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1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文主体性教育; 教学相长论;

多年来,人们对于课堂上究竟该是教师的“教”占土体地位,还是学生的“学”占主体地位,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改由旧式教学逐步走向灵活,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唱主角,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语文知识。有些教师甚至唱的是独角戏:“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这种教学方式难免会伤害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教学主体的确定

主体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具有主体精神、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主体性。

那么,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系究竟该如何呢?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参与者,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一是“教授主体”,一是“学习主体”,教授行为和学习行为分别构成教学过程的两翼,分别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尽管学生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主体行为的养成不能自发而就,需要教师的引发和指导,但教师的这种“教授主体”也只能通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发挥效用。另外,学生的主体行为对教师具有能动作用,这一作用形成了教师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动力。

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日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不少教师认为我不讲你就不懂,其实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教师讲得过多,必然占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行的。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语感,才会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只着眼于个别“范例”的咀嚼显然是不够的。二是教师讲课时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做的指导太少。三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结果是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觉得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是要确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以老师的教授主体为辅”的相互关系,当务之急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的主人。

二.发展“教学相长论”,实施语文主体性教育

1.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学相长论”溯源

孔子办学主张教学相长,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一部《论语》就记载了大量师生之间互相讨论问答的情况。《论语.学而》上记载子贡请教孔子说:“穷人能不谄媚人,富人能不骄,如何?”孔子说:“这也算不错了。但不如穷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这就更好了。”子贡于是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孔子说:“赐呀!像这样,才可与你谈《诗》了。”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关系上孔子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这也正是孔子办学的成功之处。

在中国古代的最早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里,他对于教育的目的与功能的定位,原本就十分注重学生在智、仁、勇等诸种基本素质上的提高,以求使他们达到“君子儒”的水平。

2.如何实施语文主体性教育

(1)教师要摆正姿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着知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展示自己的思维模式及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同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动作、语言风格、气质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当然学生也以自己的认识、态度和情绪影响着教师。这种互动关系是一种动力,其优劣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过去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从而激发了教师的自豪感,但同时也滋生了“教师吃亏论”。其实,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活动中“无亏可吃”,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从中照见了自己,进而也从学生身上汲取了营养,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旦师生之间在认知、情感及价值取向方面有了冲突,教师一方居高临下,凌驾于课堂之上,其教学过程虽在进行但其效率却不高,更不能奢谈什么师生共同成长了。

(2)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联系,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交往场所,师生的交往伴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二者都是交往主体。二者主体交往是目的型的,其交往的信息内容、交往的媒体、交往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场景,不仅受师生身心特点制约,而且受教学目的制约。教学目的是培养目标的体现,反映着社会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二者主体交往也应该是民主型的,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交往参与者,需要自立自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如果双方有一方过分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强调自己的自由发展,而置社会制约、集体影响、他人利益不顾,都将导致交往的解体。传统教学论忽视学生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甚至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正常交往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而加以扼制,而实际上它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沟通更具相容性、可接受性,更易积淀和内化。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教学有三种学习情境: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目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潜能。

总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二者主体”之间的正向、互动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质则足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培育其为现代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3)学生要有意识地主动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学生不单是要适应课堂教学的场景,适应教师和同学,适应班集体,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独具个性的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影响教师和同学,改变班级学习风气,完善班集体的学习规范,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改造、提升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这种作为才能称得上是“主体”。其次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意识。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既定目标的有意识的智力活动,要求学生对学习本身和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有明确的认识,这包括:已有的知识水平、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已养成的学习习惯与实际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优势与劣势如何等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情商水平;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为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自主学习品质的形成是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前提的。

总之,只有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创造性的活动来组织,学生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回顾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相长论”不仅仅在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它重要的作用,更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叱咤风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发扬这一理论,切实施行语义主体性教育,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顾明远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2

我们呼吁管理学课程改革,就说明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只有正确剖析存在的问题改革才有意义。目前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虽然现在高等教育呼吁教学方式改革,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上采取的仍旧是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只有教师输出,学生坐等输入,缺少互动,更缺少深层讨论和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即使有些院校采取了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也只是做了形式上的引进,真正的内涵没有学到,最终产生的作用不大。要是一直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变得更呆板。

2.案例教学法呆板化。案例教学法是具有启发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案例清晰地阐释所要表达的主题,允许学生充分地自由发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案例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不能准确地反映主题,针对性不够;有的教师案例语言缺乏生动性,激不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取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进行案例分析之时,许多教师仅仅对案例做一个归纳性的总结,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我国课堂上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在上面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课,每节课都循环着同一个模式。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且还受到组织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给学生提供不了一个良好的实训条件,阻碍了教学效果。

二、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为解决当前管理学课程所出现的问题,针对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法。

1.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项目化教学法在实施中可分为模拟、仿真模拟、全真模拟三个阶段,具体实施如下:其一,模拟阶段。课上实施项目的模拟,让学生熟悉岗位流程、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整个模拟阶段可分为情景描述、情景分析、任务准备、情景展示、情景评价、教师总结。(1)情景描述: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以人力资源部某角色的身份,布置任务。如以北京某旅行社人力资源部招聘科长的身份,为旅行社招聘地接导游员。(2)情景分析:学生分小组,讨论工作思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准备的理论知识,然后每个小组把自己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需要准备的知识等。如接到为旅行社招聘地接导游员这一任务后,学生一方面研究招聘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招聘材料。(3)任务准备:针对情景任务,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查找资料,进行工作内容的准备。教师讲解学习的思路、学习方法,如围绕招聘应该做哪些工作,像招聘计划的制订、应聘表格的设计、合同的制定等。(4)情景展示:小组针对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完成一部分,也可以完成整个任务,根据任务情况而定。如招聘可以从选拔、录用、评估等方面进行分工。(5)情景评价:一方面是小组之间的互评。其他小组作为应聘人员,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整体满意度和评价小组每个同学。另一方面是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评价,总结评价的要素,如招聘计划、应聘表格。(6)教师总结: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为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的用途,以及知道以后如何创新地完成工作任务。其二,仿真模拟阶段。对于课上的模拟项目,学生课下可以进行仿真练习,如作为班长应该如何管理班级。其三,全真模拟阶段。对于学习的模拟项目,经过仿真练习,可以进行全真模拟。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学生会管理、社团管理、班级管理等。另一方面,通过“结对子”工程与单位合作。具体操作程序:第一步,学校通过理事会,召集需求管理岗位的企业,企业介绍自己公司的情况,以及对实习生的安排、培训内容等打算,然后可以通过面试等形式了解学生,进而选择自己的实习生。第二步,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进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这样对于学习过的模拟项目,有机会独立操作,进行实战锻炼。

2.项目化教学法的监控。综合成绩包括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其中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满分70分;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满分为30分。其一,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笔试加技能考核。具体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一般为课程结束后的技能考试周。笔试满分100分,按实际成绩的50%计入综合成绩。技能考核满分100分,按实际成绩的20%计入综合成绩。其二,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堂考核,满分为100分,按实际成绩的30%计入综合成绩。(1)课堂考勤:主要考查学生到课率,计20分。每次上课任课教师都要严格进行考勤并详细记录考勤情况,如总考勤为32次,则到课率分数=学生到课次数*100/32;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签字的事假、病假计入到课次数(须注明)。低于10分的,取消本学期考试资格,可随下一年级继续学习。(2)课堂表现:计30分。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发言、听讲是否有小动作、讨论是否对任务有建议、玩手机情况、放学时自己的卫生情况和桌椅摆放情况等,共5项,每项6分,随堂考核。(3)课堂考核:计50分。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情况酌情给小组分,再根据个人完成任务情况给个人分。形成性考核成绩=课堂考勤考核成绩+课堂表现成绩+课堂考核成绩。任课教师于第一次开课时向学生公布本实施细则,期末时认真汇总各项考核的相关材料,统计出成绩。

3.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管理学课程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的模拟训练为载体,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处理好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的关系。项目教学通过情景描述、情景分析、任务准备、情景展示、情景评价、教师总结几个环节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既掌握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岗位技能。项目教学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理论知识。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佳,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所以项目教学要处理好学生情景展示和教师教授的关系。针对学生情景展示,可以看出他们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结果,同时教师应通过总结对知识进行补充,开拓学生思路,授之以渔。(2)注重点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就感,学生通过情景展示,如果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就会更加努力,所以我们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重点评。点评一定要注重鼓励,不要打击,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委婉。通过点评,学生知道情景展示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有待改进,以及应该如何去改进等。

三、结束语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社会及人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教育发展中必须落实的思想。初中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加强语文教学中道德及人文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教材中的文章来对学生进行一些美好品质的培养。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喜欢上汉字,让学生明白我国文字的历史和意义。让学生对汉字产生亲近感,进而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形成一些好的思想,如爱国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来向学生展示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及在期间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文章,记录了我国文明的发展的史实。如《活版》中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宋代毕N发明的,其在世界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拱桥》中的赵州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的存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在我国历史中,还有很多的民族英雄、以及一些有着丰功伟绩的伟人,这些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对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如《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句,都对学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能够让学生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识,同时能够从书中收获很多平时不知道的经验和道理。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初中生刚经过小学的六年学习,对汉字已经有了基础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大多数常用的字,但在学习及阅读中仍会存在一些不认识的字,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遇到生字词主动去查找的习惯,并且自己查找的字词会有更深的印象,同时经过不断的积累,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汉字的掌握。但学生读书不止是要认识字,还要理解文章的意识,体会文章的作者及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中人物的思想和表现进行思考。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对读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并从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等。并且让学生多读书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同时增加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重视结果,在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以标准答案限制住学生的思想,应当让学生学会自己去通过分析得出答案,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答案给出。并且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让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体验获得答案的过程。教师应改变自己以往的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主动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通过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如在进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同时在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前,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作顺序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对文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体会到文章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课文。又如在进行郑振泽的《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文章中对几只猫进行了描写,每一只猫的结局又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猫进行描写的,对哪一只猫描写的最为详细,同时作者写猫时的感情表现和变化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更有效的从文章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养成在阅读中不断思考的习惯,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且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4

第一类是基础理论教育,主要在政治理论课堂上实施。2011年颁发的《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规定》中指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开设的五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人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士官政治工作》。规定也明确指出士官班次,主要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基本观点和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要求。士官学员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掌握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打牢政治理论根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第二类是入学教育,是士官学校主要针对刚刚入学的士官学员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优良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风教育等内容。第三类是专题教育,“对士官,旅、团级单位政治机关或者营、连级单位还应当根据需要组织对其进行专门教育,着重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激励发挥骨干作用。”除和总部同步的主题教育内容以外,主要是结合士官“服役时间长、岗位责任重、业务要求高、实际困难多等特点围绕强化岗位认同感、职业光荣感和使命责任感”。第四类是经常性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教员实施的第二课堂以及学员队组织的经常性教育等。此类教育主要包括形势政策教育、法规条令教育、安全保密教育、人口理论教育、心理疏导等。

2士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2.1教育内容拓展狭窄,缺乏整体性

根据2009年《中国人民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现代科技、历史、经济、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军事外交和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相结合,增加科技和文化知识含量。士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按一定的思想准则、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其中各方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共同构成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只有熔一切育人的科学知识于一炉,才能发挥整体效应。而目前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面覆盖较窄,较少设计相关科学知识,尤其是与科学文化教育相割裂。大部分士官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上,较重视核心内容、导向性内容,例如党的创新理论的更新,而忽视突出士官全面发展需要的拓展性内容的创新,比如通过基础理论与伦理学、美学、法学知识的交互、融合,拓展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的教育,还有生态意识、创新意识、全球意识培养,真正成为世界观、政治观教育的坚实基础。

2.2话语方式稍显刻板,缺乏针对性

从当前士官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来看,其话语方式仍然以空泛刻板、单向灌输为主,大量引用理论经典、文件、讲话稿等,教育内容的吸引力缺乏,导致学员的反感和质疑。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育内容偏重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表达繁琐,重难点突出不够。其次,教育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只注重理论的讲解和介绍而忽略理论的运用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很多教材从理论到理论,片面用理论论证理论,不能及时更新论点论据,分析不够透彻。最后,教材内容可读性不够强。部分教育内容忽视了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认知特点,用了过多学术化的语言,让学员望而生畏。

2.3内在结构存在不协调,缺乏有序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结构性存在。”它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各部分具有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性质。在遵循一般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针对学员实际,做到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主次清晰、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整体上具有动态调整和整体协调的功能,能够使其大于各个内容的简单相加。目前,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构存在不协调的因素:第一,政治教育各部分内容的更新、教材编写等大都各自为阵,各部分之间缺乏衔接配合,这就无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第二,士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区分度不大,针对性不强。士官构成多样化导致其培训任务也多样化。教育对象认知层次、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要和学历学员有区别,同时不同培训任务、培训层次的教育内容也要有区别。然而目前士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士官构成的多样化,区分度不大,大都有“一锅煮”、“一刀切”的现象。第三,教育内容缺乏长远性和预见性。当前的士官思想政治教育是被动推进,被问题牵着鼻子走,出现情况才想对策,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认识和有效预见,也缺乏对于国家和军队发展的正确认识,不利于士官坚定理想信念。

3士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3.1关注当前士官成才发展的内在需求

士官制度改革后,对于士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士官学员的内在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在求知上,更加注重复合型知识的摄取;在个人职业发展上,更加注重在部队的长远发展,立足军营建功立业的愿望更加强烈。应该说这些变化给部队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些变化无疑给士官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教育要从士官成长进步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士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还要做到尊重士官的合理要求,注重全面系统地培养,在提高士官综合素质上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要强化全员参与观念,发挥士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努力使他们成为教育的主体,形成“人人主动参与教育,人人自觉接受教育”的良好教育氛围。在制定教育目标和内容时,必须紧贴军事斗争准备、紧贴“打得赢”、“不变质”这一时代要求,紧密联系士官进步观、成才观。着眼于时展的要求,着眼于部队的长远建设,着眼于士官政治上的成长进步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更新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士官进步思想与先进文化知识相统一、相协调,努力在提高士官队伍的综合素质上实现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

3.2制定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把士官培训分为士官资格培训、升级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全程在职教育和新装备专业培训五种类型。从目前士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次政治理论教学主要依据《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规定》开设课程,其基础理论教育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其他类型班次则因为“短期培训任务时间紧、教员准备时间短”而依然存在“教学计划随意性大、教学层次不分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现象。要想达到正面影响学员思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先区分不同教学对象,分析其思想特点,从士官岗位的需求出发,强调能力本位,重视岗位分析,为士官学员制定有层次的目标体系。把教育的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一般目标与普通目标、总体目标与分类目标结合起来,对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士官学员区分教育,科学地设定教育的阶段、层次、主次等,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递进式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3.3制定有效的内容体系的评估机制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5

1.经济功能。人是各种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能够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为社会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

2.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传递思想道德信息,传承中国上下五千年思想文化传统,增强人们互相理解、情感交流和团结协作,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产生一切文化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门有着严密的科学体系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文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人的精神和文化机制发挥作用的“力”。

3.发展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个人的成才和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材,大学生要不断发展自我,培养成才意识,正确进行人生的自我设计,建立诚信与社会责任感。高校要用现代知识来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现实,更有时代感。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树立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注意发现、培养、宣传自己身边的典范,这会使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政治思想方面的成熟,缩短其走入社会、实现角色转换的适应期。

二、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思想教育和教育管理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我国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还存在环境干扰、缺少制度建设和教育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等一些问题。

1.环境干扰问题。当代的社会环境复杂,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积极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健康,消极的社会环境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影响,从而降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互联网在给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娱乐提供便利的同时,学生极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性、刺激性、隐蔽性、趣味性中,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不良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推动造成一定的干扰。

2.缺少必要的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代表着高校的软实力,学校的发展建立在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无序,缺少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精神内涵,规章制度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施和参与管理工作的法定依据和保障。一些高校没有制定出关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办法,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课余生活上,学生需求多以娱乐为主,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和逆反心理。

3.教育团队整体素质偏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要定期参加统一的培训,加强团队的稳定性,协调教育团队的专业化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合理调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思想。

三、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应采取的对策

1.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作用及影响。高校要配合社会发展,在教导中要积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改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导学生拥有社会存在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及社会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由表达情感,理解和接受对他人的情感,信任和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的建设。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定期组织思想培训,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3.要对高校学生加强实践教育。当代社会发展速度快,日新月异,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社会服务与课外活动的机会,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性和服务性,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修补学生漏洞思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4.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合理的运用网络手段,拓宽教育管理的渠道和空间,帮助学生从网络上吸收积极健康思想,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利用网络的强大作用,把握主动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

5.要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并尊重学生意愿,重视每位学生的价值。

四、结语

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6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不到位、相关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其应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