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1
摘 要:实施课程项目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项目化课程建设的关键是确定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项目化的课程体系。本文阐述了汽修专业汽车底盘维修项目化课程建设的思路和依据以及项目化课程建设方法和教学组织过程,并从师资、实训、教学方法、评价反馈四个方面提出项目化课程的实施保障。
关键词 :汽车专业 汽车底盘维修 课程 项目化
随着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和各种新技术在汽车上广泛的运用,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汽车行业对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为适应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建立了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维修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培养。现以学校汽车专业汽车底盘维修课程项目化建设为例,阐述项目化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法。
一、项目化课程建设流程
项目化课程的建设过程由组建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和本校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开始;在实施对汽车维修企业工作过程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岗位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建立了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体系;再将典型的工作过程项目化体系转化为学习领域的项目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课程体系编制教学计划、开发教材、配套教学设备、研究教学方法和制定评价模式。整个项目化课程建设流程归纳如下。
组建课程开发小组行业情况调查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教学项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计划编制课程教材开发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设计项目化课程实施实施效果审定与评价项目化课程体系修改课程推广。
二、项目化课程建设依据
其课程建设的依据是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改革。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充分了解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岗位设置;分析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明确了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教学项目,分析每个任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课程项目化建设方法
1.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项目化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项目内容的确定,现已汽车底盘维修课程来阐述课程项目化建设方法。通过调研和岗位分析后,根据底盘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特征,汽车底盘维修课程确定了包括汽车底盘总体构造认识等16个教学项目,在教学项目里面根据工作任务又细分为35个具体学习任务,具体的课程项目任务设置,见表1。
2.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
项目化课程的建设除了确定教学项目外,还要根据教学项目,结合学生实际做好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分教学计划、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三部分,教学过程又细分为:学习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及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现以汽车底盘维修课程“项目13,汽车制动器检修”中“任务二,盘式制动器的检修”教学任务为例,简述教学过程组织。
(1)教学计划设计。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充分熟悉教学项目,并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好整个教学计划,“盘式制动器的检修”教学计划设计见表2。
(2)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好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教师准备。
教室准备:理实一体化教室。
设备准备:卡罗拉1.6教学用车。
工具准备:常用拆装工具一套、举升器、量具。
素材准备:教学课件、图片、参考资料、教学工作页等。
②学生准备。根据工作页,查询相关资料,预习学习任务,分析工作页中提出的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表3)。
四、项目化课程实施质量保障
1.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是项目化课程设施的主导,为了确保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必须先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尤其是熟悉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岗位需求、维修工艺,技术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了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采用引进、选拔和自主培养并举,通过校内培训、下厂实践、参加汽车企业维修技能培训、参加各行业组织的教学能力培训、与兄弟院校进行教学方法交流等活动等,提高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建设了一支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团队。
2.实训设备保障
为了适应项目化课程改革,还必须配套有充足先进的实训设备,包括车型、设备、工具、仪器、维修资料等。目前,学校改建了50间理实一体化教室;拥有了丰田、现代、大众、通用、奔驰、宝马等品牌教学用车55辆;构建了由零件识别、系统工作演示、品牌汽车底盘零部件及总成拆装、底盘保养维修及底盘系统检测等实训项目组成的汽车底盘实训室,先进的专业设备为项目化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3.教学方法应用
项目化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落实。要求老师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项目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学习情境构建,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教学,利用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大脑风暴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既能有效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高。
4.建立学生多元评价模式
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2
一、一体化教学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在全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生源质量的改变,都在客观上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许多高职高专学校从社会需求出发,尝试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按照相关课程改革的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一体化教学的尝试,经过多年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加深了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从高职高专的生源特点来说,这些学生由于以往的基础比较薄弱,高深的理论埋没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在实训中表现出他们的技能使他们找到了自尊和快乐。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环境,喜欢和快乐是他们的动力。因此,构建体现职业教育规律、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之一。
二、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将讲授、听课及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将教室、实验室及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将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围绕工作(实践)模块,并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的。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突破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的传统教育观念,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及实践性。它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实训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今后工作岗位适应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它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职业技能的鉴定标准,在真实情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容易掌握技能要领,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达到教学改革的预定目标。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实行模块化教学
在教学模块的安排方面,比如《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动力的切断、传递、减振、变向、减速、停车等,其中的机械装置相当复杂,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吃力,对底盘各总成的空间位置、传动关系和工作原理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学生虽对底盘实习较感兴趣,但由于基础不扎实、融合知识的能力差等原因,学习难以深入进行。使用一体化教学后,这些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我们根据汽车底盘的构成,按系统模块教学。汽车底盘是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构成的。笔者在教学时,将每个系统看作一个大模块,系统中的每个总成看作小模块,学习与训练时,从每个小模块开始,逐个进行。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了,学习有了兴趣, 对学好汽车底盘有了信心。
以传动系统为例,包括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驱动桥、半轴、驱动轮,大模块中包含7个小模块。按传动系统的顺序,先讲离合器模块,重点放在原理、功用、结构上,然后分小组进行拆装实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个别指导,对各组漏装、错装和不符合要求的现象,要记录下来,集中指导,组织学生讨论装错的原因,装错后给汽车带来的故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等。讨论意见统一后,教师点评,归类总结。
(二)调整理顺具体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坚持结构原理是主线,基本结构对比是教学重点的原则。汽车车型频繁更新,底盘与车型必须匹配。因此,汽车底盘的每个总成都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仍以传动系统为例,离合器有单片、双片、膜片、中心弹簧之分;变速箱有两轴、三轴、手动、自动之分;万向节有刚性、球叉式和球笼式之分;驱动桥有断开式、非断开式、单级和双级减速之分。教学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典型结构的拆装调整方法。如对变速箱模块要重点讲二轴、三轴、变速原理、传动关系,先拆装二轴变速器,指导学生观察动力的输入、输出线路,掌握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倒挡轴的位置关系,按正确的拆装顺序先拆轴, 再拆齿轮,最后是整个变速箱的拆装、调整。在达到规定要求后再进行三轴变速箱的拆装,通过两者拆装的对比,学生对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变速原理、传动路线就会牢记于心,对齿轮的啮合关系、各档位的自锁、互锁、倒挡锁的装置以及同步环的工作情况也会有正确的理解, 并且能积累不少实践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精心组织一体化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上,通常情况下一体化教学每班人数在20人左右,不能超过25人,配备一名教师,在一个单独的教室上课,该课室既有理论教学设备也有实训教学设备。讲理论部分时学生统一上课,实训时将学生分为4 组,每组大约5名学生,每组由一名学生为组长,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应的任务,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实际操作,条理性强的学生负责工具管理,计划性好的学生制订计划,交际能力强的学生负责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组长负责总体统筹。实训时教师的工作尤为重要,既要负责实训的动手操作,又要结合实物做相应的理论讲解,这就给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完善其他配套工作和设施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首先,是编制一体化的教材及教学大纲;其次,是要按照一体化的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再次,教师要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备好教案;最后,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体化教学。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会影响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同时,对于一体化教学而言,最重要的还是物质保证,比如教学环境、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等教学资源都要得到确实有效的保证。因为一体化教学一般都是小班教学,故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更多、更严格、种类要求更齐全,一体化课室既要能进行理论教学,也要能进行实践实训教学,这也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物质基础。如果教学资源不足,则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四、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和追踪,我们感觉到一体化教学对学生来说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和实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点。
1.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3.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3
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踏身于实践当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三个星期的实习中,主要是:(一)、发动机曲柄连杆的检修,(二)、发动机钢体组件的装配检修与调整,(三)、发动机汽缸盖及气门组零件的检修,(四)、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修与调整,(五)、变速器第一、第二轴组件的拆检,(六)、变速器壳体的检修,(七)、鼓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八),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九)、轿车操纵机构的检修与调整,(十)、前轮前束的检查与调整,(十一)、交流发电机的检修,(十二)、起动机的检修,(十三)、ABS、汽车防盗系统的检修,(十四)、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的检测,在这三个星期的实习中,共做了这十四个实验项目。
了解了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拆装操作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要求,能够使用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量具,并具备汽车拆装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典型总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让我对汽车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并得到岗位的基本训练,为缩短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打下基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周内,严格按照老师的给我们的安排与计划,老师每天安排的任务,此次实训中,我不仅掌握了汽车构造的基本组成和相关知识,而且也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团结协作,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会对已学过的知识和工程文件记录要及时的反省和总结,从而实现知识的根深蒂固!在做活塞环的检修过程
活塞环的弹力检验:活塞环的弹力是保证气缸密封性的条件之一。
漏光检验
为了保证活塞环的密封作用,要求活塞环的外表面处处与气缸壁贴合。漏光度过大,活塞环局部接触面积小,易造成漏气和机油上窜。在选配活塞时,最好进行漏光度的检查。
漏光度的简易检查方法:将活塞环平放在气缸内,在活塞环一边放一个灯泡,上面放一块盖板盖住活塞环的内圈,观察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漏光缝隙。
要求:在活塞环开口端左右30°范围内不允许有漏光点存在,在同一个活塞环上漏光不应多于两处,其他部位每处的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得超过25°,同一活塞环上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总和不得超过45°,漏光处的缝隙应不大于0.03mm。检查活塞环与活塞的侧隙
侧隙是指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上、下平面间的间隙。侧隙过大,将影响活塞环的密封作用,过小则可能卡死在环槽内,造成拉缸事故。
在做气缸磨损的检修
用量缸表测量气缸圆度误差时,在同一横截面内,在平行于曲轴轴线方向和垂直于曲轴轴线方向的两个方位进行测量,测得直径差之半即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
沿气缸轴线方向测得上、中、下三个截面,上面相当于活塞的上止点,第一道活塞环相对应得气缸处,中间取气缸中部,下面取活塞下止点时最后一道活塞环所对的气缸位置,测得的最大圆度误差就为该气缸的圆度误差。测量气缸圆柱度误差时一般在活塞行程内一股上去上中下三个部分如图24所示,气缸的各个方向测量找出缸的磨损最大值。气缸磨损最大直径与活塞下止点时活塞环运动区域以外,即距离气缸套10MM范围内的气缸最小内径差值的一半,就是气缸的最大圆柱度。即发动机的排量也是根据这个计算获得。
拆卸零件时,先考好零件原始的方向和位置后再拆卸,必要时,做好记录,拆下得零件要按拆卸先后顺序,分部位排放整齐,必要时,可用线或者铁丝将零件按顺序串起来,齿轮可按原来的方向和位置套在轴上,以防装错或漏装。操纵机构的检查与调整1.从动盘的检修
1)检查时用小锤敲击摩擦片,若声音沙哑,则说明铆钉或更换铆钉即可。
2)从动盘表面存在烧焦、油污、开裂且减振器弹簧折断时,应更换新片。对有严重油污的,还应检查曲轴后油封与变速器一轴的密封情况。
在检修ABS、汽车防盗系统时,检测汽车防盗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分为进入界面,查询汽车型号,进入汽车车辆,进入发动机系统,防盗系统,在进入防盗系统之前,要把点火钥匙打到NO位置,这样才能检测出故障代码。
与人沟通,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与人沟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主动地与维修厂的员工进行交流,不懂就问,有时也会聊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使我们在这三周里相处得很好,厂里员工也很乐意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让我们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由此,我明白了,在与他人的沟通之中我们要保持主动、积极的态度。
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评析;建议
一、如何做“教学做”一体化
1.课程:《公路施工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教学方法:学生分组。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节课:(1)下发《公路施工技术》课程单元教学学生任务单。(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公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其中回顾物质准备时联系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3)进入教学。教学课件显示:情景1:路基施工、单元一:施工准备。工程项目名称:长湘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图片展示设计文件中地形图、施工现场照片。前提条件:设计文件中地形图根据设计文件内容知道第三合同段中地质良好,无需进行不良地基处理。看两图后老师提问:请比较两图所示内容,口述上述内容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该如何解决?(要求具备处理措施与具体施工方案)。要求10分钟分小组讨论,说明考核评价方式:对小组进行排名,再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排名(课堂考核成绩直接计入学年总评成绩)。(4)学生分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时老师提示、引导。(5)学生分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具体表现:学生踊跃发言,首先第1位学生提出处理措施与3种具体施工方案,老师点评他回答的缺陷并记录小组成绩;第2、3位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案,老师点评并记录小组成绩。(6)老师讲解:当出现设计文件中地形图与施工现场不相符时应首先进行变更,并指出如何进行变更。然后再讲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方法。(7)提出任务1:请学生口述出对水塘面积的测算方案(准备时间2分钟),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记录小组成绩。
第二节课:教学课件显示:情景2:路基施工、单元二:路基填筑。(1)老师讲解:路基填筑施工的工艺流程、对路基用土的规定、填充方式及比较。(2)案例分析:根据一个情境材料(一个实际施工方案),提出两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点评并记录小组成绩。(3)给学生下下次课的工程单。
2.课程:《汽车电源与起动系统检测与修复》。教学手段:试教电路板(备用一个万用表)、多媒体、黑板。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实施过程:(1)回顾上次课的教学内容。引入问题:一辆车试好几次都不能起动,你碰到这样的现象应如何进行检修?再提出这次课的教学内容:情境:汽车起动系统故障的检修。(2)老师提出4条学习目标。(3)老师讲解汽车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的分类:不带起动继电器的起动电路、加起动继电器起动电路、带空档起动的起动电路。并分3类请学生上来在试教电路板上连接具体汽车起动系统控制电路,并及时进行提示引导学生,最后通电验证学生连接的准确性。(4)回到引入的问题,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入手。如果起动时听到“打”的声音,汽车没有起动,检查发电机蓄电池的电量,方法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如果没有万用表可以打开车的大灯观察灯的亮度,亮表示电量充足,可以开喇叭,声音响表示电量充足。如果起动时没有听到“打”的声音,汽车没有起动,考虑是继电器的线路故障,并指出具体汽车的结构与试教板电路的不同点:50段不容易接线。在试教板上模拟故障的现象。小结:维修要从简到难。(5)老师讲解起动系故障的检修,分4种情况:起动机不转、起动机转动、起动机空转、组合继电器的起动系电路。讲解过程中提出校企中有一辆汽车的具体故障是起动机不转,由于使用的是进口起动机,所以只能更换起动机,提醒学生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并不是碰到起动机出现故障时马上拆开进行检验。
3.课程:《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手段:4台汽车、多媒体。教学方法:学生分组、“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实施过程:(1)老师提出这次课的任务:项目: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提出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专业知识目标、社会能力目标。(2)知识回顾:ABS组成、简单工作原理、简要电路图。(3)学习ABS检修的基本程序。(4)模拟场景:客户提出问题(分别由4位实践教师出演客户),分4个小组到4台汽车上按发到每个小组的“ABS系统故障诊断及检修表”查找故障(每个汽车设置不同的故障)。小组同学采用亲自到车上或打开前车盖或升起车身等方法,检查汽车故障原因,检修过程中4位实践教师全程跟随,引导学生。(5)给定查找故障时间到,分4个小组进行发言汇报,每回答一次,老师进行点评并记录小组成绩。(6)老师进行总结,并提出课后思考问题。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评析
1.《公路施工技术》两节课的预期教学效果。让学生具备以下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1)在实际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文件中地形图与施工现场不相符时应学会变更;(2)如何采取具体的施工方法解决所修公路必经的水塘问题。遇到的问题:(1)分小组进行打分,难免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2)虽然两节课的效果显著,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只有在整门课程学完后才能进行这样的与实际结合紧密的综和单元的学习,学生才能调用所学的前期理论知识进行理论结合实际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前期对课程涉及的具体理论的学习很难达到这两节课的学习效果。
2.《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两节课的预期教学效果。通过理论讲解,利用动画演示强化学生对轴的轴上零件定位方法及轴上零件的装配过程的认识,为实际装配做理论知识储备。遇到的问题:(1)由于理论性太强,并且仅有多媒体展示,再加上是一天的第7、8节课,学生精神较疲劳,学习积极性不高;(2)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问题,学生要问到底学了是干什么,与自己将来实际从事的岗位有什么直接联系?到底装配错误会发生什么后果?必须按这样的顺序装配吗?
3.《汽车电源与起动系统检测与修复》两节课的预期教学效果。通过学习学生能对汽车起动系统的故障进行简单检修。遇到的问题:(1)只有少量学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2)教学内容不是很充足。
4.《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两节课的预期教学效果。要求学生掌握ABS检修的基本程序、故障码读取与清除的方法、ABS检修注意事项的知识。获得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的专业能力。遇到的问题:(1)分小组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参与的很少;(2)虽然有良好“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环境,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
三、建议和措施
1.对《公路施工技术》两节课的建议: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方法,尽量做到更加公平公正。
2.对《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两节课的建议:(1)搬教具到课堂,通过老师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把教学内容按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引出,提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并进行实际对比按错误顺序装配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3.对《汽车电源与起动系统检测与修复》两节课的建议:充实教学内容,并选择教学地点到校企内进行实地教学。
4.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两节课的建议,对学生采用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通过这次深入国家示范性院校――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体验式培训,课堂听课,参观实训中心,深入机电系教研室的交流,使我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了实际的认识。
参考文献
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汽车维修;汽车运用;教学方法
要实现项目教学及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不是只凭一句空话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一、汽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汽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课的讲授,轻实践课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所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费尽精力,或是利用一张挂图,通过讲解和比画的方式来描述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原理,但教学效果很差,学生还是难以学懂,这样,教师失去了信心;学生满怀希望要学好的专业课,由于基础差,理论课多,实验和动手的机会少,想学而又学不会,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厌学、逃学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2、先进的教学方法
目前汽车上普遍装备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故障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培养目标所不能适应的。现行汽车运用类专业维修、检测技术人员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就要从汽车专业课教学入手,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要求的适用型人才。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针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项目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将每门课程设置若干课程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完成哪些内容、学生应该完成哪些内容、操作的步骤怎样,都一一在项目中明确。这样,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教与学的内容,目标明确后,学生学习就有动力,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显得容易。
例如:以《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课程中,“起动机不能转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课题为例,按项目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1)按岗位要求接受起动机不能转动检修工作任务。
(2)会描述起动工作原理。
(3)会描述起动不能转动的检修流程,能按要求完成检查、维修整个过程的作业任务。
(4)会对修竣的起动机进行检查。
(5)会撰写起动机不能转动检修工作总结。
(二)技术要求。
接通起动机开关时,起动机运转并能带动发动机转动,输出转矩及功率符合原厂规定。
(三)教学资源。
(1)实训车间应具备满足教学条件且可运转的发动机台架或整车(允许不同型号);
(2)四组以上常用工具、工具车、零件车、万用表等。
(3)原厂维修手册或维修资料。
(四)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
(1)起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档,起动机不转动。
(2)教师将起动系组成、各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起动系工作原理及过程以多媒体结合实物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讲解。
(3)学生按教师所讲的内容,对产生起动机不转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出有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
(4)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检测及维修方案。
(5)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排除故障。
(6)学生撰写维修工作总结。
在教学中注重工学结合的引导,课程项目尽量来源于企业,如果将教学场地安排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企业现场,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维修任务项目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两位教师同堂教学(其中一位教师为理论讲解,另一位教师为实践操作),针对于汽车的某个部件或总成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论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同时实习指导教师运用实物配合理论教师现场操作的方法对学生讲解。以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彻底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直观,学生学习也感兴趣,学的知识也容易理解和掌握。
采用“学生分组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组学习,针对每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讲解后,提出问题,让各小组的学生要进行实际操作、交流、讨论、总结,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条件
从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及“双师型”教资队伍。
1、教学设备
加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专项技能型技术中心建设,即具备校内相应的实训设备、实训工具、检测仪器、实验台架等教学设施,可以积极自筹资金,也可以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将汽车实训基地建成汽车整车实训工作区、汽车发动机实训工作区、汽车电器实训工作区、自动变速器实训工作区、汽车底盘实训工作区、汽车仿真实训工作区等。
2、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汽车各种性能(经济性、安全性、排放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不断增多。由于汽车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掌握了先进的汽车专业使用与维修知识,把握了新的汽车维修方法和理念,增长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学能所用,才能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利平.办好高职教育中汽车专业的几点设想[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12月,第5卷,第4期.
汽车底盘实训总结范文6
(1)突出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原则体现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中学、学中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与企来合作,由企业帮助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情境。首先我们聘请了本地知名的大型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帮助本专业进
行实践教学规划。同时与合作企业协调,将实践性强的课程放到企业去上,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解决了实训场地相对缺乏的问题。(3)校企结合,构建优秀教学团队没有一流的教师,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过程中,在专职教师基本满足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与本专业有合作关系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协商,聘请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来校作兼职指导教师,与本专业专职教师共同组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维修汽车电子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复杂的汽车电子电路故障。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采用了任务引导模式。教学中,由教师或学生来扮演客户,按照明确工作任务,了解资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与展示等环节组织教学。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更多的是指导与监督。换言之,教师充当的是导演这一角色。2)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我们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采用PPT进行咨讯介绍,运用视频进行操作演示。我们还购置了上海景格公司开发的汽车故障诊断多媒体演示系统。同时与合作企业协调,共享相关车型的维修手册电子版,作到了技术资料的及时更新。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考核模式1)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电路、汽车电子、汽车电器等,主要考核内容有总成的结构、原理,各总成之间的连接关系。考核形式为笔试,考核内容从理论考核题库选择。2)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用仪器仪表对汽车电子电路进行检测的能力。考核内容从操作题库中随机抽取,学生独立进行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考题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分。3)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实习项目,所用器具、实习步骤、结论、心得体会等内容。学生每进行一次实习操作,都要完成一份实习报告。通过实习报告可以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观察、操作、分析、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加强。4)平时表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实习纪律和平时实习操作时的规范性,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
2改革后的变化
(1)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汽车电器、电子、电路检测与维修的高端技能型术人才。(2)课程设计更加科学设计课程时,既考虑了从事汽车电器、电子、电路维修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也考虑到了学生将来的发展。本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考虑了汽车电器、电子、电路修理实际,也考虑了与相关行业企业标准相衔接。(3)突出了专业特色与旧方案相比,新方案的实践课时由原来的40%增加到60%。并将原有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整合为《汽车构造与拆装》。新增加了《汽车CAN总线系统检修》《、汽车通讯系统检修》等课程。能过整合,将更多的课时放到了与汽车电子相关的课程上,既突出了专业特色,又加强了教学重点。(4)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由于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情境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来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深切体会到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