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课堂范文1
课改推进下的语文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然而,在热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被表面的热闹所迷惑,少了一份倾听,少了一份思考。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语文课更应该追求一份宁静,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静下来,去默读,去倾听,去思考。在静的氛围中,让学生和文脉和谐共振,让学生的情感启航,让学生的思维激情碰撞,让学生的感悟精彩生成,努力营造一个读思并举、张驰有度的语文课堂。
一、静心默读
阅读需要静心思考,潜心感悟,课堂教学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经常是未等学生把课本读通顺,便忙着组织课堂交流了。一提问就期望学生马上能给你个惊喜,或者一有问题就立刻让学生小组讨论。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给足时间让学生静心潜读,全体师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一种撼人心魄的美,一种外静内动的美。
二、静心聆听
记得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左藤学在《宁静的课堂革命》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良好的倾听习惯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用心倾听在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营造一个宁静、和谐的倾听环境,让学生乐于倾听。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他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此时的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一旦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静能生慧”,语文阅读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静心”心态。只有静心,才能有效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才能调动旧知、结合新知进行思考。
三、静心潜思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恰当地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比武刚开始,林冲为什么就说自己输了?有何用意”“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败了”等问题,通过适当的深入追问和点拨引导,让学生静心潜思、自主探究。学生专心默读林冲与洪教头比武过招的过程,一些同学甚至还拿出了少儿版的《水浒传》,说要看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背景,对照课文来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潜思研读的局面。静心潜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林冲“谦让”“礼让”“忍让”,其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形象便深入学生的内心。在疑难处,我们不妨“放一手,退一步”,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这个时候表面上看课堂可能有点沉闷,但是这静悄悄的背后,是学生在积极思考。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留下凝神静思的时光。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旋即点拨的速成代替“思想”的生成。“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恐怕学生的思考会更加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绚丽的思维火花。
四、静心品悟
静心品悟是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读、感悟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是深情的,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姥姥的剪纸》结尾处一段的教学:他自己深情并茂地示范读了一遍,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否联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奶奶?之后,课堂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纷纷交流,离别情、祖孙情在学生心中奔涌。他们已经静心品悟到了这段文字的内涵美:“剪纸”,不光指的是姥姥的剪纸记忆,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接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
语文课堂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堂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70-02
语文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语言文字中感受文学的情感熏陶,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课堂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俗话说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强调了语文的生活化和积累的重要性,而课外的“大语文”则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迁移,只有通过有序的,科学的语文课堂学习,学生才能把生活当做语文,处处有语文,有章可循,有法可学,有知可用。那么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艺术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是不知所措。面对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问题的课堂,为了掌握和调控课堂,语文教师往往不敢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怕出现自己无法调控甚至无法收拾的局面。于是便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自己预设的套子中钻来钻去,而少了一份课堂思想碰撞的精彩。课堂艺术的研究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课
学生有时并不是不喜欢语文,语文课被我们的语文教师给上的索然无味了。课堂的艺术从各个环节艺术性地激发学生兴趣,处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入手,巧妙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激活动思维,在真善美的陶治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三、有利于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堂质量,传统教学的模式是固定化的,单一而单调的
课堂教学艺术则要打造精品课堂,要求教者潜心研究教材,先学后教,先体验再传授,这样便于教者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和接受的程度,并且推敲各个教学环节进而选择和优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精彩异呈。
四、有利于教师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
教师要不断的读书,充实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语言,灵活自己的思维,以充满激情而又流畅的语言去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博学多知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灵活机智去调控课堂,所以唯有教师素质的提升才能有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断发展。
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情感性、创造性。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内容包括:
1、课堂艺术其实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艺术。学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创设和谐课堂,放松而轻松地去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2、课堂导入的艺术。开场道白,犹如乐器定调。奥地利乐团指挥韦勒说,语文课上攫人心魄、富于魅力的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
3、所谓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说,也是提问的艺术,提高方式的巧妙与笨拙,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成败。
4、课堂对话的艺术。教师需要作为平等的一员去参与,民主地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交流,让学生摆脱被“牵“的处境,拓宽思维空间,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
5、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就是要用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课堂语言也应该是简练的,一针见血,恰到好处。
6、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组合,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融合下面几种教学方法:(1)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相结合。(2)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3)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7、课堂激励的艺术。课堂激励的艺术就是给学生自信的艺术,也是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而和谐的课堂的艺术。
8、板书的艺术。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感觉语文知识繁杂、零散无序,如果不对它们作科学的整合,学生将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严重影响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心理学研究指出,唯有结构才具有最强的迁移性,学生在知识网络中学习课文,思维宽阔,不仅利于“接纳”新知识,所学的知识也容易转化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同化新知识,迅速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尝到“甜头”,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把握词义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如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通过分析结构推断词义,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学得积极,学得充实。
通过教学反思,发现很多时候教学过程中严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遭到极大的扼制。由于缺少思维快乐,本应充满勃勃生机的学习变得了无趣味。创造精神源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载体的。所以,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就必须纠正“天马行空”式的分析,引导学生养成“披文入情”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语文课堂范文3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1 有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植根于教材和生活中,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学生的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1.1 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二段课文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总倾向于小金花对敌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妈妈的悲痛。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自己找出最能表现小金花刚强的词语“脚一跺”、“抽动两下”,再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通过分析,学生体会到小金花是把失去妈妈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满腔的仇恨对准了敌人,化悲痛为力量,发誓要为妈妈报仇。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了情感。
1.2 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来到我们的长城上;站在长城上,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长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2 有生气
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既是人,就会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著名的于澜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勇于放手。
2.1 书,让学生自己读: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思”、“多读激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问,让学生自己提: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知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佳。我班学生就特爱提问题,学《威尼斯的小艇》时问“轻快”“灵活”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学《燕子》时问写燕子的外形为什么用“凑”字等等。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2.3 话,让学生自己说: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如在教《晏子使楚》一课时,学文读熟之际,教师创设情景:晏子凯旋归来,齐王会说什么,齐国的大臣会说什么,齐国的百姓会说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3 有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引起我的注意:“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我们的学生,天天来学校上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求发展,并且是一种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点知识,一些方法,一些启迪,还是一些积累?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
语文课堂范文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打造充满艺术味道的课堂,实践中发现:精彩的课堂结束语,能为整个课堂锦上添花!它犹如古刹钟声,余音绕梁;又如美人回眸一笑,摄魄,能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能在最后再次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是对课堂的升华与点睛!那么,课堂结束语具体该如何设计呢?通过对教学得失的总结,通过向名师学习,认为语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要结合课文的特点与自身性格、语言特点,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设计:
一、巧设悬念,延伸拓展
利用悬念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如章回体小说一样,看完了这一回,总想急于了解下一回的内容。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由课本、课堂延伸拓展到课外读本、课外,最终实现让学生喜欢读书,增加阅读量的目的。
二、启迪思维,升华情感
课堂结束语应与课堂内容相关联,并有一定的升华。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生活,启迪思维,升华情感。这样也是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或思索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公输》一课时,事件正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是中国的”――国人坚决捍卫,爱国热情高涨。《公输》一课即将结束,就说:“同学们,面对不义战争,墨子用道义劝说与实力威慑的方法,迫使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念头。现在,也许就会因为日本的贪婪、不义,觊觎我国的而引发战争。相信你能从墨子身上受到启发,想想如何处理才更为理性呢?”学生们表示要学墨子尽力劝止,又问:“那道义劝说如何说呢?实力威慑,中国又有哪些实力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激活,爱国之情汹涌。最后教师说:“战争,我们不要,但无可避免时,我们中国人必定是勇敢智慧的!”
教师饱满的感情,合理的结束语,能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思想感情也得到升华。
它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三、真情告白,诗意延伸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非常注意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置身于李老师的语文课堂,简直是徜徉在诗歌的海洋。语文的学习,就是品味真、爱、美,品位诗意的生活。这份诗意,一直延续到课堂的结束,一直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请欣赏李老师教学《给女儿的信》一课精彩的结束语―――
语文课堂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味”
在语文课堂不断流失“语文味”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还语文以“原汁原味”。
曾几何时,我们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恬静、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化的语文”,老师的教育观念中已没有“滋味”的位置,单调沉闷的默写,机械乏味的训练,有味的语文享受变成了乏味的语文折磨。
“味”本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如“味道”“滋味”“津津有味”;“味”也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如“香味”“气味”等等;还可指“意味”“趣味”。无论是味觉之味、嗅觉之味还是趣味,都是一个具体的感性概念和审美概念,所以语文的“味”就是感性之美。
一、美是朦胧的,语文教学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字词讲解,分解语段、句子解析、归纳主旨、分析艺术特色……老师太“清醒”太“明白”了,高中同学,至少学了九年语文,已经分析过上百篇课文,如此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只会冰释文学浓烈的人文意向,榨干语言空灵润泽的意境。
一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先将自己的思维水平“暂时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善于“假装不懂”,教师本人应不以“权威者”立足于课堂,不是“清醒”的对学生阅读理解“作指示”,应该留几分“醉意”,倾听学生的声音。
要将整个作品完整地交给学生,留出最大的空间让学生“意会”,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确定唯一、归纳总结,对此,老师,请在“点戏”给学生之后,“眯起你的眼睛”,“醉一醉”,就让学生自己扯开喉咙去“唱一唱”语文大戏,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理解文本。
《山民》是一首饱含哲理的寓言诗,这首诗意象本身丰富的内蕴决定了主题的多解性,给学生自我理解的空间,允许思维空间的潮起潮落。
生A:全诗以寓言的形式讽刺了只“想”不“做”不能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山使他疲倦”“儿子也使他疲倦”就暗示了“他”最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遗憾和抱怨,把祖先留给他的遗憾又传给了下一代,只想不做带来了悲剧的延续。
生B:虽然“想得疲倦”,但毕竟想了,这使我们想起了《宽容》序言中敢于提出问题最终走出无知山谷的男男女女,他们都没有泯灭希望,有着对人生进程深刻而睿智的反思,所以本诗重点展现的是小山民的坚韧、活力和思索。
生C:我既同意他们的看法,又不同意他们的看法,(生笑)这里既有对古老传统的无奈,又有对山外景况的憧憬,既透视出古老传统的沉重和挣脱这份沉重的艰难,又有挣脱这种沉重的必然,所以沉郁中有失落,失落中又有希望。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讲究留空布白,以虚写实,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育是否能上升到这种境界呢?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思考教什么外,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感受、思维的空间与机会。
二、美是流动的,语文教学就是“信流引到花深处”
罗丹说过:“动是一切景物的生命。”美,就要昭示一种生命的流动,一种动态的旋律。
1.容动、手动
教师要动脑、动口、动手、动步,时刻在动态中,学生要动耳、动脑、动口、动手,亦时刻在动态中,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设计一场具体活动;把课文变成脚本,把课堂变成课本剧表演的舞台;或者把课堂变成辩论赛的现场,或夹杂歌声或夹杂形体语言,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语文课也就活起来了,只有这样,才会促发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心也动、情也动,脑也动。
2.言动、心动
教学的语言美是语文教学课堂成功的要素之一,而这种美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是流动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从朗读中体会到作品的美,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的时候,无论是听者还是读者,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学生朗读,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文情、才情会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
读是教学语言的一部分,读如此,其它亦如此,课堂教学这个动态流程中,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言,什么样的语言用动作辅助,都要形成美的旋律、生动的直观形象、张弛有致的节奏,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美文必须美读。
老师要范读,要读出诗文的意境,诗文的韵味,读出作者对人物、景象的种种态度,也读出自己的情感倾向。
指导学生读,应读清句义,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气势,读出作品的抑扬顿挫,读出作者寄寓在文中的喜怒哀乐。
要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读,时而齐读,时而自读,时而分组读,时而领读,时而沉思默诵,时而纵情大声读。
诗文的意韵自会在诵读中领悟,语言的美自会在流动中让学生心动。
3.情动、脑动
文章的情感流露是流动的,比如说小说有开端、发展、、结局,作为读者的教师、学生自然也有情感体验的流动过程,教师根据这份体验设计的教学过程也呈动态的,以契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的过程就应是让学生在接受引导、启发思考、回答疑难、延伸想象中接受作品的思想情感熏陶,同享美好情感,以达感情共鸣的过程。
有了情感的共鸣,教师就像一位高明又技术高超的艄公,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关键时刻只需轻轻一篙,就将学生的思维之舟引到了花深处!
三、美是多形态的,语文教学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追求教无定法、不拘一格,教无定法并不是无法,实际上,“教有定法”只是一种程序、一种风格,简单得多,照样子模仿就可以了,而“教无定法”难多了,它突出一个字:“活”。这“活”,就是多样化,就是灵活多变,就是根据教材、学生、时间的不同,灵活改变教学内容、方法、方式。比如,语文教学可以观看影视作品,让学生在领略“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的同时,感受善恶人性的强烈冲击。也可以伴有文艺表演的欣赏,既可以欣赏到“美”的形体,又可以感受到“美”的艺术,或者让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名胜古迹,一方面感叹祖国山河或壮丽、或清秀、或别致、或幽雅的美;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会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亦或者也让学生上一上、听一听“百家讲坛”,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感受时代前端的言论……这些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在活动中会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愿。
语文课堂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充满激情 注重情趣 开放的课堂
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老师充满爱心、童心,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老师能蹲下身子看孩子,是孩子心声的倾听者。课堂上,孩子们思维灵动,神采飞扬,敢于创新,善于发现;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嘴常开。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思维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充满鼓励的课堂,是宽容个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允许孩子的错误存在,但老师积极引导而并非压制,孩子始终充满自信。
叶澜教授说过:理想的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们的课堂需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所以我追寻诗意语文,追求真实,扎实,简约,富有灵气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精神栖息的家园。努力创设理想课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会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1. 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2.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我要说”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树的年轮、北极星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大自然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