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1

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不难看出:①其具体内容与组织形式仍旧较为单一,通常仍旧通过集中实习、委托形式以及分散形式进行。安排实习的时间不足。②实习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功仍旧不够过硬,无法掌握丰富的设计教案能力,语言表达欠缺合理性,无法良好地制作教具,不具备综合型弹唱、创编舞蹈技能的能力。一些实习生在进行教育实习阶段中,不能契合幼儿心理特征,进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障碍问题。③理论以及实践无法统一,实习生不能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④在实结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即较易受人为左右,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不同均会导致评定成绩的不同,有失公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科学策略

1.提升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对自身基础教学技能的验证以及全方位地体验实际教学生活,均需要充足时间的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比例,令教育实习全面渗透至教学计划的全阶段中。大一阶段可引导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大二阶段可安排学生在幼儿园展开教育见习,在大三阶段可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进入大四阶段则应组织集中性的实习任务,进而令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幼儿园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核心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意识到教育实习环节的核心重要性。实习生应在实习前做好充足准备,将该过程作为校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强化耐力以及适应力的训练。例如,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幼儿园参观实习,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校期间,学生应有效应用各类资源,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应扩充知识面,进而有效应对实践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因此,实习生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锻炼。应注重各类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实习生应注重综合艺术技能的学习,例如唱歌、琴棋书画、舞蹈、讲故事等。同时应强化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游戏编创能力的锻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实践工作,展示自我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2.丰富实习内容与组织形式

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应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丰富组织形式。在知识教学层面,应增加实用性内容,例如,幼儿园教学法、游戏设计引导、活动安排、卫生保健等。另外,还应扩充素质训练内容,如人际交往、教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令学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能力训练环节应优化艺术技能训练,配备齐全的实习用具设备。课程组织形式安排上,应引入虚拟场景训练模式,开创更加真实形象的实习教学环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形成丰富体验,并产生不同的问题,进而可激发其智慧,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

对于评价内容层面,不应单纯地将完成实习之后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视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实习态度、职业情感、不断进步的空间等。对于考核管理以及评价主体层面,应将学校评价作为核心主体,开展实习单位评估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另外,应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中的成绩同其取得的学分以及毕业证书有效的联系挂钩,进而令学生真正地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应合理地制订综合评估量表,提升评价管理可执行性。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2

当前形势来看,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单一、创新性不足,属于比较突显的问题。为能减少这些问题对声乐教学质量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如下几点措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能起到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的作用。首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教领域输送人才,因此,在声乐教学的定位上也应该与其他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有所不同,需以培养适合教育幼儿的针对性、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其次,基于幼儿园儿童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设置上,应以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艺术兴趣为核心理念,一切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启蒙性、基础性、教育性等特点,才能使声乐教学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优势。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属于一门定向培养幼教师资的专业,该专业今后的工作对象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多增设一些儿童歌曲,同时结合幼儿的喜好等特点,选取幼儿易理解、感兴趣、琅琅上口、传唱度高的歌曲,例如《数鸭子》、《摇篮曲》、《种太阳》、《小苹果》等等,均是儿童易接受的歌曲。通过加大儿童歌曲的教学比重,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更加实用。

二、优化声乐授课方式

文章结合实践经验综合分析认为,优化、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教学的授课方式,可通过三点来完成:

(一)优化集体授课法。集体授课法在声乐教学中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集体授课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缓解他们对发声的恐惧,但这个授课方法也存在教师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这样的缺陷。因此,教师在集体授课时,应该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力求做到主次分明,先强化重点,再讲其他,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重点内容。此外,在集体授课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组间评价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使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并加以完善。

(二)分组指导法。分组指导法是建立于集体授课基础上的,教师通过集体授课,解决声乐学习的共性问题,使其均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针对每位学生在声乐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完成后,根据学生对声乐喜好及求知欲望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辅导、指导,并让学生进行组间歌唱比赛,观察在歌唱中相互之间的不同,并进行组间相互点评,使学生自己能意识到不足,积极、主动进行改正,尽可能达到即定的学习目标。

(三)多科目融合式授课法。多科目融合式授课法,属于新课改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新模式,其主要是指将声乐与舞蹈、朗读、视唱等相关的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声乐灵活应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声乐+舞蹈、歌词朗诵+唱谱、情景剧表演+歌唱等等,均属于多科目融合授课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授课时,声乐教师应该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合作,通过互相辅助,互为纠正,促进彼此的教学水平。

三、流行唱法在教学中的融入

我国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多是会采用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对很多高难度歌曲均能驾驭。这种比较高标准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声乐水平的提高而言十分有利,但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弊端。长期实践证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幼教岗位进行声乐教学时,会发现大部分儿歌的音域在c1~d2之间,但用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来演唱时,则感觉比较怪异,小朋友们也难以接受。鉴于这种特征,将流行唱法融入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也是很有必要。流行唱法具有结构清晰、简单易唱、表演形式丰富等多种特点,其对声音的要求也比较低,演唱时更能传达出歌曲的感情。与其他两种唱法相比,在练习方法,流行唱法需要的气息比较小、音量小,咬字自然、比较口语化,没有那么多的高要求,学生歌唱起来也比较轻松。因此,教师可尝试着在传统美声、民族唱法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与要求,合理、适当地融入流行唱法,以此来促进学前教育学生的声乐水平,提高幼教人才的培养效率。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3

(1)学前教育专业尚未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给予充分的重视。

当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尚未认清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而在思想上并未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感知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与音乐天赋的挖掘,进而才能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在音乐的熏陶中促进以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势在必行。

(2)学生自身音乐素养较低。

目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迈出初中校门就进入这一专业的,这就意味着本专业的学生自身并不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识底蕴,文化课考试的达标并不意味着学生具备艺术素养,进而也就造成了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偏低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在初中教育阶段所接触到的关于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有限。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3)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下,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才能满足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出现偏离,过于注重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前音乐教育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学前教育专业依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制约了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压抑了音乐本身之美,无法实现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教学质量与效率显然无法得到提高。

(4)教材内容不合理。

当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很多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轨,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很多核心理论都没有与时俱进的实现创新,进而也就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该专业学生能力的实际需求。也正是因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内容的脱轨,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材内容不更新,教师的素质再高、使用的教学方法再先进也无法充分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

(1)要在思想上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要想实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就需要高校和相关教育者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培养这一素养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身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与重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教育讲座,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认识到当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幼儿音乐教师,就需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织该专业的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会,进而使学生对音乐本身感兴趣,愿意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这一专业的稳健发展。

(2)学前教育专业要实现创新式的招生形式。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偏低的现状,中职院校应该在现有文化课考试招生方式的基础上,融入艺术考试的内容。只有学生本身具备这样的基础,才能在继续深造学习的过程中,带着兴趣与本身的素养实现自我的提升,进而也能够降低该专业教育的难度。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借鉴艺术学院招生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本身音乐素养与艺术细胞的考察,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地在这一专业的学习中得到成长与提升。

(3)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

明确教学目标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实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当前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所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该教育事业的需求,进而实现自身培养人才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学前教育专业要针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具体需求,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塑造出音乐教育所需的课堂范围,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4)科学且合理的选择教材。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想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确保所选择教材的合理性,要符合自身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教学课程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要确保教材的理论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新时代的观点,这样才能确保理论的学习能够应用于未来的实践中,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的。与此同时,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本身就参差不齐。因此,教材理论知识的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这一内容有机结合,并实现因材施教。此外,教材内容应尽量的多元化,进而将有效的理论知识尽量传授给学生,这样能够在弥补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这一现状的基础上,确保能够更好地适应为了幼儿音乐教师这一岗位。

(5)强化实践,以实现与理论的相结合。

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中职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进而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与此同时,对于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强化实践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音乐教育的环境,进而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的掌握,并根据自身在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来完善自己,经过反复的实践与磨炼,能够在提高学生对这一专业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4

1.认识自己

做一个谦逊、沉静、有爱的教师。教师在职前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认识自己,系统地剖析自己,以便发现身上某些阻碍其理解儿童的缺点,比较典型的表现如专制和容易发怒的脾气,这两种元素叠加在一起使儿童的需要被成人指引或压制。作为准教师,必须检查自己摒弃专制,变得谦逊和有爱,这也是教师必须经过训练获得的美德。另外,幼儿教师还得是一个沉静的人,这里所说的沉静是指谦逊的品质和理智的头脑,是理解儿童所不可缺少的。做一个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职前应该多方面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艺术技能,如声乐、钢琴、舞蹈和绘画;体育技能,如编排儿童体操、儿童体育游戏和运动;教学技能,如熟练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组织设计技能,如活动设计、环境设计等。其中,最为核心和个性的能力体现在教师的观察、沟通、对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和评价上。

2.认识儿童

要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认识儿童,认识儿童才能帮助儿童。认识儿童要做到两点:第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应具备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能够影响儿童健康的审美,满足儿童天真、好问、求真的特性。重点是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精通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了解儿童心理发展与需要;第二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一位出色的观察者,才会耐心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儿童的各种自由活动。当然观察能力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训练,包括观察技术的提升、科学观察态度的养成和强烈观察欲望的激发等。

3.学会共处

“学会共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基于双方对人格、地位及主体权利的尊重,在合作意向上的交往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儿童往往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是活动的掌控者,幼儿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教师应该基于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以伙伴关系来指导儿童,学会倾听儿童的声音,并掌握好对儿童活动进行干预的时机,过早、过晚或全程干预都得不到好的效果,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显著差别,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定位于技能应用型人才。鉴于此,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谦逊、慈爱的美德,宽广的知识结构,具有先进的幼教理念和较强的保教能力,兼具琴棋书画的教学技能,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交往,勤于思考的学前教育一线教师。

2.科学设置课程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一般院校都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幼儿园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来开设课程。一般分为四类课程: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性课程。课程设置上更为重要的是课时比例的安排。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增强应用实践性课程的设置。3.教学模式理念的革新。幼儿教师是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心理活动的研究者,这种角色期望要求教师懂得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能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具备与幼儿互动的知识与能力。所以在教学模式、理念上都要进行一系列革新。

(1)专业理论课技能化。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基点,贯穿儿童中心的理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化为观察儿童、回应儿童、解读儿童能力的获得。理论知识学习目的是为了发现儿童,熟知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所以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学会记录,并进行解读,以此来制定符合儿童需要的教学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5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正确定位,应当是培养合格的具有一定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多元化的潮流,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幼儿园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又该如何开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点,这也是与其他各级各类高校声乐教学目标的主要区别。

二、以普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标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将来都是要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就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的重要工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研究。

(一)重视技术训练

练声是声乐课上非常重要的环节,练声曲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能力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练声曲并把握音域范围,或者从每次课上所学的歌曲中提取素材,改编适合发声训练的练声曲。

(二)突出朗诵重要性

在声乐艺术里,歌词本身传达的情感需要学生有具体细致的了解,而且只有真正将歌词用气息支撑的感觉朗诵出来,才能增强声音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教师要有意识突出声乐朗诵的重要性,强调呼吸、音量、咬字、共鸣的训练,通过朗诵帮助学生体会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在自然状态下的协调运动,获得气与声的统一,使每一个字的发音都做到清晰精准,衔接紧密,转换自如。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在发音过程中的不规范动作,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通过朗诵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避免随意换气或气息不合理现象,而且为深刻理解歌曲内涵、抒发音乐情绪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选曲要广泛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选曲应兼顾“幼儿歌曲”与“艺术歌曲”两种。首先要明确我们所培养的对象是幼儿教师,那么幼儿歌曲教材里有什么作品,我们就得学什么作品,要让每一个学生所了解和掌握幼儿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音乐风格。幼儿歌曲就其总的音乐风格来说是单纯天真,充满情趣的。从音域角度来看,通常在一个八度内,真声较多,音色明亮,音区统一。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十六分音符处应唱的灵活连贯,用气息把声音连起来,保持喉部的稳定,注意腰部肌肉的力度和对气息的控制。再有学习艺术歌曲有助于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嗓音特点发挥声乐演唱的潜力,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例如《桑塔露琪亚》诗一首意大利民歌,应注意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唱出船歌的特点,还要注意声音整体的统一,以音色的变化和声音的张力来表现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前四句声音柔美舒展,托出星夜宁静的意境,后四句声音饱满明亮,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歌唱大自然的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充分的实践锻炼,不但会影响歌唱的正常发挥,甚至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幼儿教学过程,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成功完美的声乐必须是技巧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充分结合,而要取得这样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展现自身的表演魅力。启发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让学生在演唱中能够达到放松、自由的境界。

(五)运用多媒体进行声乐教学

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应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去。将视听教学和音乐鉴赏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听觉刺激,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三、从社会发展需要角度出发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6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如今大多数农村幼儿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宠着惯着滋生了很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要想引起家长对行为习惯的重视,就要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家园共育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培养农村幼儿行为习惯。

关键词:引导农村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一、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 不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 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 影子教师 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 三八 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 六一 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 七一 爱党的教育等等。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三、培养农村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适合中大班幼儿),要让孩子自己说 我需要养成什么好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地区遵守常规。

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 杰出人物好习惯进行榜样教育,身边的成人也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需要持久的训练,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坚持训练,才能保持好习惯的养成。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估表扬,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才能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的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情随时与家长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要通过家长会,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老师这次有机会参加 20XX国培计划 的学习,让我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武汉永红幼儿园 影子老师 跟岗实习的一个月里让我受益匪浅,永红特别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幼儿的教育也应该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和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辛勤付出,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更轻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