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1
第一,要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班主任的道德管理与责任意识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在思想品质,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不可能做好班主任。许多班主任之所以在学生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关键是他们以高尚的品德、磊落的人格和无私的行动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方正的“人”字。良好的品质和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有人格力量,说话才有号召力和说服力,才能影响并带动班级。同时班主任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管理好班级事务的内在动力,故班主任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责任重于泰山意识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班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第二,要具备高尚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科学把握班级决策活动中的管理规律,努力达到主观与班级实际相符合,着力提升个人科学素养提高管理水平,不断以新的姿态塑造个人管理能力魅力。如果说科学素养是班主任的骨和筋,那么人文素养便是他们的气和神。因此,具备丰厚的文、史、哲等方面人文素养,努力塑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力量”的人文精神,会使班主任的管理行为更富有美感,自然地喷薄出强烈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第三,培养自身非权力影响力的效用。在管理班级事务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是无声的命令,较之权力影响力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班主任必须掌握使用非权力影响力的艺术,学会艺术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深刻领悟非权力影响力中所蕴涵的管理哲学。
二、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注重互动,促进协调。管理能力是一种正向的影响力,它内在地反映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具有影响性的相互关系。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认同,那么这种管理是不成功的。所以班主任要时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性格、班级情况,跟学生之间要有互动才能促进班集体协调发展。这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会双向激励,班主任在学生那里体现出了自己的内涵与价值,学生在班主任那里获得了改变现状的指导力量,班主任也能从其中获得更多的管理经验。其次,要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管理就是在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务必具备敢于正视师生矛盾的勇气,以正确的方式化解矛盾。高校班主任管理能力的发挥最终要以被管理者来推动和衡量的,仅仅凭靠班主任个人推动,实践证明终究是徒劳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和运用智慧加以妥善解决,以客观、公正的思想来调解和化解。第三,要承认差别,和而不同。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别性和多样性,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的阐述与表达,努力建设和而不同的师生关系。在以生为本的今天,必须要尊重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凸显不同个体的差异,要让学生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和重视。如果班主任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去实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而在工作中过多的强调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主见,最终只能会过多的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而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切实尊重学生,凝聚班集体的全部力量,努力培养和造就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和而不同”的班级体。
三、积极打造优秀、高素质学生骨干队伍
第一,凝练班级学生骨干队伍核心竞争力。班主任在注意任用出色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建设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如何令这些出类拔萃的个体组成一个出色的集体班子。所以在组建班级学生骨干队伍的时候,不能只拘泥于学生个人的才能,还需留意所任用学生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能够跟其他成员合作融洽,这些学生能否将这支队伍打造成为一个健康团结、合作共进的团体。固然做事风格相近的学生更有利于班级骨干队伍的和谐,但班主任在任用班干部的时候需考虑到学生个体的性格互补、各有所长更能令团队具备核心竞争力,同时拥有多元化的适应性。
第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骨干队伍的环境。班主任要注意完善队伍结构,精简学生干部队伍,在超越现实局限中创造有利于学生骨干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才能得以真正的施展和发挥,切实把握学生干部工作的心理需要和日常需求,为他们的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班主任要切实把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纳入到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来,通过多种措施提升班干部工作的潜力和能力,恰当的委派合适的工作给合适的学生,并将其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来培养他们的能力。
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2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手机
当下,手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配备了个人专属手机。手机走进校园,带来了众多教育新问题,这其中,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就是一种极其常见的
现象。
面对这一行为,大多数教师会怒火冲天,甚至相当一部分会让学生将手机上交。笔者所在的地区已连续几年发生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玩手机,并在收缴的过程中同学生发生冲突的真实案例,造成的不良后果影响深重。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性是基础:巧妙应对,进行机智处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发展的青春期,对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因此,面对学生课上玩手机的行为,班主任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措施,即一味地采取高压管制对策,要么当众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要么让学生将手机上交,要么责罚学生到教室外进行站立……这些不恰当的应对策略一来势必将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表面上服从管教,日后却仍旧我行我素的在课上玩手机;二来当众的批评教育行为也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致使其逐渐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鉴于上述应对方式所存在的巨大负面影响,初中班主任在发现学生课上玩手机时可以巧妙应对,进行机智的处理。如,当发现个别学生在课上玩手机时,班主任不必急于率先发难,相反,可以对玩手机的学生进行眼神、动作上的巧妙暗示;假设学生仍旧沉浸在手机之中,教师就可以以“咱们班上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没有认真听讲,希望你能尽快调整自身的注意力”“上课听讲的过程中,好像不能开小差、搞小动作吧,希望有的学生尽快调整”等类似的语言予以提醒。这种“并不公之于众”的小范围处理方式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有利于他们积极认识到自己在课上玩手机是不正确的行为,相信,在班主任这种善意的处理方式下,玩手机的学生也会不好意思继续玩手机,而转为认真听讲。如此,既轻松处理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问题,又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长效是核心:制定规则,形成规章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道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同样适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真正发展成熟,因此,有时候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暗示或者提醒很难获取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组织作用,带领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笔者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依据各种情况尝试自主制定相对应的“手机责罚制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并纷纷自觉且主动地投入到了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之中。制定好的规则内容主要包括:创建班级公共“手机容纳箱”,全体学生在课前将各自的手机设置成静音状态,并存放到容纳箱之中,课下可自由取出;若是出现课上玩手机的行为,任课教师有权“代为保管”手机一段时间,并可向玩手机的学生提出一定的换回要求,即学生要想向学科教师要回手机,必须完成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获得特定标准的分数等;同时,对于课上屡次玩手机的学生,班主任老师有权通知其家长……
由于上述规则都是学生自主制定的,因此,他们基本上都能做到积极遵守。即使仍旧会出现课上玩手机的情况,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也能做到依章办事、以规则办事,而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行为。这样一来极大地减少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情况,二来更是避免了师生因为玩手机、上交手机所可能出现的剑拔弩张的对抗情况,教学反响异常良好。
三、引导是关键:导入正轨,确定使用范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觉察到学生课上玩手机之后通常会极为恼怒,可却很少有人沉下心来认真反思:为什么在我的课上会出现学生玩手机的现象。
其实,在笔者看来,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不良行为恰恰可以作为教师及时反思自身教学中所存不足与缺陷的重要信号。要知道,学生若是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兴趣,他们是不会分心玩手机的;学生若是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也是不会分心玩手机的……因此,初中班主任可以密切联系学科教师,尝试同他们一起反思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产生自暴自弃倾向的部分学生,教师可以精心设置符合其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这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主观实际学习需求;再如,针对抽象、复杂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直观化、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活泼、有趣……实践表明,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合理优化教学方法是减少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而言之,面对学生课上玩手机的行为,班主任应当巧妙应对,进行机智处理;要制定规则,形成规章制度;更要密切联系学科教师,尝试同他们一起反思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优化、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大大减少学生课上玩手机的现象,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师生之间由于手机而引发的强烈矛盾与冲突。
参考文献:
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3
文章标题:班主任工作总结(中学)
几十人编成一个班,并不能说这个班就是班级体。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强的领导核心,明确而共同的奋斗目标,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导向等特征的班,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班集体。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拔班干部,培养积极分子
选拔好班干部,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干部是班上的积极分子,是班主任的助手,能及时沟通班主任和学生这间的联系。班主任的工作意图往往首先变成学生干部的具体行动,然后再去教育和影响全体学生。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影响作用。只有选拔好班干部,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才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去共同努力,团结奋斗。
因此,我从学生中选出品学兼优、作风正派、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选以后,我予以指导,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加强教育。我平时留心观察发现和培养了一些积极分子,扩大了先进面,让新发现的积极分子参与班干部竞选,使班上的领导层不断更新,保持活力;使更多的优秀学生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得到锻炼。我这样做,一方面能使班集体愈加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学会组织和管理的本领,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二、不断提出新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新学期开始,为了配合学校抓好清洁卫生,我在班里进行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演讲比赛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学习了《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一文,使学生认识到——学校是我家,精心爱护她——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把保护校园清洁卫生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为了迎接元旦汇演,我请班级里每个同学收集资料献计献策,然后在班利用班会时间交流,评出做得最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临进元月,高三学生将有四科要会考,随后还要进行期未统考,学习任务非常坚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我及时给他们讲了会考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会考学科中,争取每个同学能会考过关。会考以后利用学生在迎战会考中产生的拼劲,适时提出了“送会考迎统考,优异成绩献给父老”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一鼓作气,顺利通过统考。
三.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强占优势的为鑫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影响和教育学生,对个别学生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要有效得多。
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形成优良班风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通过班主任的艰苦劳动和细致工作,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我具体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1.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对学生守则、道德问题的谈话:革命书籍、报刊、论文的阅读指导;对电影、电视的评论等来形成学生的是非观。
2.运用典型事例,进行表扬和批评。
3.运用墙报、黑板报、专栏等舆论工具,宣传正确的舆论,批驳错误的舆论。
4.经常性地有计划地组织好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
5.组织好班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过民主生活,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寝室规则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审议班级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本学期,我班同学在我的带领下,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和长足的进步。全班同学迟到、早退、现象很少,基本上没有无故旷课;教室、寝室、清洁区卫生也不错;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都能踊跃参加,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能很好地遵守《中学生守则》,在各类考试中均能完成学校分给我班的任务。
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6—0022—02
教育研究作为一种探索行为依据的研究,一般由教育者,或者教育者与研究者密切合作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过去的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是分离的,致使由此形成的教育教学理论不能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让班主任成为研究者”的口号,让教师学会探讨教育规律和班级管理方法、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从班级管理者走向研究者。
一、班主任应该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研究者
班主任是一所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素质的班主任。为了适应新形势,班主任要自觉转变观念,提高师德、师能,还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积极主动地在班级工作实践中研究班集体,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研究者。
1.实施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都应该是研究者。教师工作从教育哲学上讲本身就具有研究性,这是国际社会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已逐渐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案的拟定,课堂的设计,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分析、定位,对教学方案的调适和执行,都无不伴随着研究、创造。倡导让每一位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促使教师由无意识的被动研究,向自觉的主动研究转化;有利于促使教师的研究,由隐性状态转为显性状态;有利于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化;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为系统的理论,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加强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研究者。
2. 班主任的研究是班集体建设的需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人。班集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集体目标的确定、工作计划的制定、班集体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特别是学生知识增长、心理需求的变化,都需要班主任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现实已经昭示人们: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盲从心理越来越弱,对班主任教学活动的审察和质疑意识越来越强,这就使班主任的“权威”受到挑战。班主任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令学生敬仰的品格、学识和能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这种学识和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教育问题和班级管理的深入体察和潜心研究。
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科学理论揭示了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与规律,它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但无法解决特殊的教育情境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各种教育问题在班集体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有特定的解决方法。“建设充满小学生主体活力的班集体”是一项对班集体建设的整体改革,所探索的内容大都处于当今教育改革的前沿,在面对实际的教育问题时,可以直接借鉴的东西很少,而且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地对教育教学情境、自身的教育管理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内容进行考察和反思,才能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目的。
3. 班主任的研究是一种教育的行动研究。班主任的研究过程与他们的班集体建设过程是相结合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建设充满小学生主体活力的班集体”中的实验教师也是科任教师,既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班级管理,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育研究,是对他们自身所进行班集体建设中的教育管理实践进行反思和探究,是一种行动研究。班主任的研究不能脱离育人活动,企图让教师脱离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去做“专门研究”是不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研究过程就是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班集体建设的过程。
班主任研究是其组织能力、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洞察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能力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成长的需要。这种专业能力不是仅靠学习专业知识就可以转化生成的,也不是仅靠教育经验积累、阅历的增多而积累的,它需要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辩证地指导班集体建设的各种实践,敏锐地洞察、深入地分析、恰当地解决班集体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改进班集体建设的方案或措施,促进实际班级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进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班集体建设研究是把班集体建设和研究结合起来,要求班主任结合自己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去研究建设原则、方法与规律,并运用研究的成果去进一步解决建设中的问题,从而保证研究工作的实践功用。
二、让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研究者
多年来,我们在班集体建设研究中重视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研究型班主任队伍,主要做法有:
1. 课题牵动,培养意识。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科研的生力军,只有让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形成良好氛围,才能使学校的德育科研真正落到实处。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我们采取了课题牵动策略,逐步培养班主任的研究能力,提高其科研水平。要求每位班主任参与具体课题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特色做专题研究。每个课题的牵头人要指导班主任充分认清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充分领会班集体建设课题的思路,努力与自身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紧紧把握住新时期德育科研的特征,使每位班主任都具有坚定的科研意识。
2.提供教材,提倡自学。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班主任学习班集体建设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班集体建设操作程序,介绍丰富的班集体建设活动和成功的班集体建设经验,教给他们测评优秀班集体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提倡自学《班主任学》《班主任新观念》及有关班集体建设理论,提高班主任理论意识和修养;开展调查研究,调点是研究班级(年级段)班集体建设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探讨对策,调整研究措施。
3. 系列培训,指导实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以科研领先、以交流为主、以实践为根本的理论学习。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为班主任的研究创造条件,实现信息交流互鉴、理论资源共享、实践感悟互动,不断更新育人观念,提高理论水平。为了培养班主任的研究能力,我们每学期都设计新学期班主任的学习培训计划;聘请教育专家给全体班主任讲课、指导,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培养研究能力。给班主任中的骨干创造了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请专家给他们逐一辅导、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遇,提高研究能力。还有我们采取了传统的“传、帮、带”做法,为每位新班主任找一个“师傅”,具体负责他们日常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帮助,每月组织专题培训,使他们获得研究能力。
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提升路径
一、小学班主任的核心能力素质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面对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不仅要教育小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要关心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一定的能力素质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1.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支持作用,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是由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征决定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既不仅教导小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小学生做人的道理和怎样做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小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的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基础。班主任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任课老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要足够的熟悉教材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次,能够熟练的掌握教学技能技巧使所教课程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后,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师生之间有很好的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有助于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小学阶段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比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因此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
3.组织管理好班集体的能力
组织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管理好班集体、培养班干部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也是小学生校内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学班主任要具有组织好班级体各项活动的能力例如:升国旗、课间操、主题班会、课外校外活动等等。还要管理好班集体,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使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班级的各项活动、每一件事班主任都要亲力亲为。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应当是良好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能锻炼小学生的各种能力。此外,班主任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小助手,能够帮助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班集体的动态。
4.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途径,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而且重要。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关键。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导学生并不只是指出他们的缺点批评他们,教育教导学生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相容真诚的关心和教育他们,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本班学生各科的学习状况,防止出现偏科严重的情况。其次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熟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此,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5.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互联网的普及使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和书本上的知识。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取许多书本以外知识,甚至是老师还未了解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小学班主任核心能力素质的提升路径
1.学校应重视小学班主任工作
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小学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社会、和班主任自身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小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在任命小学班主任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筛选不能随意任命,选聘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并定时进行校本培训和各级班主任间的工作交流,但是培训工作要注重效率和质量不能占用班主任过多的时间。对于刚走向教师岗位的年轻班主任,学校应先对他们进行职前培训使之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分派一名能力素质较高、有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教师来指导他们工作。不断引导与鼓励使他们尽早理解班主任工作的要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2.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复杂繁琐,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却不高。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标准自1988年后就没有再修改过,20多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教师的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涨可是有关班主任的津贴却迟迟没有任何的变动。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加大了在教育上的投资并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是有关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制度规定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班主任的待遇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普通城市特别是较贫困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薪资待遇和商场半日制的普通售货员差不多,但工作量却远远高于他们,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更有甚者直接辞去教师工作。这些现象都是教师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不高以及教育不公平引起的。因此,应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激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有助于小学班主任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同事也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3.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只有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学校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激励小学班主任通过努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生成绩、班级纪律和卫生这几个方面。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发展和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发展,使有思想、有个性的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更好的管理班集体。此外,学生家长、学校同事等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也应纳入到评价机制内,他们也是与小学班主任接触频繁的群体,他们的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4.组织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与校本培训
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是提高其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时应当增加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课程,以提高师范生的理论素养。在组织师范生的实习工作时应当与小学协商给实习学生提供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使师范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其次,要重视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基本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班主任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在对小学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时学校还应注意对有经验的班主任和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的培训内容要有差别。
【参考文献】
班主任班集体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班主任评价 发展性评价
一、研究背景
班主任作为学校班集体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不仅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也在社会、学校和家长之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沟通作用。同时,班主任对于促进学生品行改善,督促学生学习,指导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评价犹如指挥棒,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二、现有班主任评价方案的分析
为了解班主任对评价工作及评价方式的认知情况,笔者针对个案学校班主任设计了一份问卷,并邀请校内50位教师完成问卷,其中班主任22名,收回有效问卷共50份。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现有班主任评价方案具有评价结果公开民主、考核内容量化直观、评价主体尊重差异性等优点,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班主任评价方案制定及考核缺乏透明度,过半数班主任对评价方案不甚了解,更不清楚指标分数的权重由来。此外,现有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法是以奖惩为目的,缺点是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评价标准过于严苛和细碎,缺乏科学依据和弹性,评价的反馈缺乏时效性等。
三、概念界定
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笔者对发展性班主任评价这一概念做如下界定。
发展性班主任评价主要是基于班主任自身工作状态与过去工作情况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分析,结合多方位的评价信息,明确班主任的能力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估计信息、明确方向,帮助班主任获得更快、更好的工作水平发展。其中包括以班主任全面发展为目标,对班主任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需要“去高利害性”,注重过程评价,关注班主任个体差异,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化等特点。
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发展性评价方案设计
1.中职班主任评价方案分析
笔者从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比较,结合当前实际,认为符合规律的班主任评价应该具备以下方面。
第一,评价动力应来自内驱力,应以班主任发展为中心任务,同时也应该肯定奖惩性评价对于班主任的督促作用。
第二,评价性质应面向自身发展,为班主任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助其进行主动、积极的反省,从而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评价目的应鼓励全面素质的提升,让班主任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充分考虑个人的未来发展目标。
第四,评价内容应注重发展兼顾奖惩。
第五,评价过程应注重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注重班主任的发言权和自。
第六,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主体应包括学校、班主任、同事、学生家长、学生等与班主任有较多接触的群体。
第七,评价结果应起到反思和提高的作用。
2.班主任发展性评价方案的内容设计
(1)班主任评价新方案的设计构成与使用方法。该研究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符合立德树人为目的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基本参照,笔者认为应该将班主任评价分为两块内容。
内容一为班主任基本工作评价,即个案学校的现有评价方案为班主任津贴发放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内容二提供评价信息。
内容二为针对班主任能力发展的评价,反映班主任某一阶段的发展情况。班主任根据参考评价标准,通过民主商议,自定本学期的自评标准,在学期结束后,评价委员会对班主任发展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自评标准。此模块即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所在。
(2)发展性班主任评价的内容设计。笔者根据专家建议,评价主体权重的分配采取特尔斐法,最终确定权重系数分别为:专业情感和态度0.3,专业道德和信念0.2,专业能力和知识0.3,专业职责和作用0.2。发展性班主任评价内容如下。
第一,专业情感和态度(0.3)。
一级指标:A1专业情感和态度。二级指标:B1对待学生的专业情感和态度(0.5),B2对待职业的情感和态度(0.5)。B1的三级指标参考评价标准分别包括五方面。C1尊重(0.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够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C2理解(0.2):主动积极地去了解每位学生;掌握中职生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倾听。C3宽容(0.2):允许学生犯错,并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激励学生多于批评学生。C4信任(0.2):积极地看待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发展;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C5公正(0.2):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选举、选拔能够做到公开、透明、民主。B2的三级指标参考评价标准包括两个方面。C6热爱班主任工作(0.5):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对待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有进取心;能按时到岗到位并开展工作;重视班风学风建设,管理有成效。C7终生学习、持续发展 (0.5):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尤其是班主任培训和交流;定期撰写班主任工作论文、反思;能制订提升工作能力、促进自身发展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二,专业道德和信念(0.2)。
一级指标:A2专业道德和信念。二级指标:B3专业精神和道德(0.4),B4专业理想和信念(0.6)。B3的三级指标参考评价标准包括三方面。C8掌握道德教育的原理、方法 (0.4):学习并掌握学生思想工作的原理和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C9遵循教师职业道德 (0.4):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忠于事业,实事求是,谦虚好学,刻苦钻研,热心学生,热爱教学,集体意识强,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符合时代、社会、规范的要求。C10形成个性魅力(0.2):学习和掌握工作艺术,讲究工作策略和方法,善于利用个性特点,形成自身魅力。B4的三级指标参考评价标准包括两方面。C11愿意成长为专家型班主任(0.6):主动申报或参与德育科研课题,并获得奖项;能够承担指导青年班主任工作,徒弟能够承担班主任工作或获德育科研论文奖项。C12努力建设优秀的班集体(0.4):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高,违纪少,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受老师好评。能够成为校级优秀班集体。
第三,专业能力和知识(0.3)。
一级指标:A3专业能力和知识。二级指标:B5专业能力和技能(0.6),B6专业知识和理论(0.4)。B5的三级指标参考评价标准包括五个方面。C13组织管理能力(0.3):班集体管理得力,符合学校管理理念;班级成员熟悉班级目标和规范,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奋斗。C14语言表达能力(0.3):注重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谈话、表扬、批评等的语言艺术;熟练运用行为语、表情语、姿态语、服饰语等。效果良好。C15急难应对技巧(0.1):熟悉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条例、班主任工作职责等法律、规章,无重大、偶发事件,或能及时与德育处或学部沟通并妥善处理。C16教育科研能力(0.2):能够承担德育科研工作,有较强的教研能力,科研论文能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C17心理资源的应用能力 (0.1):人格健全,情绪稳定,意志坚强,朝气蓬勃,兴趣广泛;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能够关心帮助特殊学生,遇困难及时转介。B6的三级指标参考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方面。C18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0.3):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学科教学达到中级以上专业职称。C19广博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0.3):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知识面广博;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理论等知识。C20班级管理和建设知识(0.4):掌握班级管理和建设的理论知识,并在班集体管理中进行实践。善于设计、利用主题班会、班务例会和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开一次观摩课;个性化管理办法校内交流。
第四,专业职责和作用(0.2)。
一级指标:A4专业职责和作用。二级指标:B7班级管理方面。三级指标包括五个方面。C21形成班级目(0.2):有系统的学年、学期工作计划;计划内容体现学校办学思想,活动设计切合班级实际,有创意,可操作性强,有落实措施;各项计划能如期实现,实际效果好。C22规范而人性化的班级日常管理制度(0.2):有规范而人性化的系统的班级常规管理要求,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全体学生掌握各项规章制度,能长期坚持,效果显著。C23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0.3):进行独具特色的教室环境布置;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感召学生,形成有内涵的班级文化。C24班团干部培养制度与方法 (0.2):在民主基础上产生干部,指导班、团委工作,使其分工合理,团结协作,实现班级建设目标;组织生活正常,有记录,干部能发挥核心作用;指导方法得当,实际效果好。C25班级管理成效(0.1):班级某一项工作被评为市、区先进集体(含班级社会实践服务队等单项获区级以上先进或多次受校外来信表扬)。
五、班主任发展性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与研究结论
该研究在学校某专业学部的班主任考核中进行了尝试。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的明显转变就是从应付变成了主动自审。正因为前期德育部门在各种会议上的铺垫,班主任们了解到评价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发展,于是评价委员会和班主任的关系是相当和谐的。校方能够起到帮助班主任成长的作用,也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管理材料。而班主任作为最大的受益者,在德、能、绩等方面获得了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虽然目前情况下,从班主任津贴发放和日常管理需要的角度而言,无法完全摆脱奖惩模式,但发展性班主任评价的优势已经显现,已然成为了评价中的重要力量。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学校评价中,会更加重视发展,弱化奖惩。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段宏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J].现代阅读, 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