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会计论文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1

(一)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当前,依据新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医院的整个经营过程都在核算范围之内,极大的提高了医院成本控制的力度,核算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对于减少医院在各方面的浪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医院管理层的控制力度的增强。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医院在进行经营性的成本核算时,仍片面的进行事前事后的核算工作,缺乏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和核算,导致了会计核算工作难以成体系进行开展,难以达到医院进行整体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某一细节问题可能因此而长期存在于成本核算工作中。此外,有的医院已经展开了会计核算工作体系的建设和构建工作之中,不过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仅仅对医院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集中处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分析、评价为一体的系统体系,所以会计核算的整体效果难以形成,更不用说发挥医院对于整体会计核算控制力度提高了。

(二)基层医院会计核算意识淡薄

我国的医院很大一部分是事业编制单位,其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其本质不是盈利机构,受到政府的控制和管理,这也就形成了医院长期不重视成本会计核算问题,会计核算意识淡薄,难以在国家出台新医院会计制度后进行相应工作的完善,最终导致了医院会计核算对医院的成本控制失去了控制能力。另外,很多的医院对政府的财政拨款缺乏有效管理,且由于医院在会计核算工作上的经验缺乏,没有完善的核算体系,造成医院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仅能参考企业及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没有自我的创新,导致其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完善,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三)基层医院会计核算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医院进行体制改革,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复杂,对于医院的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改革后医院对于财务人员的数量也较以前有增加。我国基层医院会计核算人员的要求长期以来仍根据业务需要进行选用,对新型的财务会计人员的选用上存在较大的障碍。而且,基层医院缺乏对现有财会人员进行业务的培训,核算人员没有形成新的会计核算理念,在应对新问题时不能正确应对,导致医院的会计核算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提高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医院要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并依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建立相关制度,从而实现自身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这对于医院规范其会计核算体系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医院进行全面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这个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相关体系构建者要不惜深入基层,多听取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意见,并通过约谈及各种形式的座谈,寻找问题之所在,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力求完成一套行之有效、全面规范的核算体系,这对于医院提高其对于经营过程中细节问题的控制有重要作用,也能更好的做好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及时纠正和制止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预算外费用的花费。

(二)全面提高会计的核算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医院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极易产生误会,医院进行高效会计核算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建设,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非常重要,这对于医院和患者都是意义重大。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意识,增强医院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意识。此外,医院要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能力,不仅要在业务上遵守相关流程,还要在成本核算上遵守规定,增强对内部人员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力求会计核算的每项业务都在会计核算的体系之下进行,这对于健全医院的整个会计核算体系,提高全体医院工作人员会计核算意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基层医院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及知识技能

《新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推行了有接近三年了,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事业可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医院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养和培训成为一个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我们从几个重要方面加强对医院财会人员的素质及技能进行培养。

1.基层医院的管理者要根据实际,以身作则,积极探讨我国医疗改革的精神,不断增强自身的会计核算意识,加强财会方面的知识能力培养,进行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选拔机制制定,积极引入高水平会计人才,切实提高医院会计核算水平,通过提高医院整体的会计核算水平带动广大财会人员个人素质水平的提高。

2.基层医院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就要不断的开展定期的财会培训工作,将最新的国家税务政策及财会知识向会计人员进行传授,使医院会计核算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同时要积极普及会计电算化,实现医院会计核算效率的高效性。

3.医院要摒弃传统观念,放下事业单位的架子,对医院所有人员要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工资、晋升与工作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制度,对于消极怠工的人员要进行辞退处理,对于工作积极,求上进的会计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奖励,促进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认真务实,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水平和技能水平。

(四)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医院成本预测能力

当前,大多数医院的卫生材料有相应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医院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费用限定,而在对科室费用的管理上以包干为主要方式,所以可以有效控制每个科室的费用消耗。医院会计人员对医院的成本预算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于医院制定下一个阶段的预测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医院掌握整个医院的成本花费,轻易的制定出每个科室的材料及费用开销计划,财务可以提高医院资金利用效率,实现医院会计核算的高效性。

三、小结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2

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只有正确的风险识别才能有效的进行风险评估,最终将相关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从两个角度对会计核算风险进行划分和整合。

(一)按会计核算风险种类划分

1.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随着会计核算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央银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网络和信息系统技术运用不合理、运行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造成中央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病毒风险、系统漏洞风险、系统失灵风险等。

2.制度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制度不能有效的指导当下的会计核算操作过程造成中央银行资金遭受损失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度的滞后性,即制度修订不及时。比如《国家金库条例》自1985年颁布至今一直没有修订,目前许多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库工作。随着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库核算体系的改变,这一条例已经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不断增加的国库资金风险点。二是制度覆盖面窄,即制度建设不能适应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软硬件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现有制度不能涵盖各类业务全过程,存有漏洞或“真空”,造成会计核算风险控制无据可依。比如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规范和管理会计核算电子化、电子信息和电子票据的相关制度。三是制度的可操作性差,即在会计核算的一些领域总行虽然出台了一些规定,但新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需要各分支机构出台相应细则提高新制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操作性风险。主要指因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差异、过失等原因,造成核算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操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未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比如一些操作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未落实内控制度,有章不循,导致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具有多年会计核算经验的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凭经验行事,易造成核算资金的损失。二是操作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导致进行了不正确的流程操作。这主要是由于新的会计核算方式对操作人员有了更高的业务要求,操作人员业务技术培训力度不够,导致相关业务知识普及程度不高从而造成资金风险。三是人员配备不足导致不合理兼岗从而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总而言之,操作风险是由于操作人员无意识的疏忽造成的资金损失的风险。

4.道德风险。从经济学上的意义来讲,道德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双方信息不对称,当行为人可以获得自己行为的收益并容易将成本转嫁给他人时,给他人造成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仅是操作人员,也有可能是系统维护员,或是负责培训、考核的管理人员等,由于他们具有信息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加之内控制度存在缺陷,当其违规违法提供虚假会计核算活动骗取国家资金成本过于低廉时(即当其预期成本小于预期收益时),就会违背原则主动造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行不实的会计处理,从而给中央银行资金造成损失。总的说来,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有意为之,而后者是无心之失。道德风险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危害也最大,带来的损失也最大。

5.监督检查风险。主要是指会计监督和检查落后于会计核算主体和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核算监督虽然现阶段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采取集中监督和分散监督的方式,使用人工监督、计算机监督以及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的监督手段,但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执行的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中央银行会计监督还主要采取非现场的、人工的事后监督方式,导致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二是由于机制不完善,时效性差,检查手段落后等原因,会计核算检查环节依然存在资金风险。

(二)按照会计核算风险的程度划分

风险程度不同,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也不相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可以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是指容易造成资金重大损失的风险。虽然此类风险发生的频率可能很低,但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严加防范。中风险是指容易造成较大资金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关注风险变化。低风险是指基本不会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虽造成资金损失的程度较小或基本不存在,但发生频率通常较高。

二、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最早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系统性、层次化的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具体方法是首先建立多层次模型,在模型中将有关要素分别设定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其次构造两两判断的比较矩阵,以确定每一要素的相对权重;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并选择最佳方案。层次分析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军事、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其之所以可以有效处理多层次、多选择的复杂决策问题,是因为它将与决策有关的要素划分为不同层次,简单直观。层次分析法尤其适合于难以直接计量决策结果,需要将若干个决策目标排列顺序的复杂问题。

三、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的风险评估

对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评估本文拟采取两步进行,第一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会计核算风险的权重,第二计算风险值。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构建一般分为三层,最上面为目标层,最下面为方案层,中间是准则层或指标层。就本文而言,目标层应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准则层或指标层是本文整合出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的系统性风险、制度风险、操作性风险、道德风险、监督检查风险这五大类风险,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方案层为会计核算风险的不同程度,即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分别用C1、C2、C3表示。

2.计算风险值。评价中央银行某一分支机构会计核算的风险值主要依据风险种类权重、风险造成资金损失的程度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计算会计核算风险值的公式如下:风险值=(风险权重×程度×发生概率)以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讨论的会计核算风险模型中将准则层设定为五大风险种类,将方案层设定为会计核算风险的程度,则计算出的层次总排序权向量即为风险权重×程度,若需要计算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值则需根据会计核算历史资料确定该行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发生概率即可。同时预先设定一个风险临界值,定期计算其会计核算风险值。当风险值小于临界值时,表明风险可控。当风险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则应采取风险应对策略及时纠正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并对风险持续监控。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其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不足在于两两判断矩阵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专家意见,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同时由于参考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建议中央银行根据会计核算组成要素的变化及时调整两两判断矩阵,以确保层次分析法的有效性。

四、结语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3

(一)收入核算方面的核算基础不变

新会计制度下明确高职院校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在部分的项目核算上按照制度仍然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从高职院校的大部分的经济业务来看主要的还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很少一部分的收入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二)负债核算方面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取消了高职院校中原来的“应付及暂存款”,将“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一些与企业会计制度的科目引入了进来,这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核算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新会计制度下,科研经费的核算也面临着调整,在核算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缺少对间接费用的归集核算要求。在新的会计制度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科研事业支出”科目统一核算高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这样就可以使高职院校中的独立的科研机构人员的薪酬在“科研事业支出”中一起得到反应。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进行科研活动的时候还要发生一些间接的费用,例如水电费、薪金、非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等,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并没有相应的科目对其进行归集,只是将这些间接费用计入了“教育事业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科目,导致了“科研事业支出”反映科研成本不够完整。其次,科研经费管理不够科学。我国还没有建立与科研项目有关的立项、审批、过程管理以及结题等方面的制度,即使是有的高校制定了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审批权限、经费开支范围等,但是由于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复杂化,导致了高校对经费难以控制。同时,各个高校有着各异的经费管理方法,在对于经费管理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制度进行规范。

(二)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新会计制度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人员要通过一段时间来接受新的会计制度,实现与旧的会计制度相对接,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日常的经营上比较注重的是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会计核算人员学习新会计制度的积极性也就不是很高,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的掌握新的会计制度。

三、完善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核算的建议

1、设置明细的科目对间接费用进行归集

对于上述新会计制度下对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缺少间接费用的核算的问题,我们不能新增会计科目对其进行核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明细科目对间接费用进行核算,例如对与科研经费有关的水电费、薪金、非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等,可以细化支出的用途,把科研支出与教育支出相分离,建立科研成本核算体系。

2、设立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要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高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建立科研经费预算审核和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经费内部检查制度,通过严格的内部审计,检查高校经费的审批、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建立科研经费奖罚制度,对科研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个人要予以惩罚。

(二)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

在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在会计制度、会计方法上与原来的财务工作有所区别,更重要的是在观念、思想上的转变,观念要从旧的会计制度向新的会计制度转变,树立一种全局观念,提高对新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实现旧制度与新制度的对接。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素质,摆脱旧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灵活运用新的会计核算处理方式。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提高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录入门槛,选择一些高素质的会计核算人员,使高职院校内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核算队伍,使他们能胜任新会计制度下的工作。

四、结束语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4

1.工程会计核算复杂

工程建设施工一般按照施工的项目进行合同的签订,通常签订合同与会计部分是相互独立的,之后根据项目建设的相关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已经支出暗示没能及时提供支出凭证给会计核算部门的情况发生,这样只有到付款的时候,会计工作人员才可以按照实际的付款支出对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加以确认。这样一来会计核算就无法做到及时、准确,同时对于准确计算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制造了困难。很多建设企业根据发票的金额对工程进行确认,但是相对于工程施工进度来说,发票获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点在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中尤其突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实际投资与账面确认严重不符,形成帐外资产或者负债。

2.会计准则规定比较笼统,不够细化

企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合并日益频繁,固定资产形成也向多元化局面发展。对于工程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符合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对于建设时间较长的应该通过在建工程进行会计核算,但税法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不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而是用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入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中,这样容易造成会计利润税法利润不一致,使企业面临涉税风险。

二、提高工程会计核算质量的对策

1.工程相关明细科目的设置

企业应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二级明细科目的设置,明细科目需要将设备购置款、进度支出款、人工费用支出、利息支出以及土地使用方面的款项纳入进来。设置进度支出科目可以对企业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实际成本支出反映出来,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的资金流出情况进行准确的计算,此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企业在进行工程转包的时候应用。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发,对于原有科目中的待摊费用科目无需再进行单独的设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费用发生情况将其分解细化归纳到其它费用科目中。在进行工程核算时,尤其是未完工工程的核算,企业应当对工程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细化,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在建项目,从而对企业在某一个项目的投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准确的计算,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2.工程转固定资产会计处理

企业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工程进行固定资产的转换,必须在满足会计核算的条件下才能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满足转换条件的工程,工程的出包部分应该为结算完毕的状态,同时有关款项账户的余额清零,在企业工程建设相关的明细科目中已经将出包结算金额列在其中。如果工程还没有竣工结算,但是已经达到可使用的标准,要求必须在竣工结算完成之后根据实际工程建设投入的成本来对原有的估值进行调整。企业建设中的工程在转换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会计处理要将工程建设的全部支出进行分解,有财务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来完成解包过程并出具相关的书面资料。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确认,并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严格的执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会计目录,并确定好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及折旧情况"折旧方法,在实际会计核算处理中作为在建工程转增固定资产的重要核算依据。对于项目清楚的工程支出,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额度在成本账目中直接计入,对于模糊不清的工程支出按照金额比例分配到相关的支出中,同时那人道成本账目中来。

3.不断改进工程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准则个别的条款不够细化,还存在不足和漏洞,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的完善。尤其对于建设中的工程,在会计核算方面还应该更加细化。工程建设后续支出资本化的确认上,会计准则的规定和税法的规定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再进行纳税的申报,以使企业有效的规避涉税风险。同时要设置专门的会计核算人员定期对建设中的工程进行减值测试,以防止过度减值的状况发生,避免造成企业日后的沉重负担。

4.提高会计人员的判断估算能力

工程会计核算涉及范围广,需要多个部门间的配合协作,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判断估算能力,能够对一些判断选择的问题进行裁量。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成为工程会计核算的关键问题。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业学习,全方面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打造一支具有高度会计专业性同时又具有工程测量估算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

三、结语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5

(一)国内环境保护和生态形势异常严峻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虽然政府一直提倡“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但我国实际走上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异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矿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以生态恶化为例,2014年我国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表示“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近十年来湿地面积减少了340万公顷,全国土壤盐质化的面积达到了1.8亿亩,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北方草原的平均超载率也在36%;每年水土流失损失的耕地在100万亩左右。”各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恶化还有加剧的趋势。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不仅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对世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我国的碳排放量为例,2014年9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文章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达到100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近3成。同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达到7.2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实现这一承诺,我国必须在环境税制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二)我国税制体系中环保税制的缺失

1.以“费”代“税”的弊端。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以收费为主,征税为辅。排污收费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这种制度对促使企业环境治理、筹集污染资金和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收费标准过低,一些企业宁愿多交罚款也不投资环保设施。二是事后处理,当企业违反了相关条款时,才对相关责任人和企业做出惩罚,不利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超标罚款,只对超过标准的污染物收费,对企业进一步采用节能减排鼓励性不强。四是罚款资金不足,罚款资金对环境保护和改善,仍然不足,需要开辟税源来弥补其不足。

2.税法体系中缺乏有关环保的主体税种。我国并没有针对环境保护而设置专门主体税种,这既没有利用税收深刻地改善自然环境,而且也使环境保护缺乏资金来源。从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来看,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散见于其他各个税种:一种是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消费税;另一种是在增值税和所得税中,通过税收优惠来体现政府对环境的保护政策。但是,在缺乏主体税种的情况下,一是有关税收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范围有限,二是其他税种的调节力度不够大,并没有让纳税人充分认识到税收是在对环境的改善征税。

二、环保税制体系的框架设计及其会计核算

构建环保税制体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国家增加税收,而是通过税收的方式来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成本管理,减少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征收环保税势必会导致我国相关行业的成本增加,特别是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期,会严重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笔者认为,初步设税,税率和税额应该定低,先培养企业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环保税款要专款专用,中央和地方共享,按照4︰6比例分享,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的款项应重点用于重大环保项目,地方款项除针对一些环保项目之外,尽可能用于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方面,以弥补征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地方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地方企业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鉴于此,我国可开征两大税种:一是碳税,二是污染税。除开征两大税种外,我国还需要对其他有关环保的税种进行调节,使之和两大税种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我国的环保税制体系。

(一)碳税的构建

碳税主要针对在我国境内排放二氧化碳所征收的税,它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1.课税对象的设置。碳税的征收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的,因此其课税对象理所当然是选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出于对测量难度大等征管手段技术性和可操作性的现实考量,同时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是因为消耗化石燃料而产生的,所以在开征之初可以将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作为我国碳税的计税对象,待测量手段条件具备之后,再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课税对象。

2.征收环节的设置。碳税的征收可以在生产环节或者消费环节,在生产环节征收即对生产者征收,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税源,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收,但是,生产者最终仍是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间接缴纳了税款,但是并没有起到碳税征收的应有作用,没有唤起消费者的碳税环保意识,因此,笔者认为碳税宜在消费环节征税,不仅体现了“谁使用谁缴费”的原则,而且有利于唤起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消费环节征税有消耗量难以确定的弊端,所以需要税务部门加强税源控制。

3.定额征收。碳税不管是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还是碳排放为课税对象,都比较适合采用定额税率,可以根据含碳量的高低采用不同的定额税率,以体现税收的公平性。

(二)污染税的构建

污染税可以设置三个大税目,具体分为水体污染、噪音、固体废弃物。

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主要是针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排放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征税,征税环节在污水排放时,计税依据可以根据污水的有害物质和排放量超额累进征税。

2.噪音污染。噪音污染征税主要针对机器所有者、使用人在特定地域内使用机器产生超过一定分贝的噪音的行为征税,特定区域主要是距离居民生活区的一定范围内,计税依据可以按“次”和“时间长度”来计税,采用定额税率。例如距离生活区较近的飞机场,按照飞机的起落次数征税,每升降一次缴纳定额税款,对一些大型商场或工厂产生的超过一定的分贝的噪音按照时间的长短来征税,每小时或每天缴纳定额税款,征税的主要目的是要机器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尽量远离生活区使用机器,或采用更加先进的设备来避免噪音污染。

3.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业废弃物,比如旧轮胎、饮料容器征税,一般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征税,宜采用定额税率,可以吨为单位征税,纳税主体是废弃物的生产者。

(三)环保税主体税种的会计核算

在会计核算中,企事业单位可以设置“环保税”会计科目,在其下设置明细科目“碳税”和“污染税”,在“污染税”下设置明细科目“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三个明细科目,缴纳税款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污染税”来核算。碳税缴税义务发生时,借记“环保税———碳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碳税”科目,缴纳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碳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污染税的会计核算同样在“环保税”科目下核算,即纳税义务发生时:借记“环保税———污染税(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环保税”科目,缴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环保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期末财务报表列报时,环保税统一在“环保税”科目下单独反映,期末利润表“环保税”科目金额反映本期累计发生的环保费用。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报表附注和附表来披露企业相关信息,包括:企业对环境成本所采取的会计政策、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类别、与环境成本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的或有负债的金额和时间以及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等。

(四)其他税种的补充完善

环保税制体系的建设除设置主体税种之外,还应和其他税种相互配合,一起构成有机统一的环保税制体系,其他税种主要包括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消费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前五种税种,主要避免对税收客体的重复征税及努力完善环保主体税种没有涉及的环境污染客体。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重点在于对企业节能减排和引进先进生产设施减少对环境损害的鼓励措施上,对于凡是能够促使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成本管理、节能减排的,要给予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累计扣除、免除税收等。

三、结论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6

一、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内涵

民办高校区别于公立高校,利用的是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的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面向社会所举办的高等学校和其他的教育机构,有专科与本科之分。会计核算也被称为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反应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是一种事后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记账、算账与报账。在会计工作中,做好会计的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助于保障会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

二、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现状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有任何的具体规定,民办高校采取何种的会计制度也是民办高校自己决定。民办高校的出现,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会计核算关系到民办高校各项人员的利益,如果会计信息出现差错,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各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都不相同,造成会计核算的框架构成与实施方法都非常的不同。会计核算包括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等。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的质量有待提高,常出现的问题包括负债、接受投资出现问题、财务报告问题、基本建设出现问题、发展基金提取问题、低值易耗品核算问题等等。民办高校在应该执行哪一种会计核算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高等学校的会计制度、依据民办高校具备的公益性与产业性双重性质单独定制的一套民办高校会计制度。

三、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完善。当前民办高校大多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都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二者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的基础,核算的方式非常的简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收付实现制不能够对跨期收入和费用正确反映。一是民办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原则,就会造成民办高校年初的收入非常的高,而平常收入就相对而言比较低,因为高校是要在年初收取学生的学费的。二是采用收付实现制,如果出现学生欠费的行为,会计核算却无法做出账务的处理,影响了学校的资产,造成了没有办法收回的坏账。三是在高校中,会购置一些学校需要的建设器材,资金的支出会变成跨年度。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就不能合理进行分摊,对于资本性的支出与收益性的支出无法辨别,不能准确地反映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四是账面上存在很大的波动,导致会计报表的不合理,从而无法准确反映年度收入与支出情况,学校就失去了分配年度结余的依据。

2.缺少完整的基建核算。在民办高校中,基建项目都是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部分民办高校采用的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在预算会计体系中,基建会计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基建会计和预算会计是分开进行核算的。民办高校会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账务核算进行处理,造成贷款资金与利息的偿还方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有的学校将贷款利息作为了财务费用的当期支出,有的计入了基建工程的成本,还有的学校在基建会计中直接对借款进行核算,这样就造成基建会计与预算会计无法正确地反应基建工程实际的成本,使学校资产与负债情况出现混乱,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3.基本报表不完善。民办高校在资金来源上,主要是收取学生的学费,而不像公立学校由政府进行一定的拨款,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学校的盈利情况与偿债能力。现在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有对基本报表的规定,基本报表反应的是预算收支的结余情况,服务于预算管理的统计数据,由资产负债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收入支出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组成。当前制度下,报表无法提供货币资金使用情况的准确信息,无法给出利益相关者想要的信息。当前基本报表没有现金流量表,学校向银行的贷款就无法每季度向银行编报现金流量表,不利于实施监督制度,不利于分析会计的核算状况。

4.会计信息存在问题。由于民办高校的账务处理与会计核算没有一定的标准,就会造成民办高校的自主决策权在无形中被放大,缺少对民办高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考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甚至出现舞弊的现象。在会计制度上,民办高校的统一性不强,造成经济活动的信息可比性差,横向的可比性最为严重。

5.资金和成本的核算存在问题。在《高等教育会计制度》中,规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与处理账务时是不计提折旧的。就是说只是考虑资产的原值,对于损耗与折旧情况并不加以考虑。这样就造成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与净值不能如实地反映,可能出现资产总额与净资产的虚增现象,会造成民办高校出现账实不符、资产总量被人为地夸大等现象,年底结余也会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在民办高校的支出中,如果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核算不准确,直接影响利润结算,导致对出资者的回报计算缺乏科学性和正确性。

6.适用法律与会计制度存在缺陷。以上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针对性的会计制度与适用法律。民办高校缺少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缺乏一定的规法与标准。由于总是自主地选择会计制度,使各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四、完善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的对策

1.实行分类核算方式。民办高校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营利性民办高校、二是非营利民办高校。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民办高校,需要采用分类核算的方式。前者以盈利为最终的目的,以办学的结余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剩余作为经济回报,经济回报归投资者与举办者所有;后者是不以营利为最终的目的,学校会自行处理办学的结余与盈利,出资人也不可对结余进行分配,民办高校掌握资产的所有权。

2.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民办高校需要对成本的收入实行全面的核算,必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助于科学的核算成本。权责发生制打破了以已经实际收到的收入与已经实际支出的费用为基础的情况,规定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为基础,对收入与费用进行一定的归属期划分,有助于全面真实地反应收支情况,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实现财务管理更好地发展,财务管理的绩效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权责发生制一般用于民办高校的利息核算,比如学费的收取、金融借款融资、附属单位的缴款等。适当的设置会计科目,可以使民办高校的收支情况能够有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参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3.完善基建会计核算原则。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总是将基建业务和基本业务分开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对民办高校的经济资源反映不够全面。实现一体化原则,将基建业务和基本业务结合起来一起进行核算,就能够解决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将二者合并结算可以采用的方法一是在民办高校制度中,将借款作为一般业务进行核算,要对基建项目工程进行价值核算,在基建项目工程中实施一定的科目设置,核算其相关的所有费用;二是竣工结算前后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在竣工决算之前,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在竣工决算之后,计入当期的支出或者费用;三是将基建报表与高校财务报表合并编制,保证全面的反应基本建设工程财务的状况。

4.资产管理真实,成本核算合理。首先,对固定资产采用计提折旧。民办高校将固定资产实行计提折旧,能够真实反应净资产,有助于对教育成本的计算,符合权责发生制,使成本核算得到加强,促使办学的成本更加的合理化。固定资产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其未来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必须对固定资产采用计提折旧,真实反应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和净资产。其次,依据民办高校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成本核算方法。民办高校成本核算方法的制定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实现民办高校财务运行的绩效管理与考核评价的实施。具体的方式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高校活动的成本范围、项目、计算方法、费用的支取分配等进行合理的规定,将民办高校活动资源的消耗状况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