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艺术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艺术现象范文1
华夏儿女在和自然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情感,绘画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得到了发展,绘画的方式也越来越看重个人感受和内在心理的意象表述,用一定形式上的艺术方式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心理感受。“道家”、“儒家”“墨家”思想传播也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形式,古今传承的思想,创造了中国视觉艺术的意象思维模式。中国传统绘画基于“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似与不似之问”等,并且加入了人类的生活思想,生活意境,让人们产生了对生活的想象和生活的寄托。中国绘画艺术重视的是意境,可以说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它是人类心理和物质的结合。
二、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作用
1.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的绘画艺术借助自然意境、意向、气息、神韵来表现出方式的写意和精神的内容。古人对笔墨的依赖和追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那对笔墨的热爱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绘画变现神韵的精神支柱。“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整个中华艺术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墨”二字很难准确解释的词语,简单的来说就是指使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画出一些圆形、粗细的线条、刚柔、疏密、急缓融合在浓淡、干湿、涨、渍、破等,同时还包括画家对中国绘画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画家通过这些笔墨培养出来的气质、内心和情感心理等,画家这些内心的种种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最终风格。水墨和色彩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它强调流利自然的手法,不受限制,讲究意境。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笔墨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中华人民的精神世界。
2.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国的现代绘画吸收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精华,可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我们对现代绘画的理解要秉持着两个观点,第一,我们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它和它的时代相结合,从时代的角度看待绘画艺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绘画”;第二点,现代绘画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例如绘画受到新媒体、新理念的影响,改变着现代绘画的面貌。现代绘画为了彰显时代特征,多借用现代社会人总的精神特征。当代画家为了展示社会的真实特征,走进自然,贴近人民生活,通过人们精神和意识走进时代的文化环境中,作品只有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展现出活力和创造力,只有符合现代人的创新观念,作品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标志。纵观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每一样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都不会是孤单影只的,都是伴随着社会背景的演变而进展的。现代绘画艺术的大繁荣,促使了一批新的年轻的画家的诞生,他们善于使用客观的真实手法来画出社会中的多样主体,使现代绘画艺术更加的具有多样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思维和感情上紧跟时代的脚步,让现代绘画在中国文化上更加的突出,更具时代精神。
三、结语
文化艺术现象范文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艺术设计;影响与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实质的真实的体现,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是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一笔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体现在汉字、传统精神、传统图形、水墨意境、传统手工艺等各个方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曾说过:“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 要在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创新与拓展。中国现代的艺术设计不但需要“传统化”和“本土化”的回归,更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同时将它发扬光大,这是中国设计师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思,更是一种责任。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始终是支撑整个艺术设计始终的灵魂,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的思想。儒家“以人为贵”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走向,道家体现出的潇洒和飘逸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也有深远的影响,佛家清净无为的思想也影响着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已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夏、商时代,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冶炼、铸造技术。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设计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中国绘画中丰富的构图和笔墨技巧中讲究的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手法都已经被后人运用到了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形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还被当代设计师结合新的设计手法频频用于设计作品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来源于我国当时民间流传的手工艺品,这些民间手工艺都带有时代的气息和浓厚的民族风特征,对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最能使设计者的心灵得到触动。我国流传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技巧,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记载的传统造型艺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价值和传承的意义,我国民间流传的传统图案的造型与色彩是当代艺术设计师吸取精华的创作源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从甲骨文到象形文字,从图腾崇拜到,从易学兴起到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最不缺乏的就是民族的创造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中,有精神觉醒,有人文关怀,有道德修养。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必须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给我们留下丰富的艺术财富,想要让现代艺术设计有更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要想达到有不僵化的效果,必须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反映现代艺术设计的精髓。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当代的每一位设计师都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有不失现代气息。现代设计是当代文化组成的一部分,现代的中国艺术设计师应该保持中国传统的民族特性,只有这样,世界设计史上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民族风格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是各种艺术设计的文化基础,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的具体体现,设计中如果失去了中国的传统风格,那么设计作品将显得苍白无力。当代设计要在坚持自己民族风格的同时,要在其他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风格,色泽,时尚元素和用料中寻求灵感,使得自己的设计作品更具备国际性。总之,现代设计就是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使其更加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如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元素,中国印和书法,采用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开放和包容的北京,这个设计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开放的构成应用受到的西方设计同行的赞许。所以形成了自己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并且完美的奖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去。当下越来越多的东方元素被西方的设计所认同,也验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师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
(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为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神韵与气质。建筑设计在融合当今世界建筑潮流的同时,恰当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传统元素。例如建筑外观的颜色采用了不同纯度的几种红组合而成,令人视觉震撼,的栏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图案,49米的大展厅,合理地采用了中国经典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加以装饰,在展示中国传统艺术博大雄伟的同时,精妙地阐述了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DD印章作为主体图案,会徽印章中的篆字“京”,代表着古都北京青春焕发,以开放的胸怀、融会古今、吸纳万方的文化凝聚力,热烈欢迎世界各族人民的到来。其中印章中的阴文还将“京”字幻化成一个飞奔着撞向终点线,舞动着双臂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整个会徽造型传达了人类体魄与精神的双重之美,神在像外,像在言外,言在意外,完美诠释了体育精神。
(四)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图型中的凤凰纹样,且以中国传统图案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来设计,凤凰,和鸣铿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现代传媒的特色、品牌的立意高远、厚实的文化底蕴。凤凰两两相对旋转盘旋的翅膀极富动感,代表了陆港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与交融,体现了荟萃南北、融会东西的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赵希岗. 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J].美与时代.2015. 08
文化艺术现象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 文献综述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构成的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截至2011年7月,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2.7亿人,覆盖率达95%。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成绩下也凸显了资源重复投入、医疗保障不均等、城乡分割愈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保一体化的研究却亟待加强。笔者对比普通地区和民族地区医保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并作文献综述,以期丰富该理论研究。
一、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
目前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关于中国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研究较少,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医保非一体化的原因和统筹措施上。
在城乡医保非一体化原因上,国内学者从体制和制度的视角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政府政策、财政体制等是主要原因。如李赖志,汪红奎(2008)认为统筹城乡保险首先的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对立及城乡户籍弊端,未能带来医疗保险社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张晓杰(2010)指出各区域城市化水平差距缩小,但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差距渐趋扩大,其中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差距巨大这一局面的形成除了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影响外,政策机制是造成区域差距的关键。葛延风(2007)认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将医疗服务机构视同于一般企业,选择了一条过度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是导致医疗卫生体制变革中出现偏差导致公平性和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的对策建议中,学者提出了相应措施,如荏苒(2011)指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限制。郑功成(2010)提出在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政府应改革和调整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方向和结构, 重点资助弱势群体参加医疗保险。就具体的步骤安排上,多数学者注重实现此目标的阶段性和渐进性。申曙光,彭浩然(2009)指出全民医保的发展方向是“一元制”,但各地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兼顾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制度、完善制度设计和配套措施来实现全民医保。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近年来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分析,较少对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研究
李鸿(2008)分析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城乡以及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差异和突出矛盾,提出要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中,加快建立民族地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谭彦红(2010)则运用图表、数据形象对比了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通过广西与其它地区的对比,探讨了短期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长期应采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张红梅(2007)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如医疗资金运用不当、医疗条件落后等,强调只有深化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真正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云秀清(2007)指出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民生存权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这种现象被描述为“双重失衡中的失衡”,据此提出了对策,即在思想上态度上重视农民和农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放在乡村级,区别对待不同经济收入群体等等。
3.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保一体化研究
史艳芳(2011)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就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统筹情况与试点地区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二者统筹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不顺,制度衔接不到位;筹资范围标准有差异;报销手续烦琐等,并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二者统筹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完善落实国家政策,提高中央宏观指导力度,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落后状况,二是改革中国现行行政体制,妥善解决新农合、城镇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统一管理归属问题,三是完善长效筹资机制,四是完善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政策体系。
三、结论
综上,目前关于城乡医保制度一体化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方面的研究既不充分也不专门,对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均等化的研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少数民族地区医保一体化的运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特殊性;其次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归纳医保一体化的普遍规律;三是对比二者差距,研究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医保一体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赖志,汪红奎.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社会化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08(6).
[2] 张晓杰.城市化、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经济体制改革,2010(2).
[3] 葛延风,贡森.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 荏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与城乡医疗保险内涵解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11) .
文化艺术现象范文4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的是“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局面。文化艺术不但是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媒介。艺术设计为现代社会服务,为人们服务,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基础保障和文艺支撑。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始终是支撑整个艺术设计始终的灵魂,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1]。
一、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通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前人一步一步传递、创造、积累出来的各种精神和制度,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实质的真实的体现,具有比较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2]。人们对美开始有了一些认识,要追溯到一万八千年以前发现的山顶洞人的一些装饰品开始,当时对装饰品进行磨制、在上面钻孔、着色等方面,已经对美有了一些原始的认知形态。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已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夏、商时代,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冶炼、铸造技术。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设计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中国绘画中丰富的构图和笔墨技巧中讲究的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手法都已经被后人运用到了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形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还被当代设计师结合新的设计手法频频用于设计作品中[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是来源于我国当时民间流传的手工艺品,这些民间手工艺都带有时代的气息和浓厚的民族风特征,对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最能使设计者的心灵得到触动。我国流传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技巧,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记载的传统造型艺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价值和传承的意义,我国民间流传的传统图案的造型与色彩是当代艺术设计师吸取精华的创作源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3]。从甲骨文到象形文字,从图腾崇拜到宗教信仰,从易学兴起到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最不缺乏的就是民族的创造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中,有精神觉醒,有人文关怀,有道德修养[4]。正是这些精神,一直推动和激励着我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二、中国传统装饰纹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所经历的过程是陶器的出现、青铜器的制造和金银器的使用这样三个过程的。原始社会设计艺术是以陶器作为当时的标志。不同的陶器在制造的过程中在造型设计、装饰花纹纹路、色彩的程度、技术工艺方面都有所区别,随着陶器制作技艺的不断进步,陶器制作的过程也出现了从开始的简单到最后的复杂工序,开始的单一到最后的多种多样的过程。仰韶文化就是以彩陶为重要标志的,在原始社会陶器虽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它的主要功能还是实用功能。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并盛行于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陶器的继承发展,但是在制作的材质的选取、制作的工艺方法、造型的设计、装饰的设计、功能的应用等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变化。青铜器除了当时的使用价值以外就是还有其独特的造型与装饰,这些独特的造型设计与装饰设计都蕴含着当时人们的物质观和精神观。而在西汉时期出现了金银器,金银器的出现就标志着中国古代工艺技术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5]。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艺术设计,主要是承袭工艺美术和传统图案与纹样。传统的装饰纹案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化的艺术包装中,古典装饰纹案在表达民族文化的风格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艺术设计效果。人类艺术的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中国古典建筑、太极图纹、画像石、金石篆刻、蓝印花布、木刻插画、脸谱文化、民间剪纸、装饰纹案、书法文字等。这些传统图饰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审美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图饰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有符合世界当今潮流的崭新样式[6]。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图饰的运用,必须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元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艺术家们完全可以通过主观意识和自我需求对传统图饰进行再次设计,作为新一代的设计师必须具有宽广的文化艺术视角,自觉的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艺术,掌握本民族的文化精华,从中汲取精髓,使自己的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
近年来,将中国传统图饰与现代艺术设计混合深受设计师的青睐。例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翅膀富有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繁荣的美好寓意。世博会上中国馆的设计,将中国元素充分地融入设计中,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了现代艺术设计之中[1]。从以上的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艺术设计中,比较重视“意义”表达,无论在何种场所,还是在各类器物上都使用某种确定意义上的装饰。都是在充分了解地方风俗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对传统的民间图案进行提炼、加工、抽象、变形、简化、重新组合等,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变化。在现代设计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饰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饰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这些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将成为趋势
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巨大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一笔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体现在汉字、传统精神、传统图形、水墨意境、传统手工艺等各个方面。中国本土艺术设计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但成效却还是差强人意。在全球化趋势快速占领当今社会的情况下,中国现代的艺术设计不但需要“传统化”和“本土化”的回归,更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同时将它发扬光大,这是中国设计师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思,甚至可以说更是一种责任。好的是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认可感。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我们要做的不是抛弃它,而是要想方设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加入到现代元素中并很好的呈现出来,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些符号、形式,但是如果真正了解了这些符号、形式就是反映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
文化艺术现象范文5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地方民间文化的精髓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式,主要涉及到民间音乐、传统戏剧及手工技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全民关注的热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提升国家或地区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旅游资源越来越得到认可,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本研究从游客的视角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研究影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意向的主要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更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献综述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2.1.1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和保护研究
国内外学者多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如Munjeri D(2004)探讨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形式特征。张春丽、李星明(2007)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界定、内涵、外延等方面。刘壮、牟延林(2008)在对比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有学者关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通过对特定案例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Susan(2006)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周晓涛(2012)探讨了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建立地方立法保护的必要性。Georgiev(2013)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旅游的发展是以维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自然遗产为基础的。Claesson(2011)探讨了保护沿海或淹没的史前土著考古遗址和历史景观、滨水建筑、海船的残余和海事传统的海洋文化遗产的价值。Chatty(2016)在总结阿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2.1.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影响研究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对社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影响角度出发进行研究。Costa(2008)指出旅游的开发,促进了巴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George(2010)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加剧了当地居民的贫富差距,造成旅游开展的过度商业化。潘长宏等(2013)探讨了了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造成的多样性影响、形象与文化认同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Giudici等(2013)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Pratim(2015)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对游客的行为和忠诚度的影响。秦美玉(2014)对“双轨制”办节模式下形成的西昌市区、普格县、布拖县三处遗产地居民的旅游影响进行比较研究。Smuka(2016)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作用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2.1.3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研究
国内外学者就自己的研究视角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进行研究,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价。陈炜、文冬妮(2011)从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效益等方面,构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Barrio(2012)在整合三个分析公司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三重分析方法评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的价值。巴桑吉巴(2014)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提出了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朱叶等(2015)以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ASEB栅格分析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Falguni(2016)探讨了印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价值,指出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经济工具和营销工具。张希月(2016)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的基?A上,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2.1.4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和对策研究
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非遗旅游开发的模式和对策。朱晗、赵荣(2013)对山东省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和开发模式进行探讨。周灿(2014)探讨了用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互动发展的模式。Vica等(2014)通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杨阳、黄远珍(2016)提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协作机制。Nicole(2013)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问题。马振(2014)提出手工艺类非物质遗产改变经营理念、根据市场要求设计产品、开展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组织手工艺品设计比赛、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培训社区居民等发展对策。王春燕、喻晓玲(2015)提出针对环塔里木盆地非遗旅游吸引力的提高策略。刘社军、吴必虎(2015)探讨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双赢策略。
2.2计划行为理论研究
2.2.1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方面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是对Ajzen和Fishbine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的继承,是由多属性态度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旅游方面的研究,如姚艳虹、罗焱(2006)本文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并对各层次构成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曾武灵等(2011)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的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沈苏彦,郭剑英(2011)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预测模型,揭示影响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主要因素。Quintal等(2011)基于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了感知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澳大利亚旅游意向的影响。Jalilvand等(2012)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探讨电子口碑的影响(网络口碑)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Guo等(2013)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意向模型,检验旅游者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李卫飞(2014)以国外志愿者旅游研究成果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旅游认知心理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对志愿者旅游的认知、态度和意向等心理状况。马奔等(2015)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利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经营行为进行研究。卢冲等(2017)构建了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理论模型,运用双槛模型对四川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2.2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者行为研究方面修正
计划行为理论在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后,虽然得到诸多研究学者的肯定,但不少学者质疑计划行为理论的变量是否足以充分解释个体的行为和意向,并试着在理论模型中增加一些新的变量或与其他的理论模型嫁接,以期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如Kuo等(2012)运用修正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影响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Hsu等(2013)构建一个扩展的旅游者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研究游客旅游动机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周玲强等(2014)通过将“感知行为效能”和“地方依恋”两个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一个解释和预测旅游者自发的环境负责行为意愿的整体模型。邱宏亮(2016)引入道德规范,构建了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影响机理模型。以来杭州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道德规范对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影响。邱宏亮(2017)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宋慧林等(2016)以西方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将人口特征变量引入TPB模型,采用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数据,对TPB模型在中国情境下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口特征在行为意向与行为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朱长宁(2016)将顾客价值理论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休闲农业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4市58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2.3现状评述
文化艺术现象范文6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产业转移
0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吉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GDP总量从1978年的174.39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15年的14274.11亿元。经济发展的同时,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由1984年的35.1%上升到2015年的55.31%。外商直接投资从1984年的0.0239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21.27亿美元,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的关系如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中,大多认为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为工业化,对城镇化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动因上。[1]中国改革后,随着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城镇化的外部动力问题,大量研究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即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城镇化的外部动力。
此外,一些学者从省份视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城镇化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先从沿海城市开始,所以沿海城市是外商直接投资首先进入的地区,因此,对于外资和中国城镇化相关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Victor F.S.(1997)通过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得出外资促进了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及对外贸易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而加速了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2]薛凤旋,杨春(1997)运用珠江三角洲1978-1993年15年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拉动该地区出口增长,进而成为该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3]吴莉娅,顾朝林(2005)通过对江苏省1990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城镇化呈正相关,但作用小于内部因素,即外资是江苏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随着全化化的不断深入,外资对江苏省城镇化的促进会不断增强。[4]赵修渝,陈虹全(2009)对广东省1990-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互为因果关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到内陆省市,学者开始关注内陆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与城镇化的关系,并进行了研究,彭继增,邓伟(2013)使用江西省1984-2010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推动了江西的城镇化,但是作用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康春鹏,齐志强(2013)对北京1987-2011年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原因。
一些学者还从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影响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陈甬军、陈爱贞(2004)认为城镇化与产业转移是互动协调发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结构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引起区域间比较优势发生改变。为了规避经营风险和追求高利润,企业会在空间上迁移,此时企业战略性的对外扩张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比较优势强的城镇必然会吸引生产要素的聚集,而产业优势的进一步凸显将会导致产业在更大程度地转移和聚集。对于转出区而言,可以逐步转出水平低的产业,为层次高的产业腾出市场,这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增强竞争优势,必然会促进转出区城镇化发展。而对于承接区,产业的迁入将增加当地的生产与配套能力,产业集中能提高当地产业竞争力和形成产业集聚,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周世军(2012)也认为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存在互相协调、互动发展的动态藕合关系。产业转移为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配套影响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向城镇聚集;而东部地区逐渐转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端向高端业态演进,减少了对低端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很大一部分农业劳动者回流到中西部,推动中西部城镇化。反过来城镇规模扩张过程中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不断吸引产业向城镇集中,同时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产业转移承接提供支持。任金玲(2013)指出城镇化表面上是指劳动力(或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但本质上是生产要素流动重新配置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过程。产业转移往往带动资本和技术流入承接地,直接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工业和服务业活动,引发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产业转移引发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来促进城镇化。她以河南省为例,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经济要素对于城镇化率的作用,结果证实产业转移在格兰杰意义上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因。吕家权(2015)认为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济机制就是从发达地区转出的产业转入落后地区后,改变了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和制度安排,从而改善承接地的产业结构,进而改善就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最后促进城镇化的过程,并且要素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城镇化发展,这三者的发生都是同时进行的。
2 建议
如何吸取其它省份引进外资促进城镇化的经验,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促进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内部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并能直接带动城镇化进程。对此,吉林省应该科学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合理规划园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布局,分析城市的要素禀赋及其动态变换,增强与特定产业的发展匹配度,推行地区差异化发展,推进汽车及零部件、现代中药、新型材料、食品加工、化纤纺织、等产业园区的建设。第二,通过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引导外商扩大对第二产业中相对劳动密集型生产行业,以及对第三产业进行投资。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制造业的强大与否是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但吉林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近年变化不大,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追于原因,在于外商对吉林省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医药制造业和农作物深加工等支柱行业,而这些行业是相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吸收能力较差。针对吉林省的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外商对第二产业中相对劳动密集型生产行业投资,同时,对于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餐饮业和商贸等第三产业,鼓励外商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萧健.外商直接投资与湖南省城镇化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
[2]Victor F.S. Sit, Chun Yang, Foreign-Investment-induced Exo-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The Editors of Urban Studies,1996,34(4):647-677.