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理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理论研究范文1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水会计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其依据,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进行核算的专门学科,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了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利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账务进行处理,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经济学知识充分运用,以此获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收录了环境会计的词条,其解释为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二、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区别

环境会计虽应用了会计学基本理论,但由于其着重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存在了差异。

(一)会计要素差异

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基于传统会计,所以二者的会计要素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但环境??计又在传统会计基础之上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就使得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首先针对于资产要素方面来说,环境会计要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净值”以及“环境资产损耗”;而负债要素中包含了应付环境污染治理费等与环境相关的应付费用;对于所有者权益,环境会计中计入“环境资本”;同时对于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环境会计中分别设置“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利润”,进行核算有关环境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

(二)会计原则的差异

首先就会计假设方面来说,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最大的区别便是计量单位的变化,传统会计要求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考虑到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无法以货币计量,因此施行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量、百分比等计量辅助结合的多元化计量。其次,在政策上两种会计也略显不同,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之上开具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了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时间

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不断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会计分支,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较国外来说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

(二)环境会计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向环境准则与制度方面深入发展,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要基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进一步探索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

(三)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上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明确了一些定义以及概念,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以及《环境跨级国际指南》。对于环境会计的发展,欧美两洲一直处于世界前沿,不仅从概念上解决了环境会计的含义,而且就其环境会计建设上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的快。而我国虽然有徐泓教授将环境会计做为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许家林教授提出建立资源会计核算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又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得其发展还相对缓慢。

四、环境会计开展的必要性

(一)环境会计使会计核算范围扩大

在传统会计的核算中,以所有权不同为基础进行资产的核算,这就使得一些公有资源,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因为无法划分所有权而导致无法对其进行核算,而环境会计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公共产权的环境资产进行处理,使得企业的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等能够可靠计量,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有机结合。

(二)环境会计有利于明确企业责任

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共有财产,本应大家共同维护,但是不乏有些人过于注重商业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环境做为代价。而通过环境会计的建立,可以进行相关规定,明确企业关于环境要素的账务处理,迫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从单纯的追求商业利益转化为经济与环境并行。

(三)环境会计的产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不断进步的副产物是工业化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实施环境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将环境因素以新的思维模式将经济学、环境学有机的与会计学融合在一起,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建立环境会计,将企业经济与环境相联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基本理论研究范文2

协作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通过不同网络元素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进而提高传输可靠性和系统吞吐量,有效改善用户的服务质量,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协作分集 误码率 MIMO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21-01

1、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意义

随着无线电通信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无线传输的数据速率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寻求进一步扩大信道容量、改善通信质量的新技术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 天线技术可以提供分集增益,从而对抗多径衰落。因此,MIMO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某些设备由于尺寸大小或者硬件复杂度以及成本的原因一般仅有单根天线。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一种新的分集技术――协作分集,该方法可以使具有单根天线的移动台获得类似于MIMO系统中的某些增益。其基本思想是在多用户环境中,具有单根天线的移动台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来共享彼此的天线,从而产生一个虚拟MIMO系统,从而获得分集增益。

协作通信的出现,在保证较小的布网开销的条件下,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性能,因此,协作通信技术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协作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扩大小区覆盖范围、消除覆盖盲点,还可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和投资风险,有利于3G网络向4G网络的平滑过渡。

2、协作通信的相关技术

在协作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关于协作通信技术更深层次的研究,包括多个节点间的协作通信传输方式额协作通信与其他技术的结合等。其中主要包括分布式空时编码设计、协同中继节点选择、协作通信中的无线资源分配、协作认知、网络编码等。

2.1分布式空时编码设计

分布式空时编码(DSTC)的基本思想是在协同中继网络中,将多个中继节点的天线等效为分布式“虚拟天线阵列”进行空时编码设计。与传统集中式网络中的空时编码设计相比,DSTC的设计具有其特殊性,例如,中继节点转发的信号已经经历了信道的衰落的污染;分布式环境中存在的由于传播时延不同而造成的节点间异步等。与传统恐慌时编码类似DSTC也可以分为分布式空时块码(DSTBC)和分布式空时栅格码(DSTTC)等类型。另一方面,DSTC与其他技术有效结合的研究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2.2 协同中继节点选择

当协同中继系统中存在多个可用的中继节点时,如何通过选择协同中继节点来提高传输可靠性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对于分布式空时编码技术,采用协同中继节点选择算法更能有效降低协同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复杂度和成本。传统中的天线选择技术应用到协同中继系统中提出了简单的分布式单中继节点选择算法。根据决策时所需信息的不同,大多数协同中继节点选择算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或传播路径损耗信息的选择算法,另一类是基于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等。前者无需实时的信道信息和信令的传输,对信道估计的误差也不敏感,并且选择的结果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但是需要其他手段获得某些先验信息,例如位置、拓扑结构或路径损耗等;而后者反之。因此,前者今适用于固定无线接入网络,而后者主要应用于移动无线接入网络。

2.3 协作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

协作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研究主要包括功率分配和跨层优化等方面。协作节点的功率分配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如何在源节点与协同中继节点之间进行功率的分配、协同中继节点进行转发时的发射功率如何调整、参与协同通信的某一节点对传输自身信号与协同传输其他信号之间的功率分配等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在解决上述问题时的各种功率分配算法,又可以根据最优化目标的不同,大致分为基于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的算法、基于中断概率和错误概率的算法和基于能量效率的算法等。根据联合优化过程中选择的通信协议层的不同,可将现有算法大致分为物理层中继节点转发与MAC层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物理层中继转发与网络层多跳路由选择的联合优化算法、MAC层资源划分与网络层多跳路由选择的联合优化算法等。

2.4协作认知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协作认知(Cognitive Cooperative)技术,可以利用认知用户间的相互协作有效消除阴影衰落的影响,降低单个认知用户的检测要求。协作感知从多个分布式的认知用户收集感知数据,并通过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认知用户间的彼此协作来消弱外界不利因素对单个认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检测性能。

2.5网络编码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 )是近些年来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融合了编码和中继传输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网络节点对其他节点发送来的信息不仅进行数据转发,还可以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网络性能。网络编码的概念由提出,随后,等提出了网络编码的代数框架,并证明了存在满足多播容量的线性时不变编码。2003年提出了随机网络编码,拓宽了网络编码的适用场景,使得网络编码不再局限于确定的网络拓扑和集中式的算法。利用分布式网络编码纠正整个网络中的差错,并论述了网络编码在安全方面的应用,为网络编码增加了新的应用领域。

总结

协作分集技术在现阶段是比较热门的技术,对其研究的文献很多。本文主要从协作分集技术的研究意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作了重点的介绍。

由于研究环境有限,无法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并且理论和现实条件的差异,可能会使研究结果与理论结果有所出入。

参考文献:

[1]郑侃,彭岳星,龙航,等.协作通信及其在LTE-Advanced中的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2

[2]张会生,张婕,李立欣.通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基本理论研究范文3

关键词: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78-02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高校资金来源由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逐渐过渡到由政府、个人、社会和金融机构等多元投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求高校为各投资主体提供资金利用情况及资源利用效率的信息,以满足不同投资主体的需求。通过建立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国有资产使用状况、使用效果、制度保障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所需信息和投资决策的依据。要进行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研究,首先应明确资产绩效评价的主体、特点、难点和作用等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研究。

一、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主体

绩效评价主体即由谁来评价,它是绩效评价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决定了绩效评价的依据、原则、模式和内容。按照委托人、受托人之间是否存在直接隶属关系,可将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主体分为外部评价主体和内部评价主体。

1.外部评价主体。外部评价主体是指高校国有资产运营部门和单位以外的、与被评价对象不存在直接隶属关系的评价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债权人等。

国家出于宏观管理的需要,同时作为最大的教育资源负担者,是高等院校资产绩效的主要评价者。国家是高校投资的主体。评价教育资源在各级各地的使用效率,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教育资源的需要,也是国家对纳税人应负的责任。

企业作为高校的投资主体,应该是高校教育资源筹集的发展方向。就目前的情况看,“产学研”合作还没有真正启动,企业对高校投资的积极性还不高,投资力度和稳定性也不足。但事实上,企业是高等教育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本应承担更多的办学经费和责任。挖掘企业作为高校未来主要投资者的潜力,要以高校业绩评价为基础,其结果又能促使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债权人对高校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同其定期获取的利息密切相关的,高校的偿债能力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债权人也是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

社会舆论机构、社会团体和公民属于社会评价主体,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直接、间接、正式、非正式)对高校资产绩效进行评价。

2.内部评价主体。内部评价主体是指高校国有资产运营部门和单位自身的、与被评价对象存在隶属关系的评价主体,包括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和机构内部专职评价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主要是指高校按隶属关系上下级之间相互实施的评价。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是指高校设立的专门机关对某一方面资产管理水平做出的评价,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和审计处等部门的评价。

二、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与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区别

对于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内涵,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界定。有的是从公共部门绩效的内容进行界定,菲利普·J.库铂(Copper)认为绩效评价是对公共部门的“效率、效益、产出和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有的从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念进行界定,如威尔逊(Wilson)认为政府绩效评价意味着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在该制度框架下以取得的结果而不是以投入要素作为判断政府公共部门的标准。还有从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过程进行界定,如国内学者范柏乃认为,所谓政府绩效评价,是根据统一评价指标和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某评估对象一定时期内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过程。第四类定义是将绩效评价内容和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界定,即所谓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是包含了绩效内容的界定和绩效测量的过程。总之,绩效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体现为测量、评判和评级的活动,也是由三者组成的连贯的过程。因此,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是指对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效率、效果、经济性、回应性、公平性与服务质量的测量、评判和评级的活动与过程。

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是对高校国有资产的运营效果,从管理角度作出一个系统测评,综合获取资产运作的成绩和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晰高校产权,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推动高校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利用,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与对其资产的评价有着必然的联系。资产的评价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一般偏重公共部门行使公共权力,开展公共服务的态度、效率、贡献等方面的评价;而资产评价更关注其在上述活动中的保障支持程度、自身运用的水平和效果。这种评价虽然与公共部门绩效有关,但不是全部。

三、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作用

1.规范功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评价的开展,强化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在评价中,不但要查看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情况,而且更加注重规章制度的执行记录。可见,通过评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导向功能。高校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包含了高校对资产的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的各个方面。通过对高校运行成果和运行业绩的评判,不但为政府的财政拨款起到引导作用,也为高校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

3.激励功能。通过实施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还可以利用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激励资产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4.诊断作用。通过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可以发现问题、指出管理中的不足的,帮助资产管理者诊断问题,改进工作。

基本理论研究范文4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权安排;基本理论问题

一、引言

集团公司是指以一个或多个大型骨干公司为核心,以资本、技术、产品等为纽带,由各成员公司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原则组合而成的大型经济联合体。从历史来看,集团公司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目前,集团公司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公司组织形式,如德国有“康采恩”,美国有“利益集团”或“金融集团”、西欧有“公司集团”等。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经济改革,集团公司也得到飞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企业财权安排是指如何把企业财权在各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它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安排企业财权对于抑制企业内部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提高企业决策效率,促使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兆国等,2007)。本质上讲,集团公司是由众多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通过资本的相互参与、渗透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法人的企业联合体;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财务关系一般是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其财务目标是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因此,集团公司的财权安排应该有别于一般企业。目前,对于集团公司的财权安排讨论还不多,对其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更是薄弱。本文将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理论基础、基本目标、基本前提、关键、实现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并结合我国集团公司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 这一理论的产生有着悠久的思想起源及其深刻的理论渊源。(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起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1927年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在其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出,公司应该为利益相关者,而不仅只是股东服务的思想。而对利益相关者给出明确定义的则是斯坦福研究院研究小组,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研究小组受到启发,利用另外一个与股东(Stockholder)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1984年,Freeman在他的著作《战略管理:一个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里,第一次把利益相关者分析引进管理学中。在该书中,Freeman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个人或团体。”此后,利益相关者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企业理论之一。(2)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渊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主流企业理论认为,股东向公司投入物质资本,理应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即拥有企业。企业的目标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是“股东至上”的观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与顾客、供应商、雇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变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务界的人士对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产生了质疑和反思,并给予利益相关者理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依存观点、战略管理观点和动态发展观点(王辉,2005)。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依存观点主要强调把利益关者理解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利益相关者是谁、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基础和合理性问题。利益相关者的战略管理观点强调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战略分析、规划和实施中的作用,侧重于从利益相关主体对企业影响的角度定义利益相关者,强调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动态演化观点始于弗里曼,他认为在现实中,利益相关者是不断变化的,他们与企业的利害关系也随企业考虑战略问题的改变而改变。而对利益相关者“动态演化”观点做出重要贡献的则是米切尔等人,他们从影响力、合法性和紧迫性三个维度区分了利益相关者关系,并提出了七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在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之后,“动态演化”就演进到利益相关者如何因为某些属性的获得或丧失而改变利益相关者特征的新阶段。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定性描述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依存关系,到运用动态演进的观点看待利益相关者,借助定量的、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企业伦理学、企业治理和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学科成果论证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实现机制和实际绩效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归纳为:企业的基本目标应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是为股东服务;企业的利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而不仅是股东的利益;企业的各项制度安排尤其是财权安排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要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让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这种思想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因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不仅有助于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保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而且还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集团公司是各个经济利益主体通过契约而结合在一起的,其经济本质与企业是一致的,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理应成为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理论基础。

(二)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基本目标:财务效率与财务公平 如前所述,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则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目标则包括财务效率目标和财务公平目标。(1)财务效率与财务公平的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依据相关经济学理论,效率是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讲,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需要遵循效率与公平的目标。(2)集团公司效率目标与企业效率目标间的比较协调关系。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效率目标来自于企业的效率目标,因为财务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而财权安排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一部分。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属是获利,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出,因此对于集团公司来讲,效率是其生命线。而将财务效率目标作为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目标也就不例外了。财权安排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涉及经济权利的流转和经济责任的界定和履行,对财务数据、程序和方法的操纵牵涉到经济利益在各个财务主体间的变动或财富转移。在集团公司财权安排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往往都是站在自身利益需求的角度,凭借其对信息的不对称占有、权力的不均衡配置

以及契约的不完全,对集团公司提出要求,以便集团公司履行的契约有利于自己。即由于利益要求的不一致性带来的财务冲突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可见,集团公司财权安排不能只考虑某一类利益相关者,而必须兼顾或者协调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这也就决定了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财务公平,即协调和均衡各种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

(三)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基本前提: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对称性安排 张维迎(1999)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认为最有效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一定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安排。这种对称安排便是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真正含义。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对称性地将企业财权分为两大类:一是财务收益权,即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折旧费用、材料成本和劳务成本之后的要求权;二是财务控制权,即对企业财务施加影响和监控的权利,既包括合同控制权,也包括非合同控制权。财务收益权只是规定了各产权主体分享企业财务收益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而财务控制权则是保证各产权主体分享企业财务收益的实现手段和充分条件。这两种权利对企业的任何一个产权主体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的企业财权安排一定是把这两种权利对每一个产权主体都加以对称性安排(张兆国,2004)。从法律上看,集团公司突破了一般公司的法律实体和经济实体相统一的格局。公司集团虽然是由多个法人主体构成的大型联合经济组织,但它本身不是独立的法人,不具有法人地位。这是因为公司集团的财产是各成员公司的独立财产,而集团不具有独立于各成员公司之外的财产,因而也就不具备作为法人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只有通过集团公司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才能保证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的经济利益。主要理由:一是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可以确保集团公司的产权明晰。在集团公司内部,母公司作为出资者对子公司有重大决策权,并以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参与子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而子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本保全增值的责任。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则可以理顺母子公司之间财务关系、规范财务职能,明晰了两者之间的产权关系。二是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有利于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责权利相统一。从总体上来说,集团公司的财权安排是集团内部各成员公司的财务责任、财务权利和经济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和处理的基础。通过对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就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建立正常的财务秩序,调动各成员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经济效益。

(四)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关键:集权与分权相统一 集团公司是由众多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通过资本的相互参与、渗透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法人的企业联合体。在集团公司财权安排中,尽管除了需要做好一般企业所共有的财权安排外,还会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则是如何对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及分部之间的财权做出安排。(1)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统一管理。目前,关于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及分部之间的财权安排主要有集权型、分权型以及混合型。集权型是指集团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母公司(集团公司总部),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子公司只是执行母公司的财务决策,其筹资、投资、费用开支、利润分配、资产处置等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集权型财权安排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母公司的资金和财务调节功能;有利于保证和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可以减少监管成本。其缺点是子公司无财务决策的自,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受到挫伤。同时,由于最高决策层远离经营现场,信息掌握不全,容易造成决策低效率甚至失误。分权型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为主,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权限,对资本筹集、资金运用、收益分配、资产重组等有充分的决策权,母公司只给予适当的指导。分权型财权安排的优点是对子公司完全信任,其财权的独立性得到充分尊重。有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可以减少财权运用中的盲目性和官僚化,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分权型的缺点也比较明显,虽然子公司理财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但是财务决策权的过度分散,将不利于资源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调动,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各成员企业往往容易出现追求自身局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集团整体利益的倾向,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增加了母公司与各成员企业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影响集团公司方针、政策的贯彻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甚至使集团陷入失控的境地。混合型是在对集权型和分权型进行反叛与借鉴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财权配置方式,也可以说是两者的综合。在这种方式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权进行分层次的管理。(2)集团公司财权安排选择。每一种财权安排都有其优缺点,集团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其中的关键就是需要集权和分权安排相统一,做到责、权、利相对应。在实际过程中,集团公司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集团公司规模的大小。当集团公司规模较小、业务比较单一、子公司数量不多,从而集团内部关系较为简单时,集团公司总部有条件和可能对子公司的财务事项实施集中控制,可以采取集权程度较高的财权安排。而当集团公司规模较大、经营业务较多和子公司数量较多时,分权程度可适当提高。二是母子公司地理位置分布。子公司和分部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集中的集团公司,母公司比较容易了解和掌握子公司和分部的具体情况,从而有条件对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进行较多的直接管理;相反,如果集团公司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该总部对下属各单位鞭长莫及,对日常财务决策只有授权子公司或分部进行财务管理。分权程度提高有利于财务决策的效率。三是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子公司和分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集权和分权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他们有能力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够协助总公司财务政策的制定,采取分权程度较高的财权安排较为可行。反之,若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独立决策能力较差,则集权程度可适当提高。

(五)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实现机制:财务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 企业财务治理结构是指各治理主体为了维护其产权权益,基于一组契约关系,对企业财务行为施加有效控制和积极影响的一套制度安排。它是企业财权安排的实现机制。基于上述对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实现机制是在集团公司财务方面建立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模式。(1)共同治理模式。所谓共同治理是指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且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讲,相应的权利都是对立的。通过企业内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是共同治理的核心(杨瑞龙、周业安,2000)。集团公司财权安排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集团公司财权安排能够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具体说,集团公司财权共同治理

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共同的财务决策权。合理的财务决策机制能够保证各产权主体都有平等机会参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在实践中,财务决策权可以分为财务战略决策权和财务战术决策权。财务战略决策权一般集中在母公司,财务战术决策权一般是由子公司掌握。二是共同的财务执行权。在集团公司中,保证财务执行权合理配置的关键是建立起授权与控制、分权与制衡的机制,使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执行权即有充分的保障,又有必要的制衡。其中授权与控制是指从母公司到子公司,由公司高层管理者,逐级下放公司的管理权,并对下级管理行为实施控制;分权与制衡主要是指集团公司中,同一等级将决策的执行权与监督权相分离,让具有管理才能和决策能力的人专门实施决策和管理,让那些经济利益与上一级治理机构的利益相一致的人对决策和管理进行监督,以达到提高经营效率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目的。三是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权。不同性质的股东、管理层、债权人对于财务收益分享权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财务收益的分配往往是公司财务控制的矛盾所在。对于集团公司来说,解决办法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按照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共同分享集团公司的收益。因为只有赋予母公司足够的财务收益分享权,才解决母公司的权威问题从而谋求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只有赋予子公司足够的财务收益分享权,才可能激发子公司发展的积极性。(2)相机治理模式。相机治理是指企业不同的利益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而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目的就在于确保在非常经营状态下,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有适当的制度来帮助其完成再谈判的意愿。将相机治理运用到财权安排中就是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即在企业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下,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由于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集团公司的财务相机治理权主要有:财务谈判权、财务监督权以及财务控制转移权。其中,财务谈判权是前提,财务监督权是关键,而财务控制权是手段。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财务监督权。在集团公司中,财务监督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和完善财务决策机制。集团公司对重大的筹资、投资、企业并购以及清算等重大财务问题应保留决策权。二是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内部财务制度是集团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的,用来规范集团公司内部各级财务主体财务行为的准则体系。三是实施有效的审计监控。

三、我国集团公司财权管理现状及其政策性建议

(一)我国集团公司财权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立了2000多家大型集团公司。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的集团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明显滞后于组建速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集团公司治理不完善。一方面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中,集团公司往往把控股子公司当着提款机,任意掠夺子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当子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时,集团公司又违规为子公司作巨额的担保,骗取银行的信用。同时,我国集团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大多是国有独资公司,所有权人的实际缺位、监管不力,导致内部人财务控制严重,损害出资人和企业利益。二是财务预算不健全。目前尚有一部分集团公司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集团公司虽然有了预算制度,但预算并没有成为集团公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随意更改,预算成为虚设。三是资金管理水平低下,资金使用效率低。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四是强调外部控制,忽视内部激励。在我国集团公司中,产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单一,集团公司多数是国有独资公司,控股子公司多数是被100%控股或绝对控股,由于历史或法规的限制,未形成有效的股权激励和约束机制。比较多的是强调从外部加大控制力度来控制子公司,而较少考虑从激励子公司经营者的角度来减少成本。从制度变迁的轨迹和路径依赖来看,我国集团公司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

基本理论研究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思想要求、观念要求、道德水平要求、人格品质要求,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人格品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负责组织调动各种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设计教育计划与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既定方向运行。客体作为受教育者在本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会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主体性,一定条件下具备主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各种要素关系动态变化过程中展现的,其实质是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人格品质的教育实践过程。

1 正确认识教育过程的基本机制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基本机制,对于丰富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于更深刻认识和更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方法去逐步实现教育目标任十分有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基本机制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各种要素在教育目标引领下发生必要的有效的联系。基本机制不是教育方法,而是方法之原理,机制受教育规律制约。方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运用必须要通过教育机制的桥梁作用来体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规律,而规律也要通过机制的作用对方法进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基本机制以其自身的有效性在教育实践的具体过程中用自身的有效性推动思想教育向新境界发展。

存在于思想教育中的基本机制主要有宣讲机制、学习机制、说服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沟通机制、管理机制。宣讲机制是指通过向社会成员讲解和阐述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机制。学习机制是指组织社会成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时政政策的教育机制。说服机制是指用新的理论观点教育和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机制。激励机制是指教育主体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规律,以社会要求为依据,运用利益方式、荣誉方式、奖励方式去激发和鼓励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教育机制。调节机制是指教育主体运用调节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调节、关系调节、行为调节,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和谐愉悦身心状态的教育实践活动。沟通机制是指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在认识观点上互相交流的实践活动。管理机制是指运用管理手段约束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促进受教育者达到社会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机制的实际运用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必须面对受教育者实际状况,必须遵循机制在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实际问题上的有效性原则。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存在基本的矛盾和一般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是发展需要所具有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要求之间的矛盾。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成员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同社会对思想品德要求有差距。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水平,用教育的力量推动社会成员以实际行动缩小这一距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存在和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和向前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这个基本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哪些方面还不符合社会要求,还存在多大差距,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决。要从现实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逐步达到社会要求的水平。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不停顿不间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水平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不间断不停顿进行。社会发展变化必然带来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人的思想品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是表现为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的完结之后,下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又重新开始,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除了基本矛盾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矛盾,比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教育介体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都服从服务于基本矛盾的解决,实质是为了使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转化为受教育者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意识和实践行为方式。

3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本质联系及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对于这一规律认识,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尽管有些学者从学理意义上作出比较严谨的界定,但如果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实践,任何纯理论上的界定都是有缺失的。笔者认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格状态,运用一定的教育机制、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教育感化受教育者,不断缩小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距离,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向前行。 这个规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观念接受规律来支撑而存在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受国家政策的制约,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应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如果无视这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就不可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存在着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这些具体规律的存在客观的可认识的。具体规律主要有:互动规律、变化规律、内化外化规律等规律。互动规律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双向的受益的,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变化规律是指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是可以教育和引导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改变其思想观念的。内化外化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外化,从而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水平的过程。内化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外化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性情况和解决性问题新情况的开放的过程,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且与社会环境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消除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基本理论研究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概念。在舒尔茨的影响下,人力资本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本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现代企业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与重视,使得传统财务管理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为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不适应性,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拓展势在必行。

一、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

财务管理总是依赖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在任何时候,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应以客观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这才有理论与实用的价值。脱离了环境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其中,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模式、销售和采购的方式等等;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面临的经济、市场、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作用。王化成(2006)认为,将财务管理环境确定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当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劳动生产物中凝聚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因素,给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局面。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以人为中心”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应确定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环境。

向显湖(2006)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包括国家、个人以及企业,进行人力资本融资、投资和配置的因素,同时也是投资主体进行人力资本决策所必须考虑的经济条件。例如,宏观经济现状以及预期走势、知识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环境主要是指人力资本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市场条件。例如,人才市场供求与价格、科技市场供求与价格,以及金融市场供求与价格;企业内部环境主要是基于企业主体而言,是人力资本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部因素。例如,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企业竞争能力现状、企业财务支付能力,以及企业结构资本状况等。

二、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理论假设前提

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假设是指对企业人力资本财务管理活动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外部和内部的环境事先做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假设,它是进行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前提。蒋琰和杨景岩(1998)提出了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基本前提:“第一,人所拥有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一种资本;第二,人力资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第三,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有限分离;第四,企业所依赖的人力市场是健全有效的”。向显湖(2006)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理论假设包括财务主体假设、有限经济人假设和风险厌恶假设。此外,向显湖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人力资本财务的具体假设,企业人力资本可明确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人力资源的服务期限可以合理确定;对相同层次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是相同的;人力资本融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可以独立计量。徐鹿、邱玉兴(2007)在其著作《高级财务管理》中,认为环境因素的多元性和环境状态的复杂性,再加上研究问题的内容及其视角的不同,故对假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给予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以统一的假设模式,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支,仍需要遵循相对具体的假设。故也基本赞成向显湖关于人力资本财务假设的观点。

三、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理论界对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目标争议比较多。何冠明(2006)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化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在人力资本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也应当在财务目标中得到体现。因此,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在协调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涂建明(2004)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发展所选择的现实的财务目标应为二元所有者价值最大化,即“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应当努力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和物质资本产权所有者这二元产权主体的财富最大化”,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深化。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应当兼顾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二者的立场,协调进行财务决策;企业在追求物质资本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同时,还要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龚凯颂(2005)认为,将人力资本作为出资者看待后,改变的只是企业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对比,使得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在对企业剩余价值进行分配的博弈中更加具有索取权,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对自身利益的索求上变得跟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有力量,甚至比物质资本所有者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较来说,改变的只是企业收益这块“蛋糕”的分配规则,而不是“企业收益蛋糕”的大小,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人力资本因素不会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即“财务管理目标仍然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蒋琰和杨景岩(1998)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是以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应当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目标,即“以人力资本回报率最大为目标的一种理财活动”。向显湖(2006)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应当是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还应当考虑对人力资本载体的有效激励,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收益最大化”。笔者认为,构建基于企业主体的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体系,其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当与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相区分。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人力资本财务管理是以人力资本为中心,而传统财务管理是以物质资本为中心。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理论目标应当为:兼顾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

四、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理论内容

刘启亮(2002)将人力资本财务论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财务和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人力资本所有者财务内容包括所有者进入企业之前和进入企业之后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内容包括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筹资与投资、激励与约束和收益分配。涂建明(2004)从四个方面丰富了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内容,分别为融智、投智、筹智以及优智。融智具体包括人力资本的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等财务安排;投智主要是指对人力资本进行财务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以及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分析;优智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酬智是指在人力资本财务中,物力资本所有者不是企业剩余收益的唯一分配对象,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对企业剩余收益也具有索取权。因此,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同等地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同等地拥有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和控制权。朱明秀(2006)认为,传统的财务管理是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逻辑基础上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人力资本财务便应运而生。所以,人力资本财务管理框架应以人力资本价值链和财务关系为主线构建。人力资本价值链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和人力资本的价值分配三个环节。人力资本财务关系是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何冠明(2006)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内容的拓展主要在三方面人力资本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向显湖(2006)较为系统地构建了人力资本财务体系,将人力资本估价居于财务体系的核心地位,人力资本的估价不仅影响人力资本的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益,还关系到人力资本产权能否合理界定,收益能否正确分配,这些都直接决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本财务的主体内容包括人力资本融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财务信息处理贯穿于人力资本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人力资本效率监控和评价是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事中与事后环节。人力资本产权收益涵盖了人力资本“产权”和“收益”的两个因素,“产权”属于财务关系范畴,“收益”反映着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

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对人力资本进行价值管理,需要具体的财务运作和财务制度安排。因此,人力资本财务的主要内容是以人力资本为对象,对其进行的筹资、投资、产权利益分配以及激励的财务管理。

五、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具体方法

涂建明(2004)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在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一是财务管理将人力资产纳入其价值管理体系中,安排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财务激励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方法,财务激励方法将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在协调财务关系和激励企业各层次人力资源上发挥独特作用;二是人力资本财务管理在财务分析方法上的创新。涂建明制定了新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涵盖企业的人力资产比重、人力资产利润率、人力资产的流动率或维持率、人力资本产权的回报率等。这些指标丰富了企业财务指标,更完整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目标实现的程度。同时,为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企业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其所需要的信息,为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保障。张文贤(2006)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中,提出了企业培训效果的价值计量新模式,即以结果为基础的培训投资回报率运作模型,探讨了企业培训的价值传导路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重构财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我国在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上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笔者认为,对人力资本财务分析具体方法的深化和应用,以及在人力资本财务价值量化的研究中突出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未来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文贤.人力资本(第一版)[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4.1.

[2]徐鹿,邱玉兴.高级财务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7.8.1.

[3]向显湖.人力资本财务论:基于企业主体的一个基本框架(第一版)[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1.

[4]涂建明.发展人力资本财务的理论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11.

[5]何冠明.试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J].山西科技,2006.6.

[6]刘启亮.人力资本财务论[J].财经研究,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