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1
语文教学; 目标; 课堂效率【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97-02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1全面围绕课程标准
1.1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又不能上成纯语文技巧的训练课,而是要努力达成两者的统一。我个人的观点是:初中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应该略偏于工具性。也就是说,要更重视语感培养,并为此进行必要的技巧指导和强化训练。
1.2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人把它提炼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这一理念的价值,简单来说,你要设计的问答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能使大多数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提高本领,得到启迪和熏陶。
1.3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这一理念的价值就是要真正懂得尊重学生。教学设计要优先考虑学生的需要(想学什么)、可能(能学会什么)、困难(学习中有什么障碍),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把指点用在需要处。
1.4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块。我们需要经常对照这些任务,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重视,有没有有效的措施,有没有为保障这些任务的最终实现完成自己的阶段任务。 2有效利用新教材
2.1全面熟悉初中语文教材,把握教材体系和编制意图,从而结合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出系统规划。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特点是“主题合成单元”模式,它既不同于新人教版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淡化文体模式,又不同于旧人教版的以文体为单元的编排模式,而是一种综合,是一种妥协式的选择。其实,它基本呈现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表达角度类,即单元课文的组合侧重于内容范围的类同,像“民俗风情”、“至爱亲情”;第二种是表达方式类,即文体类同,像“借物抒情”、“小说之林”;第三种是读书方法类,像九年级上册开始的“学会读书”系列。注意到这种联系与区别,可为我们的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宏观把握和思考。
2.2了解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的学段教学目标。这一点尤为重要。课程标准的学段教学目标是很笼统针对整个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的,譬如其中提到阅读教学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具体到某单元课文的教学设计时,就需要根据单元特点,思考落实这一要求的可能性,并结合这一任务的系统学习计划,确定这单元的教学在系统计划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2.3把握课文,不只是理解课文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还必须思考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独特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摒弃“教课文”的观念,而代之以“用课文教”的观念,那么,我们必须在分析教材的同时,弄明白应该教什么,值得教什么。这样,我们就需要改变每篇课文都是生词、作者、背景介绍,分段、概括段意等笼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教法,而代之以根据系统教学需要和课文特点,突出重点,力求解决问题的扎实的、蜜蜂酿蜜式的教法。 3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在教《范进中举》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范进中举前后的家境、丈人胡屠户的态度、众乡邻的态度、张乡绅的态度都发生哪些变化”为题,启发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以填表形式解答,然后与学生一起赏析课文中的几个精彩片段:“范进中秀才,丈人奚落范进”;“?范进借盘缠,丈人大骂范进”;“?范进的疯态”;“?范进给银两,胡屠户假意退让”等。再让学生思考“范进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范进中举前后会有这么截然不同的变化?”两个问题,最后以“变化之中不变的是什么?”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导入语 提问 语言 艺术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陷入到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没有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我国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落后。另一方面,学生一直认为语文就不用学习,只要会认识几个字,会说话就好,因此,在课堂中常常出现睡觉以及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同时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没有创新性,更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艺术设计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必须有一个出色的开头,有一些教师往往不注重课文的导入,或者只是简单地当成了敲门砖,当门敲开了,砖也就扔了。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另外,托尔斯坦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追新求异是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心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如何显得有艺术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艺术设计。
(一)教师的导入语中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特别是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体现尤其明显。当学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作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古往今来,诗词中,写风的语句有很多,例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描写南风:“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辛弃疾的《青玉案》中描写东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描写西风:“莫道不消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岑参描写北风:“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通过引用这些诗句,来导出今天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导入的语言要体现思想内涵
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不仅要有吸引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性或者起到一定的启迪效果。当学到《范进中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在故事中,刚开始,苏秦游说秦王没有成功,回到家遭到嫂子以及妻子的白眼和鄙视,之后发奋读书,就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后来游说赵王成功,回到家中,看见嫂子爬着来见他,苏秦问何故,嫂子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大家猜猜我们今天学的什么课文呢,学生能够马上猜到,就是《范进中举》,在这篇课文中,范进就相当于苏秦,而他的老丈人就是苏秦嫂子一样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导语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引出下面所要讲的课文,也让学生大概了解《范进中举》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设计
课堂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地提出疑问以及提出重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
(一)反思性的提问
长期以来,学生的思维往往陷入到一种怪圈中,浅尝辄止,在学习课文时,往往不能够正确地理解语文课文的真正思想以及体会文章的奥妙之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其艺术性。例如在学习《我与地坛》一文时,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入到地坛后,就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呢”,反问学生,如果你是史铁生,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这个角色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从史铁生的角度出发,在心理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互动性提问
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是通过师生之间互动,生生之间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首先教师应该提问“既然是悲剧又何来伟大一说呢”,让学生组成两个阵地,互相讨论,逐渐达成一种思想,分辨出“悲”不只是“悲伤,悲痛”,同时还有“悲壮”的意思,从而得出勇士牺牲了身体,是悲壮的,但是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伟大的。从而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体思想就是赞扬一种为事业而牺牲的伟大精神,是当前所缺乏的一种精神。
(三)求异设问法
通过采用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以及理解。例如学习《阿房宫赋》时,作为教师可以将其与《六国论》进行比较,分析国家灭亡的原因,两篇论文的论点是否相同呢,从而使学生明白两者灭亡原因的不同,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艺术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性的教学手法不断应用到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中的板书设计是无可代替的,板书设计能够彰显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风格,炫耀出绚丽的智慧火花,同时充满艺术性的板书设计,能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光辉以及色彩。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堂中的板书,才能够增加课堂色彩呢,本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板书设计精巧美观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是建立在视觉心理基础之上,因此,在设计板书时应该符合规范性以及时效性等特点,同时又要追求美的视觉以及美的感受,板书的设计不仅仅是线条与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艺术,创新性地展示形象美、语言美以及布局美。例如:我们在学习《陋室铭》时,可以将文字以及线条结合成“陋室”的门窗以及屋瓦,如下图1所示,这样一来,不仅使课文的结构清晰,还能够得到学生会心的一笑,激发学习兴趣。
(二)板书设计高度概括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注重板书设计的概括性,板书不仅仅能传达丰富的课文信息,而且还能够凸显文章的主旨。并不是要求教师在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的,型若蛛网,也不要求教师只将甲乙丙丁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板书,只会让学生记不住,学生的笔记来不及记下,既耽误时间又不能突出课文的重难点。例如:在学习《口技》时,全文主要是突出一个“善”字,因此,设计本文板书时,应该高度对其进行概括,将内容以及写法构成一个大大的“善”字,突出全文的字眼。如下图2所示:
(三)板书设计直观形象
直观形象地运用语文板书的设计能够将理性东西与感性东西建立可靠的联系,学生能够从中学习事物以及现象,教师再建立相应的板书模型、图表就能够将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爱莲说》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可以将荷花的外形特点与其精神内容相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形象地将课文内容与写法展示得清晰明了。如下图3所示:
四、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设计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展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阵地,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一般我们会发现,比较受欢迎的讲课教师不仅仅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语文的艺术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下面就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一)语言以情动人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因此语文课堂语言必须具有感彩,或者热情奔放,或者含情脉脉,或者委婉含蓄等。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首先教师应该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整首长诗,在读到“大堰河,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盖的……”,当读到这句饱含深情的语句时,下面听课的学生也会被感动,这样的朗读就再次展现了作品的感情以及渲染了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二)语言生动形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以及欣赏充满思想的美文佳句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充满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渔歌子》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同学在脑子里展现白鹭、流水、桃花以及西塞山的轮廓,在给学生讲解这些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一幕幕情景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仿若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乐趣无穷。
(三)语言机智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课堂环境是一个变化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课堂环境,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往往会产生意外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正在上课,一只小鸟飞进来,东撞西撞,最后被一名同学抓到了,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小麻雀没上小学就想上初中了吗?可惜它听不懂我们的课啊,还是放飞它到大自然中去磨炼吧。”通过这样的语言,就使课堂氛围一下放松下来,为下面同学愉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正确掌握语文教学特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让语文课堂氛围像死水一样沉寂,这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邱春兰.浅谈课堂教学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2]陈瑞生.同课异构: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O(1).
[3]刘延红.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之我见[J].阅读教学论坛,2012(12).
[4]马志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教海探航,2011(34):23-24.
[5]马心忠.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的思考[J].新一代(下半月),2011(10).
[6]李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科技资讯,2011(13).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个性化 对话 现代化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53-01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体现出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煞费苦心,于是乎语文课堂逐渐变得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可是,这种热闹的课堂背后,人们不得不反思,这是语文课吗?纵观那些异彩纷呈的语文公开课或比赛课,倒让人觉得更像其它学科,大有“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之势。“文”味的严重缺失,使语文课失去了它固有的魅力和意义。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文本没有深入钻研和解读,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课堂教学对文本若即若离,从而使得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浮于表面,难以碰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因此,笔者强烈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
1 教师必须吃透文本,形成个性的体验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丰富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媒介。熟读教材,吃透文本,是教师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法上标新立异,而阅读教学边缘化;有的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放任自流;有的则视教参为马首是瞻,亦步亦趋,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留下太多的遗憾,原因往往就出在教师对教材的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入钻研,对文本一知半解甚至是曲解造成的。
一位老师讲授《论美》一课,先引导学生从议论文结构上去整体感知,归纳出培根从“形体之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和“德行美”等四方面论述美,并提出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的观点。然后设计一个学生质疑的环节,当学生提到:“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中的“朴素背景”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等问题时,因为老师没有深入地阅读文本,没有个性化的体验,不难想象,老师的解读是肤浅的,教学语言是乏味的。这必然难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美的世界,更无法品味出文中诗意语言的魅力。
教师作为文本阅读的首席读者,必须在阅读的感知、理解、鉴赏方面优于学生,才能教会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不要依赖教参,要独立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有个性的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胸藏万壑,吐纳有余。教师只有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开展阅读教学中对话交流活动,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内容的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对话紧扣文本,切忌放任自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课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对话活动。教师是阅读教学的主导者,必须紧扣文本,选好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全篇的整体阅读,向文本纵深处漫溯。切勿面面俱到,更不能听之任之,名为讨论,实为闲聊,与文本不沾边。如教学《老王》一文,在探究文章点晴之笔“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内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对话话题:(1)“我”真的是幸运的人吗?(2)作者是如何对待老王的?为什么会感到愧怍?(3)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怀对待“老王”?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释放,从而深入地完成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与文本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所提的问题可能会偏离教学主线,所阐述的观点可能会与文本背道而驰。那么,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和牵引,不能走入盲目“尊重学生个性阅读”的误区,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一概予以肯定或表扬;更不能脱离文本本身,向学生灌输仅仅代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有老师教学《范进中举》一课,在分析理解“范进中举以后,乡绅送钱送屋”这一情节时,有学生认为,对送上门来的礼物不要白不要,范进又这么穷,正好解决燃眉之困。明显,学生已曲解了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意图。而该老师却不置可否。尽管学生言之凿凿,但是这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老师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话中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提升阅读能力。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勿冷落文本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于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被过分地美化,大量精美图片的堆砌,音像视频的轰炸,文本观念的缺失,使语文课阅读教学出现边缘化。
某老师教学《明天不封阳台》一文,先整体感知文章封不封阳台的写作思路,感知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拿到了“金钥匙”,接下来应该是打开通往文本的大门,去品味文中鲜活而带哲理的语言,去揣摩作品的思想和触摸作者跳动的心灵,但这位教师却是绕其道而行之,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播放大量的环保图片,发出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吁,热闹过后,试问这是语文课吗?再有一教师讲授《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没有让学生品读文本,而是让学生欣赏电视剧《红楼梦》的选段,之后直接引导学生讨论文中贾雨村性格特征。不可否认,电影片段中的声响效果的确极具感染力,但学生若不用心去读文本,不潜心去品味,是很难全方位地认识贾雨村的性格特征,更难以理解作品的主题。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初中语文 预习 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97-01
课前预习虽然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活动,但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却不容小觑。课前预习使教学重心前移,有助于教师及早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因为缺乏监督,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不能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如今,信息网络基本覆盖学生家庭,教师如果能利用网络构建预习平台,为学生准备好网络预习交互渠道,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探索和创新实践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问题,预习任务
预习是教学常规要求,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不妨利用计算机网络构建预习平台,增加预习导学新意,为学生创造互动条件。
目前可供学生预习的网络平台有很多,比如云教学平台、MOODLE教学平台等。教师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课前预习问题。在课前预习任务时,教师要有优化意识,以提高预习覆盖面。笔者在执教《范进中举》一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以下预习任务:①查阅资料,了解吴敬梓生平以及《儒林外史》、明清科举制度等基本内容;②理清本文的写作线索,掌握主要情节;③范进、胡屠户是课文的主要人物,了解其性格特征。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利用网络搜索作者、作品的相关信息,并在预习平台展示出来,进行信息共享。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情节,并对范进、胡屠户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学生的预习表现可以看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了解课文,积极查阅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开展互动学习,提高预习效率
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应成为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学生在预习中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很难形成认知突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预习平台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学习,如果有可能,教师也要进入预习平台与学生展开交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预习朱自清《背影》时,学生就《背影》与《春》两篇文章的典型性进行探究。部分学生认为:“《背影》语言比较朴素,选取的事件也没有太多亮点,写的是家庭琐事。将这篇散文说成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是不是有些牵强?”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衡量作品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背影》不仅情感丰沛,而且构思很精巧。”笔者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朱自清的《春》的确很精美,特别是语言描写堪称典范。但《背影》一文感染力也很强,特别是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真是写得贴切而感人。”在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下定论,而是尽可能促使学生思考,并且尊重学生的意见。预习成为学生讨论交流的舞台,在互动学习中,学生对朱自清的作品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三、及时进行检查,增强预习效果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然而,这样的预习检查带有明显的被动性,没有反复训练验证的机会。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很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要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进行补救,这对课堂教学而言自然是莫大的损失。教师可以运用网络预习平台,要求学生将预习成果提交到网络预习平台,在课前就完成预习结果检查工作。这样做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与师生的精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师可让学习小组组长对组内成员预习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线发送给教师。为了提高小组长的检查效率,教师可在学生预习后将答案公示在平台上,为小组长检查预习结果提供便利,也有利于学生修正认识。小组长将组内成员预习结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各成员提交上来的预习结果,一部分是组长对各成员在平台交流中表现情况的总结与评价。教师在充分了解预习情况之后展开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教师让学生参与预习检查,不仅丰富了检查手段,也提高了检查的效率。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内涵;预设;引导;总结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讨论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一改往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通过讨论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达成共识,由老师的“一言堂”转变成老师与学生的“多言堂”,极大地调动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不再是死水一潭。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有效的讨论却很少,课堂讨论出现了“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这一奇怪现象。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讨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领会内涵,提供机会
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些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式多样的讨论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神思飞跃,灵光闪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思维与文本相沟通,对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还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刻领会讨论式教学的真正内涵,为学生多多提供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能说、敢说,在交流、辩论中使学生感悟理解,提高认识,形成能力。
二、预设问题,有的放矢
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讨论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的不同侧面或者不同观点的碰撞。为了使讨论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之初,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巧妙地预设讨论的问题。如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结尾处,父亲的朋友已经表示了惭愧,下车来拉他,可“元方入门不顾”。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形象,而陈元方的这个做法“是否属于无礼”应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就应设计讨论题,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由于此文写的是少儿生活故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设计问题,不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而且还能在无形中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收到课文学习以外的效果。围绕重难点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搜集资料,进而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讨论时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因此针对课文的重难点预设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能激发学生旁征博引、探究主题的兴趣和能力,能高效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三、正确引导,去伪存真
课堂讨论是同学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差别,对问题的认识有深浅,因此在讨论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所愿之处,老师就要善于引导、调控,带领学生走出误区。当讨论离题时,老师应及时加以提醒和纠正,示意他们围绕论题,展开讨论。例如教学《愚公移山》时,笔者让学生谈论“愚公移山,愚也,智也?”这个问题,许多同学认为愚公意志坚定,目光长远,不畏艰难,精神可贵,领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但也有人认为愚公是自讨苦吃,有人认为愚公应该搬家。面对这些观点,笔者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根据文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想象愚公一家绕山出行的情景,体会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然后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根据歌词“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来理解愚公“迎难而上、造福子孙”的宏图大志。最后笔者说:“无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抛洒热血,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难道他们也傻吗?”通过及时引导,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对愚公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限时讨论,保证高效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时间作保证都将流于形式,讨论也是如此。有时我们看到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最终还达不成共识,更谈不上对问题有深入的看法。一堂课只有45分钟,讨论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不能没有时间的限制。教师必须在出示了讨论的问题后明确告诉学生讨论时间,提醒学生尽快围绕问题发表看法,否则松松垮垮,就成了“低效”的讨论,只会浪费时间,耽误教学。
五、总结评价,巩固成果
在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都注重营造课堂讨论的热烈气氛,注重现场的效应,却忽视了讨论后的总结评价这一关键的环节。因此有些讨论流于形式,热热闹闹过后,收效甚微,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由于初中生对知识的提炼能力和总结能力不很强,需要老师对激烈的课堂讨论进行总结评价。没有讨论的总结是空洞的,没有总结的讨论是无效的,所以会出现“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这一奇怪现象。其实,讨论后,教师及时、明确的总结评价是对课堂讨论效果的升华和延伸。例如学完《范进中举》后,学生认识到了科举制度对范进的毒害。笔者告诉学生: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范进一人,还有无数的读书人。孔乙己也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如果他们两个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呢?许多学生根据对人物的理解想象到范进将冷酷无情,落井下石,孔乙己的下场会更悲惨。这样一来,科举制度毒害了读书人灵魂的主题就非常明显了。学生拓展了知识,也深刻理解了主题。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范文6
一、导入激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灵活多样地采取多种导入方法,如设问引入法。譬如讲《春》这一课时,我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今天,我们学习的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他是怎样多方面写春的?”此时,学生对美好春天的憧憬之情,被我激起,在这种激情燃烧的状态中阅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老师根据文本特点,灵活使用多种导入法,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二、讲究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多种阅读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阅读有多种方法,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对文本初次阅读,需要使用朗读和精读的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而深层探究文本,就需精读和略读配合,对浅显易懂的部分略读,晦涩难懂的则反复咀嚼,这样,有张有弛,才能抓住重点,主攻难点,提高阅读效率。
(二)阅读要做到“四”到。
“四”到,指眼、口、手、脑并用。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功夫兴味长”。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于耳,形成于脑。整个阅读过程,需要调动诸多因素。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是体悟课文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而要促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语言含义,即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就需要动手画出中心和重点句子,再用脑分析、筛选、捕捉其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综合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生成充满个性的新知识、新思想。
(三)学会探究性、创造性阅读。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发现的前提,是探索的动力。探究学习首先要能提出问题,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怎么进行探究学习?老师要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要以自己的思想深度、学识积累、生活经验、审美水平,设计一些探究问题。例如教《孔乙己》时,我先提出一些问题:孔乙己真名叫什么?他为什么总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这些问题,抛砖引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先学会“质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释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这样就减少了阅读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阅读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的。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都能形成独一无二的见解和思想,对于这些独特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讲,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在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迸发出灿烂、耀眼的火花,生成许多难以预设的见解。
教师一定要珍视、感悟、捍卫学生独到的阅读成果,不要怕学生的灵动扰乱课堂,正确处理课案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课案预设是死的,课堂生成是活的,学生独立阅读所获得的独特感受常常让生成的课堂更加灵动。学生对阅读材料反应的多元性,会给课堂带来强大的冲击力,它扳动了传统课堂教学大门的重闸,透进一股强劲的生命气息。教师要为此高兴、欣喜,不要把这股生命气息拒于门外,不要怕这股生命劲风扰乱课堂阵营,正确调控,课堂因它更精彩。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独到的阅读感悟。有时学生的阅读感悟甚至是怪异的,教师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要把它消灭掉,而要合理利用它,让它成为学生创新思考的契机,让学生的独特感受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学生独到的感受会让课堂由生成走向生成,有时更能促使学生和老师在与文本对话时生成灵感,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对话权限必须分配,不能只掌握在教师手里,要尽量分配给学生,学生只有“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在人格层面上,他才可能是独立的、自主的,在学习层面上,他才可能有条件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才能真正把与他人交流与分享自己真实的感悟。
一个苹果,送给别人,你就不再拥有;一个思想与人分享,就会产生无数个思想。
三、走出课堂,鼓励学生拓展阅读
语文的阅读功力,绝非一蹴而就,仅凭一朝一夕课堂阅读能力是很难提高的,它需要长年累月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淀,更需要方方面面知识的储备。老师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仅读语言文学方面的书,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等也可成为课外阅读书;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所谓“读书破万卷”,强调的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知识,才能摸索、感悟出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