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范文1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医疗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96-02
0 引言
无锡市人民医院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原市一院、原市儿童医院、原市五院三家医院全建制整合组建而成的公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的发展思路是“创新机制、调整结构、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将技术创新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打造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1]。基于医院的发展思路已确定,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也从满足读者的知识需要随之动态转变成为医院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
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有助于确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提高图书馆在文献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图书馆紧紧把握核心内涵,实现服务于医院技术创新及社会的最终价值。
1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
1.1 国内外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识 国外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0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图书馆工作核心价值宣言》中把图书馆核心价值概括为:图书馆员的专业性,读者可公平取用信息,维护知识自由,保存资源,服务民众,负有社会责任,保障读者的隐私、民主、多元性、教育及终身学习等。
国内图书馆界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始于本世纪初。2006年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7新年峰会”将“图书馆核心价值再认识”列为第一分主题。此后,图书馆界发表了数十篇有关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文章,综合各家之说,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是:服务读者和社会,收集、保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公民对信息知识的自由、平等获取,传递、“活化”文献信息和知识转移,以社会效益为最大价值取向,坚持社会公益性原则。
1.2 对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识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图书馆人克服信心危机、提高图书馆人的自信心,有助于树立职业信念。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国内论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文章不少,经检索,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图书馆李燕琼[2]从树立服务第一的办馆宗旨、重视个性化服务、重视资源的宣传整合、积极开展读者培训四个方面阐述了作为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价值及意义。但目前尚无对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表述。
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医技护人员,实习生进修生研究生,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科研基金项目,医院行政管理。资源整合后的医院定位为立足无锡、面向苏南、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大科技创新、培训和应用的力度,力求在医学技术供给上有新突破。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医院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为医院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
2 医院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途径
为医院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始终的主线,是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实现医院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员应该具有求新、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积极精神,依据医院发展思路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医院发展要求。
2.1.1 进修医学理论知识:医院图书馆员大多是图书情报专业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医学知识很粗浅,而医学理论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实际的工作能力。所以我们不但要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临床专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修养,才能通过文献检索,掌握国内外各专业发展新动态、新进展,能根据用户要求及时确定检索策略,制定出科学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2.1.2 熟练使用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目前中文有三大全文数据库,分别是万方医学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维普资讯,这些数据库提供了论文检索、期刊导航、作者空间、机构空间、基金信息等,其中基金信息对审报课题选题很有帮助。万方数据库把中华医学会期刊做成专题,很有优势。数据库刊源、主办单位和发行系统等近十种途径浏览刊物,尤其是利用数据库刊源浏览,可以很方便地查出被CA、SA、SCI等著名的检索系统所收录的刊物,方便用户投稿,如果深入的全文搜索,可减少漏检,更利于引文统计。外文数据库有PubMed、Google学术搜索;还有康健、医知网全文传递数据库等。
2.1.3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检索具有快、新、广、准等特点,代表了文献检索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检索无论是脱机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或是光盘检索均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因此,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熟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性能与安装,熟悉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熟练编制检索策略,科学安排文献检索提问的逻辑与检索方法、步骤,选定数据库及检索系统,优化检索过程,提高检全率与检准率。
2.1.4 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要了解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动态,要在网络系统中查询国外文献,没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是无法做到的,信息情报的获取也就是一句空话。图书馆员必须通晓至少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外文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与提供,才能做好文献服务工作。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范文2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三类民办高校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Third Level Private Colleges
MING Yun
(Wuhan Medie Colleg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Third level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new model of education following development of popularization of advanced educ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course.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explores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for course of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choice of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planning, practice teaching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in the third leve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 presents strategies and advice for standardized and characterized development of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 a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for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course relying on the parent universities in third level private colleges.
Key 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hird level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中国民办高校已经有20年历史。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80万人,截至2011年5月23日,中国已有386所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民办高校。同时,民办高校需要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三本民办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应立足于三本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末的美国,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清华大学试办MIS 专业,1990 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 专业硕士点。由于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MIS 专业分别从属于不同的学院,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 MIS 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又称IS 专业),给出了宏观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指导,改变了上述混乱状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列为管理学门类,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进行介于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和管理之间的专业,进行人才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个新专业于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在本科生专业目录中。此专业综合了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内容。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维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综合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包含三个层次:信息素养层、信息管理层、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层。但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定位也应不同。
三本民办高校的信息素养要求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认识,并利用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2)信息知识。它不仅体现着三类民办高校学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4)信息道德。这需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信息管理层是在信息素养形成基础上的提升,它主要包括三大板块知识,分别为信息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和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最主要特征是将计算机专业与管理学专业相结合。
信息技术能力层则是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实践技术开发的能力。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理论是基础,而信息技术能力则属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在不断地变革,这要求学生能不断适应这种变革,掌握最新的开发工具。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建设
3.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包括管理与计算机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既要考虑整合多学科内容,又要注重课程实践。此专业课建设的原则有:
(1)整合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上,要避免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积。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多门相近课程的重复部分去掉,再进行整合;二是将不同类课程整合成综合化课程。
(2)增大选修课程比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应该提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有很多。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有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单独设课,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课程设计,注重课程设计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图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层次图
3.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四大块:基础课程(包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管理课程、计算机课程和信息系统理论与课程实践。这四大块的主修课程分别为:
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一般大学本科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管理课程可以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等。计算机课程,主要有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IS(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另外,还需要加入一些实践课程,如信息科学基础,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具体实践环节可以从课程设计开始,如专业生产实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等。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应切实从社会需求出发,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心。目前,很多教师在认为本专业的实践,主要内容是系统设计与开发。严格来说,实践环节还应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软件编程和运行维护等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应该从企业运作角度出发,对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等控制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等一系列能力。经营能力,包括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使人、财、物、信息等资源顺畅和谐地流动。其中后三种能力主要靠学生为人处事方面的积累和锻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其中,技术能力属于专业实践环节的核心,不仅需要安排上机,还应从毕业论文或设计来抓。
通常来说,实践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理论教学只能使学生达到理性认识阶段。实践教学具有强有力的整合知识的作用,可以将信息资源根据系统化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融汇。
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可以让学生组建信息系统开发兴趣小组,每个小组2~3人,按照特长来分工。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开发竞赛以及毕业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中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这门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三本民办高校在开办此专业时,应建设专门的机房,除了软硬件设施以及网络设施应尽可能齐全外,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创造一个好的实践课程支撑平台。同时,三本民办高校每年应对就业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教学效果,根据反馈对实践环节进行调整。图2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图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在师资力量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等方面都要合理搭配。在知识结构方面,教师要有一部分偏向于管理方面的,另一部分偏向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目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缺乏管理知识以及如何把计算机与管理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有别于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例如: 讲授《数据库系统》只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实现方法,而没有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数据库系统到底对管理工作起到哪些作用,针对不同的环境如何发生作用,作用的程度如何等。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年龄结构方面,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这是由于专业发展速度快,变化快,知识更新也很快,很容易被淘汰。因此,要求教师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主要是年青教师。因此可以选择管理方向的教师最好是硕士以上学历,而偏向于计算机操作应用的教师或者是实验室指导员等,本科学历就可以,辅助学生在编程、软件开发等方面动手能力强就行。
6 总结
本文立足于三类民办高校的特点,阐述了三类民办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首先介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及现状,然后分别研究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课程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本文突出阐述了实践教学部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将对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蔡淑琴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3]何永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新专业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