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命题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文命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文命题论文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1

关键词:说明 下定义 作诠释 内容 格式 语言

说明文是与记叙文、议论文并列的三大文体之一,也是中学阶段重点学习的文体之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下定义和作诠释是说明类文章中常见的说明方法,可以说不了解这两种说明方法,就无法学好说明文。但是下定义和作诠释又偏偏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在阅读与写作中常常有人会把它们认错或用错。因此,教学中,应认真仔细地加以区别,以帮助学生切实辨别下定义与作诠释。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所谓作诠释,就是从一个侧面就概念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要区别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内容上区别。下定义是一种严谨的说明方法,它必须对概念的全部内涵加以揭示,以保障读者对该概念有个完整准确的把握;而作诠释则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说明方法,它一般只是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让读者对该概念有个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即可。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中对“书目”这个概念,进行了这样的说明:“书目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供人们查找的工具书。”这段话从内容、编排方式、用途和性质四方面对书目的全部内涵作了揭示,非常严谨全面,用的是下定义的方法,读者根据这个定义对“书目”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如果只需对书目部分内涵加以揭示,那就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说明,如可以说“书目是一种工具书”,还可以说“书目是用以记录书名著者出版和收藏情况的”等等,这都只是作诠释,让读者从某个方面去了解“书目”这个概念。

二.从格式上区别。下定义比较严格固定,作诠释比较灵活随意。下定义常用的格式是“甲是(什么样的)乙”。其中“甲”是被定义的种概念,“乙”则是能包容“甲”这一类事物的一个属概念,包括种差和邻近属概念。所谓“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所谓“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在这个定义中,“诗歌”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诗歌的本质差别,即种差。再如“书目(甲)是(什么样)的工具书(乙)”,“泥石流(甲)是(什么样的)流动浆体(乙)”。要使“是”的前后对等,“乙”前一定要有限制性语言,以揭示甲的特征,将甲与其他同属乙的事物区别开。如前文对“书目”下定义,一定要指出“书目”是什么样的工具书。作诠释,则没有这么严格的格式要求,它只是根据写文章的需要,对概念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说明即可,至于句式特点因文而异,机动灵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定义不能比喻,虽然比喻也 构成了“甲是(什么样的)乙”的格式。因为定义应该提示概念的内涵,用比喻涌过到这个目的。如“书目就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知识就是力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虽然都构成了下定义的格式,而且很形象,但“钥匙”“力量”“工程师”都是喻体,而不是邻近属概念,不能反映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因此不属于下定义。

三.从语言上区别。下定义必须简练概括,作诠释可以详细具体。有时根据需要,在作诠释时也可能涉及概念的全部内涵,但其语言表述一定比下定义详尽、通俗,如《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中对“泥石流”作诠释:“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这里用了96个字,如若改用下定义法,只用40多字就够了。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2

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四种类型的命题方式。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来源:文章屋网 )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3

在写作教学方面,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说理写作、公民写作,俞发亮先生的新著《走近议论文——高考议论文写作测试回望》就是其中一部力作。该书聚焦于议论文这一说理写作的重要文体,致力于研究议论文写作测试这一非常具体的问题。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纵向的“历史”钩沉。不管人们对高考的看法如何不同,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高考写作深刻地影响着中学写作教学,因此,研究中学写作教学就不能不研究高考作文。20年来,俞老师一直参与福建省高考阅卷并主持作文评卷工作,这一经历成为他写作教学研究极其宝贵的资源。本书第一章即对1977年以来30年高考议论文写作测试做了较为全面的爬梳与反思,这使得本书具有一种别样的“景深”。30年的高考写作是一段注定无法回避的历史,是当下写作教学的基因,它深刻影响着当下写作教学的样式及未来可能的走向。

二、反思性的“元”研究:对议论文争议之“争议”。“元”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它跳出争议作文之外,以理性的标准反思人们对高考争议作文的“争议”。俞老师在众多的争议中遴选出与议论文写作有关的问题:议论文文体特征,满分作文,说真话、写真事,论据真实,议论文的逻辑性……通过对这些争议的讨论分析,引导读者隐隐窥见人们对中学写作教学若干本质问题的认识正在发生着缓慢却较为深刻的变化。

三、横向的“域外”借镜。国外写作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对成熟,俞老师参考美国SAT作文考试命题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了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标准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培养批判精神、开展批判性阅读、高考测试以论述类作文写作为主、高中开设形式逻辑课程等。

纵向研究、横向研究以及“元”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得俞老师的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其中有些建议或可再做商榷,但他的研究态度、方法及广阔的视阈却使得其研究具有相当的学理依据。本书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特征,即注重从课程与教学层面结合展开议论文写作研究。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4

1、细心审题目,命题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实质。材料和话题作文,要弄清楚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中,命题者所提供材料的不同作用。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考生一定要读懂题干,做点分析,明确主旨,再去下笔,确保万无一失。

2、精心选文体,高考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这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应该掌握文体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采用该话题更适宜的文体写作;二是采用考生本人更擅长的文体作文。自己擅长,行文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心中有模式

考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式:议论文,破题开篇 分析论证 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 析材明理 联材写事 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 事件发展(生动曲折) 事件结局(含蓄启迪);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 铺垫(简述几个事件) (详叙典型事件) 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等等,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

3、巧思出新意,为体现可写性的命题原则,高考的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多都是宽泛的。例如《责任》这样的题目,范围太宽,无从下笔,这样的题目就要去窄作。所谓窄作,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修饰、限制,然后再针对被限制后的某个侧面扩大其内涵。若从“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这个角度去写,可能就容易多了。

(来源:文章屋网 )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作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考试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强弱,对于语文成绩的综合评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积极的探讨出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作文 教学

我们了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考考试制度已经经过了多次变革,但是无论其如何改变,语文永远是主要考试科目之一,分值在总分值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的高,而单单从语文这一科目来说,作文的分值占到了语文总分值的四成,因此写作能力的高低一直以来就是高考能否取得胜利的一项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考试中作文的考核方式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这种情况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心的形式下积极的寻找出有效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们迎战高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当下作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我国高中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提高我国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学生们整体的写作能力,在高考的时候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人才。通过仔细的研究,我们发现当下我国语文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还是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的,都有一套提高写作能力技巧,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高考考试中关于作文的考核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往的高考中作文的题目以及类型都是拟定好的,教师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都已经摸索出了应对之策,但是当下高考的作文题目可以自拟,题材也可以自选,这样的命题方式,令很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法,慢慢的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认为写作水平的高低只有靠同学们平时自己的积累,甚至有的教师对于同学们平常上交的作文作业不认真的批阅,对于学生们日常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做到及时的发现并对期进行指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也会产生应付心理,在平常的作文写作过程中,写的非常马虎,更有甚者,直接从文摘或者其他地方摘抄一段,来应付作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迟迟不能提高。不具备足够的写作能力来应对高考。

其次,作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们普遍认为,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考成绩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们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方面,在这方面,老师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他们的认真教学,学生们在议论文方面的写作能力有了提升,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说其错误,但是我们也应该对其辨证看待,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们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于其他题材的作文一窍不通,严重限制了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进行高考时不应该以议论文的形式进行写作的命题,同学们也只能选择写作成议论文题材的文章。限制了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作文教学的应对之策

针对上面所分析的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应该全面的理解当下语文作文开放式命题的意义,重视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应该是全方面的,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教授学生们各种题材作文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使得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过于固定,思维方式也不够灵活,因此教师们应该全面的理解新形势下作文命题方式变革的目的,积极的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们进行科学的指导,综合培养学生们对各种题材文章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要平时知识的积累,还需要科学的写作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们的主观性,对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性解答,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创造一种交流学习的环境,例如对于一种开放式命题作文,同学们可以自己拟题自己立意,然后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思想方面的交流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们的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最后,对于学生们的写作成果,教师们应该进行仔细的修改,学生们本身知识的积累程度有限,所创作的作文肯定会有一定的问题,老师应该帮助同学们找出这些问题,并给于相应的点评。同时教师还需要安排专门讲评课程,对学生们的写作情况进行讲评。这样能够为学生们的写作指明方向,同时老师的仔细批阅也能够获得同学们的好评,提高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们应该对作文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正确的分析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们日常的写作训练进行科学的引导,仔细的讲评。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春燕.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文学教育(上),2013(08)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6

一、 以“切题”为要的修改润色

作文,讲求的是符合题意,所以,不管是话题作文、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切题”都是作文的底线,也就是写作的范围、对象不能偏离命题的要求。其中,一是内容的确定,二是说法的确立。但由于命题要求、作文过程的种种因素影响,行文中,这两方面的疏漏或不足又在所难免,也就需要适时地加以修改润色,以保证确确实实地“切题”作文。

江苏自主命题以来,2013年首次采用材料作文的方式。面对“探险者与蝴蝶”的叙述性文字,大量的作文都是先归结提出看法然后再展开议论,但见解的精准度和表述的深切度却大不相同。不少提法或看法,貌似大同小异,却是差之毫厘偏之千里。这当中,以谈论“细节”为中心的,就有“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小细节,大影响”等多种说法,如果稍加推敲就会发现,个中的不少提法或者说法,实则与材料中的人物及事件不能很好地匹配,甚至是无中生有。如果能根据材料的实况,对已有的看法做进一步的修改润色,尽可能地让语词的概念、提法的表述都更为贴近材料的“原点”,譬如把“细节”一说改为“小举动”,用“改变”来替换“成败”,就能避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的范围作文”。

通过修改润色而确保切题作文,对标题作文来说,意义往往更大。因为标题作文强调的是符合题意作文。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对时、地、人、事的相关内容做尽可能契合题意的修改润色。如以“忧与爱”为题作文,在叙写对象及境况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要通过修改润色将“忧与爱”的情状描摹出来。如果写议论文,不要整体打包式地空泛议论标题的是是非非,一定要反复推敲观点并对相应的说法、提法做积极的润色修改。如以“拒绝平庸”为题作文,可以对标题做分解、添加、组合的修改润色。“采用何种方式拒绝某一种平庸具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的议论,与“拒绝平庸可以创造辉煌”的论断相比,前者明显契合题意又能显现自我。

二、 以“明旨”为核的修改润色

作文的目的显现作文的意义,“明旨”是作文价值的具体体现。根据不同的命题要求,在基本符合题意的基础上,为使作文的目的意义更为明确独到,需要有相应的修改润色的操作。不管是叙述还是论述,只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明确作文的主旨,都有一个对所采用或涉及到的人事、物象做进一步修改润色的思考。具体的想法和操作包括:采用如此的叙述、议论,本人的想法是什么?如此的叙述、议论是否还能修改得更能体现自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标题作文的角度看,单一概念的标题像“好奇心”,基本上是静态的,合成短语的标题就多了某种动态,像“怀想天空、品味时尚、拒绝平庸”,而像“人与路、忧与爱”这类标题,又特别强调双向互动。写标题作文,较为容易“以例解题”,就是用具体的人事或现象来解说标题的所指或能指。这种放大或膨化式的叙述或议论,少的就是表述的目的。对象未出围,意思也对题,如何明确表述的主旨,需要的就是修改润色的精加工。这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把可用的食材调制加工成一道有名堂的菜肴。像以“绿色生活”为题作文,在一系列或一件件可称之为绿色生活的实例面前,如何显现写如此绿色生活的一些想法、一点分析、一种目的,必须删减修改唱和的部分、增添润色明旨的成分。

从材料作文的角度看,在不超出材料“固有范围”的前提下,“明旨”的修改润色更多的应当是在“反观”材料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实现。反,既是回头更是反复,就是要仔细推敲概念、判断、结论,有没有完全剥离于材料而架空说道,所列举的现象能不能与材料完全应证。

三、 以“得体”为本的修改润色

作文的“得体”,更多的应当是关于文体是否得当的思考。修正文体的紊乱,除了反复强调要强化作文的主体意识,真正懂得文体对于表达的重要以及相应的评价尺度,又是修改润色而走向“得体”的基本条件。

作文,写什么是对象内容,为什么是目的意义,用什么是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相通,文体目的相关,显情趣可以写散文,表态度可以写议论文,讲理趣可以写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自然应当调用最为得当的文体加以表述。那种信马由缰四不像的作文,除却目的的飘忽不定,忽略了或不懂得文体的基本相貌也是成因之一。

首先要在表达方式的配置上,实现“得体”的修改润色。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有它基本的构成要素。记叙文,当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文,当以论述分析为主。为主之“主”,内在的是全文的目的主旨,外显的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得体”的修改润色,就是要强主弱次,淡化记叙文中的议论,简化议论文中的叙述,把腾空出来的篇幅用来强化叙述中的描写或论述中的阐发。

再就是要按“得体”的目标,经修改润色而优化人事的描绘或问题的论述。同样是人事方面的文字,用做叙述的意义表达,要尽量细化过程给形象润色;用做论述的依据呈现,要尽量概述说明为论辩作陪。同样是道理方面的文字,在以叙述为主的表达中,要尽量将它们做退居幕后的修改;在以论述为主的表达中,要尽量对它们加以润色并推向前沿。

四、 以“鲜活”为貌的修改润色

对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行文之前的精心设计很重要,而成文之后的修改润色,更能让作文的头尾与全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以“鲜活”为貌,要把记叙文的开头修改润色得令人直入情境,要把议论文的开头修改润色得叫人欲探事理。结尾的修改润色,记叙文要有余音缭绕耐人寻味的韵味,议论文要有响鼓重锤发人深省的震撼。

作文主体部分的转换与照应,是以“鲜活”为貌实施修改润色的大局。上下文之间的过渡和转换讲求的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写议论文,在把各段的段首句修改得尽可能协调的同时,要对段之间的层次阶段加以润色;写记叙文,要回看段中详略的安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段之间的线索加以润色。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瞻前顾后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达到交代在前,回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解答在后的目标,克服作文写到哪儿算哪儿的毛病,许多时候是需要借助修改润色方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