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题思想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题思想论文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2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体育家威廉姆斯。其基本观点是:1、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而健身作用只是体育教育中“自然得到的副产品。”2、“体育即生活”,使儿童现实生活丰富、愉快、满足。体育教育过程应符合儿童本能,应有利于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采用贴近生活和贴近天然的运动。3、儿童倾向于自然生活活动,而体操则是非自然的、违反人的本性的、形式化的活动,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应提倡顺应自然的、随心所欲的身体运动,如游戏、舞蹈、户外竞技运动、野外活动和基本技巧等。4、体育教育应以儿童的心理需要和满足为中心,教师只能起辅导和鼓励作用,而不能充当主导者、维持纪律者和命令者。5、竞技运动是体验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形式,它能使人充分显露才华,并能表现出人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来研究体育教育,它反对强制、单调、枯燥、呆板的体育教学形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体育教学气氛的活跃性和娱乐性,注重体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注重体育对人心理培养,强调体育在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价值,为推动学校体育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这些合理的部分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改变我国学校体育较呆板的教学模式、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克服体育教学中“严肃有余、娱乐不足”的倾向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它还将促进人们对学校体育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启发人们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欢乐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愉快的情感参与体验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为学生热爱体育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矗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1、否认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增强体质是我国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绝不能象自然主义体育所主张的那样将其视为满足学生兴趣而产生的“副产品”。2、片面强调学生兴趣。3、排斥非自然的操练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教育既要有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活动,又要有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具有量化标准的练习;既要利用某些体育内在的悟性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和竞争、协作的精神,又要利用某些指令性活动的强化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片面排斥非自然性的操练性的体育内容,将导致体育教育效果因“偏食”而“营养不足”。4、否定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担负着育体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完成我国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保证。任学生自由发展,将无法完成学校体育任务。

现代体育教育体系的发展是多种体育思想之精华相互作用的结果,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3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实行师生互动创新、共同完成教学过程的模式,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这种角色的转换对新课改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应该怎样转换这种关系呢?可以尝试以下四种办法:(1)高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需要学校、教师多对学生关心、爱护、包容,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多思考学生的感受、倾听学生的想法,不但要学生尊重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知道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积极探索新知识,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教师要激励学生,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切不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问题,这样做学生才可能更愿意配合教师,加强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4)教师要接受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挥创新的想法、让学生自由地理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教师的观念转变之后,新课改自然顺利进行。同时,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经过不断地磨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

2.学生教材的问题。

学生教材是经过专家不断推敲、论证,最终形成的最适合某一阶段学生的最佳书籍。但是毕竟教科书中的知识是有限的,每一堂课的时间也很短暂,怎样使学生增大学习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呢?这又是新课改提出的另一新要求,要求教师不再像以前照搬照讲课本,而是要按着预习、思考、上课、作业、复习、反思的进程学习,在上课之前学生是带着疑问在听,这样更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同时在课堂上发言、讨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自己复习反思后再做作业。教师要明白教材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在书外、在实践中、生活中。

3.教师备课与动态生成问题。

在每一堂课之前,教师都会进行认真备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希望按照自己备课的顺序来进行,不希望有偏差,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的标准。但是讲课过程中,每一节课内容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的反应不同,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即动态生成问题,教师在这方面要灵活应对,妥善处理出现的意外情况,这样更能增加课堂气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要正确对待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中教材知识传授不再那么重要了,教师要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表现、发挥、意见。这让教师们一时难以接受。怎样对待这个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快速改变观念,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

5.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段。

提出新课改后,许多学校开始针对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变化,教师开始从多方面改变教学手段,但是存在一些误区:以为增加了现代设备(多媒体、扫描仪等)的应用,增加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讨论,就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然而,到底什么是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教育课的要求呢?这并不是一个定性、定量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达到新课改中要求的教学目标。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4

一、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

三、散文的线索

散文通常以人、事、情、物、时间、地点为线索。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呢?首先应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则包含线索的因素。其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词语,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再次注意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穿珠的物件。最后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对文章的线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四、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主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把握散文的主题:1.概括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情感,从中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2.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五、散文的表达方式

1.记叙是叙事性散文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述和交代。它的作用是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交作背景、人物等。

2.描写是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虑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有关细节描写也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抒情是散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它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则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4.议论是散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中的议论句起着明析事理,点明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或深化文章主旨,画龙点睛之作用,使文章更加鲜明,深刻。

六、散文的语言

散文语言的特点: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优美、凝练。

七、常见考点

1.整体感知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作者的写作思路的把握。归纳为三点: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

(2)散文的结构分为:总—分—总,分—总,总—分等。

2.品味语言,分析词语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考题形式: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解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分析词语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判断词语语境含义。

答题格式:词语的原意+语境含义,这个词原指……这里指……

(2)词语的表达作用。

考题形式:加点词在句(文)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有时要考虑词语对描写的景物、意境所起的作用或对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有时还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

答题格式:原义+语境义+表达作用,这个词原指……这里指……在文中起到了……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解题思路: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及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通常找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有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这时我们不仅要分析句子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还要分析该修辞手法的作用。含有哲理性的句子,我们不仅要分析关键词的表层含义,还要分析它的深层含义和双关含义。

(2)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角度入手:

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概括句子在内容上写了什么。这类句子往往起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的作用。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句子起总领全文,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设置悬念等作用。

4.散文中描写的作用

(1)肖像、神态描写的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动作描写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心理描写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与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同的。答题时,重点分析文中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答题模式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主题)。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5

    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当确定。太大了, 力不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力气, 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

    确定了选题以后, 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 论述角度选得恰当, 大题可以小作, 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 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首先, 要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好高鹜远, 贪大图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 也不要应付差事, 贪图便宜, 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 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 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同时, 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其次, 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 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 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 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

    2. 定好论文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

    3. 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在安排文章结构时, 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根据需要适当安排, 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 就是说, 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4. 写好提纲

    5. 按照提纲撰写初稿

    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 一个轮廓, 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 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 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6

究其缘由,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或值得商榷之处:1、研究内容方面,重外在形式,轻视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研究。2、教学方法方面,重领会背诵,轻视分析归纳。3、教学视野方面,重就诗论诗,轻视同类题材作品的相互比较。谭献说得好“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但要让学生恰如其分地认识诗歌内容,了解和掌握其艺术表现手法,没有简便易行的欣赏方法是不可能的。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意境分析法”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正是以此为基本方法,试图补就以上不足的。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爱憎不应该是盲目的,只是觉得好或不好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探究它何以好与何以不好。

一、“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

“意境分析法”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对诗歌题材特点的清醒认识,以分析诗句句式和用词特点为基础,借助所采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意象、形象等诗歌要素,通过句与句之间内在的结构联系,来分析、归纳和领会具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并最终辅以一定的复习巩固手段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或欣赏方法。

恩格斯在评论文艺作品的时候,首先着眼于内容,着眼于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和作品的思想倾向。“意境分析法”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欣赏理论,正是把古典诗歌的基本内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具体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诗句范畴的句式与和用词,属于表现方法范畴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古典诗歌特有的一些表现形式,属于古今之外诗歌共有的意象和形象等要素,属于结构范畴的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诗歌教学与欣赏终极目标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的基本课堂组织方式,是以教师居于主导地位的言之有据、层次明晰的诗歌结构分析与整合归纳,并适当向学生倾斜,充分照顾学生的理解和领会能力的师生互学互动形式。在长期持之以恒的教学实际中,可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认知交融,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同时逐步接受“意境分析法”模式的方法体系。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开素质教育的倒车,而是在起步阶段由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步入中国古典诗歌欣赏的殿堂,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提供学法积累。“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对诗歌的分析并不是无原则的肢解,而是与整合归纳相配套的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层次清晰的认知过程。其基本目的,立足于丰富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欣赏的方法与模式,力争促进其多样化发展,采取化繁为简、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解除人为附加在中国古典诗歌上的无形隔膜,使其如白话文一样通俗可感。

二、“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的方法体系

“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立足于对各类诗歌内在特性的全新认识,建立有完整的教学与欣赏的方法体系,主要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分析——整合归纳——再分析——再整合归纳”的多次循环过程。

对中国古典诗歌内在特性的重新认识,源自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分类。我们依据叙事、抒情、议论、描写和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诗作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某种表达方式所处的主导地位,将主流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写景诗和咏物诗五大类,并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教学更深一层的二次分类。“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借助于对作品的全新分类,试图将题材特点和表达方式作为分析诗歌写法特点的主要凭借物,进一步为归纳主题思想服务。

“分析”是整个教学与欣赏模式的基础,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分析单个诗句的句式和用词特点,以及存在于各个诗句中意象的独特含义,同时判定整首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古典诗歌所特有的表现形式,来认定诗歌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表达方式,并分析这种表达方式所表达的基本诗句内容。“整合归纳”是“分析”阶段的继续,也是诗歌内容欣赏的基本结束。在对诗句各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与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关系,对诗歌意境进行整体性把握,从而完成诗歌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