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软硬件都相对落后,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不如城里的同龄人见多识广,独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们缺乏自信,也缺乏对周围人事的关心。我校实行双休日,对距家较远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时间可以支配,作为班主任正好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性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性学习案例后,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我将课题定为“校园·生活”。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校园,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才能使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文明,远离危险,参与营造“平安校园”,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
二、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一)课题目标
1.认识到维护和创造校园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2.让学生学会设计、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讨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学会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他人。
(二)方案设计
1.子课题的确立
“校园·生活”涉及面很广,学生也各有所长,各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七个课题:
“校园·生活”
纪律现状与问题
卫生现状与问题
校园安全现状与问题
校园水电节约情况调查
教学情况调查
校园饮食情况调查
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2.具体方案设计
课题组成员为高一(7)班
66名同学。在公布七个子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编成七个小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成员共同讨论本小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实施。
三、活动实施过程
1.学习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信息分析、撰写报告等)指导。
2.分组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并各复印30份。讨论确定本组研究方案并进行调查。
3.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撰写 四、学生的研究成果
(一)纪律现状与问题 (七)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张晟、刘超2人)
从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懂得劳逸结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学生课余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段时间的安排处于茫无头绪的状态。
希望各班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学校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进行科学引导。
五、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
1.许x:我们从事任何事情,都要有团队精神,相互合作,听从队长的指挥与安排,切不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只样只会拖累集体。
2.尹星: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它让我了解了怎样开展一项研究性活动,让我知道了怎样制作一份调查问卷,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使我学会了大胆与别人交流。
3.小蕾:平时在报刊上看到调查报告总是不以为然,只是随意看上一眼,有时还会说:“什么嘛!不感兴趣!”然后将它丢在一边,却没有发现在这简单的调查报告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汗水!今天才体会到一份调查报告的诞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4.陈xx: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合作是成功的
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础。
5.杨x:我们每进一个班级首先找班长,解释此次活动的原因、目的,并自我介绍,他们都很乐意帮我们。
6.吴x:当我们进行走访这一步骤时,成效不怎么明显。有些被调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誉,不愿意据实相告,答案与事实背道而驰,所以,这次调查结果不怎么准确。
7.文x: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每去一个班级,都会引来众人的好奇。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引出了许多笑话。
8.陆x:我们第一次搞活动,都不怎么敢敲门,敲了一个班,叫出班长,他们居然哄堂大笑,真搞不懂有什么好笑的。……虽然这次活动碰到了许多困难,但同学们都很开心,也为我们今后行为处事提供了宝贵经验。
9.桂x:在这次活动中,许多同学积极的表现,让我自叹不如,但以后在其它方面,我会努力追求进步,不做落后分子。
10.光x:大家各显神通才能使团队更好更快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11.纪xx:有些现象在学校中存在,且十分严重,而在调查问卷中并没有充分体现。
12.王xx:被调查者几乎都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填。
13.张x: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些磨擦,但最终大家求大同存小异。通过这次调查,也使自己有了一点成就感。
14.刘x: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与别人交往的一些知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15.方x:增进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升自己的胆量和信心,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6.高x: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17.江x:我感到学校存在的不良现象的确很多,对于一些可以避免的现象,大家都是各行其是。
18.王x: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19.查x:与陌生人交往其实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你对别人礼貌,别人也会以礼相待。
20.陈x:从来不敢轻易与陌生面孔说话的我,这次却能够主动与人沟通,并且沟通得很融洽,这是我感到无比自豪的。
21.许x:一向不喜欢说话的我,在这次活动中也参与讨论,我显得异常兴奋,这是我的小收获。
22.桂x:勇于探索是我们高中生必备的精神。
23.桂x:通过队友们说的一些问题,让我也了解到了学校其它方面的问题。
24.汪x:经过这次活动,我变得有些胆大了。虽然过程中有些挫折,但并没有打击我澎湃的心情。
25.陈x:我勉为其难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却让我性格改变了很多。
26.汪x: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也让我更加自信,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27.吴x:此活动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8.陈x:活动过程中,有太多的忐忑,……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身轻松,喜悦之情在我们心中飘荡。
29.桂xx:了解到了本校部分学生对节约水电资源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简简单单,单纯的幸福感。
30.纪x:活动过程中,我们有尴尬,但收获更多的却是成功的喜悦。这次活动不仅很有意义,而且也很成功。是它给了我同陌生的面孔对话的勇气,是它让我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它让我相信团队精神的强大力量!
31.刘x:这次经验将会一次次鼓舞我去参与社会生活。
32.包x: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验到环境卫生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需要加强环保意识。
33.章x:在此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与分歧,但通过交流化解了这些障碍。
34.苏x:原来我以为发放调查问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由我去做时,感觉这件事并不是想像那样简单。
35.王x:不良的卫生习惯不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36.陈x:在小组活动中要人尽其才,这样才会使研讨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37.谢x:我负责调查高二(6)班,开始不知所措,在他们班级门口站了片刻,才走了进去。
38.汪x: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高校学生的专利,我们高中生同样可以做到。
39.纪x:每个人都在忙活着,以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但也有人在胡任务。
40.钱x: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1.朱x:经过这次活动能够清晰地反映学校中的卫生状况以及同学们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
42.金x:这次活动增长了自己的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我今后的发展,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43.吴x:它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44.张志x: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人不愿意帮助,不肯回答我们的问题,可见有些人的素质很低。
45.张健x:少数同学的团结意识差,没有很好地融入集体,甚至帮倒忙,这是我们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
46.章x: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慢条斯理,井井有条,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得完美。
47.大x:开展一个活动要有纪律,要服从组织安排,不能无目的地乱跑。
48.李x:学生每天打扫的卫生区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在卫生区内仍有较大的垃圾。
49.沈x:卫生还是不够好,经常敷衍了事,应对突击检查,做做样子。
50.章x:我对有些同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些同学的思维异常活跃,面部表情异常丰富。……高三学哥学姐们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设计提出意见,这让我反思,以后做任何事都一定要认真,有错就改,不断提高自己。
51.曹x:不敢敲门找人填写,手伸了又缩,缩了又伸,不知怎么办才好……上楼下楼跑了几次,终于收齐了问卷……这次活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累,第二个感受是开心。
52.纪x:调查高三同学的时候,他们互相推让,最后送我一句:“对不起”,将我晾在一边,幸亏有队友的帮助,使我完成了任务,给予我更大的信心。
53.戴x: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终于勇敢地与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只有学会沟通,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4.袁x:人际交往就是语言交际。
55.陈x:不管认识与否,只要能够交流,就会有很多话题。我们需要大胆与他人交流。……从讨论到走访,再到分析和撰写报告,每个步骤我都认真思考,
一步步做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仅仅夸夸其谈,更要去实践。
56.汪x:这类活动不但可以训练我们的胆量,还可以使我们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57.纪x:让我了解了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58.王x:完成任务之后,心里充满喜悦和成就感。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参加的。
59.周x: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事前知道,作好准备。
六、对本次探究活动的反思
对于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尚属首次,无经验可循,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由于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经验,事前准备并不充分,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而且整个活动时间安排也比较仓促,准备工作还有很大欠缺。
对于如何开展社会学研究调查,虽然事前对学生作了培训,但时间短,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制作问卷时,细节部分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设计的问题既不全面,也不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在小组分组讨论和设计活动方案时,组长和成员之间配合还不够协调,导致时间浪废。尊重他人和谦让精神还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访谈过程中,方法不当,使被访者存在疑虑,不敢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甚至是直接地被拒绝,从而降低了效率,影响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实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比如,对于卫生问题的调查,并不一定要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可以采用实地查看作为主要方法。还可以去团委调查学校卫生记录,或者走访学校总务处和分管卫生的校长来了解学校措施和动向,从而达到更好的结果。
从七个小组反馈的调查报告来看,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对调查报告的撰写,也需要指导和进一步锻炼。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有比较成功的几点:
1.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并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问题的设计、信息的搜集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使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和友谊。
2.实践证明,我校学生有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示范高中学生相比,毫不逊色。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样的学习活动也可以开展起来。 3.学生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流程,并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4.提高了同学对校园生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2
关键词:小课题; 研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2-001
在小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研究性学习呢?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我发现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不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认识平年、闰年”②
在教学中,学生发现了“四年一闰”的规律,当练习到“判断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为什么?”时,有的学生说2100年是闰年,有的说是平年。正当争论不休的时候下课了。
于是我随口说道:21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的资料,明天进行交流。
课后,平行班的老师告诉我,说我们班的学生围着他们问:21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第二天,有一部分学生一看到我,就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结果。一些学生认为2100年是闰年,理由是(1)用2100除以4没有余数,(2)用2000一直加4,正好能加到2100,所以认为2100年是闰年。一些学生认为2100年是平年,他们有的是在电脑上查的;有的是父母亲说的;有的说是书上看到的;还有七个学生把查到的资料写在纸上给我看,说2100年是平年,它跟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
没想到,我随口说的一句话引起学生这么强烈的反应,同时我也被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好学的品质深深震憾着。那么,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实践者,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服务”这一教学理念,要能够充分整合学生的信息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乐趣,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那么,学生研究的课题从何而来?又如何开展研究?
一、引出“研”题,让学生可“研”
1.从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中引出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运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与生活有关的研究性课题,并有针对性地通过“问题引路”,引导学生展开小课题研究。比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后,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商品的包装设计问题,从包装设计与商品的销售、运输、美观、实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学习了百分数后,可以研究同款商品哪家超市最便宜、便宜了百分之几,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货比三家”的消费观和质量观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是非现象,让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后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各科课程的交叉联系与整合中引出
研究性学习可以贯穿和渗透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在学校所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拓展性的研究性学习。比如可以结合学科内容的某一知识点、某一概念,通过设计实验、查找资料,了解它的实质。如学习了“圆周率”后,可以对“圆周率”的来历发展与祖冲之在科学上的贡献进行研究;三年级学生学习了“观察物体”后,可以让学生研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诗句的含义,调查或观察生活中或其他课程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自然科学现象。
3.从学生的兴趣中引出
小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结合他们的业余特长,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题,研究的课题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学生的研究由“任务”变为“兴趣”,由“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二、指导“研”技,让学生会“研”
1.指导研究方法
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进行研究。其中重要原因是小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与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指点,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研究知识、训练学生研究技能与技巧,教给学生必要的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小课题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有: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因题而异。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研究方法,还要让他们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比如实验研究法就是设计具体的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研究可能性问题就是进行具体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现象,发现可能性规律;研究商品的包装问题要运用调查研究法;了解“圆周率和祖冲之”主要用文献研究法等,而观察研究法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研究方法,不管用哪种研究方法,都离不开观察研究法。当确定研究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该课题打算如何研究,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指导。
2.指导制定研究步骤
确定了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步骤。比如何时研究、到何地研究、研究的对象是谁、用什么方法研究等。可运用研究表来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步骤。
3.指导成果汇报
学生的成果汇报,这是教师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对于不同年段的小学生,成果汇报的形式与要求要有区分。对低年段的学生只要能把研究的过程、方法与结论说出来,对中年段的学生除了能说出研究的过程、方法与结论以外,可以有选择地要求把研究成果写出来。对高年段学生可以要求写出详细的研究报告。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明确书写的格式及要求,知道结题报告一般由题目、作者、摘要、报告内容、参考资料等部分组成。其中报告的内容一般按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及建议几部分组成,也可给学生提供几种样式的报告、论文,让学生参考学习。同时对于成果演示的多媒体技术,小学生也是不如高中生熟练。教师要从内容构架、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各方面给予详细的帮助。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同时,要充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3
做热干面也是学习的结果
近年来,武汉市多所中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越来越“放得开”,那种“老师一个劲地讲,学生一个劲地记”的授课方式,正在慢慢改变。2013年10月26日下午,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举办高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评比展示活动,数十名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展示方式多样化,场面火爆有趣。高二男生王泽做了50碗“王氏秘制”热干面,被同学们和老师“一抢而光”、大赞“好吃”。王泽的芝麻酱是自制的。“我走访了很多地方,尝了几十家有特色的热干面,还跟一些店主请教调制秘方呢。”他笑呵呵地说,他带来的芝麻酱、蒜水中,加入了多种调料,可谓“王氏秘制”。
据了解,王泽的现场制作,是他们小组展示研究性学习课题“武汉美食特色”的一部分。组长饶琪也在现场带来了自制的“柠檬酥”给大家品尝。据校长吴金安介绍,该校所有学生到高二都要上交完整的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选择题目、调查走访、写开题报告等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的学生还能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武汉市教科院院长王池富认为,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科研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研究性学习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到大自然中研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从目前情况看,在学校教学中普遍实施还有困难。但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将研究型课程的活动方式向必修基础课程辐射,使每门必修学科都能把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2013年10月,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科普教育基地,迎接了参与保护区《鸟儿请你来做客》中小学生实践课程试教活动的第一批学生,此次试教活动共有120名学生分批参与了《和鸟儿有个约会》《我的家园多美丽》《成员大派对》《大滨鹬的烦恼》《我的邻居伙伴――动物篇》五个课程活动。 《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实践课程》(《鸟儿请你来做客》)是2013年初由崇明县科委、崇明县教育局等单位出资支持,由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崇明县进修学校负责编写的以自然资源为蓝本、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课堂活动指导教材,希望中小学生能够走入自然、走进湿地,从大自然中以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吸取湿地及鸟类保护知识,体验不一样的教学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在听取了老师关于课程注意事项和要求的介绍后,投入到浩瀚的基地,互动游戏、动物寻踪、活动分享等,让他们乐不思蜀。在课程结束后,每位学生和老师还填写了活动反馈表,他们对课程的感受与反馈建议,能够推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完善,使学生的学习,更接近自然,接近社会现状。
研究涵盖所有课程
当然,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标志的,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也不应该为“研究性学习”课程所独有,它涵盖所有学科课程。目前,研究性学习的误区是把大多数学科教学排斥在研究性学习之外,严重制约着研究性学习广泛深入开展。如果舍弃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也就不存在了。就课程形态而言,任何学科都应该由静态的知识传授向动态的探究学习转变。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4
为了改变教育的现状,我省从2010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经过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探索,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笔者有幸作为新课改教学的实践者,对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有了一些收获.
本文就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谈点感想.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或合作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强调了学习的实践性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和相互合作,养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注重于学习者外在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注重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内在思维和情感的自我体验;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单向、固定学习,转变为学生在社会和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主动、发散、交互学习.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由学习过程中显性的决策者、主角,转变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参与者、配角,其教学功能逐渐得到淡化,而学习者将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1.准备阶段.问题准备、心理准备.
2.实施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计划、准备研究材料、收集资料.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处理信息资料和数据,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
3.总结阶段.撰写报告,汇报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课题的选择
指导学生选好研究课题是成功的关键.课题的来源主要有:
1.生产和生活.运用化学学科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材.如课本中“交流与讨论”等栏目,都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3.信息渠道.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了解到的知识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例如,2007年5、6月间, 江苏太湖爆发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请你通过走访市水处理、环保等部门,收集并测定周围河流的水和pH等方法,对我市近期水情况作一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四、教学实例
以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下册)第112页中的“活动与探究”栏目为例,谈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这个课题的题目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目前水体的污染状况,归纳整理你查阅到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如何处理污水.请在你与同学讨论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佳的处理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该课题紧密结合教材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指导时,我们根据本课题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照课题实施一般步骤制定出了本课题实施方案.
1.确定课题名称:污水处理最佳方案.
2.明确实施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完成).
3.制定本课题实施步骤和内容.(1)调查研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预先设计好调查表,确定需调查的项目.(2)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遇到疑难问题时可走访有关专家或教师.(3)记录有关数据和现象.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记录数据、现象,必要时可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比较各种方案.(4)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通过前阶段的调查和资料的积累,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得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5
论文摘要: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素质,提高社团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导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开放性等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非常契合。本文以江南大学行知教育调研团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理念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一、培育新型的社团学习活动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获取知识并最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一种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行知教育调研团将社团活动定位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设定学习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方式。
1.学习目标具有生成性
研究性学习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织,提出疑问并进行新的探索。行知教育调研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后,选取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最终生成问题的答案。调研团各项活动均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其学习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2.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纵观调研团近五年的调研报告,学生的研究学科涉及教育、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涉及大中小学生、教师、农民等不同群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公平、中小学课程改革、青少年公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面对各类社会教育问题,学生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充分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探究欲望。
3.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
采用探究性的活动方式,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文献收集、方案设计、实地调研、小组交流、报告撰写等
多个环节。在组织过程中,行知教育调研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活动情境。
二、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运行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指的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具体过程为:提出问题或假设,针对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或实验,给出描述或解释、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问题的答案。行知教育调研团采用“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社团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健康的运行模式。
1.制定项目规划
每学年初,调研团都在师生中征集项目选题,要求选题要来自社会生活,具有非预测性、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度研究,且学生有能力驾驭。认真筛选后社团制订项目研究的总体计划,明确研究周期及工作推进时间表,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组建合作小组
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差异,进行合理组合,尽可能做到互补、互助。小组内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特长,选取本小组的研究项目,并进行初步论证。
3.聘请指导教师
社团根据选题为各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对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学生就项目研究主动与导师沟通、协商,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4.开展基础培训
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专业学习程度的差异较大,社团需对成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5.制订实施方案
各组成员自主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共同围绕课题的有效开展与实现展开互动式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和制订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合作小组充分发挥成员专业互补的优势,尽可能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提倡和鼓励发散式的见解、观点。
6.实施与体验
根据实施方案,合作小组开始有序地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发放问卷等调研工作,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和反思。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小组成员可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直至研究目标的基本实现。
7.进行成果交流
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要通过中期汇报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调研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形成调研报告。社团要组织答辩、讨论等,让成员研究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进行体验。
三、形成健康发展的社团文化
1.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
调研团拥有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细则,确保招新考核、导师聘任、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期汇报会、总结评奖、论文汇编等环节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2.营造平等合作的氛围
小组合作是调研团成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用的组织方式,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均有专业导师。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各种观点能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产生视角独特、思辨性强的调研报告。
3.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调研团倡导“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理念,要求成员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成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要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艰苦的实地调查,还要处理成批的数据,这一过程也培养了社团成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品质。
四、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备导师
社团导师要在课题的提供、筛选、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具体实施等过程中与社团成员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导师应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尽可能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灵感和探索的热情,其职能是“指导”“引导”,而不是“领导”。
2.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更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成长,重视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量过程,而不是用静态的目光聚集结果。
3.高校学生社团需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社团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避免出现社团组织松散、运作不规范、成员流动性大、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社团还要重视提高成员素质,在招录新成员时要注重考察他们的基本科研能力、课程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新成员招录来后要帮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凝聚力强的团队。
4.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学校的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社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社团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科技创造活动,指导他们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丰富内容、扩大参与面,帮助他们聘请导师,并在经费投入、评奖评优中予以倾斜。还要努力在全校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采取开放、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创设更为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6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当代学校教育中,很多学校和教育部门都把研究性学习纳入了议事日程,以为只有开展这样的学习,才能够表示自己对新课改的重视。当然,这比起原来老师的满言堂,对比原来单一的教学方式来说,自然好好得多,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来说,我们是否有必要来推行这个研究性学习呢?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理论依据是:首先,“主体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纵览“研究”热潮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中的开展现状,我们到底是众口一词地唱赞歌,还是冷静地分析思考它的利弊呢?就目前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校面临的教育形式的发展来看,在剖开“研究”这颗“盛夏的果实”,并且品尝了它的酸涩之后,尤其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们得认真思考如下问题:
一、接受知识与研究知识
学生从信息获得、接受到形成感性知识,直至自主思考形成理性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知识的获得和接受,也必定会有自己的发现。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获得、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就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发现知识的时候学习能力的就一定提高的很快、很高。
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研究”的提出,不应该是以全盘否定获得接受知识为前提。否则,各门学科开设就没有“不知为那般了”,只要从小学直至中学、大学一路“研究”下来,便可以在大学阶段顺理成章地培养出一大批经过“研究”锤炼出来的研究生了。
二、少数精英与多数大众
毋庸置疑,“研究”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看成高考状元或者奥林匹克竞赛奖牌获得者,他们确确实实是学生中的精英,那么,他们在学生中的比例肯定是少得可怜,以他们的成绩来说明“研究”的成果,肯定就像“管窥全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广大普通学生成为绿叶,把精英学生衬托得“分外妖娆”。
而新经济时代不仅仅需要精英来引领时代潮流,更需要广大从业者的素质提高做支撑。没有了厚重的基础,那么精英们的成果就象是“空中楼阁”,对于社会的发展只能是“画饼充饥”。
三、专门研究与学科教学
诚然,“研究”的开展有益于学生在综合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但是,支撑它的还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不能设想让一个没有掌握一定学科基础知识的学生,去完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综合性解决这样的复杂课题。
千百年来,我们积累的厚重的学科知识,不可能由那些肤浅的“研究”的简单操作来替代。它最多是沟通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一座桥梁。至于开设一门专项课程,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为没有那个全才,能够上得好这样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课程的。我们还是应该把“研究”当作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分化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才符合它的本来面目。
四、临时凑数还是长期深入
从开设“研究”课程的初衷来看,它确定地是要尊重人的价值——由学生选题,学生自己选择指导老师、学生自己安排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学生自己撰写研究报告;考查“研究”的成果也是重在学生的参与研究的过程。
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一枚棋子。奥林匹克竞赛要参赛了,一部分学生被抽调集训;文艺会演要评比了,一部分学生被抽调排练;运动会比赛了,一部分学生被抽调做运动员临时上阵。现在,一部分学生被重点培养成“研究生”。我们不可能根本否定这些活动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不难从学校的实际操作中发现,能够成为“幸运儿”被安排在这些活动中的必定是少数学生,甚至是相对集中的少数。且不说广大被遗忘的学生如何,单只是这些“幸运儿”是真的被“尊重”选择的志愿者,还是无奈地被糊弄的棋子,也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罗伯逊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的而不是创造性的学生。”所以开放性是创新性的重要方面,由于开放性内容知识容量大,思考方法多,解决问题活,极富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能从各种不同的思考过程和问题解的特征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得创造想象能力进一步加强。
但是我们呀还应该认识到,“研究”既然是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它是否能全部地适合每一个学生,这本身就要打上一个问号;现在,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硬性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做一次“研究生”,那么相当多数的学生就会像被赶上架子的鸭子——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