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超1000万件,同比上升3.38%,而2011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则突破了1100万件,同比上升了5.85%。不断上升的诉讼案件数量表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正日趋增长。

但目前法律人才的供应仍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名,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30名/万人,英国15名/万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巴西20名/万人,阿根廷12名/万人)。而且,我国现有企业5000多万家,但仅有四万余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

从个人律师拥有量以及不断上升的诉讼案件数量来看,可以说,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律师行业从总量上还远未饱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环境的改善,社会上对律师、法务等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

另外,由于中国已经加入WTO,各类对外贸易摩擦和纠纷日趋增多,因此,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的职业前景十分看好。

一般来讲,法学专业主要有四大就业方向,分别是律师、公务员、企业法务人员以及法学教育。但由于法学概念涵盖面广,也存在着大量的具体针对性的优势就业领域。一般这类领域的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从业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例如,商法与经济法专业的可以去当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或者从事证券行业。知识丰富、对娱乐圈感兴趣的可以去当影视法律顾问,跟在影视大腕们身边,钱绝对是赚得不少。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2

1、化学

化学是一个注重研究的学科,理论性偏强,而且对学历要求很高,如果仅仅是普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是大学的毕业生报考这个专业,如果有保研的机会这个专业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普通本科院校就不建议报考了。

2、法学

法学专业在前几年是一个比较吃香的专业,不过由于近几年各大高校的扩招,导致人才供大于求。如果不是大学的毕业生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一般刚刚毕业的学生,如果去律师事务所工作,工资很低。只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增加,积累了大量的案源和人脉。才会有比较好的收入。这一点和医学专业很类似,是一门越老越吃香的专业。现在大多数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都会去考公务员。毕竟现在公务员也是一门很吃香的专业,不过每年法律专业去考公务员的人数很多,所以不免竞争很激烈。能考取的人数也很少。

3、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一直都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该专业如果想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一般都只能考研,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增加竞争力,大多数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都会去考历史老师。不过由于历史老师招聘的人数并不多,所以该专业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也很堪忧。

4、音乐专业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3

为使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了解当下律师职业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以及社会公众对律师群体的评价,同时也为了丰富大学生的假期生活,特开展此次走进律师事务所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访谈的方式,在XX市区范围内随机选取一家正规合法的律师事务所进行调查,符合活动策划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有助于完成调查活动并得出合理报告。

二、 社会实践内容

(一)、活动概况:

1、活动时间:20xx年7月30日下午3时;

2、活动地点:XX律师事务所;

3、活动对象:刘律师;

4、活动内容:与刘律师进行有关律师职业及发展现状的交流

(二)、活动具体流程:

1、首先,我向刘律师作了自我介绍,表明我的身份是“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学专业大一学生”,并说明我的来意,即“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当下律师职业的相关情况”。

2、其次,我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向刘律师一一作了询问,并认真听取和记录了他的回复。总结如下:

刘律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两年,成为律师一年,之前还担任过某公司法务。虽然刘律师从业时间短,但也正好能让我们了解到更加现实的情况,以及我们大学毕业马上就要面临的问题。

律师职业听起来风光无限,但是背后的艰辛也是痛苦的,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再通过司法考试,还要考取律师证,最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律师。刘律师还特意说到,从事律师这个行业,不要想着会立刻挣钱,要做好坐冷板凳的准备,在毕业的一两年内基本不会赚钱的,而且律师也是一个要求吃苦耐劳的工作,会经常跑案子,出差,也会很繁琐的。这个现实对于刚学习一年的我们来说的确会有一点失望,但这也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强大自己。

凯华律师事务所周围有好多律师事务所,竞争也很激烈,如果接不到案子就没有收入,大概工作三四年才能养活自己。其实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在当今社会都是竞争很激烈的,既然选择了法律这个专业,我就应该坚持下去。

刘律师也提到,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践中也会不断学习到新的知识来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社会实践结果

本次活动开始时曾出现我被拒绝接受采访的情况,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没有做好沟通和交流,二是一些律师确实事务缠身。从本次活动目的的角度来看,我在之后的走访中与被采访者沟通顺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社会实践结论与体会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4

下附一表以明晰专业门类:

法学类

目前,我国法治化进程稳步推进,依法治国已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制意识逐步提高,社会对法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法学教育欣欣向荣。2008年5月4日,总理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和同学们畅谈法治,体现了国家对法治的日益重视。

我国目前本科的法学类专业设置根据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才培养特点也各具特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校,著名的有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第二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著名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等。两种培养方式各有优点,一般来说,专门的法学院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而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各院校法学类专业的开设使该专业毕业生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90多所院校开设了法学本科专业。法学类的就业前景比较广泛,到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到公检法系统做检察官、法官,到行政机关做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负责法律事务,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我国加入WTO后,懂得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法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急需人才。

然而,随着法学类专业人数的剧增,法学类专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容乐观。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法学专业就业情况“211工程”高校处于80%至85%之间,非“211工程”的高校就业率不足80%。

政治学类

近年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获得了迅速发展,高层次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社会建设亟须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社会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公务员热”,政治学专业学子的用武之地更显广阔。

政治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和思想政治等专业。政治学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非常注重理论基础,注重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政治学类专业和法学类不同,很少有专门的政治学院校,一般是在综合性大学里设置的院系。

目前,国内政治学类专业实力较强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

从其就业方向来看,“从政”将是这些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最好选择。政治学类毕业生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做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和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到学校、科研机构、军队系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根据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显示,政治学类专业就业情况“211工程”高校在85%以上,非“211工程”高校就业率维持在80%左右。

社会学类

自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建设以来,目前全国已经有近200所高校开办该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社会学类专业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

从专业设置来看,社会学类主要设置了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专业。其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成为社会学学科中两大主要的二级学科。社会学类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社会学调查和社会统计方法,从而具有理论分析、实证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设计与分析”“spss统计分析”是对社会学学生最实用,也是找工作最有用的三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要求学生对数学有一些敏感性,对于数学薄弱的文科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根据2011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显示,社会学类专业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

眼下,社会学类专业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但从就业来说,社会学类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宽泛,对理论感兴趣的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进入高校、研究所进行理论研究;调查方法学得好的,可以去调查咨询公司,同时还可以进传媒行业,而报考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

根据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数据显示,社会学专业就业情况“211工程”高校在85%以上,非“211工程”高校就业率为80%左右。

民族学类

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

民族学类此前不属于法学学科,是归在历史学科下的,学生毕业时领取历史学学位证书。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把民族学划分到了法学学科下,所以本文将其归纳至法学门类下一并作介绍。民族学类主要设有民族学专业。

自中山大学于1981年成立人类学系,包括民族学和考古学两个专业;中央民族学院于1983年成立民族学系,专事培养民族学人才,民族学研究逐渐繁荣起来。

民族学专业是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所谓控制布点专业是由于这些专业一般专业性很强,社会需求比较狭隘,需要控制学生数量。因此,民族学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属于冷门专业。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5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全国600多所高校均设有法学专业,每年有三、四十万在校法学本科学生,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数愈发庞大的法学专业学生失去了体制的庇护,就业状况可谓每况愈下,由十年前人人趋之若鹜的就业热门专业变为连续三年亮起红灯的就业率最低十大专业之一。为何法学学生就业如此艰难,如何解决法学学生就业难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就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的重任,学生需要怎样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如何完成自身使命,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但在我国现有的研究和实践中,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缺乏立足于就业指导本身的研究和实践,因此梳理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难点及寻求解决方法显得迫切而又必要。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

国外的就业指导始于一百多年以前,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分配机制,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实质上仅指毕业生就业分配,并没有包含就业指导的内容,直到2001年结束高校毕业生统分的局面,实行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就业指导才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虽然研究者们研究了大量国外的先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运用于实际,例如学习英国高校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习德国劳动局设立就业信息网等等。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都专设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信息网”,举办就业技能培训,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越发丰富和深入,方式越发多样和可行。但是,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体现出以下不足:

(一)就业指导缺乏长期性。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进行,实在可谓“毕业生指导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坚持其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从学生进校就开始了就业指导,如美国大学生进校就人手一本由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成为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就业“圣经”,德国的大学设立就业市场学院,专门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训,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在对学生职业生涯和认识规划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企业常年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负责实习生的培训和考核。

(二)就业指导缺乏科学体系。更多是简单地以讲座的形式进行面试技巧等求职技能的短期培训,当然也有部分高校将其列入公共选修课,但授课教师授课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以讲授为主,缺乏实操和个人辅导,并且内容更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缺乏专业性。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承担,虽然有部分高校组织辅导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参加职业指导师的资格考试,但是短期的培训无法根本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多数辅导员对于就业市场分析、学生个性与求职定位分析、就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等问题仍处于非专业水平,更多的是靠经验而非专业知识。

二、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纵观近年来国内有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大家普遍认为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1.用人机制的改变和制约。随着公务员招录制度的发展和变革,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迄今,大部分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招考中明确规定报考者必须具有一年或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大部分司法部门招录学历起点为研究生并通过司法考试,因此,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进入司法系统工作,甚至仅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工作的几率是越来越低,大部分学生被拒之门外。2.法学招生与就业的严重失衡。一方面法学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法学本科学生就业困难,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学生规模增长速度,供求不平衡,这是法学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3.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通大众及公司企业只有当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寻求法律人才的帮助,而没有意识到法律人才对于公司企业发展和在人们生活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企业不愿专门招收法学专业学生,也极少有人像发达国家的公民一样雇有私人律师。4.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仅专业知识扎实,更要求精通外语、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甚至有些单位对身高体重等外在条件也明确提出,很多学生达不到单位的要求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二)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1.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且动手能力强,而许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未变,模式单一,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在校所学无法学以致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法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导致在求职或工作中屡屡失利。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给力,具有突击性、随意性的特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投入不够,就业指导往往只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对毕业生进行突击指导,形式也多采用讲座等比较随意的方式,缺乏系统性、专业性。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1.学生及家长就业期望值过高。大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希望自己进入公务员系统工作或从事律师行业,都希望能够专业对口,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一心只考公务员,考遍全国多省市地区公务员的情况。学生的这种就业期望不仅来源于自身,很多来自于父母。许多父母认为学法学应该获得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因此对孩子的就业期望定位在公务员或律师,并不断给孩子强调这一定位,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就业观念的问题成为了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2.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法律行业是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的行业,在发达国家,法学教育一直精英化,在我国法学教育已经大众化,在招生、培养等环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很多专业的学生一样,学生把大学四年的大半时间给了英语和计算机,而对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培养欠缺,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难点剖析

笔者对某高校2006届、2010届的574名、495名法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其中问及学生最需要学校提供怎样的就业指导,位于前三项的是:了解分析所学专业就业市场情况和就业前景;明确个人特点及职业定位;求职技巧的培训。其他的还包括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等。笔者对从事过就业指导工作的18名辅导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全体辅导员均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中最难的三点是: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以及自身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的缺乏。通过上述调查结合对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有以下三大难点:#p#分页标题#e#

(一)如何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对法学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学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很高,包括家长也抱有同样的心态,就业道路的选择也比较窄,90%以上的学生首选公务员,并且相当部分学生一心只考公务员,任凭辅导员怎么做工作都无动于衷,对其他任何就业机会不闻不问,丧失了很多好的机遇。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一直是许多就业指导老师最为头疼的事情。

(二)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准确定位。很多学生自我认识错位,职业定位偏离,不能根据自身特点择业,而是盲目追求大众眼中的好工作,挤破了头未能如愿反而错失了本来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是就业指导中的基础问题,但一直以来收效甚微。

(三)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学生们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因此缺乏方向和动力,由于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英语、计算机的学习,而忽略了基础职业能力培养,出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人的尴尬局面。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体系。

四、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难点破解

要破解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的难点,关键在于全面引入生涯规划教育,形成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长期地分阶段地进行指导教育,具体有以下方法:

(一)整理编辑“法学职业导航手册”。将法学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类型和各项职业的具体入门要求进行整理供学生参考,是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的可行方式。解决就业期望值的问题实际上和自我认识、专业认识、社会环境认识密不可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可以作一个详细的关于职业类型和从业要求的调查研究,相信有了这样的调查研究资料,学生犹如拿到一本就业方向定位的导航书。

(二)建立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是一项对指导者要求比较全面的工作,要求指导老师能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需要有法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背景。然而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承担,而这些老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学科背景比较单一,往往难以担此重任。因此,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队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其中包括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专业课教师(包括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向,有一定实务经验),并且在年龄构成上做到老中青结合,积极培养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

(三)让每一位学生接受生涯辅导课程辅导。将就业指导课更名为生涯辅导课,应该作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学生大一到大四均该开设,每一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系统地进行的一系列就业观树立的引导、职业理想的教育、健康就业心理的培养、就业技能的培训、职业规划的设计等长期、科学、全面、有效的辅导。一年级完成就业观的形成、职业理想的树立及引导实现自我认识,二年级完成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三年级集中进行就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心理辅导,在一、二年级阶段同时穿行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四年级以个人辅导为主,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辅导和解决。通过生涯辅导实现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目的。

(四)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就业指导中。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只有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需要被指导,这也是长期以来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发挥生涯指导课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涵义和必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职业规划从来都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劳,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提高指导的效果。

(五)以咨询为主,注重个性分析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应多以咨询的方式进行,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分析和尊重,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并对实施效果给予追踪。将学生的心理普测与就业指导联系起来,要告知学生心理测试情况,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及心理分析,引导学生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适合从事哪种类型的职业。

(六)将就业指导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专业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锻炼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国外的学校和学生都非常注重专业实习,很多学生通过多次实习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有利于就业指导发挥实效,而在我国实习越来越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的积极性,发挥专业实习的作用,并且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专门配备就业指导老师参与指导。

(七)将就业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的前期宣传动员及后期的总结表彰工作中加入职业规划指导的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参加,有意识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的体验,在社会实践结束时能在个人职业规划方面有所思考和收获,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八)将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各高校均有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已深入人心,学生参与热情高、参与面广。就业指导应该积极开辟校园文化活动阵地,打造精品活动,如组织职业能力竞赛、职业规划大赛、职业大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发挥指导实效。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6

入门没那么容易

跟很多专业性的职业一样,律师也是需要通过资格考试和审核才能入行的。2017年后,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有了新的改革,较之前更加严格,这就意味着,想要成为一名律师,至少需要经历四步:

第一步

取得法学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非法学类本科的需要获得法律、法学硕士以上学位,或者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以上;

第二步

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合格后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

第三步

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通过律师协会的考核,由司法局颁发律师证;

第四步

不停学习,积累经验,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

这看似简单的四步,背后要下的功夫可谓是十分巨大。你不仅要练就一身深厚的内功和敏锐的反应,还要掌握沉稳的外在气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并最终在职业战场上赢得属于你的胜利。

当然,律师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什么官司都能打,律师内部有相当多的分类,专业化也是律师行业一大特色。但不管你是兼职或专职律师,公职或法律援助律师,你都要勤奋修炼自己的“内功”和外在气场。

外在气场别小瞧

律师其实是一个“颜狗”属性很强的职业,连我自己开庭时看到对方律师都会优先看脸……啊不是,看气场。在庭审中一上来先用气场压制住对方的不占少数,有些人一看就有一种凌厉的、稳重的气势,而有些人一看就靠不住,或者过于稚气。要找合作的律师,我们通常会优先找第一种稳重可靠的。这可是我拿亲身体会过的“栗子”在“剥”给你们讲。虽然通过了天下第一考――司法考试,抗过了一文不名的实习律师生涯,跟着指导老师办了一些案子,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青年专职律师了。然而说实话,要是我不出现在律师事务所,没有人看得出来我是律师。“矮萌萝莉”的外表是我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娃娃脸显小,发生过好多好笑又烦恼的事――

片段一

我带着某实习男律师去顾问单位办事,该男生长相成熟(我真的没有说他老啊!),身高185cm。顾问单位某领导迎面走来,握住实习律师的手:“胡律师你好你好,辛苦了,这边坐。”(啊喂,我才是胡律师啊!)

片段二

客户来律师所询问:“XX让我过来找胡律师,啊,是你吗?”(等等把话说清楚了,你脸上大写的失望是怎么回事?)

片段三

开庭前,法官环顾一周,然后问:“被告人到了吗?”(喂,法官同志,我就坐在被告席上,请不要忽视我好吗?)“哦,你就是被告人,我以为.....”(欲言又止。)

内在功力靠勤奋

气场碾压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凭实力,考验“内功”的时刻了。

首先,你必须具备过硬的法律知识储备。常常会有人问我“你们律师是不是要背很多法条啊?”这是公众对律师专业知识能力的普遍认知,这个认知固然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一名好的律师必须熟悉自己专业方向和领域的法律知识。不过,让大家失望的是,几乎很少有律师能像某些剧中那样,炫酷地说出你违反了哪部法律第几条第几款。真正做了律师你会明白,其实不需要背那么多法条,但你必须要熟悉相关的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这是一个比“死记硬背”到“滚瓜烂熟”更加严格的标准。

其次,你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律师很容易就负能量泛滥,毕竟每天都是“一脑门官司”:面对出轨想离婚还要抢孩子多分财产的人,你心中一万句骂人的话不能讲,还要尽其所能为其争取;面对盗窃抢劫故意伤害他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你满腔怒火却要为其辩护……当然,你也可以自己选择当事人,但那一定是你的名气足够大,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了。在那之前,你见多了离婚纠纷翻脸不认人的夫妻,见多了借钱不还反目成仇的朋友,见多了各式各样的罪犯……各种负能量便会慢慢地充斥生活,如果不会排解,就很容易造成心理负担。

当你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后,我们就可以在一场诉讼庭审中扮演传达当事人意见的角色了,但要想驳倒对方观点,说服法官,优秀的口才表达和敏捷的逻辑思维就显得尤为关键。虽然不像律政剧中大家看到的那样,律师在法庭上天花乱坠、口若悬河,但实践中的庭审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辩、举证、质证,每一项都需要律师的大脑高度旋转,巧妙紧逼,步步为营。你必须不停地思考分析,敏锐地察觉各种证据之间的联系,理清思路并流畅表达来驳倒对方的观点。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反应能力呢?落脚到一个词:见多识广。读书的时候,老师曾跟我们说过,律师必须得是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只有你脑子里的东西装得多了,你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那个时候不懂,只觉得律师好酷。真正参与实践才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律师就是什么都得懂,否则很多工作没法开展。

举个交通事故律师的“栗子”,你以为懂法就行了?不行,你不仅要懂得所有关于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这是基本的,还要熟悉各地法院的裁判倾向,然后你还要了解――

医学方面的知识

某些典型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用什么药,什么样的伤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伤残。

发票收据知识

什么发票和收据是正规的,哪些是假的违法的。

车辆知识

不同的车是什么价位,车辆的维修常见问题,撞击情况不同可能导致车辆产生哪些损失,各种准驾车型。

你以为这就完了,你还是太天真。咱还要知道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的运作模式,这样才能鉴别公司的各种证明各种印章的真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小知识。都说律师当久了会看病能打假,也不是]有道理的。

未来发展:爱拼才会赢

既然律师这一行内外要求这么高,那他的就业前景和收入想必是十分可喜的吧?事实上近十年的法学热潮使得一时间法学专业学生泛滥,就业率屡创新低,很大一部分法学毕业生最终改行做了与法律无关的其他工作。

不过,你要相信的是,在当今这个法治社会,整个国家的法治意识都在觉醒,在成熟,需要大量的律师人才,所以律师行业的就业前景其实是很好的。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中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艰辛,这也是很多人中途选择放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