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1

现代农业开发园区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是吸引“三资”开发农业的平台,是农业观代化的展示窗口,是观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转化基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各地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把握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的重要意义,按照市场经济的理念和观代农业的思维,借鉴工业开发区的经验,切实加强观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我市农业的跨越发展。

二、要立足高起点,准确定位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我市观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要瞄准农业现代化,以招商引资引智为基本途径,以培植农业市场竞争主体和农业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为主攻目标,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集中力量,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市和各县(市、区)各建一个能够展示区域内农业发展水平的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其基本标准有五条三一是启动区面积300亩以上,核心区面积3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3万亩以上。二是借鉴工业开发区经验,面向社会招标招商,引资引智,培植市场竞争主体。三是园区内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必须充分体观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水平。四是园区建设要有自身的特色。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但都必须培植和拥有知名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品牌。五是经济效益高,辐射功能强,生态环境美。

园区建设要重点体观4个方面的功能:一要体观现代农业的开发功能。面向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实行,产、加、销综合配套开发,培植新兴产业,争创一流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二要体观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导向功能。根据现有的和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市场、人才、技术、资金等综合因素来确定自身的产业发展特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要体现农业观代化的示范功能。按照现代农业要求,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繁育和试验示范,真正,把园区办成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和新成果的展示窗口。四要体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功能。积极探索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新机制,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力争拥有1-2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技术和成果,成为农业科研、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平台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

各地要根据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的基本标准与功能,立足高标准,注重特色,整合资源,精心规划,科学论证,制定方案,真正把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带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地。

三、要深化改革,积极创新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的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开发园区要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土地租赁农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确保园区的营运质量和效果。要按照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观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园区建设实行政企分开。政府负责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等工作;进园的企业则按观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要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对现有园区要通过法人参股、职i购股、外资嫁接等多种方式实施整体改制,实观投资主体多元化。对新进园区的项目,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进入园区,兴办农业项目,坚持把独资公司、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作为园区的开发主体。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和区域、界限的约束,坚持谁有能力谁承办,谁的机制活、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谁承办。要坚持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龙头企业+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要实行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把推行技术入股作为创新园区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成果量化为资本。

四、要制定扶持政策,全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

现代农业开发园区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新举措,是推进农业观代化的一项示范工程。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明确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一要切实加大对园区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开发,加大投入力度。要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耕地复垦、小农水资金、农业三项工程、农业科技三项资金中优先安排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园区项目。要处置好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部门除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外,用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投资,可以作为国家资本金,实行租赁或入股。要创新园区的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吸引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二要加强对园区的政策扶持。园区在用地、用电、用水以及金融、工商、税收上,可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和工业经济开发区的有关规定,享受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工业经济开发区的同等待遇。要严格按照中发[18号文件精神,重视解决好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除了必须买断的以外,可采取土地租赁的方法,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把土地使用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归还给农民。三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园区开发。要按照省政府政发[]6号文件、省政府办公厅政办发[]128号文件和市委发[]53号文件精神,规范科技成果入股方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园区领办、创办农业科技企业。要从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入手,通过入股等各种形式,形成园区与科技依托单位的利益共同体。要鼓励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到园区组织实施。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2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科学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坚持一园一品、多园一品,着力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按照突出特色、一村一品、集中成园的产业发展模式,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昭化园区建成猕猴桃核心示范园亩,无公害蔬菜核心园3000亩;石井新场园区建成生物发酵舍零排放生猪养殖园2个,标准化圈舍98幢,年出栏生猪2.5万头以上;平乐园区规划建设猕猴桃示范园3000亩,优质桑园3000亩。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着力发挥特色产业的“配套”效益。石井新场园区配套建设工业原料林3500亩,优质烤烟园1400亩;平乐园区建设大棚蔬菜园500亩,实现了生态循环、旅游观光、综合示范的目标。三是坚持龙头带动,着力发挥涉农企业“第一车间”的作用。依托广元福润公司建成生猪养殖园区78个,年出栏生猪可达60万头;依托三元茧丝绸公司建成蚕桑基地乡镇10个、蚕桑园区3个,面积达1万亩;依托区烟草公司建成优质烟叶生产园区3个,种烟规模达到2万亩,年产烟5万担;依托中新公司建成猕猴桃示范园区5个,面积达1.5万亩;依托升达木业和详和木业建成工业速生原料林园区3个,面积达10万亩;依托钏锬公司建成香葱和蔬菜园区4个,面积达4000亩,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实现了一、二产业互动发展。

(二)突出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为加快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先后投资余万元,建成沼气净化池3000立方米,大力推广生猪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切实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建成山坪塘27口,新修渠系2万米,坡改梯规范调形1.5万亩;围绕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安装喷灌设施200余套、管网7000余米;围绕蚕桑生产,建设标准化蚕房300间,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围绕便民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坚持“节省、实用、够用”原则,切实加快园区道路建设。累计修建入园道路13.7公里,园区作业便道300公里,入户路1.2万米,基本达到了进出畅通。三是围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简朴、美观、大方”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帮扶、信贷支持”的方式,大力实施“户办工程”,对园区内民居进行风貌改造,改善园区人居环境。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风貌改造838户,建庭院530户700余亩,改厨、改圈、改水面达95%以上,建星级农家乐12家。

(三)突出机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一是创新园区投入机制。坚持以业主(企业)自建为主体,以项目资金投入为引导,合力推进园区建设。先后实现业主(企业)投入2亿余元,整合项目资金1.4亿元,部门帮扶98万元,有效保障了园区建设投入。二是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三方合作兴产业、五方联动建园区”的园区运行新路子,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金融机构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由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签订农产品生产订单,金融机构贷款给专合组织,由专合组织负责贷款的统一分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货款的回收,并按交货单分期支付贷款,保证了每个产业都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了企业、协会、金融机构、农民、政府五方互惠共赢。三是创新园区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园区业主和农民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风险基金,实行龙头企业订单收购,切实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园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已达1.7万亩,猕猴桃、蚕桑等产业均实行了企业订单收购。

(四)突出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一是着力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整合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惠民帮扶中心资源,成立了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组建了乡镇农村土地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规范程序,有效地促进了我区土地有序流转。二是积极推进适度规模流转。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置换、转让、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3.5万余亩,带动发展特色产业4万余亩。在昭化园区规模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香葱、猕猴桃和蔬菜等特色产业;在元坝园区流转土地1500亩,新建优质桑园1000亩,建成川北最大袋料地栽黑木耳基地500亩;拟在柳桥园区流转土地8200余亩,规划建成优质桑园1200亩、猕猴桃园区3000亩、蔬菜基地亩,形成“土地向业主、资金向园区、产品向企业、农民向产业工人”集中的格局,走出一条“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让农民非农化起来”的园区土地流转之路。三是加快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引进业主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建园创业,培 育养殖业业主90个、种植业业主171个,采取“公司+业主+基地”的形式,积极推进企业和业主集约经营土地,加快发展生猪、蚕桑、烤烟、猕猴桃、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同时,农民通过收取土地租金、获得股金、取得薪金,有效增加了收入。

(五)突出督查督办,快速推进园区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园区建设指挥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区人大、政府、政协相关县级领导为副指挥长,实行分片负责,从相关区级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现场工作组,在建设一线协调解决园区建设工作中的问题,督促建设进度和把关工程质量。二是严格效能问责。将园区建设任务全部细化成项目,实行倒排工期,项目落实到每周,进度明确到每天,要求必须按进度完成任务,因特殊原因耽误工期的,必须加班赶上。无特殊原因延误进度的,实行责任倒查,诫免谈话,直至给予组织处理。三是定期督查督办。每周五以《园区建设落实动态》通报人员到位和进展情况,每周一区四大班子领导深入现场督办,在建设一线研究下一步工作推进措施。把园区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实行单项考核,确保园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土地流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无经验可循,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是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园区建设发展的投入瓶颈依然存在。

三是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不充分,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围绕“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主基调,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因地制宜搞好土地流转,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一是要突出园区产业培育、基础配套重点。切实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支撑;加快园区电、路、池、渠系等基础配套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档次。

二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平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园区道路、河堤、土地调形等基础建设和猕猴桃、生猪、蚕桑、无公害蔬菜等产业发展,确保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的召开。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3

一、示范园建设模式探索

(一)项目融资角度分析

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协议,授权给私营商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以提供公共服务。PPP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来安排融资。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是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这种融资模式可以使私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公共服务项目中,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政府提供项目支持,为合作社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平台,合作社由广大农户或联合企业成立,集中了农民的流转土地,与政府合作,为农民搭建种植平台。充分发挥了PPP模式的优势:第一,政府减少了前期建设园区的投入资本;第二,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入了活力,降低其投资风险,使其积极投身于园区建设;第三,为农民提供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第四,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第五,园区集试验示范、观光旅游、种植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长期经营所形成规模经济能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农业化产业模式角度分析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运用了“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模式分两种情况:

第一,以相关农户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农户间横向联合,并与园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纵向合作。由于传统的农户分散经营体制,使园区与单家单户发生交易的交易成本大、质量难以控制,并且租用大面积的土地还要付出高成本。因而合作社是这样一个主体,它能组织并代表农户与园区合作,把园区的标准要求等传达到农户,并监督执行,使众多农户分散的小生产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第二,该模式中还有一种是由广大农户或联合企业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发展壮大后成立企业实体来销售、加工农户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模式,通过合作、股份、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成为同一个产权组织。农户和企业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利润分配时既按股分红,又可以按付出劳动多少支付工资或按销售农产品多少分享利润。

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结合两种模式优点,园区项目由某县依托该地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在当地村庄建立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种植提供资金、技术与政策上的支持;合作社包括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苑和强农苑三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了农民的流转土地,减少了园区与农户直接交易的成本;农户提供流转土地和劳动力,在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的园区内,合作社农户可以得到分红,也可以承包大棚交纳租金挣得自主经营钱。

二、示范园的问题与反思

第一,一方面在项目建设后期,园区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在刚刚起步阶段,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办公设施和服务工具落后、服务层次低。

第二,缺乏技术指导人员。2015年下半年,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在农户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农作物生病、有些承包户不会种植培养新品种的各种问题。农户缺乏科学田间管理经验,在病虫害发生较大年份管理不到位,造成大面积经济物病害发生严重,导致无收现象,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虽然请省农科院及时指导解决,但是从长远来看,园区应当有技术指导人员时时指导,尽早发现问题,减少损失。

第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农户普遍缺乏对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知识和规定的认识,加上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使经营管理人员对发展合作社的思路模糊、措施不明。同时,合作社自身运行不够规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严格,合作内容不够明确,运行管理不够民主,内部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因合作组织还处于较低层次,园区与合作社、农户之间,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园区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只停留在收取租金、手续费的层面上,农户从中享受到的实惠有限。

第五,后续工作不够完善。园区内大多数承包的农户不是本村人,而是来自相邻村或较远村的农户,在交通、住宿方面,园区设施比较落后。有些农户有自家车,早上可以直接去园区工作,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早晚出行不是很方便。由于园区刚刚投入使用,所生产的产品面临销路不同的问题。虽然园区内有批发商直接来批发产品,但是数量远远不够,大多数由农户自己去找批发商。

三、建议与对策

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在建成初期所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合作社与农户三方共同面对。具体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政策扶持,适时提供信贷支持。一方面由于该县本身正处在发展阶段,近几年新区建设中科、教、文、卫、交通的改善都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中的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苑和强农苑三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都由当地农户近几年才组成,资金也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政府不仅要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而且要在困难时期,要适度提供贷款。根据调查所知,园区在后期出现资金短缺时,由县农牧局出面,给予贷款800万,度过了难关。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要加大政策扶持,适时提供贷款。

第二,培养技术人员,组织农户学习。从农科院聘请专业人员,组织农户学习基本知识,不仅能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产业质量,并且通过加强对农村里懂技术的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建立农村人才库,强化人才储备,为园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性技术保障;这样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农户满意度。

第三,引进管理人才,科学规范制度。目前园区刚投入使用,各项规章制度都不完善,一切都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就需要园区积极引进管理人才,进行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制定、合作社文化的塑造、产品销售模式的设计、产业管理与运营的构建、投资效益的分析等。

第四,与外部企业联合,扩大销售链。充分发挥园区外联市场,加大农产品的宣传与批发销售力度,通过市场拉动产业发展。政府可以与外联市场企业联合,扩宽销路、扩大销量,打造“园区+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农业化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4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坚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不动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上已经由探索起步阶段进展到持续发展阶段,呈现竞相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最近,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参观了、、、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会领导、代表对园区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现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干部群众的泛认可,赢得了普遍赞誉。经过三年来的探索,我市初步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树立了一批“可看、可学、有效益”的典型。毫不夸张地说,我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实践,已经在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索了适应山区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土地零散、环境不一、地貌多样、资源分散一直是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我市客观分析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约束和资源约束,顺应自然,整合资源,确立了适应山区特点的“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展路子,探索了“多园一业、块状覆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式。这一路子和模式,既适合山区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资源集中度低的特点,又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合理构建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赢利三者统一。这一路子是多年来我市农业工作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市农业发展思路、理念的大转变,是农业增长方式的大转变,是抓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大转变。

(二)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面貌的逐步改善。农业园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基础设施改善。通过几年的发展,各类农业园区通过对田、林、路、渠、库等的综合治理,把一大批农田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土肥沃、生态环境优良”的标准化农田,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由于在推进园区建设中,把产业发展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村建设、观光旅游相结合,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按照“一个园区就是一个观光景区”的建设理念,各地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示范区。部分县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AAA级景区打造,园区建设有效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三)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整合投入力度。现代化的园区必须有多元化的投入相配套。全市各地为加快农业园区建设,一是千方百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把土地整理、农综开发、以工代赈、扶贫、新村建设、乡村道路建设等国家项目打捆使用,集中投入园区,激励了企业投入,带动了农户投入,形成了以国家项目资金为导向,企业、业主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变了过去因投入分散造成的有投入,投入不大,有效果,效果不好的状况。核心示范区按照亩平投入不低于1万元,其中国家项目投入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启动建设的3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3.2亿元,整合社会资金1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8亿元。

(四)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园区的成败关键在于先进科技的武装程度,在于高科技农业产业的发育水平。各地把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应用结合起来,寻求科技对生产和产业的支撑,园区联合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推。目前全市大多数农业园区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研发推体系,试验、引进、示范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配套、组装、集成了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川农大、省自然科学研究院、中茶所等分别在猕猴桃、茶叶、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园区建立了专家大院、科研所。已建的31个园区引进、示范、推新品种200多个,新技术50多项。先进农业科技在园区的推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农科教结合,提高了农民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从而使园区逐步成为现代科技的孵化器、建设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培育现代农民的主阵地。

(五)初步建立了市场化运作机制。园区的生命力,取决于能否按照市场的要求,运用管理工业的先进理念,实现企业化运作。各地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园区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模式,构筑市场化运行机制。全市园区基本形成了“集中流转,多元经营,股份合作,风险保障”的生产经营机制,形成了“大园区+小业主,大基地+小庭园”的园区带动农民增收机制。各地不断创新“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以股份合作的形式联办园区机制。区建立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站),建立土地流转基金,有效保障农户和经营业主双方利益。各县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风险保障机制,政府和企业(业主)共同出资建立产业发展风险调节基金,降低农民发展产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全市各级财政和龙头企业已筹集产业发展风险调节基金3100余万元。

(六)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样板工程。农业示范园区是一扇窗口,把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经营观念、管理方式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展示在人们面前,提供了可看、可学、可推的现实样板,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等园区分别带动了猕猴桃、茶叶、烟叶、食用菌、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上,我点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时指出,该园区可以用“一大、二高、三好”六个字概括。一是大气魄、大面积、大规模;二是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三是示范效果好、推动力好,领导称好,群众叫好。园区有三点值得其它园区学习,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的建设,把产业、新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城乡环境打造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二是强力整合,大力投入,利用园区建设平台,整合所有资源和项目,以整合的理念,解决了农村、农业发展的投入问题;三是不断创新机制,特别是采取“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循环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每个县区都有这样的好典型,昭化、园区结合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开发旅游业,大力推动农产品入超市;园区充分利用城市近郊区的优势,着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城市蔬菜供应基地、科技示范普及基地和市民休闲观光景区,形成了“服务城市,致富农户”的园区建设新模式。在全市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建成猕猴桃产业基地14万亩,茶叶产业基地26万亩,核桃产业基地50万亩,烟叶产业基地9万亩,青川黑木耳产业基地3000万棒(袋),油橄榄产业基地14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了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效益增加。

总之,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推进,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亮点,促进了全市农村大发展、农业大提升和农民大增收。能够形成这样好的局面,得益于:一是加强领导,强力持续推进;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三是整合资源,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四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五是强化督查督办,逗硬考核。

在总结农业园区建设经验、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是既要看到园区在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也要看到有的园区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特别是个别县区谋划迟、启动晚、推进慢、上半年等、下半年赶等问题;二是既要看到企业化经营对园区建设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园区运作机制需进一步探索,责权利关系、投资主体和收益分配等有待进一步明晰,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等问题;三是既要看到园区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的效果,也要看到个别园区目标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经济效益还不高等现实。全市园区建设不是一年、二年,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不断提升、巩固完善,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为此,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发展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实现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张的互促互动。

二、加快进度,提升质量,全面完成今年园区建设目标任务

从总体规划来看,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年为探索起步阶段,2010-2012年为持续发展阶段,2013年-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今年到2012年,是我市园区建设持续发展时期,是完成50个万亩园区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提出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的“六强化、六提升”的工作思路(即强化规划引导,提升园区生命力;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园区竞争力;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园区承载力;强化农民主体,提升园区带动力,强化统筹结合,提升园区集聚力),得到市政府马华市长高度认可,要求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不折不扣的落实,希望各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参考执行。关于园区建设,今天我主要强调五个方面。

一是在项目实施上要加快进度。今年,市上提出了新建园区扩规模,已建园区增效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的工作目标。目前,离年终仅2个月时间,各地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抢时间,抢进度,又好又快推进园区建设,力争今年新建的10个园区早见成效,已建园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全面完成园区建设目标任务。已实施的项目,要加快工程进度,严格工程质量,保证资金投入;个别未启动的项目,要加快启动。要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要继续坚持督查督办制度,坚持县区已经形成的周例会、周通报好的做法。

二是在特色产业上要做大做强。特色是构筑差异性竞争的必备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七绝”是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分析农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遴选的一批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受到农业专家的高度赞誉和市场的热烈反应,各地一定要在明确园区定位的前提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多园一业、块状覆盖”的建设模式,特别注重与“七绝”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专业化的规模优势,区域化的特色优势。

三是在设施装备上要提升水平。先进设施装备是园区先进性特征之一。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加强排灌设施、机耕道路、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进一步改善园区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结合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等工程,采取工程、农艺等多种措施,加大园区耕地地力培育。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施的应用,提高生产设施化、精准化生产,集中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点,加快设施栽培技术的推。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拓宽补贴范围,加大主导产业先进适用机械的应用,提高园区生产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完善产后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园区的设施装备水平。

四是在科技运用上要加大力度。要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开展试验示范,总结筛选出适合当地的设施农业技术、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与控制技术、新型种植模式等,着力提高科技应用水平。要以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开发利用农业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农业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决策咨询,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整体实力。深入推进农科教合作,大力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加强现代农业职业农民、创业农民培训,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五是在机制创新上要力争突破。突出加大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机制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农户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的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继续完善园区投融资机制、风险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推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增添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活力。

三、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做好年园区建设规划

年以来,全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统筹规划的原则,组织大学、院所编制完成了《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已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全市园区建设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评审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践证明,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以规划统领园区建设,可以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解决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低水平和随意性,是我市用工业化理念、现代农业理念抓农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我市自然农业向工程农业转变的标志,对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要早谋划,早确定。尽快确定年新建园区。市园区办要加大园区选址、产业的指导力度,各县区要根据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慎重决策,根据“三沿三有”的原则(“三沿”,即:沿江、沿路、沿城,“三有”,即:有基础,有产业,有项目),确定出年新建园区。二是务必继续坚持“市上统筹,县区主体,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依托院校,专业规划,统一评审,批准实施”的规划编制评审制度,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加快编制进程,不断提升规划质量和水平。目前,还有少数县区没有确定年的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单位,这些县区要于近期及早确定,力争今年11月底完成县区年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初评工作,月进行全市统一评审,年1月全面启动新建园区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规划的组织管理,加强规划培训和交流,健全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评审机制,完善规划编制评审标准、程序,确保、2012年园区建设规划顺利进行。四是要进一步提升规划理念,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明确思路目标。园区规划要与“十二五”发展规划,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相衔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同时,要提出“十二五”园区建设规划,促进园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严格标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园区建设年度考核工作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5

围绕打造“中国知名、第一”生态农业的目标,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现代经营形式组织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对提升我区农业综合竞争力,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新样板。通过集聚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利于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有利于集成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新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创新步伐,培育发展种子种苗、科技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有利于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辟新途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效益较高的优势,引导农民合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是推进土地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农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等到园区创业,采取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的形式,有利于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二、工作要求

(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重点围绕蔬菜园艺产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培植典型,示范带动,重点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二)科技先导,机制创新。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突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质量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三)整合资源,集成服务。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协同推进,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组织、龙头企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三、建设目标

实施“138”工程,即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8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具体任务是:南蔡乡、罗圩乡、埠子镇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共同建设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埠子镇、龙河镇、中扬镇3个乡镇各建成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其余8个乡镇各建成1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区政府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督导、检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相应成立领导和实施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创建举措,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二)定点指导。区农口部门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指导服务团,为每个乡镇明确一位园区建设业务指导员、一位技术指导专家,为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项目倾斜。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列入区级财政补贴项目规划区,对于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设施农业项目优先享受区财政扶持政策。市级以上高效农业、现代农业项目优先安排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范围内的项目。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文6

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围绕“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全年完成资金投入8亿元。

1、制定园区建设年度推进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农业“两区”推进会会议精神,确保市里批复的各类园区年内全面启动。每个园区都要按照已批的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建设重点、建设进度,落实筹资方案和建设主体。园区建设投入任务列入市对县(市、区)的重点项目考核内容。

2、加强检查考核。建立园区建设季报制度,加强检查督促,及时掌握建设进度,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如期完成。今年,全市要基本完成年公布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建设。4月份前,组织做好第一批通过验收并命名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推荐工作。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园区建设项目宣传推介,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认真做好园区项目的包装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配套落实属地政府的扶持政策措施,建立业主自筹为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为辅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市里将建立现代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统筹用于扶持园区建设。市级项目资金原则上扶持三区园区建设,没有上报年建设计划的园区不予支持。

4、突出建设重点。各地要严格按照园区规划,精心组织实施。要把园区建设重点放到项目建设上来,加快园区内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大棚、喷滴灌等物质装备水平,加强“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注重园区信息化技术应用,开展智能化建设试点。要强化服务,组织开展“走进园区、破解难题”活动,着力解决园区建设的主体培育、土地流转、招商引资、设施农业用地等突出问题。

5、进一步完善建设机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建立党政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园区办工作力量,抽调得力干部从事园区管理工作;要积极争取部门配合和支持,注重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借鉴工业园区做法,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农业综合区运行管理机制。市里将建立年度工作考评制度,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6、加强示范典型培育和宣传。要注重培育一批可学、可推广的园区建设典型,组织园区建设主体进行观摩学习。要加强多渠道、多层面的宣传,扩大园区建设的影响。配合做好全省农业“两区”建设现场会各项准备工作。

二、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1、积极推动企业技改。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各县、市、区要确定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强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组织开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监测评价工作。按照《市农业龙头企业管理办法》,淘汰一批运行不规范、带动力不强的企业,新命名一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质量。

3、做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换届工作。计划安排月份,对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进行改选。同时,组织开展一次农业龙头企业考察培训活动。

4、进一步创新农产品经营机制。鼓励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订单合作关系,组织企业参加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对接活动。

5、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业招商项目库,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争取有更多的加工业项目落户现代农业园区内。继续实施市本级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改革申报办法,程序申报与公开申报相结合,重点支持有实质性技改项目的加工企业。积极争取省有关农业产业化贴息项目支持。

三、深入实施市外农业发展战略

1、加强调查摸底,掌握市外农业发展状况。加强与重点企业、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专业大户的联系,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在外经营主体组建合作组织,加强主体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在外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间的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和交流,着力改善在外经营和发展环境。

四、着力抓好农产品流通

1、着力破解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查研究,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生产特点,做好预测预警工作;密切产销衔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认真抓好国务院[]40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与交通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确保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到位。

2、精心组织参加国内外各大农业展会,策划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专题推介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市农产品市场影响力。

3、加强农业部定点市场管理,完善价格和交易量采集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积极培育农产品物流新业态,推动市农产品物流集配中心项目启动。

五、积极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1、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策划举办一批以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农事节庆活动,扩大农产品的宣传推介。积极参加“省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农事节庆”评选活动。

2、加强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推介。继续抓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企业的培育,开展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企业、示范点评选活动;加大对精品线路和休闲观光农业点的推介,确保休闲观光农业有更大的发展。

六、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