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1
这门课程的开设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PASCAL”或“C”通常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经过教学实践大家逐步认识到,以脱离计算机机器层次概念的程序设计高级语言作为专业学习的切入点并不妥当。第一门专业课程应该着眼于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宏观概貌,建立专业思想。为此,需要开设一门全面而简略、导论性的课程。
二十多年来,上述导论性的课程会冠名为“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可供选用教材的风格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最早期的以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为主要内容,前面加一章游离而杂乱的“概述”;第二类教材罗列专业内容,书的每一章实际上就是相应一门专业课教材的一个浓缩版;近年来开始引进的国外版计算机科学导论教材,内容比较全面、新颖,叙述比较生动、容易理解,而且各具风格。
因为一年级新生通常要参加军训,本课程的一种典型教学安排是,每周课堂讲授3学时,14周共42学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覆盖面很广、内容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而又要使一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笔者认为关键在于:
(1) 要建立一个课程讲授结构体系;
(2) 要把握好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关系;
(3) 要采用深入浅出的叙述风格。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感觉在用的国内外教科书共同的不足之处是:对计算机科学作导论性质的介绍时,缺乏一个认识纲领,所以内容庞杂,章节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篇幅动辄四五百页,教师难以剪裁,学生难以接受,更难把握专业知识的相互关联。
可能是受到中学阶段学习方式的长期影响,不管教师如何组织讲授内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仍然对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非常在意、非常依赖。为此,笔者设计出以“一个本质核心,三条内容纲领”来统率计算机导论教程的讲义,使新生们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周里对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能够有入门性的、比较全面的认识。
笔者的思路是:
计算机的本质功能就是数据处理,数据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表达概念,归根结底计算机是一种数据处理机器;计算机科学是使计算机完成各行各业、形形数据处理任务所需要的理论、方法、技术的知识集合。
因此,可以依据三条纲领阐述和认识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内容:
(1) 数据的分层表示方法学
计算机科学用“数据”作为手段,来表示客观世界里要处理的对象。而在计算机内部,能够物理实现的数据记号只有两个二进制数字“0”和“1”。因此,数据表示面临的任务是,用最简单的记号表示出内容复杂而形式多变的对象。计算机科学的解决方法是:划分出不同的数据表示抽象层次;每个层次上都对数据的表示概念和工具进行定义;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可以从上一个表示层次映射到下一个表示层次上去;从现实世界到计算机内部的物理实现,数据表示的抽象程度逐层降低,一直到“0”、“1”记号能够在硬件的层次上实现为止。这样,在完成数据表达任务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层次。而层次之间不同表示手段的转换,由人或者计算机系统本身,按照明确定义的映射规则来完成。
上述的数据表示层次可以总结为:
现实世界里的数据对象;
数据结构和信息结构层;
程序设计语言层;
机器层;
物理层。
(2) 数据加工的分层表示方法学
计算机科学的另一个核心任务是解决数据加工的表示方法。要计算机“记住”的数据加工过程复杂多变,而在计算机内部,能够物理实现的数据加工表示记号仍然只有两个二进制数字。因此,和数据的表示方法学一样,数据加工表示面临的任务是,用最简单的记号表示出内容复杂而形式多变的数据加工过程。解决方法仍然是分层次的表达方法学:划分出数据加工过程不同抽象表示层次;每个层次上定义相应的数据加工表示手段;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可以从上一个表示层次映射到下一个层次去;从现实世界的数据处理问题开始,把数据加工过程一层一层地转换到计算机内部的物理实现为止。这样,在完成数据加工表达任务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层次。然后由人或者计算机系统本身,按照明确定义的映射规则,完成层次之间不同加工表示手段的转换。
上述的数据表示层次可以总结为:
数据处理问题描述;
解题模型;
算法层;
程序设计层;
机器程序层;
物理层。
(3)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系统是数据和数据加工表示方法的最终载体。已经比较习惯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系统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教材按照上述认识纲领展开,可以包含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概念,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对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全面、清晰、概要的认识。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专业导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46-01
0引言
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大一又是大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这时期形成的一些认识和习惯,可能将影响他们几年的生活。新生面对陌生的周围环境,往往很紧张,对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如何规划也很茫然。我院给大一新生开设了各个专业的专业导论课,对于专业导论课的认识和如何给学生上好专业导论课,在下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1专业导论课的定位
从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来讲,考虑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职业规划的关系,学生的发展能力究竟怎么培养?实际上,我们从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教学思想开始,可以对导论课重新进行认识和定位,既要解决技术起源、应用及发展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个专业及相关产业行业目前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引起学生对职业的好奇,激发对专业的兴趣。所以,我认为专业导论课程不单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思维方法。从学生的思想教育角度来说,像《致加西加的信》这本书,是关于心灵的。导论课的定位更应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比他本身认识专业相关技术更有用。对于专业导论课程,在内容的分配上,专业知识的讲解,我个人认为应该占30%,而在育人这一块,这门课更多的应该是导兴趣、导方法、导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交流,推动表达、推动协作、推动创新的意识。应该占70%。面对大一新生,在导论课程中,我们更应该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导论课可以把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设计、就业设计加入其中,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
1.1 专业导论课的教学设计现在我们的老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难题:老师觉得现在的学生很难教;而学生又很厌学,特别像这样一类课程,上课学生经常逃课。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我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进行改革。首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所带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为24课时,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采用专题讲座、集中课堂讨论、企业实际参观和看相关视频资料及课堂上学生做PPT并演讲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
1.2 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施在上专业导论课之前,我们对今年机械系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主要是:①你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哪些?②你觉得影响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主要因素在哪?③在学习专业导论课的过程中,你想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在对问题3的回答中,我们调查统计显示:学生除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要求有所了解外,对大学几年如何学习、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知识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及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更是十分的关注。鉴于这一调查结果,所以,在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除过专业知识的讲解外,我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交流,推动表达、推动协作、推动创新的意识。具体的做法是:
1.2.1 专题讲座。安排了企业的兼职教师与大家探讨几个技术与关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主题。
1.2.2 企业、校办工厂和实训基地的参观。由于我们学校所处的有利的地理位置,周边的企业很,多学校也为我们搭建了和企业合作的平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际感受工厂的实际加工场景,对他们开拓视野很有帮助;并利用我们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就业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2.3 主题演讲。我们专业共有51名学生,因为人数少,通过主体演讲,学生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也是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学生自己在表演、自己在组织、自己在控制。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在台上侃侃而谈,当然也有很多相互启发、相互思考的过程。通过演讲,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1.2.4 教学评价。以往对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书面考试或结合实践操作来考核的,而对于专业导论课程的考核,除过在演讲、讨论过程中的老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之外,结合学生自己完成PPT的制作最终进行整体评价。
2其它能力的培养
2.1 获取知识的途径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获取知识时,除过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同时,大学也给学生体统了很好的平台—图书馆来查阅相关资料。另外,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学习,老师起主导地位,老师要不停的监督;而大学则主要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获取相关的知识。
2.2 自信心的树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知道自信对事业、对人生的重要性,但是知道自信的重要性,却并不意味着拥有自信。如何建立自信,也是一个一直困扰很多人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对自己没有自信,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①从大一开始,就要制定相应的计划,确立自己的目标。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轻言放弃。③要懂得如何激励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
2.3 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生活在社会这样一个大家庭中,由于我们不能孤立存在,我们要处处与人打交道。在大学期间,要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平时要注意和同学和老师的沟通,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就业,提高其社会能力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上专业导论课的一点看法,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也会不对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贯超,张治中.现代高速并条机的发展[J].棉纺织技术,1996.12.
[2]邓焱,王磊.LabVIEW7.1测试技术与仪器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3]熊磊,邢明杰.现代纺纱中的在线检测技术[J].纺织导报,2006(01).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2)
摘要:以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专业认识与实践)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针对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专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项目任务驱动目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项目驱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项目( 5111523309);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KM201411232006)。
第一作者简介:许晓飞,女,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创新教育,xuxiaofe12001@bistu.edu.cn。
0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专业导论(简称智能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依托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与制导等学科优势及其教学资源,尽快让新入学的本科生了解工科门类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专业分支内涵知识。教师可通过设计分解项目驱动,采取课堂讲解和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完成专业导论建设,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前沿交叉技术的创新思维方式,从脑与认知科学等智能信息技术宏观上引领学生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基本技能的必要性。
1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对以往教学效果的调研,我们发现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智能科学与技术汇集多种边缘学科与技术,如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人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庞大,涵盖范围广,教学内容庞杂,热点分支多,知识点相对独立,联系不紧密。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教师需要在宽泛化及针对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②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一般开设在入学之初,学生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因此他们的学习认知行为、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大学专业基础课的要求。如果课程内容过于偏重理论,那么教学过程会很枯燥;如果过于注重工艺的讲解,那么又会给学生增加理论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摆脱两难境地,让学生尽快对整个专业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认识,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掌握、吸收并内化更多的智能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③教学方式落后。目前,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果知识面广而不深,学生知识结构的延伸就无法完成,同时对后续专业课教学也会有不利影响。
2 项目驱动的专业导论课程建设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智能科学技术导论首先应以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增加4个专题实践环节,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且对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难度适中的授课内容;另外,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技术成果、研究动向更新快,教师在教学中应融人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的知识应用,及时掌握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扩大知识面,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就业作铺垫。
2.1 课程建设教育理论依据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基础实践类课程,针对学生实际需要,科学、系统地解答相关专业问题。创新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要重视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变,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往的教学关注理论知识的内容更多,繁重的理论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只追求“短、平、快”,对过程培养重视不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入门”课程,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的讲授如果过度偏重理论,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而且强调理论如果造成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点过多,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做到难度适中,选择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且对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内容;遵循以“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工程化教育为主、以学术发展为辅引入CDIO教育模式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一设计一实施一运行能力,按照“项目任务驱动目标学习”的思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2 课程建设研究内容
1)项目内容建设。
依据智能专业培养计划,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门独立实践课程。表1为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实践类课程项目内容及课时安排。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设置于本科一年级秋季学期,采用分散教学方式,共计32学时。教学改革内容包括在演示型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4个专题实践环节,揭示“层次化”“模块化”和“开放式”的课程特点;项目内容建设根据智能创新平台研究与开发的内在技术规律,立足于“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原则,将本专业教师团队的最新学科项目和专业课程建设最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将最新、最适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内容融入教学;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并结合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分布特点,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更新课程教学讲义、实验大纲等教学文件,编写新的实验教学教材。
2)项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师应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师生在课下的交流,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设项目资料和视频库,针对课程具体项目特点,将实物、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应用背景和工作过程以影音文件的形式体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工程实际的认识和了解;建立阶梯式的实验教学平台,包括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及自选实验项目的多级实践项目,既注重基础实验,又强调系统综合能力的训练,使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及内容上得到有效延伸;建立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以弥补课内学时的不足,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学生业余创新制作工作室,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建立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库,鼓励学生完成开放实验、进行自拟项目的开发调试,在教师的辅导下,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实践,总结课程建设经验,修正课程项目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监测课堂建设及预期效果,调整考试考核改革方案。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1)教师结合视频文件、成果实物等进行智能系统仿真演示和虚拟实验演示,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实物化、感观化。
(2)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师讲解符合专业发展方向且贴近社会需求和工程实际的案例,以工程应用背景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案例讲授与课程验证实验相结合,构建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建设课外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加入课外实践创新基地,进入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为主体的智能机器人俱乐部梯队,进行团队成员间学习的交流;通过教学网站,鼓励专业教师上传“微课或慕课”,教学辅导信息,促进学生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深入地学习;建立网站答疑系统,使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更加快捷方便,使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针对课程特点进行应用设计项目考核,2~3人/组,让学生通过从方案比较到软硬件设计、制作与调试的实践,熟悉学科领域的工程项目实施模式。
(5)建设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库和创新工作室,通过开放实验和自选实验项目,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提高实践技能的实验平台,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3)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采用任务评价与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根据学生在每个实验项目中的实践表现、学习成果质量等进行任务评价。项目开始时,教师专题案例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知识,课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组内各成员提出解决方案思路,再进行实际成果程序的演示讲评,最后教师根据课堂表现给出项目成绩。综合成绩是将演示项目成绩、参观项目成绩、验证项目成绩以及最后的结课专题书面报告成绩进行一定比例的加权平均得出,加权平均权重由专业教师团队集体讨论决定。考评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对参与改革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给予更科学的评判,以利于下一步正确引导学生的专业职业生涯科学规划。
3 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
创新意识在一个充满团结协作精神的环境里更容易被激发,学生始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中心。在围绕智能导论项目驱动的课程建设研究和开发中,指导教师要设计6个环节衔接课堂教学新体系,即“精讲、举例、提问、点拨、研讨、评析”。
前4个环节教师是主体。精讲,就是简要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背景,明确提出培养目标。对基础实验突出4个“一”:围绕一个基本原理、掌握一组实验仪器、学会一种研究方法、解决一类实际问题。举例,通过演示,剖析实验的基本思路及技术要点。提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贯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接近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引向深入。点拨,结合实验中的提问和暴露的具体问题,给予必要的指点。
后2个环节学生是主体。研讨,主动收集共性问题,组织集体讨论,积极思考并高质量参与,总结和强化知识点。评析,结合实验报告对实验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有意义的结论。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中、低年级到高年级之间的纵向梯级团队,定期进行各种学科竞赛和内部讨论学习,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内容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专题讨论,前沿讲座是提高创新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内容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谈具体的实验感受,也可结合专业实验和设计谈实验方案,通过研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可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合理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参观、演示、实际项目电路搭建和程序仿真、实物调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综合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专业导论课程项目的任务与要求。在六大项目的学习讨论中,将在不同学科领域有特长的学生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各团队成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提高分工协作能力。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加入智能机器人俱乐部,参与全国几大有影响力的机器人赛事活动,通过方案设计、动作编排、程序优化、现场测试等环节的实践(如通过asuro小车平台,熟悉C语言程序控制小车,熟悉简单避障循迹功能),引导低年级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合教师演示讲解的大型工程硬软件调试仿真等系统,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效果。
4 结语
总体而言,项目驱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专业素养认识及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深入浅出的实际项目运作完成课程学习,鼓励学生打造良好的专业素养,争当“智能工程师”,基本具备三大看家本领——智能思想、硬件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吸收从新生中脱颖而出的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学科创新项目,推广在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如智能创新实践平台等)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系列项目集。
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只有通过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引入现代化的实验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活力。教师最感快乐的事是看见学生在实验室忙碌时专注的神情,在取得成果时灿烂的笑容。实验室教学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交流与反馈,积极进取,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义信,智能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1-3.
[2]王文涛,刘科,汪红,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启蒙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3(19): 46-49.
[3]张宏勋,张秋香,管理革新与高校实验室创新文化的塑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 174.
[4]付延玲,对高校实施创新性实验的认识和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 12-15.
[5]向晓东,张榜生,刘晓云,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 19-24.
[6]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2012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R].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38-02
当前,我国约有800多所学校有新闻传播学教学点,《传播学导论》课程是高校所有传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传播学导论》源自西方,不仅理论庞杂,涉及到社会学、符号学、新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理论思辨性强;而且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传播学中的许多理论对媒介对现实的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如媒介即讯息,但是理论与传播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在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来无用,因而不愿多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与教授法相对立,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传媒情境中,通过师生间互动、平等对话和讨论,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传媒情境的思辨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描述真实的传媒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传播学理论思考、解释传播现象,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教学效果反响很好。本文将选取武汉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解释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来解释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一、《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研发案例
《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案例可以取材于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传媒实践中经典性的活生生的真实事件。但是,课程中所要呈现的案例,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精心的挑选,选中的案例首先要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具备一定的时事性、新鲜性和典型性,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只有选择合适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述大众传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在当今各种媒介铺天盖地的覆盖下,这一现象太为常见了,学生们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在很多现象中要想很明确的证明现实环境是由拟态环境转化的太过武断。在众多传媒现象中,笔者选定了2008年发生在武汉的一个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本来仅仅是现实中的一个普通冲突,一个说话不礼貌的武汉公交女司机骂了车上的东北乘客,被同行的两个东北男人在公交车上打了一顿;但经由武汉经济电视台一次报道“东北打人者不是人,简直是畜生”直接引发了网络和现实中武汉人对东北人臭骂的现象,现实社会中承袭了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点。以下简称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
(二)讲课过程中呈现案例
讲课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程上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讲述是最常用的一种,或者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或者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堂阅读,也可以提前一次课就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案例材料,上课学生陈述的方式等。不管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主要的是需要把案例中的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讲述清楚。
例如: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为了让学生通过现实现象来更好的理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采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的方式。首先,呈现了武汉经济电视台对这一事件报道的视频,视频中首先记者对武汉司机宋汉芳在医院的镜头,在车上被两名东北男人打的镜头,采访了宋汉芳的亲人们,公交车司机对这一事件的愤慨,视频中的旁白和主持人的言论都是同一个观点,两个不是人的东北人殴打了公交车司机。然后,图片和文字呈现两名目击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乘客“高山无语”在博客中透露:“我亲眼看见是她先出言侮辱上车的东北妹,也是她先用手推开东北妹,她以为在她的地盘、她的车上,没人敢把她怎么样,更何况她作威作福习惯了。此时东北人并没有说什么,所谓东北人等车等烦了才大打出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噱头,只是东北妹说了一句‘你们的车好慢’,仅仅这一句,至少我没有听见东北人说第二句话。可司机大妈却没完没了,而且是她先动的手,一旁的东北男才这样愤怒”。该网友指出:“这个女司机不但脾气不好,而且性情暴躁,乘坐她开的车你不要企图向她问路,要是向她问路,我保证她会把你损得狗血喷头”。目击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博客上写道:“当时我在车的中间,听到有个女的在前面说,怎么来车这么晚。那女司机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但语气非常不好。因为我也是外地人,对东北口音听得非常清楚。那女司机就说了一些之类的话,后来我伸头往前面看的时候,就打起来了。”最后,文字描述这一事件的进展,2008年9月,一则武汉经济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武汉女司机被打”播出后,一些传统媒体和网站在不断转传的过程中,标题从《公交司机被打》到《东北人打武汉公交司机》,到《东北男人打武汉女公交司机》,再到《2个东北男人打1个武汉公交女司机》,一件普通的社会冲突事件,被传媒演变成不同地区籍贯人之间的冲突,网上各大论坛形成了以区域划分的武汉和东北两大PK阵营,互相攻击、谩骂,无所不用其极。大概用将近6分钟的时间呈现该案例的来龙去脉。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
所呈现的案例,具备趣味性、实践性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认知这一事件的兴趣,但是,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却不可能通过了解了案例就可以知晓,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结合这一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师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
例如,在前述案例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即现场目击者了解这件事情的渠道与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了解这一事情的渠道有什么不同?2.现场目击者会不会参与到网络上的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会不会参与到对骂的队伍中?这两者行为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现实社会中的一起小纠纷会发展到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怎么样解释这种现象的转变?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5.这一原理能同样解释网上流行语“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发生的契合性吗?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教师已经从传统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上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讨论及其发言的情况适时引导,防止学生讨论的话题分散或者跑题,使学生仅仅围绕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讨论,才能较好的实现其教学目标。
(四)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给出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从案例的讨论中总结概述出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如前述案例中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期末考试和试卷分数以不同的权重参与到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动力。
二、《传播学导论》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选取的案例应具备针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意思是指选取的案例要具备理论的针对性,课堂上所选的案例能涉及所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不能仅仅是为了案例而讲案例;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传播学导论》课程面对各科背景的学生,理科类、文科类和艺术类都有,对于理科和文科类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搜索、总结和陈述案例,而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则需要选择事件的来龙去脉简单、清晰,篇幅不是很长,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的案例,从而更有效滴激发起艺术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具备时事性。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就是实时发生的新事、奇事和大事。而《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主体一般是与媒介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非常关注时事的专业素养。例如,讲解第三人效果假说时,2011年之前用的是芜湖蓝藻引发的水污染事件中的抢水现象,可在2011年春天日本发生地震之后在中国沿海发生的抢盐风波之后,假说案例就更换为分析民众的抢盐行为。
三、结 语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学生;教材;教学方法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它对计算机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系统而又概括的阐述。它涵盖的知识面广,主要涉及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人工智能和图形化处理、程序语言设计和算法思想、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离散结构等专业知识点以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人文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这门学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都是基础知识,看似很容易,但是要教好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简单,这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程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整个专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还有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大学里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差距,有些学生在中、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受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甚至有些学生还参加过全国计算机大赛,这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然而有些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由于当地的教育设施有限,这些学生对计算机一些基本知识不是很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如果相同的内容按照统一进度来教学的话,那些基础好的学生上课会觉得没事情做,而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可能会跟不上进度,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度,以及对这门课程的兴趣[1—3]。
2.教材内容滞后
由于这门课程是对计算机专业各个领域的一个总结性概括,其原理性、知识性比较强,讲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况且有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已经不适合作为重点内容,或者大篇幅出现在教材中,这也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现在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其相对于板书来说,表达更加直观,但是教师只是把课本中要教授的内容做成了课件,在课堂上演示。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并且利用课件讲授速度比较快,一节课讲完后,学生印象也不深刻,并且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些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还是记不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解释问题,举例说明的步骤,而学生以听为主,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况且,计算机导论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只有在反复的操作中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是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有限,不能很好地实践上节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不能熟练掌握知识,加上对当时已经听懂的理论知识也容易忘记,致使要上机考试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二、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1.教材内容改革
虽然现出版的计算机导论教材很多,但是存在一些不足,有的内容相对陈旧,有的内容相对抽象,难于理解,有的内容冗余,跟后续课程重复等。所以计算机导论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广而不泛,精而不难,拓展有度”。
(1)“广而不泛”: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入门课程,首先确定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计算机专业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建立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层次结构鲜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精而不难”:授课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介绍各个领域相关知识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课堂上将本节课主要内容传达给学生,尤其是对一些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应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加以解说,让学生熟练掌握。对于非重点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自律性,从而提高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
(3)“拓展有度”:课程内容能够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产品的最新发展,针对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做一些适当拓展,从而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留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正确引导学生,为后续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由于计算机导论涉猎了计算机专业各个领域相关知识,不同领域的知识,它的性质不同,有些实践性比较强,在学习这些课程必须结合实际操作;有些原理性比较强,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就要以讲授为主并结合一些生动实例。这样,结合多样的教学手段,将这门课程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计算机导论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在讲授上机操作的时候,利用多媒体,例如投影仪,将老师的实际操作直观地反映给学生。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通过制作一些生动的小动画展现一些原理的计算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得课堂的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采用讲授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这门课程的上机操作的课时有限,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上机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讲授和操作相结合,就是一边讲解,一边通过多媒体将本节课的实际操作过程直观地反映给学生。在上机操作的时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为了避免学生上机操作的积极性不高,每节上机课都安排具体任务,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用这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深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课程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建立合理的期末考核方式。首先根据学校培养的目标,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期末考核办法来对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针对计算机导论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期末考核制度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和上机操作考核。全面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的上机操作能力。例如,理论考试应该占60%,上机操作占20%,课程设计占20%。
三、结论
在教授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学生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述改革措施主要根据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并已经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取得一定的成效。当然,针对不同的课程应该因材施教,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房彩丽,丁文珂.“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专业分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12-04
一、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源起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并实施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元培计划”。随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相继实施大类招生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与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本科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11工程”院校中综合性大学有40所,其中31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比例达到了77.5%;理工科类大学32所,其中12所或多或少实施“大类招生培养”;财经类大学有5所,其中2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农业类大学有7所,其中5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培养”。[1]
二、河北经贸大学“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现状
财经类院校实施大类招生起步较晚且数量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以下简称“会计学院”)多年来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于2010年开始实行“按院系招生”的大类招生模式。具体操作方式是: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招生时按“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新生入校后首先进行三个学期的基础通识培养,第三学期采用“志愿+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
为了增强学生对三个专业的认识,学院在新生入学后的第四周到第六周专门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模块:大类综述和分专业介绍。首先由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针对学院基本情况、会计学科特点、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等内容进行综合介绍;其次,由三个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分别就本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就业领域和职业规划等进行介绍。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不断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了解专业动态,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确今后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较为明确及科学的规划。实践证明,2010级学生表现出了比往届学生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更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可见,《专业导论》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目前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专业导论》课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让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困惑的问题。
(一)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
2010级工商管理类共计453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7名和19名;2011级工商管理类共计507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1名和49名。很显然,专业选择呈现“一边倒”现象较为严重。事实上,会计学院三个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当,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逊于会计学专业,《专业导论》课三名专业教师的讲授同样精彩,按照会计学院的估计,三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不应有太大差异,这样的志愿统计结果的确始料未及。
(二)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按照学校制定的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与培养实施方案(试行),专业分流遵循的是“志愿+成绩(高考成绩×40%+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的标准。这样一来,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较为积极踊跃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相对处于劣势而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这部分学生通常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对新专业不认同,于是开始出现厌学、抵触情绪,甚至在心理上出现自卑感,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这种情况虽然在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下情况有所好转,但这部分学生短时期内很难完全调整好心态,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部分学生对新班级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因志愿得不到满足的学生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而成绩好的学生大多留在会计学院较为优势的专业当中,于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由调剂生组成的新班级中,学生相互之间又较为陌生,交流甚少,课堂缺勤情况较严重,班级集体活动参与度低,班级凝聚力不强,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
四、影响专业分流原因解析
为深入剖析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本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院2010级和2011级的学生,生源遍布河北省内和省外;同时,对任课教师、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调研中发现,39.3%的学生对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比如由于各省高考标准不同,各省招生分数线不同,同省份也存在文理差异,在专业分流中参考高考成绩这一标准就不尽合理。另外,“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这一分流标准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课程学习而忽视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此,持疑问甚至排斥情绪的学生在专业分流后表现出对专业的不认同或融入不到新班级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二)《专业导论》课程的实施步骤不完善
从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一般而言,人脑对于事物的印象会有一个时间效应。一次性的教育很难给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该教育能够发挥效用的时间不会很长,一些观念的形成只有依靠不断地刺激、教育、强化才能顺利形成。新生入学伊始,个体差异较大,对自己所选大类及其所属专业普遍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对这些新生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尽管他们当时感觉很新鲜,但由于大一期间接触的专业课程很少,因此对所学专业仍然是知之甚少。可见,仅仅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导论》课程教育,并不能使学生对专业有深入的了解。
(三)《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
从办学历史和社会认可角度看,会计学院乃至全国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历史远早于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选择会计学专业也无可厚非。在我们的调研中,有59.4%的学生表示不选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陌生”,这充分说明了《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加上从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分流中出现会计学专业受追捧的“一边倒”的现象也就十分正常了。
(四)专业教育宣传滞后
会计学院对于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时期,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十分模糊。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何时进行专业分流,其他情况知之甚少。为了做好各专业的分流工作,确保专业分流顺利开展,会计学院基本上是在专业分流前才对学生进行详细宣传与动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详细了解各专业的情况以及分流的标准并尽快确定好专业选择。由于学生对专业现状、分流的情况及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太晚,时间太仓促,以至于某些学生望文生义、道听途说,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以及盲目“追风”现象。
五、解决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依据
1. 以“志愿+综合考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鉴于目前“志愿+成绩”的标准存在较多异议,因此在专业分流中除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外,在教学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学生前两个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涵盖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能力发展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以“志愿+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引入科学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评。目前各高校大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会计学院也不例外。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如MBTI理论、RIASEC理论等,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和环境状况自评,确定所报专业是否与其个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相匹配,尝试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行为。
(二)围绕“三感”打造《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模块化
《专业导论》课程虽然仅是一个专业引导性质的课程,但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层次的不断提高分阶段进行讲授。调研数据显示:66.5%的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持支持态度,有61.8%的学生认同《专业导论》课程模块化。因此,有必要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改革,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授课时间阶段化,逐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1.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怀揣着大学梦想的新生刚刚入学,带着高考胜利的欣喜与兴奋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入校两个月以后,其对大学生活的兴奋感会逐步消失,甚至开始产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疑惑,此时的他们急需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2]因此,在入学后不久就开始安排《专业导论》课程很有必要。这一阶段的《专业导论》课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学院基本概况、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学院、热爱学科,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这时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二个模块――具体专业培养情况介绍。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学科特点及专业设置,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除了专业教师的讲授,还可聘请专业辅导员介绍各专业历年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第二阶段《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为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奠定基础。
2. 第四学期初:专业归属感的培养。第四学期是开始分流培养的第一个阶段。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至关重要,这时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三模块――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这一阶段可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分不同专业分别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专业学科竞赛优胜者)现身说法,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活灵活现的例子。这种同龄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3. 第四学期末:专业方向感的培养。此时,大学生活已近中期,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已经学完,体现个性化培养的专业选修课即将开始。那么,在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中究竟要选择哪几门来学习呢?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70.7%的学生认为专业方向感对今后就业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最后一个模块――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我院在2010级学生第四学期末开设《选课指导》,聘请专业教研室主任就所开的各门专业限选课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本课程所需的前期和后续课程、学习收获等方面进行介绍,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专业限选课的了解,提高了选课的计划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培养自己的专业优势。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导论课反响强烈,例如,会计学专业某学生在导论课感想中写到:感谢学院为我们设计了此次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在我迷惘徘徊于十几门专业选修课不知如何选择时,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了我学习的方向。我喜欢英语,而且基础不错,所以我选择了国际会计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了一系列体现国际化方向的选修课,相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增强我的专业方向技能,有助于我在外资企业或是大型上市公司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1. 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但内容包括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性质、国内外人才培养情况、课程体系设置、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学习方法、后续发展相关知识(考研、出国、就业形势)等。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自拟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完善课程简介、教学讲义、教学进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大纲的拟定需要群策群力,不仅需要请教专家及听取专业教学骨干的意见,还应注意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完善修订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搜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相关资料,比如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学资源介绍,专业竞赛的开展情况,往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历年毕业生的考研、就业情况等。这些资料和案例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 创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把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关键在于正确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会计学院《专业导论》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1)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时描绘、陈述要生动,富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给学生思考的机会。(2)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事先拟定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讨论题目。(3)采用演示教学法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视频、Flas等,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4)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开发建设《专业导论》网络课堂,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登录即可查看,将之与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
(四)加强专业宣传与引导
1. 夯实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旨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教师在育人与专业辅导上的优势,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专业辅导作用,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好地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2. 加强信息预测。大类培养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把学生的专业与将来的就业结合在一起,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就要对各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社会需求、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依此对学生专业分流的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将这些统计信息通报给学院领导和学生,以供专业分流参考。
总之,大类招生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趋势,是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性选择。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hunt Problems under the large-class Enrollment Context
Zhang Shimin, Cai Yang, Wang Pengjun, Rong Lai
(School of Account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