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企业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下企业汇报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具模型并日趋完善,经济和社会改革成效显著。在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向市场化的进程中,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问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家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现实出发,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及意义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生产在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谐,在现代汉语中有协调、融洽、合作之意;和谐劳动关系,则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这种社会经济关系是良好、协调、和睦的,是有利于双方之间的共同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要求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本着、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在法律和制度约束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劳动关系,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争端和矛盾。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基本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大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二、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大前提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企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第一,国有企业与职工之间存在局部利益矛盾。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公有制经济,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作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实体,企业与职工之间原有的固定的劳动关系已经趋于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运行从原来的由行政化管理转变为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劳动关系的双方主要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而形成一定的契约关系。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承担着实现企业短期及长远发展的重要责任,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同职工在利益分配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矛盾。虽然,这只是一种局部矛盾,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影响到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

第二,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权责不清。部分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的认识上存有一定的偏差,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长期角色缺位,监管力度不够。如个别企业长期欠缴职工的欠缴社会保险费,危害到了职工的利益,虽然这是企业的责任,但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同样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着相对自主的用人、用工权力,在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方面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个别企业错误地认为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关于职工保障就可以推给国家和社会,企业只要谋求自身发展就可以了,而这一现象在企业经济状况出现危机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从社会保障体系的视角提出国企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几点对策及建议

第一,加强劳动保障法规建设。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关系到国家建设中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理解程度和维护水准。我国劳动保障立法起步较晚,劳动保障法规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使得职工在维护自身利益时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支持。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劳动保障法规建设,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经济和社会权利。

第二,加大政府干预和引导的力度。政府积极干预和引导是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保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独立于市场之外,以整个社会长远发展和保护劳动者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建立相应的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和手段,如建立集体谈判制度、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争议纠纷仲裁诉讼制度等,加大政府在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构干预和引导的工作力度,以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劳动关系。

第三,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同广大职工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根本利益。在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的今天,国有企业更应当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平等对待和尊重员工,营造“我为企业,企业为我”的良好氛围。企业管理者要明确认识,倡导参与式管理和民主化管理,关心和爱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创设更多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沟通和协调的机会,使企业上下一心,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保障承担着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之内,通过有效策略和手段,构建国企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广大职工个人生活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奕爽.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08(6).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2

动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1.增强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项目引导教学法以项目的完成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深入社会展开调查,分析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劣,并且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全程都不参与。这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期间,学生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如市场营销、采访等,不仅仅是动画设计那么简单,其跨学科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改善。

2.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为毕业打下基础项目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和市场,这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学生将深入社会探索动画设计给当今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什么,学习动画究竟有什么意义,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这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教师也似懂非懂。项目引导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切,无疑是要求学生向社会需求看齐,提早为毕业做准备。

二、项目引导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教师分配并指导项目任务

教师在分配项目任务时,首先要慎重选取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配项目,考虑学生的有利条件进行项目的实施。如要考察某地影视公司的动画设计情况,最好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当地的学生,这样更方便。除此之外,项目的设计要根据动画行业的技能与目标设定,要时刻把握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如“Flas设计”就是一个大的项目,适宜安排在期末进行,也算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小的知识点也在项目的考查范围内,不仅能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也能使其巩固知识并有所创新。教师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对于如何开展项目进行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方向。

2.启动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项目引导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教师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到8个人,分别实施不同的项目。分组应该按照项目的便利条件来分,如地域、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方面等,总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分组之后,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汇报员、调查员、记录员。汇报员将本组的成果汇报给教师、同学,记录员将调研的信息记录下来,调查员是进行实地考察的学生,每位学生各司其职。在实际教学中,每位组员都应该去企业考察,并且一同思考讨论,找出创新点,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项目引导教学的目标。

3.制订计划,实施项目

计划要靠学生讨论得来。如在“调查某影视公司的新产品Flas设计”这个项目中,学生要了解Flas设计中的知识点,如动画设计的原理、思路、制作要点和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编程等,从而学习公司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点和特色,并善于发现不足,找到创新之处。计划应包括联系企业、确定采访时间、讨论动画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等。接着便是实施项目,应将重点放在讨论动画设计与提出设计方案上,因为这体现着教学内容与思维能力。学生应严格按照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4.汇报项目成果,认真反馈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3

    在行动学习理论的指引下,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行动导向教育教学理论,它是以学生活动和能力培养为中心,由师生共同确定任务来引导和组织教学。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自觉、主动和全面地学习,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财务会计课程的行动学习教学设计

    (一)可行性分析

    我们认为,本科教学中运用行动教学法应满足一些基本条件:问题容易确定,通过学习讨论,学生能够获得解决方案;课程可以分解为多个需要独立解决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集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前,我们对其是否适用于行动学习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一方面,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来源于企业的实践。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有大量的会计问题需要解决,并且案例资料比较容易获得,这就为行动学习所要求的“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以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一般一章学习一个准则,问题相对比较独立,且重点问题类似,均以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除少数章节,如负债、财务报告等需要划分为多个问题外,其余每一章即可划分为一个问题,所有问题的集合构成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因此,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使用行动学习法具有可行性。

    (二)行动学习教学设计

    行动学习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协调小组的行动。在每一问题的实施过程中,结合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我们的实施步骤是:知识介绍并提出问题小组协商讨论解决问题并汇报测试总结。

    1.知识介绍并提出问题

    考虑到学生尚无相关基础知识,本部分由老师主导,负责讲解基础知识并提出具体的问题。讲解课时控制在总学时的五分之一内。

    2.分小组协商讨论

    上一次课结束前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当老师完成基础知识讲解后,分小组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存在的多种解决方案,应分析其优劣或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后续影响。

    3.解决问题并汇报

    每一小组派成员汇报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有必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汇报。为防止小组成员可能存在的“搭便车”行为,汇报成员通过抽签确定。

    4.测试

    为检验学习效果,每一小组在讨论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个测试题交给老师,由老师分配给其他小组解答,完成后返回出题小组批改并点评。

    5.总结

    随机抽取两位同学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老师补充。上述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总结汇报、案例分析、设计与批改测试题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仅起着引导或辅导的作用。

    (三)运用的主要教学法

    行动学习法体现的是一种教与学的理念,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需要辅以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实施前,我们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实践调查,对课程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建立学习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行动教学方法,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并以学生为主。根据行动学习的要求,学员小组根据本模块的理论知识,从公开的财务信息和资料中筛选合适的案例,并对案例的业务背景、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财务核算经济后果等财务知识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学员则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参与。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在案例准备和与他人的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所有案例来源于企业实际,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差距。在投资、企业合并、会计调整、借款费用或有事项等模块均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2.角色扮演法

    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通过角色获取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领悟与掌握。比如在讲解所得税的时候,老师扮演税务稽查员,学生扮演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求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讲解外币业务的时候,不同组的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企业进行交易,并对交易结果进行会计核算。学生通过角度扮演法,不仅理解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沟通、协调等通用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所得税、外币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模块采用了该方法。

    三、几点体会

    虽然行动学习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要想成功地发挥作用,也需要认识其局限和不足,并在教学实施中加以克服。

    (一)合理地设计学习模块是成功的基础

    找准问题所在,是行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行动学习法解决的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问题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满足一些要求:问题的范围要适度,能覆盖本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同时问题还必须是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要与学生原有基础相吻合,与教学目标要求相一致。

    (二)学生的配合与参与是成功的关键

    在行动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的协作者和合作伙伴。每一个学员都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在行动学习法中,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分析、反思等能力,不能很好地倾听、回应、配合老师和其他学生,这种学习方法便难以成功。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4

通过考试形式多样化,增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的考核,提高考核效果,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确定其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以下5类,即①试卷命题(闭卷、开卷);②现场操作考查;③方案汇报;④作品(图纸类、实物类);⑤项目设计等.然后,制定了课程考核改革方式一览表,确定了各门课程对应的考核方式,考核时可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试卷命题与方案汇报两种方式.试卷命题主要针对课程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等的考核,而方案汇报则模拟行业项目的招投标现场进行考核.其他3类主要针对实训课程.其中,园林工程实训考核可采取现场操作考查、作品两种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能力及现场施工技能.而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则主要以项目设计方式进行快题考核.期末考核前,教师应提前申请该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教研室审核,学院备案监督管理.

2科学制定课程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对科学公正的判定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至关重要.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由于不同课程考核的技能内容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采取集体评阅、交互评阅的方式,规范任课教师的阅卷行为,避免评阅的随意性.例如,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中的项目设计考核的评分标准如表

3经验与思考

在新一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多样化考核的设计类课程考核方案制定并经过一年的实践后,收到了多方面的改革成果与经验: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较快.由于课程之初学生就获得了课程的考核构成、比例等信息,加上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实践,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因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2)密切了校企联系,提升了校企合作水平.由于实训项目的开展要贴近行业实践,校企合作刚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的机会,并受到来自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增强了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水平.企业也可以从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挖掘潜在的人才.3)在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讨与实践基础上,学院将改革成果纳入学院层面,制定了《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在全校起到了示范,推动了学校五大改革的深入开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3.1考核的公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设计类课程中,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往往是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难免有少数学生出现有懒惰心理或者由于专业功底不够,不积极参与项目任务,坐享团队其他成员工作成果的现象.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的话,在考核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给“印象分、人情分”,不能公正评价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3.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推动校企一体化与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是保障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取得成果的前提与根本所在.因而,需要加强专业教师双师型培训,促进校企一体化,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保障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的专业化水平.此外,目前学生参与考核改革还比较欠缺,在今后的考核改革中,对于方案汇报、技能操作考查等考核形式,可尝试将学生纳入考核评价团队,相互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大有裨益.从而形成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的有效性及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3.3改革学校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师生参与考核改革的积极性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5

[关键词] 指导教师团队;创业实训基地;实训教育模式;全程性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30?03

一、“团队+基地”创业实训教育模式的产生背景

创业教育在当今国际、国内的教育界普遍受到很大的重视,被称为未来人们应该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内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研究视角和切入点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当前大多是宏观性的探讨和建议,具体到教育流程及模式方法的讨论不多。同时,国内当前的创业教育现状,在教育模式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标杆性和普适性的创业教育模式,而在各自的摸索和实践中,又通常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表现在:① 教育流程的不系统。尽管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都大力开展了诸如创业理论培训、学生竞赛活动、创业实训实践等各种模块教育,但这些教育模块之间往往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没有形成承接或递进关系,即各教育模块之间没有形成系统合力,不能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② 指导体系的不系统。创业教育的开展,当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由专业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由辅导员组织开展创业类学生活动,由学校邀请企业人士进行创业故事宣讲或技术指导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实现了创业指导者的多元性,但存在的不足在于,这些多元的创业指导者之间往往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没有一个体系将他们串联起来,使他们可以将各自的专业性指导汇聚在一起,发挥“1+1>2”的效果。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声商学院以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依托,从创业实训环节入手,构建了“团队+基地”创业实训教育模式,并先后组织了两批学生接受实训,在创业教育模式上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创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孵化创业人才,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为此,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声商学院着力开展创业教育,致力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学院从校外聘请了企业精英,联合学院教师,开设了诸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管理学、会计学等诸多专业课程,同时,作为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类学生活动,引导、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科技、创业类竞赛。但是,创业教育的开展,仅有理论教育和学生活动仍不完善,必须要有进一步的实践教育作为支撑,才能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为此,先声商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引入,构建起“团队+基地”的创业实训教育模式,有效衔接之前开展的理论教育和课外活动,共同构筑成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团队+基地”创业实训教育模式的构成

“团队+基地”创业实训教育模式,由创业实践基地和教师指导体系两部分构成[1]。

创业实践基地以学院工会咖啡厅为基础构建,由学院提供完备的硬件物质条件,学生通过对咖啡厅进行承租来实现能力锻炼,咖啡厅服务的对象为学院教师及其他在校师生。实践基地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学生的承租活动,帮助学生有效的将书本所学的管理、营销、财务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立足于该创业实践基地,学院同时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指导体系,该指导体系的核心是一个由辅导员老师、专业课教师、企业精英组成的、全程参与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小组。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能,并通过辅导员老师的组织联系,相互沟通,共同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2]。

三、“团队+基地”创业实训教育模式的运作流程

通过将创业实践基地与指导教师团队的结合,学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创业实践教育模式,该模式的运作方式如下。

(一)人员遴选

首先,学院以创业实训基地为平台进行租赁招标,招标的对象倾向于已接受过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培训,有创业实践意向且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同学,实现实训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对接。由指导教师小组草拟招标公告,明确相关要求,学生按该要求自行组织团队,撰写竞标申请,制作汇报ppt,并在规定的时间,参与学院组织的投标汇报会,由学生团队负责人就团队组成、管理构架、经营思路、预期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汇报,指导教师小组听取各竞标团队的汇报并给予打分,综合表现最好、得分最高的队伍赢得租赁权,租期一般为一学期。竞标未成功的队伍,由指导教师小组帮助其分析不足、提出建议,同时可继续参与下次竞标。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6

此次教学实验的对象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贸易经济专业2013级学生,学生共计51人。学生具备如下特点:一是英语水平较好。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学生14名,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学生14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8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14名,这四类学生总计50名,占总学生数的98%,其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以上的学生比重达到了70.6%。二是已经学习过微观经济学,且正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而且经济学基础比较扎实,比如微观经济学期末总评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共26人,达到51%。根据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案例法应用设计原则,教师的案例课堂组织模式如下:案例教学的模式主要是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题目来分组查找资料,形成案例报告。具体说来,案例教学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教师说明;二是学生分组;三是学生汇报及教师点评。案例汇报选题的原则有三个:一是与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关;二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三是教师对相关内容比较熟悉,能够提供较有价值的点评。根据这三个原则,教师选择的四个案例题目分别为:①重商主义与国际贸易谈判;②要素禀赋理论与中国国际贸易结构;③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中国的产业园区;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下岗”问题。在交代案例题目中,教师明确指出每则案例所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并对如何查找并引用文献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小组中所有同学都参与,对小组汇报做出贡献。

二、问卷调查及教学效果分析

在已经完成三次案例汇报之后,教师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学生对案例汇报的态度及感受;二是对案例汇报如何影响双语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所有参与听课的在册学生,共51人。运用问卷星进行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所有题目为必答题,问卷发出51份,回收51份,有效问卷数51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

1.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与感受。

首先,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其学习效果有所帮助,13.73%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72.55%的同学认为“有所帮助”,两者相加总比重为86.28%;而回答“不知道”和“帮助很小”的同学比重只有7.84%和5.88%。与尚未做过案例汇报的同学相比,已经做过案例分析的同学更倾向于认为“有帮助”。仔细分析发现,在已经做过案例汇报的共计39名同学当中,认为“帮助很大”和“有所帮助”的分别为6名和30名,两项加起来占总体比重为92.3%,而在尚未参加案例汇报的同学中,这一比重为66.7%。可见,有过案例汇报体验的同学更能够体会到这种方法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在被问到“案例教学法为什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帮助作用”时,回答从被选率最高到最低的是“增加了我的主动学习投入”(72.73%),“案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65.91%),“督促了我对课堂内容的预习或复习”(50%),“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31.82%)和“增加了我与同学及老师的互动机会”(29.55%)(见第3题)。在认为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效果不明显当中,认为“案例题目与课内知识相关度不强”以及“学生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的均占57.14%;认为“团队合作意愿和效果不明显,大家基本各做各”的占42.86%,另外认为“题目太难”、“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教师和学生互动太少”的分别占42.86%,28.57%,14.29%。可见,虽然回答这两项的学生数量很小,但是仍然可看出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在选题及互动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2.案例教学法对于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评估。

为了评估案例教学法对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估,调查问卷中针对已经做过的三个案例汇报题目分别出了3道专业知识选择题(共计9道),让所有同学对所有问题都加以回答。将同学们分为四组:小组1为参与案例1的同学;小组2为参与案例2的同学;小组3为参与案例3的同学;小组4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参与案例的同学。接着分别统计各小组对所有问题回答的正确率,然后观察每个题目的答题情况。我们的假说是“小组N的同学在回答与案例N相关的问题时,正确率高于其他小组”。并用实际数据来验证这一假说。统计结果如下:小组1在回答与案例1相关的3个问题时,平均的正确率为76.9%;而其他三组在回答案例1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6.7%,43.75%和69.4%。而且在这三个问题当中,除了问题7,小组1的同学的回答正确率低于小组2和小组4之外,其他两个问题的正确率均高于其他所有小组。所以总体上来说,“小组1在回答案例1相关问题的正确率高于其他小组”是成立的。小组2在回答案例2的相关问题时,平均的正确率为53.3%,而其他三组在回答案例2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为56.41%,54.2%和72.22%。而且除了问题10,小组2的正确率高于其他所有小组外,另外两道题的正确率均低于其他小组。因此“小组2回答案例2相关问题的正确率高于其他组”的说法不成立。小组3在回答案例问题3的相关问题时,平均的正确率为68.4%,而其他三组在回答案例3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4.1%,66.7%和52.7%,所以小组3在回答案例3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高于其他小组。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三个组别中,“小组N在回答与案例N相关的问题时,正确率较高”的假说的验证情况分别是“成立”、“不成立”和“成立”,虽然有两组同学的结果都是“成立”,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小,因此仍不能明确地认为案例教学法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得到了证实。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