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体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管理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管理体制

文化管理体制范文1

一、从江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资源不是十分丰富,种类也不齐全。从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从江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全县有各类人文旅游资源类型10余种,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的经过系列包装和加工提炼,得到逐步开发。目前,文化旅游类景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彰显文化魅力成为从江独具特色的旅游品质。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打品牌基本确定。近几年来,从江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侗族大歌”、“风雨桥”、“加榜梯田”、“侗家鼓楼”、“芭莎苗寨”等一批在国内外叫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对提高从江知名度,树立从江城市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芭莎苗寨”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资源。“侗族大歌”、“ 侗家鼓楼”、已经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从江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核”,经过近年的挖掘包装和宣传推介,“侗族大歌” “ 侗家鼓楼”的内涵不断得到光大。

(三)文化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初见成效。近年来,从江县依托资源优势,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有效提高了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先后成功几次举办了“侗族大歌节”、“崭探凇薄岸放=凇薄吧礁璞热”等大型活动,培育了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从江崭獭⒋咏香猪、瑶族药浴)和文化旅游品牌,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展示中华文化和谐神韵的《侗族大歌》音乐大典,宣示出了创新文化和现代文化契合的优美意境,对于整合从江旅游资源、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力量已经形成。目前,全县共拥有旅行社20余家(国内社18家,国际社3家),导游人员100余名。作为经营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主体和文化旅游产品的传播者,多年来通过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管理和强化培训,这支文化旅游营销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日益提高,对树立从江县文化旅游产品形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不顺。文化旅游企业政企不分、产业与事业不分、多头管理现象比较突出。部分由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旅游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保护、规划和开发的关系,缺乏市场运营活力和团队创新能力。

(二)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完全把握市场需求规律,营销整合形式过于单一,得不到市场认可。文化旅游吸引社会资本的能力较弱,文化旅游项目缺乏资金支持。一些大型活动的举办,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利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三)品牌意识还不够强。从江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缺乏系统的盘点与评估,得不到有效整合。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不够鲜明、可视度低,缺乏超前、视角独特的深度开发,难以完全转换成产业资源,形成规模效益。

三、创新文化旅游机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一)树立全局意识,高水平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编制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未来若干年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战略,在宏观上对发展重点和时序空间做出安排。并在总体规划的统一布局下,按照文化资源属性,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单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出详细规划。

(二)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协调机构职能。明确县旅游局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职能,每年以旅游局名义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协调会议,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统筹安排,进行统一的组织协调,解决部门间各自为战的不协调因素。建立宣传、文化、旅游、文物、民族等主要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整合人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创新发展理念,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对旅游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研究,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值,使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得到文化旅游体验;选择专业性的策划或经营机构,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律,操作经营文化旅游产品,提高运作效率;积极探索适合从江的融资方式,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开发我县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市场化手段培育企业集团,发挥其在融资、资本运作、项目开发、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经营之路。

文化管理体制范文2

(一)农场文化建设没有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人的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核心文化四个层面构成。农场目前的文化建设当中虽然都涵盖了这四个层面,但是没有做到四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建设体系。如农场在物质文化上没有打造出具有“名片”效应的产品或品牌;在行为文化上缺少统一的行为规范;在制度文化上缺少人本文化的要素;在核心文化上虽有企业精神、发展理念等,但没有达到潜移默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二)农场文化建设没有形成合力。农场所有单位和部门都肩负着文化建设的重任,如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安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都与各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分割。但从当前情况看,单纯地认为文化建设就是宣传或文化部门的工作和事情不在少数,一些部门甚至把自己应该做的具有部门特质的文化工作一股脑推给了事务繁杂、人员缺少的宣传或文化部门去做,无法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农场文化建设突出政治化、口号化、文体化。当前,农场文化建设基本仍停留在“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层面,把挂几块宣传板、写几幅标语、发几本宣传册、放几场电影、搞几场演出、打几场比赛、做几场展览等当成了全面的文化建设,使其政治化、口号化和文体化,没有深刻理解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四)农场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近两年来,农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开始认识到应该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如端午黄花采摘、草原蒙古包美食、草地摩托、垂钓、设施农业观光等,由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不匹配,各项服务功能的不完备等,致使这些本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昙花一现,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瓶颈制约

农场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建设,离不开诸如文化馆、艺体馆、场史馆、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主题公园等重要载体和硬件设施建设,这些建设均需要有政策的强大支持。从目前看,文化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建设用地再到审批等渠道都不是很畅通,手续烦琐不说,有的干脆不让建设。

(二)资金瓶颈制约

农场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项目必然离不开资金的强大支持。农场小,负债多,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文化硬件设施项目建设。另外,农场收集有价值的文物、整理资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国家、省、总局、管理局给予项目资金的帮助与支持,破除农场资金短缺给文化建设带来的瓶颈制约。

(三)人才瓶颈制约

农场文化建设是做人的文化,这就需要有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目前,农场没有专门的文化组织机构,专业人才缺乏,更谈不上文化人才队伍了,这样就严重制约了农场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农场组建专门的文化机构,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各类文化协会,通过协会发现、挖掘人才,组织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四)历史瓶颈制约

农场文化建设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目前,由于农场宣传与文化合署办公,人员短缺,没有更多的时间整理历史资料、收集历史文物,提炼历史文化精髓。再有就是新来的年轻人多,对农场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工作无从下手,加之一些老同志已经退休和农场各部门历史材料的缺失,使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文化无法得到传承,如不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会严重制约农场有特色主题文化的确定。

三、文化建设规划

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必须站在发展的高度,紧密结合北大荒开发建设和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指导思想、建设背景、建设主题、建设原则、建设发展目标和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使之融会贯通,有的放矢。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入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党的群众路线,紧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民生建设的抓手,夯实基础,全力实施,通过文化建设和各类活动的开展,集聚正能量,加快建成富裕、文明、美丽四方山。

(二)文化建设背景。农场文化底蕴丰厚,是集北大荒文化、军旅文化、军马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和管理文化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的结合体,这些文化的相互交织与碰撞,势必形成农场特有的文化。农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带上的肇东市境内,农场的多种文化元素与城市文化元素必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与哈尔滨、大庆形成了一个半小时的文化经济圈,这个文化经济圈的形成,也必将成为农场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文化建设主题。一是以“红色军旅文化”为主题,建设“军马场纪念馆”,传承和弘扬精神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以“绿色草原文化”为主题,开发建设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采摘垂钓、特色美食等于一体的旅游文化项目,打造文化产业。三是依据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青肯泡”和“独角龙”的神话传说,利用广阔的水面、优质的耕地和秀美迷人的自然风光,在农场青龙作业站(原日本开拓团旧址)建设以“独角龙神话传说文化”为主题的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摄影采风、文学美术创作”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四)文化建设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表里一致、继承传统、注重个性、发展经济”的原则;二是坚持“科学规划、符合实际、标准不降、厉行节约”的原则。

(五)文化建设发展目标。结合农场实际,确定以下发展目标:一是重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品牌文化、物化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阵地文化和文明创建文化等建设,提升农场形象。围绕品牌文化建设,抓好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物态文化建设,抓好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围绕制度建设,在品牌、包装、场容场貌等方面抓好企业人、财、物、事的各种动态、静态的标准和规定。围绕理念文化建设,在行为、公关、服务等方面提高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战略观念等。围绕阵地文化建设,以楼宇文化、文化长廊、图片展览、标语口号、文明行为、道德讲堂、邻居节、传统节日、娱乐活动、形象展示等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类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展示农场形象,推进文化建设。围绕文明创建文化建设,以文明单位、文明管理区、文明校园、文明楼道、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为载体,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先优模”文化建设,抓好农场“先优模”的选树工作,采取“张红榜、戴红花、表彰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优模”精神,集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和谐发展。二是在农场现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在场部地区完成下列建设项目:2015年,在和谐家园小区再建1处8000平方米的花园式综合文化体育休闲广场。2016年,建设完成200米8跑道环形塑胶标准运动场1处。2017年,建设综合艺体馆1座。三是充分利用2015年~2017年的三年时间,重点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多年来文化体育设施空白的面貌,丰富农场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利用国家文化信息共享政策,申报建设农家书屋5个,合计面积400平方米,藏书合计15000册;配套音响设备5套;农村有线广播系统5套。利用国家体育彩票扶持政策,申报建设篮球场地5个,合计面积2500平方米;全民健身器械10套。四是加强文体协会建设,重点发展和建设各类文化、体育协会14个,并加强对协会的管理,通过协会自身活动的开展,推动农场文化体育建设的快速发展。2015年内组建完成各类文化专业协会,包括文艺创作协会、文学创作协会、诗歌协会、舞蹈协会、读书协会、书法绘画协会、摄影协会。2015年内组建完成各类体育专业协会,包括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台球协会、广场舞协会、门球协会、排球协会。五是加快绿色草原文化建设,发挥资源禀赋,全力打造“草原季节游”文化品牌。黄花采摘游,利用每年端午节前后黄花盛开的季节,开展黄花采摘游。让游人在采摘游玩的过程中感受、体会、认知大草原的辽阔、神奇与壮美。果蔬采摘游,发挥设施农业的作用,在每年的7月份、8月份开展特色果蔬采摘游。让游人在观赏、采摘、品尝有机绿色果蔬的同时,感受现代设施农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魅力。金秋收获游,利用国庆长假,开展金秋收获游。让游人最直接地参与粮食收获,品味丰收的喜悦,感受劳动带来的丰硕成果。雪原趣味游,利用冬季降雪,或人工创造,开展雪原趣味游。让游人在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冰爬犁、打冰尜、坐雪橇、赏树挂的趣味活动中,感受茫茫雪原的独特魅力。草原美食游,利用农场特有的、丰富的肉品和菜品,开展草原美食游。让游人在品尝独具特色的草原美食的同时,感受生态文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意识。建设科普夏令营,利用农场特有的草原资源,立项建设一个集各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树种、草种、花卉于一体的植物园,既有科普性,又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每年暑期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打造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六是加快“独角龙神话传说特色文化”建设,深刻挖掘青龙作业站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与“独角龙神话传说特色文化”。依托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建设和复原远古文化,打造远古文化探秘基地。将“独角龙神话传说”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丰富其内涵,打造文学艺术创作产业基地。利用广阔的水面、优质的耕地和秀美迷人的自然生态风光,打造旅游观光、摄影采风、美术创作产业基地。同时挖掘民俗文化,形成春踏青、夏采摘、秋赏色、冬捕捞的“四季游”格局。

文化管理体制范文3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和实现研究生管理的转型,从行政管理上看,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渐趋成熟,但从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来说,还有很多可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一、学校一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本科学历已无法满足社会、个人需求时,读研逐渐成为了一个大趋势,这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来说,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当研究生达到初步规模时,往往采取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即高校的研究生院(部)对研究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各个专业的研究生都融入到一个集体,活动具有整体性和跨专业性的特征。

1.学校一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优势

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由于学生较为集中,活动的可实施性较强,即使存在校园集体活动的二八原则,但由于基数较大,人数上、规模上尚可满足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一呼百应的效果。另外,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层次等方面的差距,研究生希望与本科生区分开来,因此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使研究生更具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在活动中表现得也就更积极、更出色。

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具有跨专业性的特征。各个高校的研究生群体都是由不同的专业组成的,比如外语院校,虽说各个专业语种不同,但各语种文化却有相通之处。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使各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达到知识互补的效果,又有百花齐放的特征,在高校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容易作出成绩。

2.学校一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劣势

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以研究生会作为学生组织,在研究生院(部)的管理下开展工作,负责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活动往往虎头蛇尾,难以形成品牌文化。探究其原因,大概总结如下:

学校一级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有专门老师指导,但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研究生院(部)不同于教学单位,行政性较强,其管理是宏观性的、方向性的。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在于学术活动,需要的是精细化的指导,因此,宏观的管理并不能满足微观的需求,组织各个学院专业教师同时指导研究生活动还是相对困难的。这就形成了研究生活动常常不能得到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活动预期很好,但最终效果不佳,或者说学生的专业收获较少。

学校一级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常常层次不清晰,品种多、档次低。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常常以校团委本科活动为参考,本科生做不了的我们做,本科生在做的我们也做。这样一来,研究生常常疲于应付各类活动,主次不分、层次不清,不但用于学术活动的精力减弱,导致研究生特色不鲜明,且影响专业学习。

学校一级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学科混杂、专业性弱,难以深入挖掘。高校中研究生既是一个整体,又可根据学科或专业分为数个小集体。笔者认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应多侧重于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但统一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从人力上还是精力上都无法照顾到每个专业或学科,往往浅尝辄止,难以深入挖掘。

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当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研究生的管理也逐渐从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向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过渡,这时学院既是教学培养单位,又是管理单位,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推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向更专业、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1.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优势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更易向专业化发展。研究生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一般性的文娱活动常常只能受到个别人的青睐,这时,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迫切需要向专业性强的学术型活动转型。研究生划归二级学院管理后,学院集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权为一体,可将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两者结合起来,探索与研究生学业、科研相关的学术活动,这样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既能吸引研究生广泛参与其中,又能够巩固和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促进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在管理上更加精细,层次上更加深入。学院直接管理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在发挥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的基础上,可充分调动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会等组织或个体的积极性,使学生活动不仅有学生组织的筹办,更有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参与,从而保障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使得活动在管理上更加精细,活动内容也更加富有内涵和感染力。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院本科生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学院、学校的学风建设。研究生划归二级学院管理后,对于本科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研究生整体上学习自主性强,研究能力较强,他们的加入,使得学院整体的學习氛围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学院可发挥研究生在本科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学习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从而促进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

2.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面临的问题

管理模式转型中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存在层次不清、研究生活动本科化的情况。由于管理模式的转型,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尚不成熟,学院初次接手研究生管理,需要较为漫长的探索阶段。此时,无论是学生管理、党团建设还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在积极探索创新之余,学院急需参考已经经过实践考证的管理办法,其中学院最了解、最方便采取的就是本学院本科学生的管理办法,因此,在这一时期研究生的管理,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都存在本科化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本科生人数远大于研究生人数的高校来说更加严重,此时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经常层次不清,成果不突出。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忽略了各学科、各专业的相互融合和补充。研究生划归学院管理后,由于学生分散到了各个学院,研究生院和校级研究生会直接管理和组织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阻力加大,活动需要依靠学院协助组织。而学院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虽然具有专业指导的优势,但不易做到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产生活动范围小、专业知识较为封闭的弊端。

三、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发展方向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需要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研究生群体的多元化和特殊性作为优势,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加强管理和指导,克服层次不清、本科化、专业封闭化的弊端,不断寻求高层次、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

(1)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应树立研究生主人翁意识,发挥其在整个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在高校中,本科生往往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角,研究生常常受到忽视,久而久之,研究生也慢慢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与自己关系不大。但研究生作为从各个高校吸引进来的优秀人才,无论年龄上还是学业水平上,看问题、想事情都更加全面和成熟,由他们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具有深度和内涵。因此,研究生这股力量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不但不可忽视,反而应委以重任,学校应引导研究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找到归属感,大胆创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到导向作用。

(2)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需考虑研究生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在活动的质量上把关,打造更加吸引学生的精品活动。从生源结构来看,研究生是来自各个不同高校,并且已经经过本科阶段培养的学业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他们本身大多数都比较热爱学习而较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再加上研究生结构较复杂,年龄、婚育、经济等情况参差不一,具有已形成且各具不同的生活习惯,他们大多独立学习能力较强,但集体观念淡薄。对于这个群体,强制性、质量平平的活动,常常会让其产生反感、疲于应付的情绪。因此,必须提高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探索符合学生需求、吸引力较强的活动。

文化管理体制范文4

广播电视产业就是以广播电视为载体,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即指从事广播电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当前我国广电体制的现状及其利弊

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发展和繁荣经济,就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所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是政府要给企业创造一个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宽松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管理者则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建立一套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在此不作论述)。那么,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是什么样子呢?是否与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和媒体市场的竞争相适应呢?

目前,我国的广电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这几种模式也各有利弊:

“局台合一”体制。所谓“局台合一”,就是广播电视局和电台、电视台是合在一起的一个单位,对外是三个牌子。广电局局长直接兼任电视台台长和电台台长,电台、电视台不是独立单位,只是对外宣传的一个“呼号”。

“局台合一”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弊端。一是角色混淆,政企不分。二是越俎代庖,矛盾重重。“局台之间的矛盾是广电系统内部多年纠结的痼疾,业界戏称其为‘父子恩仇’。而这种矛盾是事业企业双重构架下的必然产物。在出资者所有权属于国家并由各级政府代为行使的前提下,政企(事)分开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①“电视台不过是广播电视局的一个创收实体,每走一步都离不开行政管理部门――广电局的指挥棒。”②

“局台分设”的体制。这种体制就是广电局是电视台的行政主管部门,电视台是隶属于广电局的二级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的人权和财权,电视台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这种体制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广电局往往对电视台管得过死、过宽,电视台应有的经营自往往被广电局控制着,电视台法人的地位有名无实。

集团化体制。1999年,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江苏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无锡的广电集团是局和集团合一的体制,典型的行政与业务混杂体制,尽管业界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由于国家广电总局的认同,以及自身对集团效果的渲染,业界许多人也认同了该模式的好处。后来几年,国家广电总局又在全国先后批准组建了省级广电集团,到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广电集团时,全国广电集团已经发展了20多家。

广电集团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弊端。一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有关部门提出做大做强我国广播电视的口号,并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推进集团化改革,结果事与愿违。这种忽视各方利益的简单的行政命令下的组合,即简单的物理式叠加,产生不了化合作用”③;二是广电政策的随意性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从已经成立的集团看,基本上是几家广电媒体叠加在一起。集团负责人头衔多了几个,党委书记、台长、管委会主任集于一身。从资产规模来看,确实是大了,但从内部来看,多数集团存在机构重复设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④

“广电总台”的体制。即将电台电视台合并一起,称“广播电视总台”,简称“广电总台”。

同是广播电视总台,其实也有三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广电局与总台是一体的,即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对外既称广电局,也称广播电视台。这种体制只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整合,体制仍然囿于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窠臼。

另一种是广电局与总台是分开的,广电局和总台都是独立单位,广电局行政指导,总台管业务。这种体制由于历史上的隶属关系,广电局希望插手业务,总台总想摆脱,于是就很容易产生对立和矛盾。

还有一种是总台体制,这是目前比较看好的,也是国家广电总局在《2009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中着力推动的,即市级广播电视两台合并,组建市广播电视台。其主要特点和优势是,电视台摆脱了广电局事无巨细、令人窒息般的管理,真正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羁绊,能够按照经济规律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施展拳脚,大显身手。

“电视总台”的体制。这种体制就是把市级和县级电视台整合在一起,组建电视总台,便于整合资源,使宣传工作上下贯通,结成一体。通过这种体制垂直管理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可以实现上下一体,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200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推动市县两级电视台的垂直整合,成为市县两级电视台合并的试水者。

但是,这种体制的不足之处是很难把握和分配彼此间的利益,相互间的关系有时不好协调,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中推进产业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壮大事业。这是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我们必须注意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深化广电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尽管我国广电体制先后经过几次调整,但目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用全国广播电视界同仁的普遍说法是“有系无统”。而且,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管理体制中,多数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政事不分、管办不分”。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管理体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在僵化保守、管办不分的旧体制下,无法形成一套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发展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就必须痛下决心,尽快推动广电体制的改革,让电视台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党委政府搞好服务的同时,真正地像企业那样自主经营。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首要的问题是思想观念要跟得上形势的需要、事物的发展。所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转变思想观念上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导力量。加快广电产业发展是广电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广电部门顺应时展、转变自身职能、服务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其次,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河南省与山东省、江苏省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不单单是经济的总体落后,关键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市场意识上的差距,体制上的差距。如河南省的经济现在并不落后,GDP全国第五,工业利润全国第四,但是,文化产业意识和发展与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相比,却有很大差距。就广播电视产业而言,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实质就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市场意识的差距、体制机制的差距。

深化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尊重电视台的市场主体地位。对电视台性质“两重性”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是对电视台工作科学决策、正确决策的前提。但长期以来,电视台的主管部门不从电视台性质的“两重性”出发,而是对电视台既有“喉舌”功能,又有企业属性的本质不了解或视而不见,过分强调它的政治属性,而不管它的经济属性,从而导致在对电视台管理时,存在一些误区。一是管理部门对电视台管得过多过死,电视台没有经营自;二是电视台自身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走向市场的意识;三是一旦要求他们走向市场又没有走向市场的决心和胆量;四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无所适从,没有应对的办法。

电视台既然具有企业属性,那么就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电视台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真正赋予和认真落实电视台应有的经营自和用人自,只有这样,电视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挑战,应对自如,掌握主动,最终夺取胜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电视技术的革命和进步,以及电视机的普及,不但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可见,电视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其影响和作用都很巨大。因此,人们对电视业的发展存在一种盲目的乐观,对如日中天的电视业存在的危机浑然不觉,认为电视前途无限。其实不然,一方面,电视产业具有无比灿烂的前景,另一方面,电视产业又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而要想突破重围,做大做强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就必须痛下决心深化广播电视的体制改革,真正赋予电视台市场经济法人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电视台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喉舌”功能,广播电视产业才能繁荣昌盛!

注 释:

①师琰:《广电总局叫停事业性广电集团》,《广告导报》,2005(1)。

②杨永军:《中国电视忧思录》,《青年记者》,2005(3)。

③④陈正荣:《集团之后广电体制向何处去》,《董事会》,2007(1)。

文化管理体制范文5

论文摘要:海洋行政管理究其实质是海洋监察管理。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经济活动中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保证海洋这个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保证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小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海洋有关监察执法部门在依法管理海洋污染和保护海洋环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方面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近年来海洋监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制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我国海洋监察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而海洋占地球面积70%以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将是人类未来安置就业的重要场所及工业原料的可靠基地。因此,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这一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就在海洋。然而海洋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事业,它不仅涉及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就国内也涉及许多行业、学科和部门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和处理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利害冲突,协调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生态之间的矛盾,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事业正常、有序、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拟从法制化的视角谈我国近年来海洋监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对策。

一、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的内涵界定

海洋监察管理是适应现代海洋行政管理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行政执法职能,属于行政监督检查范畴,承担着海洋执法和护法的双重任务。具体而言,海洋监察管理是指由法定的或经授权的国家和地方海洋监察部门,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保障海域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行政手段,是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履行其行政职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现行的各种海洋法律、法规和部门行政规章制度等的贯彻实施进行的监督管理,并对海上作业的违法性行为及时进行查处的行政执法活动。

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是指国家海洋监察总队及其监察人员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管海、护海的一种法制发展趋势。它不仅指那些以强制手段调整海洋活动中各种关系,使其符合海洋管理目标的活动,而且还指那些依法保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其他管理手段有效实施的活动;[1](p189)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指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活动,即国家及地方海洋监察管理部门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对国家及地方海域使用活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的管理意志得以实现。二是指法制化海洋行政行为,即对海洋行政机关自身行为的管理活动。比如,海洋行政机关的设立活动是否合法,执法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海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素质是否高,法制观念是否强等。

我国海洋监察管理部门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为了有效地履行海洋监察管理职能,建立了中国海洋监察总队,并在北海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设立了三个海区总队,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正在建立地方海洋监察总队,以形成一体化的海洋监察执法体系。其主要职能是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我国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对侵犯海洋权益、非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它海上执法工作。

海洋监察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由现阶段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规模和性质、海洋科技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家现行的海洋法律制度与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等因素决定了海洋监察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⒈法制性和科技性。海洋监察管理工作是对有关的法律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很强的法制性和科技性。它要求海洋监察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丰富的法律知识,还应具有与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生物、化学、地质知识及海洋应用技术知识等。

⒉广泛性和综合性。海洋监察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多部门的活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它涉及权益、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许多相关行业和部门的海上活动。海洋监察管理具有多部门、多行业性的特点,是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和范围基础上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渔政、港监、海上治安等部门都是我国海上执法部门,各部门的海洋监察也要互相协调、支援,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法律法规的尊严。

⒊复杂性和艰巨性。海洋监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管辖的海域除渤海是内海外,其他海区均存在着与邻国之间划分海域疆界和岛屿归属等涉及国家主权权益等问题。我国的海洋法制化建设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受现有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和现行海洋管理体制的制约,一些相关海洋的部门法在管辖权限以及涉及本部门利益的一些规定存有不少交叉、甚至矛盾之处,增添了海洋监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另外,海洋监察管理中的主体性工作是对管理的海域实行监视、监督检查,主要活动区域在海上,由于海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工作环境的多变,生活环境的艰苦,更加突出了执法的艰巨性。

此外,由于海洋的浩瀚无边的特点决定了海洋执法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执法的特殊性,需要拥有飞机、船舶、舰艇等执法装备进行监视、巡航。通过巡航监视、登检倾废船、石油平台和组织专群结合的监视网等,监视海域的开发利用活动,及时发现违规责任者和其他海洋突发性事件,并随时掌握时间的发展动态。

二、海洋监察管理的法律依据和内容

海洋监察管理所用的法律手段,包括国际海洋法与我国关于各管辖海域的法律制度和所有调整我国海洋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层出不穷,但海洋法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有的散见于经济法、行政法和刑法、民法乃至宪法中。随着我国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调整海洋领域中各种关系的法律法规必然日益增多,日益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必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从海洋监察管理的法律依据上分析,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情况和海洋环境情况的监督检查将是今后地方海洋监察管理的重点。其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法律、三条例、两规定、一办法”。“两法律”指《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三条例”是指《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两规定”是指《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一办法”是指《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监察管理的内容有:监视海域的开发利用活动,及时发现违规责任者和其他海洋突发事件,并随时掌握事件的发展动态,当发现有侵权和违规事件时,要及时进行现场执法,制止侵权、违规行为的继续,必要时依法强制执行。对侵权或违规事件包括造成海域污染、资源损害情况等进行全面、客观、详尽的调查取证。具体内容如下:

⒈开展海域使用管理的执法工作。我国有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内海、领海面积辽阔。在其范围内有20000多平方公里潮间带,有6500多个可依托的海岛,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约123800平方公里。[2](p100)这些数字表明了我国海域资源丰富,开发选择性大,区位优势显著。目前,我国许多海洋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使用一定的海域空间实现的,如港口、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养殖和旅游等。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兴起过程中出现的围、填海造地、工程用海、旅游用海等运用行政手段加以规范和管理,并协调其与传统盐业、养殖用海之间的争海矛盾。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法》,建立了海域使用权属审批制度、海洋功能区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三项基本制度,对海域使用进行立法和规划,规范了海域使用权属管理,使海洋监察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有了法律依据。

⒉开展以保护海洋环境为目的的环境执法工作。海洋环境作为整个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洋底土、海水表面上方的大气和受到海洋直接影响的沿岸区域和河口区域等。[3](p146)海洋环境的好坏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能否得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海洋的水质和生长的环境,同时又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为保护人类的蓝色国土,保障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稳步、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海洋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海洋制度的有关法律规定,从海岸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海上船舶和海洋倾废等五个方面入手,对涉及和可能造成海洋环境受到损害的诸多目标进行监视,严防和禁止一切污染和损害我国海域的行为,以达到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

⒊开展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使命的执法工作。所谓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海洋上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要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权等等。我国海洋监察部门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有关法律和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使命,强化国家对管辖海域的监管,发现和坚决制止侵害我国海洋权益的违法行为。

⒋开展以合法利用海洋资源为目的的监视执法工作。海洋资源是存在于海洋中的多种自然资源的总称,一般可把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矿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4](p147)目前,我国海洋监察部门对海洋资源管理的监视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海域有偿使用和经国务院授权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监视,对其他行业管理的资源开况进行监督。通过对我国管辖海域的监视,保证我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洋资源得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⒌承担海上应急任务。应急性体现在海洋执法的应急反应上。所谓海监执法的应急反应是指海上一旦发生或出现违法、违规案件或其他海事事件和异常问题时,不论是在正常海洋实践活动中发生的还是在非正常情况下突发或偶发的,海监执法机关和海上执法力量都应该在规定时间或者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起来,运用适当的装备技术手段赶赴现场,按照应急计划方案、技术规程进行调查取证和海上处理。[5](p144)中国海监队伍承担的应急任务主要有应对海上溢油事故和国家海洋权益方面的突发事件。中国海监海上应急指挥中心设在中国海监总队,拥有具备先进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功能的硬件平台,能够为远程决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中国海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和海上维权执法工作应急机制。调查取证技术支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三、我国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法制化管理是现代海洋监察管理的基本方式。[6](p120)其核心就是“依法监察”,即海洋监察部门的一切监察管理工作必须依法而为,受法律约束。其内容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因此,要实现法制化管理,首先必须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其次,要有执法中必要的武装、设备;再次,还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组成的海监执法队伍。

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现状还不令人乐观,执法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在每况愈下地影响我国的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下面就以中国海监南海总队第八支队为例(2005年实地调研),浅析我国法制化海洋监察执法管理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⒈执法实践中缺乏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的支持。虽然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污染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海洋环境保护整体工作的推进却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海洋环境是个大的生态系统,在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上,既要考虑法律之间内部关系的层次性,即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到生态要素的个别保护,如,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同时又要考虑法律之间内部关系的区域性。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各个海域的资源分布不均衡,海域的权属不明确。如果在海域资源保护问题上没有法律依据的话,就会引起地域之间的冲突和争端,如,黄海、渤海海域周边复杂的关系,需要有保护区域的法律出台。尤其是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岸带区域的海洋生态及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另外,我国立法上对行政区划海域和自然保护区海域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也给执法部门带来实际操作的困难。

⒉执法实践中缺乏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执法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五龙闹海、职责不清、权限模糊的尴尬局面。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确定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当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同时,缺乏海陆约束机制和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协调机制,也是造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状况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体制上的综合管理约束,难以将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和海洋环境保护综合协调一致,因此,随着海洋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规模的扩大,海洋环境污染的损害和行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发生,原有以部门为主的分散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在分散的行业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高层次的海洋综合管理,运用政策、法律、协调等方式,理顺开发部门之间、开发与资源之间、开发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达到既保证海洋开发利用的发展,又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目的,使海洋能够成为人类持续利用的未来领域。[7](p117)

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完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是指具有法定行政管理权限的机关或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涉嫌构成犯罪的行为从行政执法过程中分离出来,自然过渡和转移到刑事司法程序中,进而进行侦查、追诉并最终汇入刑事审判的机制。与一般的刑事案件不同,环境犯罪案件的来源取决于行政执法机关的移送,刑事司法部门无权第一时间介入环境犯罪案件的侦查,案件来源必须通过行政执法部门的移送。国务院2001年7月9日公布施行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3条明确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依照本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目前,我国海关、环保、水利、国土资源、林业等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权的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都部分涉及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定。如:危害森林、水产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管理制度的犯罪等。这些涉及犯罪的违法行为,很多已经列入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等章节中。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就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等也相继提出了如何适用法律的意见,然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单独或联合解释的形式予以明确。但目前,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还未建立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因此,尽管海洋部门查处了不少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至今没有相关的移交程序。

⒋执法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执法经费的不足,造成执法力度不够的现象。据实地调查,国家海监大队南海分局第8支队反映,现阶段他们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每个月只通海路执法一次,时间约为一周。这种长时间的间断监视现状,让违法作业者有机可乘,对我们有效地打击海上违法作业行为很不利。经费不足也造成了海上执法监控设备的陈旧和欠缺。据南海分局第8支队反映,由于执法船龄较长,航速慢,抗风浪能力差,再加上船上的监控设备的落后,阻滞了执法人员打击违法行为。

⒌执法人员较少和综合执法技能不足。由于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制约,没有金费使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没有条件得到提高,这对执法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对海监执法队伍本身建设也是不利的,一支好的执法队伍,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必须是高素质的。

⒍用海作业单位的依法用海意识仍需提高。由于国民用海意识观念陈旧、《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的时间不长以及某些地方行政单位的地方利益至上观念,使不依法申请许可和有偿使用海域的问题依然突出,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相关的法律认识。

四、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全球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对此制定的长远目标,笔者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制化监察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设思路:

⒈强化法制化管理,在立法上及早构建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化管理,是海洋监察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虽然《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相继出台,但是我们的海洋法律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框架中还应增加海洋特殊海域区域和海岸带海域区域的法律保护,同时建立、健全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8]

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海洋法规体系,加大地方立法进程,逐步构建完善的、符合当地海域使用实际情况的法规体系,为加强海洋管理建立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再则,应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海洋生态要素的法律保护规定,在管理体制上把行政区划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规划为统一的整体,以便行使统一的管理权限。

⒉明确海洋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能。海洋环境状况是衡量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尺度,这决定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海洋环境处于特殊的地理空间而不同于陆地环境系统,海洋功能的复合性使海洋环境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功能和资源利用间的冲突与权衡。海洋环境与资源处于同一个水体中,海洋环境管理需要考虑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对环境的要求和对资源的需求,在社会可接受水平下,制定各历史阶段的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体系,形成有利于海洋开发利用、有利于区域环境的总体控制、有利于海洋环境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体系。只有在法律地位上明确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规定,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海洋环境保护需实现从原则规定向具体规定转变。中国海监近几年的“海盾”行动,每年都要查处一大批重大海洋违法案件,仅2006年就查处了74起,比上一年增加了200%。但无一例外都只是进行了行政处罚。成倍增长的海洋违法案件,以及海洋环境质量的日渐恶化,与海洋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严惩不无关系。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缺乏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因此要逐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海洋环境保护实现从原则规定和定性到具体规定和定量的转变。尽快研究并制订诸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细则之类的法律。在制定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各地应建立起一整套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好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协调各海洋行业在海洋开发中的关系,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是组织编写好海域使用开发规划和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三是要真正实施重大海域使用项目可行性论证制度,提高海域使用项目审批的科学性。四是全面实施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海洋工程污染。五是完善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权证书年审制度。六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制的衔接。

⒋加大海洋执法经费投入力度,配备足够的执法人员,提高执法监察硬件方面的实效性。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加强海洋执法设施建设,建造独立的海洋监察船,配备必要的监察车辆;购买急需的海水监测化验设备,以应对海洋环境污染、水质监测的需要;配备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确保现场取证并建立完整的监察数据和档案。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与公安、边防密切配合,组成联合执法体系,加大海陆联合检查力度,重点查处破坏海洋环境和资源等非法用海行为,维护良好的海洋开发秩序。

⒌提高海监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没有一支高质量的海洋执法队伍,海洋法律、法规就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和实施。海洋监察员是海洋执法监察的一线战士,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海监工作的成败。因此,在海监队伍建设方面,应严格按标准进人,做到宁缺毋滥,选用一些文化层次较高,懂业务的人才,调整海监队伍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培训,通过不断积累执法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战斗力。坚持监察员持证上岗制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断提高海洋监察员的法律水平、业务能力。

⒍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国土的宣传。国家和社会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海洋保护和管理工作。大力开展海洋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关心、了解和认识海洋,形成爱护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养护海洋的社会氛围,认识到海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是海洋及管理工作得以强化和顺利开展的社会基础。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对大案要案的重点查处,提高违法用海行为的曝光率,予改变用海者的依法用海意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多种媒介宣传,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海洋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沿海地区公众参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之成为保护海洋的有生力量。[9]

总之,海洋管理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作为依法管理海洋监察的职能机构和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从事执法活动的主体,我们要准确定位管理职责,明确分工,探索统一、高效的海洋管理运行机制,树立管海的新形象,使海洋监察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海洋出版社,1998.

[2]国家海洋局.海洋监察相关法规释义[M].海洋出版社,1998.

[3][4][5][6]郑敬高.海洋行政管理[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7]范志杰,周永有.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M].海洋出版社,1999.

[8]刘惠荣,高威,杨益松.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探讨[J].法制论丛,2006,21(3).

文化管理体制范文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从事的工程建设,科研开发等活动越来越复杂。如何在既定的时间限期内,按预定的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某项任务,以获得投资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这就促进了项目管理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而项目进度管理与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投资管理一起组成项目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化工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资源耗量大的特点,历来是国家和企业投资的重点,所以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和企业投资的有效使用,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本文从项目管理的总体知识体系出手,着重分析了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系统地介绍了项目,项目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对项目质量管理中涉及到的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改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对天港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化工建设项目;项目质量管理

Abstract

Inrecentyears,groupworkingwayhasbecomeenterprise’sandotherorganization’sessentialsurviveanddevelopingmeans.Thegroupofthehighefficiencyhasshownstrongvitalityinenterprise''''sbusinessactivities.Greatlydependingoncompositionandvalidityoflinkingupfactorsofgroupmember,groupcouldoperatewithhighefficiency.Theefficiencyofacooperativegroupisgreaterthantheoneinwhicheverypartisjustsimplesummation.Asgroupcontactingitsmember,complexitywillincreaseaccordingly.

Theoverallprojectmanagementknowledgefromthesystembyfocusingontheanalysisofthewholeprocessofprojectmanagementcommunication,systematicallyintroducedprojects,projectmanagementandprojectteam,communicationmanagementandthebasicconceptsoftheirrespectivecharacteristicsinthisthesis.

Keywords:projectmanagement;chemicalconstructionproject;projectqualitymanagement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1

1.2化工建设项目质量概述2

1.3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5

第2章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管理6

2.1项目质量管理6

2.2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策划6

2.3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7

2.4项目质量改进9

第3章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实例10

3.1项目背景10

3.2项目概况10

3.3化工建设项目设计过程质量管理11

3.4项目质量计划13

3.5化工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13

3.6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3

3.7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5

第4章结论与展望16

4.1结论16

4.2展望16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项目管理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质量与项目费用和项目时间构成项目的三大目标,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工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资源消耗量大的特点,历来是国家和企业投资的重点,而化工项目的质量不仅是化工建设项目实施控制重点之一,还是判断化工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作好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实现项目投资效果的关键。

1.2化工建设项目质量概述

化工建设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通常是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其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项目的投资也较大:并且项目的装置区总图布置紧凑,管网密集,设备多层重叠架设,施工作业面小,且互相交叉,工期要求也通常较紧,因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1.2.1项目管理

一般来说,列作项目管理的项目一般是指技术上比较复杂、上作量比较繁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任务或项目,项目的特点表明它所需要的管理及其管理办法与一般作业管理不同。

1.项目的定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定义,他们认为:项目就是为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项目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类经济,社会活动形式,是为创造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而开展的一次性活动。因此凡是人类创造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都属于项目范畴。项目管理则是为了满足或超过相关者对项目的需要和期望而对有关知识、技能、工具和手段的运用。在项目的管理中要关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注项目产品的管理和项目本身的管理。即不仅要创造出满足要求的产品,还要在项目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方面达到项目的管理目标

1.2.2化工行业的特点

作为全国工业之首的化学工业具有行业的独特性:能源消耗大、废弃物多、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化工产品的存在形式囊括了物质世界所有的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其化学和物理性质复杂多变,化工产品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点归纳起来,化工行业有以下特点:

1.就化工行业的产品而言。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大概有3万种。而每一种产品又包含很多原料,从几十到上百种,不一而足。化工行业的产品是连续的,而且有许多的联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有些时候是投入多个原料,每一道工序都有产品产出,有些时候是一个炉里同时产出多个产品,或者有些产品需要冷却或压缩等后续工序。化工产品具有有毒、危险等特性,产品专业性强。化工企业对原物料及产成品的管理相当严格。物料及产成品的任何闪失、任何差错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作及生产的正常秩序。

2.化工行业还有许多特定的产品特性参数。重要特点就是许多原料或产品有水份、发气量、等级等质量的区别,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的特定的特性参数,甚至有些产品都要最后换算成国家标准计量方法或者行业标准计量方法。

3.化工行业属于连续生产工种,属流程型行业,各生产环节直接相互依存。

生产过程受诸多因素如温度、压力等的制约,靠调节工艺操作参数实现,控制信息要求及时、稳定、可靠。生产过程较长,从原料到配料、反应、提成和结晶,需要很多步骤,可以说化工产品生产管理流程相当复杂。

4.流程工业存在着周期性全局停工检修程序。检修质量及内容决定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

对日常生产全过程的信息不能有效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不能集成全过程生产信息为大修提供科学的检修依据,常常造成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

1.2.3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的特性

化工建设项目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性。既功能,是指建设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在化工建设项目中,主要是指工艺技术上的适用性。

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3.安全性。是指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在工程建成后正常使用过程中确保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1.2.4工程建设各阶段对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质量是按照项目建设程序,经过工程建设系统各个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进程,从工程建设的时示性研究、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建筑施上、竣上验收自至使用维修阶段(见图1.1),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上一阶段的工作为下一阶段上作的开展创造条件,而下一阶段的实践又验证上一阶段设想的正确性程度。此外,其前后、左右、上下之间,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图1.1化工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示意框图

工程建设各阶段建设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如图1.3。

表1.1质量控制系统过程

时间阶段计划内容

事前控制施工准备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系统组织

质量保证体系审查

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法的审查

材料及构件质量控制

1.3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化工建设项目质量概述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安排;第二章对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问题分析;第三章通过运用实际案例分析,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在天港化工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第四章是对本文的最后总结与对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未来展望。

1.3.2论文的结构安排

图1.2论文结构图

第2章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管理

2.1项目质量管理

2.1.1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

项目的质量管理是指围绕项目质量所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按规定的要求圆满地实现,它包括使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现。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性能,成本和时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2.1.2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的生存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应作好确定方向,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活动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等项工作。

2.1.3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是为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和行业内部的目标管理而设计的,其作用应能满足国家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行业内部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对组织内部的“过程改进”进行有效管理的需要。

根据质量规律的要求,建立这样的质量管理思想和原则:结构优化,实行法制,系统管理,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达到一次成功的目的。

2.2化工建设项目质量策划

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策划的定义是: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将质量管理划分为三个过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简称为朱兰三步曲。朱兰认为,质量策划是这样的活动,既设定质量目标和开发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产品或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通用的步骤:

1.设定质量目标;

2.识别顾客——受目标影响的人;

3.确定顾客要求,开发反映顾客要求的产品特征;

4.开发能够生产具有这种特征产品的过程;

5.设定过程控制,并将由此得出的计划转化为操作计划。

质量策划是通过一系列通用步骤完成的,如图2.1所示。

图2.1质量策划路线图

图称之为质量策划路线图,该图是按照通常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测量指标是针对所有策划活动而言的,应用于整个策划过程的每一步;任何一项活动的输出将成为下一活动的输入,形成了输入——输出连锁图;每一步骤,每一活动都涉及到顾客,加工者,供应方三重角色。如果将一般策划过程进行展开,即可得到如图2.2所示的展开图。

图2.2一般策划展开图

由图可见,质量策划是一个逐步进行,逐步展开,逐步深化的过程。根据ISO9000:2000版标准关于质量策划的定义及朱兰对于质量策划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项目质量策划的概念。

2.3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

化工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是指通过认真规划,不断进行观测检查,以及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来鉴定或维持预期的项目质量或工序质量水平的一种系统。它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2.3.1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PDCA循环原理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PDCA是目标控制基本方法。

图2.3PDCA循环示意图

2.3.2项目质量控制的标准

依据IS0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IS09000族质量标准是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理论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一套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出色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己被几十个国家、数万个企业在实际应用中证实其作用和有效性。

IS09000族质量标准共有20个要素.除“检验、检测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这一要素不适用于设计行业外,其它19个要素都适用,这些要素就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各个环节。标准对这些要素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其中有许多是过去的薄弱环节。例如管理评审、合同评审、设计评审、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服务等。

2.3.3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理念

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IS09000族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预防为主”,这就提出了将质量管理的重点从管理结果向管理过程的转移问题,即不沿袭被动式思维方式,待出现、发生了质量问题或不合格事项才去纠正、处理的管理方法,而且这样的纠正、处理又难免是此措施仅限于此问题,既不足以避免重复发生,也没有手段预防。

IS09000族标准提供的管理思路是,建立一个文件化、程序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事物形成过程中有效消除产生质量缺陷或不合格的潜在因素,并对主要里程碑、控制点规定出行之有效的做法,预防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的质量缺陷或不合格事项,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形成的过程中,在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同时注重及时纠正,即一但在过程中、过程的中间结果或结果中发生了质量问题或不合格事项,及时针对问题的性质,选择采取“返工”、“返修”、“资源或控制调整”等措施进行处置。

2.3.4化工建设项目的持续改进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给出了质量改进的定义: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通过系统的改进过程得以实现的。

2.4项目质量改进

2.4.1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是持续改进的原理及实践内容的本质体现,持续改进是过程的改进,持续性的改进,积极的改进,预防性的改进,这是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

2.4.2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过程

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过程(工作流程)如图2.5所示。

第3章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实例

3.1项目背景

本案例以天港化工建设项目为例说明对工业性项目进行管理控制的一般过程。本案例重点讨论了如何进行工业生产性项目的项目质量管理。

3.2项目概况

3.2.1项目简介

天港化工是省重点工程项目,是年产合成氨30万吨和尿素52万吨的大型化工项目,投资额为18.6亿人民币,其生产工艺合成氨为钴钼加氢、氧化锌脱硫、本菲尔溶液脱碳、甲烷化精制、尿素为改良C法,造粒塔加粉尘回收系统。化肥厂为1020m392m的长方形,以中央道划分为东西两区,到东纵向分为3个区,中间为工艺装置,两侧分别为公用工程区和辅助设施区。

该项目构成为合成氨—尿素肥料联合装置,主要为日产1000吨的合成氨装置、日产1700吨的颗粒尿素装置及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的安装、调试。

3.2.2主要工程量

安装工程项目有26项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名称和主要承包内容如下表3.1所示。主要工程量有:

1.设备工程,共有7624台/11831.5t其中,静止设备312台/8373.3t,传动设备216台/1242.3t;包装输送提升设备165台/1784.3t;机床、消防等设备6931台件/431.7t。

2.管道工程,共有156017.3m/3230t,其中高压管63771.2m;中压管14237.1m;低压管78009m。

3.保温工程,工程量总计保温面积63580平方米,其中设备保温9121平方米,管道保温54459平方米。

表3.1分项工程一览表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项目个数主要承包内容

合计20其中,生产装置2个,主要公用工程18个

1合成氨装置1设备、管道、电仪安装、油漆、保温、试车

2氨库1辅助设备、管道、电仪、油漆

3尿素装置1设备、管道、电仪安装、油漆、保温、试车

4尿素散装库1设备、管道、电仪安装、试车

5尿素制袋包装车间1设备、管道、电仪安装、试车、油漆

3.2.3项目特点

这项工程有以下显著特点:

1.竞争激烈。整个施工现场10几个承包商和制造厂家。

2.工期要求紧。该工程绝对工期只有18个月

3.2.4项目组织结构设置

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的要求,依据组织原则建立了项目的组织结构如图3.1所示。项目经理部由总经理、项目总经理、施工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副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及翻译组成。项目经理部是以总经理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是项目决策的群体结构,负责项目的全面领导工作,包括制定项目经营、管理、施工等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对项目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经理部下设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管理部门根据业务需要,设4个部,即:工程部;经营部;采购供应部;行政部。按现场施工任务划分,设3个队,即:设备队、管焊队、电仪队。

图3.1项目组织结构示意

3.3化工建设项目设计过程质量管理

在天港化工建设的设计质量控制体系中,根据项目类别、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行业要求、产品特点及设计过程的复杂性,明确划分设计阶段,实施分阶段的质量控制,规定每一阶段活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实施设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活动,有力地且持续的推动设计质量的提高,保证设计输出满足顾客和社会的要求。

3.3.1项目合同谈判、评审及签订

通常项目商务合同的编制和项目合同的商务谈判由商务经理负责,商务部负责对合同的管理。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合同的技术附件,项目管理部参与项目合同技术附件的谈判工作:项目合同技术附件由项目经理签字。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生效前,或投标书正式发出前,在公司内部完成合同评审。如果应顾客要求对合同/投标书进行了重大修改,还应重新评审。

图3.2项目合同签定(或变更)的程序

3.3.2项目设计策划

设计策划是为有效地进行设计控制,应对每项工程设计进行策划。设计策划由设计经理负责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共同进行,其工作流程如图3.3。

图3.3设计策划程序简图

3.4项目质量计划

本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项目质量主要包含了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工程实体质量。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本工程项目质量应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外观质量、环境协调性等方面

本项目所要实现的质量目标是整体工程创优良工程。项目部为实现项目目标,制定出了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如表3.2所示。

表3.2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质量目标整体工程创优良工程备注

质量管理范围及控制内容1、功能、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

2、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4、工程造价的控制状态;

5、施工进度的时间性。

内容:勘察设计、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和户外工程全过程。

3.5化工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

为了实现最佳投资效益,化工项目建设单位都把质量、工期、投资三大控制要素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由于化工项目建设一般投资较大,难于控制。因此,与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相比,化工建设投资控制的时间跨度更长,涉及面更广。所以,从工程一开始就必须落实投资控制的组织、制度和措施,使工程投资从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6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6.1项目实施有效性指标

项目管理是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宗旨,项目的成功最终是以完成了项目的目标为标志的。项目目标就是项目管理所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项目的费用目标、项目的时间目标和质量目标,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的三个目标要素,是项目管理的三个基本目标,有时称之为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他们之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问题。因此项目的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及其相互间的有机关系就构成了项目的三坐标管理体系,如图3.4。

3.6.2关键比值法

关键比值技术是指通过计算一组指标比值的乘积(即关键比值)来进行项目状态控制的一种分析方法。通常选取成本比值和进度比值作为项目控制的指标比值来计算。

我们可以把“预算成本/实际成本”称为成本比值;把“实际进度/计划进度”称为进度比值,这里的关键比值就是成本比值与进度比值两者的乘积。

3.6.3施工单位自身的横向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理论与实施措施较为完善,控制工作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各项制制度、措施的落实上,应进一步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力度。在这个阶段,应奉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监督检查的基本原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项目部对质量管理具体管理措施有:

1.建立品质管理体系。按照ISO900、ISO14000建立品质保障体系

2.树立品质第一的思想,在关键会议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3.按照业主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质量标准并执行

表3.3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因素内容

人管理者资质

操作者资质

材料器材材料,构件质量

建筑设施器材

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方案,施工计划

工艺技术

自然环境条件

工程技术条件

项目管理条件

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才能事先对影响项目重要部位或薄弱环节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进行预控。因此,在工程设立质量控制点尤为重要

3.6.4工程质量监理中的若干控制方法

旁站、巡视、平行检验作为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手段。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有效和重要的作用,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2)。

平行检验强调的是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按照一定比例,对某些工程部位、试验、材料等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进行质量判断的能力。

3.7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由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必要环节,是保证合同任务全面完成、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最后把关。

表3.4项目质量报告

工程名称:天港化工建设项目

施工单位:建筑公司项目部

开工日期:2003年1月1日

施工面积32150平方米

结构类型:框架厂房

竣工日期:2005年6月30日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标准评定标准

基础工程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优良

基本项目每项抽检处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其中:合格率70%

主体工程允许偏差项目:80%抽查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优良

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基本项目每项抽检处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定

其中:合格率85%

允许偏差项目:85%抽查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装修工程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优良

基本项目每项抽检处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其中:合格率为50%

允许偏差项目:75%抽查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安装工程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优良

基本项目每项抽检处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其中:合格率为85%

允许偏差项目:90%抽查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结论:改工程为优良工程

项目经理:检查员日期

第4章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质量的管理、控制和保证,不是化工建设项目所特有的行为活动。每一个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都有其各自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目标。而化工行业连续化生产、原材料和产品大多为易燃易爆、高(低)温高(负)压、有毒有害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项目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尤为重要。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应以其企业所建立的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基础和保证。化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活动,应该贯穿于项目的管理、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及开车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当中。即不仅仅要监督、控制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加工

质量、装置现场的施工、安装工程质量,还要控制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技术文件、项目所采用的标准规范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等项目的软件质量。

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把好质量关,从制度上、组织上、人员上加强管理,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消除工程质量隐患

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仅有经济意义——投入是否能带来利润,还有社会意义——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化工建设项目,虽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但分解开来看,它们又是普通的、平常的,只要我们重视它,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就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良好的质量控制将会造就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工程,从而造福于人类。

4.2展望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对整个国民经济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不仅外贸、金融、电讯、纺织等行业受到冲击,化工行业也将受到很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组合日益突出,资本聚集、产业集中和市场垄断竞争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形成了一批全球性的大公司、大集团。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越来越演化为各国大公司、大集团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发言权,关键就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竞争将会空前加剧。同时加入WTO中国不能只看到挑战,更要看到的是机遇。现在国际大化工公司纷纷以参与的方式进入中国化工市场,下一步就要与你瓜分市场份额,市场的竞争压力扑而来。压力是件大好的事,压力是挑战,也是动力。在这个压力下,那些企业能较快适应国际竞争新环境,哪些企业就会进步得更快更好。我们重要的机遇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共同的游戏规则下,可以直接享受到成员国应该享受到的权利,这给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

中国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将对中国化工业产生重要影响,对国内的化工公司来说,既有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冲击也有向外发展的机遇。

目前在我国国内正在进行一批化工建设项目,其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行业的工程项目,其建设、管理、生产及其相关扩展领域,大都属于技术复杂、涉及专业多、关联范畴广、投资额度大、建造周期长、风险大、质量要求高的工程项目。鉴于我国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化工企业中已逐渐开展起来,并有扩大发展的趋势。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建设模式已从设计院提供设计图纸、施工单位完成装置的施工安装的各自独立的单独行为和作坊式的简单项目管理模式开始深刻的转变。特别是随着国际工程公司和引进外资和国外技术项目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咨询公司、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项目管理公司及项目管理PMC等新兴模式开始大批出现。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化工行业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也有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