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文1

最美的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唐·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团是几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月》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秋》

明·王阳明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唐)

为你读诗:周岩|中国常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作者:戴石屏(宋)为你读诗:计铭鸿|加拿大多伦多

把酒冰壶接胜游,

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

肯为狂夫照白头。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为你读诗:支玉思|中国北京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秋思(sì),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为你读诗:卜一哲|中国西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文2

1. 伴着中秋节的深情,把美好送给老师;迎着中秋节的来临,愿好运陪着你旅行;我对你的祝福不曾停,衷心祝愿你事业爱情双双赢,时时刻刻好心情!

2.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祝全国中秋节日愉快!

3. 不说不表示不惦念,不见不表示不牵挂。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中秋节快乐!

4. 曾经的你站在讲台上,欢迎我们的到来。如今的你还是一如既往地欢迎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亲爱的老师,在培养栋梁的时候也别忘了我们都挂念你的身体。老师们,中秋节快乐!

5. 成功源自您的栽培,优秀出自您的耕耘;为今天喝彩的同时,我们永远铭记您当初的教诲和箴言!祝福您,老师:愿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6. 读万卷书,读懂了您高尚的情怀;行万里路,明白了您无私的精神;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秋节到了,让我们祝老师节日快乐!

7. 多想为您拍去肩膀的粉笔尘,多想为您捧一杯浓浓的铁观音,多想亲口对您说句对不起,多想亲口对您说句谢谢您。您的学生时刻把您牵挂,祝您中秋节快乐!

8. 年少时不懂的珍惜,有这么好的一位老师在我面前,如果时间能够倒退我会说:我一定要学好!明天就中秋节了,提前祝您节日快乐!

9. 十年寒窗,昨日沙场,点兵授将,奔向前方;传道授业,排除迷茫,不辞辛劳,恩在四方。感激之情,不在纸上,老师安康!

10. 纵使人不见声不闻,思念相伴;纵使风不动水不流,短信常依;诚挚的祝福,不常有,却意义非凡;快乐的心声,轻轻地呼唤:老师,节日快乐!

11. 祝福是真诚的浪漫的温馨的,老师是敬爱的亲爱的心爱的,落款有学生的情人的亲人的,内容可长可短但心愿是统一的:中秋节到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12. 您是一朵花,美丽无比,芳香四溢;您还是朵智慧之花,同学们都为您着迷。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愿您这朵花越开越好,香飘万里,惠泽神州大地!

13. 在这特别的日子,没有人比您更值得我们感激,是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们的前程。谨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谢谢您,亲爱的老师,祝您中秋节快乐!

14. 忙碌了一年,亲爱的老师,您的节日又到了,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与关怀,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何时何地,您永远是我的好老师!祝您中秋节快乐!

15. 发一条短信送祝福,每一个字都带有我深深的关怀,绵绵的问候,款款的相思,殷殷的惦念。愿月夜与快乐结伴,点缀你绚丽多彩的人生,祝你中秋节快乐!

16. 快乐如风吹拂着四面八方,快乐似雪闪着耀眼的光芒,快乐像阳抚摸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快乐是细雨洒落在柔和的秋天,愿快乐伴您到老,祝您中秋节快乐!

17. 因为有了你,生活才如此精彩纷呈;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如此美丽动人。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的教导如细雨润物般悠远。感谢您!衷心祝您中秋节快乐!

18. 匆匆的岁月从指间划去,斑白了您双鬓的青丝。桃李天下,是您最欣慰的表达,也是您最宏大的梦想。在这个属于您的日子里,我给您送上深深的祝福,也许您已把我忘却,而您的 形象却和岁月一样永恒。老师,中秋节快乐,您辛苦了。

19. 放飞的思念情怀中,真心连接着真心,穿越时空的距离。教师节,铭记师恩,中秋节,遥寄祝福,愿合璧的双节,为您带来双倍的喜悦,一路桃李芬芳,永远花好月圆。

20. 风习习,月皎皎;雨绵绵,叶萧萧;思切切,情袅袅;问候遥遥,祝福悄悄。金黄的季节迎来您的节日,祝中秋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21. 感念的季节,风吹过我的眼眸,雨落在心中,几番幕起又幕落,复又忆起校园往事。中秋节到了,就让这小小的微信送上我悄悄的深深的问候!

22. 三尺讲台是您无私奉献的见证,书本作业将您夜晚陪伴。关心的话语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您的教诲让我们受益匪浅。中秋节到了,愿您健康幸福!

23. 中秋节,又来到,我送老师三个宝:一向老师敬个礼,老师就有好身体;二向老师弯弯腰,老师生活更美好;三向老师鞠个躬,老师心想事就成!中秋节到了,祝老师节日快乐!

24. 恩师情,记心头;授业恩,永难忘;解疑惑,启明智;育思想,融入心;树品德,变高尚;传教诲,成栋梁;中秋节,献祝福;祝恩师,享幸福!

25. 敬爱的老师,在你们的教导下,知识丰满着我们的羽毛,理想编织着我们的心巢,明天我们会和风儿一道,飞遍祖国需要的山涯海角。中秋节,送上诚挚的问候:你们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26. 感谢老师的知识之恩,为之我感谢!感谢同学的儿伴之恩,为之我感谢!感谢同事的关照之恩,为之我感谢!感谢朋友的厚爱之恩,为之我感谢!

27. 高山在于不动,河水在于流动,生命在于运动,爱心在于传动,老师您带给我太多感动,中秋节到了。祝福老师您幸福快乐!

28. 给您一条小小的微信,为这属于您的日子。愿所有的美好幸福与您相伴,让每一天都充满欢乐收获和满足。感谢老师教诲,祝您中秋节快乐。

29. 愿这一声祝福化作一杯清茶,滋润您发干的喉咙。化作一盏灯,亮在您的办公桌上。化作一束鲜花,带给您一丝芬芳。祝老师中秋节快乐,您辛苦了!

30. 您的教诲,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严厉,比母爱细腻,比友爱厚重。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诲,祝您中秋节快乐!

31. 亲情是血浓于水;友情是彼此安慰;爱情是相依相偎;师生情如同亲朋,关爱教诲;中秋节到了,虽不能探望老师,但挂念之心常在。愿您生活美满,身体康泰!

32. 多年前,讲台上的粉笔是您挥洒的激情;作业本上的红字是您书写的箴育。可如今,粉笔染上了您的双鬓,红色也成了您双眼中的血丝。老师,您辛苦了!

33. 老师您好,您用心点亮了我的情,您用情培育了我的爱,您用爱滋润了我的路,您的路指引我走向成功的方向,中秋节,老师您辛苦了!

34. 一颗爱心,把文明之火传递;一支粉笔,用知识的源泉浇灌;一生无悔,默默燃烧着自己;一句谢谢,感谢师恩大过天;谢谢你老师,祝你节日快乐!

35. 当年恩师您到来,欢声笑语处处在;言传身教如父爱,教我做人清又白;不求回报宽胸海,学生如今仍感慨;当年恩情记脑海,殷殷敬意短信载。

3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默默耕耘功不可没。亲爱的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就让远方的学子给您捎上一份祝福,委托吉祥的信鸽,带到您身边,祝福老师身体安康,节日快乐!

37. 园丁,那是辛勤者的心灵。牵挂,那是思念者的心话。祝福,那是祈祷者的倾注。又一年中秋节,祝愿你在这个秋天幸福无比,快乐无边,中秋节咱也乐乐。

38. 有一种爱无法忘记,有一种情刻骨铭心,那就是老师的教诲。有人说老师是燃烧的蜡烛,其实您更像我们心中永不落的太阳。感谢您,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39. 在三尺讲台,你用粉笔挥舞着您的人生,感谢人生旅途中有您的教诲。对您付出的辛苦,我无以为报,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40. 用心编写条温情短信,因为您用一生诠释这个名词--奉献;用温暖渲染这个伟大节日,因为,老师您辛苦了!中秋节到,祝您永远年轻,幸福安康!

41.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任凭时光之泉水慢慢流淌,追溯着源头您慈祥的目光,依稀回味着过去的模样,您的教诲永生难忘,中秋节,祝愿你快乐健康,幸福满堂。

42. 尊敬的老师你们好,感谢你们传授知识,感谢你们辛辛苦苦的教导,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在这中秋节来临之际,让我真真切切的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中秋节快乐!

43. 在一个入秋的日子,我把剑兰花的怀念,百合花的纯洁,康乃馨的温馨,满天星的喜悦,金的超脱,糅合成祝福的香味,送给牵挂的你,祝你中秋节拥抱美好。

44. 您用黑板擦净化了我心灵,您用粉笔为我增添了智慧,您把知识洒向大地,您把幼苗辛勤培育,您是伟大的园丁,您是天底下最慈祥的妈妈,中秋节到了,衷心祝福您幸福永远!

45. 欣赏着校园里独特的青春,吟唱着心中不悔的歌谣,你站在岁月的箭头,撑一支向上的长篙,在知识的海洋里,带领我们向更深处漫溯。亲爱的老师,中秋节快乐。

46. 愿这声祝福,化作一杯茶,滋润您发干的喉咙;化作一盏灯,照亮您下班回家的路;化作一束鲜花,带给您一份清香和美丽;祝老师中秋节快乐,工作顺利!

47. 不曾忘我犯错时你严厉的教鞭,不曾忘我认真时你欣慰的笑脸,还记得你工作时的专注,还记得你课堂上的谨严,亲爱的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48. 讲台上,粉笔染白发;书桌边,责任压两肩;浇花朵育桃李,桃李遍天下;绞脑汁洒心血,学生青胜于蓝;像蜡烛像春蚕,奉献赤诚一片。祝老师节日快乐!

49. 想用黑板擦擦去你的皱纹,想用粉笔画回你挺拔的青春,想给你窗前挂到很晚的灯深情一吻,想建一所别墅安放你疲惫的眼神。中秋节,衷心祝你幸福快乐,事事顺心。

50.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要用老师教我写的字,用老师教我的美好词语,为您发一条最美的信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您中秋节节日快乐。

51. 春天里 你用爱心,给我信心;你用耐心,给我恒心;你用细心,给我开心;你用关心,给我决心;你用真心,给我善心。中秋节到了,愿快乐对你痴心,健康让你放心,温馨和你知心,幸福永远不变心!

52. 在您关怀的目光之下,给予了我无尽的信心和勇气!您是我永远的老师!衷心祝您健康幸福! 在中秋节到来之际,祝我亲爱的老师 ,身体健康!永远快乐!

53. 坎坎坷坷的道路上,有你就有光亮;跌跌撞撞的前行中,有你就有方向。你用汗水,浇灌出稻谷金黄;你用知识,催开了桃李芬芳。中秋节,祝老师快乐安康!

54. 值九月,中秋节,桃李心,雀跃然,念师恩,感师情,学生意,无以送,只祝愿,老师您,露笑颜,身体健,牙口好,胃口开,精神饱,乐开怀!

55. 亲爱的老师,对您的感激,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这特别的日子,就让这条短信,带去我对您的浓浓祝福:中秋节快乐!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文3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新词 人民网 异化 归化

一、引言

诸家对新词中“新”的时间节点认识不同,有的把时间节点定在改革开放后,有的定在21世纪后,有的把未收入《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词作为新词。本文认为新词是现有的词汇中,没有的词语及产生了新义的旧词。新词往往来源于新造的词语、附有新义的旧词、本土化了的外来词、使用区域扩大化的方言词、泛化使用的行业用词。

关于汉语新词日译,中日两国已出版了9部词典,此外,还有《北辞郎》等网上辞典。相对于词典翻译、编撰,关于新词日译的论著、论文相对偏少,目前国内只有吴侃(2013)主编的论文集和零星论文。该论文集对新词作了界定,根据新词的来源作了分类研究。关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汉译英领域,汉译日的相关研究还极为鲜见。

近年来,网络新闻以其迅速、便利的优点在对日宣传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怎样向日本人发出中国的声音却仍然是一个问题。据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和《中国日报》共同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2013年8月5日在东京公布),90.1%的日本人和92.8%的中国人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日中两国从国内媒体获取对方国家的相关信息比例分别为95.0%和89.1%。只有25%的日本人认为日本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了中日关系(人民网,2013年8月6日)。那么,日本人如果能经常看到像“人民网”那样的日文版中国媒体,就可能改变对中国的印象。本文认为只有站在受众的立场去翻译,译文才能为读者所接受,读者才愿意接受中国媒体的信息,从而实现有效交际。

我国对日宣传的日文版媒体很多,主要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人民中国、中国画报、北京周报、国际广播电台、东方网、大使馆主页、政府门户网站及企业网站等。作为本文分析对象的“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社于1998年12月1日开设的、较有影响力的新闻网。从上述调查数据可知,日本人从中国的媒体获取信息十分有限,我们需要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受众意识出发,使网站信息符合日本人的阅读习惯,达到外宣目的。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德国形成,80年代其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从以原文文本(Source Text=ST)为导向的翻译理论研究转变为以译文文本(Target Text=TT)为导向的翻译理论研究,从“等价”转向“功能”,从语码转换转向跨文化交际,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弗米尔(Vermeer,1996)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产生的语篇。后来诺德(Nord,2005)发展了翻译类型学理论,提出“功能加忠诚”的原则。他们在翻译的类型学、方法、策略、功能、伦理学上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本文选取“人民网”(日语版)日语报道中的新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在“TT”中体现的翻译目的、功能问题,分析新词在“TT”中的异化和归化翻译,探讨把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纳入外宣工作的可能性,以及目的论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及其在译文中的表现。

二、异化翻译

“异化”和“归化”是韦努蒂(Venuti,1995:20)提出的翻译术语。韦努蒂认为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异化翻译时,译者尽量向原作者靠拢,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给译入语读者带来具有异国情调的译文。异化翻译的策略有移植、音译、借用、逐字译等。

(一)移植

“移植”本是植物学中的概念,指整株植物的异地栽培;后来为医学借用,如“脏器移植”。在翻译实践中,如果ST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在TT中缺失,这种文化空缺词可以采用移植的方法来翻译。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寿司、刺身、便当、人气、卖萌、写真、宅男宅女”等都是从日语中移植过来的;日语中的汉字基本上都是日本人从中国移植的。这里说的“文化负载词”是指蕴含社会文化意义的词语,社会赋予了它以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它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变革等密切相关。在译入语中无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时,可使用移植法。如:

(1)中秋の名月に当たる中国の的行事「中秋(旧8月15日、今年は9月30日)までまだ半月あるが、中国のネット上では早くも、中秋に欠かせない的子「月(げっぺい)の合が始まっている。中国の通大手「淘宝(タオバオ)の月ギフト券・月ギフトセットの上は今月10-16日の1で3500万元(43750万)を超え、前年同期比で200%伸びた。(「月商が早くも幕け 今年はりが人 中国 「人民日本版2012-09-20)

这是“人民网”从《羊城晚报》上翻译过来的报道,译文中对具有中国文化、社会背景的词“中秋节、月饼、淘宝”采用了移植法来翻译,以实现翻译的等价原则。虽然“中秋节”“月饼”不是新词,但为了便于日本读者理解,译者在这些文化词前加上了解释性的词语,在“月饼”“淘宝”后还加上了读音。

(二)音译、外来词

汉译日时,音译是用与汉字音近似的日语片假名来标记地名、专用名词等的翻译策略。此外,有些词语可用音译日语外来词翻译。例如:

(2)中国国院(政府)新弁公室は……上半期、料メッセンジャ「微信(ウィチャット)のユザが4人を超え、インタネットのトラフィック入56.8%につながったという。中国工・情化部のチフエンジニアである朱宏任・道官は、「微博(ウェイボ・ミニブログ)だけでなく、微信も利用していなかったら、代れと子供に言われたことを明らかにした。(きょうの人民日「微博--アジアカップ男子、中国と国が引き分ける 「人民日本版2013.07.25)

在“人民网”的日语版中,“微博”的翻译有“微博、公式微博、微博(ウェイボ)、中国版ツイッタ「微博(ウェイボ)”等。“人民网”对“微信”一词的翻译也尚不固定,有的是加括号注释,有的是在“微信”前加说明性的短语,有以下几种译法:WeChat、ポタルサイト大手「(テレセント)がしたスマトフォン(多能携)向けチャットアプリ、ウィチャット、WeChat・中国版LINE、スマホ向け料メッセンジャアプリ、テンセントの料メッセンジャアプリ、テンセントの料メッセンジャアプリ「微信、スマトフォン向けチャットアプリ、チャットアプリ、テンセントの提供するスマトフォン向け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アプリ……

新词的翻译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不同的译者或者同一译者在不同的时间所翻译的新词也不一样。网站管理者或者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央编译局等组织也不可能马上对新词做出规范统一的翻译。这样,一个新词就会导致上述多种译词出现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译学界会自然而然地趋向于使用统一的译词。

(三)借用

“借用翻译法”指译者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习语来套译源语中的习语的方法。中日两国在翻译西方语言中的抽象概念时都曾使用汉籍古典中的旧词或重新组合词语来表达新含义,如:“自由、文学、经济、哲学、电脑”等曾经都是利用“借用翻译法”译出的词语。通过借用翻译法传入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有:hot line热线、hot dog热狗、yellow pages黄页、secondhand二手、black box黑匣子、handbook手册、watermark水印、Microsoft微软、bluetooth蓝牙、keyboard键盘等。这种借用翻译法在“人民网”的日语版中也得到充分了体现。如:

(3)在の体制改革の深化は、トップダウンと全体画を重する他、政府体制・独占界・所得分配・金融体制・政および税制体制などの重点分野の改革を着に推する必要がある。(会がもなく幕 5つの要素に注目 「人民日本版2013.03.28)

“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学中的概念,本义为“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是指介于价值理念与操作实践之间的蓝图。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改革领域,就是要加强对改革全局的整体战略谋划。“人民网”在2010~2011年时把它译作“グランドデザイン”,在2012年时译作“(国家理念および造を再する、略的政策立案を指す)”,在2009~2013年间有时译作“トップレベルデザイン”,在2013年时译作“トップダウン”,这是英语“Top-down Design”的借用,强调自上而下的设计,有基层的参与,而“トップレベルデザイン”意为“高水平的、高层的设计”,并无“民间参与”的意思。

(四)逐字译

逐字译是不顾译入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翻译时以词为单位进行思考,追求译文与原文每个词的对应。

(4)ST:房奴、卡奴、车奴、孩奴与节奴,少不了压力。

TT:「房奴(マイホム地)、「カド奴(カド地)、「奴(マイカ地)、「孩奴(子育て地)、「奴(祭日地)などが少なからぬプレッシャをもたらしている。(中国人は世界で最もせかせかしているか?「人民日本版2010-07-22)

这里基本上采用了原文的语序来翻译,最后加了个日语动词。这种逐字译可以说是日本人翻译中文的最早的译法,出现于佛经、古典著作、汉诗的日译中。

译文是文化交流的载体。由上可知,异化翻译可以在达到交际目的的同时不失汉语文化的特性,可以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在语言层面,特别是在翻译人名、地名、政府单位、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常采用异化翻译法。

三、归化翻译

归化是要把原文本土化,以译文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译文的读者靠拢,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归化翻译的策略有意译、同化、省略、加译、注释等。

(一)意译

意译是相对于直译、音译而言的,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通常用于翻译句子或词组。意译的译文容易理解,简洁明了,少歧义。意译不等于归化翻译,它关注的是语言文字,而归化关注的是文化。

(5)ST:现场聊到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汉子”以及范爷是否觉得自己是女汉子时,一向强势的范爷表示其实自己在感情中也是一枚“软妹子”……。

TT:会ではなぜ在「おやじ女子が加しているのかについてが及び、范冰冰にしても「自分をおやじ女子だと感じることがあるか?というが向けられた。これまでなイメジをもたれている范冰冰だが、「は自分は恋において非常にやかでしい女性であり、……と主した。(映画「一夜喜は、8月9日から中国全国でロドショ予定。「人民日本版2013-07-24)

这是2013年7月21日,喜剧《一夜惊喜》在北京举行主题曲MV的会时范冰冰与李治廷的谈话。范冰冰素有“范爷”之称,这里把“女汉子”译作“おやじ女子”是合适的。

“女汉子”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是女的但是性格纯爷们”的姑娘,她们的性格特点是:不拘小节;什么都能干;总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不容易认输,却常犯些小错误;说话直率,大大咧咧……。汉语中的“女汉子”强调女子的男性化,而日语的“おやじ女子”在强调女子的“大叔化”,语感稍有不同。

日语的「おやじ义为“老爹、老爷子、老头儿”,主要用在关系亲密者的对话中。《北辞郎》把“女汉子”译作“オヤジギャル”。它源自日本周刊杂志《SPA》上连载的『スイト・スポット中的言语,指像大叔一样行动的年轻女子。而“おやじ女子”指头发稀少、长有胡子的具有某些男性体貌特征的女子,她们对男性、服饰不感兴趣,喝酒豪爽,是男性化的女子。2013年4月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了以“おやじ女子”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ラスト・シンデレラ》,使“おやじ女子”成为流行语。

(二)省略

省略翻译法指在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删去一些有累赘的词语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语。

(6)ST:不少“血拼”达人选择自由组合假期,飞赴日本淘宝。

TT:休暇をみ合わせて日本にい物に出かけようというきが盛んになっている。(ビザ和で日本へのい物ブム到来か?「人民日本版2010-06-24)

“血拼”“达人”“淘宝”都是新词,但这则日语译文采用了意译法,省略了这三个新词。“血拼”是英语“shopping”的音译,日语有对应词“ショッピング”,中文的谐音字“血”包含了花钱购物后心疼的意思,钱包出血了;“拼”字含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热衷于购物的含义。这个音义结合的词语,即使用日语对应词“ショッピング”来翻译,也译不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所以,译者只能省略后意译,但仍然没有原文那么生动形象。

(三)加译

为了准确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内容,译者可以用加译的方法把句子中隐含的意义或句子成分用显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加译不能随意增减原文的信息内容。

(7)ST: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涉及瘦肉精的食品安全事件。

TT:中国では近年、豚肉の赤身をやす果のある法料添加物「肉精(酸クレンブテロル)の混入事件が後をたない。(「肉精の 3分で可能に 「人民日本版2012-03-01)

例(7)是注释性加译,因为日本读者并不知道“瘦肉精”,所以,译者在其前面做了注释,把译文写在后面的括号内,这样保留的中文原字“瘦肉精”既保留了异国情调,反映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便于读者便于理解。

(四)解释

新词往往反映最新的社会文化事件,它们往往不存在于译入语中。由于原文与译入语之间存在一些异质性的社会文化差异,所以,译者在无法找到合适的对应词时,只能采用解释翻译法来阐释原文,使文化背景不同的译入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8)ST:在刚刚结束的“双11”促销中,优衣库的5000张优惠券在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

TT:11月11日(独身の日)の激安セルにおいて、ユニクロは30分内にクポン券5000枚の配布を完了した。(凡客品 中国での上がユニクロを上回る 「人民日本版2012-11-19)

11月11日这一天有四个形似光棍的“1”,所以叫光棍节。这种流传于中国年轻人中间的娱乐性节日并没有传到日本,因为日语中并没有“1棍子光棍(单身)”的隐喻联想。所以,译者在译文中用括号加了注释。

从以上译文可知,异化和归化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矛盾的,两者往往同时存在于“TT”(译文)中。译者选用什么策略来翻译,要由翻译的目的、译者的经验、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等来决定。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实际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译文难免会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这就要采用异化翻译法;同时译者又要考虑到跨文化交际、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顺畅,这就要采用归化翻译法。我们不能选取一种翻译策略而排除另一种策略,异化翻译时译文也要通便,归化翻译时也要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总的来说,为了实现有效交际,以达到外宣目的,应尽量用归化的策略处理语言形式,用异化的策略处理文化因素;但是,一些与日本文化关系较远的新词,为了便于理解,应多采用意译、加译、解释等归化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吴侃.汉语新词日译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2]Vermeer,Hans J.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M].

TEXTconTEXT,1996.

[3]张美芳.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王克非译.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5.

[5]藤文子.翻行と文化コミュニケション[M].みすず

房,2007.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管理;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大地物阜民丰,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愿意去追逐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就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简单来说就是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两种,如何在普通大众旅游的时候给予游客最大的人文关怀和美好体验将会是提升旅游品质和传播旅游形象的关键点,是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讨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单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演化汇总而得到的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现象,这样的历史现象集中的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与精神,刻画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性。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想的精华的汇总,反映出中国的思想意识的不断革新的成果,是居住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生活着的56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于文化的不断翻新、总结和传承的结果。同样中国的文化是区别与其他的民族的文化的,只有在中华大地的土地上才会呈现的,这样的中华文化是丰富的、多样的、包容的、精彩的、雅俗共赏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中对中国历史社会变化影响最深的是儒、道、佛三家的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以及文化发展,使得中国在文化的创造上是兼容的,即使是近代面对西方的文化侵蚀,也并没有盲目地崇拜,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重要的文化精髓巧妙和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来了,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以及时代印记。中国的文化精神不仅包括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还有不断融合的周边古文明文化,这样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内核,又不至于丧失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全盘外来化,这样就形成一种自身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根基,将其他的优秀文化精髓作为辅佐而形成的一种丰富、和谐、兼容的文化现象,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吸引人地方。

二、旅游概况介绍

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加之中国的历史文化丰厚,形成了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风光两大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线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更愿意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1)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而且可以挖掘的数据增长的潜力依然可观。由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快,传统的旅游重点景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游客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人们的旅游意识加强,旅游热情增加,旅游消费能力加强,使得旅游业在中国经济数据的占比增加,可以深度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

2)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平均旅游时间增长。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本来就大,普通的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好的增加,由此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在自己闲暇的时间出去旅游,经济实力的加强,必然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人数上出现了不断增加,平均的旅游时间的增多。

3)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潜力大,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中国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同时景区营建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建,也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同时旅游是需要将游客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这也加大了交通运输业的压力,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

4)景区数量增加,不同的景区形式正在日益丰富。由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可能在对目标旅游项目和旅游地点的选择会出现很多的不同,所以景区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开始满足人们更多的旅游消费心理。同时各级政府机关都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帮助以及财政补助,使得更多的旅游公司和地方政府部门愿意不断地增加对于景区的修建。

5)季节性,周期性,假日性明显,深刻影响旅游业发展。旅游是需要游客花费一部分的时间进行的娱乐活动,因此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出游的时间就集中在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事件在每年的时间安排上都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人们也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阶段是才会有相对闲暇的时间,可以用来安排出游。由于出行的时间相对集中,使得这些时间段的游客数量会明显加大,景区的承载压力也会变大,对于景区的综合管理是一种考验,这就形成了中国旅游独特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假日性。

6)农村旅游发展加快,周末游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使农村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旅游建设加快,已经逐渐成了城市居民周末游的主要目的地。基础设施的基础差,观赏性不强,但是农村旅游的参与性高,也更加的生活化,尤其是对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游客吸引较高。

三、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

(1)坚持将游客需求作为发展前提,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的位置,摆放在最为重要的点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关怀。旅游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链条,更应当在自身的发展中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会将自身的生活以及消费完全交付在旅游活动中去,是一种参与度较高的活动方式,因此,我们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不仅需要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旅游景点的建设更加具备可观赏性,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需求带动消费,只有将游客的需要摆放在第一的位置,尽可能地满足游客各种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加大景区的宣传,实现旅游业的发展。

(2)坚持发展的眼光对待自身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经营管理先进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学习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不仅有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更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加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旅游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旅游管理的不断实践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有效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理念。景区的管理者要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发展,不能因为现在发展较好,就墨守成规,不寻求新的发展,这样固步自封,会在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中丧失基本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对于游客再一次旅游消费的吸引将不断下降。因此,为了将旅游业更好地发展下去,管理者应当积极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对景区景点进行升级换代,制造新的消费刺激点,因为吸引更多的新游客以及二次旅游的顾客。同时需要将本地文化作为鲜明的文化符号,融入到景区的建设中去,实现景区对文化的重现和传播,展现出景区浓厚的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的文化沉淀。

(3)坚持服务意识优先,提高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中国文化总是能抓住其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吸收进来,和自身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因此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将是解决问题关键。旅游业具有强烈的体验性,也是服务业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游客对于消费的体验更多是表现在对于服务质量的体验上。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深刻落实服务意识的建立,不断提高团队的服务质量。在旅游管理实务上首先要加大对服务人员业务的培训,使得服务人员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更好地满足游客对于服务的要求,同时坚持对服务意识的培训,必须要坚持一切为了为游客服务做准备,深化对服务意识的认识,提高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就是提高服务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定时开展团队活动,培养服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具备的很多理念,依然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在现代旅游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来指导旅游管理的实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对于游客需求的分析,提高自身管理理念的革新,改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环节,剔除破坏旅游环境的毒瘤,实现旅游业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吸收到新的成长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业带入到新的发展中去,实现新的产业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许昌三国文化与许昌旅游业的发展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0(07).

[2]陈佳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J].焦作大学学报,2006(20).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范文5

在中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则主要是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的。根据现阶段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的实际应用状况,笔者发现散文这一体裁几乎占据了各类教材的半壁江山,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散文的教学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对策。

一、当前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与实地调查,目前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留学生、教师、教材。

(一)留学生方面

笔者在研究期间,做了一份关于散文教学的调查表。调查对象是来自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均具有三年以上的汉语学习经历。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读过散文,但只有30%左右的学生表示对散文有兴趣。他们阅读散文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扩大词汇量,学习写作技巧。大部分留学生认为学习散文对提高汉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有较大帮助,但普遍反映课堂散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习兴趣,更不能很好地理解散文。为了准确把握他们对中国散文的了解程度,笔者特意设置了三道选择题。有10%的人知道朱自清,有30%的人知道散文主要是记事、写景或记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当问及学习散文存在的主要困难时,留学生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散文的词汇量比较大,很多词汇比较生僻,特别是一些成语、歇后语和俚语,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位土库曼斯坦的学生在问卷中写道:有些词语书本没有注释,没有老师指导,根本猜不出是什么意思。尤其是一些排比句,连续使用很多成语,更加难以明白。二是散文中牵涉到大量的语法和修辞问题,例如介词、副词及其他词类的使用,夸张、通感、象征等修辞方法的频现,这些都增加了学生理解散文的难度。三是中国文化和留学生所在国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导致其对散文中的人物、情感、事件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譬如,西方的留学生很难理解《背影》中父亲和儿子的情感交流方式,也不明白《五色土》中中国人的“土地情结”与古代的“五行学说”。

(二)教师方面

教师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教师本身的素养问题。据了解,目前高校教授留学生的师资主要来自中文系和外语系。中文系的老师文学功底普遍比较深厚,对散文的把握和理解也比较到位,但大都缺乏较好的外语基础,遇到一些需要对比解释的词汇或文化现象,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外语系的老师在语言上占有绝对优势,在与留学生的沟通上几乎不存在任何??题,但其文学修养却相对比较匮乏,讲述散文的语法、修辞、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也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问题。据留学生反映,散文教学普遍比较枯燥乏味,大多数老师只是一般性地解释些字词句,不太注重对情感、文化的深入解读,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很多老师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是读和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学习热情。

(三)教材方面

一是编选的随意性。现行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普遍增加了散文的分量,有些甚至高达50%左右。但至于选择谁的散文、什么时代的散文、多长篇幅的散文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标准缺失,选材的科学性、严谨性当然也就成了一个问题。二是所选课文难度过大。根据笔者的统计,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散文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如朱自清、季羡林、秦牧、周作人、汪曾祺……不可否认,出自名家的经典散文的确代表了中国文学比较高的水准与成就,是向留学生推介中国文化的最好窗口,但是,名家散文一般也意蕴深厚,不了解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恐怕很难真正读懂这些文章。所以,如果编选者在选择课文时只注意到了作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而忽略了留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那显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应用效果。三是缺乏标注和英语译文,影响学生自学。现行教材在课文背后一般都有几个知识点的提示和练习,如关于语音、语法、较难的词汇与句式的注释等等。但由于篇幅关系,课文中大量的成语与重点词汇都没有精确的中文注释和相对应的英文译文,这个缺失导致留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问题,目前的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解决目前散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所在。针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散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编选与使用合适的教材;加强实践课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只有各个突破,整体提升,才能真正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对外汉语散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他的能力素养与人格魅力常常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留学生而言,接触最多的就是中文教师,可以说,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所以,只有不断提升中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方能很好地胜任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文学课的教师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养。

1.熟悉中国文学史,有较大的阅读量,具备较好的分析解读作品的能力

目前,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师重词汇、重阅读而轻文化、轻分析,把散文教学变成了一般意义上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散文的特点及中国文化的精髓。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所欠缺。据了解,目前高校承担对外汉语文学课教学的大都是年轻教师,而且以语言学专业的老师居多。由于专业的差异,这些年轻老师对散文的阅读与了解较少,基本上是既不熟悉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又不清楚中国散文的创作现状,所以,讲授散文的时候往往向自己熟悉的专业方向靠,以至于散文欣赏课最终都演变为词汇教学课、语法教学课。散文自身的美、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这些关键内容在课堂上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必须要从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做起。文学课教师应该利用闲暇时间熟悉中国文学史,比较系统地阅读中国经典散文,培养与提升自己分析和解读作品的能力。只有当自身的学识修养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各种知识才会融会贯通,教授起散文来也才会得心应手、旁征博引,才能通过精彩的讲述与剖析激发起留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具有较为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对双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即“首先包括对表面的文化现象的感知,其次是对与本民族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的外来文化的感知,再次是能够理解异族文化的内涵,最后是以外来民族本身的角度去感受他们民族文化的能力”[1]。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像散文这样的文学课教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因子。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既要熟悉中国的哲学、历史与文化,同时又要对教学对象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双方的文化特点、文化差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知道哪些话能讲、哪些话不能讲,哪些文化具有相似性可以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哪些文化具有对抗性可能带来的文化冲突。

3.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前面说过,留学生不喜欢散文类文学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类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外汉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讲授《荷塘月色》《清塘荷韵》《春》之类的写景抒情散文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一个可感可触的充满美的艺术世界,把散文中相对枯燥的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与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融为一体进行讲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汉语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而在学习《五色土》《胡同文化》《旗袍》等充满文化意蕴的散文时,我们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课文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土地”“胡同”“服饰”这些象征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的历史变迁,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了解中国人的旨趣、心理、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之,针对不同的课文,对外汉语教师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尽量让课堂充满生气、趣味和激情,避免那种从头到尾解释词语或语法的单调式教学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有收获。

(二)编选与使用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基本依据,特别是对于留学生而言,它更是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本编写精当、合理、规范的教材,会对留学生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虽然出版了种类繁多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如马树德的《现代汉语高级教程》、李晓琪的《博雅汉语?高级飞翔》、肖奚强的《多文体、精泛结合?高级汉语教程》等等,但却不约而同地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笔者前面提到的编选的随意性;所选篇目难度过大,忽略了留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缺乏应有的英文标注,影响学生自学等等。所以,如何编选合适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挑选恰当的散文篇目,就成为留学生教学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笔者看来,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写符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具体到中高级阶段的散文教学而言,笔者认为编写体例和所选篇目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系统性、科学性原则

高增霞在《高级汉语教材编写中的选文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文学作品的选编具有随意性,不利于词汇和语言点的系统化设置[2]。针对这种编选的随意性问题,我们编者可以根据教材体例进行系统、科学的设置。例如,在安排散文篇目时,我们可以有选择、有组织地将某一类型的散文集中起来进行编写,以利于学生学习。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等写景类文章,我们可以按照难易原则有序安排;而秦牧的《五色土》、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张爱玲的《更衣记》等文化类散文,我们则可以根据课文文化含量的深广、多寡进行合理编排。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比较系统地理解某一类散文的特征,通过不断反复、对比与延伸,对这类散文形成比较深刻的认知。

2.适度与实用原则

当前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大都选自名家名作,虽然文章的艺术水准得到了保证,但留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过大。以笔者的调查为例,留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课文理解困难和词汇量过大。应该说课文理解困难不完全是词汇量过大造成的,因为它也包含了文化背景等因素,不过词汇量过大的确是一个主因。据郭曙纶对三套对外汉语高级教材(肖奚强主编、马树德主编、郭曙纶主编)的研究,“生词方面,三套教材的生词种数的比例都太高了,超过了一半,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而且,在生词种数中,超纲词种数是丁级词种数的四倍到五倍多[3]。如此多而难的词汇,当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留学生还普遍觉得散文的篇幅较长,长句过多,非常用词数多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必须要根据科学原理与学生实际,选择难度适中的散文篇目。譬如,文章长度以3-4页为宜,每课生词量最好控制在76个以内,非常用词数每百字一般不宜超过10个[4]。在这个范围内,学生的实际接受效果普遍会好一些。

注重所选篇目难度适中的同时,我们还要兼顾实用性原则。首先,高级阶段的散文选材应尽量突出当下性,选择留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的现实生活内容,通过对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描写,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其次,从方便、实用角度出发,每篇散文后面的要点分析都应有中英文双语注释,便于留学生自行阅读与学习。

3.活泼、有趣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温良恭俭、隐忍节制,因此虽被称为礼仪之邦,却也少幽默、欢快之趣。遍览中国散文,文笔优美者多,情韵深厚者众,却唯独幽默、有趣者寡。基于此,对外汉语教材中所选的散文篇目也大都是一副面目庄严、不苟言笑的神态。由于中国散文的意蕴与域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造成了很多留学生不太喜欢阅读此种文体。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一些活泼、有趣的散文选入教材。譬如梁实秋的《孩子》《吃相》《请客》;林语堂的《我的戒烟》《读书的艺术》《论政治病》;贾平凹的《吃烟》《弈人》《秃顶》等等。这些散文都是从日常生活琐事出发,却能用一种风趣与智慧察人之所未察,发人之所未发,于嬉笑怒骂中体现出人生的真谛与意义。这种幽默、有趣的文章一方面更容易激起留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共鸣,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现出中国文化被遮蔽的一面,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

(三)加强实践课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比较注重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文化的介绍。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便利性,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阻断了留学生和外界的密切联系,因此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交流都非常有限,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基本停留在字面意义上。针对这个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互相配合,共同推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例如,我们在讲授介绍民俗文化方面的散文时(像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就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让留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来获得深刻的记忆与文化体验。作为中国最重要、最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春节,老舍在散文中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如包饺子、贴春联、卖年画、放鞭炮、团圆饭、守岁等等,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或仪式,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吉祥生活的肯定,对亲情血缘的珍重。对于留学生而言,书本上的中国春节多是抽象而复杂的,更不可能深入理解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但是,如果有条件让留学生参与到中国家庭的春节活动之中,让其切身感受到这一节日文化的特殊性,那么他的印象及对中国春节的理解就必然要深刻得多。事实上,除了春节之外,中国民间尚有诸多充满文化韵味或地方特色的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苗族的苗年、傣族的泼水节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组织留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到当地的节日活动中去,课堂之外的这种实地考察与接触将比单纯的课堂灌输要有效、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