程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结合经济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加大高层次会计人员的培养数量,从数量结构和知识层次方面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素质。

2. 多途径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可通过对会计人员在职培训、鼓励会计人员自学、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以及实行岗位轮换制度等措施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使他们不仅具有较深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而且还能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熟知商务知识和法律法规,能从容应对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经济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适应网络会计核算、管理的要求。

3.加强会计人员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会计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具体办法及奖惩制度,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4. 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各单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使会计人员严格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增强法制观念,远离犯罪。

【参考文献】

[1] 仇肖军.谈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J].广东会计,2001,(4).

内部稽核范文6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经法规;会计制度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是以财经法规为依据,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构成等要素紧密相关。内部会计制度只有立足于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才能确保财务披露,免于违法处罚。

首先,大部分的企业基本都以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准则、以及上下级相关的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这样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贯穿于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会计工作人员之中,在经济业务处理方面和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保证了财产和业务的安全、完整,我国很大部分的公司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不成熟,虽然有些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但是其规划与实际不相符,不成体系,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部分企业在设立内部会计制度时,并没充分考虑到其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因而无法使内部会计制度真正荣誉现实会计管理中去。

其次,现今多数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制定时,不能在内部审计制度方面贯彻彻底,这样就无法使得会计制度的方针落实,缺乏一定的监管,内部会计制度很难严格执行下去。很多公司为了个人私利,利用会计数据漏洞,造成各种虚假账户,帐实不符,来达到各种非法目的,这和之前的假账行为有所不同,过去的假账行为大多数是处于个人利益因素,通过假账来掩盖,现在主要是为了公司利益来利用假账掩盖。

再次,相关审计部门,监督部门都没有在监督和检查方面做到位,这是导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明确的重要因素。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国有资产流失氛围两种,一种是公开流失,即看得到、摸得到的国有资产流失,被低价售出的国有资产。而另一种是指被暗箱操作、估计低价、低估转让国有资产,使得大量国有资产外流个人,潜在流失是正常利益的无辜损失。

另外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也是制约内部会计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样职业道德水准也不会很高,归根结底是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并且会计人员没有树立起经营观念和市场观念,缺乏内在动力。

总之,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保障公司利益、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状来看,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阶段导致的企业效率地下,效益难以增加,甚至人为的浪费现象,以及无章可循、有章错寻、数据不规范、操作不当等不正常的行为经常出现,在此类事件的处理方面,相关部门没有对此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形成秩序良好、达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可以使企业在自身利益达到保障的同时,还确保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从古至今,中国的腐败现象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这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市场经济的权利监管、处理环节薄弱等相关。因此企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弱化使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企业面临众多来自国外和国内企业的竞争和挑战,因此需要提升内部控制手段,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世界竞争的潮流中去,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有效且合乎规范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在社会潮流中的竞争力。

三、优化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建议

1.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就需要会计核算工作制度的形成,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了:账务处理程序、原始记录管理、定额管理、计量验收、成本核算和财产清查,在对不同的项目应当建立不同的会计制度,体现针对性,对于会计核算工作制度的建立和优化需要首先完善以上账务处理程序、原始记录管理等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奠定和保障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的基础和内容。

2.建立和优化稽核制度。会计稽核制度是基于会计内部工作人员对于账目审核和检查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需要结合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稽核是会计机构队员核算的本身的自我检查和审核,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会计日常核算工作容易出现的漏洞和错误,这就可以进行及时的改正和优化,进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内部稽核制度是会计机构内部的一种工作制度,和单位在外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核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同。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首先:需要在各个层次建立不同的会计组织;其次:一套健全的内部治理模式必不可少。最后:为了与内部治理形成合力,还需要强化外部监督。为了在企业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时,相关人员可以进行及时的改进或者修改,企业可以根据其治理结构的需要来决定内部审计结构的隶属关系,建立行之有效有的制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分离以达到制衡的目的。无论如何,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必须与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相适应,必须充分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监督的权威性和工作的独立性。

4.成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员工队伍。会计工作的进行本身就需要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来做,而会计制度的实施更需要称职的人来实现,因此要发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最大作用,要将各种不合规范的会计业务处理办法以及相关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改正和制止,就要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办法,进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仅仅注重其会计业务的实务水平,也要在道德方面进行加强,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会计相关工作部门可以对会计内部控制进行不定期的举行突击检查力度,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整改,对于出现的有规则的影响恶劣的行为,可以制定具体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给出整改意见,落实到位,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出现,另外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纪律。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语文课堂

下一篇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