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语境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语境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语境论文

哲学语境论文范文1

【正文】

哲学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中极其重要的,体现出丰富的方法论思想。认真清理和这些思想,无论对于我们建构当代经济哲学还是分析现实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既非单纯经济学也非纯粹哲学,而是在融合两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质。这种“新质”,就在于它打破了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察经济问题的方法:或者从主观概念、理性原则出发剪裁、套用客观经济现实,否认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观经济现象的表层,否认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前者是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经济哲学研究成果《哲学的贫困》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他批评蒲鲁东从普遍理性出发建构经济学的哲学体系,把经济范畴视作“不依赖实际关系而自生”的思想,不过是一种先验的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而他关于经济学要能够真正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本质和,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研究经济现象的思想,则蕴含着从经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同时,对庸俗经济学思想的反思,使马克思意识到,经济哲学要走出“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对“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的误区,就必须突破以往的理论,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发挥主体能动性,冲破思想障碍,敢于进行理论创新。

集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之大成的《资本论》,既与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现实,从现象分析中揭开资本主义结构、关系、运行机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谜底”有关,又与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当时的经济学、哲学思维成果基础上,善于走出哲学和经济学各自的理论藩篱,在综合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无联系。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最终实现了其哲学与经济学成果——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经济哲学研究,他不是躲进书斋给自己设定纯抽象思辨的命题,在主观玄想中构造体系,而是立足经济现实,捕捉提出的重大问题;不囿于“现存”和既有的方法、结论,而是让“思想的闪电”在划破理论的迷雾中,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真谛。

今天,虽然时代的巨变使经济哲学研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马克思那个时代有了极大差异,但马克思当年从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经济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仍能为我们从事当代经济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此,不妨借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经济哲学要想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主体特有的能动性,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与时俱进。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性与人文性,分别从物与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前者强调客观性和事实评价,后者强调主体性和人文关怀。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是能动的、有价值、理想追求的主体。因此,经济哲学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应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这种辩证统一,体现得尤为彻底。

马克思既反对从所谓“纯粹的客观性”或单纯的技术理性、经济模式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撇开主体的人和缺乏对人的价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体现、愿望的人文关怀的理论,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单纯“经济人”;同时,又反对从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抛弃客观的物和缺乏对客体分析的“人文关怀”,只能使人成为虚假的主体和片面的“道德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哲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时,把它们视为以人的生产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合规律的过程,强调无产阶级解放之路的寻求,首先必须深入到客观的经济底层,同时,又关注现实的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地位、处境、命运和出路,认为自己的理论就是为“倍受压迫”的那个阶级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因此,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对“人”的探讨既以对客观事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又以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要求为目的;对“物”的探讨既以人的价值取向为参照,又注重从物的基础、本源角度探究人文关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今天,借鉴马克思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方法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有助于我们关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转型、变化、发展的现状、历史和未来趋势,立足科学的实证经济学,从人化了的客观世界中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质及其本质规律,为理解和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人生的现实性、时代的变易性、社会生活的真伪性,以及准确定位与之相应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关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运用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人的价值要求的客观范围和内在层次,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质世界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现生存的意义,感到人生的温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体言之,经济哲学要研究宏观的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微观的诸如经济发展、转型引发的利益与价值、公平与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与经济、与经济、与经济乃至社会心理与经济等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决定性与选择性则侧重于从实践角度表述主客关系。决定性即承认人类及其运动是有自身可循的历史过程;选择性即承认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又是历史主体的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前者肯定客观世界和其规律的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后者肯定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一身兼任“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身份。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运动的规律,是通过现实的人的有选择的能动性活动而得以实现的。人的实践是联接两者的中介,正是在实践基础上,两者达到了辩证的统一。经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对经济现实的理性考察,为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提供根据,因此它应当从决定与选择的统一角度,研究作为客体的世界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这种统一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陷入纯实证经济论和蒲鲁东陷入纯思辨的经济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离开历史的主客体关系来考察经济,没有看到客观经济规律既是人的能动实践的结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无策;但经济事实作为既定产物又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制约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随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经济活动中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关系,导致他们或者陷于机械决定论,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永恒之手”,完全制约着人的活动;或者陷于唯心能动论,视个体理性、“社会天才”的自由意志为解决经济矛盾的灵丹妙药。与他们不同,马克思一方面认为社会的、历史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经济生活的根本,生产力是在人类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创造的物质力量,而不是自身无前提的先验假设;同时又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是主体的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物化,生产关系是人为适应生产力而创造的结果。这样,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基础和中介,地预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活动,是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统一。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考察当代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和制订新世纪化战略决策,有助于我们走出“超越论”和“循序论”的两极,既立足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诸如中国与世界体系的联系与交往中,经济的调整、重组、改革、开放等关系;又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在历史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交错点上“抓住机遇”,切实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借鉴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态和可持续等问题,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论”或“生态决定论”的两极,进而深入研究诸如经济增长与自然成本和生产效率、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社会发展中的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精神生产,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与自然可再生性发展等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四、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

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前者侧重于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后者侧重于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因此,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上述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哲学中,具体体现为他的“有中介的社会生产体系”观:社会就其静态存在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其动态展开看,是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关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又决定生产关系,既具生产力功能又具生产关系价值,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特定结构及其整个历史运动,既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系统,又是一个由生产方式运动推动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观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既从历史的、现实的国情出发,又把它置于“世界历史”、“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中;既从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又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从而既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并互通互补,生产的技术层面构成生产方式的基础,经济体系以它为坐标系,经济形态的依次演进从根本上决定所有制形态的一般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中国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又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中介性必然与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结合,生产关系的社会层面决定社会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态可以反映相同的经济形态。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国实行的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应该而且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五、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

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它体现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不仅从经济现实出发,在研究经济现实中进行哲理的推论,并从中引出世界观、方法论的结论,而不是止步于实证归纳;而且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哲理的分析与揭示中,融入经济的实证使之有根有据,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绎。

还在马克思创立经济哲学之初,他就批判地审视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既反对蒲鲁东用先验原则、抽象哲学理念投射经济现实,认为这只能导致“可笑的哲学”;[9]又批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停留于纯粹经济事实的肤浅表述和实证归纳,认为其不从经济关系的社会历史性考察、深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了他们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固定永恒的规律的唯心史观结论。而马克思《资本论》中贯串始终的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则是他融合经济学实证性与哲学思辨性的结晶。虽然这部研究资本主义的巨著侧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但这种分析却既因哲学唯物史观的运用而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超越了纯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实证而使哲学的逻辑推演,超越了纯思辨的抽象论证而具有透彻的经验说服力,从而使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单纯的经济学著作或单纯的哲学著作。纵观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哲学与经济学在相互交融基础上达到了辩证统一。如同劳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既是经济学又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一样,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既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又是经济的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思考和经济学实证分析统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必须做到:一方面,在探讨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具体问题时,必须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论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经济范式、技术模式、操作手段等经济学的表层。另一方面,在深化诸如的社会结构论、形态论、本质论、动力论等基本理论时,必须结合和依据世界、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现状和趋势,以及新革命、信息革命等问题加以经验证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两者特征的基础上,创建出既不因满足于繁荣表象而对自身功能产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对自身功能产生怀疑的,既适合又能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经济哲学理论。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66-4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哲学语境论文范文2

1、相比较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受限,这导致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吸引力差。

2、高级技术人才匮乏。

县域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宜人、初级劳动力过剩,但是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引进人才之路举步维艰。

3、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重农轻工,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重传统产业发展,缺乏改革和创新性的新兴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尚未协调发展。

4、受政策、体制影响较大,缺乏创造力。

当前,县域人口几乎占全国人口的70%。由于综合考虑国家往往将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放在大中型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存在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政府政策导向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缺乏高级市场要素,上述原因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健康平衡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且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深刻清醒的认识当前环境、形势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理清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并确定相应的新对策是抓住县域经济发展机遇期的关键所在。

1、明确发展思路,革新发展理念

目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更缺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应从多方面确立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县域经济发展观,与时俱进研究新思路,不要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就县域抓县域的单一孤立打法,而是应以工带农,统筹兼顾。

2、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引领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县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是用现代工业带动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全国强县的实际情况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3、加快城镇化进程,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依存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可以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使之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基础点。

4、创新县域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那么首先就应该创新县域经济制度,这是前提,没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那么我们说的发展县域经济都是空话。为有效创新县域经济制度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应该从明确当前县域经济制度改革、创新目标和方向来对农业生产承包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等进行完善,坚决剔除阻碍县域经济以及农工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合理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来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还要鼓励县域经济主体走集约经营道路,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益受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实现农工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推进县域企业民营化进程,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5、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还是注重依靠政府主导的大项目,总想依靠政府直接统管来建项目,恰好不重视市场的调节和决定性作用。县域经济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丰富优势,不光靠政府建大项目,还应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和政策性问题,吸引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来投资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县域经济项目建设步伐,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普遍重视政府投资的大项目建设,而恰恰忽视船小好调头的民营小项目小企业,这一适合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模式不容置疑、不能轻视。这可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三、结语

哲学语境论文范文3

1.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

2.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3.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4.认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  李宇明 

5.《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交际语言能力框架和外语教学理念 

6.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8.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 

9.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  

10.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11.“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

12.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13.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 

14.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  

15.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 

16.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 

17.近10年来国外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进展与启示 

1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 

19.语言竞争试说  

20.语言服务的概念界定 

21.语言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 

22.语言模因观初探 

23.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 

24.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 

25.中国语境下英语教师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26.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  

27.领域语言规划试论 

28.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 

29.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 

30.“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  

31.语言也是“硬实力” 

32.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33.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 

34.语言接触中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

35.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语言意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 

38.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 

39.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40.语言规范试说  

41.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 

42.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  

44.中国“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发展 

45.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

46.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

47.二语课程中的语言输出与二语发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课程英语写作的个案研究

48.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49.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

50.外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形成路径研究  

51.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 

52.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 

53.口语教学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55.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56.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57.关于外语教师语言属性的思考

58.语言产业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60.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61.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 

62.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 

63.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64.语言网络:隐喻,还是利器? 

65.商务语言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与方法 

66.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语言哲学之延续——二十九论语言的体认性

67.中国英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研究  

68.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69.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  

70.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71.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72.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73.“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  

74.有关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  

75.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化 

76.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 

77.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78.国际化和英语化——语言政策是一种选择  

79.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兼谈法律英语的特点

80.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

81.指向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美国“语言教师效能反馈工具”述评 

82.语言规划的国际化趋势:一个语言传播与竞争的新领域 

83.索绪尔语言学的语言本体论预设——语言主观意义论题的提出 

84.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程式语研究  

85.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类型学 

86.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顾与展望 

87.从文化生态视角解读语言衰亡 

88.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 

89.“语言体验”的教育学理论研究  

90.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思考 

91.《马氏文通》前西人的汉语量词研究——以《语言自迩集》为核心 

92.从语言处理的复杂性与高效性看联结主义 

93.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与语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隐喻句为例 

94.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研究述评 

95.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 

97.网络用语与语言规范  

98.口译过程的两阶段解读——以一般语言理解和产出为参照

99.学术会议英语演讲语篇多模式语言符号意义构建 

100.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  

101.中国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 

102.论国家语言认同与民族语言认同 

103.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 

104.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

105.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

106.语言的定义 

107.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108.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的互动

109.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 

110.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111.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

112.英语口语能力描述语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级划分——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实证研究

113.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114.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115.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索绪尔语言本体论研究 

116.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

哲学语境论文范文4

近年来,虽然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还是被边缘化,但是随着中国图书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被译介的势头越来越旺,人们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与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相比,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并不多见。据万方数据检索结果,2000年至2010年,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学位论文约98篇,学术论文近100篇,论著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本文作者对这些论文和论著的翻译研究视角做出了总结或综述,随后提出了一些新视角,以期对未来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者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现有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视角的综述

上述论文和论著运用的研究视角主要可以分为类:第一类是对翻译家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二类是对特定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三类是对儿童文学翻译原则、策略、技巧的研究;第四类是结合文学、哲学、美学的理论而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五类是儿童文学译本的个案研究或比较研究;第六类是从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的影响角度进行的研究;第七类是从译者、读者的角度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八类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

近年来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多数属于结合文学或哲学的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审视或诠释,其实,我们不妨从以下六大视角为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翻开新篇章。

第一,按儿童年龄分段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蒋风认为:一般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年龄越小,特殊性越大。[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表现为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语言还未形成,而从前运算阶段开始,儿童的语言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能用表象、语言以及符号来表征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由此看来,不同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语言有着不同的要求。西方工业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儿童年龄分段为:婴幼儿期(0-3岁),儿童初期(3-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春期(11-20岁)。[2]

我们把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进行分类归纳,例如,把适合婴幼儿听或读的归为一类,然后根据这些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或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总体特点进行宏观的研究,或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技巧与策略等方面进行微观的研究;把适合3-6岁儿童的译作归为一类,如把《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归为这一类,并对它们的语言结构等微观层面以及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类推。

第二,按儿童文学体裁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儿童文学被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和儿童影视等形式。我们可对某种体裁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如研究寓言翻译,以《农夫和蛇》,《狐狸请客》等作品为对象研究伊索寓言的翻译;如研究童话翻译,以《小红帽》、《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糖果屋》等为对象研究格林童话的翻译,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为对象研究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如研究儿童影视翻译,就是研究跨媒体的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影视的流行,打破了传统的儿童文学翻译从文本到文本的局限。如外国儿童故事被拍成电影后,影屏字幕是改编后的文本,影屏字幕的翻译值得研究,例如,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动画片《美食总动员》、《加菲猫1》、《哈利·波特》、《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均可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功夫熊猫2》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译者更是受到了译语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字幕翻译中出现了很多体现中国文化语境的词汇,如China翻译为“中原”,soothsayer翻译为“羊仙姑”,Nice翻译为“给力”这个时尚流行语。另外,翻译配音和外语发音的口型是否大概吻合也是值得研究的方面。

第三,按国别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文军较早有这方面意识的萌芽,但他只对抗战时期我国对苏联等主要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作了不完全统计。[3]至于每个国家被译介的作品中,包括哪些体裁、涉及到哪些作家和翻译者、对抗战时期的我国产生了何种影响等并未能论及。李丽按洲别(亚、非洲,欧洲,西欧,中、东西欧,中、北欧,美洲)和国别把我国1911-1949年期间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的数量进行了不完全统计。[4]26-33但笔者认为,她和文军一样,只做了初步的数量统计工作而已,并且只涉及到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其他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怎样,我们也可按国别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第四,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我国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远远超过对他们的儿童文学理论的翻译,而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则几乎空白。其实,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反过来会很好地为我们的儿童文学翻译服务,也帮助我们了解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些现象。如,我们不妨对李丽翻译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研究,可能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意识。

第五,对儿童文学转译的研究。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从源语文本翻译而来的,而是从英语、日语等转译过来的。例如,1898-1919年期间,梁启超译的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就是由日本森田思轩的日译本《十五少年》转译的;包天笑所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等也都是由日文转译的。[4]246-314那么转译过程中所造成的文化语境等的缺失如何弥补等问题值得研究。

第六,国内外对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翻译及影响研究。域外儿童文学的大量引进,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家们针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进行了交流,多数认为堪忧。[5]笔者认为,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拿来”,但我们不能老“拿来”,老研究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其实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实力挺强的,挺受儿童喜爱的,如郑渊洁的作品就是典型。我们为什么不能研究中国人自己或外国人对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呢?比如,也从诗学、赞助者、语言、译者主体性等角度着手研究,说不定会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更大的“出口”之门找到秘笈,到时作家们不再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堪忧。

哲学语境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分析美学;语言分析;艺术定义;中国美学;妙悟;无言之美;思维方法

2010年8月9至13日,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国内外千余名学者参与,此次大会主题为“美学多样性”。会议上设立“中国艺术专场”,中国美学和艺术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美学和艺术日益走向世界。但迄今为止,相对西方美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美学话语相对失衡,由于中西美学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艺术形态等多方面差异,探索二者区别是促进东西美学交流的重要基础。西方分析美学对语言的哲学分析和中国传统对“无言之美”的推崇,代表两种不同的美学语言观念,从中可见中西美学思维差异之一斑。

一、分析美学的语言分析和艺术定义

分析美学是20世纪后半叶以后在英美及欧洲诸国唯一占据主流位置的重要美学流派,它秉承了20世纪新哲学的“分析”视角,即在面对美学问题时采取“语言分析”的方法,力图将美学理论问题当作语言问题来加以解决。其中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和后期哲学对分析美学的影响极大,他的《逻辑哲学论》的逻辑分析哲学和《哲学研究》的日常语言分析,均为分析美学提供丰富的启示。早期维特根斯坦认为美是不可言说的东西,而对不可言说的必须保持沉默。因此哲学的目的就是利用语言分析澄清美学概念的滥用和模糊不清的问题,在早期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的目的是从逻辑上澄清思想。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哲学著作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可以说,没有哲学,思想就会模糊不清;哲学应该使思想清晰,并且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1](P48)受其影响,早期分析美学将“概念的分析”作为重要的手段,也就是将一个概念置于其所出现的一个命题或者判断之中来考察。如果说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关注的是划定“语言界限”,并在这个界限之内来从事分析工作,那么,晚期维特根斯坦所面对的则是“语言使用”的基本问题。他在晚期著作《哲学研究》里面提了一系列具有“开放性”的新概念,如“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开放性”、“日常生活美学”等,这些新概念在后来的“分析美学”那里得以误读性的阐发,获得更为广阔的运行空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分析美学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嬗变。早期分析美学秉承分析哲学传统,力求客观性态度,拒斥传统美学的形而上思维,要给美学“看病”。分析美学认为传统美学的病症就在于对语言的滥用和误解,要用语言的精确性解决美学问题。他们主张应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对美学概念进行分析、拷打,通过对美学语言的逻辑分析而达到对传统美学概念的澄清。但从后期分析美学的建构来看,早期分析美学的拒斥形而上学倾向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提出“用法即意义”的命题,即从语言与世界的对应关系转为语言与世界的语境关联。语境论让语言的意义取决于使用语言的不同环境,语言的意义是变易的,是依赖于语境、依赖于用法的,“美”这个词的意义也是依赖于语境的,是由它被使用于怎样一个环境所决定的,从语境论可以推断出“美”这个词的多变性,从而也可以推出寻找美的本质的虚幻性。[2](P32)美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但维特根斯坦又提出“家族相似”的概念,并在《哲学研究》中说:家族相似适合于解决美学中的定义问题。众多的美的事物之所以被称为美,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本质,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点,不是简单拒斥美的本质,而是用一种家族相似的新方式来代替。[2](P33

35)正是如此,美和艺术具有无限开放的特征。因此后期分析美学从拒斥形而上学到最终向形而上的妥协,使得分析美学呈现新的发展空间。后期分析美学 “反本质主义”态度有所转变,更多倾向于认定艺术可以界定,整个20世纪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而在分析美学内部,艺术的核心问题则是艺术的定义。因此如何定义艺术,就成为了分析美学的“核心中的核心”问题。[3](P291)如丹托的“艺术界”理论,迪基的“艺术惯例论”,都是从空间性的维度,倾向于从社会约定俗成的空间范围来框定艺术。古德曼的“何时为艺术”论以及列文森“历史性”定义艺术论则是从时间性角度试图界定艺术。[4](P19

20)在西方分析美学史上,试图给艺术下定义的逻辑起点,是从维茨的“艺术不可定义论”开启的道路走下来的。无论从早期还是到晚期维特根斯坦,他都是拒绝那种从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开始的传统定义方式的,这种哲学理念很容易导出一种“反本质主义”的线索。维茨就是这样一位“反本质主义”者,但维茨对传统诸多定义的批驳中,为分析美学的艺术定义方式指明了新的方向。“他将艺术的概念,从传统的封闭状态,‘打开’为一种‘开放性’的状态,这恐怕是维茨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应用于界定艺术的最大贡献,后来的美学家们也更多地得益于此。”[3](P300)在维茨这样的美学家之后,更多的分析美学家们致力于给艺术下定义,但其艺术定义方法,较之以往却实现了从所谓“功能性”定义到“程序性”定义方式的根本转换,而列文森的历史性定义则意味着分析美学界定艺术方式的某种逻辑终结。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无言之美和妙悟

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分析哲学,汉语“美”的原意一般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采用“羊大为美”的说法。“羊大”之所以为“美”,则由于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5](P9)李泽厚在这里对汉字“美”的追溯,是回到儒家礼乐文化层面的探讨,而不是西方语言分析之路。因为分析,顾名思义,既“分”又“析”,它本身就意味着拆解和分解,对于哲学分析而言,就是指“把一个思想拆分成为它的终极路基构成要素”。[3](P8)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老庄、禅宗那里,显然也可以找到大量关于“语言”的哲学。老庄禅宗对语言局限的认识,深刻影响中国美学的思维。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的“道”,并彻底排除通过语言概念可以致诘的可能性。《道德经》开篇即“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以言说的;道法自然,而自然是无言的,所谓“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二章的“行不言之教”,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等都体现了老子反对“言”的观点:老子认为语言是对世界的命名,是概念的凭依,世界是复杂的,人以为自己创设的一小打符号就可以囊括天地,是自不量力的表现。因此美在老子那里就是自然而然,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庄子继承老子,《齐物论》说“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能有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庄子认为,有“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可以言之者,物之粗也;可以意之者,物之精也”。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直接反映这个世界。语言的僵化,固定的指标,是对世界意义的破坏。至于佛教和禅宗那里,对语言的局限认识更为明显,中国佛教强调无分别之境,“无言”之境为中国佛教推崇。僧肇《不真空论》说“夫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至理为空,言语即分别,分别则破空,空破则虚理遁去。僧肇很典型代表佛法对言语局限的认识。由龙树、提婆创立的大乘中观空宗经典《中论》提出“二谛”说,二谛即“真谛”和“俗谛”,俗谛是指人们用世俗的名言、概念所获取的认识,真谛则是指按照佛理直觉现观所获得的对各种现象本质的认识。按照佛法真谛说,则世间一切语言皆是法执。禅宗即标榜不立文字,达摩禅极力排斥语言文字,高僧怀让(677—744)认为“说似一物即不中”。佛是不可言说的,言语极为有限的,禅门中人说一声佛都要漱口。禅宗反对语言的实质是反对人以理性解说世界的方式,语言是对世界的命名,它导向概念,为逻辑的存在奠定基础,人们以语言去逻辑地解说世界,世界被理性化、逻辑化,真实的世界被语言遮蔽,而禅宗感兴趣的是语言背后的世界。佛教和道家在对语言局限性认识上,观点基本一致。中国哲学反对语言、知识的思想,在中国艺术理论中获得共鸣。《二十四诗品》说“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无言之美,在中国艺术中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中国美学推崇摒弃知识和超越语言,通过审美妙悟体验艺术精神。中国美学认为最高的美是超越语言的无言之美,无言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然相去呈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学、书画、艺术等必须通过语言来呈现,所以在这里中国艺术不是不要语言,而是超越语言,反对以理智概念把握世界的语言,中国艺术不立文字,但不离文字。文字如庄子的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和禅宗的舍筏登岸、以指指月,是需要忘掉的筌、兔、筏、指。

中国美学以无言之美为绝对之美,这样的美唯有以心灵去体验把握。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户,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在排除通过语言去认识世界途径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认识方式,这就是内心的体证,用他的话说就是“玄鉴”,即以光明澄澈的心灵去映照这个世界。以无言之心和光同尘契合无言之美,就是中国美学中纯粹体验方式,所以庄子和禅宗都推崇妙悟。《庄子庚桑楚》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这是悟道后的清明境界,也是无言之美的最高境界。由悟而明,在智慧中观照自身和世界,我自在显现,世界自在显现,此即无分别无对待的审美境界。在佛法中,妙悟就是般若智慧破除众生的妄执心,恢复清净本心,心为万法之根源。在佛法那里,心源即真如,即般若智慧,因此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美不可以言,却可以妙悟。张怀瓘《书断》评价张芝草书说“精熟神妙,冠绝古今,则百世不易之法式,不可以智识,不可以勤求,若达士游乎沉默之乡,鸾凤翔乎大荒之野”。[6](P177)中国艺术是一“沉默之乡”,在这片天地中,“可以心契,不可言宣”,言宣为识,心会为悟,言者存粗,悟者存精。在中国美学中,美求之于言莫若悟之于心。中国文化之“心”可以含包一切,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心可思接千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拥有艺术之心,则可目通万里,咫尺之间绘千里之境,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艺术即是由妙悟于心通达对无言之美的创造和体验。

三、分析美学和中国美学思维方式比较

冯友兰先生于1943年发表长文《新理学在哲学之地位及其方法》,提出著名“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论,并在《新知言》一书中详细阐释论证。他认为“真正形而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底方法;一种是负底方法。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形上学。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讲形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7](P147) 冯友兰所言的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方法,它来自维也纳学派,而维也纳学派正是主要的分析哲学学派之一。分析美学受分析哲学的深刻影响,运用“逻辑分析”和“概念分析”的方法,追求“限定的术语”并提供对于相关主题的“清晰的公式”,倾向于采取本体论上的“简约”、科学上的“现实主义”和心灵上的“物理主义”,从而追求客观真实性。[3](P12)套用冯先生说法,分析美学之语言分析显然属于“正的方法”。分析美学给予中国哲学和美学最大的启示就是逻辑分析方法和概念清晰的态度。在西方哲学中,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注重追求概念的清楚明确,即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界定。而这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并不追求概念的清晰不同,模糊不清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特征,这就清楚表明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发展出系统的逻辑方法。“对于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家来说,分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贯穿其全部工作中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1.关注语言;2.尊重科学;3.运用现代逻辑;4.拒斥终级真理”。[8](P713)

从后期分析美学的建构来看,早期分析美学的拒斥形而上学倾向有一定程度的嬗变,这充分表明分析美学拒斥形而上学和追求概念明晰之间难以调和的张力矛盾。因为分析美学为寻得美和艺术的清晰界定费尽心机,最终走向自身困顿而衰落。美国分析美学家舒斯特曼指出:“什么是艺术的问题长时间以来困扰着美学理论,但迄今为止提供的众多的定义中,没有一个已经在哲学上证明是令人满意或者获得毫无争议的接受……艺术的定义已证明是如此抵抗理论上的解决,以至于一些哲学家已经提议,把它当作一个完全琐细无用的科目予以废弃”,[9](P55)这段话深刻展现出西方美学理论的矛盾和困境,那就是艺术到底如何界定的问题。分析美学从语言分析到传统美学形而上批判,到艺术定义的不懈努力,其最大历史功绩就是运用逻辑和概念的分析、使用“推理的方法”并娴熟的应用“假设”、“反例”和“修正”这种“准科学的对话方法”,从而以追求“客观性和真理”为目的。但是这种努力固然令人欣赏,然而美学毕竟不同于数学,审美的微妙和艺术的言外之意,是难以完全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达到的,分析美学的困境在所难免。分析美学对艺术压倒一切的关注,与传统美学的路向存在极大差距。分析为了定义美学并使之同非美学明确区别开来,曾付出大量认真的努力。但所有这些努力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从20世纪西方分析美学的兴衰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学和艺术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从早期分析美学的语言分析到后期艺术定义的努力,直到分析美学遭受后现代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冲击走向“日常生活”与回归“自然界“倾向,美学和艺术明晰性期待令人望洋兴叹。

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科学主义面对美学和艺术问题的困顿,正的方法在美学上的运用也难免产生一系列的困境。冯友兰针对逻辑分析方法,又提出负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分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作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7](P148)不难看出中国美学的“无言之美”即负的方法,它讲“形而上不能讲”,它告诉我们美的对象“不是什么”。但是哲学分析美学意义上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还包含人工理想语言、日常生活语言、命题陈述、符号逻辑和意义形式等等,比如绘画语言、音乐语言等,而中国美学所分析的语言多为文字概念上的,分析美学的语言分析对象要宽泛得多。多数语言学家侧重于讨论语句、命题的真假,避免讨论认识、理解的真假,因为语句命题等具有比较明确的形式,而认识、理解容易搅进心里过程等等纠缠不清的因素。中国传统美学负的方法在分析美学家那里,无疑属于心理主义和形而上学。体验、心灵、妙悟、神韵、境界等等大量中国美学范畴均不是命题、概念,而是带有主观倾向的认识范畴。分析美学在总体上反对传统的以主体感受为基础的审美概念,强调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辨认,将“审美”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为了保持认识的客观性,而要将主体的各种主观因素排除在外。而中国美学“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彻底摆脱语言纠葛,将美和艺术问题抛向语言之外界。中国艺术重视心灵,又不同于西方心理哲学意义上的美学路径,西方实验心理学根本目的还是探寻心理的“规律”问题,这同中国艺术重视心灵的“境界”不能完全等同。中国美学是玄学的,模糊的,崇尚心灵境界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并不是诸如“什么是美”,“美的本质”“艺术的定义”一类的问题。由前面论述,佛道那里对语言的局限性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中国美学没有走上理性概念的清晰之路,但它将美的问题提高到生命心性境界高度,崇尚突破语言的悟性却是东方独有的特色。维特根斯坦“对于不可言说必须保持沉默”,其目的是维护美和艺术的神秘性,但他并没有走入审美妙悟通达无言之美这一途径。维特根斯坦前面保持沉默与中国美学有相通一面,但“妙语”与语言分析分道扬镳。中西美学的语言观念迥异,若用一比喻,恰如二人登山,中国人犹如武林轻功,纵身一跃,独坐大雄峰,俯仰宇宙太玄,而西方人却喜欢享受艰辛探险的自我挑战,饱览路途景观和捡拾奇异花果。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史上,艺术就是艺术,美就是美,没有人会质疑吴道子的绘画、王羲之的书法、苏轼的诗词、苏州园林、万里长城、明清古典家具等等的是中国古代美的艺术,尽管先人没有清晰界定什么是美和艺术。所以中国人的艺术是“无言之美”的心灵艺术。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史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是很清楚的,这与西方现代社会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同,杜尚的《泉》在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中不可能认定为艺术作品。因此笔者以为中国艺术和美学更具备历史和时空的超越性。冯友兰认为“一个完全的形而上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定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10]他又接着说“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10]我们不难看出冯友兰对中西美学思维的基本观点,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具备各自的特点,但是哲学必须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只有负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达到哲学的最高境界。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无言”境界说,运用负的方法讲的比较透彻,从冯友兰观点可知中国美学发展的妙悟境界论具备不同于西方分析美学的典型特色。

综上,分析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语言观的根本区别,一是分析美学采用客观的陈述性话语,力图通过语言定义艺术,中国传统美学认定语言文字的局限,重视美的主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二是分析美学批判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美学,拒斥传统美学的形而上叙事。而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心灵妙悟境界,对无言之美极力推崇,具有深厚的形而上传统。这种差异主要根源于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差异,分析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有可资借鉴之处,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对西方美学也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 刘悦笛.分析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刘悦笛.在“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分析美学之后如何界定艺术[J].北京:哲学动态,2007.

[5]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7] 胡军.分析哲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哲学语境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1962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这一概念,此后,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了着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修正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首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1962年在他的着名哲学着作《论如何以言行事》里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Aus-tin, 1962)。奥斯汀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使用上,把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抓住了语言的动态特征,开拓了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这条道路。

塞尔((J. R. Searle)是奥斯汀的学生,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对“言语行为本身夕,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奥斯汀和塞尔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口

一、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话语是一种行为,它不仅包含“言有所述”,而且包含“言有所为”,甚至涉及“言后之果”(Austin, 1962) o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句子称为述谓句(constatives),如句子“中国在亚洲”和“天在下雨”,这两句话有真假值,即对这两句话,我们可以问:“这句话是真的吗?”另一方面,他把“言有所为”的句子称为“施事句”C performatives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要求你认真听讲。”起初,奥斯汀把他的主要力集中在对“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上。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他发现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施事句的典型句式为“我+施事动词(现在时直陈式主动语态)(+其他成分)”,诸如“我命令……”,“我宣布……”,“我请求……”等等。然而述谓句也可以用这种句式,如“我宣布我是一位歌星”,说者一方面在做宣布,是一种行为,另一方面也在做陈述。所以,他发现述谓句与施事句两个概念之间其实并无实质的区别。

摒弃了述谓句与施事句的区分,标志着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探索上有了新的飞跃。他认识到,归根结蒂,我们所要阐释的唯一现象就是在完整的言语环境中所做的完整的言语行为。这时他提出了着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一个人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通俗地说,说话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为说者所为;施事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即语力,为说者所为;取效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为说者与听者共同而为。

奥斯汀首先提出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概念,但他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就过早地去世了。不过,这一理论提出后很快便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这一理论把客观世界、人的思维以及语言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转贴于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正式出场

塞尔首先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个概念,他认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或者说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 Searle ,1965)

间接言语行为在语言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祈使句不是祈使,疑问句不是疑问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在实际的言语行为交际过程中,如何实施并理解这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呢?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和非规约性两种。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就可以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这类行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用法或语言形式,说话人和听话人可能已经感觉不出这类言语行为在字面上的施为用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为复杂和不确定,它更多地取决于互知的背景信息和所处的语境。

奥斯汀的功劳在于开拓了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这条道路,而塞尔则把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化、严密化,不但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而且为解释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不一致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它解释了人们在交际中为什么和如何大量使用间接言语行为,使得我们明白不仅要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和交际的内容,还要了解说话人的目的以及说话所进行的语境,这对我们重新理解“语言”这一概念提供了哲学思考的新视角。

三、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1.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

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追溯该理论产生的源头,可将其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通常被概括为一个三阶段模式,其中心论题为:本体论一认识论一语言。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产生了语言哲学。所谓的语言转向,指的是哲学将语言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探讨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关于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所进行的哲学研究。(付习涛,2004)就语言哲学而言,“它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语言分析,澄清语词和语句的意义,使我们能够以适当的、准确的方式使用语言,从而有效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涂纪亮,1996)。西方哲学界之所以出现“语言的转向”,是因为哲学家们认识到不论研究存在还是研究认识,都必须首先弄清楚语言的意义,而研究语言的意义正是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言语行为理论源起于哲学家对意义的研究,它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

2.奥斯汀的语言哲学观

“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开始。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两大派别。其一为逻辑分析派,又称逻辑实证学派。逻辑实证学派主张从逻辑方面分析科学语言中的语句或命题的逻辑结构,他们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要么是描述事物的状态,要么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须要具备其一,否则说出来的话语便是无意义的,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必须满足语义的真值条件,即这种陈述必须具有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可以被验证真伪。(Yule, 2000)其二为日常分析派,又称日常语言学派。日常语言学派着眼于对日常语言,即自然语言的分析。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属于日常语言学派,他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异议,认为“许多陈述只不过是‘伪陈述’( pseudo- statement),人们所说的许多话语貌似陈述,但它们根本不以坦直地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是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Austin, 1962)。他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的行为。换言之,语言不仅是用来描写和陈述客观世界的,而且也是一种行为。他指出:“所谓的‘毫无意义的’‘伪陈述’本来就不是用来做陈述之用的,它们的意义在于以言行事。”这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其哲学观点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3.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着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的理论建构体现在他对语言学哲学(linguistic philosophy)与语言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的区分上。语言学哲学试图用分析语言中的特定词语及其他成分的普通用法来解决特殊哲学问题,语言哲学则试图对语言一般特征做出哲学的阐释性描述。在塞尔看来,前者是关于方法的研究,而后者是关于主体的研究。塞尔认为他的理论属于语言哲学而不是语言学哲学。在语言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塞尔把言语行为界定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把言语行为放在研究语言、意义和交际的中心地位。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从言语行为角度研究语言现象,打破了传统上对语言的静态研究(梁骏,2000);其次,塞尔对言外行为分类标准的研究是他对现代语言哲学的一大贡献(韩静静,2009);再次,他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整体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语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塞尔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化、严密化,并且把它放在更大的哲学背景下加以论述,强调言外行为的研究,强调说话人的意识活动和心理状态对言语行为的影响与作用,因而使得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言分析哲学研究方面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和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