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理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编辑学理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编辑学理论研究范文1

【关键词】变易理论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86-02

引言:

在我国新一轮课改浪潮下诞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学校教育教学务必要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重担,要逐步改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本知识为中心,以统一要求为中心的现状。为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开始积极地引领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度和参与度,积极地培养其自己动手、思考、探究,勇于提问,勇于质疑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实总是比梦想来得更为骨感美,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都没有获取较为理想的效果,实际上还有不少化学教师仍被以下几个问题所困扰:究竟该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怎样寻找更适合学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怎样依据学生的认知层次来组织更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为此,下文将在对变易理论的认识基础之上,通过对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例的分析,来简要地探讨一下变易理论应用于高三化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当前高三化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没有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往往都会寄希望于高三复习阶段的学习,因此,学生在高三化学课堂上基本上都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学风比以往也有明显好转,某些学生的成绩也因此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可谓是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因为高三化学课堂教学节奏会明显加快,当学生面对如此快节奏的课堂时,对于那些如雨点一般强袭而来的知识点,真是难以招架。于是乎,这些学生原本认真学习的决心就这样被生生地打了回去,意志不坚强者又唯唯诺诺地回到过去混沌的化学学习状态当中,上课极易走神,课后作业无法完成,小考大考成绩一塌糊涂。更有甚者渐渐地对化学学习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上课不愿听讲,打瞌睡,喧哗不止,直接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倘若教师不及时纠正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即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是天花乱坠,兴奋盎然,学生的高三复习也必将以失败告终。为此,教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要将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思想紧密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长时间以来,化学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脱离,更是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实化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能在化学书本上找到很多生活表象难解的问题的答案。而高中生正值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教师就应该好好地利用他们这个心理所需,强化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化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习化学的热情。第二,过去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因为比较少地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如此一来,即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他们的学习效率也是难以提升的,因为化学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必须逐步改变传统教学墨守成规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地做化学学习的主体。第三,面对高考重于泰山的压力,大多数教师都不敢尝试更为新颖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害怕失败,害怕学生的成绩会因此下降。其实作为教师,教学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教学过程更为重要。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不要以“成绩”来论英雄,论过错。

二、透视变易理论

(一)变易理论。说到学习,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学习”本来就包含“练习”的意思,“学”是“学习”的意思,而“习”则指“练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古语也有云:“温故而知新”,还有新近说法:“熟能生巧”,所以,重复可以说是学习之母。从脑神经学角度而言,当一个人重复做某件事情达到21天后,便会在其大脑的习惯领域中养成做这件事的习惯。而当一个学习习惯养成的时候,就会在大脑的习惯领域内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神经活动模式,当这个习惯被破除之时,这个神经活动模式就会随之发生改变,但是如果已经消失的习惯被某些事情重新激发,那么这种神经活动模式就会迅速地重新形成。总之,不论是学习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生成,就难以完全改掉。另外,学习者如果想要将自己所接触的知识信息真正地记住,也必须不断地重复记忆该信息,将其储存进大脑里的长时记忆区域。可见,重复对学习而言的确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极少去关注重复的量,而更多地强调重复的意义,试问没有足够量的重复,哪能真正地产生重复的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就只能从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中形成,也不能只从毫无重复的变化无端中形成,真正的学习是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易之中的。

那么何为变易理论?它其实就是一种关于学习的理论,主要就是讨论人们怎样才能帮助别人有效学习。它是由世界著名教学论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马飞龙基于传统的迁移理论所提出,享有全球性的广泛声誉。所谓迁移,是一种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指的就是人们将经过一系列重复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学知识产生一定影响的现象。而变易理论认为,没有共同性是不会产生迁移现象,没有差异性也不会产生迁移现象,所以,迁移其实是由共同性和差异性一起作用的结果,这也是变易理论超越传统迁移理论的突破口。变易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要认识某事物,就一定要发现该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而要发现这个事物和其他事物在某个属性上的不同点,这个属性就一定要在某个维度发生变化。在一切其他属性都维持不变的状况之下,这个属性自然就更容易被识别出来。通常情况下,变易理论研究有两种情况:一是人们所识的不同经验方法的变易;二是人们学习内容的各个重要特点的变易。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依据“变易理论”归纳出教学以下三个层面的变易:变易之一,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一样的认识所形成的“变易”。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明确学习内容的时候,不但要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生活现实情况来思考,也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来思考。变易之二,教师针对什么是适合的“学习内容”的不一样见解,即课堂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变易”。这就要求教师和教师之间应该进行积极的经验交流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进而促使学生从中获取更大的益处。变易之三,应用适宜的变易图示,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重点放于对学习内容的处理之上,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得以丰富多彩,才能进一步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易理论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变易理论能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时间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了所有高中化学教师所关心的重中之重。如果教师能够适宜地将变易理论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当中,则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因为将变易理论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内容的一个关键特点发生变化的时候,而其他特点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变动的特点就被学生所辨识到,这就是所谓的变式教学法,学生一旦察觉到这种变化,就会在头脑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空间。基于变易理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某化学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对自己向学生提供的教学材料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不断变化,并保证该化学知识点的本质属性稳定不变。简单说来就是改变常规方式,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新情景,激励学生采用与以往不一样的角度、方法去思考问题,打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拆除定势思维的边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思维。

2.变易理论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通常情况下,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即便拥有了甚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其教学理论水平却相对落后,面对教学变化时,往往更多地是依赖自身的教学经验或同事之间的借鉴来应对。大量事实证明,实践和理论的脱节已成为了当前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的致命伤,以致于其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突况的时候,更多的是缺少及时的分辨能力与应对能力,甚者是直接对突况视而不见。而依据变易理论产生了四种变易模式:对比、分离、类合、融合,则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3.变易理论能够丰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众所周知,实验课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较为枯燥的,学习热情较弱,但是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基于变易理论之上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要更好地实施师生角色的互换:第一,心理换位,就是要进行换位思考。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完全掌握了化学的系统知识,是高屋建瓴,而学生头脑中则没有如此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因此教师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理解学生学习的难度,要循循善诱,而不要暴躁施教;第二,进行课堂角色的换位,让学生上台演示实验,促使他们像真正的教师般认真思考,提高其自豪感,增强其实验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三、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变易理论的途径

(一)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化学课堂教学选择适宜的变异模式,将变易理论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在化学概念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便可以应用变易理论来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概念的真正内涵,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学习“摩尔”这一化学概念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摩尔”这一复杂概念都念念叨叨。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如果一“叠”1000张的10元人民币重一千克,而一张5元的人民币正好是一张10元人民币重量的一半,那么一“叠”1000张5元的人民币就重0.5千克。如果1“摩尔”的C-12原子6.02×1023个重12g,那么1“摩尔”的O-16原子6.02×1023个重多少g呢?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对照比较,计算出1摩尔的O-16院子重16g。然后教师在趁热打铁,继续问“那么其他原子每摩尔重多少?”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已经发现了引入“摩尔”的便利性,引领学生推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这样步步经营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彻,促使概念在其大脑中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可以讲演示实验更改为一边讲述一边实验,当然前提是实验必须不能过于复杂、装置必须不能过于繁杂。比如高一“化学反应效率受到外界条件影响”、“盐类的水解”、“次氯酸的性质”等实验;高二“化学平衡移动受到外界条件影响”、“葡萄糖的性质”、“胶体性质”等实验;高三“鉴定未知药品”、“原电池的原理”、“醛的性质”等实验,教师都可以一边讲述一边实验,以此来促使学生摒弃过去行尸走肉般做实验的方法,更为积极地在动手动脑之中思考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书本知识在其脑海中的印象,让他们在实验中懂得科学的真正内涵。最后,教师应该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比如“电解原理”这堂实验课,教师就可以不直接将电解池实验装置提供给学生,而是让A同学把石墨与石墨导线连接,并放进一只烧杯里;让B同学在石墨与石墨间连一直流电源,并分开两只烧杯里;让C同学在石墨与石墨间连一直流电源,并一只烧杯里,每只烧杯都装有氯化铜溶液。让学生完成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实验现象,然后一同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推理,最终形成电解池实验的必要条件、原理、能力变化等问题,逐步深入。如此一来,整堂实验课在教师的引导点拨,问――引――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下,就会显得极为生动形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将其实验课上枯燥情绪化为热情活泼,与此同时,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才能有效地避免发生“学生进学校是一个问号,出学校是一个句号”的现象。

(三)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时间较长,通常情况下,学生已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烂熟于心,因此极为容易产生怠慢心理,进而对学习内容很难形成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应该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适宜地调整教学结构,必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复习《H2SO4》这节化学课程的时候,学生往往已经厌烦了那种先回顾再归纳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亲自上阵回顾并完成“黑面包”实验,如此一来,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学生也才会更为积极地分析此次实验产生的现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活跃的气氛之中提及一些较为“沉重”的问题,比如有关高考常考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蔗糖变黑?然后再由蔗糖的炭化引出浓硫酸的脱水性,接着再逐步拓展到高中哪些常规实验涉及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等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新一轮课改给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要求,即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更符合当下的教育规律,摒弃那些墨守成规、不合时宜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如此背景之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开始积极地引领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度和参与度,积极地培养其自己动手、思考、探究,勇于提问,勇于质疑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教师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都未能获取较为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就针对基于变易理论的高三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此希望能为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提供更为全新的教学思路,进而促使化学课堂教学更适应教育改革新时代的发展所需。

参考文献:

[1]陶红.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83-83.

[2]段国荥.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2):192-192.

[3]王正冬.了解学困原因,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1,(67):173-173.

[4]胡迎庆.摆脱低效教学,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2,(63):148-149.

编辑学理论研究范文2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几何图形变换的教学策略分析

【例1】(阅读理解式的几何模型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2,PB=3,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甲同学的思路是:将BP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如图2)然后求解。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5,BP=2,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的边长。

学生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通常学生会认为无从下手,但是这时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题目所给材料出发,寻找建立模型的突破口。材料中小明的做法是通过图形的旋转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旋转的角度是60度,此时教师要重点向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旋转的是60度?如果旋转的是30度、45度又会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旋转60度的玄机就是:题目中原来大图形是等边三角形,需要用60度去构造另一个等边三角形。此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所求的问题中原图形是有什么特征的图形,旋转角度定为多少才更合适?学生自己观察会发现,所求题目中原图是一个正方形,这样只有旋转90度才能成功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从而解决问题。

解:如图,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BP′A,则BPC≌BP′A。

∠BPC=∠AP′B=135°。得AB=5。即∠BPC=135°,正方形边长为5。

对于一些材料问题,大部分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偏低,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根据自己的建构准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这一点恰恰是教学的一个盲点,学生即使阅读了问题,也没有办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想象、联想、思考等活动将阅读的内容与所学知识联系到一起,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在读期间一直做中学数学家教,曾经教过初一到初三16个学生,这16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期末考试可以得115分的高分学员有只靠42分的后进生学员,但是他们大多数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愿意做阅读类题目,当遇到阅读信息题,或者是探究类题目时会在没有做题前就产生抵触情绪,宁可多做几道纯数学题。甚至在阅读期间由于字太多不能理解而被气哭了,但是事后我们曾经交流过这样的原因:学生说,她读不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那么多字是什么意思,即使读了也不明白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不知道从何下手,不会提取文字中的信息,好胜心强就被气哭了。这位学生就是得115分的高分生,在这之后我也让其他的学员练习了这道题,但是他们都说老师太长了,考试不能考,再说了我这样的水平只要做简单的题就行了,这么难的题我不会也可以的。

编辑学理论研究范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751

国内刊号:21-1077/C

邮发代号:8-11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编辑学理论研究范文4

关键词:读者学;数字出版;产业转型;范式革命

读者学研究自1980年代中期发轫以来,几度受挫中断,没能构建起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数字出版时代,由于市场环境演变、技术推陈出新,读者的阅读心理、购买行为和阅读习惯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变化,读者学研究的重要性空前凸显,在新的语境下启动读者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读者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读者是出版价值链的最终一环,对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没有读者的认同和消费,出版经营难以为继。对读者的研究,分散于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出版学等学科。

读者研究起源于图书馆学,前苏联学者曾用“读者学”的概念概括与图书的生产、传播、宣传和作用等有关的研究。梁彦斌的《读者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及张元璞和厉淑纯的《读者心理学》(学苑出版社,1990)等专著的研究对象都是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学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职业,对用户的信息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部分结论对出版机构具有参考价值。但是,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与数字阅读毕竟是有区别的,广义的信息服务与出版物提供的效用本质上不同,两者不可混淆。符国群在《读者行为学》中提出应该运用观察、实验、访谈、问卷调研、建模等方法对读者决策过程、读者认知和体验、读者与经营者的交互等进行探索。然而,由于阅读消费属于文化消费、符号消费的范畴,因此消费者行为学的思路只可参考而不能照搬。以上几个学科对读者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但都有明显局限,如果直接借用其理论范式,就会陷入“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的思维僵局,无法进行实质性创新。

编辑学与出版学研究兴起之后,研究者发现必须去调查、分析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心理、购书行为和读后评价。宋原放先生于1985年首倡创立读者学,并将它视为出版学的子学科之一。编辑学研究者主张借鉴“接受美学”理论,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书籍策划和编辑的规律,倡导通过倾听与对话了解读者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期待,分析读者对内容、形式赞同或拒绝的深层原因,并藉此来改进策划和审稿的效率。出版学研究者认为,读者的价值观念、收入水平、教育背景、性格偏好等会影响其购书行为,宏观环境、文化思潮、流行风尚等也会影响阅读行为。读者的阅读消费具有独特的动因和规律,值得投入精力去探索。出版营销学对读者的分析直接套用营销学对顾客的看法,没有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技术偏好、理性程度、参与意识、个性特征等角度对读者进行深度细分,部分结论略嫌牵强和粗糙,而且也没有对技术的最新变化进行反映。

总体而言,编辑出版学领域的读者学研究成效并不显著,已处于停滞不前之境。其原因主要有:首先,部分学者的功利主义取向。有些研究者只想在该领域捞点“浮油”,然后“华丽转身”,没有长期投入的思想准备,研究重心随行业热点任意转换,“慕虚名而不务潜修”,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其次,读者研究需要向下扎根,以大量实证做支撑,必须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人遇难退缩。再次,出版学独立性不足会影响读者学发展。上位学科没有受到学术共同体的充分认可,子学科必然会遭遇合法性危机。因此,读者学的不可替代性,不仅要从读者地位提升的角度去认识,还要从保持出版学独立性的高度去认识,否则就无法解决学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基金支持、社会认同不足、无法形成独立学派等衍生问题。

二、读者学研究重新启动的必要性

在传播技术日益成熟的前提下,读者的阅读消费和阅读心理呈现出多元善变的特征,面对不断混融的媒介,读者消费选择过程、对营销活动的“刺激一反应”模式、读者参与的频次和方式、媒体生活习惯等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这些变数的成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进行严谨的观测和探索,读者学重启殊为必要。

首先,重启读者学研究是深化认识产业转型的需要。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对实践最新发展做出及时回应,从理论的逻辑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等方面实现突破。目前,出版实践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产业格局已经超出传统理论的解释范围,传统理论无法辅助经营者规划新的行动方案。出版经营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讲,不在于出版社可以提供什么而在于读者需要什么,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去对读者进行更为精准的认知。

其次,重启读者学研究是出版学理论体系完善的需要。出版学自建立以来,各分支学科发展基本平衡,唯独读者学一直相对薄弱。读者学的成果集中在出版营销学领域,出版营销学主要借鉴营销学中“STP+4Ps”经典框架。但是,事实上读者的阅读消费与其他类型的消费大为不同,因此,简单套用营销学相关结论无法准确解读阅读行为,也无法回避读者学研究贫弱的事实,更无法为出版学、编辑学和出版营销学等关联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

再次,重启读者学研究是完善出版学课程体系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哪一层次的专业教育,读者研究的方法(调查、观察、统计、分类、比较、实验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比如,无论是从职业、教育背景、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变量的角度划分读者群,还是从社会阶层、阅读动机、购后反馈、所在地域等角度确认阅读需求,都是学生了解出版市场的必要准备。再者,读者购书和阅读中的表现等也是学生深入理解编辑策划、出版物制作的前提。

最后,读者学是出版学与其他学科对话的桥梁。学科划分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并不意味着学者要严守畛域之分,“老死不相往来”。学科间的交流对提高学者素质及成果质量大有裨益。而要实现良性沟通,不仅要有了解其他学科的自觉意识,还要有合理的切入角度。出版学与传播学、人类学、营销学、用户体验研究等学科的交流可以以“人”为切入点。读者学中的读者指具有阅读能力并通过购买获得图书或阅读器的人,他与传播学中的受众、人类学中的人、营销学中的消费者,用户体验研究中的用户等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和关联性,因此,读者既需要从相关研究中汲取灵感,反过来读者学的成果也可以反哺上述学科。

三、读者学研究重启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在线统计工具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成熟,使读者研究可以成为一门具有实证基础的社科学科。IT技术的成熟使阅读消费的大部分环节都能在网络上完成,读者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供应信息,然后在线选购和支付,阅读之后将评价在网上,经营者可以使用专门工具记录读者的浏览、点击与反馈过程,然后通过统计和回归分析,获得有关读者行为方面的结论,用以指导后续经营活动。上述思路既可以用以提升出版营销绩效,也可以为读者学研究所用,为学者划分读者类型,探索读者的需求和偏好,研究阅读消费规律等提供方法上的启示。

第二,产业升级中涌现的新现象能为读者学研究提供丰富素材。数字出版的发展要求经营者具备更强的技术管理能力,比如软件开发和数字媒体集成能力,同时买卖双方的交互也会呈现出新的态势。读者不再只是信息接受者,他们本身就是传播网络的中心。此外,博客、推特、Facebook、Digg、YouTube、Flickr等新传媒形态的普及,让读者和作者、出版商之间可以直接建立联系,通过多个接触点获取信息,这些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创新,不仅可以给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交互平台、更丰富的业务内涵、更大的知名度和更高的利润率,帮助其改进产品设计、增值服务和营销沟通的效率,而且可以深刻改变读者的体验。这些变化表明,随着实践的深入,一些具有广阔前景,符合技术演进潮流,能改进人类文化生活水平的出版模式,必须尽早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第三,出版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读者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出版物的角色功能不断变化,数字出版物更多地介入到读者社会生活中,如为读者的娱乐休闲等社会活动提供更多支持,出版营销学、编辑学、出版经营管理等子学科从赢利模式、营销组合、内容集成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剖析。这些成果可以作为读者学赖以重建的基础。必须注意的是,读者学研究的出发点与上述学科不同,因此对于某些问题的剖析及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差异。简言之,读者学对读者心理与行为的解释应该具有独立性。

第四,一批青年学者开始关注并将读者学确定为学术志向,同时在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学科的兴盛与研究者的素质和努力程度正向相关,其中青年学者的热情参与至为关键。目前,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需求和行为的变化引起了青年学者的浓厚兴趣,他们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手机阅读族群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为经营者介入移动出版业务提供指导。从学术创新角度分析,青年学者思维敏锐,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这些因素能保证读者学的健康发展。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的成熟、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相邻学科的支持、青年学者的参与等因素,读者学研究可以适时再次起锚,远航。

四、读者学新的理论框架的初步构想

从学科架构规划的视角分析,数字时代的读者学研究可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理论研究。这部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梳理、辨证,以及读者学的主要矛盾、基本关系的厘清。在数字环境下,读者的内涵必须根据实践发展进行扩充、调整,尤其是要对读者媒体生活方式的变化及时做出总结。比如,读者类型研究可与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用户体验研究、服务设计与管理、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等相结合。

第二,阅读心理和行为研究。在新技术的驱动下,读者的心理和行为会发生复杂变化,读者学必须对其进行跟踪、分析。这部分可以借鉴社会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用户体验研究、交互设计、信息用户研究、文化消费心理、电子商务、移动营销等领域的成果,同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解释框架。

第三,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研究。数字阅读动向预测对于营销实践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在对比国内外异同的基础上,就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方向及演进路径,提出独特洞见。这部分可以与新媒体研究、数字内容产业等领域的学者合作,同时各类官方组织和民间咨询机构的调研报告也可以加以借鉴。

第四,读者学习、娱乐、社交和购物行为一体化规律研究。未来的读者将会在赛博空间完成包括教育、休闲、消费、交往在内的多种社会活动。研究者需要从资讯传播和营销推广的混融化人手,分析如何在跟踪需求偏好的基础上,通过异业合作或一体化战略为读者提供多元而完整的价值。这部分要整合新媒体营销、战略管理、网络传播等学科的思路,为经营实践提出可行的建议。

第五,国内外读者阅读消费行为比较研究。由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国内外读者在阅读心理和媒体接触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区别,对此进行比较对于我们准确地聚焦努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部分需要选取评价标准,然后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中外数字阅读消费的异同,并给出经营方面的启示。

第六,国民阅读率下降、浅阅读盛行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冲突等议题。阅读率下降和浅阅读盛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素质,阻碍文化传承,因此如何引导读者在虚拟环境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保持兴趣是读者学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这部分可在教育学、阅读学等领域展开合作。

五、读者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展望

目前,读者不仅希望能方便地获取出版物,而且开始关注情感体验、品牌承诺、附加价值并希望个性诉求得到尊重,部分读者还在考虑如何利用IT技术摆脱时空约束,参与出版流程,这些都预示着读者学将取代技术和内容研究的地位,在数字出版研究中占据中心地位。

第一,读者学研究对象会动态扩充,媒体接触习惯等共性问题更受关注。研究对象扩充是指由于媒体混融,跨媒体合作的概率越来越高,读者的概念必须重新界定。纸质书刊、数字出版物、移动阅读终端、其他新媒体的用户都属于读者的范畴。此外,媒体虽然愈加差异化,但是读者媒体接触习惯的共性却日益凸显。社交媒体使读者的学习、娱乐、购物更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阅读活动与人际传播日渐交融,出版企业除了考虑提供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和脱离产品的专业服务之外,还必须掌握危机公关和抱怨管理等营销技能。再如,读者的媒体生活方式更加自由,工作间隙、交通等候等“破碎时段”会被利用起来阅读,但睡前两小时才是信息的黄金时间,内容更新应该选择该时段,以激发读者的活跃度。这些规律需要通过严谨的调查、可信的数据处理来总结。

第二,协同使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对复杂的媒体渠道、多元的呈现形式进行深度解剖,在理论模型上还原和抽象出新型传媒演化的过程与规律。从系统的复杂性角度考虑,数字出版不仅涉及创意激发、内容生产、商品交易、阅读消费,还与读者的价值观、社会风尚、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文化有关,而且上述因素正在发生多维度转变,这就决定了读者研究不能单纯依赖某种工具,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研究方案,采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在线调查、统计软件等,唯此方能全面认识数字出版业演进的规律。

第三,数字阅读行为模式等问题成为新兴热点。研究者在借鉴传播学、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交互设计研究、用户研究等学科视角的基础上,建构起数字阅读行为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读者心理研究、读者行为预测和控制、读者决策过程研究、读者评价的引导等,这些问题构成了解读者的深层逻辑框架。同时,每个问题代表一种视角,对应不同的分析工具。例如,读者心理研究主要从读者的认知、情绪、意志的角度去发掘其心理活动规律,探索读者购买、推荐、参与等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第四,虚拟环境下阅读氛围的营造、交互设计视角下的读者体验研究、阅读碎片化与出版商应需而变的策略取合、阅读与社交娱乐的混融、国内外数字阅读行为的比较等将成为学者的主攻方向。此外,读者学各个子领域会有序推进,同时会重点出击一举攻下上述热点、难点问题。这种科研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是范式革命的内在要求。根据库恩的研究,反常和危机使既有范式受到挑战,学者建构起多种理论进行竞争,然后筛选出能够解释反常和化解危机的范型,供学术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和创新。为促进新旧范式的迭代,读者学研究应该在强调分工的前提下,鼓励学者优先解决上述热点、难点问题。

编辑学理论研究范文5

【关键词】数字出版 教辅编辑 能力结构

【Abstract】Teaching-aid book is struggling under the new policy, while it’s characteristic agrees with the digital publishing technique.Facing the challenge, a teaching-aid book editor should have new requirments in his own ability configuration, alter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way, master new publishing technique and knowledge, so as to form the publishing philosophy of multiple use and publishing of same material, and three-dimen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Key words】Digital Publishing; teaching-aid book editor; Ability to structure

1新的出版环境迫使教辅编辑能力重构

众所周知,我国出版业界人士普遍承认的两个事实是:一是教材教辅是我国出版业的根基和支撑;二是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未来。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数字出版具有网略下载、即时更新、编辑方便等特点,而这些优势,恰恰是作为教辅图书应该具备而纸质教辅无法很好做到的。由此可见,教辅图书的功能需求与数字出版的独特优势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教辅在新的出版环境中如何有效突破呢?这对作为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

1.1传统教辅出版的困境与局限性

一直以来,地方教育出版社因其业务属性,编辑和发行人员能有所作为的方向基本为教材教辅的出版与推广。然而,出版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变迁,近多年来全国580多家出版社大约有90%的出版社都涉足教辅出版领域,并主要依靠教辅的出版发行得以生存和发展。其次,中国的教育现状使得教辅产品具有次刚性需求性,这使得教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地方教育出版社一般都是依靠当地系统征订市场的销售来获得利润。然而,201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对教辅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材料质量、价格、市场等多个环节的管理都做出了严格规范的要求。加之,2009年七月,人教社声明,认定没有人教社的授权根据人教教材编写教辅具有侵权行为,致使教育出版社如果得不到教材原创出版社的教辅授权,则无法上教育厅教辅评议推荐目录,从而使教育出版社的教辅系统销售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其次,作为读者主体的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都不一样,然而,传统教辅因为出版流程的固定性,是无法按需出版、给予个性化的服务。其次,纸质教辅的单一形式也无法给予教学丰富的资源等等,也使得传统教辅很难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变化。

最后,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大大突破了纸质图书只有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平面视觉的局限,而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手段表现内容,与单纯的文字、图片呈现方式相比,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且具有网络下载、即时更新、海量存储、成本低廉、编辑方便以及及时互动等功效,使得教辅出版更加方便出版、传输并且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技术与教辅出版的特性相当契合。

种种的困扰,迫使教育出版社需要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实环境迫使作为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与时俱进,尽快适应时展,能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技术相结合。

1.2数字出版环境下新型教辅的适应性变化

首先,数字化出版可以发挥多媒体多样化呈现内容的特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读者对知识等的多样化需求,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补充只有文字、图片等传统出版呈现内容的单一模式,且以海量资源的存储能有效满足不同读者对训练内容的需求,使教辅能够真正“立体”化。

其次,数字化出版能有效解决互动性,数字化教辅不仅可以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实现主体,特别是学生与所使用材料的互动。通过数字技术平台,有效评价“诊断”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使老师以及学生等及时了解到难点所在,学生的薄弱点、盲点、困扰所在,根据诊断情况,自动生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量身定制出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学习资源。

再次,实效性是教辅出版在市场化经济中一直遵循的理念,数字出版的优势就是强大的“编辑出版”功能。借助高效的数字出版系统,编辑能够根据教材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等方便快捷地对数字图书进行实时编辑、审核、发稿等,有效避免了传统制造图书修订出版等流程的制约,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物力等,提高编辑效率,且顺应了低碳环保的时代需求。

编辑又如何应对面对新的出版环境呢?

在传统理论中,能力被认为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能力结构也多是从智力与心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吴飞教授认为,编辑能力具有八个方面的内涵,即能力发挥的基础、内容、水平、合理性、效果、载体、价值和作用,并把能力划分为智力能力和工作能力,其中,工作能力有分为一般能力和创造能力。日本出版人鹫尾贤也在其《编辑力》一书中提出“编辑力”的概念,认为编辑力是在创意、策划和人际关系中体现出的非凡能力,可以说他已很好地总结了传统纸质出版编辑的能力结构。

教辅编辑特别是责任编辑作为教辅图书出版的重要”把关人”,在教辅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负有重要的责任,对教辅图书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营销等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辅编辑,除了要具备作为一名编辑起码的政治认知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对信息书稿的判断能力等职业素养能力外,作为很重要的一项能力的策划能力,则区别于其他图书,不但应该参与到与作者的交流与沟通,选题的论证、体例的设计、版式的确定、卖点的提炼以及宣传推广活动中,而且一定要有整体策划能力。因为教辅图书一般是成套出版,少则几本,多则几十本、上百本。在策划时不能只考虑几本书或某一套书,还要考虑丛书、整个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而且,在多学科、多品种、系列化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某个编辑的力量是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全套教辅图书的编辑工作的。所以,传统纸质出版时代,一个优秀的教辅图书编辑也是需要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的。然而,纸质时代的优秀教辅编辑能否胜任数字化出版时代的编辑工作呢?

众所周知,数字出版环境下,数字出版产业模式、产品形态及编辑工作范畴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出版,包括内容(文本)数字化、技术(手段)数字化、形式(载体、媒介)数字化、平台(渠道)数字化等。图书的整个出版流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给传统编辑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要求编辑除了要具备传统的案头工作、策划、统筹、推广、营销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在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开发应用、产品延伸等角度全方位提升,具体表现为:

(1)信息集成能力。信息集成能力是教辅编辑的基本素质,要求编辑应善于从门户网站、图书网站、学校网站、博客、微博等渠道多方面收集、分析和运用来自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应主动与教研单位和学校建立联系,形成集数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一体的数字出版网络。尽可能利用教研单位网站、学校内网等整合教学资源和试题库,将教辅内容逐渐细化,以符合当地学校师生的教学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尽可能地争取一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数字化教辅产品的内容和品种。

(2)超媒体编辑能力。首先,数字出版为动态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能,编辑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更加动态、立体、生动的教学内容。如在实验的演示、图形转化过程的逻辑过程、课文意境及背景知识等方面引人动态演示、视频展现等。其次,教辅图书业不再是简单的辅导书、习题集,策划编辑可以发挥电子出版物的各种功能,比如借助电子出版的记忆功能、纠错功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等。这就要求编辑能对“超文本+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熟练使用,这也是转型时期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3)内容再生成能力。我们知道,教辅出版数字化不是纸质出版的简单延伸和扩展,教辅资源必须进行系统的整合、排序、重组,深度挖掘,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即通过整合、再生成和传播来实现增值。编辑应成为数字内容的深度加工者、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设计组织者,引领传统的单一、平面、静止的内容生产方式向多功能、交互式、直观、立体、跨媒体的知识生产方式转变。

2.3多媒体传播和营销能力

数字时代,同一个内容,既有纸质载体也有电子书和网络载体,比如中高考模拟测试卷,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购买纸质产品,也可以一次购买电子,给学生付印等,图书内容的价值在多元化的传播过程中得以增值。另外,纸质出版物的营销,需要借助网络营销,数字出版物如手机报、数据库、程序包、App软件同样需要借助网络进行营销。编辑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必须具有多媒体传播能力和营销能力。

3数字教辅编辑如何应对新型的出版环境

3.1坚持已有的文案工作素养

任何时代,出版业本质上都是内容产业,无论教辅以什么样的形式面对读者,都需要在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等方面符合出版要求,所以,为了保证教辅的质量,编辑的文字加工能力是必须坚持且需要不断提高的。

3.2积极了解新型的数字出版技术

编辑根据不同层次的产品形态进行深度加工,如识别、拆分、标注、校对、格式转换、内容整合等,均涉及产品设计与技术应用,所以编辑必须主动了解新型的数字出版技术,以便在出版的策划以及编辑操作阶段,就能考虑到后期的出版形式,比如教辅的按需出版、教辅呈现方式的立体化、教辅的多元化等,从而在信息集成、内容碎片化整理以及营销策划等每个阶段,至少能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有效的技术要求。

3.3培养统筹营销策划能力

数字教辅的互动性、按需出版以及多元形式等特点,也要求编辑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统筹营销策划能力,在这种统筹策划的观念下,编辑在项目策划时,就能考虑到选题在纸质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上的运用,做到同一内容多次利用、多元,复合出版、立体营销。

综上所述,编辑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工作阶段有不同的内涵,编辑力的扩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的能力结构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展,编辑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模式,学习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技能,为迎接新的挑战而作准备。

参考文献:

[1]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向红,陈晨.新形势下加快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数字出版,2012,(9).

[3]梁爽.在数字化视野下推进教辅图书的出版[J].经济研究导刊,2012,(23).

[4]吴飞.编辑学理论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