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历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历程

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1

一、经济全球化加快生产要素的调整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化构成的动力机制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全球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全球市场来促进中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更基本的市场风险运行机制和利益机制等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发挥市场的真实价格产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求关系的平衡功能、利益刺激功能、经济利益实现功能和经济效益评价功能,实现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等的合理配置和资金、劳动力、信息等的自由流动,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迁移,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它表现为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比重的上升以及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其实质是经济活动、人民生活的集约化和社会化。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现状可以概括为:水平低,不仅表现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下,还反映在城市增长以人口自然增长为主,作为城市化标志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异地转移很有限。同时,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城市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密度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不平衡特点,并且这种态势还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发展的进一步受限,也同样制约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城市和新兴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广大农村因乡镇企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更是令人担忧。

三、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步伐

现代产业经济更是对城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因为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发达的生产力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作支撑,需要充足的人才资源和良好文化环境。而这些,在农村甚至规模较小的城市几乎是不可能培育起来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能够产生聚集效益的城市具有无限的生产力。

(一)在城市化建设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代表了产业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会改变我国现行产业结构并使之向高级化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既是发展目的,同时它又是一种手段,即通过关联和辐射效应可对我国传统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能激发传统产业的青春活力。如信息技术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的,又是激活传统产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国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目前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即使加快发展进程,在相当长时间内相对于传统产业仍是较小的一块。因此,积极推进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至关重要。

(二)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正是因为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事实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也是我们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对策。我们必须以积极、务实和奋进的态度,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给我国带来的难得机遇。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问题是在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应该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制定我国城市化战略总的指导原则,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2

1.课程定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时事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引领学生关注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和责任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列举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特点、作用;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历程、影响;全面客观认识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是势不可挡的潮流;通过分组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求得生存发展;通过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习全面、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与责任感。通过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突出表现和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特点、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历程、影响。

(2)难点: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二、过程陈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给学生们展示了下面一段描述:

家住市区的李娜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保洁公司品牌)洗发水洗头后,然后用佳洁士(美国)牙膏刷牙,洗脸用欧莱雅(法国)洗面奶,穿上阿迪达斯(德国)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喝了杯雀巢(瑞士)咖……

2.创设讨论情境理解新知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知识,并展示图片,启发学生结合图片准确说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具体表现。学生举手发言,非常准确地说出“经济全球化是在劳务、技术、资金、商品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这一核心内容及主要表现。我进一步提问:“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一个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已经建立了,它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学生一起抢着回答。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准确掌握其宗旨、特点、作用。

随后,我简单讲述了从1986年到2001年中国历尽艰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讲完后,我顺势向学生提问题:“如果你是龙永图(中国入世谈判的最后一任团长),能不能给大家阐述一下中国历尽艰辛入世理由?”这一问题我让学生结合展示的史料分组讨论。学生相互讨论,我也深入学生中参与分析,适时引导。之后开始小组代表发言:“落后就要挨打,必须打开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力;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我在肯定了学生回答后又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腾飞。那么,入世对中国还有哪些影响呢?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我又展示了龙永图的两段话,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分析对中国的影响。在分组讨论和代表发言中,学生参与合作的欲望特别强烈。

3.创设辩论情境突破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而教材叙述的比较理论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前我已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分成正反两方准备进行辩论,一方代表发达国家,观点是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一方代表发展中国家,观点是弊大于利。

课上,按事先分组,展开辩论,先是正方代表发言,他们列举了一系列数据阐明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好处;接着反方代表,也列举了不发达国家增加、贫困人口增加的数据及图片《被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夺去生命的孩子》《预防禽流感》等,从而得出结论:对发展中国家弊大于利。在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辩论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角色扮演中提高了自己论证问题的能力,加深了理解,突破了难点。

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接着,我又再度引申:“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积极发言,发表己见。有的说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还有的说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这一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树立了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与责任感。

5.深化情感课堂小结

最后,在情绪高昂的气氛中,我做本课的小结:“今天我和同学们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探讨,是不是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全球化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学生充满自信回答。

三、教学感悟

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3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走势。一些学者以经济全球化损害多数国家和民众利益为由,断言经济全球化将会出现逆转。而主流观点认为,只要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发展将是可持续的。

历程和前景:发展动力大于阻力

从历史上看,近2000年来世界出现过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形成共同的语言、法律和货币等,促进了从英国到中东贸易的发展;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出现在500年前,哥伦布等航海家开拓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及东亚地区的贸易。这些贸易后来为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在此期间,因一些欧洲国家内部出现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势头受挫,经济全球化一度陷入低潮;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生在1870年至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增长,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比较优势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政府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的理念,开放政策对国际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产生重要作用。科技发达和资本充足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成为其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劳动力等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发生,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并出现倒退;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

与前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相比,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商品出口占全球GDP的比例超过20%,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GDP的比例为21%,而191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国家及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第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中心”与“外围”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换回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技术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十九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拥有巨大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经济体输入资本;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购买政府债券等少数领域;而现在的投资者拥有涉及众多部门的债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第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的水平。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不仅使发达国家企业将制造业生产过程转移海外,也将服务业部分业务流程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经营成本。服务外包使可交换的服务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会出现逆转,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政府实行开放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三大因素。科技进步的直接结果是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降低。航运、水运技术的改进以及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进一步降低运输和通讯成本,而且改进了全球供应链条的管理,加快了货物、资本、技术及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二战结束初期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经贸规则为全球化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近几十年来,贸易自由化持续发展,多边贸易谈判多次达成协议取得进展,较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全球化发展的政策。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已近15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从1980年代30%降至目前10%;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直接结果是人口众多的东亚和南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战后的历史证明,向世界经济输送廉价、勤奋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是通往繁荣的道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已走过这一道路,如今中国及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印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转型,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参考的发展范例。

经济全球化发展正遭遇不少阻力,主要体现在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生产要素在全球迅速流动,但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国内政治力量特别是选民的意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决策需要国内政治支持,缺乏民众支持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欧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气候影响,贸易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上。西方国家社会和政界对经济开放的反对声增大,其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罗斯及一些拉美国家实施经济国有化举措;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美、欧在农业补贴方面的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而美国却热衷于双边及次区域自贸协定谈判;三是从理论上讲,经济全球化将使所有国家和群体都得到好处,但眼下的现实是不少国家及群体并没有受惠,他们的态度对全球化发展不利。总的看,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从战争、大萧条、疾病恐慌、自然灾害、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恐怖袭击及能源危机等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仍不会重蹈倒退的覆辙。

影响和问题:利益不均

从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正对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据世行统计,1980年以来,全球人均收入增长近1倍;1990年以来,世界有4.5亿人摆脱绝对贫困状态;发达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丰厚利润,出口扩大,生产率提高,消费物价降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以美国为例,近几十年来,按2003年价格计算,经济全球化使美国每年GDP增加约1万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800至5000美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大,美国进出口贸易占GDP比例从1970年的12%提高到2005年的24%;近十多年来,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为25%,支持美国内1200万个就业机会。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每年为美国创造600万个就业机会。近几年,美国还从其他国家输入数千亿美元资金,以弥补其“双赤字”。除老牌跨国公司外,许多西方中小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大发展的机会。芬兰诺基亚公司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一个乡村小型公司发展成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从而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据世行统计,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从1980年-2000年的3.4%提高到2005年的6.6%,其中东亚和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分别从8.5%、5.4%提高到9%、8.1%。不少国家还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提升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重要技术产品出口国,其跨国公司也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设厂。如韩国1960年代仍是个穷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使其经济快速增长,目前韩已进入工业发达国家行列。

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4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创新与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创业到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与各项管理制度和员工的行为规范融于一体的企业个性,它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是最直接的竞争力,但是支持技术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创新真正的源泉。当企业进入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时候,企业文化就成为与多种文化进行沟通的媒介,成为融合多种文化和进行文化整合的媒介,成为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经济全球化是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由跨国经营和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发展所形成的国际分工和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融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理性抉择。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既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同时它自身也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压力,这些压力有来自市场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还有来自不同文化方面的竞争。这使得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更加依赖企业自身的素质,这些素质除了包括企业的技术因素以外,还应包括适应性的文化理念,以及企业整体的适应能力和整合能力。缺少这此素质,技术再强的企业也难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其业绩难以长期持续增长。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管理模式都不同于原来仅限于国内市场低层次的竞争,因为,形塑企业文化的参照框架发生了变化,企业文化内涵和机制的创新就势在必然。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首先是文化理念的创新与发展。这意味着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形塑一种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文化 和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文化。企业文化理仿的创新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从道德的角度,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种是基地对知识价值的认识,还有一种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旨在建立一种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文化。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建立在企业经营者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和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对知识价值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要把握好三大新趋势

(1)企业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一是要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使企业文化的变革与社会文化的变革同步,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出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既要体现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性精神,又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二是要在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兼顾多元文化的融合,因为,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多种文化冲突的过程,但是更多的是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是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不是单一文化的单向度影响,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又一次新的革命。如果企业文化只强调本土文化的个性化特征,而不考虑多元文化的普遍性特征,那么,就势必降低企业文化本身的文化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三是要使企业文化理念成为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树立一种开放的观念,不断推出新思维、新观念,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使企业员工的个性得以有益的发展,使员工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由此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就在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就在于企业经营思想和观念的创新。

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防工业全球化;影响评估;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生产基础的一部分,主要军事大国间的国防工业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常态;并且由于受世界军贸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军工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扩大合作的领域。目前,国防工业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杠杆,对于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和世界军事改革等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为了因应世界国防工业改革的趋势,我国在1999年7月成立了10大军工集团公司,并且近两年来不断深化对军工企业运营制度的改革。但是如何尽快缩小我国国防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降低军工企业集团成长的代价,如何抓住国际合作的契机,推进我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外向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探讨、重新定位。就解决问题的步骤考虑,对国防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评估,是确立和调整国防工业发展战略的前提。在我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深入认识国防工业全球化,深入认识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外部战略环境,即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国防工业全球化:概念、发展及其局限

按照传统的观点,国防工业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国防至关重要的“经济基础”,武器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属于国家的内政或秘密,因而政府会非常强调自力更生进行发展,一般不鼓励或反对外国插手本国的国防工业。然而冷战的结束,使得国防工业的封闭式发展几乎穷途末路。美国、俄罗斯、西欧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在东西方对抗期间建立起来的规模庞大的国防工业基础,随着冷战结束后各国国防预算的削减和世界军火市场的萎缩,出现了生产能力的过剩。

于是国内有学者曾提出“国防资源逆向开发”(即军转民)的思路[1],以摆脱国防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窘境。从实践来看,军转民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更为明显的趋势开始凸显,即世界各国都在对国防工业加大资源重组与并购的力度,国防工业跨越国界的合作正在编织一种崭新的武器发展网络。为确保国防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武器生产“全球化”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国防工业全球化可定义为:武器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制造从传统的单一国家的模式转向国际化的开发、生产以及市场营销。

追溯国防工业全球化的历程,真正成规模的武器生产全球化应从冷战初期开始。当时两个超级大国都在极力依靠特许生产来帮助其盟国重建和发展他们的国防工业。例如美国在英国和日本特许生产F-4喷气式战斗机,在德国和台湾地区特许生产响尾蛇导弹。即使到20世纪80年代,特许生产仍然是国际武器合作的主要形式。

经济全球化历程范文6

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态势和政策措施

1 世界主要国家对外开放的经济全球化背景 不断深化的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目前,主要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分工的发展已拓展到全球的范围,先后经历了产业或行业间分工的国际化、企业生产部门内分工的国际化和企业内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间分工的国际化等3个阶段。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必然引起全球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和各种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兴起,以及自由贸易思想和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渗透。

上述在国际范围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催生了全球性跨国公司的出现,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活动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这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表现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我们把战后出现的以上经济现象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生产率,从而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国带来了经济利益。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获得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供给和分工的规模效益;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获得了稀缺的生产要素,加快了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仍然成为促使战后世界各国纷纷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的根本动力。

2 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与经济发展 战后以来,以世界范围内分工不断深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以下3个重要发展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由产业或行业间分工国际化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上世纪80~90年代:由企业生产部门内分工国际化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本世纪初开始:由企业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分工国际化推动的经济全球化。

与上述经济全球化的3个重要发展阶段相对应,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也进行了3次重大调整:以1964年启动的GA了了肯尼迪回合谈判为标志,全球货物贸易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以1974年启动的GATT东京回合谈判为标志,全球货物贸易非关税壁垒逐步废止;以1985年启动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为标志,开始了全球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全面强化。

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调整推动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产业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依次为: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的转移;以及本世纪初开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部门的转移。

为了获取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在实施对外开放方面各有不同的战略和策略。其中:

发达国家主要是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通过设计和操控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性经济合作体制的方式,按其设定的目标和方式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谋取其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的这一对外开放战略当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质疑,最近一个时期以来,WTO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受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对由发达国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存有疑虑,采取反对和排斥的消极态度。其后,受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外开放成功范例的影响和启示,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采取对外开放的战略。在WTO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受阻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积极筹划和参与各类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由于受历史和政治诸多因素的制约,采取积极融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对外开放方式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轨国家也开始对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对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上述哪类国家,其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一般均有以下特征:(1)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分阶段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2)根据本国的贸易比较优势,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地区性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和发展出口贸易,通过规模化和集聚化生产,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上的重点突破;(3)根据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战略。

实证证明,战后以来,凡是能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失时机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凡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或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均不尽如人意。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个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而经济社会获得令人瞩目发展的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3 简要的结论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证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能否认识并遵循这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实施对外开放,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特点

1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对外开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制定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典型范例。

1978~1990年,我国抓住了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二次转移的机遇,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通过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和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廉价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国际分工序列。

1990~2000年,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国际转移的,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依托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进一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使我国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竞争力地位明显上升。

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劳动密集服务部门国际转移的机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实施沿海地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的产业结构升级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中、西部联动,按产业梯度展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以来,通过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按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和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后来居上,崛起为有全球影响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我国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国目标。

2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综观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有以下主要的特点和经验。

第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对外开放并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重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形成开放、改革和发展之间相互推动和促进的机制,为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第二,在加入WTO的前期准备阶段、加入后的过渡期阶段,以及过渡期结束以后阶段,我国始终按信守承诺、自主履行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融入WTO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基本稳定和逐步改善。

第三,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阶段国际产业转移的不同特点和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同优势,按梯度发展和点、线、面逐步推进的原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形成区域性的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优势;在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的同时,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3 简要的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令人瞩目的发展。这一发展得益于我国始终坚定不渝地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得益于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产业转移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而制定并集全国之力坚决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发挥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的优势。

三、省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E和新机遇

目前,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以后,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 我国对外开放国际环境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在既定的国际分工格局内,与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这种贸易摩擦带有战略性贸易摩擦的性质,表现出摩擦的范围扩大、对象增多、边界延伸、手段日趋复杂的特点。其中,贸易摩擦的范围逐步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和知识贸易;贸易摩擦的对象逐步从发达国家扩张到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边界逐步从贸易领域延伸到与贸易相关的领域;贸易摩擦的手段逐步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领域逐步蔓延到反补贴、启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体制领域。

第二,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我国承担国际责任,提高其环境和资源保护、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呼声日益强烈,并动辄渲染为“中国”。这种呼声和要求往往超越我们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增长和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第三,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和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本质差异所决定,当前的贸易摩擦越来越表现出政治性和体制性的特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热衷于把贸易问题政治化,以给予“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作为要挟,要求我国按其确定的标准和时间表改变基本面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压力日益增大,使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国际环境压力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和贸易领域,而日益表现出经济、贸易、政治、军事等各种压力相互交织,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特征。

2 我国对外开放国内环境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对外开放绩效的评价标准将从数量层面转型至质量层面。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必须逐步改变目前主要依托廉价资源优势,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引进外资,发展加工出口贸易的粗放式的对外开放观。但这一对外开放观的转变面临来自传统政绩观念、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方式和既有经济增长方式惯性的巨大阻力,难以在实施新的对外开放战略时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步调。

第二,我国在制造业和货物贸易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与我国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及应对贸易摩擦的“软实力”不相匹配。这种不相匹配集中表现在专业人才的匮乏,基本经济和贸易运行数据的归集、整理和利用效率低下,各类行业组织不健全、缺乏活力,各地区、各部门的协调决策和实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