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律失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律失常范文1
现在让我们从医学角度给心律失常下一个定义。我们知道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正常起搏点),经结间束、房室交界组织、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倾野纤维和心室肌几个不同部位,最终使全心肌激动。窦房结的激动,不仅能以一定的频率规则地按上述顺序传导,而且激动在各个部位传导的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度。若窦房结的激动不能按正常频率规律地发生,或激动的起源不在窦房结,而是在窦房结以外的其它传导组织所形成迅“异位起搏点”,或是传导不依正常顺序进行,都可以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我们就称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为窦性心律失常,正常人从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频率为:60~100次,分,当频率小于60次份,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大于100次份,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当冲动不规则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若冲动的产生有短暂或较长时间的停止,则为窦性停搏;第二种为异位性心律不齐,当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受抑制,或其周围组织发生传导障碍,或窦房结以下的位兴奋点自律性增高,引起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称为异位性心律失常。第三种就是传导阻滞,即心脏冲动传导的顺序或时间发生变化,病理性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某一部分对冲动不能正常传导,或传导时间延长,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房内、房室外交界区、束支内、窦房结周围或其与心房之间。
心律失常是怎样发生的呢?
正常心脏在疲劳、喝浓茶、烟酒刺激、情绪激动及冷饮等情况下可以偶见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是引发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所引发的心律失常的种类多少、严重程度如何,常与心脏病的性质及其病情轻重有关。
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较高,常表现出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病情较轻的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则较低,常表现为良性心律失常。比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以及可以引起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风湿性心肌炎、白喉及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如严重高血压、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另外,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
此外,药物作用也有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氯化喹啉、灭虫宁、安眠药中毒等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心律失还常常容易发生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具有特殊的内外部因素。给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引起老年人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内部因素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这些病变几乎占了老年人心律失常原因的三分之二;外部因素主要是老年人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如肺气肿、精神焦虑、过度兴奋与悲伤、全身感染和中毒、贫血、电解质紊乱、呕吐以及体液平衡失调等。虽然这些因素在青年人也可见,但在老年人中出现的频率高得多。
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纤维的老化、变性,窦房结冲动功能低下等生理性变化,也造成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
心率失常如何治疗?
临床上抗心律失常治疗目的首先是要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因为一个正常的心脏,有很好的代偿和调节能力,当心率增快到180次/分,或心率减慢至35次/分时,甚至30次,分时,都仍然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状态,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其次要减轻或消除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无力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第三就是预防猝死,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死亡形式,在心脏病人中,发生猝死率最高的当属冠心病了,占心源性猝死率的80%。据统计,美国每年有30~60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占全部心脏病死亡人数的40%~50%。
心率失常与猝死
恶性心律失常是引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动态心电图监测表明,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之前常出现心脏自律性或传导性异常。由这些改变而致的心律失常,往往是心脏猝死的先兆,故称为危险性心律失常,亦即恶性心律失常。
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其早期识别,一经发现就必须及时而恰当地紧急处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我们把非预料中的天然死亡称为猝死。有些平素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以及一些尽管有明确的心脏病史,但临床上没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律失常等合并症的患者,突然发生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经抢救或来不及抢救而死亡者,均为猝死。
一些心脏病专家主张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发病6小时内死亡为计算标准。发生猝死患者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猝死的发生率最高。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进展较快,临床药品门类较多,但是市场上具有卓越业绩的新品甚少。医学上按照Vaughanwinims法把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分为钠通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四大类,临床应用的药物已近40个品种。
比如奎尼丁作为这一类药物中的标准制剂,自1918年开始用于临床,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较早的还有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由于副作用的影响,目前用量渐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普罗帕酮、氟卡尼、恩卡尼相继应用。
20世纪最后几年,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新添了几个品种,其中: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吡美诺1995年在日本上市,相隔四年后,日本三井株式会社开发的尼非卡兰获准上市。新型钾通道阻滞剂“伊布利特”、“多非利特”、“司美利特”也是近年开发的产品。
从我国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构看,应用成熟的药品与国外差距较小,治疗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用药中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和胺碘酮均具有较高的普及率,控制房颤和房扑心室率的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新型钾通道阻滞剂已受到业内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我国还曾大量筛选抗心律失常中药,先后发现数百种中药单体和复合物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如苦参碱、小檗碱、小檗胺、粉防己碱、黄杨碱、青蒿素、心律齐、心泰平等。
心律失常范文2
浙江金华郑天明:
一个正常人心脏的跳动都是基本规律的,你摸摸自己的脉搏就能证实这一点。不过人一天中的心跳速率不会一成不变,一般白天心跳快些,夜间慢些,运动时心跳会加速,而休息时则会减缓。但大多数人的心跳不会突然变快变慢、停停跳跳。如果心跳的规律性消失或反常,则为“心律不齐”,医学上叫“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种类非常多,对健康的影响可大可小。轻的对心脏射血没什么影响,如一些早搏,偶尔短暂的心跳加速等,病人往往没什么不适,也不用吃药,临床上称为“良性心律失常”;重者却可以极大影响心脏射血功能,甚至造成心跳骤停,猝死等严重情况,如室颤,室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上称为“恶性心律失常”,是需要立即救治的;还有一类心律失常虽然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如果遇到服药不当、心脏病发作、全身状态差的时候就可能使心脏射血减少,如某些种类的房颤和预激综合征、不完全性传导阻滞等,这一类心律失常被称为“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心律失常的人很多,但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的,你的情况就属于这类,因此不用担心。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在某些条件下,如感冒发烧时,你的心律不齐如果严重了或持续时间过长引起心慌、胸闷、头昏等供血不足的表现,最好还是及时去看医生,因为三类心律失常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我是一个女大学生,今年才20岁,去年考上大学,学习比较紧张。近来老觉得心慌,尤其是中午休息后突然醒来心慌心跳得厉害,需要躺一会才能好转,请问这是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吃药呢?
北京海淀张燕燕:
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青年学子因学业紧张,功课负担重不能注意劳逸结合,尤其是考试前晚上开夜车,甚至靠抽烟喝咖啡提神,还有些青少年喜欢在计算机上玩游戏聊天,一上机就瞪着屏幕几小时,夜里网上神游,白天蒙头大睡,最后损坏了眼睛,还经常容易疲劳,感冒,患上胃溃疡,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病。你的情况就很像是因紧张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可能因此出现了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须知人的心脏跳动快慢是受植物神经支配调节的,这种神经有两种:一种叫交感神经,负责让心脏兴奋起来,跳动的速率加快,收缩力量增强;另一种叫迷走神经,负责使心跳减慢,安静下来以降低耗氧量。睡眠时一般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但一旦醒来交感神经开始兴奋,就会压过迷走神经,两者的交接是很默契的。这就像是个很棒的驾驶员,你坐在他的车上,他加速十分平稳,你感到挺舒服。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规律的生活,使头脑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使是没有觉察的紧张状态,那么久而久之,负责调节这种状态的植物神经就会疲劳起来。首先表现在两种神经相互交接的时候不顺畅,就像驾驶员累了,打瞌睡了,发现紧张情况只好拼命踩刹车一样,坐在车上就会感到不舒服。你现在就处在这种状态,心慌是心率快慢转化时的一时失常现象。虽然属于心律失常的范畴,但最好的办法不是吃药,而是立即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如别开夜车,早晚散步或参加体育锻炼30分钟,静坐时间超过1小时要起来活动10~15分钟,戒烟,不喝刺激性饮料等,只要打断神经紧张的恶性循环一段时间后,你心慌的毛病自然会好的。
我今年50多岁了,身体一直不错。但近来感到心率比较慢,过去每分钟可以跳70多次,现在只有60多次,有时仅仅有50多次。我想知道我的这种心率减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要不要到医院检查一下?
河南新乡梁福钰:
应该说人的年纪大了,各种脏器功能,尤其是大脑神经功能都要有所减退,不如年轻力壮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你的心脏也是如此,它已经不停顿地工作50多年了,难免会闹点小毛病。老年人心脏常常表现出来的一种问题就是交感神经不容易很快兴奋起来,那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就相对增强了,这样心率常常会随之减慢,所以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心律失常,往往一天中心率经常只有60多次/分,睡眠时更慢,甚至只有三四十次。但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一方面活动时心率还会快起来,另一方面老年人代谢慢,机体不易出现缺血表现。只是年纪大了,从床上、椅子上、马桶上起来时注意不要太快,以免因突然的变化诱发一过性低血压脑缺血,摔倒而发生意外;也不要在短时间内剧烈活动或从事力所不及的负重工作,使心脏一时兴奋不起来导致头晕、心慌、晕厥等缺血表现。但是,需要老年人警惕的是一种叫“退行性变”的心脏疾患,指心脏的传导系统尤其是窦房结组织被没有功能的脂肪细胞或纤维组织所替代,这样心脏正常的自发性跳动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一般这种情况发展缓慢,根本不令人担心,但个别人因疾病使这种“退行性变”迅速发展或窦房结组织遭侵害,造成持续性心率低于60次/分,并伴有缺血症状,致使患者经常晕厥危及生命,此时就要赶快安装心脏起搏器。这种病临床上叫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以缓慢心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律失常。
你的情况单凭心率有时在每分钟五六十次是不能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如果不放心,你可以数数自己的脉搏,如果白天在60次/分以上,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用担心;若心率低于60次/分,则可试行做做蹲起运动,看看心率能不能达到90次/分,如能达到也不能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若运动后心率仍只有70余次/分,可以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做个动态心电图或阿托品试验看看。不过如果没有显著的缺血表现,患上该病也不要过于紧张,只要定期随访就可以了。
我从几年前开始出现频繁的窦性早搏,多次到医院就诊,先后吃过慢心律、心律平等药,情况有所好转,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仍时不时再次发作,现在服用乙胺碘呋酮这个药。目前,早搏已基本消失,请问我能不能停药?如再次发作应该怎样用药才对?
陕西渭南迟平:
早搏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身体健康者偶尔出现或早搏起源于窦房结以上部位对病人心脏功能影响不大,不用治疗。但如果频繁大量出现或属于窦性早搏,尤其是两个、三个连续出现就会让病人觉得不舒服,甚至造成缺血等恶果,这是需要服点药的。不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实在很多,每个病人因体质差异反应不同,用的不好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有时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不希望病人自行决定,最好到医院由专门的心血管专科医生决定,你的情况也不例外。这里有几条原则请你注意:1、很多早搏的产生可能是心脏或身体其他部分出现毛病引起的继发现象,所以不要头痛医头。你的早搏反复发生,就更需要检查一下,即使一时未发现问题也不能排除潜在病变,应定期复查。2、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如果控制得好应考虑停药。但停药时千万要耐心,病情确实稳定了才能停,可以先减量,服2~3周后再逐步减,直至停用。然而你的情况似乎容易反复,最好不要急于停药。3、注意一下每次早搏出现有无诱因,如劳累,生气等应尽量避免。4、如再发作控制的难度就会上升,原来有效的药物或剂量可能不一定能控制得住,如何使用,要不要加量加药,一定要通过医生才能决定。5、不要随意更换医生或频繁换药,也不要自行加减停用某一药物,这样对治疗不利。6、你目前服用的乙胺碘呋酮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和眼睛,防止发生副反应。
我有个正上小学的儿子,每年冬天总要发1~2次烧。几天前医生检查说他心率偏快,安静时每分钟达到八九十次,问我以往是否得过心肌炎。我很着急,请专家告诉我,我儿子的心率快是不是心肌炎?需不需要治疗?
湖北黄石胡韶萍:
心律失常范文3
心律失常的
症状有哪些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心前区压迫感或疼痛,也可能感到恶心、呕吐、尿频,严重者甚至昏倒,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失常的
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3.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
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严重缓慢的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频率和节律。
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心律失常范文4
难道心律失常患者注定只能接受充满危险的治疗方法吗?可喜的是,针对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已经找到一种全面、有效、安全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整合调节,它的代表药物――参松养心胶囊也已走进医院和药店。
整合调节
――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最佳选择
整合调节是目前在国际上新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强调对疾病的所有发病机理同时进行调节,非常适合用于治疗像心律失常那样发病机理复杂、病变类型繁多的难治病。整合调节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心律失常发病机理得到全面改善,将四根“导火索”全部切断,从而有效预防治疗这些症状各异的心律失常。
整合调节的代表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消除引发心律失常的四大病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浦介麟教授等在研究中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对钠、钙、钾等多种心脏离子通道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紊乱,调整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有效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就在不久前,全国36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联合完成的“参松养心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对房早、室早、阵发性房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均表现出超过抗心律失常西药药物的疗效。科学、公正的循证医学研究评价证明了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心律失常全面、安全、有效的药物。
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有效治疗早搏
早搏,顾名思义就是心跳提早了,心跳没有遵循正常的心跳节律,比正常跳动的节律提前了,这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房室交界性早搏,尽管它们的发病部位并不相同,但主要发病机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这根“导火索”起着关键作用。当然,心脏多离子通道的异常,心肌细胞的代谢异常对早搏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所以,无论是治疗哪一种早搏,必须调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阻断早搏发生的病理。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调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阻滞多离子通道,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对各种早搏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开展的参松养心治疗早搏的研究发现,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后,一系列心率变异指标均得到良好改善,各种早搏减少或消失,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头晕出汗得到改善。
调节心肌细胞代谢
――有效治疗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即心房不协调的乱颤,许多心脏病都可引起房颤,比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以及心衰等,病人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患脑梗塞的几率是心律正常者的4~7倍,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房颤,病死率会比未出现房颤的患者高出2~3倍。可见。房颤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心肌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房颤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心脏离子通道运行正常,心肌细胞代谢才能正常。所以说,调整心肌细胞所有的离子通道正常运行,是恢复心肌细胞正常代谢,有效预防治疗房颤的关键。
离子通道有很多种,但一般的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只能影响其中一种或几种离子通道,无法同时调整所有的离子通道。具有整合调节优势的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同时对所有的离子通道进行调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浦介麟教授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细胞钠、钾、钙等多种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众多专家在对参松养心胶囊研究后也得出结论,参松养心胶囊通过影响多个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能明显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持续,缓解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
调节心脏“发电机”功能
――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人形容为“心脏的发电机出问题了”。
心律失常范文5
通络调节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在人体的心脏是一套独立的系统,它掌管着起搏,也就是心脏跳动的发起传导,向心脏的多个部位传递跳动的信号,引起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当传导系统有瘀阻时,功能就会出现异常。用通络药物荣养络脉、疏通瘀阻,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就能恢复正常,就可以发挥其心脏“起搏司令部”的作用,指挥心脏各处心肌协调一致,节律均匀地进行舒张和收缩。
许多专家在循证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就能够明显增强起搏电流,改善心脏传导。由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为组长单位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对照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268例,结果显示:24小时平均心率提高7.15次/分,而且对心动过缓伴早搏、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通络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心脏自主神经在心率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情绪紧张、惊恐时心率就会加快,如果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短暂的心率加快很快就能得到恢复,如果长期心率在100次/分以上,说明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出现了问题。如何才能纠正呢?运用中药益气养阴、荣养络脉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异常,这样就能控制增快了的心率。许多心脏早搏的患者并不是心脏病引起的,而是由于情绪激动、酗酒、劳累等引起的,这也多是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出了问题,所以也需要调节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参松养心胶囊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治疗自主神经异常导致的各种早搏、心动过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早搏的研究发现,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后,一系列心率变异指标均得到良好改善,各种早搏减少或消失,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头晕出汗得到改善。
通络阻滞钠、钾、钙等多离子通道
心脏正常的跳动是从窦房结发出的,如果心房或者心室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亢奋,它不依赖窦房结发出的跳动,而是自己提前跳动,来源于心室的提前跳动就是室性早搏,来源于心房的提前跳动就是房性早搏。人体内存在许多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而心肌细胞需要不断地和外界交换这些离子。为了交换离子,心肌细胞在表面形成了许多离子通道,正常运行的离子通道,能够使心肌细胞内外离子保持特定比例。一旦离子通道出现异常,心肌细胞内外的离子不再保持特定比例,就会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室肌细胞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外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的平衡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这样就可以有效治疗各种早搏、房颤。在参松养心胶囊的循证医学研究过程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的作用与心律平相当,但心律平长期服用有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外的副作用,而参松养心胶囊则未发现副作用。
心律失常范文6
降压药:如甲基多巴、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可致窦性心动过缓。肼苯哒嗪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抗休克药:如增血压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多巴胺可致室性心律失常。
平喘药:如麻黄素可致窦性心动过速。氨茶碱静脉注射可致窦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较大剂量的舒喘灵(沙丁胺醇)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氢氯噻嗪)可致单源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汞撒利通常禁忌静脉注射,因为静脉注射可致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颤动。速尿(呋塞米)较大剂量注射后,可致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还可加重洋地黄的毒性作用,促发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强心药:如地高辛、西地兰(毛花苷丙)等较大剂量应用可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性心动过速或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可致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后两者可致突然晕倒,即所谓“奎尼丁晕厥”。普鲁卡因胺剂量过大或静注速度过快,可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偶可致心搏骤停。利多卡因大剂量应用时,可致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搏骤停。利多卡因大剂量应用时,可致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可致窦性停搏。异搏定(维拉帕米)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静注速度过快,偶可致心搏骤停。胺碘酮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个别病人可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平(普罗帕酮)偶可致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
抗抑郁药:如丙米嗪、阿米替林、多虑平(多塞平)等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镇痛药及抗癫痫药:如吗啡(大剂量)、美散痛可致窦性心动过缓。度冷丁(哌替啶)可致窦性心动过速。卡巴咪嗪用于治疗癫痫和三叉神经痛,可致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中枢兴奋药:如咖啡因、山梗菜碱(过量)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抗胆碱药及抗震颤麻痹药:如阿托品可致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左旋多巴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较大剂量应用时,偶可致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拟肾上腺素和抗肾上腺素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肾上腺素可致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异丙。肾上腺素可致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酚苄明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麻醉用药:乙醚(麻醉过量)可致心搏骤停。氯胺酮可致窦性心动过速。氟烷可致心动过缓。
防治血吸虫病药:如酒石酸锑钾可致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敌百虫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早搏。
抗疟药及抗阿米巴病药:如治疗量的氯喹可能会引起心脏停搏。吐根碱可致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
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可致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和交界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及心室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