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半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半期总结范文1
那么谈到新古典主义家具工艺我们必然要了解新古典主义的起源及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艺术的起源来说,总结归类有五中“说”: 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 巫术说、劳动说。
在我个人来看,认为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出处有占有这五种说的一类及多类,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新古典主义的历史文化背景,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导致了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关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变,也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开端。伴随着这一巨变,艺术设计的主流也发生了从手工设计向现代工业设计的转移。事实上,18世纪后期的手工艺设计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统率下还维持着暂时的繁荣。
“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指的是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显得矫揉造作,渐渐失去了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最初的活力,正因如此前面我们提到了艺术起源的几种“说”中的“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从而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磨合与交流开始慢慢厌倦了洛可可这种艺术形式,希望能从古希腊罗马艺术中找到一些经典的内容,为当时的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
新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在法国兴起,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自由平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他们与贵族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加之当时教会的特权、阶级的斗争,使人们在心理上更加希望拥有斗争的勇气和美德,另外,罗马古城herculaneum和pompeii的成功发掘,使得整个欧洲掀起了研究罗马古典艺术的热潮,以至于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一切文化遗产的兴趣都曾强了。德国美术史家温克尔曼的理论著作《希腊艺术模仿论》和《古代美术史》同样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他提出的“高贵的简单和静穆的伟大”为古典主义的标准,那么我们之前说到的“模仿说”也在此得到了论证,“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美术艺术如此今天,用模仿说作为艺术起源的动力的美学家已经不多了,因为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模仿的冲动去解释的。但模仿说仍有它一定的价值,它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一方面,对客观事物的模仿也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从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不管原始人由于什么原因创作和制作了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本身(如史前洞穴壁画上的动物轮廓)却无疑是由模仿得来的,也就是说,模仿即使不成为动因,也至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因为史前造型艺术都基于模仿的手段,我们才能认识到这些形象所模仿的原型是什么动物。我们从今天所发现的原始艺术作品中也不难看出,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创作和制作的主要方法。而其它方法,如表现和象征的方法也都是从模仿之中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前我们简单的谈到了新古典主义的起初形成的背景因素,那么新古典主义在当今社会中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及它的艺术风格,家具设计是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设计领域较为突出的代表,直线造型代替了曲线,对称构成代替了非对称,纹样的简洁明快代替了烦琐造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理性风格的重新重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理性理念又得到了充分的论证,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工艺美术是在反对洛可可式的极尽奢华与纤丽中产生的,它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希望在单纯和静穆的基础上体现出工艺制品的高贵和伟大,因此它的风格可以说是历尽铅华后的反璞归真,为工艺美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新的审美意识。
在这种审美意识的引导下,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传统再次受到了重视一直于今天,它主张的简洁、典雅、大方、实用的设计原则和美学思想极大地启发了欧洲现代工艺和现代设计,构筑了通向现代工艺文化的道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乏可以观察的到,大到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在现代居多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小到家居设计,无论国内外其中的家具风格也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青睐,工业设计,平时我们常见到的艺术品,摆设品,等等,都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存在,总的来说经过历史的磨练洗刷,它是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以及人们的意识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也一直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品位需求中的一部分。那么从而我个人认为艺术创作是贴近生活的,很多前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美术半期总结范文2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模板,欢迎阅读!
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模板1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分班一个月以来各方面情况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学生团结向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本学期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二、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确立班级体的奋斗目标
班级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推动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1)通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和举行读书会,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3)经常与各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做好协调工作。
3.面对全体学生,要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促中间;
4.关键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
制定严明的班规班纪,逐步让全体学生由被管理者变成主动管理者,形成自觉和习惯。要抓好纪律关键在教育好后进生,所以,转化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5.成绩、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制定奖励方案,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6.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
在工作中要有创意,要有个案,重点突出。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且本班要尽可能开展符合本班特点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8.健全班委会和团支部,制定职责,明确分工,不断对干部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执行力,制定团支部对班委考核评价制度,促使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班干部作为班级核心力量,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值日组长的工作”等。
3.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向学生进行教育。
4.抓住每一次月考,及时进行总结,指导,鼓励。
5.组织好学校的各项活动。
6.抓好期末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新的学年,新的开始,我会积极学习,不断探索,着重班级的德育,积极协调各科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模板2本学期为了较好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36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经过一年的学习、培养、教育,学生对学校生活基本适应,能按时上学,懂得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好学生。学生今年上了二年级,但年龄还小,自觉性不强。因此,我仍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首要任务。
二、本班的奋斗目标
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常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优良的班风,争当文明班级,让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快乐地成长。
三、工作措施
1、充分利用晨会、班会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以常规落实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三个习惯”。
2、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活动,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3、加强班干部的建设。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级大事小事进行商讨研究,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并且严格要求班干部,采用激励方法,委以重任,指导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以此带动全体同学。
4、抓好班主任日常工作,即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做操,每天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做事认真负责的品德。
5、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多表扬,讲究批评的艺术,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班干部监督,老师抽查作业、练习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练习的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7、认真召开形式多样主题班队会和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
8、认真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和各项竞赛。
9、以家访、电话联系的形式,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模板3本学期,我成为了五(1)班的班主任,根据学校以及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制定了新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0人。本班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纪律,按时上下学,女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书写端正。但是男生较多并平时贪玩,总需要老师督促。学习能力较差,基础普遍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作业书写习惯差,常常不能按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很多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2、贯彻实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从而抓好班级的纪律。
3、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4、注重学生的进步,做到“辅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素质发展。
5、信任小干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班风。
6、加强安全教育
7、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校内常规检查,抓学生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秩序”。
2、坚持做到天天讲、时时讲,严格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每周班会谈话做到有安排有内容。
4、成绩及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5、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6、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个性。
7、认真做好三操,开展健康有益的课间活动。
8、进行班干部的改选。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报名注册
2、打扫校园环境
3、进行安全教育
4、迎接教师节
5、选拔干部
十月份
1、孝敬长辈活动:布置每位学生,回家至少做一件帮助长辈的事,可以是扫地、拖地板、试着烧菜做饭,甚至帮父母举手之劳也行。
2、班报刊出
3、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4、围绕召开与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有关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为期中考试提出意见。
十一月份
1、办一次诚信故事会,主要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等内容为主。
2、继续进行常规训练,鼓励学生做好自我管理。
3、主题班会:班级古诗文诵读比赛。
十二月份
1、继续进行纪律、卫生、安全等常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2、班级读书交流会。
3、庆祝元旦活动。
4、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的准备工作。
元月份
1、组织学生期末复习,参加期末考试。
2、做好放假前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模板4一、认真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和班级考核制度,使学生自我规范自我的行为,把学校要求内化为本班学生自觉的行动。
本学期我担任刚成立的美术特长班的班主任,学生分别来自9个班级,学习层次、学习本事、自我控制本事、学生之间还磨合等等都相对较差,尤其在学习态度上,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学本事,自信本事,让他们坚持进取的、昂扬向上的学习态度,建立了班级规章制度,力争提高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和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的习惯。
二、继续做好促优转差工作
对于优秀生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既包括学习也包括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尽快地培养起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并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课成绩;对于差生多找他们他们谈话,认真了解他们内心思想的变化,寻找思想上的闪光点和开展思想工作的突破口,鼓励他们赶上去;异常是对贫困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努力思想人生价值,不为眼前暂时的困难压倒。
三、思想工作
继续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团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心胸开阔,顾全大局,让学生自觉地维护团体荣誉,树立我班的良好形象。
四、建立新的班委会并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
班长要发挥班干部、小组长、课代表的带头作用,进取配合学校、年级和班主任开展工作,杜绝各种违纪现象,坚持正义,公平合理,使我班坚持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
五、注意调动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
班主任力争做到:不间断与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和差生及的家长的联系,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把握这些学生的思想动向;注意和各科任教教师交流和协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提议,准确把握班级的动向。
六、大力抓好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
认真总结学习中的问题,组织优秀学生介绍自我的经验,组织学生交流自我的学习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力争优化所有同学的学习方法。每次考试结束以后,及时组织学生自我进行自我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由于本班是零起点的美术特长班,学生基本没有系统的绘画基础,对于美术的学习还存在一些疑虑和信心不足的心理,所以,在本学期最初阶段必须要先稳住学生对美术特长学习的自信心,并和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专业课学习之中去。
我相信,只要努力,加上全班同学的默契配合,我必须会把我班打造成全体班级中最出色的一个。
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模板5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政教处学期工作计划和要求,围绕班级常规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学生健康、自主地发展。
二、班级发展目标。
根据目前班级学生状况以及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其学科成绩的进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继续培养班级小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促进班级的协调发展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主要工作安排。
1、熟悉班级学生情况,明确学生个人发展目标。
2、加强班级规范管理,从进校、上课、课间休息、两操到个人仪表都做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
特别加强预备2分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的检查,努力做到有准备地上好每一堂课。
3、加强班级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从每天的值日工作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卫生好习惯,营造一个卫生整洁的班级环境。
4、加强班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利用班会、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等契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守法意识、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加强家校联系,最大程度利用教育资源,提高班级学生教育实效。
通过家访等方式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能够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主题教育:《良好的行为是成功的基础》。
2、积极校篮球赛:由体育委员负责,发动全班学生积极报名,为集体争光。
3、月考。
十月份。
1、主题教育:讨论《我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复习迎考。
抓好各门学科的复习,准备文化课期中考试。
3、班级学习成果评比。
包括作业规范和笔记规范评比。
十一月份。
1、主题教育:结合学校社会考察活动安排,班级进行安全、纪律、卫生、集体主义教育。
2、期中考试及总结分析,调整学习目标,制定下半期工作学习计划。
3、家长会,共同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沟通教育心得,促进后半期工作的更好开展。
4、月考。
十二月份。
1、主题教育:元旦庆祝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辅导。
2、各文化克复习迎考。
一月份。
1、主题教育:考试心理辅导、复习方法指导。
2、期末考试。
3、学生学期测评工作;
评优工作及假期安全教育。
美术半期总结范文3
对于包豪斯的研读、理解和传播,目前国内多停留在艺术设计上,尤其是建筑艺术设计话题的范畴中。尽管前后三任院长的建筑师身份②使得包豪斯的文化形象极大地偏向于建筑系统,而事实上,包豪斯在教学理念及行为的探索过程中,直至后半期(1925年由建筑家汉内斯·迈耶接管包豪斯之后),才确立分化出具体的“建筑系”(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其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成就则更多地体现在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等更为广泛的范畴内。
也正因如此,“包豪斯模式”所产生的巨大参照意义早已超越了建筑设计艺术的单独层面,在现代艺术所涉及的多重学科中,对于“包豪斯模式”的翻译、解读和参照,都应具有其特殊的启示性意义。
本文所论及的“艺术教育学科”一词,并非泛指针对艺术行为进行教学与培养的广义范畴,而特指由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学(04)下属的学科“艺术教育”专业(040106W)。论述和讨论的话题与范围,仅针对包豪斯教学模式之于“艺术教育”学科的当代构建所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作为艺术类学科构建内容的组成,艺术教育是一门由边缘走向综合的特殊学科——兼具“艺术学”与“教育学”双重标准的特性,使其相较于艺术类院校的其他专业更突显出某种教学配置的复杂与多重标准,并因为教育类学科的先天社会责任意识,艺术教育专业的训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艺术类专业所习惯探讨的范畴。
按照目前的招生要求来看,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美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熟悉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的艺术教育师资,以及进行艺术教育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则大致体现在“小学艺术教育课教师及研究人员。幼儿园、小学艺术课教师。群艺馆、少年宫、文化站指导教师,各类艺术培训教师。与艺术专业相关管理工作”。③
因为其相对特殊的教学标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属性,导致了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内容广泛和形式多样作为主要特征,往往需要跨越音乐、美术、舞蹈、造型艺术设计等多种艺术类别,而在艺术专业性的培养深度上,长期以来则停留在相对初级的基础阶段。这一专业技能上的短板是由艺术教育专业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作为专业的特殊性应当在判断标准上有所区别,而跨越不同艺术领域的多角度培训方式则逐渐显现出训练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学科整体性专业目标模糊等现实问题——学生在实现了多项艺术形式的技能训练的同时,往往缺乏对于艺术教育目的的整体理解与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艺术教育似乎是一门“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精”的尴尬学科。
在这一现状的基础上,强化、突出艺术教育学科整体的专业性特征,并形成发展,似乎就成为了一个无从下手又方向模糊的问题——艺术教育专业在实现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训练之后,如何体现学科的专业化特性、提升专业的理论架构的高度,似乎成了当前处于瓶颈的难题。在此背景之下,“包豪斯模式”在现代艺术教育的训练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高度理想主义特征和丰富的课程组合都为“艺术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照的线索。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教学理念是学院整体文化的组成,与学院的历程、环境、人员配置以及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皆有相互对应的文本意义,论述其教学模式不可能脱离其他文化背景及行为的参照。本文仅将论述重点放在教学理念和课程的配置上。
以笔者观点,“包豪斯模式”之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的启示意义,可归纳为两点。
一、以建筑学作为最终训练目标的学科构成
在包豪斯的课程构建中,以环状图形的结构展示了其课程构建的层次关系,从外向内分别展示了包豪斯教学系统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的训练次序。
在最的环节中,标示的是进入包豪斯所首先需要接触的基础课程,其中包括基本的形式感和造型艺术的训练,学时为6个月。在通过半年初级阶段的训练之后,通过考核的学员才能获得进入下一个环节继续学习的机会,其所囊括的训练内容,由圆环12点位置开始,以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自然科学、材料学、空间—色彩、设计、材料学与工具学。第三个环节的训练可以视作第二个环节的升华与深入,也是学员继续强化熟悉技术与材料的过程,其课程组成依次为木头、金属、纤维组织、颜色(油漆)、玻璃、陶土、石头,中间两个环节的学时共3年。
在这一阶段结束之后,事实上包豪斯的学员已经可以结束其研习而取得文凭,离开学校。但即使在长期没有实现建筑系构成的基础上,(转第页)
(接第页)包豪斯依然将“建筑”(Bau)的理念定位于其教学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中,不仅填补了作为中心环节的形式意义,更彰显了包豪斯明确的专业构想——作为“最大的设计”,建筑理念成为了贯彻整个包豪斯解决教学理念问题、策划课程组成的核心线索。在这一核心线索的引导下,尽管包豪斯训练的学生专业有别,但都贯彻了建筑师般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设计方式,以及现代性的设计理念,使得其教学的核心理念得以强化并且突出,从而形成所谓的“包豪斯模式”以及相应的文化形态。
而在当今艺术教育专业的办学模式中,正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整体发展线索,从而导致课程设置的模糊性、课程间缺乏相互参照的关联性,甚至包括社会责任感的薄弱、人文精神的缺失,都暴露了这一缺陷所引发的连锁性问题。
二、多元化的课程训练之间相互参照、影响,形成逐渐统一的教学理念
包豪斯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分别经历过德国文化名城魏玛、德国现代工业重镇德绍和柏林,来自于欧洲各地的教员构成了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其教学思想囊括了从人智学④、表现主义、风格派⑤到构成主义⑥等多种流行于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思潮,因此其教学体系的组成尤其丰富、庞杂,这些立场鲜明、形式不同又性情各异的艺术家和风格流派竟能在同一所学校并存、互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系统的奇迹。而其最终得以,并找到殊途同归的发展方向,则得益于其不同的课程配置之间的相互参照、呼应与配合。
从课程配置的多元化和学科跨度来说,包豪斯的课程安排实则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的现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其中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所承担的舞台美术工作室为例,其教学内容囊括了舞台布景、人体结构分析、话剧演出等多个环节,完全形成了从实用美术到造型艺术,再到表演艺术的跨越式教学。尽管其课程跨度极大,但在共通的理性精神的引导下,施莱默的一系列课程逐渐寻找到了统一的形式和参照性,其人体结构的分析方式逐渐在话剧演出的实践环节中得以渗透和再现,使得其不同的课程环节之间形成了明确的互动和统一、完整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形成了整体教学理念的落实。
正是类似于这种不同学科与类型之间的融汇及互证,包豪斯的教学才能真实地构建起跨越式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服务于终极的教学理念与目标。因此可以说,此项特征是前一项“最终训练目标的学科构成”理论得以实现的基础。此项做法和意义,也应当为艺术教育专业在整合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性、强化专业目的性特征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参照。
注释:
①此概念的提出及论述可参见美国学者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一书中对其教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②分别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汉内斯·迈耶、米斯·范德罗,同样作为建筑师的三任院长,将“建筑师文化”渗透在了相关于包豪斯的诸多层面。
③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④由奥地利思想家鲁道夫·史代纳创立的一门精神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智慧、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作为其学科的忠诚信徒,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将其理念与包豪斯的色彩教学进行了结合。
⑤De Stijl,1917年由荷兰艺术家发起的现代艺术流派,其创始人凡·杜斯伯格将其引入包豪斯的教学系统。
美术半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现代书法;产生;文化背景;演进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185-04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某种意义而言,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生态造就了书法艺术的生命独特性,中国书法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和表现形态都产生于某个复杂的历史、时代以及文化的情境中。自然地,情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认识现代书法的时候,必须将其植根于复杂的历史、时代、文化情境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全面而深刻。现代书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因而现代书法之发生便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20世纪80年代孕育着现代书法的独特的文化生态背景,这一背景主要反映在当时国外文化的侵入以及国内文化的繁荣等方面。本文意在对现代书法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现代书法”不是现代人的所有书法,而是特指1985年10月“中国现代书法首展”所诞生的有别于传统书法的“现代书法”,这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
任何文化新形态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文化背景的浸润。20世纪80年代,十年文化浩劫后的中国向世人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多元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带来了文化领域空前的繁荣景象,而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现代书法应运而生。
西方现代派思潮特别是抽象派艺术,坚持纯粹的造型表现和感知,追求对于事物本质和人类内在世界的表现,这对现代书法的产生影响深远;同时期的日本前卫派书法的影响则更是不可忽视,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中日书法界频繁的交流活动对中国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现代书法比较直接地接受了日本前卫派书法的影响和派生已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学术共识;西方多元文化的侵入再加上当时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使得国内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多元文化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及85新潮美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现代书法发生的直接动力之一,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书法美学大讨论实际上成为现代书法之价值理念的合法化过程,这是现代书法发生的前提之一。
一、国外文化的侵入与影响
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门类都是开放的,都在不断地从其他异质文化中汲取营养,作为现代艺术重要派别的现代书法当然也不例外,在其发生的过程中,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潮和日本前卫派书法的影响非常显著。
1 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潮之影响
19世纪是西方百花齐放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中,各种思潮、流派齐聚一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争相角逐,向世人展示着各自的艺术魅力,这为20世纪艺术的发展储备了足够的力量。进入20世纪,野兽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等轮番上阵,艺术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包含了很多流派和思潮,有的流派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派”,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理念:主张艺术表现不应主要依靠客体物象本身的因素,而要靠艺术家的再创造;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创造,不应追随文学故事情节来吸引人。就这样,古典艺术被这股新风吹得步履维艰,艺术品本身的形式和艺术家的情感就被推至首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国门打开的时候,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潮便开始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诸多现代艺术展被引至国内,例如1985年8月“法国现代艺术展览(1870―1920)”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1985年9月“法国印象派画展”在北京举行,同年11月,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劳生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展览作品涵盖了绘画、摄影、录像、雕塑、实物等多种材料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展览和作品影响深远,特别是抽象派艺术的作品对中国现代书法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抽象是现代美术最重要的形式,在20世纪初画家们发现美术不是自然的模仿这个事实的同时,抽象表现就开始了。抽象美术彻底拒绝自然事物的印象,坚持纯粹的造型表现和感知观念,它的最基本追求是对于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如果不了解抽象,那就几乎不能欣赏现代美术。抽象已成为不仅是一切从事于美术的工作者,而且是想了解和欣赏现代美术的一般人都必须明白的一个美术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门现代艺术的书法也难免受到抽象潮流的强烈影响。但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书法艺术上所说的抽象概念与其他现代美术上所说的抽象概念有点区别。1908年德国美术史家兼美学家W・沃林格尔在他的论著《抽象与移情》中说:“当人面对自然的印象时,他感到内心不安,接着发生抽象冲动,就画出抽象画了。”他又说:“抽象是表现自然和人之间的矛盾的征候。”但是在中国书法上体现出的抽象不是自然和人之间的矛盾,相反却是追求自然和人的和谐和统一。刘纲纪先生在《书法美》的“从哲学、美学思想看中西抽象的比较”一节中说:“中国的抽象是立足于有机生命的变化与运动的抽象,是生命的抽象,……中国书法的抽象力图要通过阴阳变化的和谐统一来显示宇宙的和谐、美,其运动变化的表现遵循有机生命运动的规律。”由于书法也很受20世纪美术的潮流,即抽象的影响,因此,一些书法家开始主张“书法不是写字的艺术,是线条的艺术”,背离传统书法形式,从抽象绘画、雕塑等相关艺术中寻求启发,于是便产生了超越文字而追求书品的现代书法运动。
2 日本前卫派书法之影响
二战后,日本书法已步入展厅,尤其是书法已成为“日本美术展”的一部分。“每日书道展”也极大地刺激着现代书法的革新,就这样日本先后产生了近代诗文书法、少字数书法、前卫书法等现代书法流派。中国现代书法的发生与日本现代书法的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联系。
正像刘宗超教授在《中国书法现代史》一书中说:“现代书法展”的出现,还与日本书法的参照和刺激有关。据统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书法界的交流活动不下20次,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交往逐渐增多,80年代以来的交流更是日益频繁。1977年,1982年,日本现代书法展览两次在中国亮相,1982年,“日本刻字展览”在北京展出,1983年“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在北京举办,1985年,日本著名的“少字数”书法家手岛右卿在中国举办个人书法展。这些活动都给中国书法界乃至美术界以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日本前卫派的书法理念和美学思想影响深远,或者说中国的现代书法比较直接地接受了日本前卫派书法的影响和派生,其在墨色的运用及其变化上,在形式的布置与视觉利用上,对中国书法的启示尤为明确与
有效,而在观念的嬗变上影响更为明显。
这一流派兴起于日本明治中期,它还有其他别名如意象派、墨象派等等,前卫派的主张是要排除文字的可识性,创作非文字的书法,以摆脱掉文字对书家表现力的制约,为此前卫派曾宣布过如下的信条: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是中心线的构筑体;忽略文字的语言表达作用,着眼于由单独造型形成的新象表现;强调单个生命体的墨象表现等等。在装潢与材料的使用上,前卫派也采取了大胆变革,如废掉卷轴式,采用金属、木质的格框,纸张上采用日本图画纸、西洋纸、亚麻布料及无渗材料,除一少部分还用墨液外,主要采用了各种新制涂料,目的是为了与传统造成差别,以使人耳目一新。
二、国内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国内文化艺术的繁荣为现代书法的发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改革开放之初,多元文化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及85新潮美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现代书法发生的直接动力之一。
1 多元文化格局的确立
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的是文化上从原先一元化的政治中心转变为多元文化的对话、交流、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转型。从到是第一次文化转型,这次文化转型没有成功。中国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对传统文化的重建时期,为第二次文化转型准备了社会条件。现在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第二次文化转型开始了。”在这一次的转型过程中,我国长期以来受政治影响的基本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弱化,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日常生活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文化产业迅速兴起,影视媒介文化、广告文化和信息传播业日渐勃发,在国民生活中愈益显示出某种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生活的富足感导致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也由一元走向了多元。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呈现出多元的态势,言下之意就是说以往的文化是相对一元的。所谓一元,是相对多元而讲的,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的关系。从文化哲学上讲,任何形态的文化,尽管其内部存在着不同文化要素和不同亚文化,外部也与其他形态的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然而都是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有着与其他形态文化相区别的内在特征。这样,就其上位概念而言,它是整个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元”;就其同位概念而言,则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如果就其内部来看,每一种形态的文化又是有若干亚文化依据一定的规则、特征、关系所构成的。因而严格意义上讲,任何文化又都是多元的。“一种文化如果与其他文化相对而言处于中心地位,一方面对于其他文化有强制性、排他性、垄断性,另一方面其内部也有较强的统一意识形态规则,较不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其为一元文化;一种文化如果处于非主导地位,对其他文化较多宽容性、开放性,其内部也较少强制性的统一的意识形态规则,较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其为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说改革开放前的文化呈现出一元特征,主要是指当时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强制性、排他性、垄断性以及意识形态性,说当前的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则是指我们已具有了较为广阔的胸襟,能够涵纳、容忍其他特性的文化的存在。当然,以往的文化决非绝对的一元,当今的“多元”也只能从相对的意义上理解。
我们所指称的多元文化,即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文化开始逐步失去其绝对的统治地位,但并非全然失去影响,新的文化因素开始初露端倪,但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地位,这种主流文化的“真空”状态,使多种文化趋向在社会上共存。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开放后我国文化发展逐步呈现出显著的多元文化格局。中国、西方、现代、传统等各种文化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这种场面大致可以从三个纬度来描述:一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共时共存。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扩大了视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共涌。严格意义上讲,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不仅是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且是不同的文化思潮。每一种思潮都是对前一种思潮的批判与超越。这些思潮在西方经历了数百年,但在我国依次呈现,还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三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同时共存。其中,最蔚为壮观的是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
总而言之,对于文化多元局面的出现,我们应该予以肯定,因为这不仅是政治昌明、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且表征着文化已从垄断走向共享,从一枝独秀走向万紫千红,从而为新一轮文化融合或整合提供了基础,当然,各种文化之间也会产生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艺术领域,作为传统特征更为明显的书法艺术则冲击更甚,在这种环境下便催生了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现代书法。
2 85新潮美术的兴起
1985年5月,“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揭开了“85美术运动”的序幕。这个美术运动一直持续到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它“在褒贬难辩的争吵中匆匆落幕”,统称为“新潮美术”,几乎成为这四年间中国美术界最大的艺术现象。新潮美术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谷文达、黄永脉、等,理论家则有高名潞、栗宪庭等。对于这场运动,有学者指出:
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是一次向美术艺术本体回归的潮流。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它迅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被卷入了一场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并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85新潮美术运动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各种语言的借鉴与尝试。在短短两三年内,当代美术演练了西方美术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所有的语言方式。其次是群体和宣言众多,突显思想和观念成为创作的首要任务。这场美术运动对中国美术诞生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一是确立了当代美术作为文化批判与重建之一员的角色地位,其自身实践是对这种角色意识的极端张扬。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证明特别是在文化蜕变时代,艺术不可能是自足的文化存在,担当理想与道义是它无法回避的使命和责任。二是运动中对西方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段的大量引进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85新潮美术为90年代美术准备了国际化的目光和起点。三是运动中过分观念化、工具化的倾向及这种倾向使其最终失去存在合理性的结局给90年代美术极大的警醒:观念运动必须遵守艺术自身的游戏规则,如果彻底撇开美术的艺术限度与要求,结果将不是观念的突现,而是观念与形式一同坍塌。
如果说1981年的美学大讨论对现代书法创作者的影响尚为“潜移默化”(相对隐性),那么85新潮美术所带来的西方观念以及这种观念下产生的作品(包括作品中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则对他们产生了相对显性的影响,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吸收、借鉴了这些艺术手法。
三、关于书法美学的大讨论
20世纪80年代书法美学大讨论始于美学家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的出版。作为当代书法美学的早期著作,它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更为人们关注的,还是这本书提出的“书法是形象艺术”观点:
书法艺术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一样,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具体来说,书法艺术的美,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和动态美在书法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中国文字的点画书写能够造成各种同现实生活中的形体有类似之处的形体,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形体的时候,就如面对着现实的形体一样,会产生一种美或者不关的感觉。
针对此观点,姜澄清撰写《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一文,点燃了这场美学大讨论的引绳。他认为:“汉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书法艺术是“抽象符号的艺术”。之后,金学智撰写《书法是所谓“抽象的符号艺术”吗》一文,对姜澄清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书法艺术是一种有形象性可言的抽象性较强的艺术”。接着,陈振濂又撰写《书法是“抽象的符号艺术”――关于书法艺术的性质讨论的一封信》,以书信形式参与讨论,明确支持姜澄清“书法是抽象艺术”的论点。此外,白谦慎、陈方既、周俊杰等都先后参与了讨论,他们的看法,也引起了当时书法界的浓厚兴趣。这场书法美学大讨论前后持续两年之久。
美术半期总结范文5
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青少年一代的德育。例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言而信,受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余力,然后才是学习文化。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上――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初中教学的首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德育,忽视塑造青少年学生的灵魂的工作。
为何青少年时期德育工作会如此重视呢?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灌输和行为的指导,那他们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品德。只要注意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在思想政治上健康成长,形成高尚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品德。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割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习气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到走上违法乱纪的邪路。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中学教育的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中学德育的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受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一)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懂得,我们的社会制度里有的无比优越性,使他们了解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的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世界文化科学的发展曾作出过巨大贡献,认识我国人民今天又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忘我劳动,英勇斗争,以培养学生和我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
其次,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的教育,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必须从小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有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的观点。成为了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积极成员。
再其次,劳动观点的教育,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已成了社会的主人,劳动是一件光荣豪迈的事情,我们要批判形形的好逸恶劳的思想,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在劳动中学生许多美好的品德会自然形成起来,真正做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正如人们所说:“不会劳动的学生就不会学习……不会劳动的学生学习再优秀也是教育的失败”。劳动观点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何其重要!
最后,社会公德的教育,社会公德是人们的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如尊敬师长、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讲礼貌、讲卫生等,内容很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是极为重要,如果不讲公告,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破坏安定团结,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之,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稳定的,不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选择内容,以便使德育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想品德。
为了完成德育的任务,在正确确定了内容之后,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有:说明、榜样、参观、锻炼、陶冶、修养、评比、表扬和批、奖励和处分、操行评定等。下面向大家介绍其中几种行之最有效的方法,以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行动。
一、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和感染力,父母、教师、优秀同学的示范,在德育教育中尤为重要,由于这三者与受教育者有极为亲密的关系,三者的示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易于学习。正如古人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和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二、注重陶冶教育。注重陶冶,要借助艺术的感染力量,通过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的教育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一旦奏效,就已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美术半期总结范文6
1.大学教育理念的相似性,给予各大学以同质性,利于相互交流。
2.文化、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跨地域特性,使得此种交流和融合十分顺畅。
3.大学教育对于地区政治、经济影响并非直接影响,而是间接影响。这使得大学间交流较少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遏制。
由此我们对于不同性质、功能的院校间的差异性研究就显得愈发必要。个领域,且于两方面都有杰出表现;第二个层次,如雪城大学、查普曼大学等,提供相对专业的电影教育,毕业生进入高校和研究系统的较多,进入工业系统的较少;第三个层次是,一般大学开设的专业电影课程,这些专业一般将电影教育作为一种修养,或者提供一种工具。学生毕业后,可以以电影、电视为基础或者研究工具,进行广泛的交叉性学科发展。
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与美国类似,只是尚缺乏第一层次的电影教育,中国较为突出的提供专业电影教育的综合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目前还在提升进展中,如何达到世界一线的电影教育,是我们下—步研究的重点。
二、两种专业教育的历史渊源
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一般都有较长历史,大部分成立于20世纪的前半期,是随着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这类院校,依笔者所见,分为三大体系:西欧体系、苏联和东欧体系、美国体系。这三种电影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三地对电影的认识和定位直接相关。
西欧体系以法国为代表,根植于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传统,以应用型技术培训为基础,结合欧洲传统大学的人文理论体系,形成系统化的电影艺术专业教育。西欧体系自电影发展初期,就基本将电影视作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比较倾向于把电影视作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接近于传统的美术、音乐艺术教育。
苏联和东欧体系,主要源自苏联。由于苏联的强大,广泛影响到中国、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极早地认识到了电影在国家宣传上的巨大功效,因此电影教育启动得很早,莫斯科电影学院在1912年就已经成立。苏联体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化的电影专业教育体系,它将电影视作一种有力的、针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工具,在艺术观上比较倾向于现实主义,把电影教育作为宣传工作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基于与苏联亲密的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基本上承继了苏联电影教育系统。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理念、院系格局、课程设置,基本上与苏联一致。
美国在传统上将电影视作工业。早期,由于强大的好莱坞的存在,在其内部自发地形成人才的学徒式阶梯培养模式,因此并无成立专门的电影教育机构的必要。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影文化的兴起,出于对高级电影理论、评论人才的需要,开始设立专门的电影学院。因此,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代美国大学的电影专业人才才得以出现,并引领了"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这三种体系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初衷都是培养电影从业人员,以应用人才为初期培养目标,最后发展到同时培养理论和人文学者。与以上所述专门的电影艺术院校相比,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其初衷并非为电影业培养专门人才,而是将电影视作一个文化、艺术领域,培养掌握此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文学科学者。
只有当电影、电视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积累了足以吸引人文、艺术类学者展开研究的足够资源之后,综合大学才有培养电影理论、研究人才的必要性。而随着此种教育的展开,最后发展到同时培养电影从业人员,反哺电影工业。
三、两种专业教育的理念区别
如前所述,两种专业教育从不同的出发点,都经历了长足发展,向对方延伸和靠拢,在当下形成相互交叉的态势。专门电影艺术学院除了培养导演、编剧、摄影等专业从业人员以外,也培养电影史专家、电影理论学者、电影文化研究者;而综合大学的电影系,除了传统的电影方面的学者型人才,其毕业生也大量从事导演、编剧等专业创作(如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科波拉、李安等)。
在此状况下,梳理二者教育理念之差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所谓教育理念的区别,其本质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这两种专业教育出于不同的出发点,培养不同的人才。而人才模型是由两点造就的,一是起点,二是高度。
一、两种专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中国及国外之高等艺术教育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为专门的、甚至单科的艺术学院,如中国之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西方之美国电影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等;其二,高等专科学校,如GrenoblAcademyofArtinFrance(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艺术学校),此类院校虽多数时并不颁发高级文凭,但其性质亦为高等教育。其三,综合大学之艺术系或学院,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等等。这三类高等艺术教育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前两种因定位与性质十分接近,只是文凭级别不同,故在我们的讨论中将之归为一类,称为专门艺术院校。由于笔者长期从事电影艺术教育之故,故在此从影视艺术教育,特别是电影艺术教育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
从电影艺术角度,我们可以将世界上较有影响的电影类院校分类列表如下:
第一栏所示之电影类专门艺术教育院校,数量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也就一两所,多为国立,为本国提供专业电影创作、理论人才,倾向于高端和专门化。
第二栏所示之提供电影专业教育的综合大学,数量非常庞大。仅美国提供专业电影、电视艺术教育的大学就在三百所以上,同时有六百多所大专院校提供影视制作以及相关课程,且此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类似,随着电影、电视艺术、技术日益推广,电影教育呈现普及化的趋势。在中国,近年来,由于国家教育委员会大力推广高校艺术教育,导致各大学纷纷设置艺术学院、艺术系,而其中,影视教育因为其鲜明的时代特性而受到青睐,由此高校影视教育得到极大推广。
当然,综合大学提供电影教育的广泛和普及,并不意味着教育和研究水平的低下。实际上,以美国为例,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有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代表如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的电影教育是世界一线水准的,其专业水平非常高,甚至超过了美国电影学院、加州艺术学院这样的专门电影学院,成为全球范围的电影专业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进入电影工业和学术研究两如果我们粗略地把大学教育的多个学科基础分成四个象限的话,那么各个专业教育的起点就是在这四个象限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和落脚范围。而高度,则是其毕业生在此平台上所达到的高度。
经过总结,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不同的人才模式:柱形人才模型、平台型人才模型。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倾向于培养的是柱形人才,其底座起点较窄,入点准确集中,在这个起点范围内达到相当的高度,形成柱形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柱形人才模型,是行业需求、教学系统和学生来源三方面作用的结果。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对于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而准确,毕业后即刻可以投入工作岗位,不需要实习和磨合阶段;同时,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由工作岗位塑型,岗位将提供给个人长足的发展空间,不一定需要大师,不一定需要来自个人内部的思想和思考所带来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从教学系统来说,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其教师多为影视工业的专门人才,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知识为辅。从学生来源角度,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的考生多为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知识水平为中等,但在艺术修养和技巧方面有专长。而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则为梯形平台状结构,其底座较宽广,基于综合大学多学科的基础和优势,给予学生坚实而广泛的基础。此类学生,未来的就业、深造、发展的可能性更广泛,有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发展模式。换言之,此类学生的发展倾向于依赖自身内部的思考和欲望,而非外部工作岗位的塑造,就这一点而言,与专门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有明显区别。
但是,就国内而言,综合大学毕业的电影专业的学生目前的缺点也是存在的,他们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性,但其高度不够,很少能够直接满足电影、电视行业的岗位要求,一般需要一定时间段的实习期,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从而弥补此短缺。
虽然专门电影艺术院校的学生,与综合大学专业电影教育下的学生,二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体的特殊性,但从整体角度看,教育理念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塑造作用。总结起来,前者的知识相对单一纯粹,后者丰富多元;前者专业性强,后者专业性稍逊;前者短期发展极其显著,后者要经历一定的积累期;前者专业思想稳固坚定,后者变化较多;前者倾向于在行业内一线搏杀,后者倾向于二线作战;前者重局部流程,后者重整体和系统。
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得出结论:称前者更多地成为具体操作者,后者更多地成为领导者;或者说前者更适合动手,后者更适合思考管理,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事实上,此种二元比较,并非在我们所讨论的对象中出现,它广泛出现在各个行业之中。
各个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都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为本行业的专业学习者,一为外部行业进入的管理者。如金融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一部分人其专业即为金融专业,且在金融专业一线工作时间较长,此部分人士精通本专业的具体事务,之后扩展其思考而至全局,成为领导者;另一部分人专业并非金融,可是从全局管理出发,逐渐学习精通专业知识而成为领导者。这两种人在领导层所占比例多有变化,很难说后者容易占据领导层地位。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到达相同位置。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两种教育理念各有其优点,亦各有其缺点。那么是否有改良的方法呢?因笔者的学习阶段主要在专门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而工作则长期在综合大学进行专业电影艺术教育,对两种教育系统都有一定了解,因而对此问题保持了长期的思考。因为本职工作的关系,我特别希望从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角度思考,寻找到一种教育理念的改进方案。
经过思考,笔者认识到除了前述两种"柱形人才"、"平台型人才〃培养模型之外,还可能存在着第三种人才培养模型,即"金字塔型人才"模型。
"金字塔型人才"模型适用于综合大学的专业教育,结合了"柱形人才"、"平台型人才"两种模型的优点,它既拥有较为宽广、坚实的基础,又能够达到1定的专业高度。其本质思想,是将平台的四条边棱向上延伸,形成交汇点,既形成专业区域,又形成专业高度。
"金字塔型人才"不是除了专业什么也不懂的"怪才”亦不是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精通的"庸才";他们能够应对专业领域的问题,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周边行业的经验,调动各方资源;他们不是在被行业塑造,而是从内在思考和欲望出发,塑造自身,甚至塑造行业;他们可以是领导者,也可以是创作者,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停止思考,他们永远不会认为行业、岗位的现状是一种必然,他们倾向于成为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