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全球统一市场[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53-02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与动因

11全球化的发展形势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上的依存性步步提高,国家内部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相对减弱,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全球化已经蓬勃高涨,达到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资料显示,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贸易和投资迅速增加,占GDP的比重也快速提高。跨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05%增加到了2010年的21%,增加了3倍多;全球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则从1985年的386%增加到2010年的559%,2008年时曾经达到594%[1]。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高水平推动下,当今经济活动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到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各种形态都已跨出国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随着工业革命后商品经济和现代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并达到了有秩序的扩大,国际分工形成了水平发展的新形势。

12全球化的发展动因

“二战”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促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自然是其根本前提。冷战和两极格局打破后,国际政治形势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各个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关注点被放在经济发展上,而与此同时,新的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趋势愈演愈烈,成为了全球化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各国在意识到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便利性后纷纷开展国际贸易,以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为主要方式开始了全球化的推波助澜,更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迅速成为寻找最合适全球化道路的助推动力,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分工合作、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也因此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

2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早已不限于经济范畴。能否清晰正确地认识和积极妥善地应对全球化,将成为带来经济发展、实现文明进步、政治和谐的重要抉择。我们应该意识到,全球化对促进国际体系转型、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是有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21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巩固和完善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各个国家在各种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都是相等的,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和出口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进口,那么大家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享分工合作带来的利益。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原材料、信息、劳动力等各种经济要素都达到了有效地组合,使生产力在全球水平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减少了盲目生产对各种资源的耗费,实现了生产消费上的有利互补。

22越来越密切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利益的融合

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度逐渐提高,无论是双边领域还是多边领域,国际间交流和合作原来越多,共同利益明显增多。更随着WTO、世界银行等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等多种贸易形态日益增多,国际贸易量和贸易额大幅增加,国家关系得到改善,得益于和有利于世界向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

23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由于共同利益的形成和各国交流的频繁,各国人民在全球性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交流互助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综合的进步的新人类文明正在逐渐形成,也因此将形成关于这个时代的对于历史文明的总体超越。

24全球化的消极表现

在沉醉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时,作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一分子,更加有义务去关注和改善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经济危机的出现就足以给予全人类一个及时的提醒。马丁・沃尔夫在《全球化为什么可行》一书中,概括了对全球化的批评意见,指出“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制造了危机,特别是让落后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正如其所说,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使各地区能源的价格大幅上涨,甚至一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天价能源”,金融秩序更是因此脱离常轨、失去控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明显衰退诱发世界范围经济大步衰退的可能性加大,一旦出现,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下以难以想象的传播速度和影响深度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共同问题,大范围的经济危机一触即发。

除此之外,社会动乱、局部动荡等附属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尤其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逐步激化,传统工业地位遭到挑战,机械化操作程度加深,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在各国之间的互动中,牵扯国家利益的矛盾发生的情况也难以避免。过去几百年间以资源换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激化,如何在维护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越来越值得全人类的共同思考。

3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分析

31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上活动空间和势力范围的扩大,对其降低生产成本,发展、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在相关方面形成垄断优势、增强国家竞争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对于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也应该意识到它所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据估算,在经济增长层面,1999―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部分的三分之一是由中国经济来完成的;在市场价格层面,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3]。由此可见,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也因此受到更多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首先,在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需求问题上,全球化为其优化配置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收益分配并不公平,但不可否认全球化已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进步,使中国成为除发达国家之外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次,针对中国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现状,外国投资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有效地促进了GDP水平的提高。由于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也得到提升。另外,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国际关系的改善与和平稳定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国际和平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稳步发展也因此得到了极大保障。以中国为例,对外贸易获得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市场化进程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32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当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运行风险加大,甚至对某些国家的造成冲击。同样,一旦经济波动传到中国国内,引起生产关系、金融结构的变动,对国民生活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这就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国家的自主发展、市场的自我恢复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结论

作为世界性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以其带来的市场规模效应的日益扩大和积累,使得各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国经济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并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日臻成熟。面对全球化,中国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认为应该认清繁荣背后的危机,建立健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职能,明确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产业地位。其次,应该明确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坚持实事求是,了解自己独立发展特色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和防范其不利与风险。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同时在支柱产业上掌握主动权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培育核心优势。如此才能使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世界,走向全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理论”课题组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动因和影响[R].2012

[2][英]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EB/OL].http://wwwdocincom/p-787370159html.

[4]纪艳香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相关对策[J].中国市场,2013(46).

[5]陈文玲世界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4(11).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也在各个方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然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问题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背景下不断深入发展起来的,在“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不仅仅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由此,经济全球化是超越国界的各个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中不断进行着资本和技术的交流、转换,并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1. 贸易全球化。贸易已经不再限制于一国或者几个国家之间,而是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世界经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体现在全球贸易的进出口额上。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世界出口贸易额1980年为6053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21705亿美元。剔除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因素,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实际增长6.7%。从相对量来看,即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看,1960年为12.2%,1980年提高到21.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

2. 生产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产品的生产和制造通常是由多国共同完成的,并且不断地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生产的国际化还体现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上。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经济力量,它们不断地开拓着世界市场,并且在世界上追求生产和销售的最佳区位。

3. 金融的自由化。国际金融这个重要的力量,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金融领域一直持续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使世界金融日趋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证券化和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正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的基础和最初环节。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一国金融市场越来越与国际市场连为一体,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世界金融已经不断发展,并且影响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4. 科技全球化。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断影响着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的技术发展不再是固步自封所能取得的。现今,苹果公司每一项技术革新都会影响世界,并且走入千家万户的生活。

5. 市场的国际化。当今世界已经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市场可以涵盖,而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在进行运作。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并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其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来亦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市场的形成已经改变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方式,进而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市场的国际化进一步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一条新路。

经济全球化这些特征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了解这些特征为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影响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给我们带来了如下重要的发展机遇:

1. 金融的国际化为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积极参与世界金融市场的合作。三十多年来,我国不仅在扩大开放地域上形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特色,也在开放本国经济领域上体现了自身特色。由于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资金,恰好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引入外来资金,发展自己。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已经向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放,这样既可以利用强大的资金支持发展自己,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国金融业参与社会竞争,进而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2. 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空间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为我们国家进入国际竞争开辟了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能再固步自封,必须灵活运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才能极大地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的企业也不断地走向世界,世界五百强从无到有,从排名靠后到向前,这些都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开拓潜力,也将进一步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同劳动群众有致富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的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由此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产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二战以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局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新形势、新条件之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否还适用?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也必然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

 

二、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一直都是广受学界关注的议题。林金忠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的学说史,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某些论述,后来逐渐被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所依据的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推演存在逻辑漏洞。”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必然没有前途的。张雷声在《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看资本主义历史走向》一文中总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挑战促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自我更新,但是毕竟从根本上说它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特征新发展,也是学界的关注点之一。吴茜总结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三大动因:“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全球性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三大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周期性波动和全球性经济的危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针对基本矛盾作出过自我调整,但是金尚培则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仅仅是局部缓和,而不是总体上的全面缓和,而且基本矛盾从总体上讲,走向激化的总趋势根本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除此之外,李建松、包宗羲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及其最终解决》、刘昀献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及发展趋势》、张雷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化及在当代的深化》也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深化做了比较系统的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不少学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张俊山认为世界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仅仅源于技术或监管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张雷声也认为:“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趋势,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表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总结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观点,在《反杜林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包含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两方面,从而导致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正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所以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发生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第一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实际上印证了马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性。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阶段,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形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诚如金尚培所言:“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应如何正确认识,既是理论上的难点,又是教学上的难点。科学地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对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有何新变化?我认为,要研究变化,首先要看到其不变之处。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促使资本主义制度要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而另一方面,无论资本主义制度怎样自我完善,基本矛盾都是无法克服的痼疾,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关键因素。

 

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世界形势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呈现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问题,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牵涉其中,无一能够幸免;其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它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积累和巩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但同时,它又具有了归全社会所有的形式并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全体居民服务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其三,资本主义集团所有制的发展,“随着资本的集中、垄断的发展、新技术的发现和使用,企业和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资本家个人或家族已经无力独揽企业、公司的经营,而只能由资本家集体经营,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的激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在最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一种进程。这一进程是在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取得的进展(如信息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交往的快捷,以及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作用的增强等)既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却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的基本动因。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体现。”

 

经济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但另一方面却又加深了矛盾。“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又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而导致以金融体系崩溃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而联系当今实际,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妨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代价的体现之一。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为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反而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加深。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当资源又一次趋于贫乏时,资本主义又会爆发新一轮的危机,比如金融危机。从历史动向看,虽然当今现状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大大不同,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是资本制度无法避免的痼疾,资本主义走向衰亡依然是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与资本主义并存于世,并与之进行着长达近百年的错综复杂的斗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经历了革命与扼杀、共处与联盟、冷战与缓和、对抗与对话几个阶段之后,终于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了新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就开始了自己的进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只不过是整个全球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互动加深,国际资本的积累进程加快。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急剧的变化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全球化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空间日益超越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全球化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动因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因此全球化最主要的是经济全球化。它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相互交织与融合,也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争夺与摩擦更加复杂而激烈。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共存于当今世界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作为特定社会制度的政治载体——国家,就矛盾的同一性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必然形成更多的共同点、互补点,产生更多的共同利益,相互兼容与借鉴势所必然。两大社会制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已改变了以往单纯以意识形态划线,相互封闭、封锁,两个市场平行存在和发展的状态,而是相互开放和交流,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其互补性、关联性、依赖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关系正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合、广泛合作的时代。民族国家的经济界限被打破,跨国公司已由西欧、北美、日本延伸到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已跨越了不同制度,使经济、科技向全球化发展,促进了经济制度差异的协调共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道参与国际分工,都是商品价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共同遵守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及全球化运作规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可以在全球经济的密切交往中实现市场、资源、技术等需求方面的互补。经济联系的增多和经济合作的加强。必将导致两类国家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性的加强和共同利益的增多。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管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关系已不仅仅是过去那种简单分割、对立关系,而是变得日趋密切和复杂。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其资本的投向、市场的扩展都会形成封闭状态;社会主义国家失去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就难以改变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被动局面,从而也就失去了后来居上的前提和契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走向对话,它们之间的思想、政治、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多种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世界丰富多彩和文明多样性的表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斗争

相互依存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竞争与合作同在,摩擦与妥协并存。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两种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的阶级利益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只要两者同时并存,斗争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但是,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它们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问的对立和斗争并不会因两者在经济方面依存度的提高而不复存在。相反,它们的对立、斗争在深度上进一步发展,某些时候还显得更加隐蔽、更加复杂和激烈。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处于后发展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受制于人提供了可能。从“两制”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发展水平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势位上的优劣之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他会利用其强势地位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来扭转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手段和时机达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控制和支配,以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统治。经济全球化从实质上说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进程,又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实行的一种西化战略,企图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从经济上,通过全球化的新方式来最终达到取消社会主义的目的。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还使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主权受到冲击。必须承认,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国际相互依存态势的不断深化,国际关系中超国家因素不断增加,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关系实践中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侵蚀。主权国家已经不是国际关系中唯一的行为主体,大量国际组织的成立和国际规则的制定,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大规模投资和经济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国际经济机制在各领域的广泛构建,都不断地弱化着国家在经济政策、贸易、金融、服务、信息等方面的主权意志和主权能力。社会主义国家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必须确立经济安全体系,在坚持自身的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进行“反控制”。资本主义还通过经济渗透输出其经济政治制度与西方文化。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最为严峻的挑战是在政治方面。他们可以通过经济活动,如贸易往来、投资,利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体制,由经济领域逐步进入到思想领域,传播其意识形态,扩大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将所谓人权、民主等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借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之机向社会主义施加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社会主义经济在某些方面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需求,动辄进行经济制裁,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试图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5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动因

会计的国际化,是指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其实质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活动已经超越了国界,现代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了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在中国会计向全球化方向迈进中,怎样既保持中国会计特色,又能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笔者就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动因与存在的问题谈点浅见。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随着国际间在经济上的交流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准则国际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中国也正是在这一趋势下,不断的加强同国际会计的交流与合作的,以便实现与国际会计的接轨。

1、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

    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基本推动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己经发展了几百年,与之相匹配的会计惯例也趋于成熟,并逐渐形成一些在国际上广为认可的会计惯例,运用这些国际惯例己经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融入世界经济的先决条件。因此,建立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规范体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之举。

2、海外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2007年,我国吸引外资约为93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投资的比重接近15%。随着吸收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这些企业己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体制,加强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成为必然。

3、资本市场的发展

    一般认为,会计国际协调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制度不断变革。从《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再到《企业会计制度》,每一次变革都使我国的会计规范向国际会计惯例迈进了一大步。随着我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向国际投资者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会计信息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准则与我国经济环境的矛盾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其特点是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经济水平处于落后阶段。我们目前所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来完成的,而国际会计准则是以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为背景制定的。这种落后的经济基础与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否有效的结合,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考证的问题。

2、会计制度建设与会计制度实施发生严重脱节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财政部一直忙于制定各种会计标准,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会计标准体系。按常规来说,在这种会计规范的框架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应该是迈上一个新台阶,会计基础工作应该是越来越规范,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不断提高,可事与愿违,假账、假凭证、假报表仍充斥会计信息市场,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会计制度建设固然很重要,而建设后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则更为重要,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处理,否则会计信息市场就无法净化,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也是一句空话。

3、会计国际化的错误认识

    会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着一定社会环境的要求,同时又受一定的社会环境所制约。会计系统是从它所服务的外界环境中逐渐形成和不断演进,并且反映它所服务的环境。正是由于各国会计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形的各国会计实务。决定会计环境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教育等。在诸因素当中,经济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会计是由经济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规范要求。但会计又不是被动的,当会计制度、会计规范、会计模式适应经济发展的外界环境时,它又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变经济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漠视这种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会计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应分阶段推进措施 

    会计的国际化绝不是统一化。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世界上从未存在过统一的会计、将来也难以产生。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并不是要将“大一统”的思想强加在会计国际化的概念上,而是要承认并协调这些国际间的差异,提高国际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理性地来看,沟通、协调和趋同应是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即会计国际化既包括会计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了解,又包括会计在国际间的相互协调与趋同。其中,“沟通”阶段是基础,其重在沟通思想,取得共识,是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协调”阶段是途径,重在国际组织和各国会计组织的具体领导、推动,强调通过国际协调、制定统一准则,促进可行性;“趋同”阶段是目标,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其会计事务处理中,尽量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主要表现为各国在会计处理方法之间的差异缩小到可接受的程度。当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权参与某一国的会计研究,以防其研究结果与其不一致。再如,没有会计准则的国家可以直接借用国际会计准则来规范本国会计。研究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不宜延缓。

参考文献:

1.罗胜强.2005.1.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特点及动因.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范文6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对于汽车业、钢铁业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传统行业的跨国公司来说,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泛的建立战略联盟,互相依存,互利互惠,已经显得十分重要。最早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出现于汽车工业,197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据福特公司估计,通过产品开发、采购、供应和其他活动全球化,它每年至少可以节省30亿美元。80年代后期,原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开展的USCAR合作计划、欧洲的汽车计划、日本的清洁车计划,都属于战略联盟重组。这种重组形势发展很快,世界汽车评论家所说的“20世纪可能仅存在6-7家汽车企业”,指的就是这种战略联盟,而不是兼并、合并、控股形式的重组。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汽车领域,拥有奔驰等著名品牌车的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宣布与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公司结成联盟,以组建一个年产量高达650万辆汽车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集团。两大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双方决定在客车和敞篷小型载货卡车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等领域建立广泛的联盟。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建立战略联盟的外在动因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它的效应是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促使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广泛地进行分工与合作,进而使世界市场逐渐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市场的全球化虽然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容量,但也增加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在全球化市场的经营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各种风险,既有政治、经济、技术等造成的风险,也有企业经营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货币风险等。同时,在全球化市场中,竞争比单一的国内市场要激烈得多。跨国公司既面临来自国内公司的竞争,也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必须努力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生产,进行多样化经营与风险管理。当跨国公司与其他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时,联盟企业既能分担部分经营风险,也能分担技术开发成本和开发失败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分担远远小于一个企业独自经营所承担的风险。因此,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降低其经营风险,巩固其市场地位,增强其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是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各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相融,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深入,而且也使得获取信息更加容易了。根据产权经济理论可知,占有信息对经营者来说是报酬递增的。随着自由贸易环境的形成,使得原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边际条件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规模报酬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改善了国际投资和贸易条件下,一些跨国公司从追求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出发,积极开展跨国战略联盟,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实力。

“规模经济”的含义是发展经济学首先使用的概念,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经济是说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对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它以技术水平基本不变为假定条件,去考察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大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当这两种比率相等时则是规模收益不变。

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对提高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可以由内在经济来解释。内在经济就是一个企业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引起的效率提高或成本下降。效率的提高可以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率。各联盟企业通过组建战略联盟,与其他企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进行横向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把资源集中于各自的核心优势上,扩大生产规模,使各方的要素投入重新组合,从而降低生产和组织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形成了内部专业化、规模化的模式,实现了联盟企业最大的规模经济优势。第二,市场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率。各联盟企业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可使联盟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边界,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市场需求容量。战略联盟可以使联盟企业的各自市场边界相互交叉和融合,从而扩大联盟整体的市场空间。同时,各联盟企业通过组建战略联盟,还可使联盟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拥有更强的市场优势,实行规模采购,这样不仅能以较低的市场价格购买投入要素而削减成本,还利于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节约交易费用。

三、推动技术革新、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成本、分享技术成果和分担技术风险,也构成战略联盟的动因之一

跨国战略联盟是在经营能力和资源对等的伙伴间建立的以开发新技术、控制新的国际标准和维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联合。企业间的知识流动以水平式的双向或多向流动为特征,不仅追求规模经济性,而且还强调获得“学习效果”和经济协同性。在战略联盟内,企业之间常常在某些职能上合作,在另一些职能上又相互竞争,出现“左手挥拳、右手握手”的情况。通过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获得新知识,同时将其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融合,达到战略合作的升华。特别是高新技术处于优势地位的跨国公司,通过跨国战略联盟不仅可以相互交换彼此拥有的专利技术等优势要素,提高创新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加大其他相关企业的技术模仿成本和难度,延长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且能够在分担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和风险以及共同进入市场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协议,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使结盟双方最终能够获得1+1>2的投资效应。

(一)推动技术革新的需要。目前,技术创新和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技术前进的步伐,就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即使很大的企业也存在这一方面的压力。而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有很强的实力和充分的信息,否则很难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这就要求具备各种专业特长企业之间的配合,而战略联盟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二)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成本的需要。一般而言,大型跨国公司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其产品往往具有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性,然而,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新产品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使得新产品、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风险加大,要求不断缩短研究与开发时间,降低研究开发成本,分散研究开发风险。世界主要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和扩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纷纷组建了不同形式的跨国战略联盟,加强在高新技术研究中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了跨国公司的科研开发日益走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