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1

关键词: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指为了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满足住户的身心健康需要,以及方便社区的管理而建的相关硬件和软件服务设施。硬件服务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和教育等设施。软件服务设施指的是为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服务需要而建立的信息网络平台,主要包括社区安全防范、信息网络和信息管理等系统。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住户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设施,和居民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些设施的使用频率并不是特别高,但这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当前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在和居民的需求脱节。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居住社区里,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施,比如餐厅、超市、有线电视等生活的服务设施比较齐全,而对于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以及为老人服务的设施相对较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建设中,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二)社区的人群需求多样化

我国传统公共服务设施是根据人口的总量及规划的指标体系来规划的,这样做有一定的弊端。居住社区里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居民,他们的社会行为以及生活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人口的总量及规划的指标体系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让公共服务设施得不到高效的利用。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公共服务设施计划,但在实际上,设计人员要么就到传统的观念影响,或者是经济利益等方面影响而被他们忽视掉了。

(三)地区间公共服务设施不平衡

现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定额指标大多采用的是“千人指标”和“分级制度”结合的方法。这方法看似照顾了居住的社区面积和人口需求,但是事实上,处在城市中心的社区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设施,如果再根据分级制度的标准来建设,那必然会造成过剩现象。反之,如果在一个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少或者建设比较早的社区旁边建设新社区,就得想到老社区目前设施不够现象。因为新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必然要给周边地区服务。新城区或者城郊结合地带的社区开发规模比较大,针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格和种类要求比较高,如果仍然参照平均指标做规划,是很难对实际的开发及日后的使用做准确判断的。

二、开发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矛盾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涉及到城市规划、资金、土地、需求、供给等五个方面。单从建设的过程来看,就包括了规划―社区开发―审核―建造―运营五个阶段。从涉及主体来看,就包括了运营商、社区居民、开发商、建造单位、规划部门、行政部门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中,涉及到的每个要素间合作是不是成功,就直接决定建成以后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不是可以达到合理的配置以满足居民的需求。然而,因为各种原因,要素间经常不能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优势,使开发人建设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时会出现种种矛盾。

(一)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间的利益矛盾.

伴随住宅建设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开发商也经常通过美丽的花园和高品位的环境吸引买方,一般极少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因为利益的出发点不同,开发商经常只做能获得多利益的商业设施,而对社会福利服务设施没多大兴趣。加之投资的主体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建设中也经常有投资者和开发者相互推诿现象。就算是已经事先规划好的,也会由于投资的主体推诿而不能及时地建成。

(二) 地块规模和开发时间的影响.

地块的开发规模不一及开发时间也不统一,使得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合理地配置。开发商在对较大地块开发时,要先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合理配置好,继而分期和分批进行建设。当前的情况通常是,由几个开发商来分别开发,其相应的指标配套设施会因为面积小被侵占。开发者不统一,就容易让开发公共服务设施的人难以落实和分配。大规模社区其开发时间也较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也就变成了长期的过程。因此,没有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进行一个有效规划是很多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达不到居民的需求的重要原因。

三、确定和优化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

(一)总体优化的思路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该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并可持续发展。从规划标准看,我国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标准,,使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数量和内容能满足社区发展要求。同时,还要建立起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调节机制,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得到合理的利用。公益公益性项目和居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因为不能完全的市场化。指导性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的社区环境及居民需要,由开发商来开发建设,根据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做好调研,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规划实施的建议

1、着眼具体的社区,合理分级,

公共服务设施的传统分级模式是小区、组团、单元的三级模式,这种体系已和当前形势不相适应。传统的模式系统应该向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的四级系统进行转变。和传统的模式相比较,此模式更加注重居住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2、强化指标,保障公众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很容易就受利益的影响而出现落后的现象。经常能遇到这样的现象,本来已规划好的用来建设公益性设施的用地就因为受到商业的利益驱使被挤占。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要改变其模式,实现由政府单一的模式转化社会化,发挥好群众性组织参加社区管理作用,把市民参加民主管理的途径及渠道进一步拓宽,提高他们参与管理意识,以增强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3、坚持以人为本,适应人口的多样化

社区的人口结构多样化是形成需求多层次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周边环境的生活喜好、生活模式以及生活特征等来规划,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后,再利用各方的资源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以期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

结语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不同的利益集团也都参与进来,这就对政府部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加大市场宏观调控,以完善法制,研究公共服务的政策,还要充分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长远性,要协调各专业和各部门的要求。针对我国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存有的问题,要积极地去寻找解决的途径,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规划,在具体的实践中完善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标准。

参考文献:

[1]宣莹,陈定荣.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策略:兼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J].城市规划学刊,2006(2).

[2]陈伟东,张大维.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3]徐晓燕.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性调研与对策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8) .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2

关键词: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实施管理;

Abstract: the non-profi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the residents in the basic life demand protection, is to safeguard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ity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current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nonprofi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overall is lagging behind state. This paper guangxi's main city health medical facilities, education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condition for non-profi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analyzed, and the attempt to from the planning establishment,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on-profi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ide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rfect.

Keywords: non-profi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城市经济运行、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在提供消费时各消费者间互不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并不把其他人排除在外,其具有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具有非营利性特点,主要有政府公共部门进行开发,包括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医疗卫生设施、基础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本文主要通过对广西几个主要城市居住社区级医疗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情况为例,对调研情况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设思路。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及问题

非营利性公共设施与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和生产需求密切相关,其建设的完善与否与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公共利益对的保障。作者2010至2011年间多次对广西主要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教育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并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后发现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配套建设滞后,用地难以保障;

对于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区而言,非营利性公共设施的建设较为容易实现,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下从城市规划编制到项目实施具有较高操作性,各类设施的配建水平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和个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完善程度。而对于大部分城市建成区而言情况相对困难,老城区内经多年开发已无闲置用地,用地权属复杂,改造成本高,而往往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各类原有设施配套不完善并且经多年使用现状运营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因此在城市建成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即迫切实施难度又较大。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承担着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双重职责。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地不足、布局不合理、稳定性差等问题突出。2010年南宁市公立医院举办的53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租赁房屋用硬的为26个,占总数49.1%,用房总租赁面积17185平方米,年租金费用为507.74万元。

2010年南宁市社区卫生机构用房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材料自制图

2009年底统计,广西311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8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足1400平米,65.09%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举办医院共用业务用房,48.6%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靠租房执业服务,30.19%的街道办事处没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已成为制约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类似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于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行业,致使出现“就医难”、“入学难”等社会问题。

广西城市学校缺地现状表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09/2010学年初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综合统计报表》

城市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管理的非整合关系

规划编制模式的不足

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留存着计划经济烙印,强调理性的预测和全局的把握。总体规划编制强调对城市全方面各系统的全面指导使总体规划对于某一专项内容的针对性和动态适应性不足,造成实际指导作用不强。规划编制依据上位规划自上而下逐层分解,使得下一层次规划的组织编制部门难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各主管部门专项发展规划、变动的社会需要来开展有针对性的规划。同时,目前指导各类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法定规划编制周期较长,编制完成后针对已变化发展情况的动态编制维护不够,造成各职能部门所主管的各类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赶不上规划的“末班车”,各职能部门难以将本部门主管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建设计划纳入城市规划。

实施管理的衔接不畅

各类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立项、规划、选址、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过程中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间缺乏强有力的关联协作体制,同级各职能部门从各部门业务和利益出发,难以形成有效地配合协同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设施的公益性与土地资源有偿使用的矛盾

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建成后由于其公益性质难以得到丰厚的回报。目前我国土地市场还不够成熟,市场力量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具有自发、盲目、滞后等特点。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使用价格的高涨的状况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临巨大挑战。

城市规划决策及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强的长官意志,规划决策往往具有随意性或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忽视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在城市用地向周边区域大规模推进的同时也产生对城市内部空间使用权的控制,使得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各类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用地被侵占。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3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2-0066-04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基础设施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吸引资金投资建厂、促进当地就业,还能促进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比例过小且增长过慢,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造成资源过度使用;而对社会生产设施投入过多且增长更新快,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国内外对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吴友人的《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例来讨论:基础性设施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作用;[1]胡仁科的《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研究》是从基础设施的融资方面来阐述如何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的;[2]徐莹的《贵州城镇化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是以贵州的城镇为例,从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方面入手,来分析基础设施对于拉动城镇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3]Kapar·Brian、Abate·Janet的《policy f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是从生产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写其对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4]

上述研究的对象多涵盖整个基础设施,很少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在研究思路上多是从生产到投资角度入手,从增加就业、促进再生产方面揭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却忽略了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服务与设施两个词语构成的合成词,是这些词语含义的整合。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而附属设施是配套设施,使得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设施。[5]

本文以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中国各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分析,建立两者的联系。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6]

一、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投资、消费、储蓄的关系

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城镇发展所需的投资、消费、储蓄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对投资、消费的影响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也就是说加快城镇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促进该城镇的投资和消费。从对于一个城镇的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方面来说,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增多对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投资的影响。对于商家投资建厂来说,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好的投资环境必需有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而不仅仅是政府所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桥等),因为社区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面向是社区居民,这会给投资建厂的商家在服务设施上减少很多资金及时间的成本投入。因此,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商家来投资建厂,从而直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社区居民的投资来说也是如此,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会为其解除许多后顾之忧,这样居民就会用自己手中多余的钱进行一些投资,从而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消费的影响。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除了可以促使居民将手中多余的钱用于投资以外,也可以促进居民进行消费。一旦该地区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商家能够获得利润,商家不但会加大投入力度,还会吸引更多的其他商家进行投资,这两方面的后续影响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储蓄的影响

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给居民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促使居民将手中的钱用于投资和消费。如果居民用于投资和消费的钱增加了,在短时间内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居民所储蓄的钱就势必会减少。对于想要在此投资建厂的商家也是如此,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会增大商家对此地区进行投资的可能性,一旦进行投资,那么商家就不会将钱存在银行,而且还很有可能从银行贷款。这两种情况都会大大减少银行的储蓄量。[7]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多对储蓄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

简单起见,本文只选择当地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与该地区连续两年的生产总值的增幅来分别代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指标。

(一)全国各地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分布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提供的数据,得到2006至2008年中国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通过SPSS软件,[8]得到分布图,见图1,其中灰色柱、黑色柱、白色柱分别代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单位:个)。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浙江、江苏两地在2006年至2008年间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在全国排在第一位置,而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第二,上海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在2006年排在中游位置,而在2007年和2008年跃居到与浙江、江苏同一阵营。第三,从地理区域上来看,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最多的是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次是北方沿海地区、首都附近和西南中部地区。最后是西北地区和东北内陆型省份。第四,北京、天津、上海作为省级市拥有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比一些省份多,尤其是上海。于是,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国东南沿海城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远远领先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线。

(二)全国各地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得到全国各地区城镇经济水平和其增长速度的分布与比较图,见图2,其中灰色、黑色和白色柱分别代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单位:百万)。同时对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2007年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数据为例,见图3,其中,灰色柱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黑色柱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灰色柱与黑色柱的单位不同,放在一起是为了分别比较各地区之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我国从2006年到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几乎都是逐年增加的。第二,我们将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的地区划为A区,介于1万亿与2万亿之间的划为B区,小于1万亿的划为C区。由此可以看出A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B区: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北京、福建和海南;C区: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山西、广西、江西、天津、陕西、吉林、云南、重庆、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和。第三,从地理区域上看,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南方省份超过北方省份,东部省份超过西部省份。从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态势,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缓慢。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人均方面,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过高,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过低。在生产总值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水平还十分低下。

(三)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2009年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07年中国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如图4所示。灰色折线代表2007年该地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黑色折线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

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灰色折线和黑色折线的上升或下降的步调大致相同,各省市所对应的基本都是两个高点或两个低点,很少有对应一个高点一个低点的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的大小与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在数据上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和正相关性;从区域分布上看,东西部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与中国中部地区相比较少。

(四)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速度与城镇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前面的结论,笔者提出假设: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正相关性。我们用后一年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减去前一年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来代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速度,用后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减去前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来代表城镇经济增长速度。其中,服务数差1、经济数差1分别为2007年与2006年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差值和地区生产总量差值的编码,服务数差2、经济数差2分别为2008年与2007年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差值和地区生产总量差值的编码。

从SPSS输出结果(限于篇幅,不在文中体现)可以看出,经济差1与服务数差1的相关系数为0.678,经济差2与服务数差2的相关系数为0.658。这两个相关系数都接近于0.7,说明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从而证实笔者的假设: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正相关性。

三、结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各地区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具有正相关性,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多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

其次,各地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较快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反之亦然。

最后,我国第一类、第三类地区与第二类、第四类地区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应加强第一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当然,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需要综合协调,在社区建设中建立一个综合协调机制,以推进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健康、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友人.经济地理[M].北京:中国学术书刊电子出版社,2010,269-272.

[2]胡仁科.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

[3]徐莹.贵州城镇化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4]Kapar brian,abate janet,standard.policy f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M].华盛顿:世界银行出版社,1995:3.

[5]唐建新?熏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0.

[6]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0-210.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4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智慧社区

引言

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一脉相承,是智慧城市内在需求提出的逻辑起点,也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价值追求和理念归宿。西安市碑林区积极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自主开发建设“碑林智慧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手段,促进社区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粗放到精细转变,实现区、街、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和工作流程的再造,走出了符合碑林实际的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

一、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要素厘清

(一)供给理念:

公共服务供给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服务由谁提供、遵循什么样的制度安排、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安排等。“互联网+”理念以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为前提,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智慧社区是互联网+形势下社区基层治理的标准化思路,以智能、人文、参与、服务为理念,运用前沿信息技术作为载体,调动各相关利益主体充分融合参与协作,统筹各类服务供给的资源,有效化解城市化过程中服务与管理相对滞后的社会问题。依托开放、共享、安全、交互的互联网手段,整合各部门有限效能,超越地域、时间,在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追求下,最大程度满足公众差异化的公众诉求,这是公共服务智慧供给的理念前提。碑林区智慧平台建设坚持“以房管人、以服促管、管服结合”的工作理念,涵盖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养老服务、治安服务、灾害服务等多个环节,推进民生服务阳光化管理流程,一定程度减小了政府服务决策成本的损耗并使服务实用效能得以提升。

(二)供给主体:

1.政府。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以引导和统筹各主体各要素协调配置为主。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职责和功能定位。一是主导地位,政府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社引导社区行为从而理顺政府职能,起到宏观指导作用;二是监督作用,服务型政府推进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监督职能,对各类服务资质的审核,对资金使用和相关政策落实进行督导;三是引导作用,倡导和动员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有效地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各主体协调配合。政府在智慧社区平台运行基础上,对居民社区生活需求作出综合评估和研判,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加入到供给层级,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运行。2.企业及第三部门。民营企业和第三部门都是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企业掌握者比较充足的服务资源和技术。政府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以社会责任感为出发点,以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为目标,根据市场作出快速反应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第三部门具有民间性、组织性、自治性与非营利性等特征,使它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公众信任等天然优势,因此第三部门公共服务供给具有较强针对性,可以与政府和民营部门的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互补。民营企业和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可以有效发挥其在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和救济帮扶等诸多领域的作用,填补政府对公共服务建设投入的泛化和缺口,更好发挥社会资源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3.供给客体:社区居民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对象。社区居民在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和偏好等组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网络,相互交叉又互有差异,并扮演了政府等公共部门顾客的角色。居民不仅掌握着很多民间服务资源,同时也是服务的需求者,因此社区居民的主人公角色体现在既是社区公共服务对象,也是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者之一。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可以划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需求层次,对于社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吃、穿、住、行、用是最基础的刚性需求,其次是文、娱、健、游等享受型需求,最后是参与政策建议与多元治理的发展型需求的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表达体现出供给客体的复杂性和差异化趋向以及客体角色主动地位的凸显。

(三)供给载体

智慧社区平台是社区公共服务信息交互的主要载体。公共服务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将传统由人工主导转变为更加精细化、感知度高的响应系统。通过与服务部门信息网络的自上而下的匹配对接以及与社区公众自下而上的反馈整合实现,既可以准确具体地落实顶层系统对居民的服务供给,同时也能敏锐感知并吸纳社区居民端口的实际诉求,为社区整体的服务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和信息储备。因此,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在整个供给模式中承担着技术内核和决策中心的重要作用。碑林区智慧社区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街道党政机关、管理部门、各类社会力量等资源在平台进行分层聚类,达到各要素优势有效发挥,通过将居民与服务资源重组对接为社区公共服务拾遗补缺。这一平台实现了服务资源由分散向集中,居民公共服务承接由线下向线上,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诉求的诸多转变。同时,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借助数据挖掘、沉淀和统计功能,实现了高效的数据管理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指标依据。

二、社区公共服务创新模式探索

(一)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政府购买

这种模式是针对于准公共产品以及具有一定营利空间的服务项目,政府将符合条件企业供给项目列入到政府采购计划中。除了要将政府购买的财政资金纳入到公共财政之外,还应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自上而下施行政府购买决策,充能分利用市场机制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优化选择,除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外,一些非核心的政府服务如信息基础设施维护、应用系统运营可采用外包形式;对于公共服务类项目,可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经营,以政府授权运营商建设模式展开,不仅有利于企业发挥资源优势也响应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二)自下而上的供给依据:需求表达

智慧社区供给将以供给方中心向以需求方中心导向的模式转变。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出发点,以公众利益为核心设计服务项目,适应用户差异化层次诉求。作为公共服务的客体,居民既是公共服务的享用者和消费者也是政府决策制定的主要参考主体。政策利益主体将居民纳入到公共政策议程,并在政府授权和社会认同下增进政策合法化,满足居民一般需求,因此公共服务要兼顾到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项目设计。智慧平台将供给主体与客体进行有机匹配及时推送服务类信息,也将居民的即时需求反馈到服务供给方,服务方式上由单项变为双向,由一方主动变为双方互动,是由单纯满足需求转为真正理解需求的变化,将为居民提供差异服务和增值服务变为可能。

(三)上下双向互动:多元参与

政府管理部门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捕捉到居民的偏好倾向。然而,由居民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如志愿者组织和一些公益性组织能够深入居民身边获取到一手信息,这是由民间组织自发性、非营利性的特性决定的。社区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参与,居民既是服务供给者也是服务承接者,体现在志愿服务是居民基层互动帮扶模式的主要形式,被称为社区公共服务“自我造血”能力,有利于居民自管自助形成良好社区气氛,加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向心力。智慧社区平台在居民自我帮扶过程中起到信息传递和诉求回应的中介平台,创新了社区志愿服务随机选择的格局,形成了居民双向互动身份转换的体验式服务帮扶供给模式。

三、碑林区公共服务创新模式构建

碑林区智慧社区不仅包括内网和外网运行系统,还包括热线呼叫受理平台,由于规模处于初创,目前平台主要是以居民需求反馈和政府匹配供给为主,供给模式比较单薄。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碑林区智慧社区建设中政府应当强化引导力量,逐渐淡化服务项目供给的主体角色,不断引入社会力量进入平台丰富供给主体维度,将社会自主供给和市场自发供给相结合,汇聚更充裕的民生服务资源如志愿者团队等以满足日趋增长的公众需求。在绩效评估上采取公共服务评议工作,对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公民投票等手段对分类公共服务进行满意度评议,并将之作为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和改善措施的基础依据,在扩大公民参与的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居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保证供给各个环节规范有序,为服务供给互动形式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智慧平台引入消费新模式O2O为居民线上消费提供便捷渠道,营造社区全方位的消费体验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克昌,杨修文.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创新要素与模式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2014,01:89-94.

[2]李一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5,02:94-97.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5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 城建档案管理 创新

[中国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海绵城市(ECo-Sponnge-City)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让城市水能够实现长久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排放的海绵功能。它具有极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文件材料及载体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目前看,城建档案服务能力仍不能完全顺应时代的要求。确切地说,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方法,最大限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需要,已成为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目标。

构建顶层设计,实施六位一体责任制

海绵城市建设由若干个互动式体系组成,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等六个环节。其中规划环节,涉及到海绵城市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和运用、与其他专项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的有效协调;在设计和建设环节,涉及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系统与广场、城市水系以及单项技术;在建设与运营环节,主要涉及透水铺设、屋顶绿化、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渗透塘、渗井、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植草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和人工土壤渗滤等;在监理环节,主要从政府职能和服务出发,由城管、规划、建设、水利、水务、环保和绿化等部门参与,具有极强的跨学科、跨R档奶氐恪

为保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延续与完整,首先,要建立以城建档案馆为牵头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并制定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岗位责任制,建立系统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任务分解和计划进度表等。

其次,发挥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优势,保证各单位沟通及时顺畅。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六方(设计、设备、材料、施工、运营和模拟)进驻项目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不同形成的资料各异。档案管理机制形成六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助模式,城建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与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安全员、造价员)的当面交流,协助海绵城市建设单位可将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互相通报,锁定症结,将其化解在源头,并努力实现六部门档案文件资料、载体的有效衔接,形成统一的、融合的海绵城市建设档案资料的新态势。

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创新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涉及城市规划、给排水、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材料学、经济学、自动化和机电与控制专业。档案资料的多元化和档案服务的大众化迫切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档案复合型人才是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灵魂。作为档案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是热爱档案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服从领导、合作与协调能力强;富有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治学严谨,业绩突出,身体健康;熟悉国内外档案管理法规,在档案法治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作出显著成绩的人。既能在档案专业以外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又能在海绵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领域出类拔萃,使档案管理达到理论上创新、技术上创新、服务上创新等。增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

开展面对面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对六方的档案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业务指导、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全体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吸取最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运作规律,讲解《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建办城函{2015}6535号)、《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011)和《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规范》(CJJ/T117-2007)的具体要求,确定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的范围和内容,告知编制组卷方面的注意事项。

加强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安全性,保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和利用等工作。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手段实行行政问责制。保证文件材料的真实、齐全、完整和长期可读,从而有利于国家记忆的长久传承。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服务

档案部门要以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宗旨。城建档案部门应转变传统观念,变被动服务为超前主动服务。

首先,亲临施工现场,整理施工前已经形成的文件资料。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提前亲临现场检查设计、设备、材料阶段形成和积累的文件资料,建立目录或台账,确保档案不流失、不散失,从源头上重视档案资料归档的相关材料和佐证材料的整理、汇总和归档,使施工单位在文件资料整理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劳动。

其次,对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质量要进行全程跟踪。严格按照文件资料,对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城建档案馆要派专人负责全程跟踪,进行业务指导。

再次,对工程项目进行预验收。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体系庞大,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六人环节。项目验收可将竣工后整体验收模式转变为竣工前阶段式预验收模式。项目建设单位阶段性完工后可向档案工作小组提出预验收申请,档案馆验收人员在现场查验提出整改意见后按照验收流程开展后续工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节省时间成本。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源头-中途-竣工”之间合理衔接。

提升海绵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是指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为便于管理,城建档案馆应设置相关海绵城市建设档案库房或专区把接收的档案进行优化。

首先,成立档案鉴定工作小组,用全面、历史、发展的观点,充分认识和科学评估档案对国家和社会的保存价值。档案鉴定时应以卷为单位,逐页审查根据档案价值明确提出存б饧,对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要重新划定保管期,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要编制销清册。鉴定工作完成后应剔除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和重复档案以优化馆藏质量。

其次,根据工程特点建立一个直接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围绕这一专题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进而综合叙述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对验收合格的完整数据及时备份,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检验数据信息、文件数量的准确与完整,同时进行多套备份,异地保存。数据备份后应在相应的备份介子上做好标签,以便查找和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依法接受国家、省级和地方档案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行业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平台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分散、环节多,因此需建立行业网站以及移动平台接口与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等六个环节)建立相关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例如,建立城建档案专题博客群加强体系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IM建立资料员与档案专业人士之间的对话平台,扩展档案从业者之间的联系等。城建档案馆可分别授于各共享单位查阅权限,同时必须签订安全保密协议,运用加密、数字水印、数字签名等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保护。

建立互动式档案展厅,推进海绵城市国家、区域性联系和会展的举办,扩大试点地区之间沟通交流,增加试点示范城市经验的传播和共享,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产业的发展。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范文6

[关键词]城市社区 保障服务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15-01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经济转轨与转型,我国城市社会正发生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这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社会日常管理的难度、广度、复杂度。而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日常管理的最小空间单位,其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加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已经承担着社会的治安、救助、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等100多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使得社区正在逐步成为城市社会建设和日常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队伍的组成

随着我国学者对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的深入研究及学习,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提出了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这一概念,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队伍主要由三支队伍构成。

(一)社区居委会干部

据统计,当前我国城市已有居民委员会9万个,居民委员会干部50.8万人,居民小组117.2万个。且在这支队伍中,约占居民委员会干部总数的60%是离退休人员,并且多数是女同志,他们管理着城市社区日常事务,充当着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队伍的生力军。

(二)社区志愿者队伍

社区志愿服务者队伍来自于志愿者组织,他们不仅为城市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着无偿服务,还从事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其他活动。一般认为,社区志愿服务者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社区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5.5万多个,志愿者数量约540万人,但这一数量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很低。如在美国,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已达9000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与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积极开发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 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

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虽然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对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没有规定,但社区专业工作者已经成为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队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城市社区的实际,社区专业工作人员队伍应包括被居委会聘用的各种人员,例如管理人员、医护人员,还应包括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等。

二、城市社区保障服务队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知识水平、工作协调能力等方面与实际工作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主要由原居委会人员、公益性岗位安置及社会招聘人员组成,普遍存在着年龄过高、知识水平不高、工作技能偏窄等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且在日常工作中仅仅依靠经验,这使得我国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与日益复杂的社区管理要求相适应。同时,文化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年轻人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新鲜事物很容易被其接受与掌握,在当今信息化办公等新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专业知识缺乏

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从事这项服务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城市社区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可实际上,具有城市社区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却严重不足。在现有从事社区保障服务工作的队伍中,虽然多数都参加过本职工作的系统培训,却只有极少数真正接受过系统的社区保障服务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薪酬待遇偏低

劳动关系混乱,薪酬待遇不明确。当今我国城区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主要是由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招聘录用,街道办事处作为用人主体,与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应该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应该享有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可事实上我国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的薪酬、各项保险、公积金及各项福利等,都缺少相关的法律根据,这使得现阶段的社会服务工作者没有统一的薪酬待遇。这都使得我国的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处于行业劣势。

三、城市社区保障服务队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建议

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稳定的维护、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和谐的促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社会工作者队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一支与当今形势、任务相符合,并且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城市社区保障服务工作者队伍是当今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确立领导机制,加强队伍的组织化程度建设;其次完善培训体系,加强专业化队伍的程度建设;再次广筹资金,完善财务管理;最后要强化激励保障,提高社区保障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